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策划方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8.50 KB
- 文档页数:24
阿昔洛韦产品工艺验证方案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方案目录1.引言1.1验证方案编号1.2验证方案审批表1.3概述2.目的3.相关文件3.1工艺规程3.2标准操作规程3.3验证报告3.4质量标准4.验证项目、标准、方法、结果及结论4.1配制4.2灌装4.3冻干4.4轧盖4.5成品5.综合结论6.验证周期7.最终批准书1.引言1.1验证方案编号VP-MDⅡ(L)-26-001.2验证方案审批表起草人起草日期年月日兹证明我已审核同意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工艺验证方案负责人审核人验证组组长验证总负责人签字日期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1.3概述本方案通过应用《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在公用系统和相关设备、系统、方法等单项验证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试生产,确认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2.目的证实《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确实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注射用阿昔洛韦。
3.相关文件3.1工艺规程1.冻干粉针制剂工艺规程通则(PP-MDⅡ-L-05)2.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PP-MDⅡ-L-337-00)3.2标准操作规程1.针剂车间标准操作规程汇编2.质监部标准操作规程汇编3.3验证报告1.空气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1-032.水处理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2-033.过滤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3-034.灭菌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 04-035.配料罐及管道、用具的清洁方法验证报告VP-MDⅡ(L,I)- 05-036.灌装用管道、针筒、容器等清洁方法验证报告VP-MDⅡ(L,I) -06-037.洁净区清洁方法验证报告VP-MDⅡ(L,I)- 07-038.培养基模拟无菌灌装验证报告VP-MDⅡ(L,I)- 08-039.QCL40立式洗瓶机验证报告VP-MDⅡ(L)- 09-0310.自动分装、半加塞联动机验证报告VP-MDⅡ(L)-10-0211.轧盖机验证报告VP-MDⅡ(L)-13-0212.GLZ-10型冷冻真空干燥机验证报告VP-MDⅡ(L)-19-0213.压缩空气验证报告VP-MDⅡ(L,I)-21-0314.氮气验证报告VP -MDⅡ(L,I)-22-0315.灭菌用蒸汽验证报告VP-MDⅡ(L,I)-23-0316.配料罐验证报告VP-MDⅡ(L,I)3.4标准1.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2.卫生部部颁标准(试行)WS1-(X-034)-93Z3.注射用阿昔洛韦中间体质量标准4.验证项目、标准、方法、结果及结论4.1配制全过程严格按注射用阿昔洛韦配料规程(SOP-MDⅡ(L)-b-8-10-00)和配料过程质量复核规程(SOP-MDⅡ(L,I)-9-08-04)操作。
目的:为检验阿昔洛韦滴眼液中间产品规定一个标准的程序,以便获得准确的实验数据。
范围:适用于阿昔洛韦滴眼液中间产品的检验。
职责:检验员,检验室主任对本规程实施负责。
规程:1 性状本品为无色的澄明液体。
2 鉴别2.1 试剂与仪器2.1.1 蒸发皿 2.1.2 盐酸2.1.3 小型3用水箱 2.1.4 紫外分光光度计2.1.5 移液管(20ml)2.2 项目与步骤2.2.1 取本品20ml置蒸发皿中, 置水浴上蒸干, 残渣加盐酸2ml, 置水浴上蒸干, 在含量测定项下记录的色谱中供试品溶液主峰的保留时间与阿昔洛韦对照品峰的保留时间一致.2.3.2 取含量测定项下的溶液, 照分光光度法 (SOP-QC-301-00) 测定, 在252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3 检查3.1 试剂与仪器3.1.1 酸度计(PHS-3C精密PH计) 3.1.2 YB-I型澄明度检测仪3.1.3 注射器 3.1.4 量筒烧杯3.2 项目与步骤3.2.1 酸度.取本品约50ml置100ml烧杯中,按PH值检查法 (SOP-QC-312-00)测定,应为7.5~9.0范围内为符合规定。
3.2.2 装量:取供试品5支,按最低装量检查法(SOP-QC –332-00)测定,读出每个容器内容物的装量,并求出其平均装量,均应符合规定,如有1个容器装量不符合规定,则另取5个复试,应全部符合规定,3.2.3 澄明度照澄明度检查细则和判断标准 (SOP-QC –342-00) 检查,应符合规定4 含量测定4.1 试剂与仪器4.1.1 容量瓶(200ml) 4.1.2 紫外分光光度计4.1.3 移液管(2ml) 4.1.4 滴管,烧杯4.2 检验步骤样品溶液的制备与测定. 精密量取本品2ml, 置200ml 量瓶中,加水稀释主刻度,摇匀,照分光光度法 (SOP-QC-301-00) 在252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 按C 8H 11N 5O 3的吸收系数(E %11cm )为622计算, 按下式计算. 本品含阿昔洛韦 (C 8H 11N 5O 3) 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为符合规定.计算: C%=%100%102%1200⨯⋅⨯⨯⨯⨯E A 式中: A 为样吸收度C 为样品百分含量E 为吸收系数:5.. 规格:8ml :8mg;。
山东化工SHANDONG CHEMICAL CDUSTRY・26・2020年第49卷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其制备方法吴双俊,王正雯,尹彩霞,李玉玲,霍雪琴,赵文静(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部,山东东明274500)摘要:目的通过实验确定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制备方法%方法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对阿昔洛韦注射液性状、pH值、含量、有关物质进行考察,确定丙二醇用量、配制温度、灭菌参数、处方及制备方法%结果确定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制备方法%结论阿昔洛韦注射液处方及制备方法稳定、简便、可行%关键词:阿昔洛韦;处方;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R9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21X(2020)19-0026-02Formulation and Preearation of Aciclovir InjectionWu Shuangjun,Wang Zhengwee,Yin Caixia,Li Yuling,Huo Xueqin,Zhao Wenjing(Technical Department of Shandong Fangming Pharmaceutical Group Co.,Lth.,Dongming2745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rmine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acyclovii injection.Methods the properties,pH, content and related substances of acyclovir injection were investiaated by infuencing factors test.The dosage of propylene glycci, preparation temperature,sterilization parameters,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were determined.Results the prescription and preparation method of acyclovir injection were determined.Conclusion the formulation and preparation of acyclovir injection aaeseabye,simpyeand oeasibye.Key wordt:acyclovir;prescription;preparation method阿昔洛韦注射液,英文名为Orndazole Injection,主要用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急性视网膜坏死等的治疗,由阿昔洛韦和注射用辅料制备所得。
打针用阿昔洛韦解释书【药品名称】通用名:打针用阿昔洛韦英文名:Aciclovir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Zhusheyong Axiluowei本品重要成分为阿昔洛韦,其化学名为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分子式:C8H11N5O3【性状】本品为白色松散块状物或粉末【药理毒理】抗病毒药.体外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大小胞病毒等具克制造用.本品进入疱疹病毒沾染的细胞后,与脱氧核苷竞争病毒胸苷激酶或细胞激酶,药物被磷酸化成活化型阿昔洛韦三磷酸酯,然后经由过程二种方法克制病毒复制:①干扰病毒DNA多聚酶,克制病毒的复制;②在DNA多聚酶感化下,与增加的DNA链联合,引起DNA链的延长中止本品对病毒有特别的亲和力,但对哺乳动物宿主细胞毒性低.体外细胞转化测定有致癌报导,但动物试验未见致癌根据.某些动物试验显示高浓度药物可致突变,但无染色体转变的根据.本品的致癌与致突变感化尚不明白.大剂量打针可致动物睾丸萎缩和精子数削减,药物能经由过程胎盘,动物试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μμμμμμg/ml.本品的蛋白联合率低(9%~33%).在肝内代谢,重要代谢物占给药量的9%~14%,经尿渗出.血清除半衰期(tl/2β)约为2.5小时.肌酐清除率50~80ml/分钟和15~50ml/分钟时,血清除半衰期(tl/2β)分离为3.0小时和3.5小时.无尿者的血清除半衰期(tl/2β【顺应症】1. 单纯疱疹病毒沾染:用于免疫缺点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沾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生发火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2. 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点者轻微带状疱疹病人或免疫功效正常者弥散型带状疱疹的治疗3. 免疫缺点者水痘的治疗4. 急性视网膜坏逝世的治疗【用法用量】静脉滴注,每次滴注时光在1小时以上成人经常运用量:1.重症生殖器疱疹初治,按体重一次5mg/kg(按阿昔洛韦计,下同),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5日2.免疫缺点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或轻微带状疱疹,按体重一次5~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7~10日3.单纯疱疹性脑炎,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小儿经常运用量:1.重症生殖器疱疹初治,婴儿与12岁以下小儿,按体概况积一次250mg/m2(按阿昔洛韦计,下同),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5日2.免疫缺点者皮肤粘膜单纯疱疹,婴儿与12岁以下小儿,按体概况积一次250mg/m2, 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7日,12岁以上按成人量3.单纯疱疹性脑炎,按体重一次10mg/kg,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4.免疫缺点者归并水痘,按体重一次10mg/kg或按体概况积一次500mg/m2,一日3次,隔8小时滴注1次,共10日小儿最高剂量为每8小时按体概况积500mg/m2药液的配制:取本品0.5g参加10ml打针用水中,使浓度为50g/L,充分摇匀成溶液后,再用氯化钠打针液或5%葡萄糖打针液稀释至至少100ml,使最后药物浓度不超出7g/L,不然易引起静脉炎【不良反响】1.罕有的不良反响:打针部位的炎症或静脉炎.皮肤瘙痒或荨麻疹.皮疹.发烧.轻度头痛.恶心.吐逆.腹泻.蛋白尿.血液尿素氮和血清肌酐值升高.肝功效平常如血清氨基转移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总胆红素轻度升高级2.少见的不良反响有:急性肾功效不全.白细胞和红细胞降低.血红蛋白削减.胆固醇.三酰甘油升高.血尿.低血压.多汗.心悸.呼吸艰苦.胸闷等3.罕有的不良反响有:晕厥.意识隐约.幻觉.癫痫.下肢抽搐.舌及手足麻痹感.震颤.全身倦怠感等中枢神经体系症状【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留意事项】2.急性或慢性肾功效不全者不宜用本品静脉滴注,因为滴速过快时可引起肾功效衰竭3.以下情形需斟酌用药利弊:脱水灾者,本品剂量应削减.轻微肝功效不全者.对本品不克不及推却者.精力平常或以往对细胞毒性药物消失精力反响者,运用本品易产生精力症状,需慎用5.对诊断的干扰:可引起肾小管壅塞,使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如剂量适当.水分充足一般不会引起6.随访检讨:因为生殖器疱疹患者大多易患子宫颈癌,是以患者至少应一年检讨一次,以早期发明.静脉用药可能引起肾毒性,用药前或用药时代应检讨肾功效7.静脉滴注后2小时,尿药浓度最高,此时应给病人充足的水,防止药物沉积于肾小管内8.一次血液透析可使血药浓度降低60%,故每次血液透析6小时应反复初给一次剂量9.静脉滴注时宜迟缓,不然可产生肾小管内药物结晶沉淀,引起肾功效伤害的病例可达10%,并勿使之漏至血管外,以免引起痛苦悲伤及静脉炎11.本品对单纯疱疹病毒的埋伏沾染和复发无显著后果,不克不及铲除病毒12一旦疱疹症状与体征消失,应尽早给药13.本剂呈碱性,与其他药物混杂轻易引起pH值转变,应尽量防止配伍运用【妊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药物能经由过程胎盘,虽动物试验证实对胚胎无影响,但妊妇用药仍需衡量利弊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为血药浓度的0.6~4.1倍,虽未发明婴儿平常,但哺乳期妇女应慎用【儿童用药】儿童中虽未发明特别不良反响,但应慎用.新生儿不宜以含苯甲醇的稀释液配制滴注液,不然易引起致命性的分解征,包含酸中毒.中枢克制.呼吸艰苦.肾功效衰竭.低血压.癫痫和颅内出血等【老年患者用药】因为心理性肾功效的阑珊,本品剂量与用药间期需调剂【药物互相感化】1.与干扰素或甲氨蝶呤(鞘内)合用,可能引起精力平常,应慎用2.与肾毒性药物合用可加重肾毒性,特别是肾功效不全者更易产生3.与齐多夫定(Zidovudine)合用可引起肾毒性,表示为深度昏睡和疲惫4.与丙磺舒竞争性克制有机酸渗出,归并用丙磺舒可使本品的渗出减慢,半衰期延长,体内药物蓄积【药物过量】【规格】0.25g【贮藏】遮光,密封保管。
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方案解析为了保障人类安全和健康,医药产品必须经过严格的验证和审批流程,其中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也毫不例外。
为了确保这种治疗药物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份可行的验证方案。
本文将对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的验证方案进行详细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阿昔洛韦。
阿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治疗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水痘和带状疱疹等。
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则是一种将该药物注射到患者体内的治疗药物。
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方案的制定是为了确认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然后,我们需要考虑实验的目标和验证指标。
在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的验证中,主要的实验目标是确定药物在体内的药动学特性和药效学特性。
具体的验证指标包括药物的最大血药浓度、维持有效血药浓度的时间、药物合适的剂量和药物的排泄速率等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确定验证实验的流程和步骤。
首先进行的是药物的体外和非临床评价,包括药物的理化性质、药物的毒理学评价和动物实验。
这样可以为后续的临床试验提供足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障。
接着,进行临床实验。
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的临床实验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安全性评估,主要是测试药物的耐受性和安全性。
第二阶段是初步有效性评估,主要关注药物的治疗效果。
第三阶段是大规模临床试验,主要是评估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最后,我们需要确定评价标准和数据分析方法。
在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的验证中,评价标准通常是通过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数据来确定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推理统计等方法。
总的来说,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方案需要设计一整套对药物进行深入评估的流程、步骤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和有效性。
同时,这一过程也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严格的伦理审批标准,保证实验过程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阿昔洛韦分散片检验标准1.引言1.1 概述阿昔洛韦分散片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制剂形式,该片剂旨在提供阿昔洛韦的治疗效果。
阿昔洛韦是一种抗病毒药物,常用于治疗病毒感染,特别是对于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EB病毒)感染和单纯疱疹病毒感染非常有效。
本文旨在探讨阿昔洛韦分散片的检验标准,这些标准旨在确保药物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制备阿昔洛韦分散片的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本文还将介绍阿昔洛韦分散片的制备方法,并分析其制备工艺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文结构清晰,首先是引言部分,详细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结构,然后进入正文部分。
正文分为两个主题,分别是阿昔洛韦分散片的定义和用途以及其制备方法。
在阐述阿昔洛韦分散片的定义和用途时,将介绍其在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和优势,以及常见的剂型规格和用药指导。
而在介绍制备方法时,将深入讨论关键步骤、原材料选择和影响制剂质量的因素。
最后,文章将总结阿昔洛韦分散片的检验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对药物的质量指标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制剂中阿昔洛韦的含量稳定和纯度合格。
同时,也会探讨药物的储存条件和有效期限的要求,以保证药品在使用前后的质量保持一致。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将对阿昔洛韦分散片的检验标准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了解制备方法对药物质量的影响。
这些知识有助于保障阿昔洛韦分散片的质量和安全性,在临床应用中发挥最好的治疗效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叙述和讨论:第一部分为引言部分,概述了本文要讨论的主题——阿昔洛韦分散片的检验标准。
在该部分中,将对该药物进行简要介绍,包括其定义、用途以及其在医药领域的重要性。
此外,还将介绍本文的整体结构,即本文将包含哪些内容和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第二部分为正文部分,主要分为两个小节。
首先,将详细介绍阿昔洛韦分散片的定义和用途。
本部分将包括对阿昔洛韦分散片的详细解释,解释其在医药领域的用途以及其在治疗特定疾病中的作用。
其次,将介绍阿昔洛韦分散片的制备方法。
XXXX小容量注射剂生产验证总计划一、引言小容量注射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中的药物制剂,因其剂量准确、易于使用等优点而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为了保证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确保其在临床使用过程中的有效性和稳定性,本工作制定了小容量注射剂生产验证总计划。
二、目的和范围本验证总计划的目的是验证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过程、设备和环境的合格性,旨在确保生产过程符合相关的法规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本验证总计划适用于小容量注射剂的生产过程、设备和环境验证。
三、验证内容1.制剂配方和工艺参数验证:验证小容量注射剂的制剂配方和工艺参数是否准确,并能够实现预期的药物释放和质量标准。
2.原料验证:验证小容量注射剂的原材料是否符合验收标准,包括药品原料和辅料。
3.设备验证:验证生产所使用的设备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包括灭菌设备、填充和封口设备等。
4.环境验证:验证生产环境是否符合相关要求,包括洁净室的空气质量、温度和湿度等。
5.检测方法验证:验证用于小容量注射剂检测的方法和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6.清洁验证:验证生产设备和工作区域的清洁程序的有效性。
7.储存和运输验证:验证小容量注射剂的储存和运输条件是否能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四、验证计划和流程1.制定验证计划:在制定验证计划时,应考虑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包括接收原材料、制剂配方和工艺参数、设备和环境验证、检测方法验证等。
2.实施验证计划:按照验证计划的要求,进行验证实验和测试,收集数据和记录。
3.数据分析和评估:对收集到的验证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验证结果是否达到预期要求。
4.编写验证报告:根据验证结果,编写详细的验证报告,包括验证计划、实施过程、数据分析和评估、结论和建议等。
5.提出改进措施:根据验证结果,提出改进生产过程、设备和环境的措施和建议,以提高小容量注射剂的质量和安全性。
五、质量控制和风险评估在验证过程中,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关键控制点,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生产过程和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目录一.产品概述 (2)二.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1.工艺流程图 (3)2.岗位质量监控要点 (4)3.原辅料的前处理 (6)4.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 (6)5.储存注意事项 (6)三.处方和处方依据 (7)四.质量标准1.原辅料质量标准 (8)2.包装材料质量标准 (15)3.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17)4.成品质量标准 (18)五.主要生产设备一览表 (22)六.安全和劳动保护、“三废”处理 (23)七.劳动组织和生产周期 (25)八.原辅料、包装材料消耗定额 (26)九.物料平衡计算 (27)十.变更记载 (29)一. 产品概述通用名:注射用阿昔洛韦英文名:Aciclovir for Injection汉语拼音名:Zhusheyong Axiluowei本品主要成分是阿昔洛韦,其化学名为:9-(2-羟乙氧甲基)鸟嘌呤。
类别:化学药品第6类规格:0.25g药品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6139阿昔洛韦(Aciclovir Chloride)又名无环鸟苷,是由英国首先开发研制的具有嘌呤母核的核苷酸类抗病毒药。
其特点是高效低毒、抗病毒谱广、作用强、选择性高,经药理实验和临床疗效观察,阿昔洛韦对皮肤或粘膜、眼科的各种疱疹病毒,特别是单纯疱疹病毒(HSV)Ⅰ、Ⅱ型、巨细胞病毒和乙型肝炎等疾病有效。
是目前临床上用来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的首选药物。
其适应症为:1.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用于免疫缺陷者初发和复发性粘膜皮肤感染的治疗以及反复发作病例的预防;也用于单纯疱疹性脑炎治疗。
2.带状疱疹:用于免疫缺陷者严重带状疱疹病人或免疫功能正常者弥散型带状疱疹的治疗。
3.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
二. 生产工艺操作要求和技术参数 1. 工艺流程图2.岗位质量监控要点3.原辅料的前处理无4.工艺过程和工艺参数4.1.凭批生产指令,领取合格的阿昔洛韦、氢氧化钠和药用炭,脱去外包装,消毒处理后,经传递窗传递交至指定房间。
4.2.按配料核料单准确复核阿昔洛韦原料、氢氧化钠和药用炭。
注射用阿昔洛韦近红外定性模型的建立摘要目的:建立注射用阿昔洛韦近红外定性模型方法:采用布鲁克Matrix-F 近红外光谱仪扫描199批国检品种注射用阿昔洛韦,利用OPUS建立一致性检验模型和定性鉴别模型,同时采用22种其他注射用制剂进行模型验证结果:两种定性模型能准确鉴别注射用阿昔洛韦并能区分不同的注射用制剂。
结论:该模型可以快速方便地进行注射用阿昔洛韦的鉴别,并可以有效的应用于现场筛查。
关键词:近红外;定性模型;注射用阿昔洛韦近红外光谱与有机分子中含氢基团(OH、NH、CH)振动的合频以及各级倍频的吸收区相一致,基于化学计量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可以从复杂的近红外光谱中提取丰富的信息,从而对药品进行快速分析。
由于近红外方法具有快速、可不破坏样品、一次检测多组分等特点,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药物生产的过程控制和药品的快速无损检验。
通常情况下,近红外检测技术是一种基于模型的分析方法,即通过对一定数量样品的NIR 图谱进行数学处理和分析,建立统计模型,并对未知样品的情况进行预测[1-3]。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采集25家不同生产企业的 199批样品和22批其他注射用粉针剂的近红外光谱图,探索并建立了注射用阿昔洛韦一致性检验模型和定性鉴别模型,为注射用阿昔洛韦的快速筛查和打假提供了一种准确、可靠的方法。
1.仪器与软件仪器型号:车载近红外光谱仪(MATRIX-F,德国 Bruker 公司) ; 铟镓砷(InGaAs)检测器;OPUS 软件(5.0 版本)。
测试条件:分辨率:8cm-1;样品累积扫描次数:32scans;背景累积扫描次数:32scans;光谱范围:12000 cm-1~4000 cm-1。
每批样品取出6瓶,每瓶各测定一次测试方式为:隔玻璃瓶底测。
环境条件为:温度25℃,湿度 50%。
2原始光谱谱库和平均光谱谱库的建立将近红外光谱仪置于25℃洁净无尘环境中,每次扫描样品前,仪器预热30min,以仪器内置参比做背景校正。
注射用阿昔洛韦细菌内毒素检查研究【摘要】目的对注射用阿昔洛韦进行细菌内毒素检查研究,建立检查注射用阿昔洛韦中细菌内毒素的试验方法。
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附录ⅪE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
结果注射用阿昔洛韦用TAL试剂检测无干扰因素的影响。
结论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凝胶法)检查注射用阿昔洛韦中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
可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代替家兔热原检查法来控制该制剂热原。
【关键词】注射用阿昔洛韦;细菌内毒素检查;干扰试验注射用阿昔洛韦为阿昔洛韦加氢氧化钠溶液的冷冻干燥粉末,是抗病毒药。
注射用阿昔洛韦在中国药典2005版中采用的是家兔热原检查法[1,2],而国外大部分药典采用细菌内毒素检查法。
本文研究了注射用阿昔洛韦对细菌内毒素检查的干扰试验,为该制剂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方法的建立提供依据。
1试验材料1.1受试药物注射阿昔洛韦,规格:2.0ml:500mg;批号:20060311,20060317,200650325。
1.2鲎试剂规格:0.1ml/支,批号:0511081,灵敏度:0.25 EU/ml,湛江博康海洋生物有限公司。
规格:0.1 ml/支,批号:051033,灵敏度:0.25 EU/ml,厦门市鲎试剂实验厂有限公司。
1.3细菌内毒素工作标准品规格:100EU/支,批号:2006—0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规格:10ml/支,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2实验方法与结果2.1供试品中细菌内毒素限值的确定细菌内毒素限值(L)一般按以下公式确定:L=K/M,式中K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可接受的内毒素剂量K=5 EU /(kg·h),M为人每千克体重每小时最大供试品剂量,单位:U/(kg·h)。
参照美国药典的要求,L=0.01 EU/mg。
2.2干扰实验预试验将注射用阿昔洛韦(批号:20060311)用细菌内毒素检查用水分别稀释成浓度为100、50、25、12.5、6.25mg/ml的溶液,将此系列浓度溶液记为NPC。
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方案目录1.引言1.1验证方案编号1.2验证方案审批表1.3概述2.目旳3.有关文献3.1工艺规程3.2原则操作规程3.3验证报告3.4质量原则4.验证项目、原则、措施、成果及结论4.1配制4.2灌装4.3冻干4.4轧盖4.5成品5.综合结论6.验证周期7.最后批准书1.引言1.1验证方案编号VP-MDⅡ(L)-26-001.2验证方案审批表1.3概述本方案通过应用《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在公用系统和有关设备、系统、措施等单项验证合格旳基本上进行试生产,确认过程处在受控状态,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规定。
2.目旳证明《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旳确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原则旳注射用阿昔洛韦。
3.有关文献3.1工艺规程1.冻干粉针制剂工艺规程通则(PP-MDⅡ-L-05)2.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PP-MDⅡ-L-337-00)3.2原则操作规程1.针剂车间原则操作规程汇编2.质监部原则操作规程汇编3.3验证报告1.空气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1-032.水解决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2-033.过滤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3-034.灭菌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 04-035.配料罐及管道、用品旳清洁措施验证报告VP-MDⅡ(L,I)- 05-036.灌装用管道、针筒、容器等清洁措施验证报告VP-MDⅡ(L,I) -06-037.干净区清洁措施验证报告VP-MDⅡ(L,I)- 07-038.培养基模拟无菌灌装验证报告VP-MDⅡ(L,I)- 08-039.QCL40立式洗瓶机验证报告VP-MDⅡ(L)- 09-0310.自动分装、半加塞联动机验证报告VP-MDⅡ(L)-10-0211.轧盖机验证报告VP-MDⅡ(L)-13-0212.GLZ-10型冷冻真空干燥机验证报告VP-MDⅡ(L)-19-0213.压缩空气验证报告VP-MDⅡ(L,I)-21-0314.氮气验证报告VP -MDⅡ(L,I)-22-0315.灭菌用蒸汽验证报告VP-MDⅡ(L,I)-23-0316.配料罐验证报告VP-MDⅡ(L,I)3.4原则1.中国药典二部2.卫生部部颁原则(试行)WS1-(X-034)-93Z3.注射用阿昔洛韦中间体质量原则4.验证项目、原则、措施、成果及结论4.1配制全过程严格按注射用阿昔洛韦配料规程(SOP-MDⅡ(L)-b-8-10-00)和配料过程质量复核规程(SOP-MDⅡ(L,I)-9-08-04)操作。
注射用阿昔洛韦产品验证方案
目录
1.引言
1.1验证方案编号
1.2验证方案审批表
1.3概述
2.目的
3.相关文件
3.1工艺规程
3.2标准操作规程
3.3验证报告
3.4质量标准
4.验证项目、标准、方法、结果及结论
4.1配制
4.2灌装
4.3冻干
4.4轧盖
4.5成品
5.综合结论
6.验证周期
7.最终批准书
1.引言
1.1验证方案编号
VP-MDⅡ(L)-26-00
1.2验证方案审批表
1.3概述
本方案通过应用《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在公用系统和相关设备、系统、方法等单项验证合格的基础上进行试
生产,确认过程处于受控状态,产品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2.目的
证实《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确实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符合预定质量标准的注射用阿昔洛韦。
3.相关文件
3.1工艺规程
1.冻干粉针制剂工艺规程通则(PP-MDⅡ-L-05)
2.注射用阿昔洛韦工艺规程(试行)(PP-MDⅡ-L-337-00)
3.2标准操作规程
1.针剂车间标准操作规程汇编
2.质监部标准操作规程汇编
3.3验证报告
1.空气系统验证报告 VP-MDⅡ(L,I)-01-03
2.水处理系统验证报告VP-MDⅡ(L,I)-02-03
3.过滤系统验证报告 VP-MDⅡ(L,I)-03-03
4.灭菌系统验证报告 VP-MDⅡ(L,I)- 04-03
5.配料罐及管道、用具的清洁方法验证报告 VP-MDⅡ(L,I)-
05-03
6.灌装用管道、针筒、容器等清洁方法验证报告 VP-MDⅡ
(L,I) -06-03
7.洁净区清洁方法验证报告VP-MDⅡ(L,I)- 07-03
8.培养基模拟无菌灌装验证报告VP-MDⅡ(L,I)- 08-03
9.QCL40立式洗瓶机验证报告VP-MDⅡ(L)- 09-03
10.自动分装、半加塞联动机验证报告VP-MDⅡ(L)-10-02
11.轧盖机验证报告VP-MDⅡ(L)-13-02
12.GLZ-10型冷冻真空干燥机验证报告VP-MDⅡ(L)-19-02
13.压缩空气验证报告VP-MDⅡ(L,I)-21-03
14.氮气验证报告VP -MDⅡ(L,I)-22-03
15.灭菌用蒸汽验证报告VP-MDⅡ(L,I)-23-03
16.配料罐验证报告VP-MDⅡ(L,I)
3.4标准
1.中国药典2000版二部
2.卫生部部颁标准(试行)WS1-(X-034)-93Z
3.注射用阿昔洛韦中间体质量标准
4.验证项目、标准、方法、结果及结论
4.1配制
全过程严格按注射用阿昔洛韦配料规程(SOP-MDⅡ(L)-b-8-10-00)和配料过程质量复核规程(SOP-MDⅡ(L,I)-9-08-04)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