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煤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141.51 KB
- 文档页数:12
喷吹系统喷吹系统工艺流程喷吹系统利用原有煤粉制备系统设备,仓下设一组并列喷吹罐(三罐为一组)、一根喷吹主管、两个分配器工艺。
喷吹系统流化及加压采用氮气,输送采用压缩空气。
喷吹系统为一个系列,由相应的并列喷吹罐组、分配器、蒸汽加热器、喷吹管线、阀门、喷枪等设备组成。
喷吹与制粉系统以煤粉仓底部为界。
喷吹罐也设有计量装置。
喷吹系统的三个喷吹罐交替工作,当1号喷吹罐向高炉喷煤时,2号、3号喷吹罐就进行泄压,泄压后从煤粉仓装煤粉,然后加压,等待换罐。
当1号喷吹罐排空(留一定量底煤)时,打开2号喷吹罐输煤管上的主切断阀,2号喷吹罐随即转入喷吹状态,1号喷吹罐则又依次转入执行泄压、装粉、加压等程序。
当2号喷吹罐排空(留一定量底煤)时,打开3号喷吹罐输煤管上的主切断阀,3号喷吹罐随即转入喷吹状态,2号喷吹罐则又依次转入执行泄压、装粉、加压等程序。
这样三个喷吹罐交替工作,将煤粉经喷吹主管、对应的分配器、煤粉喷枪,连续稳定地喷入高炉。
喷吹系统控制方式喷吹系统画面上有“自动”、“半自动”、“手动”、“现场”四种模式,参与喷吹系统联动的各阀门设有“自动”、“手动”两种模式。
1) 自动状态: 当喷吹系统选择“自动”操作时,三个喷吹罐按照工艺要求顺序“装料”->“加压”->“喷吹”->“倒罐”->“泄压”循环自动运行;2) 半自动状态: 当喷吹系统选择“半自动”操作时,“装料”、“加压”、“喷吹”、“倒罐”、“泄压”过程由操作员在画面发出指令后运行;3) 手动状态:当喷吹系统选择“手动”操作时,各个阀体可以单独在画面人工操作,其联锁为个阀体本体的基本联锁条件;4) 现场状态:各个阀体的操作转化为现场就地操作,各个阀体转化为现场就地操作,此操作不通过PLC控制。
喷吹系统控制喷吹量控制实际的喷吹速率由喷吹罐计量装置获得。
喷吹速率通过重量对时间的微分而获得。
CRT画面上应有喷吹速率显示。
如下式表示:∆/ΔTWa=(2a Q-1a Q)/ΔT=a Q式中:Wa……A系列实际喷吹速率,t/h;Q……喷吹过程中电子称称得某一时刻罐内煤粉的重a量;ΔT……微分区间。
高炉喷煤工艺流程
《高炉喷煤工艺流程》
高炉喷煤是一种常见的冶炼工艺,用于改善高炉内燃烧条件,提高冶炼效率。
下面是高炉喷煤的工艺流程。
首先,选用合适的煤种。
一般来说,高炉喷煤选用的煤以热值较高、灰分和挥发分较低的无烟煤为主,也可以适当掺入其他煤种,以达到提高喷煤效果的目的。
其次,对煤粉进行研磨。
煤磨机将原始煤炭破碎成适合喷煤的粉状物。
煤磨机操作时需要控制磨煤机的进出料量、砂轮的转速和对磨煤机出料粒度的调节。
然后,经过干燥和输送。
煤粉干燥后,通过输送系统将煤粉送入到高炉内喷嘴。
最后,进行喷煤操作。
喷煤工艺根据高炉的冶炼需要,通过喷嘴将煤粉均匀地喷入高炉内,与煤气和空气充分混合,使其发生燃烧反应。
这样能够提高高炉内的炉温和煤气生成速率,增加生铁的产量,降低冶炼成本。
总之,高炉喷煤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对煤炭、煤粉、煤粉研磨、干燥和喷煤操作等环节严格控制,才能取得良好的冶炼效果。
评定成绩伊犁职业技术学院系别:机电工程系专业: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班级:09-1 学号:A********** **********: ***完成时间: 2012-6-20伊犁职业技术学院姚富强摘要我国的钢铁企业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探索了多种节能降耗的手段,而高炉喷煤是钢铁企业降焦比增效益的有效途径。
我国对高炉喷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尽管较早,但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能源消耗进行了限制,高炉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取得生存和发展,只有努力寻求技术创新和进步,着力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减少和控制污染。
关键词:高炉喷煤;工艺流程图;磨煤机;干燥炉目录前言 (3)第一章绪论 (3)第二章高炉喷煤工艺介绍 (4)第三章磨煤机. (6)第四章干燥炉 (9)前言高炉喷煤技术始于1840年S.M.Banks关于喷吹焦炭和无烟煤的设想;世界最早的工业应用即是根据这一设想于1840~1845年间在法国博洛涅附近的马恩省炼铁厂实现的。
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或这两者的混合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比,降低生铁成本,它是现代高炉冶炼的一项重大技术革命。
由此背景引出本次毕业设计的题目高炉喷煤工艺流程。
课题主要阐述了高炉喷煤工艺流程的粉吹和喷吹工艺全过程。
第一章绪论1.1课题研究的意义目前高炉喷煤对现代高炉炼铁技术来说是具有革命性的重大措施。
它是高炉炼铁能否与其他炼铁方法竞争,继续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技术,其意义具体表现: (1)以价格低廉的煤粉部分替代价格昂贵而日趋匮乏的冶金焦炭,使高炉炼铁焦比降低,生铁成本下降;(2)喷煤是调剂炉况热制度的有效手段;喷煤可改善高炉炉缸工作状态,使高炉稳定顺行;1.2 高炉喷煤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高炉喷煤是大幅度降低然比和生铁成本的重大技术措施,是推动炼铁系统技术进步的核心力量。
自80年代初高炉喷煤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发应用以来,世界各国钢铁厂的高炉喷煤量不断地提高。
炼铁一厂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及概述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一体系升级改造项目高炉工程制粉喷吹系统,制粉、收粉系统全部利旧;干燥系统除热风炉废气管道需改造外,其他设施利旧;对喷吹系统进行局部改造。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现状:制粉喷吹站厂房为混凝土结构,全封闭。
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单系列全负压制粉工艺,喷吹系统采用1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每三罐分别对应405m³高炉)。
整个系统即1套干燥气发生炉系统、1套磨煤机制粉系统、1套煤粉收集系统、2套喷吹系统(一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
新建1780m3高炉投产后,2座405m3高炉拟全部拆除,现有制粉喷吹站只为新1780m3高炉供给煤粉。
新建1780m3高炉主管及分配器设置方案为:2根喷吹主管(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及2个炉前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的直接喷吹工艺。
喷吹系统与原系统的交接界面为:喷吹罐输煤阀后的喷吹主管起点。
喷吹煤粉主管及分配器平台为本工程设计范围。
1、工艺条件及要求1)原煤条件单一煤种和混合煤均可喷吹,通常使用三种煤组成混合煤,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
原煤的理化指标见表2.10-1。
表1 原煤的理化指标表成分工业分析( % )粒度mm哈氏可磨系数HGIV daf A ad M t S t.ad设计要求≤25 ≤12 ≤14 ≤0.8 ≤50 ≥50 2)煤粉条件煤粉质量要求见表2.10-2。
表2 煤粉质量要求表项目数值备注煤粉粒度:-200目70~80%<1mm 100%煤粉水份≤1.3%3)制粉喷吹能力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正常喷吹能力为160kg/t铁计,高炉正常喷吹所需煤粉量为26.7t/h;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喷吹能力为200kg/t 铁计,高炉最大喷吹所需煤粉量为33.4t/h。
2、主要工艺参数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10-3。
表3 喷吹系统工艺参数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 高炉公称容积m317802 风口数个223 高炉热风压力(最大)MPa 0.354 喷吹站到最远风口距离m ~1505 高炉喷吹量t/h 26.7 最大33.46 吨铁理论喷煤量kg/t 160 设备能力2007 系统现状能力kg/t 110~120 不改造喷吹罐8 加压、流化用氮气量Nm3/h 1600 0.85MPa(g)9 喷吹用压缩空气量 Nm 3/h 1400 0.85MPa(g) 10喷吹罐倒罐周期min40~503、主要工艺流程分配器及煤粉主管流程图见附图。
喷煤工艺流程图及概述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炼铁一厂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及概述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一体系升级改造项目高炉工程制粉喷吹系统,制粉、收粉系统全部利旧;干燥系统除热风炉废气管道需改造外,其他设施利旧;对喷吹系统进行局部改造。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现状:制粉喷吹站厂房为混凝土结构,全封闭。
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单系列全负压制粉工艺,喷吹系统采用1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每三罐分别对应405m3高炉)。
整个系统即1套干燥气发生炉系统、1套磨煤机制粉系统、1套煤粉收集系统、2套喷吹系统(一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
新建1780m3高炉投产后,2座405m3高炉拟全部拆除,现有制粉喷吹站只为新1780m3高炉供给煤粉。
新建1780m3高炉主管及分配器设置方案为:2根喷吹主管(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及2个炉前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的直接喷吹工艺。
喷吹系统与原系统的交接界面为:喷吹罐输煤阀后的喷吹主管起点。
喷吹煤粉主管及分配器平台为本工程设计范围。
1、工艺条件及要求1)原煤条件单一煤种和混合煤均可喷吹,通常使用三种煤组成混合煤,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
原煤的理化指标见表-1。
表1 原煤的理化指标表2)煤粉条件煤粉质量要求见表-2。
表2 煤粉质量要求表3)制粉喷吹能力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正常喷吹能力为160kg/t铁计,高炉正常喷吹所需煤粉量为h;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喷吹能力为200kg/t铁计,高炉最大喷吹所需煤粉量为h。
2、主要工艺参数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
表3 喷吹系统工艺参数3、主要工艺流程分配器及煤粉主管流程图见附图。
喷煤工艺流程:该系统采用磨辊中速磨制粉,双管路加分配器浓相输粉的新工艺流程。
高炉喷吹煤粉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
三安钢铁炼铁厂喷煤工艺流程前言为适应新建成3#高炉配套的喷煤站的生产操作需要,在结合原喷煤系统技术操作规程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修订,特制定本规程。
其主要内容包括采用高炉煤气新型烟气发生炉,中速磨煤机制粉系统,采用压缩空气作为输送煤粉介质的并列罐全制动控制喷吹系统,以及配套喷混合煤的安全防暴系统。
本规程适用于炼铁厂喷煤车间技术操作岗位。
本规程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福建三安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提出。
本规程由福建三安钢铁技术中心归口。
本规程由福建三安钢铁炼铁厂负责起草。
本规程主要起草人:陈远文本规程2011年首次发布。
,实际生产操作中如有出入,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修改。
目录炼铁厂高炉喷煤技术操作规程(试行)第1章喷煤工操作规程 (1)第2章烟气升温操作规程 (2)第3章制粉工操作规程 (5)第4章喷吹工技术操作规程 (8)炼铁厂高炉喷煤技术操作规程(试行)第一章喷煤工操作规程一、主要设备技术参数1、桥式抓斗起重机型号 U127跨度 31.5m工作制度重级抓斗容积 5m3提升高度 15m起重量 10t2、DPG60型电子皮带秤给煤机技术参数标定给煤量60t/h 最小、最大给煤量8~60t/h计量精度≤±0.5% 控制精度≤±1%对煤质要求适应堆积煤比重0.7~1.1t/m3 粒度≤60mm 水分≤10%3、电磁除铁器型号 PDC-8煤粒度<50m 堆密度:0.9t/m3 废钢铁堆密度:7.8t/m3配B=800mm胶带机,V1.0m/s Q=200t/h4、大倾角皮带机型号 DJ-800 B=800mm输送物料:原煤物料密度0.9t/m3 带速1.6m/s 输送量120t头尾轮水平距离56.33m 头尾轮中心高度34.5m 倾斜角度40℃5.水平皮带机型号 TD75B800*13m B=800输送带规格棉帆布带CC-56 输送带断面型式槽型30度,输送速度1.0m/s 输送量200t/h二、操作规程1、开机前的检查与准备工作①检查各机电设备完整,电动机的接线头是否松动,接地线是否良好。
我国高炉喷煤技术的应用始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高炉喷吹煤粉是从高炉风口向炉内直接喷吹磨细了的无烟煤粉或烟煤粉或二者的混合煤粉,以替代焦炭起提供热量和还原剂的作用,从而降低焦化,降低生铁成本;同时,喷煤可调剂炉工艺热制度及改善高炉炉缸的工作台状态。
一.喷煤工艺我公司在珠海项目中,在工艺技术人员的配合下,将大型高炉工艺进行优化、简化,降低投资成本;高炉喷吹煤粉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工艺流程如图1-1所示,如果是直接喷吹工艺,则无煤矿粉输送部分。
二.系统设计2.1系统设计原则①系统硬件设备(包括系统软件)和控制应用软件满足高炉喷煤的各种工艺控制要求,并保证与世界控制系统发展趋势相一致,能够更新升级换代,以保证近十余年连续稳定运行;②实现新一代电仪一体化,数据通讯网络及人机操作接口一体化;③操作监视集中化,主工艺线(制粉、喷吹)上的设备均采用HMI(CRT操作站)操作,使电仪系统人机界面统一化、共享化;④控制应用软件具有可靠性、稳定性及可操作性,并便于维护和扩展;⑤选用的产品操作简易,人机界面汉化,用户友好,系统软件通用,设备成熟可靠,有业绩和应用实例。
S7-300系统能满足工程的工艺要求。
设备结构形式符合世界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可实现电仪一体化操作。
网络采用以太网总线结构。
数据通讯网络系统的开放、系统人机接口电仪一体化、资源共享、系统软件稳定可靠,并有利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人机界面汉化,操作实用简便。
2.2系统硬件及设备设计2.2.1控制系统硬件及设备设计概要随着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进步,今天的自动化控制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传统的自动化解决方案中,自动化控制实际上是由各种独立的、分离的技术和不同厂家的产品来搭配起来的,比如一个大型工厂经常是由过程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上位监控计算机、SCADA系统和人机界面产品共同进行控制。
炼铁一厂喷煤系统工艺流程图及概述山西中阳钢铁有限公司一体系升级改造项目高炉工程制粉喷吹系统,制粉、收粉系统全部利旧;干燥系统除热风炉废气管道需改造外,其他设施利旧;对喷吹系统进行局部改造。
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现状:制粉喷吹站厂房为混凝土结构,全封闭。
煤粉制备系统采用单系列全负压制粉工艺,喷吹系统采用1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每三罐分别对应405m³高炉)。
整个系统即1套干燥气发生炉系统、1套磨煤机制粉系统、1套煤粉收集系统、2套喷吹系统(一个煤粉仓,下部六罐并列)。
新建1780m3高炉投产后,2座405m3高炉拟全部拆除,现有制粉喷吹站只为新1780m3高炉供给煤粉。
新建1780m3高炉主管及分配器设置方案为:2根喷吹主管(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及2个炉前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的直接喷吹工艺。
喷吹系统与原系统的交接界面为:喷吹罐输煤阀后的喷吹主管起点。
喷吹煤粉主管及分配器平台为本工程设计范围。
1、工艺条件及要求1)原煤条件单一煤种和混合煤均可喷吹,通常使用三种煤组成混合煤,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
原煤的理化指标见表2.10-1。
表1 原煤的理化指标表成分工业分析( % )粒度mm哈氏可磨系数HGIV daf A ad M t S t.ad设计要求≤25 ≤12 ≤14 ≤0.8 ≤50 ≥50 2)煤粉条件煤粉质量要求见表2.10-2。
表2 煤粉质量要求表项目数值备注煤粉粒度:-200目70~80%<1mm 100%煤粉水份≤1.3%3)制粉喷吹能力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正常喷吹能力为160kg/t铁计,高炉正常喷吹所需煤粉量为26.7t/h;按高炉正常日产铁水量4005吨,喷吹能力为200kg/t 铁计,高炉最大喷吹所需煤粉量为33.4t/h。
2、主要工艺参数制粉喷吹系统主要工艺参数见表2.10-3。
表3 喷吹系统工艺参数序号名称单位数值备注1 高炉公称容积m317802 风口数个223 高炉热风压力(最大)MPa 0.354 喷吹站到最远风口距离m ~1505 高炉喷吹量t/h 26.7 最大33.46 吨铁理论喷煤量kg/t 160 设备能力2007 系统现状能力kg/t 110~120 不改造喷吹罐8 加压、流化用氮气量Nm3/h 1600 0.85MPa(g)9 喷吹用压缩空气量 Nm 3/h 1400 0.85MPa(g) 10喷吹罐倒罐周期min40~503、主要工艺流程分配器及煤粉主管流程图见附图。
喷煤工艺流程:该系统采用磨辊中速磨制粉,双管路加分配器浓相输粉的新工艺流程。
高炉喷吹煤粉工艺系统主要由:原煤贮运、煤粉制备、煤粉输送、煤粉喷吹、干燥气体制备和供气动力系统组成。
制粉系统煤粉输送喷吹系统供气系统(空气、氮气)原煤储运系统干燥气体制备系统高炉主 皮 带 1#称重小皮带混煤仓称重皮带输送机加热炉总管氮气2#原煤仓1#原煤仓 布 袋 箱 体1#给料机1#煤粉振动筛 2#称重小皮带煤 场总 管高炉煤气总管焦炉煤气磨煤机落煤管 除铁器布 袋 进 口2#给料机2#煤粉振动筛煤 粉 仓喷吹罐废气引风机空压站空气罐氮气罐主排风机水泵房煤粉出口管路喷吹罐喷吹罐喷吹罐喷吹罐喷吹罐分配器 混合器混合器 分配器喷枪喷枪高炉烟囱4、干燥气发生炉系统热风炉废气管道改造干燥气发生炉所用热源,来自于热风炉废气的载热和煤气燃烧的化学热,热风炉废气由新建高炉热风炉烟囱前的烟道引出,热风炉废气使用量为95000m3/h,废气温度为140~180℃(不经余热回收时~310℃),废气管道直径为φ1420mm,采用外保温方式。
热风炉废气引风机设备利旧,布置在新高炉热风炉烟道旁,热风炉废气引风机参数如下:流量:172470-23490m3/h风压:7508-4974Pa电机:250kW数量:1台5、喷吹系统1) 喷吹罐加压、补压及输送系统制粉站内喷吹系统设有1个煤粉仓,仓下设6个喷吹罐,分为2个系列,每3个并列的喷吹罐为1个系列,分别对应高炉的奇数风口和偶数风口进行喷吹。
煤粉仓下部通过落粉管、气动钟阀与喷吹罐相连。
煤粉仓内被流化的煤粉靠重力落入喷吹罐,6个喷吹罐均按装粉、加压、等待、喷吹、卸压、再装粉的程序循环交替的运行,将煤粉经喷吹主管、分配器、煤粉喷枪,连续稳定地喷入高炉。
煤粉仓流化、喷吹罐加压和流化采用氮气,煤粉的输送采用压缩空气。
2)煤粉输送及分配系统煤粉输送及分配系统采用2根喷吹主管及2个炉前分配器的直接喷吹工艺。
一个主管对应一个分配器,1#分配器对应奇数风口,2#分配器对应偶数风口。
煤粉输送及分配系统由主管及支管输煤阀、分配器、支管吹扫阀及相应管线组成,喷吹主管采用低流速、浓相喷吹技术,煤粉喷吹浓度≥30kg粉/kg气,可以有效的减小管道及阀门的磨损,同时也能减小系统阻损;煤粉支管采用等阻损补偿技术,再加上高精度均匀分配的盘式分配器,使得支管喷煤量很均匀。
主管之间每隔~100m处都设有手动清扫阀,可以实现快速人工清堵。
支管也设有吹扫和喷枪冷却阀,一旦支管发生堵煤或停止喷吹时,便自动打开吹扫阀进行吹扫。
另外考虑到煤粉中水分对煤粉流动性的影响,煤粉主管采用了外保温。
煤粉喷枪采用单层喷枪。
喷枪与风口之间装有手动切断阀,当退出喷枪时可切断热风气流,保证安全。
6、制粉喷吹站的消防与安全措施1)喷吹系统在安全措施上按强爆炸性烟煤设计。
2)以含氧量小于2%的热风炉废气为主,掺入少量高炉煤气燃烧产生的烟气,作为煤粉干燥和输送用气源,使制粉流程的气路惰性化,煤粉不能自燃和爆炸。
3)煤粉流化、加压、清堵等均采用氮气,输送以及喷吹等采用压缩空气。
喷煤系统工艺概述主要设计原则及采用的新技术:1采用制粉与喷吹一体化的直接喷煤方式:结构紧凑布局合理、占地面积小、节省投资;2采用新型HPS943碗式中速磨煤机制粉。
节能、噪音小;3采用一次布袋收集煤粉。
工艺流程短。
设备少、节省投资;4喷吹系统采用并罐。
5采用浓相喷煤技术。
固气比高,喷煤能力大,是富氧大喷煤的必备条件;6喷吹煤种为烟煤。
亦可两种煤种混喷;7制粉和喷吹系统,均采用计算机自动控制;安全可靠;控制精度高。
4.1.2按生铁年产量140万吨,喷煤比160kg/t(需在热风炉后烟道设助燃空气预热器),年喷煤总量23万吨考虑系统配置和原燃料消耗。
4.1.3喷煤系统由原煤储运系统、制粉系统、喷吹系统、外网风、水、电、气系统四部分组成。
主要设备有;烟气燃烧炉、中速磨、热风炉废气引风机、主排粉风机、布袋收粉器、喷吹罐、煤粉分配器。
4.2储煤场4.2.1储煤场的建设按满足100万吨喷煤的需要考虑。
建筑面积(长*宽)42*27㎡,利用铲车上料、30m³混煤仓两个、称重皮带机两台以及B650皮带机等设备。
原煤场有防雨、防冻和混配煤功能,储煤能力为4500-6000T。
在喷吹系统全负荷生产时,其储煤量可以使用8-10天。
4.2.2工艺设备流程:汽车---储煤场---铲车—混煤仓----皮带称-----皮带机----原煤仓4.2.3为保证磨机安全,在B650皮带机上设电磁除铁器一台,以清除原煤中的磁性金属物。
4.2.4储煤场主要设备配置见下表储煤场主要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用途规格型号数量单重总重1 称重皮带机为皮带上煤JGC-40I 22 电磁除铁器去除原煤中铁质杂物RCY 1 0.95 0.953 皮带运输机为原煤仓上煤100/h B=650 1 10 104.3制粉系统4.3.1系统组成:原煤仓(双曲线型锥底)、密封皮带输送机、碗式中速磨、一次布袋收粉器、主排粉风机以及烟气燃烧炉4.3.2系统流程:热风炉废气管道→高温风机→烟气燃烧炉↓原煤仓→密封皮带输送机→碗式中速磨→一次布袋收粉器→主排粉风机4.3.3原煤仓容积为60m³,可装原煤42t,能保证磨机1.5小时的用煤量。
为使原煤仓下料顺畅,其下锥体部分设空气炮。
为避免出现仓满溢出和空仓漏风现象,仓体设上下两点音叉计检测原煤仓料位。
4.3.4选输送机为碗式中速磨供煤,该设备密闭性好、运行稳定、故障率低、采用变频调速连续调节给煤量,煤量调节范围大,精度高。
4.3.5碗式中速磨是由多台设备组成的机组,它包括:磨机本体、主电机、弹簧加载装置、润滑油站等,机组由磨机厂家负责成套供应。
4.3.6烟气燃烧炉用来降低含氧的热风炉废气由100-250℃提高至280-300℃。
其发生的高温烟气(800-1000℃)一般只占总烟气量的5-10%。
选用卧式密闭炉型,前部为燃烧室,设有煤气烧嘴。
后部为混合室,利用系统负压从其顶部吸入热风炉废气与高温烟气混合后,进入磨煤机。
4.3.7燃烧炉主燃高炉煤气。
为了稳燃,燃烧炉燃烧室内设计有格子砖蓄热。
4.3.8为了克服管道的阻力和烟囱的自然抽力,在热风炉废气管道上设有一台高温风机。
4.3.9制粉系统安全防爆措施:1用近于惰性的烟气作为磨煤的干燥气和输送煤粉的气源,并且控制系统漏风率,使布袋出口烟气含氧浓度≤12%,以确保制粉系统安全运行。
2线监测磨机入口和布袋出口干燥烟气的氧气机一氧化碳浓度,超标立即报警,并采取充氮或切断阀门等措施。
3钢球磨设氮气吹扫管道,磨机温度偏高或停开机时,使用氮气进行短时间吹扫;4严格控制磨机出口温度不高于90℃,高于90℃时自动报警,温度达到110℃时,收粉系统自动停机。
5系统各设备均设有温度检测及报警装置。
6布袋收粉器采用防静电滤料,设备及管道均进行接地,法兰导线相连。
4.3.10制粉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见下表制粉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表序号设备名称用途规格型号数量单重(t)总1. 密封皮带为中速磨计量精度±0.5%、最大带速0.5m/s、驱动电机防爆电机、堆密B=800T16.5T 6输送机供煤度0.8T/m3、主轮直径280mm、最大输送量65T/h、从动轮直径217mm、皮带宽度800mm、重量6.52 碗式中速磨磨煤磨盘直径2400mm、磨辊直径1400mm;磨辊数量3个,使用寿命12000h,转速每分钟35转;电机转速980转;标准出力45t/h,基点出力58.8 t/h;静态分离器;一次风量68638Nm3/hHPS943 1 135t 13 主排风机产生系统负压风量127000/13500m3/h、全压13000Pa、转速1450r/min、功率800kw、执行标准GB/T13274-91YG31-2100 1 6.8T 64 废气风机抽引热风炉废气风压7508-4974、风量172470-23490、风速1450、功率250kwY4-73-150 15 燃烧炉生产高温烟气干燥气量:最大120000m3/h;温度:250-350℃;干燥炉废气总量:最大108711m3/h(标准);温度:130-140℃;煤气消耗最大15730m3/h;烧嘴接口压力2500pa;助燃空气量:最大10085m3/h; 烧嘴接口压力2500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