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按键和触摸屏PPT
- 格式:ppt
- 大小:1.27 MB
- 文档页数:11
触摸按键与触摸屏设计指导徐国斌2007-11-05homerx@/mobilemd目录:1. 概述2. 触摸按键设计指导 3. 触摸屏设计指导4. Lens Touch Panel 设计指导 5. 电容式Lens Touch Panel6.附录:Psoc 触摸按键问答无维网免费资料 WW W .5D C A D .C N1. 概述对触摸屏与触摸按键在手机中的设计与应用进行介绍,对设计的经验数据进行总结。
达到设计资料和经验的共享,避免低级错误的重复发生。
2. 触摸按键设计指导 2.1 触摸按键的功能与原理2.1.1触摸按键的功能触摸按键起keypad 的作用。
与keypad 不同的是,keypad 通过开关或metaldome 的通断发挥作用,触摸按键通过检测电容的变化,经过触摸按键集成芯片处理后,输出开关的通断信号。
2.1.2触摸按键的原理如下图,是触摸按键的工作原理。
在任何两个导电的物体之间都存在电容,电容的大小与介质的导电性质、极板的大小与导电性质、极板周围是否存在导电物质等有关。
PCB 板(或者FPC )之间两块露铜区域就是电容的两个极板,等于一个电容器。
当人体的手指接近PCB 时,由于人体的导电性,会改变电容的大小。
触摸按键芯片检测到电容值大幅升高后,输出开关信号。
在触摸按键PCB 上,存在电容极板、地、走线、隔离区等,组成触摸按键的电容环境,如下图所示。
FingerTime Capacitance C无维网免费资料 WW W .5D C A D .C N2.1.3 触摸按键的按键形式触摸按键可以组成以下几种按键 z 单个按键z 条状按键(包括环状按键) z 块状按键单个按键条状按键 块状按键2.1.4触摸按键的电气原理图如下:无维网免费资料 WW W .5D C A D .C N在PCB 板上的露铜区域组成电容器,即触摸按键传感器。
传感器的信号输入芯片,芯片经过检测并计算后,输出开关信号并控制灯照亮与否。
HGT833屏幕按钮Key1 机械手使用/不使用。
(当不使用时,欧规信号全部给出,注塑机可以不受机械手信号影响,使用时欧规信号按设定给出,注塑机运行受到机械手的信号的影响。
另外,如果需要重置欧规信号输出,可将机械手使用/不使用按钮开关一次。
此外还应注意,当机械手和注塑机配合时,要做到:退出自动运行先停注塑机,开始自动运行先开注塑机,可避免注塑机和机械手配合上的时序问题照成的一系列问题)Key2 机械手自动与手动切换。
(在手动模式下,按此按钮,机械手准备进入自动运行状态,一切手动操作都将锁定,等待机械手自动开始。
在自动运行下,按此按钮退出自动运行并切换到手动模式。
)Key3 机械手自动运行开始。
(在机械手在等待自动开始时,按此按钮,机械手进入自动运行状态,也就是key2被按下后,按此按钮进入自动运行)Key4 机械手退出自动运行/页面帮助。
(当机械手处于自动运行时,按此按钮机械手将退出自动云行,并切换到手动状态;当机械手处于非自动状态时,按此按钮则可显示当前页面的帮助信息,如果key4按钮灯亮则说明此页面有帮助信息,反之没有)Key5 机械手常用IO信号监控。
(监控欧规信号,备用IO,吸盘夹具,功能输入输出等)Key6 机械手复归。
(按下此按钮,机械手进入复归模式;当按下急停按钮后,双击此按钮,系统进入触摸屏校准程序;当出现被零除(DIVIDE BY ZERO)错误时,按下急停按钮,并双击此按钮消除这个错误)Key7 单步运行。
(当机械手在单步运行模式下,按一次此按钮进行一步动作。
一步动作指教导中的一个图标动作。
)Key8 切换到单步运行模式。
(当系统在自动运行模式下,按此按钮,系统可切换到单步运行模式)Key9 重置吸盘夹具。
(按此按钮,将显示需要重置的吸盘夹具,客户可选择需要重置的吸盘夹具)Key10 快速进入教导模式。
触控按键原理
触控按键原理是基于电容传感技术的一种输入方法,它利用人体的电容特性来实现触控输入功能。
触控按键通常由一个触摸感应电容芯片、电容板和处理芯片组成。
电容芯片通过电容板感知人体靠近的位置,当手指或者其他导电物体接触到电容板时,人体与电容板之间形成了电容,导致电容芯片会检测到这个变化。
通过测量这种电容变化的大小和位置,触控按键就可以确定用户的触摸位置和操作意图。
具体来说,电容板上会分布有一系列的电容传感电极,这些电极会形成一个电容网。
当用户触摸电容板上的某个位置时,手指与这些电容电极之间会形成一个位于人体和电容板之间的电容。
触摸感应电容芯片会利用一种电容传感算法,通过测量电容变化来确定用户接触的位置。
处理芯片会接收电容芯片传输过来的触摸位置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根据不同的算法和应用需求,处理芯片会将触摸位置转化为相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按钮点击、滑动操作或者其他功能操作。
这些控制信号可以用于用户界面的交互,实现交互设备的各种功能。
触控按键原理的核心在于电容的感应和测量,通过感知电容的变化来实现触摸输入的功能。
这种技术在很多触摸屏、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中得到广泛应用,使得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幕来进行各种操作,简化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用户体验。
图解触摸屏技术原理(Z T)iPhone可能是2007年采用了触摸屏的最高端手机产品。
在2008年,60多款其它型号的手机也将采用触摸屏技术,而2009年还将有100多款新手机采用触摸屏技术。
触摸屏将在手机上变得如此普及,以致于我们预计到2012年带触摸屏的手机将达到5亿部左右。
与此同时,即便是低端手机型号也将增加触摸按键、滑动条和旋转轮的使用。
当然,手机只是其中的一个应用,触摸屏技术正在迅速渗透的其它一些应用还包括PDA、PC、GPS系统和家用电器。
今天,精心设计的触摸屏使用起来是一种享受。
该技术带来了新颖的、富有吸引力的和简单易用的人机接口,而且这样的接口能很容易地进行改进和更新,以实现新的特性或系统功能。
为响应不断改变的消费需求而做出的设计更改,只需要对软件做出一些修改就可以了。
最重要的是,最新的触摸屏产品即便在有射频干扰的环境下也能稳定可靠地工作。
走近触摸屏今天的电气和电子设备采用了以下5种类型的触摸屏技术:电阻式、表面电容式、投射电容式、表面声波式和红外线式。
其中前三种适合用于移动设备和消费电子产品,后两种技术做出的触摸屏不是太昂贵就是体积太大,因此不适合上述应用。
采用以上任何一种触摸屏技术的系统都由一个感应装置、它与电子控制电路的互连装置和控制电路本身构成。
电阻式触摸屏(见图1)从技术角度来讲可能并不算真正的‘触摸’屏,因为它需要一定的压力才能激活。
这点与真正的触摸接口是不同的,因为有些触摸屏甚至只需将手指靠近就能感应到。
电阻式触摸屏采用了三明治架构实现,上下两层是印刷在塑料(PET)薄膜上的导电性铟锡氧化物(ITO),中间隔以空气。
该空气隙由很多微小的间隔器来保持。
当两个导电层被手指(或铁笔)压到一起时才算是完成了一次‘触摸’,而触摸的位置通过测量X轴和Y轴上的电压比就可检测出来。
根据采用多少根线将数据传输到微控制器进行处理,电阻式触摸屏可分为四线、五线、六线和八线版本。
电阻式触摸屏成本低廉,已经广泛地在大批量应用中得到了采用。
触摸按键的原理
触摸按键的原理是基于电容感应技术或压力感应技术实现的。
以下是这两种技术的原理介绍:
1. 电容感应技术:
触摸按键上面覆盖着一层导电材料(如金属或导电涂层),称为传感层。
当手指接触到传感层时,由于人体带有电荷,触摸屏下面的触摸控制板也被带上了一定的电荷。
屏幕上的电子电路会发射一个低强度的电场,一旦有物体(如手指)接近,引起电荷的分布变化。
这种变化会被传感器检测到,计算机会根据这种变化来确定触摸点的位置。
2. 压力感应技术:
触摸按键上面覆盖着一层感应层,通常是由导电材料制成。
当手指或物体施加压力在触摸按键上时,感应层会发生微小的形变或电阻变化。
触摸屏下面的传感器可以检测和测量这种变化,并将其转化为电信号。
计算机通过分析这些信号来确定按键的位置和触摸强度。
无论是电容感应技术还是压力感应技术,当触摸事件发生时,触摸屏会将相关的信号传输到计算机或设备的处理器中,处理器会根据信号计算出触摸点的位置,并执行相应的操作,如触发键盘输入或进行屏幕操作等。
这样就实现了触摸按键的功能。
触摸按键方案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触摸屏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种设备中,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车载导航系统等。
触摸按键方案成为了人机交互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触摸按键方案,包括电容触摸按键、电阻触摸按键以及声表面波触摸按键,并对其原理和应用进行详细说明。
一、电容触摸按键方案电容触摸按键方案基于电容原理,通过感应触摸对象与电容探测电极之间的电容变化来实现按键的触发。
电容触摸按键方案具有以下优点:1. 高灵敏度:电容触摸按键可以检测极小的电容变化,触摸时只需轻轻触摸即可触发。
2. 多点触控:电容触摸按键可以实现多点触控,提供更多的交互方式。
3. 高速响应:电容触摸按键的响应速度非常快,可以迅速响应用户的操作。
二、电阻触摸按键方案电阻触摸按键方案基于电阻原理,通过两个电阻层之间的接触来检测按键触发。
电阻触摸按键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 较低成本:电阻触摸按键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适用于一些低成本的应用场景。
2. 耐用性强:电阻触摸按键具有较好的耐久性,可以经受长时间的使用而不容易损坏。
3. 对环境要求低:电阻触摸按键对环境的要求较低,可以在较恶劣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三、声表面波触摸按键方案声表面波触摸按键方案利用声表面波传感器来检测按键触发,其原理是通过声波在表面传播产生的能量变化来实现按键的触发。
声表面波触摸按键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 高精度:声表面波触摸按键具有较高的精度,可以提供准确的触摸定位。
2. 抗干扰能力强:声表面波触摸按键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正常工作。
3. 适用范围广:声表面波触摸按键可以适用于各种表面材质,如金属、玻璃、塑料等。
综上所述,电容触摸按键、电阻触摸按键和声表面波触摸按键是目前常见的触摸按键方案。
在选择合适的方案时,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需求和预算来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触摸按键方案的不断创新和改进将为人机交互领域带来更多的可能性和便利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交互体验。
触摸按键原理
触摸按键原理是指通过对按钮进行触摸或轻按,通过物理传感器对触摸信号进行检测和识别的过程,从而实现相应的功能。
触摸按键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在触摸时会形成一个电路闭合,通过传感器检测电流变化来识别按键操作。
触摸按键原理主要是基于电容感应和电阻感应两种方式。
其中,电容感应是指当手指触摸按钮时,会改变按钮上的电容量,通过检测这种电容变化来实现按键的识别。
而电阻感应是指通过感应器上的触摸点接触悬浮导电层,改变了电阻值,从而实现按键识别。
在电容感应触摸按键中,常用的传感器是电容感应芯片,芯片内部有多个电容传感器节点组成的矩阵,通过扫描这些节点的电容值变化来判断哪个触摸点被按下。
当手指接触到触摸按键时,手指与按钮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小的电容通路,引起触摸按键电容的变化,感应芯片通过传感器矩阵扫描电容变化,并计算出触摸的位置和触摸力度。
在电阻感应触摸按键中,触摸按钮由两层导电膜组成,当手指触摸时,上下两层导电膜接触形成一个电阻。
感应器会检测到电阻值的变化,从而判断哪个触摸点被按下。
总体来说,触摸按键通过感应器检测到手指触摸或轻按时所产生的电容或电阻变化,然后将这个变化转换为数字信号,最终由系统解读为相应的操作或功能。
这种触摸按键的原理已经在许多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触摸屏等。
电容触摸按键
电容触摸按键是一种无需物理按下的按键,通过接近或触摸电容板上的电容触摸区域来实现按键触发。
它利用了人体的电容,当手指接近电容触摸区域时,会引起电容板上的电容值发生变化,从而识别出手指的触摸动作。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电子设备的触摸屏、智能家居控制面板和汽车中的触摸控制面板等。
与传统的机械按键相比,电容触摸按键有以下优点:
1. 无需物理按下,触摸即可触发,因此使用寿命更长。
2. 可以实现多点触控,提供更多的操作选项和交互方式。
3. 无需物理结构,可以实现更薄更灵活的设计。
4. 可以防水防尘,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然而,电容触摸按键也存在一些缺点:
1. 对于手套等绝缘物体的触摸感应效果会减弱。
2. 对于湿手或多汗的情况,触摸感应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 当环境中存在大幅变化的温度或湿度时,电容触摸按键的灵敏度可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总体来说,电容触摸按键在现代电子产品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便捷和灵活的操作方式为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使用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