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语音角度看沂南方言的混合型综合性过渡性特征(LCF)
- 格式:pdf
- 大小:415.51 KB
- 文档页数:13
论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李如龙(厦门大学中文系,福建厦门361005)摘要:汉语方言的变声、变韵、变调,以及轻声、儿化及其他小称音变等,可统称为语流音变。
它不是纯语音的联合音变,有时是为了区别词义和表示不同的语法意义而形成的。
各种音变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顺序,一般从连读变调开始,而后产生轻声,进一步发展为合音(包括儿化、小称变韵和小称变调)。
各种音变是唐宋以来多音词大量产生后发生的,是自北向南扩展的,现代方言中是北方变得多,南方变得少。
关键词:汉语方言;语流音变;多音词中图分类号:H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8-0460(2002)06-0043-08汉语方言的变调、变声、变韵以及轻声、儿化、小称音变等现象,本文统称为“语流音变”。
近二三十年来,关于汉语方言的语流音变已有很多调查报告,各种复杂的情形令人目不暇接。
“语流音变是方言在一定的语境中所发生的共时变异”,[1](P117)更具体地说,语流音变是单字音在多音连读时所发生的变化。
现代汉语方言中,语流音变的种类有多有少,音变的规律也各不相同。
有的方言同时存在着多种语流音变,其中的规律还十分复杂,有的几乎没有连读音变,或者虽然有一两项,规律却很简单。
总的说来,汉语方言的各种语流音变都很有特色,它既不是单纯的连音变读(sandhi),也不全是表示语法关系的手段。
所谓形态音位(morphoneme),既是一种联合音变,也体现了某些历史音变。
这些现象体现了现代汉语方言的语音结构系统的重要特征,很值得深入研究。
本文试讨论汉语方言音变的类型、成因、性质、途径和历史发展过程。
一、语流音变的类型轻声、儿化、变调、变声、变韵、小称等音变现象是现代汉语特有的,这些名称是中国学者按照汉语的习惯所定的。
中国学者不太重视规范术语,因而有些名称至今还不是十分统一。
例如“变调”多指多音连读字调变化,有的学者把粤语的“语素变调”也称为变调,那并非多音连读时发生的,如果这种语素变调也算变调,“四声别义”不也是变调吗?轻声其实也是一种变调,·43·收稿日期:2002-06-20作者简介:李如龙(1936-),男,福建南安人,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沂水方言中的三音节词研究作者:王觅来源:《汉字文化(教育科研卷)》2018年第07期【提要】沂水方言中三音节词占方言词汇的大多数,三音节词与普通话三音节词在构词语素方面关系复杂,既有完全相同的又有部分相同的和完全不同的。
其中单纯词很少,合成词构词方式主要是复合式和附加式。
在造词方法上,沂水方言三音节词在词法学造词、句法学造词、修辞学造词、语音学造词方面都有涉及。
【关键词】沂水方言三音节词构词造词在沂水方言词语里,多音节词语丰富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现象,多音节词在沂水话词汇中的占比远远超过普通话的情况。
对《沂水方言志》中的词汇进行归纳发现,3360 条词语中多音节词语有 1473 条,占总数的 43.8%。
这些多音节词有三个音节的,有四个音节的,有的甚至多达六七个音节。
其中三音节词又占了多音节词的大多数,一共有901个,占了多音节词的61.2%、总词汇量的26.8%。
这些三音节词内部结构大都十分稳定,不能任意更改。
譬如:犯大段严重相克山夼里深山野岭之中沫落头说话时喷出的口水下面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沂水方言三音节词的特点。
一、构词方面1.从构成语素来看李如龙在《汉语方言学》一书中提出:造词法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展示了汉语各方言的词汇差异——“汉语方言间的词汇差异最大的表现就在于采用什么语素、如何合成来表示客观事物的种种观念的。
这就是狭义的‘造词法’的不同”,并且“用什么语素、结成什么关系来表示客观事物的概念,反映了不同地域的人们认知世界的不同方式,反映了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的不同实践基础”。
沂水话与普通话进行对比就可以很好地阐释这一点。
1)构成语素与普通话完全相同的在901个三音节词中,有少数词发音与普通话不同,但是在构词语素与意义上完全相同,例如:三伏天、人影儿、老头子、冤大头、替罪羊、身子骨、娃娃亲。
但这些完全相同的词数量十分有限,只有固定的几个。
2)构成语素与普通话部分相同的还有一些词与普通话三音节词具有部分相同的构词语素(音节数量相同),即沂水方言用与普通话大致相同的语素对同一事物、动作或状态进行表达,形成意义相同但形式不同的词语。
论临沂方言后缀的构词规律与特点摘要:山东临沂方言含有丰富的词缀,其中后缀数量居多。
临沂方言后缀的构词能力很强,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上表示附加含义。
临沂方言后缀的使用要受到不同条件的制约,后缀内外部与词根的组合都带有不平衡性。
在语音上,临沂方言后缀呈现出轻音化的趋势,更加符合人们交际的需要。
通过对临沂方言后缀的举例分析,可以归纳出临沂方言后缀构词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关键词:词缀临沂方言后缀构词规律构词特点词缀是表示词附加意义的词素,用来附着在词根上构成附加式合成词,它是本义虚化且有类化作用的定位语素,位于词根前的叫前缀,位于词根后的叫后缀。
临沂方言中的后缀比较丰富,同一个后缀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后表示词的意义或某种语法作用,这体现出临沂方言后缀成词的能产性和规律性。
本文将通过对临沂方言后缀的举例分析,探讨临沂方言后缀构词的基本规律与特点。
一、临沂方言后缀构词的基本规律临沂方言中的后缀比较丰富,同一个后缀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后面,表示相同或不同的感情色彩。
(一)名词后缀临沂方言中常见的名词后缀有“头、子”等,多读轻声,主要用于口语交际。
1.后缀“头”“头”作名词后缀,在临沂方言中可以附着在不同词性的词根后面,使名词意义明确化,非名词词性名词化,因此它被定性为名词标识。
“头”作名词后缀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其一,名词词根+“头”。
这种情况与普通话中“头”作后缀的用法大体一致,一般没有明显的附加意义和感情色彩,读作轻声,如“木头、砖头、零头”等。
临沂方言中存在名词词根+“头”的贬义用法,主要用来指具有负面特性的人,含轻视义,如:(1)他年轻时肯定没干好事,不然现在怎么成了绝户头了。
例(1)“绝户头”指没有子女的人。
其二,非名词词根+“头”。
在临沂方言中,动词词根、形容词词根、量词词根、方位词词根等非名词词根后可加后缀“头”,使非名词词性名词化,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A.动词词根+“头”在动词词根+“头”的结构中,“头”一般读作轻声,常儿化,主要用于构成抽象名词,表示对事物的主观评价,其中肯定评价可以构成“有~头”结构,否定评价可以构成“没~头”结构,通过这两个结构可以表示说话者对进行词根动作必要性、价值性的主观评价,如:(2)这件事情还有什么谈头(儿)啊,早就结束了。
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刘长锋(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江苏东海222345)摘要:“子”和“儿”是构词、构形能力最强的两个后缀,它们在构词或构形上,都比普通话能产、多产、复杂多样,在表达含义上与普通话有极大的不同。
两者之间各有适用范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关键词:后缀子尾儿化在现代汉语官话里,“子”和“儿”是构词、构形能力最强的两个后缀,本文分别将它们称为“子尾”和“儿化”。
子尾和儿化本身就是语法问题,但不仅仅是构词、构形的语法问题,还涉及到语音问题和语用问题,两者都是较为复杂的问题。
笔者以普通话为参照,根据自己对母语沂南方言的掌握情况,从形式上主要从语法、构词方面分别探讨沂南方言的子尾和儿化及其相互关系。
1 子尾沂南方言的子尾词,无论是成词面貌还是表意,都比普通话能产、多产、复杂;可用来指称事物,也可用来指称人;沂南方言中还有带子尾的动词(动词性短语)。
1.1 指称事物“子”加在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根后面构成名词指称事物:1.1.1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不带“子”尾,词形同于沂南方言“子”尾词的词根:墨斗子——墨斗手锛子——手锛腮帮子——腮帮旮旯子——旮旯泉子——泉土豆子——土豆墙角子——墙角藕瓜子——藕瓜手爪子——手爪纸箱子——纸箱电话线子——电话线望海楼子——望海楼曲家庄子——曲家庄土山子——土山回龙庙子——回龙庙朱家屋子——朱家屋罗家宅子——罗家宅1.1.2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则是非“子”尾的完全不同的词形。
如:耳朵锅子——带耳小锅蛇虫捋子——蜥蜴黏黏转子——陀螺交叉子——马扎儿香油馃子——油条耳朵底子——中耳炎秋狗子——蟋蟀电棒子——手电筒牙花子——牙龈耳门子——鬓角裤茬子——短裤腚垂子——屁股裤脚子——裤腿耳巴子——巴掌耳刮子——耳光盐粒子——霰雪1.1.3沂南方言中有“子”尾和儿化两种形式,而普通话为儿化或普通形式。
如:馅子、馅儿——馅儿心眼子、心眼儿——心眼儿眼角子、眼角儿——眼角儿腚眼子、腚眼儿——肛门面条子、面条儿——面条儿墙角子、墙角儿——墙角小米子、小米儿——小米儿小猪子、小猪儿——小猪儿牛犊子、牛犊儿——牛犊儿地瓜秧子、地瓜秧儿——地瓜秧窟窿眼子、窟窿眼儿——窟窿画子、画儿——画儿1.1.4 沂南方言有“子”尾和儿化两种形式,普通话为普通形式,且与沂南方言的词根不同:蠘溜猴子、蠘溜猴儿——蝉幼虫小丫头子、小丫头儿——小姑娘裤衩子、裤衩儿——裤头下巴颏子、下巴颏儿——下颔齉褶子、齉折儿——皱纹坷垃头子、坷垃头儿——土块轱辘子、轱辘儿——车轮馉馇子、馉馇儿——面疙瘩1.1.5 沂南方言为“子”尾,普通话则为儿化或普通形式,有的与沂南方言的词根也不同:豆角子——豆角儿胸脯子——胸脯儿地豆子——土豆儿葱秧子——葱苗风扇翅子——扇叶儿玉黍面子——玉米面秫秸个子——秫秸捆孤墩子——土丘脚巴丫子——脚趾头干腿子——小腿手面子——手背耳门子——鬓角手指盖子——手指甲小肚子——小腹线绳子——细绳门销子——插销猪秧子——小猪儿鹞子——鹰压篮子——云雀糨子——糨糊1.1.6 个别沂南方言中的“子”尾词(有的也有儿化形式),普通话中没有相应的词语。
临沂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各等级语音面貌分析【摘要】方言和普通话的分歧是相当大的,其中语音的差异最为突出,临沂方言也是如此。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如何根据受测人保留或残留的方言语音面貌进行评分定级,是一个庞大而又细致的研究工作。
临沂方言区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也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在测试工作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就想在此基础上,对临沂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等级语音面貌进行描述。
【关键词】临沂方言普通话水平语音面貌临沂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东濒黄海,南与江苏省毗邻,北与潍坊市、淄博市、日照市、泰安市接壤,西接枣庄市、济宁市。
全市共辖三区九县,即:兰山区、河东区、罗庄区、郯城县、临沭县、苍山县、费县、平邑县、沂水县、沂南县、莒南县、蒙阴县。
本文所谓的临沂方言是就临沂的行政区划而言的,临沂方言包括了西鲁区和东潍区两个方言区。
方言和普通话的分歧是相当大的,其中语音的差异最为突出,临沂方言也是如此。
舌尖后音翘舌不到位,舌尖前音发成齿间音,舌面音发音靠前等是临沂方言中普遍存在的。
在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如何根据受测人保留或残留的方言语音面貌进行评分定级,是一个庞大而又细致的研究工作。
临沂方言区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也已经有10年的时间了,在测试工作中,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笔者就想在此基础上,对临沂方言区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各等级语音面貌进行描述,希望对测试员的评分定级工作能有所启发。
因为临沂方言在词汇、语法两方面与普通话的差异比较小,受测人又都是知识分子,在词汇、语法两方面出现失误的机会很小,下面我们将专门就语音方面的问题进行讨论。
一、一级语音面貌分析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一级甲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准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测试总失分率在3%以内。
一级乙等朗读和自由交谈时,语音标准,词汇、语法准确无误,语调自然,表达流畅。
偶然有字音、字调失误。
测试总失分率在7%以内。
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一、引言语言结构千差万别,语言的实现形式也各不相同,因而作为语言物质外壳的语音也具有各自的特性。
行为主义的语音理论认为,第二语言习得所遇到的最大障碍是以前的语音习惯对第二语言语音的干扰,[1]学习者在某种程度上受到母语发音习惯的影响,会不自觉地把母语的发音习惯搬到外语学习中,形成迁移。
迁移是个心理学术语,早期仅指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现在一般认为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
[2]Terence Odlin认为迁移是来自于母语和以前习得(也许是不完全地)的其他任何语言之间相似和差异的那种影响。
[3]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
[2]正迁移(positive transfer)指由于语言的相似性,学习者把母语规则迁移到外语中去,这时母语规则能减轻外语学习的负担,促进学习。
负迁移(negative transfer)则指由于母语规则与外语规则有差异,母语的迁移便会干扰外语学习,形成消极影响。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两者分属不同的语系,因此在语音语调系统和发音规律上都存在着差异,语音学习的负迁移也就必然存在。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方言众多,又各自不同,自成体系,学生习得的方言影响根深蒂固,因此研究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负迁移就十分必要,本文以RP(Received Pronunciation)为英语标准,讨论山东临沂方言对英语语音语调学习的影响。
二、临沂方言的语音特点钱曾怡、高文达等学者把山东方言分为两大区四小区,即东区的东莱区、东潍区和西区的西齐区、西鲁区。
[4]临沂方言跨越了西鲁区和东潍区两个方言区,其语音特征十分丰富。
舌尖后音翘舌不到位,舌尖前音发成齿间音,舌面音发音靠前等现象是临沂方言中普遍存在的。
而r声母音节发成零声母音节,则是东潍区所特有的。
如日ri发成yi;人ren发成yin;肉rou发成you。
而sh声母与合口呼相拼时跟f声母相混,只出现在西鲁区。
The Sound Patterns of Er-suffixation in Yishui Dialect in Shandong Province 作者: 邵燕梅[1,2];石清洋[3,4]
作者机构: [1]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济南;[2]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3]三门峡东方剑桥学校,河南三门峡;[4]山东师范大学,济南
出版物刊名: 方言
页码: 428-433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4期
主题词: 胶辽官话;沂水方言;儿化规则;儿化类型;发音机制
摘要:沂水方言儿化的语音形式可分为普通儿化和特殊儿化两大类。
普通儿化的[+卷舌]特征仅前传至韵尾或韵腹;特殊儿化的[+卷舌]特征还前传至介音乃至声母,且会增加或更换辅音音素。
特殊儿化还包括两种类型:在介音位置嵌入辅音型和声变型。
儿化的类型即[+卷舌]特征的前传形式由声母与四呼的拼合关系决定。
本文描述了沂水方言儿化的具体形式,并讨论其发音机制。
沂南方言音系一声母30个(含零声母)p巴拔壁敝边pʻ怕婆偏扑瀑m 麻米门木麦f夫费肥法服t 多单杜宕达tʻ滩汤唐铁题n 怒难脑纳诺l 路连老落六tθ租坐阻昨僧tθʻ仓醋粗曹才θ扫酸穗厕塞ts 积聚精足鸡~巴tsʻ取妻齐切秋s 须线续松俗ʧ知朱招蒸进ʧʻ尺出昌潮皴ʃ湿书扇旬声tʂ踏支竹铡庄tʂ‘ 叉齿初巢床 ʂ 沙诗叔生瑞ɭ扔儿耳二理(ʐ芮唯一一个?)ʨ经剿噍结鸡ʨʻ丘旗去权穷ȵ忸怩鸟女年ɕ羡休戌歇胸k 高跪古割共kʻ开葵口抗空ŋ爱袄安岸鹅x 化寒好厚嘿Ǿ严午微有药让人入日闰仁桃~肉果~瓤瓜~说明:1.日母分化为零声母、边近音。
2.日母字声母的分化情况是:A.止开三的字与曾开三平蒸之“扔”字变作边近音ɭ;B.假、遇、蟹、效、流、咸、深、山、臻九摄,与宕摄开三平阳之“穰”及开三上去入、曾开三平蒸之“仍”字、通合三上去入,均变作零声母字。
【边近音ɭ的来源有二:一是日母分化情况之A;二是理睬之“理”,韵母央化为次高元音ə,声母也变为ɭ。
】【闪音ɽ用到的情况是儿化,有两种情况:一是部分字的声母儿化后增加闪音ɽ,如“苗儿[mɽɔ53],像儿”[θɽɑŋ53];二是部分零声母字儿化后其声母变成ɽ,如“熊样儿[ɽɑŋ31],正当央儿”[ɽɑŋ53]。
】【颤音r,不单独使用,总是跟其他辅音配合使用,在声韵调配合表中不再单独列字。
在汉字中一般写作“儿”,形式上与儿化一样。
《沂蒙山小调》中就有“得儿哟,依儿哟”之句;在马牛驴等拉车时也常用“得儿----驾!”其中的“得儿”就是“得r”,即[t r ɯ]。
因为此类情况极为特殊,特在此说明,后文不再提及。
】3.中古书生二母字儿化时,声母变为边擦音 ,知庄章其他声母的字儿化时也带边擦音色彩。
4.沂南方言中,儿化的使用频率特别高,儿化就像正常使用一样普遍,而且在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某些字词只以儿化的形式出现,不以非儿化的形式出现。
5.本文使用的国际音标符号用语大多按照2007年颁布的最新国际音标(修订至2005年)。
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层次王福堂关键词汉语方言/层次/异源层次/同源层次内容摘要:本文介绍汉语方言语音中的异源层次、同源层次、底层等现象,提出分析层次构成和判断层次来源的某些方法,并对异源层次和同源层次的鉴别进行探索。
说明:本文用著名的语言学家潘悟云教授的国际音标输入法。
一在汉语方言中,下列现象可能和层次有关:同一个字有不同的语音形式,如北京话陌韵字“伯”꜁po ꜁pai ꜁pai不同的韵母和声调;相同的意义有不同词语,如“鼎”、“镬”、“锅”等;相同的语法功能有不同句式,如疑问句中的“VP不VP?”和“可VP?”式;等等。
以上各例分别属于语音层次、词汇层次和语法层次。
这些层次大多由从异方言(不同地区或不同时间的其他方言)借入的部分和本方言原有的部分叠置而成。
本文讨论语音层次。
语音层次具体表现为同一古音来源的字(一个字或一组字)在方言共时语音系统中有不同语音形式的若干音类。
有的音类来自异方言,就叫做异源的。
比如北京话上引陌韵字“伯”和下列铎韵字:酪lau꜁洛luo꜁络luo꜁lau同是陌韵字,韵母有o、ai两个语音形式;同是铎韵字,韵母有o(uo)、au两个语音形式。
陌铎韵字韵母各有两个音类,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其中o(uo)是异源层次。
汉语方言中,一个字的异读中往往有异源的。
这类异读具有不同的风格,并有语音上的对应性,一般称为文白异读。
单个字的异读分别称为文读音(或读书音)和白读音(或口语音),如上述北京话铎韵“络”字的luo꜁为文读音(或读书音),lau꜁为白读音。
多个字语音上有对应的异读形成异读层次,分别称为文读层和白读层,如上述北京话陌铎韵的o/uo属文读层,ai/au属白读层。
异源层次一般是其中的文读层,大多是从外方言借入的。
不过并不是所有的异读中都有异源层次。
比如北京话“慨”kʰai꜁꜁kʰai两读只是本方言中字音的声调分化,不是另从异方言借入读音的结果。
又如“离~开”꜁li li也不是声调的异源层次,而只是同形字“离~开”(力智切)和“离~别”(吕之切)合并的结果。
从语音角度看沂南方言的混合性综合性过渡性特征刘长锋徐州师范大学东海县白塔高级中学摘要:沂南处于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三个官话的交界、过渡地带,沂南方言兼具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的某些特征,综合运用多个标准来看,属于混合型、综合型、过渡性方言,具有混合性、综合性、过渡性特征,突出地表现在沂南方言内部各分区之间语音方面的差异上。
关键词:沂南方言;分区;混合性;综合性;过渡性沂南县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处于沂蒙山区腹地,因地处沂水县南而得名。
北邻沂水县,南接临沂市兰山区、费县,西连蒙阴县,东靠莒南县以及日照市莒县。
2001年,沂南县重新进行规划后辖16镇1乡。
人口多来自历史移民,再加上地处三种官话的交界、过渡地带,方言多接触与融合现象,本文试从多角度探究沂南方言的混合性、综合性、过渡性特征。
沂南方言由于沂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而呈现出官话少有的复杂性。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等先生所著《山东方言的分区》按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读音将沂南方言划归山东方言东区东潍片;《中国语言地图集》在图019B2官话之二及020B2官话之二说明文字中按古入声字的今读音调类将沂南方言划归冀鲁官话区石济片聊泰小片,在图021B3官话之三中将沂南方言划为“带有中原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将北邻沂水方言划为胶辽官话青州片,将东邻莒县方言划为“带有胶辽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
而《山东省志·方言志》又把沂南划入胶辽官话区1。
几种说法之间存在矛盾。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沂南处于三个官话的交界地区,属于“三不管”又“三都管”的地域。
沂南方言在汉语官话方言中处于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三个官话的交界、过渡地带,属于三不管的类型或者说属于混合型,具有混合性;兼具胶辽官话、冀鲁官话、中原官话的某些特点,具有综合性;是一种过渡型方言,具有过渡性。
1 沂南方言内部分区以及各区语音的基本情况沂南方言的内部分区及特点具体情况如下:沂南方言大体上可分为四个区。
△现代汉语: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语的历史来源(白话就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书面形式的来源。
以北京话为代表的北方“官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口头形式的源头。
)△七大方言区:●北方方言(北方话、官话)以北京话为代表●北方方言可以分为四个次方言区:华北官话、西北官话、西南官话、江淮官话●吴方言(江南话、江浙话)以上海话为代表●赣方言(江西话)以南昌话为代表●湘方言(湖南话)以长沙话为代表,湘方言可以分为新湘语和老湘语两个方言片●客家方言(客话)以广东梅县话为代表●闽方言(福佬话)以福州话为代表,闽方言可以分为五个次方言:闽南以厦门话为代表、闽东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北以建瓯话为代表、闵中以永安话为代表、莆仙以话为代表。
粤方言(广东话)以广州话为代表,△语音的三种基本属性: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四要素:音高(主要取决于发音体振动的频率)音强(主要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幅)音长(取决于发音体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语音表现民族特征和地域特征。
△语音具有系统性,主要表现在:●不同语言系统所包含的音素数目及其关系不同●有些音在几种语言里都存在,但它们在各自语音系统中的作用和地位并不一样△音节是人们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语音单位,也是语流里最自然的语音单位。
△音素是从音色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元音是气流振动声带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辅音是气流出来时在口腔或鼻腔中受阻碍而形成的音。
△元音与辅音的四点区别:1.元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不受任何阻碍;辅音发音时,气流通过口腔、鼻腔一定要受到某个部位阻碍。
——最重要的区别△元音的发音原理●舌位前后——前元音、后元音、央元音●舌位高低——高元音、半高元音、半低元音、低元音●嘴唇圆不圆——圆唇元音、不圆唇元音△辅音的发音原理●发音方法:成阻和除阻——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
沂南方言的儿化○1刘长锋王平平(徐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徐州221116)摘要:儿化是山东方言的一大特色。
笔者将本文分为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根据沂南方言的声韵配合情况来重点描述沂南方言儿化的读音,通过比较,从声母、韵母、声韵配合方面分类讨论沂南方言的儿化情况;第二部分主要考察与沂南方言相类似的临近方言的儿化现象及其原因;第三部分介绍沂南方言与普通话不同的儿化词类以及儿化形式;第四部分为结语。
本文试图通过比较,从中体现出沂南方言的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特征。
关键词:儿化;声母;韵母;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
沂南方言○2由于沂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演变而呈现出官话少有的复杂性。
钱曾怡、高文达、张志静等先生所著《山东方言的分区》按古知庄章三组字今声母的读音将沂南方言划归山东方言东区东潍片;《中国语言地图集》在图019ʙ2官话之二及020ʙ2官话之二说明文字中按古入声字的今读音调类将沂南方言划归冀鲁官话区石济片聊泰小片,在图021ʙ3官话之三中将沂南方言划为“带有中原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将北邻沂水方言划为胶辽官话青州片,将东邻莒县方言划为“带有胶辽官话性质”的北方官话(即冀鲁官话)。
因沂南是个新县,建县才半个多世纪,主体部分从原沂水县划出,东部两个镇从原莒县划出,南部一个半多镇从原临沂县划出、个别村庄从原费县划出。
从地理位置上来讲,沂南处于三个官话的交界地区,属于“三不管”又“三都管”的地域。
2007年7月份,我与王平平和临沂师院的副教授邵燕梅同志对沂南方言进行了调查,结论是:沂南方言是一个过渡性、综合性、混合性特征极强的官话区小片方言(相关内容将另文论述)。
在沂南进行方言调查时,我们发现沂南方言的儿化很有特色,读音与众不同。
“沂南方言儿化最复杂,规律性也极强。
其儿化方式和规律在全国的方言中也实属罕见。
”○3对照《沂南县志》601-605页第三十一篇第二章语音第二节语音变化之“儿化”部分、《临沂方言志》49—53页沂南音系之“儿化韵”部分的记音,发现其中有一些不同之处,因此特地将儿化韵的读音进行了整理,基于与普通话以及邻近方言之间的比较,试图找出其中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浅谈普通话语音特点浅谈普通话语音特点语音特点:汉语和其他地方言音系相比较,普通话音系比较简单,它的声母、韵母、声调,一般来说,比其他方言要少,因而比较容易掌握。
普通话语音的特点是:声母除舌尖后擦音r、鼻音n,m 、边音l 外,无浊音。
韵母多复元音,鼻韵母有前后之分。
另外,普通话没有声母的清浊对立,没有入声(音节尾唯闭塞音p,t,k及演化出的喉塞音?),尖团合流(不分尖团),声调较少,调式简单。
另外有轻声和儿化韵。
与印欧语系相比,普通话语音有鲜明的特点:1.音节结构简单,声音响亮。
普通话中,一个音节最多只有4个音素,其中,发音响亮的元音占优势,是一般音节中不可缺少的成分。
一个音节内可以连续出现几个元音(最多三个),如huai(坏),而且普通话音节中没有复辅音,即没有像英语lightning(闪电)。
俄语Встреча(遇见)那样几个辅音连在一起的现象。
2.音节界限分明,节律感强。
汉语的音节一般都是由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组成,声母在前,韵母紧随其后,再带一个贯穿整个音节的声调,便有了鲜明的音节界限。
从音素分析的角度观察,辅音和元音互相间隔而有规律地出现,给人周而复始的'感觉,因而极便于切分音节。
3.声调抑扬顿挫,富有音乐性。
普通话声调变化高低分明,高、扬、转、降区分明显,听起来就像音乐一样动听。
语音体系能够区分意义的音素叫音位。
例如:“布bu”和“铺pu”,“变bian”和“骗pian”,“标biāo”和“飘piāo”就是靠b、p两个音素来区分的,b、p就是音位。
人类能发出的音是多种多样的,也可以说是无限的,但某种语言或方言选择一定的声音来区别意义是有限的。
在某种语言或方言里,这些能区分意义的音素互相对立,互相区别,而又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某种语言或方言的语音系统,简称音系。
从声韵调系统来看,普通话有声母21个,韵母39个,声调4类。
声母:下面所列的22个辅音,除ng不作声母外,其余21个都作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