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281例临床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60.46 KB
- 文档页数:2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临床分析目的分析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的疗效。
方法选择2007年1月~2012年10月经临床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黏膜下肌瘤、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35例患者,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肌瘤转归和治疗效果等。
结果手术时间3~35(12.5±3.2)min;术中出血4~30(5.5±1.8)mL;治疗6个月后超声检查肌瘤消失99例,肌瘤直径减少80%以上22例,减少50%~80%14例。
治愈率为89.6%,总有效率为100.0%。
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黏膜下肌瘤具有微创、安全,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治愈率高等优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ucous myoma. Methods 135 cases definited submucous myoma by clinical and ultrasonic examination from January 2007 to October 2012 were give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The operation time,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prognosis of myoma and treatment effec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was 3-35(12.5±3.2)min;Th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was 4-30(5.5±1.8)mL;Ultrasonography results after 6 months of the treatment show that the patients with disappearance of myoma were 99 cases,the patients with diameter of myoma decreasing more than 80% were 22 cases and with diameter of myoma decreasing between 50% to 80% were 14 cases.The cure rate was 89.6% and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100%. Conclusion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ubmucous myoma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nimally invasive,safe,short operation time,les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and high cure rate.[Key word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Submucous myoma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疾病的治疗越来越趋向微创。
①浙江武警总队杭州医院 浙江 杭州 310051射频消融技术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530例临床观察 毛连梅① 何小红① 田春丽① 孟繁华① 王海鸿① 【摘要】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2003年4月-2009年12月临床和超声检查确诊为子宫肌瘤的530例患者,分成两组,第一组300例患者于射频消融后配合米非司酮治疗,第二组230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未用药。
在B 超定位及监护下,用射频消融技术进行肌瘤射频消融治疗,观察随访并判断其临床疗效。
第一组患者术后配合米非司酮治疗3个月,并随访2年,第二组定期临床随访2年。
结果:第一组术后第1、3、6、12个月随访,其中45例失访,余255例患者术后1个月缩小10%~20%,3个月缩小50%,6个月缩小70%~80%,12个月缩小5%,治疗期间部分患者偶有腹痛、排液多外,无其他不适。
第二组术后1个月缩小10%~15%,3个月缩小30%,6个月缩小50%~60%,12个月缩小3%,且并发腹痛、阴道排液增多、腰酸、子宫出血淋漓不断,3例并发急性盆腔炎。
结论:射频消融配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能有效提高肌瘤的治愈率和有效率,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中图分类号 R737.33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1674-6805(2012)08-0052-02临床与实践 Linchuangyushijian 《中外医学研究》第10卷 第8期(总第160期)2012年3月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与资料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采用t 检验,组间对比采用 字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2周的治疗,两组患者均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其中治疗组49例患者,痊愈34例,占69.39%,显效8例,占16.33%,好转4例,占8.16%,无效3例,占6.12%,总有效率85.71%;而对照组44例患者中,痊愈19例,占43.18%,显效7例,占15.91%,好转12例,占27.27%,无效6例,占13.64%,总有效率59.09%。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36例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技术对各式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36例子宫肌瘤(最大肌瘤直径<5cm,浆膜下除外)患者在b起监视下,将射频凝固器插入子宫肌瘤内进行射频消融术治疗,功率设置为25w,作用时间5~16min。
结果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各式子宫肌瘤的效率93.1%,治愈率76.4%,好转率12.8%,无效率3.9%。
结论在子宫肌瘤的治疗上,射频消融技术疗效确定,安全微创,值得推广。
【关键词】射频消融技术子宫肌瘤中图分类号:r737.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63-02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死器官常见的良性肿瘤,也是人体最常见的肿瘤,发病率为25%左右,[1-2],射频手术治疗子宫肌瘤再发率高,子宫全切除术是防止复发最有效的方法。
但当前子宫肌瘤患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为此患者往往要求采用保留子宫机能的射频手术治疗方式[3],故对于美观、微创及保留生育功能的要求也日渐明显。
射频是一种高频振荡电流,使组织产生生物热效应,对组织没有电解作用,不会引起肌肉收缩。
近年来,射频消融技术作为一种快捷、有效的治疗方法,在子宫肌瘤的治疗方面已日渐被认可和推广,它使不宜和不愿手术的患者亦能获得治疗机会。
本文收集2005年3月~2008年11月间笔者所在医院疏浚的应用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子宫肌瘤病例36例,对其病变特征和治疗情况进行总结性分析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5年3月~2008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36例,单发肌瘤15例,多发肌瘤21例(不超过4枚),最大肌瘤直径<5cm,浆膜下肌瘤除外,年龄(40.6±11.9)岁,体重(59.1±10.4)kg,无严重心肺疾病,近3月内未采取其它治疗措施。
1.2 方法1.2.1 仪器西安半边天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bbt-rf-b型射频治疗仪,工作频率(550±50)khz,发生器功率0~60w,治疗子宫肌瘤的功率参数预置为25w,治疗电极锐刀具,远端0.5~1.2cm裸露,其余部分均被绝缘材料包裹。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分析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采取在腹部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实施射频消融术,观察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效果。
结果:所有的肌瘤类型(肌壁间和黏膜下子宫肌瘤)治愈疗效效果均良好有效,总体治疗有效率均高。
组间差异比较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30例子宫肌瘤患者经过治疗后痊愈的有27例,治疗总有效率占96.67%。
结论: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安全性,且对卵巢功能没有明显的影响。
标签:超声引导;射频消融术;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女性在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生殖器良性肿瘤,子宫肌瘤由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常见多发年龄在35~50岁的女性[1];临床上根据症状及肌瘤的大小,生长部位决定治疗方案,包括期待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手术有腹腔镜,传统开腹手术,传统开腹手术有创伤大,出血多,术后并发症多等副作用,已经并不能满足患者的康复需求[2];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发现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具有创伤小、安全性较高、疗效好等优点,其手术在对于治疗有适应症的子宫肌瘤患者,对其术后康复起到了很大的帮助作用[3];为进一步探析超声引导下经阴道行射频消融术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笔者行本次观察,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30例子宫肌瘤患者,患者都为女性,且无心肺功能、肾脏功能不全以及重度贫血者,患者年龄35~50岁,平均年龄(40.5±4.6)岁,子宫肌瘤大小1.5~5.0cm,平均大小为(2.69±0.87)cm,其中肌壁间肌瘤有22例,黏膜下肌瘤有8例,比较全部患者年龄、性别以及得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作者:朱海成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17期【摘; 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子宫肌瘤患者,时间在2017年12月直至2018年8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7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包括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射频消融术治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对比其两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7.1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子宫肌瘤患者不良反应2.86%,与对照组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十分显著,且安全性高,值得研究。
【关键词】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安全性在女性常见疾病中,子宫肌瘤十分多见,为良性肿瘤类型,临床尚无发病机制[1]。
多数患者发病早期症状不显著,多为体检时发现,无需进行特殊处理,按时随访即可。
而部分患者易伴有下腹坠胀、月经量多以及下腹痛等症状,且经检查可见子宫肌瘤体积较大,应及时采取切除术治疗[2]。
本院对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分析(2017年12月至2018年8月之间),并总结分析结果,具体情况见下文描述。
1 资料/方法1.1基线资料研究对象均为子宫肌瘤患者,例数-70例,采用抽签或随机的方式对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对照组,例数分别为35例。
观察组-年龄段在30岁至50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0.02±1.34)岁;肌瘤直径5-16cm,平均直径(10.55±1.32)cm;病程1个月-5年,平均病程(2.56±0.31)年。
对照组-年龄段在31岁至50岁之间,经计算后中位年龄为(4056±1.75)岁;肌瘤直径5-17cm,平均直径(11.32±1.25)cm;病程2个月-5年,平均病程(2.77±0.56)年。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227例临床观察李晓婷 魏娟娟 施正洪【摘要】 目的 评价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
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适合射频消融治疗患者227例,静脉麻醉,超声定位监视下射频消融刀刺入子宫肌瘤瘤体内,进行射频消融,见瘤体超声图像呈强回声结果。
结果 227例患者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经过顺利,术后有效率95%。
术后并发症:出血、腹痛、发热等。
结论 射频消融治疗子宫肌瘤不改变卵巢、子宫的血液供应,不影响卵巢、垂体的激素分泌,对子宫、卵巢功能无不良影响。
【关键词】 射频消融 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妇科多发病、常见病,其中育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为20%~30%。
目前,临床多使用药物、开腹手术、介入治疗及腹腔镜肌瘤剥除方法,射频消融作为一种微创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已逐渐在临床上得到应用。
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选择适合病人利用射频消融治疗仪器治疗子宫肌瘤,取得满意疗效。
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1.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子宫肌瘤病人227例,年龄30~45岁,均经超声证实为子宫肌壁间肌瘤(180例)、粘膜下肌瘤(25例)、不带蒂的浆膜下肌瘤(22例)。
1.1.2 手术适应症 单发肌瘤,直径≤5cm,多发肌瘤,数目≤3个,直径<3cm(子宫体为3个月妊娠大小),月经干净后3~7d,放置宫内节育器者取出宫内节育器,常规妇科检查作者单位:上海国正医院邮 编 200000 收稿日期 2012-04-12无妇科急性炎症,无心肺功能异常,无严重贫血及凝血功能障碍,对有不规则流血者,分段诊刮病理检查排除子宫内膜病变。
术前生命体征均正常,心电图无异常,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白带常规无异常,血红蛋白<8g/L,先纠正贫血再消融治疗,做好术前告知。
1.2 手术方法 我院采用DS98F-D型妇科射频消融治疗仪,功率20~50W,治疗前30min肌注地西泮注射液10mg,654-2注射液10mg/5mg,肌注曲马多50mg,治疗前1h禁排尿,治疗前30min~2h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方法效果和护理发表时间:2017-01-12T14:39:54.040Z 来源:《健康世界》2016年第28期作者:陈华荣[导读] 本院采用BBT-RF-E型妇科多功能治疗仪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均收到满意效果。
上海市第八五医院上海 200052关键词:子宫肌瘤;射频消融术;效果;护理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在生育年龄妇女中的发病率为25%,可导致月经过多、痛经和压迫症状等,本院采用BBT-RF-E型妇科多功能治疗仪保守治疗子宫肌瘤,均收到满意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院2014-2015年应用BBT-RF-E型妇科功能治疗仪保守治疗子宫肌瘤360例,B超确诊为子宫肌瘤最大径线在7cm内,年龄35-55岁,平均45岁,对无急、慢性病史,无严重心血管及血液系统疾病,常规行妇科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心电图、肿瘤标志物、有节育环者先取出节育环排除盆腔其他疾病,于月经干净3-7天内进行治疗。
1.2方法射频电流可以使人体的带电离子发生振荡而相互摩擦产热,当温度超过45摄氏度时,细胞内的蛋白变性,脂膜溶解,细胞膜崩裂,细胞内外水分丧失,组织发生凝固性坏死,射频可以抑制组织的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改变组织PH值,使溶媒体、碱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增加,促进组织细胞的自我消化,射频还可以造成进行性的微血管损伤以及神经束和神经鞘膜血旺细胞的凝固变性,从而达到破坏消除治疗子宫肌瘤的目的。
治疗前测量血压、脉搏,应用膀胱适度充盈,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并消毒外阴宫颈,B超监视下应用肌瘤自凝刀,选择适当功率(30W)进行治疗,术后应用抗生素,止血药帮助子宫收缩,与术后1周,1、2、3、6个月复诊,B超测量肌瘤大小及回声情况。
1.3诊断标准1)月经过多、经期延长或不规则出血,下腹可出现硬块,少数有压痛及压迫症状,或伴贫血。
2)妇科检查可发现子宫增大,质硬,可触及肌瘤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