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辛亥革命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14
第8课辛亥革命【教学目标】1、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掌握制作大事年表的基本技能。
2、了解武昌起义和中华民国成立的精况,评价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3、通过了解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和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一代伟人“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革命精神;继承他“唤起民众”“振兴中华”的伟业,使自己具有胸怀祖国、为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而奋斗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辛亥革命。
教学难点:如何探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深远,如何通过史实总结出来,这需要运用分析归纳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而这些能力对中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5分钟)复习:①掀起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哪一事件?领导者是谁?(“公车上书”;康有为、梁启超)②谁在宣传维新运动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他的译著是?(严复;《天演论》)③宣布实行变法的清朝皇帝是?(光绪帝)④戊戌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因为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而当时的整个国家大权正是掌握在他们手中。
)导入:孙中山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在他的领导下,革命党愈挫愈奋、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最终推动了武昌起义的爆发,这些武装起义基本上是革命党人在同盟会的纲领和旗帜下进行的,也正是由于武昌起义的成功,中华民国才得以于1912年元旦成立。
【讲授新课】:(25分钟)一、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1、同盟会创立背景——创立兴中会:首先,让学生利用课前查找的资料简单介绍一下孙中山,从而对他有一个最初的认识。
孙中山,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资产阶级革命家。
字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人,学医。
一生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先后创立兴中会、同盟会;领导发动革命起义;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改组国民党;领导了“二次革命”、护法运动等然后,讲述孙中山创立“兴中会”的过程、口号,并强调“兴中会”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第8课辛亥革命【梳理填空】一、孙中山创建革命党1、兴中会: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了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2、同盟会: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时间、地点、人物:1905年,日本东京,选举孙中山为总理。
(2)革命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3)机关刊物:《民报》。
3、三民主义:(1)提出: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2)内容: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③“民生主义”:即“平均地权”。
(3)地位: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二、武昌起义1、武昌起义(1)时间:1911(旧历辛亥年)年10月10日。
(2)经过:占领楚望台军械库→占领武昌城→攻占汉口和汉阳。
(3)影响:全国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3、评价辛亥革命(1)意义: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局限: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
【探究·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医术救人所济有限”,而“医国”比“医人”更重要。
【探究思考】(1)结合下列材料说说为什么孙中山先生会有这样的转变?【参考答案】在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下,中国面临着被瓜分豆剖的局面,民族危机日益深重;清政府已成“洋人的朝廷”,要拯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
(2)19世纪中期以后,为挽救中国于危难,不少仁人志士曾寻找济世良方,展开一场场“救治行动”。
有人将先进的中国人展开的一场场“救治行动”比喻成“自我疗伤”“温药慢治”“猛药重治”。
请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说它们各指什么运动。
【参考答案】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3)孙中山为了“医国”,做了怎样的准备呢?【参考答案】创建革命党:1894年,在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1905年,建立了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初年,全国报纸总数高达500余家,不少报纸以“民主”“民权”“民国”和“国民”命名;全国报纸发行总数达4200万份,“读报者虽限于少数人,但报纸发表之意见,有公众的或私人议论,几乎下等之苦力,亦受其宣传”。
第8课 辛亥革命年级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41题,题分合计45分)1.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的革命团体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同盟会2.1905年在日本东京建立的革命组织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同盟会3.中国第一个全国性质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A .兴中会B .中华革命党C .国民党D .中国同盟会4.中国同盟会成立于A.檀香山B.武昌C.日本东京D.南京5.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是A.兴中会B.光复会C.华兴会D.同盟会6.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是A .民权主义B .民族主义C .民生主义D .三大政策7.孙中山把同盟会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的刊物A.《苏报》B.《游学译编》C.《万国公报》D.《民报》8.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政治团体是A.强学会 B.保国会 C.兴中会 D.华兴会9.中国同盟会的总理是A.黄兴B.孙中山C.蔡元培D.宋教仁10.中国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A.《民报》B.《国闻报》C.《中外纪闻》D.《新民丛报》11.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A.黄兴 B.宋教仁 C.孙中山 D.廖仲凯12.标志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皇朝结束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胜利B.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D.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13.孙中山被推举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就职的时间.地点是A.1911年12月25日南京B.1911年12月25日北京C.1912年1月1日南京D.1912年1月1日北京14.中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开始于A.1910年B.1911年C.1912年D.1913年15.宣统帝正式下诏退位是在A. 1911年10月B. 1911年12月C. 1912年1月D. 1912年2月16.1911年10月12日武汉三镇全部光复,下列城市不属于武汉三镇的是A.汉中 B. 汉阳 C. 汉口 D. 武汉17.三民主义的民权主义指的是A.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国民的政府B.提倡国货,发展民族资本主义C.平均地权,并实行“土地国有”政策D.把地主的土地平分给贫苦农民18.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建立,标志着A.中国资产阶级政党的建立B.资产阶级维新派形成C.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D.资产阶级维新团体的形成19.孙中山的民权主义和维新派的兴民权主张,其相同点是A.建立国民的政府 B.设议院,开国会C.国民一律平等 D.推翻君主专制政体20.中国资产阶级开始提出推翻清政府的要求,反映了A.辛亥革命爆发的时机成熟B.中国社会各阶层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共同愿望C.中国民族资产阶级要开辟民族资本主义独立发展道路的愿望D.资产阶级革命派已认识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侵华的工具21.关于三民主义的评述,不正确的是A.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B.是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C.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D.表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22.三民主义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A.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矛盾 D.资产阶级革命派与立宪派的矛盾23.作为辛亥革命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A.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B.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C.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24.对三民主义的评价,其正确的是①反映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②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③没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要求④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5.中国同盟会的建立,标志着A.中国现代史的开端B.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C.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结束D.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26.中国同盟会政治纲领中“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实质意义是A.反清复明 B.反满兴汉 C.反对民族压迫 D.反对封建统治27.下列关于三民主义的评述,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A.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经济上的利益与要求B.表达了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争取发主权利的强烈愿望C.主张以革命暴力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提出了彻底的反封建的土地纲领28.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是因为A.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形成B.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广泛传播C. 各地反清起义迅速掀起高潮D. 革命有了统一的政党领导29.帝国主义国家支持清政府.破坏辛亥革命的出发点是A.社会制度的差异 B.阶级立场的不同C.殖民利益的得失 D.维护中国的统一30.袁世凯能篡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的根本原因A.有帝国主义支持 B.采取两面派手法C.掌握着新军主力 D.革命派妥协退让31.辛亥革命的性质是A.是一次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是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的民主运动32.南京临时政府的性质是A.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革命政府B.以立宪派为主体的政权C.以旧官僚为主体的政权D.以洋务派为主体的政权33.清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在中国A.君主专制政体的结束 B.专制统治的结束C.封建统治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的破产34.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彻底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D.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35.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在主观方面的共同原因是①幻想封建统治者实行君主立宪②没有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③没有发动广大农民群众④根本不敢触及封建专制制度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36.下列关于辛亥革命成功之处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完成了反封建的历史任务 D.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37.清王朝统治的结束意味着中国A.封建统治的结束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C.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D.君主立宪制度的破产38.之所以说孙中山成立的南京临时政府是一个革命政府,主要是因为A.通过选举而组成的政府 B.革命派占多数并颁布了反封建法令C.明确提出了反帝国主义措施 D.立宪派和旧官僚也参加了政府39.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变法和革命均失败的根源是A.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B.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C.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薄弱40.辛亥革命最终失败给中国人民留下的深刻教训不包括A.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是中国革命最主要的敌人B.民族资产阶级没有力量来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C.袁世凯篡夺革命胜利果实D.在帝国主义时代,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走不通41.武昌起义后,袁世凯之所以能够掌握了清政府的统治大权,主要原因在于①帝国主义的支持②立宪派的支持③掌握有北洋新军④革命党人的妥协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④二、多项选择题(共7题,题分合计7分)1.孙中山把同盟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是A.民族主义B.民国主义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2.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三民主义的局限性是A.没有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发动人民群众参加革命B.缺乏明确的彻底的和坚决的反对帝国主义内容C.没有彻底的土地纲领,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D.没有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3.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其原因是A.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B.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共同愿望C.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D.对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起了推动作用4.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共同点是A.具有反封建思想 B.宣传资产阶级思想C.都具有两面性 D.力图改变中国现状,提出救国主张5.下列属于辛亥革命伟大功绩的是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B.推翻了清朝封建帝制,结束了二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C.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D.打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6.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结果B.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处于孤立无援的地位C.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结成了反革命同盟,最后为强大的敌人所扼杀D.承认清政府与外国签订的条约继续有效7.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失败的共同原因有A.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妥协性 B.没有提出革命纲领C.对袁世凯抱幻想 D.没有广泛发动群众三、填空题(共13题,题分合计14分)1.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机关刊物是《______》。
2.陈天华在1903年写成了 和 两书,鼓舞群众的革命斗志。
3.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4.1894年,孙中山在 建立革命团体 。
5.1905年, 在日本东京成立, 被推举为总理。
6.孙中山把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___ _、___ _ 、___ __三大主义,简称 。
7. 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8.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___________成立,定都________ 。
9.中华民国改用公历纪年, 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10.______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选举________担任临时大总统。
11.1912年3月,__________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2.辛亥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起 的统治。
13. 年,宣统帝下诏退位,标志着封建专制统治的结束。
四、材料分析题 (共2题,题分合计15分)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
请回答:(1)这是哪个政党的政治纲领?(2)该政党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民主革命,它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是重大的。
然而,这场革命在终极意义上失败了。
中国社会性质没有改变,共和国方案未能真正实现。
------至于这场革命运动之所以不能彻底胜利,原由很多。
领导阶级的软弱乃是根本的内在原因。
在殖民主义.封建主义桎枯下出生的资产阶级未能得到充分的发育,确是承担不起历史的重任。
帝国主义时代的到来,则是主要的外部因素。
帝国主义必须拥有殖民地和附属国,发达的国家不再允许发展中的国家发达,它们只需要从属和附庸。
辛亥革命--不像一个半世纪前的美国独立战争------,西方国家总是同民主革命的敌人结成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