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1-萘乙二胺安全技术说明书
- 格式:docx
- 大小:18.34 KB
- 文档页数:4
盐酸萘乙二胺配制及储存标准
盐酸萘乙二胺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常用于药物合成和有机合成反应中。
其配制方法如下:
1. 取一定量的萘乙二胺加入盐酸中,通过搅拌或加热溶解。
2. 配制好的盐酸萘乙二胺可以通过滤液、冷却结晶等方法进行纯化和分离。
盐酸萘乙二胺的储存标准如下:
1. 盐酸萘乙二胺应保存在冷暗的地方,并在避光的条件下进行储存。
2. 盐酸萘乙二胺应该密封保存,并且要避免与氧气、水分等有机或无机物质接触。
3. 盐酸萘乙二胺的储存温度不宜过高,常温下保存即可,如需长时间保存,可将其冷藏保存。
4. 盐酸萘乙二胺的储存期限应根据具体的储存条件和保存时间进行判定,并在过期前进行检验和更新。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萘化学品英文名:NaphthaleneCAS号:91-20-3分子式:C10H8分子量:128.17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怀疑会致癌。
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4致癌性类别2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险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长期危险类别1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吞咽有害H351怀疑会致癌H410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70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P201使用前取得专用说明。
——P202在阅读并明了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搬动。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P301+P312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P330漱口。
——P308+P313如接触到或有疑虑:求医/就诊。
——P391收集溢出物。
•安全储存:——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怀疑会致癌。
环境危害:对水生生物毒性极大并具有长期持续影响。
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
就医眼晴接触:立即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就医食入:催吐,洗胃,给服盐类泻剂,忌食油腻。
就医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萘类化合物的操作安全技术说明萘类化合物是一类常见的有机化合物,由于其性质具有毒性、易燃、易爆等特点,在操作上需要遵循一定的操作安全技术,以确保化学实验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化学实验的成功进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于萘类化合物的操作安全技术作一说明。
一、基本概述萘类化合物是由苯环和一个氮原子组成的稠环化合物。
常见的萘类化合物有萘、甲基萘、二甲基萘等。
这些萘类化合物具有毒性较强、易燃易爆等危险特性,因此在操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二、实验室安全1、个人防护措施在化学实验中,应该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包括实验服、防护眼镜、化学手套等。
因为一旦萘类化合物接触到皮肤或眼睛会导致化学灼伤,严重时会使皮肤局部坏死,并引起眼睛不适。
2、实验室通风在实验过程中,应该确保实验室通风系统已正常运行。
因为萘类化合物蒸汽易燃而且有毒,如果在密闭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易造成危险性的增加。
此外,需要注意避免与氧化剂接触,因为会产生爆炸危险。
3、用量控制在萘类化合物操作中,应该严格控制用量,避免使用过多化合物导致操作难度增加和安全风险的升高。
建议采用微量技术或分散技术进行操作,这样可以有效减少化合物的危险性。
三、化学实验技术1、试剂的选择在化学实验中,应选择具有可操作性和稳定性的试剂,避免选择过于危险的化学试剂。
建议采用优良的试剂,避免采用未知来源的试剂。
此外,应注意货源渠道的选择,购买前需要仔细查验生产日期、CAS号等信息。
2、化合物的制备在化合物制备过程中,必须使用防爆性能好的设备,如加压反应釜等。
应尽量避免萘类化合物的直接接触和不必要的搅拌和振荡,以避免引起火灾和爆炸等危险事故。
3、操作温度控制在萘类化合物的制备过程中,应该严格控制工作温度,避免高温孵化导致萘类化合物的不稳定性增加,同时需要注意保持反应体系的pH值,以减小萘类化合物的水解,从而提高制备效率。
四、萘类化合物的储存1、储存温度萘类化合物储存温度一般在-20℃到5℃之间,应该避免受热的情况。
目的:规范危险化学品盐酸的安全使用、预防和急救措施,指导盐酸的安全使用和流通,制定本规程。
范围:适用于盐酸的贮存、使用。
职责:生产部、技术部、精烘包车间、储运部、质量控制部、分析室、合成室。
制定依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危险化学品名录》。
正文: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1. 中文名:盐酸。
1.2. 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
1.3. 中文别名:盐酸;氯化氢,水溶液。
1.4. 英文别名:Hydrochloric acid;Hydrogen chloride aqueous solution。
1.5. 企业名称: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1.6.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双桥东路东。
1.7. 邮编:100121。
1.8. 传真:85871115。
1.9. 应急电话:85393589。
2. 成分/组成信息:组成信息主要成分 CASRN 含量(%)混合物氯化氢 7647-01-0 无资料3. 危险性概述 :3.1. GHS危险类别:3.2. 侵入途径:经口吸入。
3.3.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3.4. 环境危害:对大气和水体可造成污染。
3.5. 燃爆危险:不燃,无特殊燃爆特性。
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 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进行心肺复苏术;就医。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1-萘肼盐酸盐化学品英文名:1-Naphthylhydrazine HydrochlorideCAS No.:2243-56-3分子式:C10H11ClN2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吞咽有害。
皮肤接触有害。
造成皮肤刺激。
造成严重眼刺激。
吸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急性经口毒性类别 4急性经皮肤毒性类别 4皮肤腐蚀 / 刺激类别 2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类别 2急性吸入毒性类别 4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302 吞咽有害H312 皮肤接触有害H315 造成皮肤刺激H319 造成严重眼刺激H332 吸入有害防范说明●预防措施:—— P264 作业后彻底清洗。
—— P270 使用本产品时不要进食、饮水或吸烟。
—— P280 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 P261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 P271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 P301+P312 如误吞咽: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 医生—— P330 漱口。
—— P302+P352 如皮肤沾染:用水充分清洗。
—— P312 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 P362+P364 脱掉沾染的衣服,清洗后方可重新使用—— P332+P313 如发生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 P305+P351+P338 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 P337+P313 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 P304+P340 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安全储存:—— P403+P233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 P405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 P501 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无资料。
健康危害:吞咽有害。
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实用文档(实用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盐酸;氢氯酸化学品英文名:hydrochloric acid;chlorohydric acid;muriatic acid企业名称:中盐吉兰泰氯碱化工企业地址:阿拉善经济开发区乌兰布和街邮编:750336 传真:联系:0483—8182133电子邮件地址:ahbjltgy@chinasalt。
com。
cn企业应急:0483—8182373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 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吸入、食入有害。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可分为金属腐蚀剂,类别1;急性毒性(口服),类别4;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B;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1;危害水生环境—急性,类别2。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能腐蚀金属,吞咽有害,造成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损伤,造成严重眼损伤,对水生生物有毒。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保持容器密闭,全面通风。
使用防爆电器/通风/照明/设备。
避免接触眼睛皮肤,操作后彻底清洗。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避免吸入粉尘/蒸气/喷雾.仅在通风良好处操作。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防化学品手套.远离易燃可燃物。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20~30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10~15分钟。
如有不适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新版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盐酸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盐酸化学品英文名称:Sodium hypochlorite solution企业名称:河南神马氯碱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地址:平顶山市神马大道9号邮编:467242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传真号码:企业应急电话:国家应急电话:公安紧急报警110,火警119,医院急救120技术说明书编码: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盐酸是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强腐蚀性。
健康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第腐蚀性物质;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防范说明: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戴耐酸碱手套。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混合物□化学名称浓度,% CAS No.盐酸≥3107647-01-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以大量的水冲洗,并脱除沾有污染物的衣物眼睛接触:将眼睑打开并用缓和流动的温水冲洗污染的眼睛20-30分钟,若仍觉得疼痛请立即就医。
吸入:立即移去污染源并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并看医生;食入: 1、使患者喝大量的水;2、若有不舒服请通知医生;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及灭火剂:用碱性物质如碳酸氢钠、碳酸钠、消石灰等中和。
也可用大量水扑救;本品不燃,根据具体的着火物质选择合适的灭火剂。
表: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表物理性质值
分子式C12H14N2·HCl
分子量246.72
外观白色至浅黄色结晶
熔点177℃
沸点308℃
闪点149℃
比重 1.17
溶解度在水和乙醇中易溶,几乎不溶于正己烷和苯
化学性质值
性质碱性物质
氧化还原
性
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稳定性稳定
化学危险性易发生化学反应,遇酸或碱易发生爆炸性反应,应严格控制存储和使用条件
燃烧性可燃,遇火燃烧会释放有害气体
以上是盐酸-1-萘乙二胺的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表格。
盐酸-1-萘乙二胺是一
种碱性物质,其外观呈白色至浅黄色结晶,分子式为C12H14N2·HCl,分子量为246.72。
它的熔点为177℃,沸点为308℃,闪点为149℃,比重为1.17。
该物质在水和乙醇中易溶,几乎不溶于正己烷和苯。
盐酸-1-萘乙二胺的化学性质中表明其为稳定性物质,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但也存在危险性,容易发生化学反应并遇酸或碱时会发生爆炸性反应,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存储和使用条件。
同时,盐酸-1-萘乙二胺可燃,遇火燃烧会释放有害气体,也需要注意防火措施。
以上是盐酸-1-萘乙二胺理化性质和危险特性的详细介绍,供读者参考。
盐酸萘乙二胺盐酸萘乙胺N-(1-naphthyl) ethylenediamine dihydrochloride Cas号【1465-25-4】MDL号: --MFCD00012556 Beilstein 号EINECS:--215-981-2 分子式C12H14N2·2HCl 分子量259.20别名萘乙二胺盐酸盐,盐酸-1-萘乙二胺,α-萘乙二胺盐酸盐,N-(1-萘基)乙二胺二盐酸盐,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二盐酸盐-1-萘乙二胺,1-萘乙二胺二盐酸盐分子结构式性状:无色晶体。
溶解情况:溶于水并微溶于乙醇。
用途:用于制染料和药物等。
制备或来源:由乙二胺与盐酸作用而制得。
备注:在300-330℃升华,但不熔融。
物理化学性质:是用于监测大气中二氧化硫的专用试剂。
二氧化硫是大气中重要的污染物之一,主要是由家庭和工业用煤及燃料油中含硫物燃烧产生的,在大气对流层中,二氧化硫的平均浓度约为0.0006mg/m3,而受污染的城市年平均浓度已高达0.29~0.43mg/m3,在大气中二氧化硫可与水分和尘粒结合形成气溶胶,并逐渐氧化成硫酸或硫酸盐,二氧化硫对结膜和上呼吸道粘膜具有强烈辛辣刺激性,其浓度在0.9mg/m3或大于此浓度就能被大多数人嗅觉到。
二氧化硫吸入后直接导致呼吸器官的损伤,可致支气管炎、肺炎,严重者可致肺水肿和呼吸麻痹。
大气中二氧化硫形成的酸性气溶胶,能够进入呼吸器官内部,对人的健康影响更为严重。
目前测定二氧化硫最常用的化学方法是盐酸副玫瑰苯胺比色法,吸收液是四氯汞钠(钾)溶液,但为避免汞的污染,常用甲醛溶液代替汞盐作吸收液,其主要反应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硫被甲醛缓冲溶液吸收后,生成稳定的羟基甲基磺酸,加碱后,与盐酸副玫瑰苯胺作用,生成紫红色络合物,该紫红色络合物颜色的深浅与二氧化硫的浓度成正比,所以可以比色定量。
该方法成熟可靠,并且已作为国家《居住区大气卫生检验标准方法》。
但是该方法中对于显色剂盐酸副玫瑰苯胺的纯度要求较高,一般工业用盐酸副玫瑰苯胺不能达到测定二氧化硫的要求,并且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用于测定二氧化硫含量的盐酸副玫瑰苯胺的配制工艺繁琐,成本较高。
α-α-萘胺盐酸盐化学品安全萘胺盐酸盐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α-萘胺盐酸盐 化学品英文名称:alpha-naphthylamine hydrochloride 中文名称2:盐酸-1-萘胺 英文名称2:1-aminomaphthalene hydrochloride 技术说明书编码:2629CAS No.:552-46-5分子式:C 10H 9N·HCI分子量:179.66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健康危害:对人体有毒,受高热分解释出氮氧化物和氯化氢烟雾。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可燃,为可疑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其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
受高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气体。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氯化氢。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戴好防毒面具,在安全距离以外,在上风向灭火。
切勿将水流直接射至熔融物,以免引起严重的流淌火灾或引起剧烈的沸溅。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防尘口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
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有害物成分 含量 CAS No.:α-萘胺盐酸盐 ≥99.5% 552-46-5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
盐酸〔10%〕平安技术说明书第一局部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盐酸〔10%〕化学品英文名称:Hydrochlori acid企业名称:**辰实工贸**地址:**省**市临淄区*台工业开发区邮编:255432电子地址:lilaizhi206sohu.联系:0:0企业应急:0技术说明书编码:CSGM/SDS-00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食品、印染、皮革、冶金等行业。
第二局部危险性概述物理化学危险:本品不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响,放出氢气。
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与碱发生中合反响,并放出大量的热。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
**危害:接触其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鼻衄、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误服可引起消化道灼伤、溃疡形成,有可能引起胃穿孔、腹膜炎等。
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引起慢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牙齿酸蚀症及皮肤损害。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水体、土壤可造成污染。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21〕及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标准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金属腐蚀物,类别1;皮肤腐蚀/刺激,类别1A;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B;对水环境的危害,急性类别3。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可腐蚀金属,引起严重的皮肤灼伤和眼睛损伤,引起眼睛刺激,对水生生物有害。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明火。
•贮于阴凉、通风、枯燥处。
•防止与碱类、胺类、碱金属接触。
•密闭包装,切勿受潮,防止破损。
•作业场所制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淋浴更衣。
•戴防护手套、防护眼镜、防护面罩。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制止排入环境。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