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附中文科学霸高中政治笔记_第三册_2015高考状元笔记
- 格式:pdf
- 大小:7.89 MB
- 文档页数:18
状元笔记---政治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第一框题:人民民主专政一、国家1、本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根本属性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二、我国的国家性质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1)本质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最大特点对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三、我国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人民民主的广泛性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人民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第二框题:政治权利和义务四、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1、政治权利和自由(1)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2)政治自由(3)监督权★ 2、政治性义务(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五、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2、坚持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的原则关系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二者不可分离。
权利与义务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权利的实现要求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要求权利的实现。
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
第三框题:政治生活六、政治生活的主要内容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基本内容)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本质特征。
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第一框题:民主选举一、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等选举方式及各自的优点和局限性二、选举方式受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状况的制约1、制约选举方式的因素社会经济制度、物质生活条件、选民的文化水平2、我国目前的选举方式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三、公民要珍惜自己的选举权1、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重要性(1)选民参加选举的态度和能力,是影响选举效果的重要因素。
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第22次文综模拟测试政治试题12.2014年11月17日,马云在央视财经《对话》栏目中指出:双11这天的12点58分,天猫就完成了去年全天的成交额350亿,并表示感谢中国的妇女。
中国妇女热衷于网购与网购流程的简捷有关:“注册淘宝账号→注册支付宝账号→开通网络银行→搜索想要的东东→确定购买→付款→收货”。
在这一流程中A.货币执行了价值尺度的职能 B.货币执行了支付手段的职能C.货币执行了流通手段的职能 D.货币执行了转账结算的职能13.在最近一次圈层交流中,马云认为:传统的避税方法,已经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企业节税的要求。
同时还提到当前国内最畅销的税务图书《避税:无限接近但不逾越》。
一个企业要长治久安,必须解决好税收风险问题。
企业可以打很多“擦边球”,甚至可以有这样那样的不合规,但税收作为红线绝对不能碰,你不安全,我安全,我在竞争中胜出的机率就要高得多。
这说明①企业制胜的机率取决于避税方法②税收安全是企业重要的竞争力之一③纳税人应充分行使依法纳税的权利④税收具有强制性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②④14.2014年8月2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该方案规定国企高管应根据经营业绩获得适当的薪酬,标志着国企负责人薪酬及职务待遇管理进入务实阶段。
国企“高管限薪令”的实施有利于①巩固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发挥其主导作用②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③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完善体制机制,规范收入分配秩序④消除收入差距,实现社会公平和提高效率A.①③ B.①② C.②③D.②④15.下表为近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主题从中可以看出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建设和谐亚太的重要力量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坚持单边行动与集体行动相结合的独特方式③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符合各国利益④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A.①③ B.②④ C.②③D.①④16.近年来,一些村干部同流合污,在征地拆迁、项目下乡等过程中攫取非法利益。
高二政治必修三笔记整理政治在学习时应该做好笔记,以便课下复习和考前复习。
以下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笔记的相关资料,供您阅读。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笔记1.文化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文化与综合国力——文化影响人的特点、方式——优秀文化塑造人生2.文化创新:文化多样性与传播——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根本途径、基本途径)3.中华文化: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精神(爱国主义)——中华文化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上,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4.文化建设:发展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文化建设重要内容:选择有益文化,改造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要求、根本保证、关键——先进文化的核心、灵魂、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一文化的作用---一、一般意义上文化的作用1.文化对社会的作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作用①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又反作用于经济、政治,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能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③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们为了参与政治生活,需要更高的文化素养;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3)文化对综合国力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2.文化对个人的作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优秀文化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学霸状元笔记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高中政治必修三笔记为了让高中同学们更加容易复习高中政治必修三中的知识,店铺给大家带来了高中政治必修三笔记,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中政治必修三笔记第一课:文化与社圞会第一框:体圞味文化1、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不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2、文化是什么:a、含义:它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b、文化的特点:文化是人类社圞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人们社圞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是一种素养,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获得的。
3、文化的力量:a、文化的形式: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思想、理论、信念、信圞仰、道圞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文化生产、传播、积累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b、文化的社圞会作用:是一种社圞会精神力量,它能够在人们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圞化为物质力量,对社圞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圞族和国圞家的历圞史中。
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a、经济、政治和文化三者的关系: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圞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a、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b、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
c、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圞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圞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对阻碍社圞会的发展。
2、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经济发展中科技作用越来越重要,经济发展为推动文化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重要表现在,参与政治生活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霸权主圞义国圞家借助文化渗透以推行强圞权政治。
经济生活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本质: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②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货币的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3.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的意义?(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4.影响价格的主要因素?答:(1)直接原因:供求关系。
供不应求,价格升高----卖方市场供过于求,价格降低-----买方市场(2)根本原因:价值决定价格。
(商品的成本)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3)消费心理、市场秩序也会影响商品价格。
5.价值规律(1)基本内容: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2)表现形式: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格由价值决定,但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价格以价值为中心,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当供大于求时,价格低于价值,当供小于求时,价格高于价值(3)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中“看不见的手。
6.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文综状元笔记篇一:政治必修一高考文综状元笔记第一课神奇的货币解开货币的神秘面纱1. 什么是货币2. 货币的基本职能3. 货币的其他职能4. 纸币的发行量信用工具和外汇1. 信用卡2. 支票3. 外汇4. 汇率5.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第二课多变的价格影响价格的因素1. 供求影响价格2. 价值决定价格3.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值量4. 价值规律内容价格变动的影响1. 对生活的影响2. 对生产经营的影响第三课多彩的消费消费及其类型1. 影响消费水平因素2. 消费类型3. 消费结构4. 恩格尔系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 消费心理影响消费2. 怎样做理性的消费者第四课生产与经济活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1. 生产与消费关系2. 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1.2.3.4.5.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和他们各自的作用怎样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公有制为主体地位的两个方面非公有制经济的范围及他们各自的作用我国的经济制度内容和实行它的原因第五课企业与劳动者公司的经营1. 企业2. 公司3. 公司成功经营4. 兼并和破产新时代的劳动者1. 劳动2. 就业的意义、形势与措施3. 劳动者权利的内容、维护与为什么要维护第六课投资理财的选择储蓄存款与商业银行1. 储蓄2. 商业银行的业务和作用股票、债券和保险1. 股票2. 债券3. 保险第七课个人收入与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1. 为什么要实行按劳分配2. 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收入分配与收入公平1. 收入分配公平的意义和怎样保障社会公平。
高中政治知识点总结大全学霸状元笔记第一部分经济生活第一章生活与消费一、货币1、商品⑴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2)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2、货币的含义及本质⑴含义: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⑵本质:一般等价物3、货币的职能⑴基本职能①价值尺度:含义: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形式:观念上的货币②流通手段:含义: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形式:现实的货币商品流通: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公式是商品- 货币-商品③其他职能: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4、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受货币流通规律支配⑴内容: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的流通次数成反比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⑵公式: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5、纸币⑴含义: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代表的价值)⑵优点:制作成本低,易于保管、携带和运输,避免磨损减少贵金属的无形流失⑶限度:发行量要以流通中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过多易导致通货膨胀,过少易导致通货紧缩6、电子货币: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贮存、转账、购买、支付的货币7、货币的发展:金属货币(金银条块—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二、信用工具和外汇1、结算方式⑴现金结算:用纸币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⑵转账结算:通过银行转账来完成经济往来的收付行为2、常用的信用工具——信用卡、支票⑴信用卡:①含义:具有消费、转账结算、存取现金、信用贷款等部分或全部功能的电子支付卡。
银行信用卡是商业银行对资信状况良好的客户发行的一种信用凭证。
②优点:功能多、方便、节省、安全等⑵支票:①含义:是活期存款的支付凭证,是出票人委托银行等金融机构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受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高考政治状元随身看手册:高中政治知识点全集(绝对精品)高中政治知识点必修一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第一课神奇的货币一、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1、含义: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不一定是商品,但商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不同商品使用价值不同,所以才需要交换以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不同商品都有价值,所以才能够按照一定比例相互交换。
2、货币的含义、本质和基本职能含义: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当贵金属金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时,货币就出现了。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基本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贮藏手段、世界货币。
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具有表现和衡量其它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则需要现实的货币。
3、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公式P5。
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的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商品的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x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同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例,而同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例。
4.纸币的产生和发展P6:(1)纸币是随着商品交换的发展,在铸币的基础上产生的。
(2)纸币的含义:它必须由国家(或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纸币本身没有价值,它只是代替金属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一是由国家发行的。
如果不是本国国家发行的,就不是法定货币,而是伪币假币,在市场上不能流通。
制造假币的行为在各个国家都是犯罪行为。
二是国家现在正在强制使用的。
国家以前强制使用的而现在不再强制使用的,则不能在市场上流通。
这两方面是缺一不可的。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含义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涨。
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
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