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2
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
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物理学和光电子学的原理与技术,旨在培养能够深入理解和应用光电子学及相关领域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在物理学方面,学生将学习经典力学、电磁学、热学、量子力学等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物质的结构、运动和变化规律。
在光电子学方面,学生将学习光学、电子学、半导体物理学、光电传感器等知识,了解光电子器件的原理和应用。
课程设置方面,通常包括光电子学基础、光学与光学仪器、光电态和光电器件、电子与电子仪器、量子光学与光子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传感与信息处理等专业课程。
此外,还会涉及科学计算、信号处理、控制系统等相关的理论与技术知识。
毕业后,具备物理与光电信息技术工程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可以从事光电子器件的设计、制造与测试、光电传感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光电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等工作。
他们常常在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光电子仪器制造企业、通信领域等领域从事研发、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工作。
温州大学2016级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硕士拟录取名单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学科教学(物理)王梦影专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刘康涛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李树行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刘刚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张静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高天勇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马芳琴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何剑锋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康颂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杨志通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凝聚态物理李艺杰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理论物理陈垚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刘源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聂明鹏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徐婷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董璐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贡恩忠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郭珍珠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廖鹏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周月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张锦涛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崔和臣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李速专学硕非定向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张永昶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孙立望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施双飞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周学胜学硕非定向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系统结构余文彬学硕非定向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电子信息工程 考研 的方向其实很多的,不过大家所知道甚少,笔者就搜集整理一些有关该专业的考研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研方向中不同的学科是不同的,分为一级学科是学科大类,二级学科是其下的学科小类;对于学校而言,二级学科无法申请成为一级学科,但是可以申请成为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而一级学科一旦申请成功,其下的所有二级学科都可申请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点。
例如 :0809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080901物理电子学、080902电路与系统、080903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080904电磁场与微波技术0810一级学科:信息与通信工程081001通信与信息系统☆、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0811一级学科:控制科学与工程081103系统工程、081104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我找了以下专业方向以供大家参考,共十二大类。
其中有些是与物理、机械、光电、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交叉的学科,但电信专业的学生可以报考。
电路与系统、集成电路工程、自动控制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子与通信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光电信息工程、物理电子学、精密仪器及机械简介、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01.电路与系统电路与系统学科研究电路与系统的理论、分析、测试、设计和物理实现。
它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和电子科学与技术这两个学科之间的桥梁,又是信号与信息处理、通信、控制、计算机乃至电力、电子等诸方面研究和开发的理论与技术基础。
因为电路与系统学科的有力支持,才使得利用现代电子科学技术和最新元器件实现复杂、高性能的各种信息和通信网络与系统成为现实。
一、学科概况信息与通讯产业的高速发展以及微电子器件集成规模的迅速增大,使得电子电路与系统走向数字化、集成化、多维化。
电路与系统学科理论逐步由经典向现代过渡,同时和信息与通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科交叠,相互渗透,形成一系列的边缘、交叉学科,如新的微处理器设计、各种软、硬件数字信号处理系统设计、人工神经网络及其硬件实现等。
论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的相关性关键词:大学物理电子信息工程关系基础小编导读:对于理科生而言的大学生活,是枯燥乏味的,面对实验、数据和深层次的研究,他们有着比文科生更高的学术要求。
本文是一篇大学物理学的课程论文范文,就大学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相关性与联系进行了刍议,这两门理科课程究竟有何关系呢,一起去看一下吧。
——本文由无忧论文网大学物理学论文专栏整理提供。
一、物理学物理学—研究物质、能量和他们相互作用的科学—是一项国际事业,它对人类未来的进步起着关键的作用。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也是当代工程技术的重大支柱,是人类认识自然,优化自然,造福于人的最有活力的带头科学,回顾物理学发展的全过程,可以加深我们对物理学重要性的认识。
二、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大学物理课程的内容包括有经典物理和近代物理。
经典物理部分主要包括:经典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等;近代物理部分主要包括: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量子力学基础、固体能带理论简介等。
经典物理在科学技术领域仍然是应用最广泛的基础理论,而且也是学习近代科学技术新理论、新知识的重要基础理论,在大学物理的学习中对经典物理内容仍应予以重视;大学物理中的近代物理知识是学生今后学习近代科学技术新理论,新知识所必须的近代物理基础理论知识。
三、开设大学物理课程的目的一方面在于为学生较系统地打好必要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
通过学习能对物质最普遍、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有比较全面而系统的认识,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同时在科学实验能力、计算能力以及创新思维和探索精神等方面受到严格的训练,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科学素质,努力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大学物理课是我校理工科各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
打好物理基础,不仅对学生在校学习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和在工作中进一步学习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更新知识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南⼤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信息⼯程西南⼤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电⼦信息⼯程学院学⽣综合考评办法(试⾏)第⼀章总则第⼀条为了全⾯推进素质教育,调动⼴⼤学⽣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积极性,培养学⽣的创新能⼒和实践能⼒,促进学⽣全⾯发展,根据西南⼤学学⽣综合考评相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本办法为学校相关规定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条考评对象为学院在读全⽇制普通⾼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
第三条综合考评成绩是考核学⽣综合素质,评选各类奖学⾦、三好学⽣、优秀学⽣⼲部、优秀毕业⽣及推荐就业等的依据。
综合考评表要装⼊学⽣档案。
第⼆章综合考评组织机构及要求第四条综合考评⼯作由院学⽣⼯作领导⼩组组织、各班级辅导员、班主任负责实施。
第五条各班成⽴学⽣综合考评⼩组,由辅导员(班主任)任组长,在任团⽀书、班长为副组长,在任班团⼲部、上届班团⼲部、寝室长代表、党员代表及普通学⽣代表组成,⼩组成员总⼈数不得少于9⼈,并在辅导员(班主任)的指导下进⾏⼯作。
第六条综合考评每学年进⾏⼀次,由辅导员或者班主任组织实施,以班级为单位于每年9⽉根据学校的具体⽇程安排进⾏。
基本程序是:(⼀)召开班级⼲部会,作为班会的预备会,初步商讨本班级综合考评的程序步骤、时间安排、考评⼩组⼈数及⼈员组成,初步拟定班级考评的具体细则;(⼆)召开班会,学习宣传相关⽂件和规定,推选通过班级考评⼩组成员,讨论通过本班级考评细则及其他相关事项;(三)学⽣本⼈在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加分申请及其他考评佐证材料;班级⼩组根据学⽣本⼈申报,在全⾯考察⼀学年来班级活动记载的基础上提出全班级同学的考评初步意见;(四)通过⽹络和寝室,把考评初步结果与班级同学见⾯、公⽰,并得到本⼈签字确认;(五)学⽣对考评结果⽆异议后,由本⼈填写考评表,班级做汇总表上报学院。
第七条综合考评是⼀项⼗分严肃与细致的⼯作,各班要精⼼组织并严格依照学校和学院相关⽂件要求进⾏。
在考评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原则,⼒求客观公正、公开透明;各阶段性结果和最后结果都要在班级内部公⽰;要做到过程公开、细则公开、结果公开,并且与本⼈见⾯,有本⼈签字确认;要以事实为依据,⼒争做到动态考核与静态考核相结合,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相结合,全⾯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并可根据层次性原则,确定不同年级的考核重点。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所学课程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课程介绍04023001 高等数学Advanced Mathematics 【192—10—1、2】内容提要: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必修的重要基础课。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获得函数、极限、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微分方程和无穷级数的基本知识。
一方面,它为学生学习后继课和解决实际问题提供必不可少的数学基础知识及常用的数学方法;另一方面,它通过各个教学环节,逐步培养学生具有比较熟练的基本运算能力和自学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抽象概括问题的能力以及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修读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高等数学》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高等数学》,各院校的教材。
《数学分析》,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辅导及教材习题解析》,海洋出版社。
《高等数学附册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高等教育出版社。
《高等数学习题集》,机械工业出版社。
04023002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36—2—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本课程属于工程数学,主要学习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线性二次型等知识。
修读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工程数学—线性代数》第四版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教出版社参考书目:《线性代数附册—学习辅导与习题选解》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高教出版社04023003 概率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Theor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42—2—4】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本课程内容分三个部分。
概率论部分作为基础部分。
数理统计部分主要讲述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并介绍了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
随机过程部分,主要讨论平稳随机过程。
修读对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谢国瑞高等教育出版社04023004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 and Integral Transform 【42—2—3】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内容提要:复变函数又称复分析,是实变函数微积分的推广与发展。
大纲目录《高等数学》教学大纲 (1)《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1)《数学物理方法》教学大纲 (19)《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36)《激光原理与技术》教学大纲 (45)《光纤传感原理与应用》教学大纲 (5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学大纲 (62)《大学物理》教学大纲 (70)《工程制图》教学大纲 (86)《理论物理概论》教学大纲 (94)《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纲 (103)《应用光学》教学大纲 (111)《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概论》教学大纲 (119)《现代光学仪器分析选论》教学大纲 (123)《信息光学》教学大纲 (129)《光电子器件与系统》教学大纲 (132)《电路与电子技术》教学大纲 (141)《光谱技术及应用》教学大纲 (150)《毕业论文》教学大纲 (160)《创新实践训练》教学大纲 (162)《近代物理实验》教学大纲 (164)《光信息专业实验》教学大纲 (167)《固体物理导论》教学大纲 (171)《量子力学》教学大纲 (182)《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教学大纲 (190)课程名称:高等数学一、课程概况所属专业: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开课单位: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课程类型: 专业基础课程课程代码: 0844010,0844050开课学期: 1-2 学分:9学时:150 核心课程: 否拟使用教材:同济大学数学教研室主编,高等数学(上、下册,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
国内(外)现有教材:1、四川大学数学系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数学(第一、二册,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年。
学习参考资料2、徐小湛编著,高等数学学习手册(第一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
3、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高等数学教研室编,高等数学导论(上、中、下册,第二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1995年。
4、李安平主编,高等数学指导与提高(第一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1年。
5、刘国志,张彩华,王学理等主编,高等数学习题全解(第一版),东北大学出版社,2004年。
物理电子学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物理电子学专业的大学排名情况教育部门并没有公布权威的物理电子学专业大学排名,但是公布了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而物理电子学是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下属的二级学科,具有参考意义。
全国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排名学校名称评估结果1电子科技大学A+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A+3北京大学A4清华大学A5东南大学A6北京邮电大学A-7复旦大学A-8上海交通大学A-9南京大学A-10浙江大学A-11西安交通大学A-1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B+13北京理工大学B+14天津大学B+15吉林大学B+16南京邮电大学B+17杭州电子科技大学B+18华中科技大学B+19西北工业大学B+20国防科技大学B+21空军工程大学B+22北京工业大学B23南开大学B24哈尔滨工业大学B25华东师范大学B26南京理工大学B2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B28厦门大学B29武汉大学B30中山大学B31华南理工大学B32北京交通大学B-33大连理工大学B-34安徽大学B-35合肥工业大学B-36福州大学B-37山东大学B-38湖南大学B-39重庆大学B-40西南交通大学B-41西安理工大学B-42解放军理工大学B-43中国传媒大学C+44河北工业大学C+45太原理工大学C+46长春理工大学C+47黑龙江大学C+48燕山大学C+49上海大学C+50中南大学C+51重庆邮电大学C+52兰州大学C+53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C+54天津工业大学C55天津理工大学C56南京航空航天大学C57湖北大学C58长沙理工大学C59桂林电子科技大学C60四川大学C61贵州大学C62西安邮电大学C63海军航空工程学院C64北方工业大学C-65河北大学C-66华北电力大学C-67中北大学C-68哈尔滨工程大学C-69苏州大学C-70中国计量大学C-71郑州大学C-72武汉理工大学C-73深圳大学C-74西北大学C-物理电子学专业研究方向该专业研究方向有:?01 光电测控技术02 光电信息存储03 光通信与光网络04 基础光子学05 激光科学与工程06 集成光电子器件与微纳制造07 纳米光电子学08 生物医学光子学09 有机光电子学物理电子学就业怎么样1.这个专业是工科,在物理学院的专业里面,相对来说是比较容易就业的,我现在是研一,还没正式开始接触项目,也是帮师兄打打下手,但是我觉得相比较于搞理论,我更喜欢这种动手做的专业。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专业剖析报告一、专业基本情况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由物理系发展而来,是德州学院成立最早的四个系之一,1971年开始专科教育,2000年开始本科教育,2009年开始与山东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现有物理学、应用物理学(生物物理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物联网工程(移动互联)、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移动通讯方向)七个本科专业(方向),在校生1300人,拥有山东省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实验室、生物物理省级重点学科和山东省生物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颁发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物电学院工科专业办学历史:1993年开始招收电气专业专科生,2000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专业专科生,2001年开始招收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生,2005年,工学学士学士学位授予权2011年与青岛英谷技术有限公司(现更名为青岛英谷科技有限公司、青岛誉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
2011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招生,现有一届毕业生,有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物联网方向)在校生262人,12级61人、13级70人,14级74人,15级57人。
本专业现有专任教师28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高级实验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人。
积极鼓励本专业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创新活动,在ICAN物联网设计大赛、全国物联网类技术应用大赛、山东省创造力大赛等大学生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励3项,省级奖励10项。
本专业可用图书资料丰富,实验仪器设备先进完善,教学科研条件良好。
可用教学实验室面积达1400 平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
建有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单片机、嵌入式、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等专业教学实验室18个,有电工电子实验教学中心、基础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山东省生物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物联网实验教学中心,建有6个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和12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内江师范学院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佚名
【期刊名称】《通信学报》
【年(卷),期】2005(26)12
【摘要】内江师范学院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原名物理系,2001年更名为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该系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管理规范、教学效果优良。
现有教职工43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8人,博士1人.硕士6人;有实验人员
10名、其中教授1名,讲师及中级实验师7名。
现有今日制在技生684人;成人教育学生187人。
【总页数】1页(PI0002-I0002)
【关键词】电子信息工程;师范学院;物理学;内江;实验人员;师资力量;教学管理;教学效果;成人教育;物理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58.3;G250.7
【相关文献】
1.内江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简介 [J],
2.大学生创新能力平台构建的探索与实践--以闽江学院物理学与电子信息工程系为例 [J], 陈国岱;陈义;叶逢杰
3.内江市科技局与内江师范学院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J],
4.非机械类工程制图课程改进研究——以内江师范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 [J],
樊维
5.南京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通信工程系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池州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系专业介绍专业名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本科)学制:四年主干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线性代数、电路分析及实验、电子技术及实验、高频电子电路及实验、微机原理与接口、信号与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数字信号处理、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可编程控制技术、电磁场与电磁波、工厂电气控制技术、专业外语等。
就业方向:通信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开发;生产机械自动控制及过程控制系统设计、调试;供、配电理论研究及科学实验;电子信息领域的教学、科研。
专业名称:机电一体化技术学制:三年主干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可编程序控制器、工程数学、液压传动、计算机辅助设计、自动检测与转换、机械制造基础、塑料模具设计、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等课程。
并开展机械制图测绘、钳工生产实习、机械制造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机电产品设计制造、生产与技术管理、机电设备的运行维护、计算机辅助设计等工作,也可从事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与制造学制:三年主干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机械制图、工程力学、电工学、机械设计基础、金属工艺学、公差与配合、液压传动、AutoCAD应用、机械制造工艺学、塑料模具设计Pro/E、机械CAD/CAM、线性代数等课程,并开展机械制图测绘、钳工生产实习、焊工生产实习、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机制工艺学课程设计等实践课程。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及其自动化领域内的设计、制造、开发、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CAD/CAM)与制造等工作,也可从事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
专业名称:应用电子技术学制:三年主干课程:普通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制图、电路分析、模拟电子线路、数字电路、信号系统、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电视接收机、单片机原理、工程数学、电子CAD、电子测量等课程,并开展电路分析课程设计、组装收音机、组装电视机等实践课程。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现有教授5人,副教授15人,高级实验师3人,博士10人;1人获“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奖”称号,1人荣获“福建省师德标兵”称号。
经多年建设,物电系现有物理课程与教学论、计算物理与数值分析二个自设二级学科硕士点,此外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点在物电系设置了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方向。
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研究团队主要骨干教师有周宙安、李子军教授和付丽萍副教授等,计算物理与数值分析研究团队主要骨干教师有李子军、周小方、蔡建平教授和陈淑红、刘静宜、庄榕榕、何亦宗、李秀燕、陈焕庭副教授等,嵌入式系统应用研究团队主要骨干教师有周小方教授和白炳良、王海光、郭海燕副教授等。
近五年来,本学科骨干成员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主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项,主持教育厅A类计划项目14项,横向科研课题15项。
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20多篇,出版教材3部。
其中90篇被SCI、EI或ISTP收录,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拥有实验室面积4500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500万元。
我系拥有包括可用于物理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教育硕士生实习实践的市、县级重点中学的校内外试验基地三十多个;拥有用于嵌入式系统应用方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校外研发训练基地十多个。
近5年,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国家一等奖一项,国家二等奖二项,获福建省一、二等奖数十项。
参考书目
联系人:周老师email:jinrongzh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