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的中药材产业及分布价格
- 格式:doc
- 大小:16.96 KB
- 文档页数:10
四川中药市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解四川中药市场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我们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
通过搜集数据、实地走访和采访相关人士,我们得出了以下调研结果,旨在为相关市场参与者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根据调研数据,四川中药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态势。
2019年,四川中药市场总规模达到了XX亿元,较上年增长XX%。
2. 市场结构四川中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中药材种植企业、中药材批发商、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中药连锁药店等。
其中,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占据了市场份额的大部分,其次是中药材批发商。
3. 市场分布四川中药市场主要集中在成都、绵阳、乐山等几个中心城市。
成都作为四川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最为发达的中药产业链和市场体系。
此外,农村地区也有一些中药材种植企业和农户直销渠道。
三、市场发展动态1. 市场需求驱动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和中医药的广泛认可,四川中药市场的需求量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中,对中医药保健品的需求更是日益旺盛,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2. 技术创新在四川中药市场,一些企业开始注重技术研发和创新。
通过提高中药饮片的提取工艺和生产工艺,使其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健康需求。
同时,中药饮片的包装和外观设计也更加时尚和吸引消费者。
3. 市场竞争四川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之间的竞争尤为突出。
在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中,不少通过品牌推广、产品质量保证和多样化经营等方式来保持竞争优势。
四、市场挑战和机遇1. 挑战由于四川中药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以保持竞争力。
同时,中药市场还面临着人才短缺、农药残留等问题,需要加大相关政策和技术支持。
2. 机遇四川中药市场发展潜力巨大,企业可以通过优质产品、创新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手段来占领更多市场份额。
同时,随着国内外市场对中医药的认可度提高,出口潜力也在逐渐释放。
四川作为中国中药材的重要产区,有着更多的机遇可以发掘。
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苍溪县位于四川省乐山市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之一。
随着中药材产业的快速发展,苍溪县中药材产业也面临着一系列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本文将通过SWOT分析来探讨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现状,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优势(Strengths)1. 地理位置优势:苍溪县地处四川盆地,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宜中药材生长。
苍溪县地处著名的巴山蜀水,这一优越的地理环境为中药材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 丰富的中药资源:苍溪县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包括金银花、连翘、黄芩等多种优质中药材,这为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3. 传统工艺积淀:苍溪县拥有悠久的中药材加工历史和丰富的中药材加工经验,形成了一套完善的传统工艺体系,为中药材的加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4. 政策支持:目前,中医药产业正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苍溪县中药材产业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并且有相关政策的扶持。
二、劣势(Weaknesses)1. 产业发展不平衡: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存在不平衡的问题,有些地区中药材的生产较为集中,而有些地区则中药材资源较为匮乏,这导致了中药材产业的不平衡发展。
2. 产业链条较短: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产业链条相对较短,缺乏具有竞争力的中间产品和高附加值的深加工产品,影响了中药材产业的整体效益。
3. 品牌建设不足:苍溪县中药材产业的品牌建设还比较薄弱,缺乏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这限制了中药材产业的发展和拓展市场的能力。
三、机会(Opportunities)1. 中医药产业政策扶持:随着政府对中医药产业的不断扶持,中药材产业在苍溪县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政府鼓励中药材产业的深加工和产品研发,为中药材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对传统中医药的认同度不断提升,市场对中药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苍溪县中药材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四川省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2)种植最赚钱的药材板蓝根:以根入药。
具有清热解毒、凉血的功能,为大宗中药材,常用感冒药,其叶可作保健茶饮用。
对土壤无严要求,适应性强,山区、丘陵、平地均可种植,较耐寒,南方可自然越冬,可连作。
2~5月播种,8~11月采挖,全生育期为6~7个月。
常年亩产350~4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25~28元/公斤。
金银花:以花入药。
近年来不仅制药企业增加了该品的投料,以其为主要原料的“王老吉”等茶饮料需求量也不断增加,导致其商品用量加大。
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高山、丘陵、平地均能栽培,适应性强。
春季3~4月栽种,当年有少量开花,次年进入盛产期,一年栽种,多年收益。
以“树型”金银花品种产量较高,常年亩产量150~20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150~180元/公斤。
旱半夏:以块茎入药。
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能,是药厂生产多种止咳化痰中成药饮片、剂、露的主要原料。
对土壤无严要求,但以砂质壤土种植为佳,最适合半阴半阳的环境生长,可与果树或髙秆作物套种,忌积水。
2~4月播种,8~10月采挖,全生育期为6~7个月。
常年亩产120~150公斤,目前市场收购价为70~85元/公斤。
白术:以根状茎入药。
具有补脾健胃、化湿利水、安胎、止汗的功能。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并稍有倾斜的缓坡地种植为宜,新开垦的荒山地栽培最好。
2~4月种子育苗,11~12月将培育好的“术栽”进行定植,次年10~11月采挖,全生育期为2年。
亩产200~250公斤,目前市场价格为40~45元/公斤。
瓜蒌:以皮、仁、根入药。
具有清热化痰、宽胸理气的功效,其仁炒熟后可作食品。
以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为好。
2~3月播种,9~10月始果,次年秋盛果,一年栽种,可连续采果三年。
其品种分为搭架瓜蒌和地窜瓜蒌,前者主要收果实,后者主要收根(天花粉),引种时注意区分。
常年亩产皮70~80公斤,仁150~200公斤,根250~300公斤。
成都中药材调研报告
成都是中国四川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
中药材是成都地区的一大特色,成都的中药材种类繁多,生产规模庞大,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在成都,中药材的生产主要集中在郊区的农村地区。
这些地区的气候条件适宜中药材的生长,土壤肥沃,适合植物生长。
因此,成都的中药材产量很高,并且质量也非常好。
在成都的农村地区,许多农民都种植中药材作为主要的农作物,以此作为生计来源。
成都的中药材产业有着完善的配套设施和生产流程。
在农民们种植中药材之后,会经过严格的采摘、晾晒和加工过程,以保证中药材的品质和功效。
许多中药材种植基地都有农田灾害预防设施,如防雹网和防渔网等,以确保中药材的安全和质量。
与此同时,成都还有一些专门从事中药材加工和销售的企业。
这些企业通过采购农民种植的中药材,并进行深加工,生产各种中药材制品,如中药饮片、中药丸剂等。
这些中药材制品不仅在成都市场上畅销,还有一定的出口销售量。
在成都,中药材的使用和消费非常普遍。
许多人都相信中药材有着独特的疗效,可以治疗各种疾病和促进健康。
因此,成都的中药材市场非常活跃,各种中药店和医药店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
此外,成都还有一些中医院和中药研究机构,致力于中医药的研究和临床应用。
总的来说,成都中药材产业非常发达,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完备的产业链。
成都的中药材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功效,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和喜爱。
中药材产业也为成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成为了成都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四川药材种类
1.川芎:是四川常见的一种药材,适宜种植在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河谷平原地带。
川芎能够调节血液循环,平喘、止咳,广泛用于中医药领域。
2.藏红花:四川的高地气候条件和土壤适合种植藏红花,这是一种罕见而珍贵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心脏病、癌症等疾病。
3.当归:四川的盆地地带气候湿润而温和,适宜种植当归。
当归有滋补血液、调节经血、缓解痛经等功效,是女性常用的中药材。
4.绿豆薏苡仁:四川地区种植绿豆薏苡仁须选用河谷富含淤泥的土壤,且要在春季开始种植。
绿豆薏苡仁有利尿消肿、清热解毒、调节血糖等功效。
86种川产道地药材名录川产道地药材是指生长在四川地区的药用植物,因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这些药材具有独特的品质和药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川产道地药材。
首先是川贝母,它是四川地区最著名的药材之一。
川贝母具有清热润肺、止咳化痰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咳嗽、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川贝母的药效主要来自于其含有的川贝母皂苷成分,这种成分具有抗炎、抗菌的作用。
其次是川芎,它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也是四川地区的特产之一。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痛经、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
川芎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和川芎素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另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乌的药材。
川乌是一种有毒的植物,但其根茎部分具有药用价值。
川乌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跌打损伤、瘀血症等疾病。
川乌中含有丰富的乌洛托品等成分,这些成分能够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疼痛。
此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楝子的药材。
川楝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湿疹、痈肿等疾病。
川楝子中含有丰富的楝酮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此外,四川地区还产出一种名为川黄连的药材。
川黄连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口腔溃疡、痢疾等疾病。
川黄连中含有丰富的黄连素等成分,这些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的作用。
总之,川产道地药材种类繁多,每一种药材都有其独特的药效和功效。
这些药材在中医药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通过合理利用和开发这些川产道地药材,可以更好地发挥其药用价值,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帮助。
四川中药材种植政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四川省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种植大省,拥有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和种植基础。
为了推动四川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以支持和规范中药材种植业的发展。
四川省政府鼓励农民种植中药材。
根据《四川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四川省将通过提供种植技术指导、补贴政策和市场引导等方式,鼓励农民积极参与中药材种植。
政府还建立了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为农民提供技术培训和示范示范,帮助他们提高中药材的种植技术和品质。
四川省政府加大了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投入力度。
政府相继出台了《四川省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四川省农村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等政策,明确了中药材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和政策措施。
政府还通过设立中药材种植补贴基金、金融扶持政策等方式,支持中药材种植产业的健康发展。
四川省政府还加强了中药材种植业的整合和规范管理。
政府建立了中药材品种认定机制,规范中药材的种植、收购和加工流程,保障中药材的质量和安全。
政府还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民合作,推动中药材种植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提高中药材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在未来,四川省政府将继续加大对中药材种植产业的支持力度,推动中药材种植业向高质量发展。
政府还将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种植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中药材产业链的协调发展,为四川中药材产业的繁荣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以上政策措施的实施,四川省中药材种植业在不断壮大和发展,为促进四川农业经济的转型升级和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信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四川省中药材种植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第二篇示例:四川是我国最重要的中药材产区之一,拥有丰富的中药资源和种植基地。
为了促进四川中药材的种植和发展,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种植政策,以支持和规范中药材产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四川中药材种植政策进行详细介绍。
一、加强中药材品种培育和推广四川省政府通过各种方式,鼓励种植户使用优良中药材品种,提高中药材的品质和产量。
四川可种植的中药材四川位于中国中部,气候和地理条件适宜种植中药材。
以下是四川可种植的中药材的一些例子:1. 川芎(学名:Ligusticum chuanxiong)川芎是四川省著名的中药材,被誉为“川药之王”。
它具有活血化瘀、调气、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痛经、偏头痛等疾病。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川芎的生长,因此四川的川芎质量优秀。
2. 何首乌(学名:Polygonum multiflorum)何首乌是一种具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中药材。
四川的气候湿润,土壤肥沃,非常适宜何首乌的生长。
四川出产的何首乌质地细嫩,品质优良。
3. 人参(学名:Panax ginseng)人参是一种常用的滋补中药材,具有补气、益气、提神的功效。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人参的生长,四川的人参以品质优良、口感鲜美而闻名。
4. 白术(学名: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白术是一种常用的健脾药材,具有益气固表、健脾胃的作用。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白术的生长,四川产的白术质量上乘,深受消费者喜爱。
5. 丹参(学名:Salvia miltiorrhiza)丹参是一种具有活血化瘀、调经止血的中药材,常用于治疗妇科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宜丹参的生长,四川产的丹参质量优良,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6. 白芍(学名:Paeonia lactiflora)白芍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活血止痛、调经养颜的功效。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白芍的生长,四川产的白芍质量上乘,颜色洁白,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7. 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地黄是一种常用的滋补中药材,具有补肾养血、滋阴润燥的功效。
四川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地黄的生长,四川产的地黄品质优良,广受市场青睐。
8. 熟地黄(学名:Rehmannia glutinosa f. hueichingensis)熟地黄是地黄的一种变种。
四川省种植什么药材最赚钱四川的地形与气候条件决定有很多种中药材在四川种植,那么四川省种植最赚钱的药材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四川省种植最赚钱的药材,一起来看看。
四川省种植最赚钱的药材麦冬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寸冬等,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成熟后为深绿色或黑蓝色。
根茎短,有多数须根,在部分须根的中部或尖端常膨大成纺锤形的肉质块根,即药用的麦冬。
麦冬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常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等症,根据市场动态的显示,对麦冬的需求很高,种植市场空间很大。
川芎川芎主产于四川(灌县),在云南、贵州、广西等也有种植,生长于温和的气候环境,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昔人谓川芎为血中之气药,殆言其寓辛散、解郁、通达、止痛等功能。
从市场和产地的不少商家对川芎的未来看好,从川芎的价格来看,目前鲜川芎的价格为4.5元左右,而去年川芎的价格为2.5元左右。
从价格趋势和种植技术上来看,川芎的价格将可能在未来的较长一段时间内有较好上涨的趋势。
麝香麝香系生活于中国西南、西北部高原和北印度、尼泊尔、西伯利亚寒冷地带的雄麝鹿的生殖腺分泌物,两岁的雄麝鹿开始分泌麝香,10岁左右为最佳分泌期,每只麝鹿可分泌50克左右。
此外,麝香鼠等其他有香动物也有类似麝香分泌物,干燥后呈颗粒状或块状,有特殊的香气,有苦味,可以制成香料,也可以入药,是中枢神经兴奋剂,外用能镇痛、消肿,也十分珍贵。
麝香具有香味浓厚、柔和、持久和良好的定香作用,为高级香料和日化工业的名贵天然原料,以天然药物为原料的中医药、高级香料和化妆品工业的日益发达,急需大量的动物生产麝香,具有十分广阔而持久的市场,但国内外市场上天然麝香缺口很大,价格居高不下,这种市场潜力大、价格又十分昂贵的商品,供需矛盾极为突出,有利于养麝事业的发展。
生态立县水电强县旅游兴县和谐发展中共平武县委平武县人民政府平武县中药材情况介绍平武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任太清•平武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的东缘地带,长江的二级支流涪江的上游地区。
东邻青川县,南连北川县,西界松潘县,北靠甘肃省,东南接江油市,西北倚九寨沟县。
全县辖9镇16乡(其中,藏族乡8个、羌族乡5个)、249个行政村、1489个村民小组,10个居民委员会。
全县总人口1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6.4万人、非农业人口2.2万人,羌、藏、回等少数民族人口4万人,县境总面积5974平方公里。
shejizhizuo:Rentaiqing中药材产业分布情况(一)植物类药材分布植物药材地理分布:•1、温湿同步的响岩—南坝—水观带,主产川芎、何首乌、桑根皮、勾藤、五加皮、柴胡、淫羊藿等;•2、低温高湿的大印—徐塘—大桥——土城带,主产厚朴、党参、重楼、肉独活、川牛膝、鱼醒草、绞股兰、草乌等;•3、中温的高村—古城—龙安—木皮—阔达带,主产天冬、木通、木瓜、金银花、木香等;•4、高海拔高寒的白马—黄羊—虎牙——泗耳带,主产当归、虫草、西五味、羌活、续断、川贝母、大黄等。
shejizhizuo:Rentaiqing(二) 名贵药材分布•川贝母:主要分布在白马、虎牙、黄羊、泗耳等高寒高海拔地区;•麝香:主要分布在木座、木皮、白马、黄羊、土城、虎牙等原始森林地区;•鹿茸:主要分布在白马水匣、龙安杨家河等到地区,属家养;•虫草:主要分布在虎牙,黄羊等高山草甸:•天麻:主要分布在药丛山(六重山)、观摩顶、木座自一里沟等灌木丛林下。
(三)大宗品种药材分布•药材名称分布区域药材名称分布区域•杜仲大桥镇大安、安丰黄柏大桥镇大安,土城乡兴隆•厚朴锁江乡五星、土城乡海河,黄羊乡草原银杏龙安镇枕头坪,古城火炬•木瓜高村乡民主,木皮乡小河乌梅平通桅杆、易阳•枣皮大桥镇安丰茱萸木皮乡金丰,高村乡福寿•辛夷锁江乡锁江,水晶镇水晶金银花古城镇石坪,木皮乡小河•柴胡水观乡天鹅大黄龙安镇石人,•水晶镇青龙、大坪山,土城乡独木桥•云木香土城独木桥,水晶镇青龙,阔达乡筏子头党参徐塘乡平沟,旧堡乡庆林沟•当归泗耳乡泗耳沟,黄羊乡草原玉竹水田乡田龙•牛膝大桥镇大安、老营坪、阔达乡筏子头独活大桥镇安丰,阔达乡筏子头,泗耳乡茶坊•桔梗阔达乡筏子头白术水观乡凤鹤、豆叩镇华峰•半夏水观乡凤鹤山药木皮乡关坝、徐塘乡油榨•大力子水田乡田龙,龙安镇泗竹垭川芎南坝镇兴隆,水观乡平溪•天麻高村乡代坝,水观乡大沟猪苓木座乡民族•伏苓南坝镇南坝林场玄参阔达乡筏子头•赤芍大桥镇安丰、老营坪天南星南坝镇石坎•川乌锁江乡锁江,土城乡毛香苡仁南坝镇石坎•白合木皮乡小河甜当归黄羊署光,水观乡天鹅(四)矿物质原药材、动物资源药材情况•我县野生资源品种多,丰富的矿物质源中融合了多种矿物质原药材、丰富的动物资源提供了众多的动物类药材、特别是有着“植物王国”之称的植物资源成为中草药的重要种质资源。
南充药材种植基地南充市位于四川省,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药材种植基地之一。
南充市的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政府的支持政策都为药材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南充市地处巴蜀之间,地势起伏较大,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许多药材在这种地势和土壤条件下得到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例如,南充的苦参、川芎、金银花等药材在全国享有盛誉。
苦参被誉为“蜀中第一名草”,川芎则是“四川十佳中药材”之一。
这些药材的生长环境主要得益于南充地区的山区、丘陵以及湿润的气候。
南充市的气候特点也对药材种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年平均气温为16左右,降水量充沛。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适合很多药材的生长。
例如,金银花、薄荷等药材需要充足的水分和温暖的气温来生长。
南充的气候非常适合这些药材的种植,因此该地区的金银花、薄荷等药材在市场上拥有广泛的应用和销售。
除了自然条件的优势之外,南充市的政府也给予了药材种植业很大的支持和鼓励。
政府在土地流转、产业扶持、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了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
南充市开展了一系列的药材种植示范项目,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提高药材种植的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
同时,政府也鼓励农民组织合作社,推动药材种植与深加工的产业链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这些政策的出台和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南充市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
南充市药材种植基地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药材种植过程中需要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材的品质对中药的药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种植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确保金银花、薄荷等药材的无公害种植。
其次,药材的市场需求和供应也需要保持平衡。
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重视和需求增加,南充市药材种植基地需要确保供应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避免荒唐价高或供过于求的情况发生。
总的来说,南充市作为中国重要的药材种植基地之一,在地理、气候和政府支持方面都具备了独特的优势。
随着社会对中药的需求不断增加,南充市的药材种植基地有望更好地发展壮大,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四川农业与农机/2023年5期|>>>近年来,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医药产业发展,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坚持中西医并重,传承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针,立足道地药材资源优势,确立了“兴医兴药并举,事业、产业、文化联动,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中医药发展总体思路,提出实施“1234”工程,中药材产业得以快速发展[1-3]。
现代化的中药材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与此同时,如何做到在中药材产业种植规模不断扩张的过程中,合理充分利用闲置农业土地资源,做到不与粮食争地,继续推动四川中药材产业高质发展,值得深入讨论。
本文梳理了四川在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背景下,中药材产业发展面临的现状与挑战、趋势与机遇,以创新思维开辟中药材生产新途径,在切实落实好耕地保护制度、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的前提下,提出促进四川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1四川中药材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挑战1.1中药材生产规模扩张迎来转折点2021年,四川省全省栽培中药材品种超过200个[4],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0万hm 2,中药材产值达325亿元。
其中,单品种栽种面积超过万亩的达到53种,而川芎、川贝母、川麦冬等道地药材的人工栽种面积居全国第一。
全省已建立包含中江县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乐山市沙湾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达州市达川区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在内的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省级农业园区,充分发挥了中药材现代农业园区优势,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提供了坚实产业园区支撑。
从2013~2021年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可以看到四川中药材播种面积从10.4万hm 2增加到15.0万hm 2,增长了44.2%,产量从40.4万t 增加到57.6万t ,增长了42.6%,四川中药材种植业发展势头良好。
在中药材种植业规模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药材种植可用地不足的问题[5]。
四川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四川有着“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称。
那么四川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四川适合种植的药材,一起来看看。
四川适合种植的药材【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天冬】内江市、古蔺县【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白芷】遂宁市(川白芷)【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川续断】主产凉山州【羌活】甘孜州、阿坝州【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桔梗】梓潼县(川桔梗)【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四川的中药材产业及分布价格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在发展现代中医产业方面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川省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科研实力在国内也处于中上游,但是产业资源分散,企业数量偏多,除少数几个特例外,大都缺乏有国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与高成长的规模销售品种。
而且,以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四川省中药材市场发展水平,包括药材资源和经销商资源,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看到自己的独特优势,也应该正视与别人的差距,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四川必须发挥优势,缩小差距,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步伐。
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种以培育大品种为目标,精选川贝母、川附子、丹参、川芎、川麦冬、川郁金(姜黄)、川白芷等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知名川产道地中药材,按照“大中药、全产业链”的模式,加强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在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中药新药、食品、保健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开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通产业链,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
利用道地药材进行品牌带动。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中成药及相关产品大16 个 部分 品种、中药大企业,以品牌带动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集中管理药材经销商 在经销商方面,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正走入正规化和现 代化。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结合四川当地丰富的药材资 源和历史悠久的中药文化,市场在规划设计中引进和融入 了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采用专业的通风采光设计,引进 自动关合玻璃顶棚等现代化设施,使之成为“会呼吸”的 中药材市场。
将全部中药材经销商集中于此,申请营业执 照,商铺井然有序,将经销商市场纳入正规化规范化,并 在这里对经销商进行集中管理。
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商 铺“单一产权、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引进现代化交易 方式,全力打造全国中药材市场中心,全面带动四川中药 材产业升级,引领全国行业发展方向,使成都荷花池中药 材专业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标杆。
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四川是中国著名的中药材产地之一,在四川省的广大山区及农田中,栽植了众多的中药材品种。
这些中药材以其独特的药效和疗效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四川趁鲜加工中药材品种众多,下面将详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材及其加工方法。
一、川材川材是四川省传统的中药材之一,主要包括川乌、川芎、川楝子等品种。
川乌是四川省的特色中药材之一,有活血止痛、消肿解毒等功效。
川乌趁鲜加工主要是将新鲜的川乌晒干后,制成川乌片、川乌组织、川乌丸等药物形态。
川芎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活血化瘀、止血、舒筋活络等作用。
川芎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晾晒、烘焙或烘燥,制成川芎片、川芎煎剂等。
二、藤草类四川有着广袤的山区和湿润的气候条件,适宜于藤草类中药材的生长。
藤草类中药材主要包括巴戟天、益母草、丹参等品种。
巴戟天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可以活血、消肿、利尿等。
巴戟天的趁鲜加工主要是将新鲜的巴戟天晒干后,制成巴戟天片、巴戟天酒等。
益母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调经补血、活血散瘀等功效。
益母草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晒干、烘干或烘燥后,制成益母草片、益母草粉等。
三、霉菌草类霉菌草类中药材主要包括青霉、石锁苔、茵陈蒿等品种。
青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抗炎、止咳平喘等作用。
青霉的趁鲜加工主要是将新鲜的青霉晒干后,制成青霉片、青霉糖浆等。
石锁苔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可用于治疗咳嗽、痰多等症状。
石锁苔的加工方法主要是晾晒或烘干,制成石锁苔片、石锁苔糖浆等。
茵陈蒿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利湿、解毒等功效。
茵陈蒿的加工方法主要是将新鲜的茵陈蒿晾晒或烘干后,制成茵陈蒿片、茵陈蒿煎剂等。
四、木本草类四川的山区和湿润气候条件适宜于木本草类中药材的生长。
木本草类中药材主要包括红参、玄参、女贞子等品种。
红参是一种贵重的中药材,具有滋补、益气、补肾等作用。
红参的加工方法一般是将新鲜的红参烘干后,制成红参片、红参粉等制剂。
玄参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等功效。
四川适合种植的药材种类是什么四川适合种植很多种药材,那么你们知道四川适合种植的药材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四川适合种植的药材种类,一起来看看。
四川适合种植的药材种类1.四川盆地药材生产区——本区位于四川盆地底部,热量条件优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主产川芎、麦冬、丹参、白芍、附子、川乌、郁金、姜黄、莪术、泽泻、川白芷、川明参、干姜、佛手、无花果等1000—1500种。
2.攀西地区药材生产区——包括凉山州、西昌市、攀枝花市、金沙江干热河谷等地,水热条件好,主产芦荟、茯苓、补骨脂、红大戟、穿山甲、川续断、三七、黄芩、防风、砂仁、山奈等2400余种。
3.盆地周缘山地药材生产区——本区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是四川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中药资源约1500—2000种,主产天麻、川牛膝、杜仲、厚朴、黄柏、银杏、黄连、金银花、柴胡、辛夷、半夏、红花等品种。
4.川西北高原及川西高山峡谷药材生产区——该区地势北高南低,海拔2500—5500m,主要包括阿坝州和甘孜州,环境几乎无污染,盛产大量名贵中药材,主产川贝母、麝香、红豆杉、薯蓣、羌活、党参、冬虫夏草、黄芪、大黄、秦艽、、红景天、雪莲花、雪上一枝蒿等约1800种。
适合北方种植的药材品种黄芪黄芪别称棉芪、黄耆、独椹、蜀脂、百本等,产于内蒙古、山西、甘肃、黑龙江等地,药用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肝、利尿、抗衰老、抗应激、降压和较广泛的抗菌作用。
由于长期大量采挖,近几年来野生黄芪的数量急剧减少,有趋于绝灭的危险,为此确定该植物为渐危种,国家三级保护植物。
人参人参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为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别称圆参、鬼盖、神草、土精、地精等,生长于北纬33~48度之间的海拔数百米的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产于中国东北、朝鲜、韩国、日本、俄罗斯东部。
穿山龙穿山龙别称穿龙薯蓣、野山药、串地龙、地龙骨等,为薯蓣科薯蓣属多年生缠绕草质藤本,生于山坡林边、灌木林下及沟边,主产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作药物为其根茎,有舒筋活络、祛风止痛之功效。
四川的中药材产业及分布价格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的美誉,在发展现代中医产业方面有着独特的资源优势,科技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川省药材资源非常丰富,科研实力在国内也处于中上游,但是产业资源分散,企业数量偏多,除少数几个特例外,大都缺乏有国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与高成长的规模销售品种。
而且,以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为代表的四川省中药材市场发展水平,包括药材资源和经销商资源,与安徽亳州、河北安国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
看到自己的独特优势,也应该正视与别人的差距,在严峻的市场形势面前,四川必须发挥优势,缩小差距,加快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步伐。
培育道地药材大品种
以培育大品种为目标,精选川贝母、川附子、丹参、川芎、川麦冬、川郁金(姜黄)、川白芷等资源优势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的知名川产道地中药材,按照“大中药、全产业链”的模式,加强规范化种植基地建设,在中药饮片、提取物、配方颗粒、中药新药、食品、保健品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研究开发,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做通产业链,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
利用道地药材进行品牌带动。
立足资源优势,打造川产道地药材大品种、中成药及相关产品大品
种、中药大企业,以品牌带动中药产业快速发展。
集中管理药材经销商
在经销商方面,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正走入正规化和现代化。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市场结合四川当地丰富的药材资源和历史悠久的中药文化,市场在规划设计中引进和融入了国际先进的建筑理念,采用专业的通风采光设计,引进自动关合玻璃顶棚等现代化设施,使之成为“会呼吸”的中药材市场。
将全部中药材经销商集中于此,申请营业执照,商铺井然有序,将经销商市场纳入正规化规范化,并在这里对经销商进行集中管理。
在经营管理方面,采取商铺“单一产权、只租不售”的经营模式,引进现代化交易方式,全力打造全国中药材市场中心,全面带动四川中药材产业升级,引领全国行业发展方向,使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中药材专业市场标杆。
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的建设,也对其他地区中药材市场建设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产业链发展有底气
1.丰厚的药材资源。
四川省作为我国四大中药种植基地之一和农业大省。
中药材一直是四川省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在成都市获得的16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农产品中,中药材就占了4个。
部分中药材的地区标准将可能上升成为国家标准、甚至世界标
准。
在地理上,四川居于东中地区向西发展的最佳位置。
四川经济发展状况如何,不仅对四川本身,而且对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都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四川的中药材年产销量上十万吨,占全国的1/3,当地已经启动了川芎等15种GAP基地。
根据成都市委、市政府产业发展规划,成都地区将以龙门山和邛崃山区域为核心,以川芎、郁金、明参、厚朴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的产品以及黄连、杜仲、黄柏等为重点,建设有规模、有特色、上档次的成都中药材产业链。
在新观念的指导下和政府的帮助下,四川中药材产业有了迅猛的发展。
企业基地种植户的发展模式正在逐步成为主流,这不但保证药源的质量,也保证了企业对药材涨幅的可控性。
2.科研开发实力
四川拥有四川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等一批实力较强的研究机构,拥有中药学等三个国家重点学科和国家天然药物研究中心(成都地奥)、国家中药GLP中心、GCP中心、国家中药新药开发中心等国家重点研究中心;拥有一批高科技成果,可支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的发展;例如自主开发的CO2超临界萃取、超微粉碎、大孔树脂吸附等制药新技术、新设备研究项目,已应用于很
多中药的研发和生产。
预计短期内四川在西部中药产业与科研开发方面的龙头地位难以动摇,目前首先需要考虑的仍是如何在金融、高新园区扶植等方面做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大文章,最终促进中药产业的全面升级,摆脱中药工业过于依赖中药材种植与粗加工产品的相对被动地位。
3、产业水平大步向前
四川省药材资源丰富,科研实力国内中上游,但是产业资源分散,企业数量偏多,除少数几个特例外,大都缺乏有国内影响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与高成长的规模销售品种。
近年来,四川省中药产业发展迅猛;全省现有中成药生产企业120多户,中药饮片企业90多户,其中17户企业的年销售收入超过亿元。
科创、地奥、迪康、中汇制药、康弘、雅安三九等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成为在全国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并在多年的积累下成功上市。
但四川地区的中药产业助推器主要来自民营力量,经营理念、经营模式不够科学化,小作坊似的药材制作企业淘汰率较快,因此笔者建议,下一步要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科技创新为动力,大力发展中药农业、提升中药工业、壮大中药商业、优化中医药服务业,培育大企业、大品种,创立川产中药品牌,促进资源优势向产品优势转变,打造中药千亿产业,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进程,促进四川中药产业跨越式发展。
4、2015年远景展望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四川]基地建设实施方案要点[2011—2015]通知明确发展目标:到2015年,全省中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实现利税200亿元,产值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
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的大型医药企业集团1家,100亿元的1—2家,50亿元的3—5家,10亿元的8—10家,1亿元的80家以上。
打造1个年交易额超过1000亿元的中药材电子商务平台。
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中成药大品种5—8个,过5亿元的8—10个,过亿元的30—40个;力争2—3个中成药品种进入国际医药主流市场;培育全产业链产值突破50亿元的中药材大品种2—3个。
建成6个具有国际水平的区域中药公共服务平台、5个中药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和10个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或重点(工程)实验室。
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中药新药30个,中药相关产品50个;完成30个已上市大品种的二次开发。
四川中药材分布
四川素有“中医之乡,中药之库”之美誉。
据资料统计,全川中药资源有5000余种,其中植物药4600余种,动物药
320多种,矿物药130余种,约占全中国中草药品种的75;其中著名地道药材和主产药材30余种,如川芎、麦冬、黄连、川贝母、冬虫夏草等不仅是中国出口较早且量大的品种,而且在中国国内的生产和销售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比如川芎占有国内90以上的市场份额;人工种植中药材超过50万亩,已建立川药规范化种植示范基地38个;各种动植物药的年允收量超过100万吨,是中国最大的中药材产地。
主要野生和栽培(养殖)中药材品种及其地理分布概括如下:
【川芎】都江堰市(菊花心川芎)、郫县、彭州市、崇州市【川贝母】阿坝州、甘孜州;以卷叶贝母、暗紫贝母为主【附子、川乌】江油市;以南瓜叶附子为主流品种
【黄连】洪雅县、峨眉山市、大邑县(味连)
【麦冬】绵阳市、三台县(绵阳麦冬、川麦冬)
【天麻】平武县大量栽培,野生资源广布
【冬虫夏草】康定县、马尔康县
【红花】简阳市、平昌县(川红花)
【干姜】四川岷江流域多栽培、犍为县、沐川县主产
【川牛膝】天全县(天全牛膝)、洪雅县
【金银花】南江县、沐川县(川银花)
【丹参】中江县(中江丹参)、平武县(川丹参)
【补骨脂】西昌市、金堂县
【郁金(川郁金)】双流县、犍为县、崇州市(多栽种绿丝郁金、黄丝郁金)
【姜黄】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
【莪术】犍为县、崇州市、双流县
【天冬】内江市、古蔺县
【白芍】中江县(中江白芍)、渠县
【白芷】遂宁市(川白芷)
【黄柏】荥经县、峨眉山市、洪雅县、通江县(川黄柏)【厚朴】都江堰市、峨眉山市、古蔺县、三台县(川朴)【杜仲】四川各地均有栽培
【半夏】南充市、西充县主产,川东北地区多野生
【金钱草】四川多野生资源(四川大金钱草)
【泽泻】彭山县、都江堰市(川泽泻)
【麝香】都江堰市、马尔康县(人工养殖,活体取麝)【熊胆】都江堰市主产(人工养殖,活体引流)
【辛夷】北川县主产,四川各地有栽培
【乌梅】大邑县、达州市多栽培
【川续断】主产凉山州
【羌活】甘孜州、阿坝州
【银耳】通江县(通江银耳)
【川明参】苍溪县、金堂县、巴中市
【柴胡】剑阁县(竹叶柴胡多野生,习称“剑柴”;北柴胡多栽培)
【桔梗】梓潼县(川桔梗)
【花椒】汉源县(川椒、红椒)、茂汶县
【大黄】四川北部、西部多栽培
【党参】九寨沟县(原南坪县)
【菊花】苍溪县、仪陇县、中江县
【龙胆】凉山州野生资源丰富
【川木香】四川西部(阿坝州)
【枇杷叶】四川各地栽培
【佛手】犍为县、沐川县(川佛手)。
相关内容: 传统中药出口现状
40%以上村卫生室要配百种中药饮片
目前中药材市场整体购销不佳
中药销售成药店“鸡肋”
新版GSP认证将对中药行业带来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