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9课
- 格式:doc
- 大小:58.50 KB
- 文档页数:4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教新课标)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沈志华在《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崩溃:苏联历史专题研究》中说:“最主要的是,临时政府没有看清楚二月革命后彼得格勒政治舞台上的真正主角是不再承认任何权威的群众,没有把群众的迫切需要作为稳定政局的问题来解决,在一系列具体问题上拖延不决,结果最终被群众抛弃。
”材料反映出二月革命后( )
A.人民强烈要求反对专制斗争
B.人民急切要求解决生存与和平问题
C.临时政府没有掌握实际权力
D.临时政府对外妥协引发了人民不满
答案:B
2.有学者认为,“与其说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的,不如说它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
其依据应该包含苏维埃政权( )。
第19课辛亥革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武昌起义与中华民国的建立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背景:过程清政府预备立宪:1901年到1905年实行新政。
→1906年9月宣布预备立宪。
→1908年8月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5月清政府组织皇族内阁。
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晚,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第1枪。
→成立湖北军政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
→湖南、广东等十四省和上海纷纷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
→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第一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南北议和):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统治;2月15日,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年3月11日)目的:防止袁世凯专权,确保民主共和。
内容:①主权在民。
②自由平等。
③三权分立(实际上确立责任内阁制)。
地位: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性质:比较完全意义上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民主革命。
意义:局限性:原因:①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充分。
②资产阶级软弱妥协。
③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区分君主专制制度和封建制度①民族危机:列强加紧对中国的控制和掠夺。
②阶级矛盾尖锐。
③经济基础:甲午战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④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⑤组织技术:兴中会等革命团体以及中国同盟会。
⑥思想基础:三民主义。
⑦多次军事准备,多次武装起义。
①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
②双半社会性质未改变。
③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①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共和政体。
②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③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④推动移风易俗。
①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组织兴中会。
②1905年8月,孙中山与黄兴在日本东京创立同盟会。
③1911年4月27日,广州黄花岗起义。
高一必修一历史19课知识点总结高一历史必修一共有19课,涵盖了从原始社会到秦汉时期的历史进程。
下面是对这19课的知识点进行的总结。
第1课:原始社会的生产和人类社会的起源在原始社会中,人们以狩猎、采集和渔猎为生,生活水平相对较低。
随着氏族制度和氏族公社的出现,人类开始进入到社会化劳动的阶段。
第2课:古代文明与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古代文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先后兴起,古代文明包括了文字、农业、手工业和城市等方面的发展。
奴隶制社会的兴起则是在氏族公社的基础上形成的,奴隶制改变了社会生产关系和阶级关系,对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3课:西方古代民主政治古希腊城邦的兴起标志着西方古代民主政治的诞生,雅典民主在古代民主政治中占有重要地位。
雅典的民主政治包括了公民权利、公民义务、公民大会和公民制衡等要素。
第4课: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是由农民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过程。
在先秦时期,诸子百家思想和思想家的出现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
同时,周朝的分封制也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出现铺平了道路。
第5课:商朝的灭亡和西周的兴起商朝的灭亡与周朝的兴起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次重大转折。
商朝灭亡主要是由于商朝君主腐败和内外因素的影响,而周朝的兴起是靠着农耕与周天子的领导力规模化起来的。
第6课:东周时期的变革东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发展时期,农业的发展和使用铁器的普及推动了社会经济的繁荣。
同时,诸侯分权导致了秦朝的崛起。
第7课: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秦朝的统一使中国进入到封建社会,公卿大夫的崛起是封建社会形成的标志。
秦朝进行的一系列变革如整顿法律制度、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等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8课:秦始皇统一中国秦始皇通过统一货币、文字、度量衡和土地制度等措施,实现了对全国的统一。
同时,秦始皇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如修筑长城、修建陵墓等。
第9课:汉武帝时期的政治、军事与文化成就汉武帝时期是汉朝最鼎盛的时期,他通过一系列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巩固了汉朝的统治地位。
高一上册历史19课知识点高一上册历史19课知识点回顾历史是一门关注人类过去的学科,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和演变。
高中历史课程作为培养学生历史意识的重要一环,也是了解人类历史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回顾高一上册历史课程的19个知识点,探讨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和联系。
第一讲:历史的定义与分类历史是研究人类过去的学科,也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重要途径。
历史可以按时间、地域、社会性质等分类,通过分类可以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第二讲: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古代文明的形成离不开自然环境和人类智慧的结晶。
通过对古代文明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和贡献,也可以看到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
第三讲: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源远流长。
从黄河流域的古代华夏文明,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再到秦汉时期的统一和唐宋时期的繁荣,中华文明一直保持着独特的发展轨迹。
第四讲:古代希腊罗马文明的兴起与衰落希腊罗马文明是古代欧洲最为辉煌的两大文明,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两大文明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民主政治、人文主义和科学思想等重要概念的起源。
第五讲:印度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印度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文明之一,其独特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形成了印度独特的社会文化。
通过对印度文明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印度教、佛教和婆罗门教等宗教的发展和演变。
第六讲: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传播伊斯兰文明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教文明,其语言、文学、法律和艺术都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伊斯兰文明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伊斯兰教的基本概念和教义,以及穆斯林社会的政治组织形式。
第七讲: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中世纪欧洲是封建社会的典型代表,封建制度在这一时期达到了顶峰。
通过对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运行机制,也可以看到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第八讲:欧洲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欧洲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笫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俄国成为各种矛盾的集合体;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事件;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平法令》《土地法令》十月革命胜利的现实意义及世界意义二、技能目标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进一步认识重大历史问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基本脉络。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历史的角度來看待不同政治制度的产生、发展及其历史影响, 理解政治变革是社会历史发展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能对其进行科学的评价与解释。
三、德育目标通过对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及其世界历史意义的讲述,使学生认识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从而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性的教育. 【重点和难点】重点:十月革命的条件及其历史意义;“二月革命”;“四月提纲”;“七月流血事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共产国际”的成立以及新经济政策难点: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评布列斯特和约及苏俄巩固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就开始了《世界近现代史》下的学习,俄国是世界近现代史上的大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提问:请问同学们20世纪初的俄国当时是什么国情呢?(学生思考后回答。
)对,俄国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一个极其强大的军事封建性的帝国主义国家。
按照传统的科学社会主义观点来说,社会主义只能率先在发达国家出现,但是却最先出现在较为落后的俄国。
这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一疑问我们现在开始学习新课。
新课教学:导读:我们先来学习导读部分,请同学们认真的阅读,然后回答这三段到底讲了些什么。
请甲同学分别归纳一下这三段话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答以后老师讲解。
)对,第一段讲了俄国十月革命的伟大意义;第二段讲了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世界多个地区爆发了民族解放运动;第三段讲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运动。
实际上,这三段分别概括了第一章总共三节的简要内容。
小结第19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爆发背景:1、经济:19世纪60年代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有一定发展,但仍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
2、阶级基础:俄国工业比较集中,无产阶级组织性和战斗性强;并有农民同盟军。
3、有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起来比较成熟的革命政党领导。
(布尔什维克)4、矛盾尖锐: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发展阶段,各种矛盾尖锐。
(帝国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广大劳动人民同沙皇专制制度和垄断资本之间,农民阶级同贵族地主之间,资产阶级同沙皇统治之间,俄罗斯族同其他少数民族之间。
)5、一战影响:战争激化了矛盾,加速了革命形势。
(战争引起了革命)二、革命过程:1、二月革命:1917.3(俄历二月),发生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罗曼诺夫王朝)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新政权,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两个政权并存局面。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四月提纲”:1917.4 列宁“四月提纲”,提出俄国革命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
(“不给临时政府以任何支持,主张和平方式夺取政权。
)(布尔什维克党内有分歧,党内有人反对该提纲)3、七月流血事件:1917.7临时政府出动军队,血腥镇压示威群众,(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战争政策,进攻失败后人民不满。
)公开反对革命。
在列宁的领导下,布尔什维克党决定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
4、十月革命:1917.11(俄历十月),彼得格勒发生了起义,工人、士兵攻占冬宫,起义取得胜利。
5、建立政权(1)列宁起草《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宣布临时政府被推翻,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2)通过《和平法令》建议停战,苏维埃同德、奥签《布列斯特和约》割走大片土地(“一战”后,大片土地被收回),(作用:争取了和平的外界环境。
)(3)通过了《土地法令》规定没收地主的土地,实现土地国有化,将土地分配给劳动者使用,目的是消灭俄国封建土地制度和地主阶级,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作用:争取农民支持)(4)大会选举产生了第一届工兵苏维埃,即人民委员会,列宁为主席。
高一历史学案班级: 姓名:【课标】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重点】掌握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意义。
【难点】分析苏维埃俄国的政体特点。
【知识梳理】一、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①物质条件:19世纪60年代农奴制改革,推进,为__________________创造条件。
19世纪末,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②社会背景:由于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 _______ ,存在着大量残余,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步,社会矛盾尖锐。
③现实原因:使沙皇俄国的落后与腐朽充分暴露了出来,加深了人民群众的痛苦和不满,激化了社会矛盾,推动了革命。
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及其政党成熟,革命力量强大。
二、准备:1.二月革命:1917年3月,工人起义,推翻王朝,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月提纲》:(1)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未能满足群众的要求,继续________________,形势危急,关键时刻列宁发表《》,即《四月提纲》。
(2)内容:①指出俄国形势需要 ____________ ,实现_________________,②通过 ____________ 去实行____ 。
③退出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它成为 _______ 的纲领,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三、过程1.十月革命:(1)准备:1917年7月,布尔什维克党确定的方针。
(2)过程:1917年11月,在_________________的领导下,彼得格勒工人、士兵起义。
(3)结果:推翻了 _________ 政府,取得起义胜利。
(4)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建立政权:(1)人民委员会成立:1917年,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成立新政府,宣布一切权力归,通过了《》和《》。
批准了新政府--- 的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诞生。
(2)全国普遍建立苏维埃政权---1918年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苏俄初步确立。
苏维埃体制的特点:①_______与________权力统一,代表由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高权力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___,选举_______即______________,人民委员会拥有__________。
历史第十九课学案第1页四、历史意义1.国内:使经济不发达的俄国在短时间内摆脱了封建残余束缚和剥削阶级统治,建立起新型的 __专政,开辟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际:是人类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 ________和______ 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开创了 ________ 的新模式。
【思考题】1.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不同2.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重难点突破】1.试分析比较巴黎公社和俄国十月革命的异同(1)相同点:①革命性质;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无产阶级革命。
②革命方式: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③革命背景:都与大规模战争有关,分别是普法战争和第一次世界大战;都与阶级矛盾尖锐有关。
(2)不同点:①革命领导:巴黎公社革命自发斗争;十月革命无产阶级政党领导②革命措施:巴黎公社革命公社委员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设法恢复工厂的生产,把工人组成合作社,努力改善劳动条件;十月革命最高权力机构是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没收地主土地,把土地及生产工具分给劳动者使用。
③革命结果:巴黎公社革命只是无产阶级专政的一次伟大尝试;十月革命成功地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革命影响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经验教训开辟了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新纪元。
2.十月革命的特点有哪些(1)从理论角度看:列宁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可以在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中首先夺得政权的学说,并通过十月革命的实践进行了验证。
(2)从革命道路看,十月革命走的是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大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道路,这正是俄国革命的特殊性。
(3)从革命方式看,经历了由设想和平夺取到用暴力革命形式夺取政权。
(4)从革命阶段性看,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连(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形成了急剧发展的两个不同性质阶段的革命。
历史第十九课学案第2页3.社会主义革命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阶段的关系怎样?早在19世纪40年代,无产阶级就开始了夺取政权的斗争,如1848年法国六月起义和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等。
这些斗争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资本主义正处在上升阶段,其发展还不够成熟和强大,即社会经济还没有达到废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程度,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
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十月革命的发生准备了物质前提。
【走进高考】1.(08北京卷,21)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进程中出现过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标志这一局面结束的事件是()A.二月革命的发生 B.《四月提纲》的提出C.七月事件的发生 D.十月革命的胜利解析:C 本题属于简单题,旨在考查考生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根据教材可知,结束俄国十月革命前两个政权并存特殊局面的标志性事件是七月流血事件的发生。
2.(08四川文综卷,22)苏维埃政权颁布的法令规定:“必须实行国家的粮食垄断,即绝对禁止任何人的粮食贸易……绝对禁止任何人保存和隐藏粮食。
这一措施实行于A.1917年十月革命时期 B.苏维埃俄国内战时期C.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 D.苏联农业集体化时期解析:B。
从题干中材料分析,是苏维埃政权实施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而这一政策实施的时间是1918~1921年,此时期出于苏俄三年内战期间。
故B项符合题意。
【课时训练】一、单选题:1.2007年11月,在纪念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爆发90周年的历史学术年会上,历史学家较为一致地认为:俄国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原因是()A.资产阶级是革命的主力 B.资产阶级积极领导革命C.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 D.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2.(08年广东文基,34)十月革命的首创性体现为()A.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B.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政权C.第一次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实践暴力革命理论D.第一次在落后资本主义国家成功发动社会主义革命3.(08海南历史,22)下列各项中,对苏俄时期苏维埃性质的准确表述是()A.相当于议会的立法机构 B.行使国家权力的行政机构C.工人士兵等阶层的协商机构 D.立法与行政合一的机构4.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根本不同是()A .领导者不同 B.主力军不同 C.客观条件不同 D.性质不同5.列宁说过:俄国形成帝国主义时,“这个国家……被资本主义前的关系的层层密网缠绕着”。
其含义是()A.封建残余势力仍然很强大 B.落后于其他资本主义国家C.热衷于对外扩张侵略 D.依赖于外国资金借贷6.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统治的革命是A.1905年革命B.二月革命C.十月革命D.1861年废除农奴制7.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的革命任务是A.推翻沙皇专制,完成民主革命 B.使民主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C.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掌握 D.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8.世界上第一个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哪项措施最能反映当时俄国人的迫切愿望A.由工人对生产和分配实行监督 B.颁布八小时工作日法令C.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D.退出世界大战9.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①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单独取得胜利②走的是由城市到农村的革命历史第十九课学案第3页道路③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④布尔什维克党起了领导作用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10.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是俄国最深刻的一次社会革命 B.打破了资产阶级一统天下的局面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11.十月革命与以往革命相比,首要的不同点是A.新的历史时期的开端B.建立了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C.人民群众广泛参加的社会革命D.推翻了旧的统治阶级的社会革命12.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没有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没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B.一战是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C.一战激化了俄国的各种矛盾,推进了革命的发生D.俄国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必须具备“战争”条件13.列宁说:“毫无出路的处境十倍地增强了工农的力量,使我们能够用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地方法来创造发展文明地根本条件。
”这里的“与西欧其他一切国家不同的办法”指的是A.俄国二月革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B.俄国十月革命,走社会主义发展道路C.采用新经济政策,恢复发展苏俄经济D.苏联采用苏联模式实现现代化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巴黎公社采取了一系列革命措施。
在政权建设方面,废除旧军队、旧警察,取消资产阶级的法庭和议会,代之以国民自卫军,并建立了工人阶级自己的治安、司法和立法机构,还规定公职人员由民主选举产生,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
在社会经济方面,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监督铁路运输和军需生产;规定公职人员的薪金不许超过熟练工人的最高工资即6000法郎,等等。
但是,公社没有接管法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没有发动广大农民,造成后来财政拮据,孤军奋战。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材料二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的存在和工作。
它采取的各项具体措施,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权的政府的趋势。
——摘自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材料三苏维埃政府成立后,摧毁旧的国家机器,废除就的等级制度,宣布国内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平等,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
苏维埃政权接管银行、铁路,对企业开始实行工人监督,后来交大企业收归国有;没收地主、皇室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
——摘自〈世界近代现代史〃上〉请回答:⑴结合材料一、三分析巴黎公社革命与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的相同点。
⑵结合材料二,分析巴黎公社与苏维埃政府之间的关系。
⑶苏维埃政府革命措施与巴黎公社革命的措施相比较有哪些主要的进步之处?历史第十九课学案第4页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5 DADDC 6-10 DDAAD 11 A思考题1.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被称为科学社会主义,是因为它阐明了资本主义为什么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