汽车客运站客运中心建筑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31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他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8.2采暖通风8.3电气附录一本规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0.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 站址选择第3.1.1条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
7。
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
1给水排水8.2采暖通风8.3电气附录一本规范用词说明第1章总则第1.0。
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第1。
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
0.3第1。
0。
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
0。
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2.0。
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2。
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2.0。
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2。
0。
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2.0。
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2。
0。
6条站房Station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2。
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站址和第3章总平面3。
1 站址选择第3.1.1条汽车客运站站址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交通要求;与城市干道联系密切,流向合理及出入方便;地点适中,方便旅客集散和换乘其他交通;具有必要的水源、电源、消防、通信、疏散及排污等条件.3.2 总平面设计第3。
2.1条汽车客运站总平面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总平面布置应包括站前广场、站房、停车场、附属建筑、车辆进出口及绿化等内容;布局合理,分区明确,使用方便,流线简捷,应避免旅客、车辆及行包流线的交叉;布置紧凑,合理利用地形,节约用地,并留有发展余地,与周围建筑关系应协调;应处理好站区内排水坡度,防止积水。
湖北港华中心客运站工程建设方案设计要点一、地理位置项目基地位于利川市东侧腾龙大道,东临滨江路、北接清源路、南邻规划用地、西向腾龙大道。
二、设计标准严格按照二级汽车客运站的设计标准设计CJGJ60-997,按一级站功能完善。
三、用地计划规划用地74亩,49316㎡,计划车站用地不少于20000㎡,其余用地用于商住、超市、修理、检测等车站配套设施用地。
四、容积率整体容积率≤3.5%,绿化率≥15%,绿地面积不少于2000㎡,站前广场不少于4000㎡,建筑密度≤15%,建筑限高120米,建筑控制层数:地上30层、地下3层。
五、设计要求1、整体设计、互为衬托、新型大方、具有地方性标志。
2、建筑风格简洁大方、色彩与周边建筑协调统一、具有民族特色,与整个腾龙大道沿线的民族街区建筑立面改造规划保持一致,形成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聚休闲、娱乐、购物、观光等功能的城市名片。
3、客运站主体部分为五层:一层是售票大厅和侯车厅及相关功能,建筑面积4000㎡以上;二层为餐饮功能,建筑面积为3000㎡以上;三层为超市功能,建筑面积3000㎡以上;四层为办公场所,建筑面积为2000㎡以上,配备大型的商业功能;4、站前广场下方为地下室,主要功能为超市、机动车停车处,每层面积约7000㎡,地下车库设计两个出入口。
5、酒店为28层,设计标准为四星级。
6、客运站主体及其附属建筑和高层酒店沿腾龙大道展开。
7、建筑内有高差的地方均设残疾人坡道。
8、设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和公共信息LED显示系统及触摸屏信息查询系统。
9、设立远程会议管理系统和多媒体视讯会议系统。
10、设立汽车修理与汽车检测。
11、设立监控系统(楼宇自动化管理系统)和计算机网络设备。
12、消防、进出口、通道、人防、给水、排水、电气设计及相关数据以原设计标准为参考。
13、长途客车出入口设置在规划路两侧,形成独立流线。
公交车流线和出租车流线在清源路东路,通过换乘长廊分流出走。
14、合理组化客运站的各种功能,使空间组织最优化。
铁路旅客车站建筑设计站场客运建筑6.1 站台、雨篷6.1.1 客货共线铁路车站站台的长度、宽度、高度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铁路车站及枢纽设计规范》GB 50091的有关规定。
客运专线铁路车站站台的设置应符合国家及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1.2 铁路站房或建筑物最外凸出部分外缘至基本站台边缘的距离,特大型站宜为20~25m;大型站宜为15~20m;中型站宜为8~12m;小型站宜为8m,困难条件下不应小于6m。
6.1.3 当旅客站台上设有天桥或地道出入口、房屋等建筑物时,其边缘至站台边缘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1 特大型和大型站不应小于3m。
2 中型和小型站不应小于2.5m。
3 改建车站受条件限制时,天桥或地道出入口其中一侧的距离不得小于2m。
4 当路段设计速度在120km/h及以上时,靠近有正线一侧的站台应按本条1~3款的数值加宽0.5m。
6.1.4 旅客站台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1 站台应采用刚性防滑地面,并满足行李、包裹车荷载的要求,通行消防车的站台还应满足消防车荷载的要求。
2 站台地面应有排水措施。
3 旅客列车停靠的站台应在全长范围内,距站台边缘1m处的站台面上设置宽度为0.06m的黄色安全警戒线,安全警戒线可与提示盲道结合设计。
当有速度超过120km/h 的列车临近站台通过时,安全警戒线和防护设施应符合铁路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
6.1.5 当中间站台上需要设置房屋时,宜集中设置。
6.1.6 客运专线铁路旅客车站应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
客货共线铁路的特大型、大型旅客车站应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
根据所在地的气候特点,中型及以下车站宜设置与站台同等长度的站台雨篷或在站台局部设置雨篷,其长度可为200~300m。
6.1.7 旅客站台雨篷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雨篷各部分构件与轨道的间距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标准轨距铁路建筑限界》GB 146.2的有关规定。
2 中间站台雨篷的宽度不应小于站台宽度。
长途汽车站的改造设计例析引言随着国家城市建设步伐的突飞猛进,城市之间交往越来越频繁。
汽车站是城市之间相互来往、交流、联系的“窗户”,是人们出行的重要公共场所,汽车客运站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茌平县汽车站是茌平县的客运枢纽中心,由于历史原因存在了大量的问题。
该设计就以人本为设计原则,通过对汽车整体空间布局设计,设计出具有一定特色的公共空间。
1 选题来源与项目现状分析1.1 项目选题来源我国的城市汽车客运站是随着城市公路客运的发展而进步前行的。
当代社会,公路汽车客运已经成为我国各级都会重要的对外客运交通方式之一,它与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是分不开的。
汽车客运站作为城市交通枢纽与道路系统的一大环节,其规划与设计的合理性是决定一个城市规划成败的关键之一。
汽车客运站的规划设计是城市交通枢纽的一种重要内容,茌平县长途汽车站是茌平县的客运枢纽中心,象征着城市的门户,因此起到了展现这座城市的文化形象作用。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延续至今的设计存在很多弊端,已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量的需要,从而严重损坏了汽车站整体的功能带来不必要的影响。
为了能够给这座城市一座地标性的建筑和给旅客们一个安全舒适的出行,所以本项目以茌平县长途汽车站整体改造设计为项目选题。
茌平县长途汽车站成立于1950年,占地面积7998平方米,日发送旅客3000余人次,是茌平县的客运枢纽中心。
由于历史原因延续至今的设计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建筑外形的老化,被时间摧残的建筑材料已经起不到标志性的作用。
但是近十多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质量不断提升,旅游业的发展,由此来吸引全世界各地的游客观光旅行,汽车客运的发展随之也就蒸蒸日上,因此茌平县长途汽车站改造设计应将追求更高的人性化标准,建设现代化类型的汽车客运站。
本设计通过对整体空间规划、建筑设计、站房平面布局设计、总体交通流线设计来解决茌平县长途汽车站现存的问题。
2 茌平县长途汽车站整体改造设计理念与设计原则茌平长途汽车站改造设计以人为本为理念,充分体现旅客的需要是本设计的核心。
客运中心建筑方案设计一、项目概况客运中心作为城市的重要枢纽,是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地带,毗邻主干道和轨交站点,交通便利,周边商业繁荣,是市民出行的重要场所。
客运中心总建筑面积约50000平方米,包括候车大厅、售票厅、行李托运处、出租车等候区、商业服务区、停车场等功能。
二、设计理念1. 人性化设计:考虑到乘客的舒适体验,建筑设计应注重人性化,根据人们的行为习惯和心理需求,合理布局空间,优化流线,提高服务效率。
2. 环保节能:在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过程中注重环保,采用节能设计手段,减少能耗,降低运营成本。
3. 风格统一:建筑外观风格要与周边环境协调统一,体现城市的整体形象,提升城市品质。
三、设计方案1. 建筑外观设计客运中心建筑外观采用现代简约风格,主体建筑为三层矩形体量,立面采用玻璃幕墙和金属板材相间的设计,整体造型简洁大方,具有现代感和科技感。
入口处设置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建筑更具透明感和开放感,为乘客提供良好的视觉体验。
2. 室内空间设计(1)候车大厅:候车大厅以流线型设计为主导,增加座位数量和舒适性,在大厅内设置绿色植物和景观装饰,营造宜人的环境氛围。
(2)售票厅:售票厅采用开放式设计,设置多个售票窗口,方便乘客购票,同时设置候车区和信息查询区,提高服务效率。
(3)商业服务区:商业服务区设置在候车大厅附近,提供餐饮、娱乐、购物等多样化服务,满足乘客的各种需求。
(4)停车场:停车场设立在客运中心地下,设置专用停车位和充电桩,方便乘客自驾出行。
3. 建筑设施设计(1)信息展示:在各个区域设置电子显示屏和互动信息展示设备,提供车次查询、天气预报等实用信息,方便乘客获取信息。
(2)安全设施:设置消防器材、紧急疏散通道和监控设备,保障乘客安全,并保持建筑的运行顺畅。
(3)绿色环保:在建筑周围设置绿化带和景观园林,增加绿化面积,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环境。
四、总结客运中心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其建筑方案设计应注重人性化、环保节能、风格统一等原则,满足市民出行需求,提高城市形象。
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规范JGJ60-99第1章总则第2章术语第3章站址和总平面3.1站址选择3.2总平面设计第4章站前广场第5章站房设计5.1一般规定5.2候车厅5.3售票厅5.4售票室和票据库5.5行包托运处、行包提取处和小件行包寄存处5.6站台、行包装卸廊和发车位5.7其它用房5.8驻站用房5.9附属建筑第6章停车场第7章防火设计7.1防火7.2疏散第8章建筑设备8.1给水排水第1章总则第1.0.1条为保证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的质量,使汽车客运站符合安全、卫生和使用功能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的汽车客运站的建筑设计。
第1.0.3条建筑等级划分表1.0.3第1.0.4条当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超过25000人次时,宜另建汽车客运站分站。
第1.0.5条汽车客运站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第2章术语第 2.0.1条年平均日旅客发送量Average Passenger Delivery V olume Perdiem In A Year。
指车站统计年度平均每天的旅客发送量。
第 2.0.2条旅客最高聚集人数Maximum Gather Passenger 指一年中旅客发送量偏高期间,每天最大的同时在站人数的平均值。
第 2.0.3条发车位Seat of Delivery Passenger Vehicle 指符合旅客上车条件的停车位。
第 2.0.4条站前广场Plaz Before The Station 供旅客进出车站集散用的广场。
第 2.0.5条停车场Coach Parking Lot 车站内停放待发客车的场地。
第 2.0.6条站房Station 指车站内候车、售票、行包、业务和驻站办公等主要建筑用房的总称。
第 2.0.7条行包装卸廊Package Transportation Corridor 指用于装卸行包的廊道。
国内外客运站的相关资料上海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日本千叶浦安市JR舞浜站日本千叶县浦安市舞浜站建成于1988年,由安井建筑事务所设计,建筑面积1045平方米。
该站地处市郊,对面是市级居住小区,有步行天桥相连接,是居住区通往浦安市南部度假村的交通枢纽。
舞浜站是日本最为典型的小型通过客运站之一,站房两层,下层是售票厅和管理用房,上层是站台。
外部空间以三角形为母题,采用兰、白相间的铝合金和玻璃幕处理外墙,给人以清新明快之感。
美国波士顿绿丘高速大巴客运站绿丘高速大巴客运站地处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市郊,建于1985年,是一座高速大巴、无轨电车和地下铁道的综合换乘站。
为了方便上下班的职工,车站还设有大面积的停车场。
由于该站的周围均是低矮的小住宅,环境十分幽雅,所以设计者非常注意站房与周围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加强环境绿化,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
站房采用了大片的玻璃坡顶映射四周的林木,使建筑融入自然,中部以高达40米的钢构钟塔作为标志,在大片居住区之中形成一种以车站为聚落中心的艺术效果。
日本山梨县高根町汽车终点站日本山梨县高根町的公共汽车终点站由池秀人都市建筑研究所设计,1987年竣工启用。
该座建筑沿街设置,呈细长状面向大街,后面是大巴停车场。
车站的临街一侧设有两层高的钢结构外廊,栏板装饰用几何形钢网。
一层设有候车室和商店,二层是餐厅,整座建筑造型新颖,给小镇增添了魅力。
深圳文锦渡客运站设计方案二该方案的重点是解决好地块和地块周边地段的交通问题,选好站前广场、营运车入口、出口的方向,所以方案从分析周边的道路情况入手。
同时,客运站是城市的交通枢纽,必须具有明显的标志性,该方案的地块四周都有比较高的建筑物和高架立交,方案中较好的处理了主体建筑和周边建筑、立交的关系。
光州客运总站光州客运总站位于光州广域市西区光川洞39番地,是一般的商业区和停车整修区域,占地3万多平。
光州客运总站的建筑规模是地下3层和地上3层,有每天可容纳92000人的站台,高速公路汽车站台19个,长途汽车站台36个,备用站台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