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护理操作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 格式:ppt
- 大小:513.50 KB
- 文档页数:10
ICU护理技术操作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鼻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一)窒息1.预防措施(1)操作时动作必须轻柔,避免误入气管,在插管过程中出现呼吸困难,口唇发绀等立即停止插管。
(2)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病情允许时可采用半卧位,鼻饲完毕维持体位30分钟,避免搬动患者。
(3)鼻饲时先确定胃管在胃内方可鼻饲,注意鼻饲速度要缓慢均匀,避免过快。
(4)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5)密切监测胃潴留量,当〉150ml时,应通知医生了解是否暂停鼻饲。
(6)鼻饲前先吸净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在鼻饲中及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不进行吸痰等操作,避免吸痰的刺激引起呕吐。
(7)每天口腔护理2次,及时清洁口腔分泌物。
2.处理规范(1)若发生误吸、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鼻饲。
(2)置病人于右侧卧位,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的吸入物。
(3)当患者神志不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及时采取脑复苏措施,如给予患者头戴冰帽保护脑细胞,遵医嘱给予患者脑细胞活性剂、脱水剂等。
(5)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意识,面色,呼吸等情况。
(二)鼻饲管堵塞1.预防措施(1)应用柔软,稳定性好的鼻饲管,以求舒适,安全。
(2)鼻饲前应先回抽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制作营养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温水稀释,药物要研成细末服用,牛奶不要和果汁同时喂。
(3)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0ml冲管,避免堵塞。
2.处理规范(1)在确定鼻饲管位置正常后,对正发生堵塞鼻饲管,可用温开水冲洗使之再通,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阻力大时不可硬冲。
(2)如冲洗不通时,给予重新置管.(三)鼻饲管脱出1.预防措施(1)留置鼻饲管做好固定,胶布固定管道外露部位于鼻翼、脸颊部,用别针固定鼻饲管远端于枕边。
(2)意识不清或躁动患者,必要时给予约束两上肢,使用约束带前要向家属解释清楚目的。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一)腹泻1、鼻饲液配制过程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单日量,于4℃冰箱内保存,食物及容器应当每日煮沸消毒灭菌后使用。
2、鼻饲液温度以38~40℃最为适宜,室温较低时,可使用加温器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3、注意浓度、容量与滴速。
浓度宜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连续滴入法滴速由40~60ml/h 开始,逐渐增加到100~125ml/h,直到病人能够耐受的营养需要量。
4、认真询问饮食史,对牛奶、豆浆等易致泻者,原来胃肠功能差的病人或从未饮过牛奶的病人要慎用含牛奶、豆浆的鼻饲液。
5、遵医嘱对有菌群失调病人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感染者予抗菌治疗,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6、腹泻频繁者,要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可用温开水轻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防止皮肤溃烂。
(二)胃食管反流、误吸1.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坚持匀速限速滴注。
2.昏迷病人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胃因受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反流。
3.对危重患者,管饲前应吸净气道内痰液。
以免管饲后吸痰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
管饲时和管饲后取半卧位,借重力和坡床作用可防止反流。
4.及时检查与调整鼻饲管管端位置。
5.喂养时遵医嘱使辅以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西沙必利、灭吐灵)可解决胃轻瘫、反流等问题,一般在喂养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
在鼻饲前先回抽,检查胃潴留量。
鼻饲过程中保持头高位(30~40°)或抬高床头20~30°,能有效防止反流,注意勿使胃管脱出。
6.误吸发生后,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除气道内吸入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然后胃管接负压瓶。
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三)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1.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充分合作。
置管动作要轻柔。
2.熟练操作过程,选择适宜的鼻饲管,注意食管解剖生理特点。
3.长期鼻饲者,应每日用石蜡油滴鼻两次,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
4.用pH试纸测定口腔pH值,选用适当的药物,每日行两次口腔护理,根据胃管种类更换胃管,晚上拔出,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
留置胃管鼻饲法常见操作并发症一、吸入性肺炎(一)预防1、每次鼻饲前验证胃管在胃内后再鼻饲。
2、患者取半卧位,控制每次鼻饲量,或者采取持续输入。
3、插胃管时延长插入长度,让鼻饲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减少食物返流。
4、规范操作,严格控制注入量和间隔时间。
(二) 处理1、停止营养液的注入,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必要时可使用纤支镜帮助清除误吸物。
2、降低鼻饲速度和每次鼻饲的容量。
3、密切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处理。
二、鼻饲管堵塞(一)预防1、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在位。
2、制作营养饮食时,要打烂,过稠时加水稀释,药物要研碎溶解后输入,牛奶与果汁应分别注入,防止发生凝块。
3、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Oml冲洗管道。
(二)处理1、遇鼻饲管堵塞,立即用灌注器或针筒抽吸,排除堵塞。
2、如无法再通,报告医师,给予更换鼻饲管。
3、鼻饲混合流质,应间接加温,以免蛋白凝固。
三、胃管脱出(一)预防1、告知患者及家属鼻饲的目的、注意事项,取得配合。
放置胃管后,嘱患者及照顾者注意胃管勿拔除。
2、妥善固定胃管,导管标示注明导管名称、置管时间和置管长度。
3、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保护性约束。
(二) 处理1、胃管脱出后,立即报告医师。
2、遵医嘱重新置胃管,妥善固定,加强看护。
四、恶心、呕吐(一)预防1、评估患者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和进食需求,选择合适的食物。
2、鼻饲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并检查患者有无胃潴留,胃潴留量超过150ml时,应及时通知医生减量或者暂停鼻饲。
3、鼻饲流质温度在38-40度,减少对胃肠刺激。
4、每次使用鼻饲管后封闭末端,避免进入空气,引起腹胀。
5、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大于2小时,注入速度不要过快。
(二) 处理1、出现恶心、呕吐应尽快吸净呕吐物,暂停鼻饲。
2、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处理。
五、鼻、咽、食道黏膜损伤和出血(一)预防1、减少插管对黏膜的损伤,插管时选用质地软,管径小,质量好的胃管,插管动作要轻柔。
鼻饲技术操作并发症腹泻的预防及处理
(一)原因
1.大量鼻饲液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使流质食物迅速通过肠道,导致腹泻。
2.流质食物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
3.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并发肠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泻。
4.鼻饲液浓度过大、温度不当以及配制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食物被细菌污染等,均可引起病人腹泻。
5.某些病人对牛奶、豆浆不耐受,使用部分营养液如“能全力”易引起腹泻。
(二)临床症状
病人出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水样便,伴有(或无)腹痛,肠鸣音亢进。
(三)预防及处理
1.每次鼻饲液量不超过200ml,减慢管喂的速度,并可给予适量的助消化药或止泻药。
2.菌群失调病人,可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可口服氟康唑0.4g,每日3次,或口服庆大霉素8万u,每日2次,2~3d症状可被控制。
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3.鼻饲液浓度可由低到高,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分子浓
度(300mmol/L)的溶液,对于较高液渗透克分子浓度的溶液,可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人抗痉挛和收敛的药物控制腹泻。
4.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放置于4℃冰箱内存放。
食物及容器应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
注入温度以39~41℃为宜。
5.认真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应慎用含此2种物质的鼻饲液。
6.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腹泻频繁者,可用温水擦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鼻饲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鼻饲(nasogastric tube feeding)是一种通过将营养液或药物经由鼻孔插入食管或胃部进行喂养或治疗的方法。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情况下,包括手术后康复、患者无法口服、或需要长期营养支持的患者。
尽管鼻饲在医疗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但是它也可能引起一些并发症。
本文将就鼻饲引起的常见并发症及预防进行探讨。
一、鼻饲管相关感染鼻饲管相关感染是鼻饲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当鼻饲管插入鼻孔后,细菌很容易从鼻腔进入胃肠道,引发感染。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局部红肿疼痛以及渗出物增多。
预防鼻饲管相关感染的关键是正确的操作和良好的清洁措施。
首先,操作者在进行鼻饲管插入前应进行充分的手部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其次,在插入鼻饲管时,要注意选择适当大小和长度的鼻饲管,确保插入的位置正确。
插入后,固定鼻饲管并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其位置稳定。
此外,定期更换鼻饲管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环节。
二、胃残留与误吸胃残留(gastric residual)是指鼻饲液体滞留在胃内的情况。
胃残留的出现可能会导致胃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若忽略胃残留,液体可能进入肺部引发误吸,导致呼吸道感染。
为了预防胃残留和误吸的发生,操作者应定期检查胃残留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措施。
在鼻饲过程中,应尽量避免过量灌注,鼻饲速度应控制在适宜的范围内。
此外,在鼻饲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头部稍微偏斜的位置,以帮助液体顺利进入胃内。
三、鼻饲导管误位鼻饲导管误位是指鼻饲导管插入到气管或支气管等错误位置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气管刺激、支气管炎症、肺部感染等严重后果。
因此,正确的导管定位是预防误位的关键。
在鼻饲导管插入前,操作者应通过鼻孔察看患者的咽部情况,确保鼻腔通畅。
在插入导管时,应确保导管顺利通过喉咙进入胃部,同时避免插入过深。
插入后,还应进行适当的导管固定,定期检查固定情况。
四、胃破裂胃破裂是鼻饲过程中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虽然发生率较低,但一旦发生,后果严重。
鼻饲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腹泻预防与处理规范1..每次鼻饲量不超过 200ml,减慢注入速度,适当给予助消化药物及止泻药。
2.菌群失调者、肠道真菌感染者按医嘱给予乳酸菌及抗真菌药物,严重腹泻无法控制者暂停鼻饲。
3.鼻饲液浓度应由低至高,尽量用接近正常渗透压食物。
4.鼻饲液配置过程中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鼻饲液温度 39℃-41℃。
5.认真评估患者的饮食习惯,对豆浆、牛奶不能耐受者应慎重。
6.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及干燥,频繁腹泻者,用温水擦拭后涂氧化锌等软膏,以防并发症发生。
(二)误吸预防与处理规范1.卧床患者鼻饲时,抬高床头 30-45 度,可取半卧位,当出现呛咳、呼吸困难时,立即停止鼻饲,取右侧卧位,吸出气道内异物,抽吸胃内容物,防止进一步返流。
2.选用适宜胃管,注意鼻饲液量及速度,必要时给予输液泵泵入。
3.鼻饲时,禁止给昏迷和危重病人翻身,以免机械性刺激引起返流,气道损伤或气管切开者,每次注入量不宜过多,以防误吸。
4.吸痰时禁止鼻饲。
5.大面积烧伤等患者在胃功能恢复前,应选择鼻胃肠营养管,减少胃内潴留,降低细菌感染率,避免返流现象发生。
6.鼻饲时辅助以胃肠动力药,可解决胃轻瘫及返流,一般在鼻饲前半小时注入。
(三)恶心、呕吐预防与处理规范1.减慢注入速度、液量。
一般鼻饲液每日 1000ml 为宜,逐步过度到常量,鼻饲液量大时可选择输液泵泵入。
2.保持鼻饲液温度在 40℃时可减少对胃肠的刺激。
3.给颅脑患者鼻饲前,应鉴别是否颅内压增高所引起的恶心、呕吐。
明确时按医嘱给予脱水剂等治疗,以缓解症状。
(四)鼻、食管粘膜损伤预防与处理规范1.插管前应与患者进行有效沟通,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2.熟悉操作过程,选择合适胃管。
注意食管解剖特点,插管不畅时,切忌暴力,以免损伤鼻、咽、食管粘膜。
3.长期鼻饲者,每日行口腔护理、石蜡油滴鼻 1-2 次,防止口腔感染、鼻粘膜干燥、糜烂。
4.鼻粘膜损伤引起出血量较多时,应用冰盐水肾上腺素液浸湿纱布条填塞。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一.鼻饲法并发症:1.粘膜损伤和出血2.误吸3.腹胀、腹泻4.胃食管反流5.胃潴留6.管路阻塞二.预防措施:1.操作前选择型号适宜的胃管。
2.插管时动作应轻柔;插管前胃管要充分润滑。
3.插管时镊子的尖端勿碰及患者鼻粘膜。
4.长期留置胃管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根据胃管特性定期更换胃管。
5.插管时应根据病情让患者取舒适卧位,坐位或卧位。
6.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尽量现用现配,如果需要保存于4℃冰箱内;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7.每次鼻饲前检查胃潴留的情况;每次鼻饲前后要注入少量温开水。
8.鼻饲时要注意鼻饲液的浓度、总量与滴速;浓度由低到高,总量由少到多,滴速由慢到快。
9.昏迷病人翻身应在鼻饲饮食前,以免胃因受机械刺激而引起反流;鼻饲时和鼻饲后采取半卧位,可防止反流。
10.鼻饲时辅以胃动力药,一般在鼻饲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
11.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在床上和床边活动。
12.服用药片时要将药片充分研碎,完全溶解后注入胃管内,并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
13.新鲜果汁不能与牛奶同时注入,防止形成凝块,阻塞管路。
三.处理措施:1.插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应暂停插入,嘱患者深呼吸。
2.发生菌群失调、严重腹泻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暂停鼻饲。
3.腹泻频繁者,要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疡。
4.如发生误吸、呛咳,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位,吸除气道内吸入物。
5.如发生胃潴留,应暂停鼻饲,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程序并发症预防1. 感染预防:为了预防鼻饲导管引起的感染,医务人员在操作前应戴好手套,并在沿用导管前进行必要的消毒和清洁。
导管应定期更换,以防止感染的发生。
2. 过敏反应预防:在进行鼻饲治疗前,应对患者进行适当的过敏测试。
如果患者存在对饲料成分的过敏反应,应调整饲料的配方或采用其他代用品来避免过敏发生。
3. 导管堵塞预防:为了预防鼻饲导管的堵塞,应在每次饲料投放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
此外,饲料应适当稀释,以减少导管堵塞的风险。
4. 气胸预防:在鼻饲过程中,应定期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及时发现可能导致气胸的问题。
术后或高风险患者应遵循医嘱,注意休息和合理运动,以减少气胸的发生。
并发症处理程序1. 感染处理:如果患者出现导管相关感染的症状,如明显红肿、疼痛或发热,应立即就医。
医务人员会进行必要的治疗,比如给予抗生素和适当的伤口处理。
2. 过敏反应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或过敏性休克,应立即停止鼻饲治疗,并就医寻求帮助。
医务人员会评估患者的症状并进行相应的过敏反应处理。
3. 导管堵塞处理:如果鼻饲导管发生堵塞,应立即联系医务人员进行处理。
医务人员可能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或方法来清除导管中的障碍物,以保证鼻饲治疗的正常进行。
4. 气胸处理:如果患者出现气胸的症状,如胸痛和呼吸困难,应立即就医。
医务人员会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以确定气胸的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如胸管引流或手术修复。
以上是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程序的简要介绍。
为了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医务人员在实施鼻饲治疗时应严格遵循预防和处理程序,并根据患者的特殊情况进行个体化的操作和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