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事故调查处理流程图
- 格式:doc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流程图
项目经理
事故伤员 组织抢救
目击者立即报告
保护
事故现场
分公司主管领导、安全管理部门
立即报告
1小时内报告 工程所在地政府的安监部门或安全管理部门
公司领导、安监处
项目部
接受事故调查与处理
较严重的重伤以上事故2周内,内部事故调查与处理完成、报出(如政府有要求按政府时限报送)
轻伤(1周内)、一般的重伤
(2周内)事故内部事故调
查与处理完成,送公司审定后报出(如政府有要求按政府时限报送)
打120求救电话送医院
抢救、治疗
现场发生安全事故
安全事故内部调查与处理流程图
公司、分公司
成立事故调查与处理领导小组
(主管领导、安全、生产、人劳、保武、工会等部门)
事故善后处理工作小组(成员:人劳、工会等部门)
事故调查工作小组
(成员:安全、生产、保武等部门)
事故善后处理与赔偿与谈判形成善后处理与赔偿协议
完成善后处理与赔偿
资料交人劳、安监部门归档
事故调查
事故现场
调查
目击者询
问笔录
伤者询问
笔录
项目经理、安全员、
施工员询问笔录
事故原因分析,确定事故性质及责任认定,
形成事故调查结论
按“四不放过”原则
教育伤者
责任人教育与
处理
教育职工事故隐患整改
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交公司安监部门备案交政府安监部门确认并备案
与伤者或死者家属
召开事故现场会。
事故应急处理流程图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份事故应急处理的流程图,以帮助组织在面临突发事故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降低损失和风险。
1. 事故发生1.1 紧急报告- 任何发现事故的员工都应立即向紧急应急联系人报告事故,并提供详细信息。
- 紧急应急联系人会立即通知相关负责人和管理层。
1.2 事故评估- 相关部门应立即进行事故评估,确定事故的类型、范围和可能的后果。
- 评估结果应及时通知相关负责人和管理层。
2. 应急响应2.1 制定紧急应急计划- 紧急应急管理小组应按照事故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紧急应急计划。
- 应急计划应包括人员调度、资源调配、沟通和协调等方面的具体措施。
2.2 组织紧急应急小组- 指定紧急应急小组成员,包括相关部门的代表和专业人士。
- 紧急应急小组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负责指导和协调事态应对。
2.3 现场处理- 快速到达现场,评估现场安全状况。
- 确保现场人员的安全,防止事故扩大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
2.4 信息收集和共享- 收集和分析事故相关信息,并及时共享给相关部门和管理层。
- 通过内部通讯工具、会议和报告等形式进行信息共享。
2.5 沟通与协调- 紧急应急小组负责与相关部门、供应商和其他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与协调,确保各方共同应对事故。
- 确保及时更新和反馈事故处理进展给相关人员和管理层。
3. 事故调查和分析3.1 事故调查- 紧急应急小组负责展开事故调查,确认事故原因和责任。
- 调查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管理层和相关部门。
3.2 事故分析- 基于事故调查结果,进行事故分析,识别潜在的问题和改进点。
- 提出改进建议,并制定相应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4. 事后总结和改进4.1 事后总结- 进行事故后总结会议,评估应急响应的效果和各方的表现。
- 分享经验和教训,总结成功经验和提出改进建议。
4.2 改进措施- 根据事故总结和评估的结果,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 确定责任人和时间表,跟进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安全事故报告流程图公司应急救援
领导小组
当地建设局
主管领导
生产安全事故发现人
项目部
应急救援值班室
项目部
应急救援人员
项目部主要负责人
XXX主管领导
当地派出所
当地
安全监管站
当地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部门
事故发生地
公安分局
安全生产事故处理流程
生产安全事故
发现伤员事故报告开展自救
情况稳定公司救援小组
现场控制
组织抢救疏导人员保护现场
现场急救车辆保证通道畅通了解事故及伤亡人员简况报告事故简况安抚组
公司应抢救济
组织
公司
事故调查组报告上级。
安全事故处理流程一、事故报告阶段事故发生后,事故单位有关人员在1小时内向县级以上安监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以下简称主管部门),安监部门或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会赶赴事故现场,组织事故救援,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2小时以内同时向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安监部门或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内容:(1)事故发生单位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经济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
同时通知公安、劳动保障、工会、人民检察院等相关部门。
自事故发生之日起30日内,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发生变化的,应当及时补报。
事故单位发生迟报、漏报、谎报和瞒报行为,经查证属实的,应立即上报事故情况。
二、事故调查阶段事故调查由人民政府或人民政府授权、委托的有关部门组织进行,事故调查组由人民政府、安监、主管部门、监察、公安、工会等部门的有关人员组成,并应当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视情况也可以聘请有关专家参与。
调查组成员如与调查的事故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调查组组长由市政府指定。
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①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原因、人员伤亡情况及直接经济损失;②认定事故的性质和事故责任;③提出对事故责任者的处理建议;④总结事故教训,提出防范和整改措施;⑤提出事故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取证是完成事故调查过程的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事故现场处理。
为保证事故调查、取证客观公正地进行,在事故发生后,对事故现场要进行保护;(二)事故有关物证收集;(三)事故事实材料收集。
一是手机与事故鉴别、记录有关的材料,事故发生的有关事实。
(四)事故人证材料收集记录。
(五)事故现场摄影、拍照及事故现场图绘制。
一是事故现场摄影、拍照,二是事故现场图的绘制。
三、事故处理阶段事故调查与事故处理,是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切联系的工作。
事故处理流程图:是←是←1、发生单方交通事故仅造成自身车辆损坏的,应怎么处理?当事人发生单方交通事故仅造成自身车辆损坏的,应迅速将车辆就近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向保险公司报案,保险公司将告知客户到快处中心理赔。
2、机动车之间发生的造成车辆以外的财产损失,应该怎么办?双方当事人应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并咨询具体的赔偿事宜。
涉及人伤和车外财产损失的情况相比单独车辆损失更为复杂,原则上各保险公司按照原流程进行处理。
3、在哪里能够领取《协议书》?《协议书》由贵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统一制作并免费发放。
机动车驾驶人可到贵阳交警信息网上自行下载打印,也可到交警支队各对外办公窗口、各财产保险公司营业网点及快处中心领取。
4、机动车撤离现场后应将车辆停在什么地方?根据快速处理办法,将车辆移至不影响交通的非机动车道上,在不妨碍交通的情况下协商解决赔偿事宜。
5、当事双方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如何处理?为保证后期赔偿顺利进行,当事双方在对事故现场手机拍照取证后,最好互相交换驾驶证副证再撤除现场进行协商。
当事双方达成赔偿协议后,一方当事人拒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持《协议书》到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6、如果一方当事人逃逸,另一方当事人怎么办?另一方当事人应记清逃逸方的车型、车号、逃逸驾驶人特征等基本情况,将车辆就近移至不妨碍交通的地点,立即拨打“122”报警,等候交通警察到现场进行处理。
根据《办法》规定,逃逸方当事人负事故全部责任。
对投保商业车损险的受害方的车辆损失,由其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按条款规定先行办理。
7、办理保险理赔的每个阶段需要携带哪些材料?对于一方全责、一方无责的事故:办理定损时需提供:(1)被保险人的有效身份证件;(2)车辆行驶证;(3)当事司机的驾驶证;(4)保险单;(5)快速处理协议书。
定损完毕,定损人员向客户提供定损单和定损照片;对于无责方交强险无责赔付案件,需无责方签署无责方交强险索赔申请书和交强险赔款索赔委托书。
交通事故处理流程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图(简易程序办理案件)争议或公共设施受损的后,持协议书交通事故处理流程图(一般程序办理案件)交通事故发生谁都不想看到,但是,如果发生了还是要必须要处理的,掌握必要的交通事故处理常识知识,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一、交通事故的分类交通事故通常划分为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大事故四类。
1.轻微事故是指一次造成轻伤1至2人,或者财产损失机动车事故不足1000元,非机动车事故不足200元的事故。
2.一般事故是指一次造成重伤1到2人,或者轻伤3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不足3万元的事故。
3.重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1至2人,或者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或者财产损失3万元以上不足6万元的事故。
组 织 调达成协议的制作调将案件移送人民检察院审查未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终结书送公安机关应在调解时间三日前通当事人可在接到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十日内书面提出结 案 达成协议不履行或当事人对检验、鉴定、交通事故认定4.特大事故是指一次造成死亡3人以上,或者重伤11人以上,或者死亡1人,同时重伤8人以上,或者死亡2人,同时重伤5人以上,或者财产损失6万元以上的事故。
二、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步骤交通事故处理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受理报案。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接到当事人或其他人的报案之后,按照管辖范围予以立案。
2.现场处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
3.责任认定。
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4.裁决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5.损害赔偿调解。
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