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同步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309.14 KB
- 文档页数:10
《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练习一、填空题1.河流会侵蚀(),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下来。
2.()是地球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的统称。
3.沉积的先后顺序是,()的先沉积,()的后沉积。
4. 一条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上游两岸是(),中游是(),下游是()。
5.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是()。
6.自然界的力如流水、风力、海浪等对地表会产生()和()的作用,并形成不同的地形地貌。
二、选择题1.下列()是侵蚀所形成的地形地貌。
A.牛轭湖B.三角洲C.冲积扇D.沙滩]2.华北平原是()形成的。
A.沉积作用B.侵蚀作用C.风化作用D.沉积和风化作用3.曲流是()作用形成的。
A.沉积B.风化C.侵蚀D.地球内部运动4.河流的形成是流水对土地()的结果。
A.侵蚀B.沉积C.风化D.冲击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河流的侵蚀和沉积作用,形成了许多不同的地形地貌B.侵蚀的过程中流水带走的是比较细小的颗粒,而小石子等较大的颗粒很难被冲走C.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D.黄土高原是沉积作用形成的三、简答题1.侵蚀和沉积分别形成了什么样的地形地貌?2.除了流水,还有什么自然的力量能引起土地的侵蚀和沉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练习答案一、填空题1.河床和两岸沉积2.河流解析:河流是地球表面较大的天然水流的统称,它是由冰雪融化或降雨产生的径流汇集而成的。
3.重轻4.大石头鹅卵石细沙解析:河流从崎岖不平的山地流到地势平缓的地方,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的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
5.流水侵蚀作用解析:黄河水流经黄土高原是侵蚀作用,黄土高原被侵蚀成千沟万壑,土地支离破碎。
6.侵蚀沉积二、选择题1.A解析:侵蚀作用可以形成V形谷、U形谷、曲流、牛轭湖、瀑布等地形地貌;沉积作用可以形成三角洲、冲积扇、沙滩等地形地貌。
2.A解析:华北平原是由于沉积作用形成的,它形成了平坦辽阔的冲积平原。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第二单元第6课《水的作用》分层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亲爱的同学们:练习开始了,希望你认真审题,细致做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练习。
祝你学习进步!一、填空题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景观是由造成的。
2.当我们乘船沿江而下时,有时会看到大河中央有一些由沙石堆成的“小岛”,人们称它们为。
3.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壤受到侵蚀,从而使、发生变化。
4.在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不同河段,石块越来,表面越来越,棱角越来越。
5.地面的岩石、沙土在水、重力等作用下,被破坏和搬走的现象叫侵蚀。
二、判断题6.暴雨时径流浑浊,说明里面含有大量的泥沙。
7.河道下游的卵石比上游的卵石更小更光滑。
( )8.河流上游的碎石块会被水冲到很远的中、下游,这是因为流水的搬运作用。
()9.鹅卵石与沙洲的形成都是受到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的影响。
()10.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由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三、单选题11.川流不息的河水会夹带着泥沙甚至砾石向前移动,这是流水的( )作用。
A.搬运B.侵蚀C.沉积D.以上都是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河道由窄变宽,水流会加速,泥沙易沉积B.河道由宽变窄,水流会减速,泥沙易沉积C.河道由窄变宽,水流会减速,泥沙易沉积13.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是温州有名的4A 级风景区。
江心屿是由瓯江泥沙淤积而成的小岛,瓯江下游还有七都岛、灵昆岛等多个江心岛,形成这些江心岛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A.风力B.生物C.流水14.沙洲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风的侵蚀B.流水的冲刷和搬运C.火山喷发地壳运动15.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地表与( )有关。
A.风的力量B.板块运动C.雨水冲刷16.下列关于地表形态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降雨与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关系B.地震、火山喷发可以改变地表形态C.地表形态变化只与地震、火山喷发有关系,与其他自然现象没有关系D.流水对地表形态的改变是一个短期的过程17.降水汇集成河流,会对地表产生一定的破坏作用。
教科版(2017秋)五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地球的表面》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海拔较低,宽广,平坦的地形()A.山地B.平原C.高原2.自然界中()地形容易发生侵蚀。
A.山区B.平地C.草原3.一般情况下较大河流的下游可能会堆积很多的细沙,所以中国东部()多。
A.高山B.平原C.盆地4.许多科学家认为东非大裂谷是()而形成的断裂谷。
A.两个板块碰撞B.两个板块拉伸C.火山和地震5.丽丽和家人去郊游,郊游的地方有一条河,河床布满了大石头,这里可能是河的()A.上游B.中游C.下游6.中国的()多高山A.西部B.东部C.南部7,河水流出沟谷后,随着坡度的变缓,河水的流速也逐渐()oA.减慢B.加快C.不变8.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oA.高原B.平原C.盆地二、判断题9.地球上有许多高山,所以陆地面积远大于海洋面积。
()10.中国地形西高东低,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11.地球表面的变化都是很猛烈的,如火山喷发、地震、海啸。
()12.地球表面不是一成不变的,一直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13.一般情况下,海洋部分地壳薄,陆地部分地壳厚。
(14.从地形图上看,地球表面是极为平坦的。
()三、填空题15.整个地球陆地面积约占,海洋面积约占o16.我国幅原辽阔,有各种各样的地形,比如内蒙古是,新疆是。
17.地球上有大洲,大洋等,在地球仪上用不同的、表示,使人们能更好地了解地球。
18.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19.是一种常见而典型的湿地环境。
20.通常,人们把地形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21.沼泽地是一种常见而典型的环境。
四、解答题22.人类的哪些活动会改变地表?它们将产生什么影响?五、实验探究题23.请根据图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11213(1)图1的地形是,图2的地形是o(2)若选择图2的地形做雨水侵蚀的模拟实验,则图2中被流水侵蚀的是点,有土沉积的是点。
(选填图中的字母)(3)如果要探究土地坡度大小对侵蚀的影响,我们可以选择图与图的地形进行对比实验。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弱B、强C、无法判断【答案】:【解析】:第2题【判断题】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3题【解答题】简答题。
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解析】:第4题【作图题】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在下图中标记出“水流速度快”“水流速度慢”“土壤被流水侵蚀严重”“有泥沙沉积”的地方。
你【答案】:【解析】:第5题【实验探究题】如图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示意图,箭头为水流方向。
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土壤最容易流失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泥土最容易在( )沉积下来。
A、上游B、中游C、下游在自然界的河流中,鹅卵石通常出现在河流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答案】:【解析】:第6题【实验探究题】如下图所示,准备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紧,然后用小铲子在斜坡上挖一条“河道”。
将饮料瓶中的水缓缓地倒人“河道”,随着水向下流.河流就形成了。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形成后,“河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快,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慢?“河道”的什么地方侵蚀现象严重,什么地方出现了沉积现象?从本实验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答案】:【解析】:第7题【实验探究题】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鹅卵石B、大石头C、细沙【答案】:【解析】:第8题【实验探究题】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9题【实验探究题】一般大江大河的______和人海口往往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0题【实验探究题】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一般形成在大河的( )。
2019年精选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科版习题精选八十三第1题【单选题】河水流出山谷后,坡度慢慢变小,水的流速也( )。
?A、变快B、变慢C、不变【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河流对土地有( )作用A、侵蚀B、沉积C、侵蚀和沉积【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河床越宽、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______,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______,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答案】:【解析】:第8题【解答题】小明家门前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河边有很多鹅卵石和沙子。
有一次他跟爸爸沿着河道上山,他发现越往山上走,河道旁的石头越大,而且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请解释石块分布不同的原因。
请解释为什么上游的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答案】:【解析】:第9题【作图题】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在下图中标记出“水流速度快”“水流速度慢”“土壤被流水侵蚀严重”“有泥沙沉积”的地方。
你【答案】:【解析】:第10题【实验探究题】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水流带走。
A、大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答案】:【解析】:第11题【实验探究题】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鹅卵石的河床,那么就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河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答案】:【解析】:第12题【实验探究题】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重的颗粒先沉积B、轻的颗粒先沉积C、颗粒分布无规律【答案】:【解析】:第13题【实验探究题】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2019-2020学年度小学五年级上册科学地球表面及其变化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科版习题精选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我国的平原大多都是( )形成的。
A、人类填埋B、河流搬运C、海水冲刷【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水的流速快,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强B、弱C、无法判断【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河水流出山谷后,坡度慢慢变小,水的流速也( )。
?A、变快B、变慢C、不变【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______,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______,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______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凸起的地方______,而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______和______现象对形成和重塑地形地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解析】:第8题【解答题】小明家门前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河边有很多鹅卵石和沙子。
有一次他跟爸爸沿着河道上山,他发现越往山上走,河道旁的石头越大,而且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请解释石块分布不同的原因。
请解释为什么上游的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答案】:【解析】:第9题【实验探究题】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A、水流的作用B、冷热的作用C、风力的作用【答案】:【解析】:第10题【实验探究题】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鹅卵石B、大石头C、细沙【答案】:【解析】:第11题【实验探究题】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2题【实验探究题】河流能搬走细沙和小石子,搬不走大石块。
2019年精选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地球表面及其变化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练习题【含答案解析】第五十六篇第1题【单选题】在上游的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的( )。
A、大石块B、鹅卵石C、细沙【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弱B、强C、无法判断【答案】:【解析】:第3题【判断题】我国的平原大多在河流的下游。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风、冰川、海浪等对土地也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在河流的上游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布满的______,中游河床上堆积了很多的______,下游的河床上堆满了______。
【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有侵蚀和______的现象发生。
侵蚀使得一些地面凸起的地方______,而______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______和______现象对形成和重塑地形地貌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答案】:【解析】:第9题【实验探究题】如图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示意图,箭头为水流方向。
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土壤最容易流失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泥土最容易在( )沉积下来。
A、上游B、中游C、下游在自然界的河流中,鹅卵石通常出现在河流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答案】:【解析】:第10题【实验探究题】河流侵蚀过土地后,土地的坡度越陡,土壤沉积越多。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实验探究题】一般大江大河的______和人海口往往是______。
【答案】:【解析】:第12题【实验探究题】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无关。
2019年精选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巩固辅导-含答案解析第十一篇第1题【判断题】在河流的下游河床上堆满细沙。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2题【解答题】简答题。
在一些高山峻岭中的河流,它们的河道往往很深。
它们的河道一开始就那么深吗?它们是怎样形成深深的河道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怎样形成的。
【答案】:【解析】:第3题【解答题】小明家门前有一条从山上流下来的小河,河边有很多鹅卵石和沙子。
有一次他跟爸爸沿着河道上山,他发现越往山上走,河道旁的石头越大,而且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请解释石块分布不同的原因。
请解释为什么上游的河道两边比较陡峭。
【答案】:【解析】:第4题【作图题】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在下图中标记出“水流速度快”“水流速度慢”“土壤被流水侵蚀严重”“有泥沙沉积”的地方。
你【答案】:【解析】:第5题【实验探究题】如下图所示,准备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紧,然后用小铲子在斜坡上挖一条“河道”。
将饮料瓶中的水缓缓地倒人“河道”,随着水向下流.河流就形成了。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形成后,“河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快,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慢?“河道”的什么地方侵蚀现象严重,什么地方出现了沉积现象?从本实验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答案】:【解析】:第6题【实验探究题】如图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示意图,箭头为水流方向。
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土壤最容易流失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泥土最容易在( )沉积下来。
A、上游B、中游C、下游在自然界的河流中,鹅卵石通常出现在河流的( )。
A、上游B、中游C、下游【答案】:【解析】:第7题【实验探究题】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鹅卵石B、大石头C、细沙【答案】:【解析】:第8题【实验探究题】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2019-2020学年度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知识点练习第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在上游的河床上,我们能看到很多的( )。
A、大石块B、鹅卵石C、细沙【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河流对土地有( )作用A、侵蚀B、沉积C、侵蚀和沉积【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长江中下游平原是由于( )形成的。
A、土壤流失B、土壤沉积C、海水冲刷【答案】:【解析】:第4题【判断题】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5题【判断题】河床越宽、水流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6题【判断题】河水有很强搬运能力,能把上游沙石搬到下游(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7题【判断题】黄河的水面高出地表,是有名的地上河。
(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______、______、______等自然力也会对土地产生侵蚀和沉积作用。
【答案】:【解析】:第9题【实验探究题】如下图所示,准备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紧,然后用小铲子在斜坡上挖一条“河道”。
将饮料瓶中的水缓缓地倒人“河道”,随着水向下流.河流就形成了。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河流形成后,“河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快,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慢?“河道”的什么地方侵蚀现象严重,什么地方出现了沉积现象?从本实验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答案】:【解析】:第10题【实验探究题】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
A、重的颗粒先沉积B、轻的颗粒先沉积C、颗粒分布无规律【答案】:【解析】:第11题【实验探究题】如图是“河流对土地的作用”的示意图,箭头为水流方向。
水流速度最快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土壤最容易流失的是( )。
A、上游B、中游C、下游泥土最容易在( )沉积下来。
2019年(秋)五年级科学上册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教案(新版)教科版【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河流是流水侵蚀土地而形成的。
2.河流会侵蚀河床和两岸,并带走泥土,在水流比较缓慢的地方,这些泥土又会沉积下来。
探究能力:1.通过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2.根据河流实验,推测河流什么地方流速快,什么地方流速慢,什么地方将会有侵蚀,什么地方将会有沉积。
3.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1.认识到地表的地形地貌是不断变化着的。
2.培养对土壤的感情,认识保护耕地不被破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做河流实验,探究河流对土地的作用。
【教学难点】观察河流实验中的现象,用文字和不同的符号记录和表示河流实验结果,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分组器材:湿润、混有少量沙的土,长方形塑料水槽(可用一升牛奶盒剖开对接成河道装置),报纸,塑料薄膜,小铲子,大饮料瓶,塑料杯(杯底侧边扎孔),水,尺子,接水桶。
教师演示:河流形成、河流侵蚀两岸和河床、江河下游泥沙沉积成平原的图片或课件。
【教学过程】一、教学引入(出示河流的图片3张)师:河流一般是由冰雪融化成的小溪或是山涧溪流汇集而成的,当河流漫过地表时会对土地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我们曾学过一篇语文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由于人们的乱砍乱伐,导致洪水来临时,泥石流冲毁了小村庄。
今天,我就和同学们一起来探究一下河流对土地的作用(板书课题)。
二、探索河流对土地的影响1、河流形成后会侵蚀两岸的土地吗?师:流水侵蚀土地形成了沟壑,而沟壑在流水不断侵蚀的过程中会逐渐发展成大的切沟和冲沟并形成河床。
河流的形成也是流水对土地的侵蚀结果(出示千沟万壑的图片)。
那么形成后的河流对两岸的土地还会有侵蚀吗,你认为的侵蚀是什么样的呢?生:会。
2、讨论河流对土地还会产生什么影响。
教科版(2017)五年级上册科学2.6水的作用检测A卷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A.泥石流是土地被雨水侵蚀的一种现象B.在缺少植被、降暴雨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土壤流失C.人类的活动对土地被侵蚀的程度没有影响2.下列地形中,由土壤沉积形成的是()。
A.富饶的长江中下游平原B.世界著名的青藏高原C.有“天府之国”之称的四川盆地D.美丽的洞庭湖3.下面()描述的是的黄土高原上沟整的地形地貌特点。
A.岩层在地壳运动下因受力而发生波状弯曲B.是我国西北地区特殊的典型的风蚀性地貌C.是经过流水长期强烈风蚀逐渐形成的4.设计“降雨量的大小对土地侵蚀程度的影响”实验时,以下做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中“下雨”的量要一样B.实验前检查两边的地形是否一样C.喷壶要从同样的高度“降雨”5.在“雨水如何影响土地”的模拟实验中,()容易被雨水冲走。
A.小石子B.细沙C.黏土6.黄河因泥沙沉积问题,目前变成了一条“地上河”(河床高出两岸地面的河)。
治理黄河最好的方法是()。
A.把河床中的泥沙挖去B.黄河流域多植树造林C.在上游多建水电站,拦住泥沙7.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的是()。
A.大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D.砂砾8.以下几种情况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是________。
A.裸露的坡地B.种树的坡地C.种草的坡地9.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A.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C.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10.小明通过实验认为:流水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下列三个证据最能支持他的结论的是()A.岩石加热后放入水中会裂开B.经常有水的岩石上面会长青苔C.岩石放进装有水的瓶中摇晃,会有细碎的颗粒出现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侵蚀给我们带来的灾害。
A.山体滑坡B.山洪暴发C.冲积平原12.最容易被雨水冲走的是土壤中的()。
A.沙砾 B.沙C.黏土13.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教科版五上第二单元第6课《水的作用》同步练习(含答案)一、填空题。
1.一般情况下河流上游水流速度__________,河流下游水流速度__________。
2.雨水和径流会把地表的土壤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__。
3.观察地形图,我们会发现在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多数是平原,这是河流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作用。
4.地球上的水在陆地、海洋及大气之间不间断地__________,并塑造着__________的形态。
5.如图所示,屋檐下面凹陷的坑是由__________的冲击作用形成的。
二、判断题。
1.河流对土地只会产生不利的作用。
( )2.模拟降雨对土壤的作用时,可以在土壤的表面撒上带有颜色的沙子。
( )3.雨水的流动带走了土壤,改变了地形地貌。
( )4.雨水流动带走了泥沙,并汇聚到一起形成径流。
( )5.只有流水能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 )6.鹅卵石的形成与河流的作用有关。
( )7.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丘陵。
( )三、选择题。
1.模拟降雨对土壤的作用时,在土壤表面撒一些带有颜色的沙子,是为了( )。
A.固定地形B.防水C.便于观察2.河床坡度较大的地方与坡度较小的地方相比,水流的速度( )。
A.较慢B.较快C.相同3.河水的侵蚀作用会使( )。
A.河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浅B.河道越来越窄,越来越深C.河道越来越宽,越来越深4.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这主要是由( )引起的。
A.侵蚀作用B.风化作用C.沉积作用5.关于下图所示的地形,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乾坤湾的形成是因为内侧和外侧水流速度不同造成的B.黄河入海口的沙洲是流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C.水对土壤既有侵蚀作用,又有沉积作用6.在雨水对地表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大石块B.植被C.黏土和细沙7.冲积平原是由( )形成的。
A.风力侵蚀B.泥沙沉积C.海水冲刷四、简答题。
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6.水的作用练习(1)一、单选题1.下列()可以防止泥石流。
A. 加固边坡B. 增强建筑物的防震性C. 加固和加高堤2.在降水.溃坝或冰雪溶化形成的流水作用,在沟谷或山坡上产生的一种挟带大量泥沙.石块等物质的洪流就是。
A. 山体滑坡B. 潮水C. 泥石流3.上游河床布满了大石头,中游河床堆积了很多鹅卵石,下游河床堆满细沙,一条河流的不同地段出现这样不同的景观的原因是( )。
A. 水流的作用B. 冷热的作用C. 风力的作用4.古人修栈道时常用火烧岩石,待岩石温度升得很高时再浇冷水,反复多次岩石便爆裂了。
使岩石发生改变的原因是()A. 动物的活动B. 流水的作用C. 植物的作用D. 冷和热的作用5.水流得慢,携带泥沙的能力就( )。
A. 弱B. 强C. 无法判断6.下列关于表达河流侵蚀和沉积作用正确的语句为()A. 陡坡处容易形成土壤沉积B. 缓坡处水流速度较大C. 水流速度大的地方容易把土壤侵蚀7.小明通过实验认为:流水能改变岩石的模样。
下列三个证据最能支持他的结论的是()A. 岩石加热后放入水中会裂开B. 经常有水的岩石上面会长青苔C. 岩石放进装有水的瓶中摇晃,会有细碎的颗粒出现8.面对洪水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和________.A. 穿越积水,乘坐救生筏B. 避让,疏导C. 停留原地,等候救援。
9.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
A. 鹅卵石B. 大石头C. 细沙10.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的是()A. 大石块B. 植被C. 黏土和细沙D. 砂砾11.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 )很容易被水流带走。
A. 大石块B. 植被C. 黏土和细沙12.鹅卵石的形成过程是()。
A. 岩石→风化、崩落→搬运、磨圆→鹅卵石B. 岩石→搬运、磨圆→鹅卵石C. 岩石→风→鹅卵石13.下列选项中,( )不属于侵蚀给我们带来的灾害。
A. 山体滑坡B. 山洪暴发C. 冲积平原14.以下几种情况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方是。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学期 3.7河流对土地的作用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判断题。
(共5题;共23分)
1. (5分)根据图片提示,制订实验计划。
(1)研究项目:下雨时,土地________的大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2)推测:________
(3)实验材料:________
(4)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________
(5)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________
2. (12分)判断题。
(1)自然界里,只有流水才会对土地有侵蚀和沉积作用。
(2)土地被侵蚀的程度与雨量大小有关,与有无植物覆盖无关。
(3)研究“什么样的土地容易被侵蚀”时,必须要有两组实验进行对照。
(4)水流动时能携带其他物体一起运动,水静止时携带的物质也会沉积下来。
(5)雨水对土壤的侵蚀是从雨水在地面上流动时开始的。
(6)雨水的流动带走了土壤,改变了地形地貌。
3. (2分)上游河床一般会堆积许多鹅卵石和细沙。
4. (2分)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与生态环境无关。
5. (2分)河流侵蚀过土地后,土地的坡度越陡,土壤沉积越多。
二、选择题。
(共7题;共20分)
6. (8分)选择题。
(1)某小组研究土地的坡度对侵蚀的影响,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A . 有无覆盖物和雨量大小
B . 土地坡度和雨量大
C . 有无覆盖物和土地坡度
(2)某小组研究雨量大小对侵蚀的影响。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A . 在一块有覆盖物的土地上,先下“小雨”,再下“大雨”进行比较
B . 在两块都有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C . 在两块都无覆盖物.且坡度相同的土地上,一块下“小雨”,另一块下“大雨”进行比较
(3)在雨水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径流带走。
A . 大石块
B . 植被
C . 黏土和细沙
(4)河谷的形成主要是()。
A . 流水的沉积作用
B . 风力的搬运作用
C . 流水的侵蚀作用
7. (2分)由于流水对土地有()作用,所以地表便形成了许多溪流和沟壑。
A . 沉积
B . 分解
C . 侵蚀
8. (2分)下游的河床一般有较多的()。
A . 鹅卵石
B . 大石头
C . 细沙
9. (2分)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地势平坦的平原一般形成在大河的()。
A . 中游
B . 上游
C . 下游
10. (2分)在河流对土地的侵蚀过程中,()很容易被水流带走。
A . 大石块
B . 植被
C . 黏土和细沙
11. (2分)在做沉积实验时,我发现()。
A . 重的颗粒先沉积
B . 轻的颗粒先沉积
C . 颗粒分布无规律
12. (2分)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鹅卵石的河床,那么就可以判断这里可能是河的()。
A . 上游
B . 中游
C . 下游
三、读图题。
(共1题;共5分)
13. (5分)分别用不同的符号在下图中标记出“水流速度快”“水流速度慢”“土壤被流水侵蚀严重”“有泥沙沉积”的地方。
你
四、应用题。
(共1题;共10分)
14. (10分)简答题。
(1)请你说一说上壤是如何被雨水侵蚀的。
(2)可能影响土壤被侵蚀的因素有哪些?
五、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5. (6分)填空题。
(1)雨点降落时的力量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雨水对土地的________。
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________、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2)流水对土壤的作用主要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
(3)流水会把地表的泥土带走,使土地受到________,从而使地形地貌发生________。
六、连线题。
(共2题;共25分)
16. (5分)连线题。
在进行“雨水对土地的侵蚀”的实验研究中,下面的材料或操作分别模拟自然界的什么事物和现象?
17. (20分)如下图所示,准备一个长方形塑料水槽,在水槽的一端用土堆一个一边高一边低的斜坡,并稍微拍紧,然后用小铲子在斜坡上挖一条“河道”。
将饮料瓶中的水缓缓地倒人“河道”,随着水向下流.河流就形成了。
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河流形成后,“河道”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河流形成时,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快,什么地方的水流速度慢?(3)“河道”的什么地方侵蚀现象严重,什么地方出现了沉积现象?(4)从本实验中,你能得出哪些结论?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
(共5题;共23分)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2-1、
2-2、
2-3、
2-4、
2-5、
2-6、
3-1、
4-1、
5-1、
二、选择题。
(共7题;共20分) 6-1、
6-2、
6-3、
6-4、
7-1、
8-1、
9-1、
10-1、
11-1、
12-1、
三、读图题。
(共1题;共5分)
13-1、
四、应用题。
(共1题;共10分)
14-1、
14-2、
14-3、
14-4、
五、填空题。
(共1题;共6分)
15-1、
15-2、
15-3、
六、连线题。
(共2题;共25分)
16-1、
17-1、
17-2、
17-3、
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