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班和橹板
- 格式:docx
- 大小:22.27 KB
- 文档页数:3
优质课《鲁班和橹板》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鲁班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对古代工匠精神的敬佩之情。
2.通过学习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鲁班的成就及其发明橹板的过程。
2.教学难点:鲁班发明橹板的原理及实际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1)图片展示:展示鲁班的画像,引导学生关注鲁班的形象特点。
(2)问题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鲁班是谁吗?他有哪些成就?2.学习鲁班的成就(1)小组讨论:请同学们结合课文内容,讨论鲁班的成就。
3.学习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1)自主阅读:请同学们自主阅读课文,了解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
4.小组合作:设计橹板模型(1)分组: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任务分配:每组设计一个橹板模型,并解释其原理。
(3)合作交流: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橹板模型的设计。
5.成果展示与评价(1)展示:请各小组代表展示本组的橹板模型,并简要介绍设计原理。
(2)评价:其他小组对展示的橹板模型进行评价,提出优点和改进意见。
(2)拓展: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鲁班的其它成就,下节课分享。
四、课后作业1.根据课文内容,绘制鲁班发明橹板的过程图。
五、教学反思优点:1.学生对鲁班的成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氛围活跃。
2.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团队精神。
3.学生对橹板模型的设计富有创意,展示了较高的动手能力。
不足:1.部分学生对鲁班发明橹板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讲解。
2.课堂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导致部分环节匆忙结束。
3.教师在课堂上的引不够精炼,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
1.对重点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鲁班发明橹板的原理。
2.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每个环节都能充分展开。
3.提高教学语言表达能力,使课堂更加流畅、高效。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鲁班发明橹板的原理。
学校淮阴师范学院第一学院附属小学(淮海路校区)姓名杜小四年级一年级内容23 鲁班和橹板第(七)单元教材分析:《鲁班和橹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23课,该单元以叙事为主题展开。
它讲述了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能工巧匠鲁班受鸭子游泳的启示而发明橹板的故事。
课文叙事具体明白,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全文共5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写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
第二自然段写鲁班在想让船行驶得又轻快又省力的办法。
第三自然段写一群鸭子用脚蹼拨水,轻快地向前滑行。
第四自然段写鲁班仿照鸭子的脚蹼制成一种摇船工具,让船行驶得又轻快又省力。
第五自然段写人们把这种工具叫做橹板。
第四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
课文叙事具体明白,并配有插图,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通过朗读要让学生感受到鲁班爱观察、勤思考、能创造的优秀品质。
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通常学习的课文内容简单,而本课内容不一样,学生不是一读就懂,而且课文内容离孩子生活比较遥远,理解起来很困难。
如果没有老师的引导,没有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文本探究,可能只有少部分的孩子真正可以用自己的话还原故事大概情节。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这句话道出了质疑的重要性。
学生的任何思维活动都是从“疑”开始,又在“疑”中得以发展。
低年级小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对于文本的理解能力有限,在得不到老师的正确引导下,往往对文章一知半解。
这对于提高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为今后的语言文字的应用都有很大的障碍。
要解决这一难题,老师首先要明白如何“授之以渔”,只有学生掌握了学习文章的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语文水平。
是文章的灵魂,是曲径通幽的钥匙。
经常利用课题让学生发现问题,便于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弄清楚题目与课文的内在联系,运用相应的学习方法。
而班级学生由于生活经验的缺乏,学习面的狭隘,对语言文字接触有限,所以遇到课题往往会有许多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词,因此要想从题目着手质疑,须从《鲁班和橹板》质疑学文。
一年级鲁班和橹板读后感读了《一年级鲁班和橹板》这个故事,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充满智慧和创造力的古代工匠形象。
故事中说,鲁班看到老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每天累得满头大汗,他就想发明一种省力的工具。
这让我不禁想到,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各种不方便的事情,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可能只是抱怨一下,然后就继续忍受,很少会像鲁班那样积极地去思考解决办法。
鲁班可不是光想想而已,他认真观察,仔细琢磨。
他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游得轻松又自在,一下子就来了灵感。
他想到如果把竹子劈成像鸭子脚蹼的形状,安在船舷上,划船是不是就能省很多力气呢?说干就干,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橹板终于做成了。
这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
那时候我特别喜欢骑自行车,但是每次骑完车,把车推进家里的小仓库总是特别费劲。
因为仓库的门比较窄,车把总是会碰到门框,我得小心翼翼地调整角度,来来回回折腾好几回才能把车推进去。
有一天,我看着那扇门和自行车,心里就想,能不能有个办法让这个过程变得容易些呢?我盯着自行车看了好久,突然发现,如果把车把能像折叠伞一样折叠起来,不就能轻松通过那扇窄门了吗?于是我赶紧跑去找爸爸,跟他说了我的想法。
爸爸听了,觉得还挺有意思,就帮我一起研究。
我们找来了一些工具和材料,尝试着把车把改造成可以折叠的。
一开始可不顺利,不是螺丝拧不紧,就是折叠的部分不灵活。
我急得直跺脚,心想这也太难了。
可一想到鲁班发明橹板的坚持,我就咬咬牙告诉自己不能放弃。
终于,在我们的努力下,车把成功地被改造成了可以折叠的。
从那以后,把自行车推进仓库就变得轻松多啦!再回过头来看鲁班发明橹板的故事,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观察和思考是多么重要。
鲁班就是因为善于观察鸭子的脚蹼,又能认真思考怎么把这个发现运用到船上,才最终发明了橹板。
而我通过自己的小尝试,也明白了遇到问题只要多观察、多思考,说不定就能找到解决办法。
这个故事还让我明白了,发明创造并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不便,勇敢地去尝试改变,说不定也能像鲁班一样,创造出有用的东西来。
语文鲁班和橹板的教学反思一、教学背景分析《语文鲁班》是一门基于语文教学的在线辅导平台,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而橹板则是一种传统的教学工具,主要用于语文教学中的默写训练。
两者各具特点,在教学中起到了不同的作用。
二、语文鲁班教学反思1. 优点:a. 多媒体教学:《语文鲁班》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形式丰富教学内容,使学习更加生动有趣。
这使得学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b. 强大的备课资源:平台提供了大量的备课资源,包括课堂笔记、课文分析、名著解读等,方便教师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c. 个性化学习:平台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智能推荐相应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d. 相互评价机制:学生可以在平台上提交作业,互相评价,通过互动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2. 不足之处:a. 依赖网络环境:由于《语文鲁班》是在线辅导平台,需要依赖良好的网络环境才能正常使用。
而在一些网络环境较差的地方,学生可能无法顺利进行学习,影响教学效果。
b. 人机交互差异:在线辅导平台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于传统的面对面教学,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可能不够充分,无法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问和问题。
c. 无法进行实操:《语文鲁班》主要以知识传授和学习为主,但无法进行实际的写作、阅读、默写等实操练习,可能限制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
三、橹板教学反思1. 优点:a. 激发学生兴趣:橹板作为一种传统的教学工具,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学生在使用橹板进行默写训练时,可以体验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增加对语文学习的热情。
b. 培养学生专注力:使用橹板进行默写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训练学生的专注力和耐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c. 互动交流:学生可以在默写训练中相互交流、纠正,通过互动提高自己的写字能力和语文水平。
d. 锻炼书写技巧:使用橹板进行默写,需要学生进行手动书写,锻炼学生的书写技巧和字形规范,提高语文写作能力。
一、导入揭题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来认识一位老人——(出示鲁班画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生齐:鲁班。
(板书:鲁班)师:鲁班是建筑行业的祖师爷,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发明家,他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造福人类,被誉为“中国科技发明之父”。
小朋友们看见过的锯子,就是鲁班爷爷发明的。
真了不起,我们一起再来喊喊他的名字。
生齐读师:这样东西大家认识吗?生齐:橹板(板书:橹板)师:我们一起来读读看。
生齐读。
师:爱观察的小朋友们看看这两个词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鲁班橹板)生观察生1:班和板不一样。
生2:两个词的第一个字读音相同,第二个字的读音不同。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还有吗?生3:后面一个“橹”比第一个多了木字旁。
师:会观察。
生4:橹和鲁读音一样。
……师:小朋友们真爱观察。
(板书:在“鲁班” “橹板”之间加“和” )师:一起读读看。
(生齐读)师:鲁班是人名,橹板是一样物品,鲁班和橹板有什么关系呢?小朋友们想知道吗?生齐:想。
师:那赶紧打开课本,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故事吧!二、初读课文师:大声地读读课文,在难读的词语下面点上小圆点,借助拼音,多读两遍。
读通句子,标上小节好。
生自由读。
师巡视指导师:刚才大家读得很认真,小节号也标好了,圈点出来的词语会读了吗?再练练,一会儿我们可是要比赛的哦!生练读词语三、检查自读情况师: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下面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有信心接受挑战吗?生齐(全班学生声音响亮):有师:准备好了吗?下面开始闯关!第一关:我能读准字(出示生字卡片)师:谁来做第一闯关者?读读这些生字。
(生积极争取)师:一(1)班的小朋友真勇敢,这么多勇士都争着打头阵呢?生1:往身盯默忽安……生2:滑驶圆生3:板、等、已……师:试着给“已”找个朋友。
生3:已,已经;……生4:盯,盯着;忽,忽然;……师:你真棒,都能主动给生字宝宝找朋友了!奖励一只小红苹果。
……师:看来第一关对于我们聪明的一(1)班小朋友们来说很简单,我宣布生字闯关成功。
鲁班和橹板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读。
(4)巩固识字。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
(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六、教学后记:圆和园会混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接着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这和鲁班找到好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示范、指导。
4、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