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辛亥革命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989.00 KB
- 文档页数:5
辛亥革命讲义展开: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生日,也是全国各族人民隆重欢庆的盛大节日。
每年国庆节期间,在首都天安门广场威武雄壮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都会矗立起一位伟人的巨幅画像,深情的注视着过往的人们。
这位伟人,就是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民族英雄,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
一百多年前,孙中山第一个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并领导发动了伟大的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伟大的里程碑,是在比较完全的意义上开始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
在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进程中,辛亥革命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那么,辛亥革命为什么发生,它经历了怎样的艰难曲折,又对中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让我们把目光回到十九世纪,一同去探寻这些问题的答案。
教学过程:国难深重鸦片战争: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充满了屈辱苦难与抗争的历史,更是一部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
这段历史的起点是1840年英国侵略者发动的鸦片战争。
此时的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正竭力扩张世界市场,掠夺殖民地。
为了谋取暴利,英国政府支持和怂恿其商人把鸦片大量走私到中国,不仅造成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和财政危机,而且严重毒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和精神。
1839年6月,钦差大臣林则徐在虎门公开销毁收缴的鸦片,维护了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然而,英国却借机发动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史称鸦片战争。
战争已经爆发,闭关锁国的清政府对英国这个交战对手的情况、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世界形势发展的巨大变化可谓浑然不觉、一无所知。
1842年5月,战争已经进行了近两年,道光帝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英吉利至新疆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来往,与俄罗斯是否接壤。
面对这些问题,满朝文武官员也是张口结舌,无人知晓。
在这场反抗殖民主义侵略的战争中腐败无能的清政府最终败下阵来,被迫签订了耻辱的《南京条约》:中国割让香港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赔款“洋银”二千一百万元,使中国开始丧失一个独立国家所拥有的完整主权和尊严(桌子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