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分子生物学10
- 格式:ppt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9
一、名词解释1、基因克隆:是指把目的基因连接到载体上,构建成重组体,再转化入宿主细胞内进行复制和表达。
或:是指在体外通过酶的作用将异源DNA连接到载体上,形成重组DNA并将其导入受体细胞,从而扩增异源DNA的技术。
2、基因文库:是指整个基因组或某一细胞所表达的基因所有克隆片段的集合体,包括基因组文库和cDNA文库。
常用的从基因文库中筛选目标基因的方法:斑点杂交、扣除杂交、免疫化学筛选法、染色体步移和差异表达基因筛选。
3、cDNA文库:是指以所有mRNA为模板,不经选择地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反转合成互补的双链DNA,即cDNA,然后把cDNA与载体连接构成重组DNA,再转化入宿主细胞扩增,建立cDNA文库。
4、管家基因:是指某些基因表达产物是细胞或者整个生命过程中都持续需要而必不可少的,这类基因称之为管家基因。
如微管蛋白基因、糖酵解酶系基因与核糖体蛋白基因等5、散弹测序法:又称鸟枪测序法,是指大分子DNA被随机地“敲碎”成许多小片段,收集这些随机小片段并将它们全部连接到合适的测序载体,小片段测序完成后,计算机根据重叠区将小片段整合出大分子DNA序列。
6、功能基因组学:利用结构基因组学提供的信息,以高通量,大规模实验方法及统计与计算机分析为特征,全面系统地分析全部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功能,包括生物学功能,细胞学功能,发育学功能。
7、限制性内切酶:是指能在特异位点(酶切位点)上催化双链DNA分子的断裂,产生相应的限制性DNA片段,被称为分子生物学家的手术刀。
8、CDKs:即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是一类Ser/Thr蛋白激酶,与周期蛋白结合时,才具有蛋白激酶的活性,通过使靶蛋白磷酸化而产生相应的生理效应。
9、RT-PCR:是指首先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然后再进行常规PCR扩增的PCR。
10、逐个克隆法:对连续克隆系中排定的BAC克隆逐个进行亚克隆测序并进行组装(公共领域测序计划)11、荧光定量PCR:是指在PCR反应体系中加入荧光基因,利用荧光信号积累实时监测整个PCR进程,最后通过标准曲线对未知模板进行定量分析的方法。
中山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历年问答题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许多高校生物学、医学和农学等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
中山大学作为中国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其生物化学专业在国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本文将整理并分析中山大学生物化学考研历年问答题的考点和难点,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分子之一,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
在中山大学生物化学考研中,对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考查是一个重点。
考生需要掌握蛋白质的基本结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同时理解蛋白质功能与其结构的关系。
二、DNA的复制、转录与翻译DNA的复制、转录和翻译是细胞内基因表达的关键过程。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过程的定义、反应过程、调节机制以及与蛋白质合成的。
这些知识点通常会以填空题、选择题和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对基本概念和过程有深入的理解。
三、糖类代谢糖类是生物体内主要的能源物质,其代谢过程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系统等。
考生需要掌握这些过程的反应机理、调节方式和在细胞内的定位,同时理解它们在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四、脂类代谢脂类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源物质和信号分子。
考生需要掌握脂类代谢的基本过程,如脂肪的合成与分解、甘油磷脂的合成与降解等,同时理解脂类代谢与能量代谢之间的关系。
五、氨基酸代谢氨基酸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营养物质和代谢中间产物。
考生需要掌握氨基酸的合成与分解、尿素循环等基本过程,同时理解氨基酸代谢与蛋白质代谢之间的关系。
六、分子生物学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是现代生物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
考生需要了解一些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如PCR、基因克隆、DNA 测序等。
这些知识点通常会以选择题或问答题的形式出现,需要考生对基本概念和技术有基本的了解。
七、细胞信号转导细胞信号转导是细胞内重要的生理过程,涉及到多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调控。
考生需要了解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概念、调节机制和信号转导通路的特点,同时理解它们在细胞生长、分化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中山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
《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A卷)
院/系年级专业姓名学号
考生答题须知
1.所有题目答题答案必须做在考点发给的答题纸上,做在本试题册上无效。
请考生务必在答题纸上写清题号。
2.评卷时不评阅本试题册,答题如有做在本试题册上而影响成绩的,后果由考生自己负责。
3.答题时一律使用蓝、黑色墨水笔或圆珠笔作答(画图可用铅笔),用其它笔答题不给分。
4.答题时不准使用涂改液等具有明显标记的涂改用品。
中山大学2020—2021学年第1学期《现代分子生物学》考试试卷(A卷)
标准答案。
35.( )为了使肌细胞质膜去极化,肌质网(SR)中的Ca2+泵使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将Ca2+从SR的腔输往胞质溶胶。
以启动肌收缩。
(09年)
36.( )各类型的整联蛋白都是通过细胞内结合位点与细胞骨架纤维相连,包括肌动蛋白纤维、微管、中间纤维等。
(09年)
37.( )神经小泡既能从胞体运向触突末梢,又能反方向运输到胞体,原因是神经小泡含有两种发动机蛋白:驱动蛋白与动力蛋白。
(12年)
38.( )在大多数动物细胞中,微管的负端朝向细胞的外周,从而指导马达蛋白将货物向外运;而正端朝向细胞内,并指导微管马达将货物运向细胞内。
(12年)
四、问答题
39.标出下图两种运输蛋白的名称(00年)
40.比较肌球蛋白I与肌球蛋白II(02年)。
中山大学-分子生物学ppt及考研真题分子生物学(由ppt整理)第二章、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1一、染色质, 染色体结构组成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它们之间的不同,不过是同一物质在间期和分裂期的不同形态表现而已。
→染色质出现于间期,在光镜下呈颗粒状,不均匀地分布于细胞核中,比较集中于核膜的内表面。
染色体出现于分裂期中, 染色体是由染色质浓集而成的,内部为紧密状态,呈高度螺旋卷曲的结构。
核小体的组成2. 螺线管(30nm)3、侧环(Loop)染色体原核染色体:单一环型双链DNA分子真核染色体:线型双链DNA分子及结合蛋白形成的遗传物质单位染色体结构相关概念染色体单体,短臂,长臂,着丝粒,主缢痕,副缢痕,随体端粒DNA主要功能端粒酶(telomerase )真核细胞染色体端粒的重复序列不是染色体DNA复制时连续合成的,而是由端粒酶合成后添加到染色体末端。
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具有逆转录酶的性质,以物种专一的内在RNA为模板,把合成的DNA添加到染色体的3’端。
染色体组型也叫核型,是指某一生物体细胞中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形态特征。
→不同生物有不同数目、不同形态和不同大小的染色体。
→按它们各自的一个体细胞中的全部染色体的数目、大小及着丝粒位置进行配对、排列而成的图像,就是它们各自的染色二、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化学成分及组成主要化学成份:1,DNA2.组蛋白含量最高的一种染色体蛋白质,带大量精氨酸和组氨酸(碱性氨基酸)分为,有H1、H2A、H2B、H3、H4五种组蛋白可以通过磷酸化、乙酰基化、甲基化修饰,降低正电荷含量而改变功能3.非组蛋白细胞中一类酸性蛋白质,一半为结构蛋白,如肌动蛋白、管蛋白;一半为酶类,如RNA聚合酶、DNA聚合酶。
作用:1.参与染色体构建2.启动基因复制3.调控基因转录4.RNA(少量)占染色质的1-3%与同源DNA高度杂交,有组织特异性调节基因表达5酶严格地讲,不是染色质的组成成分。
考试范围及题型考试范围包括所讲过的内容考试题有选择题(单选)、是非题和问答题,其中选择题和是非题有50%左右以英语出题课程复习: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两大体系1.原核基因组与真核基因组(prokaryotic genomes and eukaryotic genomes)1.1.大小(size):基因组大小(genome size)一般以单倍体基因组的核酸量来衡量,单位有pg、Dalton、bp 或kb 、Mb等.1 pg = 6.02 x 1011 Daltons = 9.8 x 108 bp. 原核生物的genome size一般都比较小,且变化范围也不大(最大/最小约为20)。
由于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非基因DNA(non-genic DNA)的含量较少,因此它们的基因组大小与其所含的基因数目是相对应的.真核生物的genome size一般要比原核生物的大很多,且变化范围也很大(最大/最小可达8万)1.2.基因结构(gene structure: continuous coding sequences, split genes)类核基因组--环状,较小;通常由单拷贝或低拷贝(low-copy)的DNA序列组成;基因排列紧密,较少非编码序列(streamlined)核基因组--多线状;大小一般要比类核基因组大好几个数量级,且变化范围很大;有大量的非编码序列(重复序列、内含子等)1.3.非编码序列(non-coding sequences: repeated sequences, introns)局部分布的重复序列(串联式的高度重复序列)散布的重复序列(SINES, LINES)内含子(intron)I 类II 类III 类核mRNA内含子(nuclear mRNA intron)即剪接体内含子(spliceosomal intron)核tRNA内含子(nuclear tRNA intron)古细菌内含子(archaebacterial intron)1.4.细胞器基因组(organelle genomes: mitochondrial genomes, chloroplast genomes)线粒体基因组--在不同类型的生物(多细胞动物、高等植物、原生动物、藻类、真菌)中变化很大多细胞动物:细小、致密,没有或很少非编码序列高等植物:复杂、不均一,比动物的大得多原生动物、藻类、真菌:或偏向于动物型,或偏向于植物型,但又有其各自的独特之处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均一,85 ~ 292 kb(大部分都在120 ~ 160 kb之内);特例:伞藻属(Acetabularia),2000 kb2.转录(transcription)2.1.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原核生物:1种,全酶(holoenzyme)由核心酶(2α, β, β’)与σ亚基组成,σ亚基的作用是a)降低酶与非特异DNA的亲和力; b)提升酶与启动子的亲和力。
第一章测试1.利用限制性内切酶水解核酸后,通过比较水解后的片段差异,可以发现不同样本之间的差异。
这种方法可以用于什么检测?A:全基因组测序B:具有一定长度的多聚核苷酸链的测序C:单位点或单基因突变的遗传病检测D:RNA测序答案:C2.如何提高实验的可信性?A:合理设置对照,平行多次实验B:反复重复实验直至所有的结果都一致C:只要实验设计没有问题,实验结果就是可信的D:在保证实验操作无误的情况下一次性做完实验答案:A3.以下关于实验室安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哪一项?A:使用和储存易燃物时要远离火源B:为避免扩散,窒息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操作应在独立的密闭房间内进行C:实验前应对所用试剂的分类及特性清楚了解,以便采取适宜的防护手段D:氧化剂在使用时需要远离易燃物答案:B4.如果进行非传染性的病原微生物的相关实验操作,应该在哪个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中进行?A:四级B:二级C:三级D:一级答案:B5.针对呼吸道侵入这一种危险物入侵人体的方式,最适宜的防护手段是A:佩戴护目镜B:戴手套C:戴口罩D:在通风橱或通风罩内进行实验答案:CD6.如何保证生物分子在实验过程中活性及空间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A:尽可能缩短实验时间B:保持适宜的实验温度和反应条件C:在适宜的环境(包括温度、溶液环境)中储存生物样本D:缓慢加样以确保实验操作无误答案:ABC7.生物化学与基础分子生物学实验的数据结果处理方式包括哪些?A:讨论法B:作图法C:列表法D:解析法答案:BCD8.以下哪些属于对化学危害实施工程控制的范畴?A:手套箱B:通风罩C:口罩及护目镜D:通风橱答案:ABD9.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主要依赖于高通量测序技术(也可称为第二代测序技术)的发明。
A:错B:对答案:A10.实验只要设置了空白对照,就可以说明实验结果的可靠了。
A:错B:对答案:A11.数据记录过程是否规范并不会影响结果处理的准确性。
A:对B:错答案:B12.CaCl2不属于有毒腐蚀性的化学危险品,所以取用CaCl2时可以直接用手抓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