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引导青少年
学校
牢固树立
➢ 牢固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国家观
• 不断增强对中华民族大家庭的认同感和维护民族团结、 反对民族分裂的责任感,努力培养造就千千万万民族团 结进步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 是对青少年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要加快民族团结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中小学按照《学 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在小学三、四年级开设《中华大家庭》课程,在小学五、六 年级开设《民族常识》课程,在初中一、二年级开设《民族政策常识》课程
确立并不断发展,各民族正为祖国大家庭的繁荣富强而共同努力
新型民族关系
新中国
• 新中国成立后,为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党和 国家通过派出访问团到民族地区访问
• 组织边疆少数民族各阶层人士到内地参观,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大力培养 少数民族干部,争取和团结民族、宗教上层人士
• 有效地疏通和改善了民族关系,增进了民族之间的信任和团结,增强了各民族对祖国的认同和 热爱
04
营造良好环境
营造良好环境
社会
➢ 要积极营造培养青少年民族团结意识的良好环境。大众 传媒要通过制作以青少年为特定受众的栏目和节目
营造团结向上的舆论氛围 ➢ 重点新闻网站和教育网站要开设青少年民族团结教育的
网页和专栏,开展各种形式的网上活动
营造良好环境
教育基地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等
02
名族团结的意义
民族团结的意义
团聚
➢ 每当看到自己家中6个民族、80多口人团聚在一起 的时候,新疆阿勒泰青河县70岁的老妈妈阿尼帕. 阿力马洪总是高兴得合不拢嘴
在过去的46年里
• 她和丈夫抚养了19个不同民族的孩子,其中10个是分属汉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4个民族的 孤儿,加上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的女婿、儿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