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主要的大气污染现象
1、可吸入颗粒物(PM2.5)
①“总悬浮颗粒物”:空气中悬浮着无数固体颗粒的统称。 ②可吸入颗粒物:指总悬浮颗粒物中去掉10微米以上的那
些大颗粒,它是空气质量播报中一个重要参数。 原因:人的鼻毛、分泌物和黏膜可以将大多数大于10微米的粉 尘过滤掉,只有小于10微米的颗粒物才会随气流进入气管和肺部。
人为因素 ①裸露的地表、建筑工地、交通工 具造成的扬尘 ②工业生产的废气 ③工业生产生火取暖做饭燃煤 ④汽车尾气 自然因素 ①风力弱 ②天气晴朗、多逆温、大气稳定 ③降水有利于灰尘沉降,污染降低
影响:
危害人体健 康; 大气能见度 降低、影响 出行安全; 增加凝结核 、有利于降 水的形成。
材料一 霾在气象学中是一种天气现象,指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 酸、有机碳氢化合物等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子均匀的浮游在空中,使 空气浑浊,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当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 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霾或灰霾。 霾天气出现时,会给人们身体健康和交通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4)酸雨形成的影响因素: 人为因素 ①燃煤、有色金属冶炼排放废气中的二氧化硫 ②汽车尾气排放氮氧化物 自然因素 ①风力弱地形封闭不易扩散 ②气候湿润多雨雾,有利于形成酸雨。 (5)酸雨的危害 :
A.水生生态: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生长繁殖,乃至 大量死亡; B.土壤生态:使土壤酸化,造成养分淋失,影响微生物 的活性,使土壤肥力降低,导致农作物减产; C.植物生长:腐蚀树叶,使光合作用受阻,影响森林生 长,林木成片死亡; D.建筑物:腐蚀石材、钢材,造成建筑物、铁轨、桥梁 和文物古迹的损坏。
⑵利用植物的各自功能,清除大气中有毒 成分
榆树
垂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