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讲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
- 格式:ppt
- 大小:2.94 MB
- 文档页数:46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总体概述18世纪60年代,英国发生了工业革命。
到19世纪上半期,一些资本主义国家相继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社会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为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制度、进一步扩大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为核心的世界市场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
从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欧美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以电力取代蒸汽力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生产力获得更加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推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文学艺术空前繁荣。
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国家开始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各帝国主义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的斗争趋于白热化,终于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二、三维目标知识目标:引导学生简单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前两次科技革命的联系和区别,使学生认识科技革命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影响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初步概括知识,并能够对所提供的社会现象有一定的思考。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科教兴国思想,能够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为祖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中考热点链接:有关工业革命的内容,中考经常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也有大题出现。
常结合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三个阶段(三次科技革命)综合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还可以中外历史的联系。
总之,因为本单元内容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它的影响非常重大,在考试中考察它的影响的可能较大。
在今后的复习中可以运用比较方法来进行复习:四、中考试题回放:(2005年河北中考文综样卷)世界历史上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推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据此回答31--32题。
3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果是A、瓦特改进蒸汽机B、火车、轮船的出现C、电话、电报的发明D、飞机的出现32、第二次工业革命A、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B、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C、促进大机器生产完全代替工场手工业D、使世界经济呈现出全球化趋势解析:从题型上看,属于“一拖N型”的选择题。
考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及带给我们的启示比较项目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下半叶政治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确立;标志蒸汽机的广泛应用电力的广泛应用领先国家英国美、德动力蒸汽机电力、内燃机新能源煤炭电力、石油社会转型“蒸汽时代”“电气时代”主要成果蒸汽机、火车、汽船等电灯、汽车、飞机等影响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2.使资本主义最终战胜封建制度而巩固下来;3.促进英、法、美等国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使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帝国主义阶段.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争霸世界,最终导致一战爆发。
对中国的影响(拓展点)1.英国为扩大海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840年发动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并发展3.激发国人探求新知,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
①列强继续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如1894-1895年的甲午中日战争、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空前加重 .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③经济上殖民者加紧对华进行资本输出;政治上,19世纪末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严重④中国人民救亡图存运动高涨(如: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我们要学习科学家勇于创新,努力探索科学奥秘的精神和品质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不同点:(拓展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科学对于生产的影响不如第二次显著,新技术的发明主体与其说是科学家,不如说是有才能的技工;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科学发现往往直接导致技术发明。
(2)第一次工业革命重心在轻工业部门,主要是纺织业;第二次工业革命则重心转移到重工业,如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
课时作业(十五)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四川省诊断性考试]当18世纪末曼彻斯特的一名工人在享用“跨越大陆的一杯茶”时,他从中获得四大洲的能量。
这杯茶包括中国或锡兰的茶,荷兰或英格兰的代尔夫特瓷茶杯,非洲奴隶生产的南美糖。
它们当时在英国的普及( )A.加速英国工业革命的进程B.使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国C.推广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D.缩小了社会阶层间的差异2.[山西省模拟]1835年,托克维尔评论曼彻斯特时说:人性在这里获得了最为充分的发展,也达到了最为野蛮的状态;文明在这儿创造了奇迹,而文明人在这儿却几乎成了野蛮人。
托克维尔评论体现了( )A.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垄断资本主义的腐朽C.文明转型的双重影响D.人性的力量和伟大3.[四川省内江市高三模拟考试]1861年,代议制理论集大成者,英国自由主义思想家约翰·密尔出版《代议制政府》指出,“理想上最好的政府形式是主权或作为最后手段的最高支配权力居于社会整个集体的那种政府。
”这反映了当时( )A.社会下层主张自由主义思想B.欧美国家普遍实现了代议制C.西方民主仍包含专制的现状D.工业革命促进西方社会变化4.[四川省成都市高三检测]下表为英国棉纺织厂工人性别、年龄分类比例表,该表信息可以说明,当时英国( )A.妇女社会地位的提高B.棉纺织业持续高速发展C.资本家的贪婪和冷酷D.儿童权益得到有效保障5.[江西重点中学盟校一联]19世纪早期,随着伦敦人口的增加,出现伦敦东区(工业区,以工人阶级和小商小贩为主)和伦敦西区(英国上流社会聚居区、各种高档购物商店、剧院所在地)的城市分化。
这主要是由于( )A.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的私有制B.英国日不落帝国地位的形成C.英国议会选举分区投票制度D.工业革命提高人们精神追求6.[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月]19世纪中叶的英国出现了这样的图景:新鲜的鱼取代了猪蹄成为劳工阶层廉价的晚餐;从伦敦到南部海滨度假地的一日游成了穷人的日常。
第15讲两次工业革命[考纲要求](1)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开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开展的条件、过程与影响。
考点1|第一次工业革命识记——主干梳理·知识自查1.背景(1)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实立和开展。
(2)条件①资本:殖民贸易和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②市场:殖民地为英国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③劳动力:圈地运动为资本主义开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
④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开展。
2.过程(1)开场的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创造了“珍妮机〞。
(2)标志性创造:1785年,瓦特研制成改进蒸汽机,推动了机器的创造和使用。
(3)重要的创造: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创造汽船;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创造蒸汽机车。
(4)完成的标志: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根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5)扩展:不久,法国和美国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3.影响(1)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社会生产力极大地提高。
(2)生产组织: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经济构造:农业比重减少,工业日益发挥重要作用。
(4)城乡构造:工业城市形成,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5)阶级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6)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展社会变革,进一步稳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7)经济思想: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的自由主义兴起。
(8)对外关系:资产阶级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
(9)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根本形成。
4.世界市场根本形成(1)条件①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抢占原料产地。
②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使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
(2)表现①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根本形成。
②英国已经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比较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相同点:1、都受到本国政府的重视,都促进了生产力发展;都引起人口的增加和社会关系的巨变;2、从经济上看,都加速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3、都对世界格局发生巨大影响。
都对中国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4、都有一个相对和平的社会环境;5、客观上都传播着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着旧思想和旧制度;6、都促使列强走上侵略扩张道路,但也都使得无产阶级受到压迫并加剧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与贫穷;7、从条件上看,自然科学的发展都为之提供了可能,殖民扩张为两次工业革命开拓了广阔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市场的需要成为发生工业革命的推动力和促成因素;8、都使得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二)不同点:1、发明创造者成分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以工人技师为主的劳动者是发明创造的成分,凭借经验或技能取得许多成果多为生产经验的总结和技术改进;第二次中绝大多数为科学家和工程师,发明是在精确的自然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取得的。
2、发源地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集中于英国,之后向其它国家扩展;第二次一开始就呈现出多元化局面,几乎在几个主要的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同时进行。
3、工业发展的重心不同:第一次开始于棉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第二次则侧重于重工业和电力业、能源工业领域;4、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工业开始,以蒸汽机的使用为标志,确立了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第二次是从重工业开始,以电力的应用为标志,以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告终。
5、对世界的影响不同:(1)生产的动力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创了蒸汽时代,第二次开辟了电气时代。
(2)社会结构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使世界出现了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并开始了城市化进程;第二次使生产资本高度集中从而产生垄断经营方式,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成为垄断组织的利益代表者。
(3)国际格局方面: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的联系,确立了资本主义对世界的统治,使东方开始从属于西方;第二次使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整体,东西方经济联系更加密切,东西方差距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