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测试题四
- 格式:doc
- 大小:682.50 KB
- 文档页数:21
上学期阶段性测试四(人教版)第四次月考期末测试卷八年级物理·全解全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小花用水凸透镜模拟人眼的晶状体,光屏相当于视网膜(如图)。
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过程模拟的眼睛及该眼睛的矫正方法是()A.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B.远视眼用凸透镜矫正C.近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答案】C【解析】当用注射器向胶膜内注水,水凸透镜的凸起程度增加,折光能力越强,水凸透镜的焦距越短,像成在光屏的前方,将蜡烛靠近水凸透镜,物距减小,像距变大,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变厚,折光能力变强,使得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所以此过程模拟的近视眼,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用凹透镜矫正。
故选C。
2.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缤纷色彩,如图所示,对光现象的分析中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有关B.乙图中渔夫叉鱼时,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上方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的原理D.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相同【答案】C【解析】A.小孔所成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无关,与物体的形状有关,故A错误;B.水中鱼反射出的光,在水面处发生了折射,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偏折,逆着光线看到的是变浅的鱼的虚像,而真正的鱼在它的下方,所以鱼叉应对准看到的“鱼”位置的下方,故B错误;C.丙图中体温计玻璃管的读数部分的横截面做成特殊形状,其正面成圆弧状,这时圆弧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凸透镜,它能够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样就可以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故C 正确;D.显微镜的物镜成的是放大、倒立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电子眼相当于摄像机(照相机),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拍摄路面情况时,物距远大于2倍焦距,所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丁图中显微镜物镜的成像原理与城市道路安装的“电子眼”的成像原理不相同,故D错误。
2024-2025学年湖北省武汉六中学初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英语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Ⅰ. 单项选择1、A year is divided into ______ months. September is the _____ month of the year.A.twelve, ninth B.twelve, nineth C.twelfth, ninth D.twelfth, nineth2、It' s reported that the sand storm' s moving __ the southern part of China.A.beside B.with C.below D.towards3、—Your head teacher has set up a We Chat group. Could you tell ?—It is more convenient to communicate with our parents.A.when it was set upB.why did he set it upC.what it is used forD.how did he set it up4、Father’s Day is coming. I’m thinking about ______.A.what present I gave him B.where shall we have a big mealC.how I will give him a surprise D.if I planned a party for him5、Is _________ riding enough for you to get there?A.thirty five minutes B.thirty-five minutes’C.thirty-five-minutes D.thirty five minute’s6、—_______ sleep do you think is necessary for a Grade 9 student? — 8 hours at least.A.How often B.How long C.How many D.How much7、—When some students throw rubbish in our classroom, I feel ____.—____. It makes me want to tell them to clean up the classroom.A.angry; So do I B.uncomfortable; Neither I doC.anrily; So I do D.comfortable; Neither do I8、―is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It’s about 1.4 billion. I think it's becoming.A.what, more and more B.How many, larger and largerC.What, larger and larger D.How much, smaller and smaller9、Almost everything ______ be done online. And the life today has changed a lot.A.must B.can C.should D.would10、—How is your head teacher?—Our head teacher is _________ with us and we usually feel nervous in his lesson.A.kind B.pleased C.strict D.goodⅡ. 完形填空11、In June, 2013, I started my work at the animal shelter's Adoption (领养) Department. Over the years, more than 50000 animals have 1 the doors of the shelter (收容所). Sometimes there are 2 animals, who touch me so deeply that I could never forget them. Tabby was one such animal.Tabby was an ancient Cooker Spaniel, probably 14 years old. What's more, she was blind and deaf. Tabby's chances of adoption seemed small. We all thought that Tabby would live out the rest of her life at the 3 .One day a woman named Loretta came to the shelter. Her son, Gary, was interested in Tabby! What could a young child possibly see in a 14-year-old dog who was both blind and deaf? Most boys would want a dog who could grow with them and4 through grassy fields on summer days. Tabby would5 be able to do that. But after meeting her, Loretta and Gary decided that she was the right dog for their family. They adopted Tabby!If Tabby′s story simp ly ended with her 6 adoption, it would still have been something very special indeed.7 , it was what happened after her adoption that people might think to be "magic". Gary had seizures (癫痫).Since Gary and Tabby met, they have been friends. They became so "in tune" with one another that Tabby began to tell Gray's seizures 8 they appeared, giving his family a(n) 9 that one was about to strike (到达). What's more, Gary seemed to be having fewer and fewer seizures since Tabby arrived.How could it be? Nobody could explain 10 Tabby did it. But those of us who were lucky enough to know her family and witnessed the magic, know that it has its roots in love.1.A.broken B.passed C.locked2.A.strange B.active C.special3.A.hospital B.shelter C.farm4.A.run B.get C.break5.A.often B.exactly C.never6.A.successful B.normal C.sad7.A.However B.Moreover C.Perhaps8.A.unless B.before C.since9.A.explanation B.suggestion C.warning10.A.when B.why C.howⅢ. 语法填空12、阅读下面材料,在空白处填入适当的单词,或括号内单词的正确形式。
山东省栖霞市2024届高三阶段性测试(四)数学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元代数学家朱世杰的数学名著《算术启蒙》是中国古代代数学的通论,其中关于“松竹并生”的问题:松长五尺,竹长两尺,松日自半,竹日自倍,松竹何日而长等.下图是源于其思想的一个程序图,若32a =,12b =,则输出的n =( )A .3B .4C .5D .62.函数的定义域为( )A .[,3)∪(3,+∞)B .(-∞,3)∪(3,+∞)C .[,+∞)D .(3,+∞)3.已知实数,x y 满足不等式组10240440x y x y x y +-≥⎧⎪-+≥⎨⎪+-≤⎩,则34x y +的最小值为( )A .2B .3C .4D .54.双曲线22221(0,0)x y a b a b -=>>的左右焦点为12,F F ,一条渐近线方程为:b l y x a=-,过点1F 且与l 垂直的直线分别交双曲线的左支及右支于,P Q ,满足11122OP OF OQ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10B .3C .5D .25.已知集合M ={y |y =,x >0},N ={x |y =lg (2x -)},则M∩N 为( ) A .(1,+∞)B .(1,2)C .[2,+∞)D .[1,+∞)6.已知直线l :310kx y k --+=与椭圆22122:1(0)x y C a b a b+=>>交于A 、B 两点,与圆2C :()()22311x y -+-=交于C 、D 两点.若存在[]2,1k ∈--,使得AC DB =,则椭圆1C 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为( )A .3633⎣⎦B .3,1)3C .3]D .6[7.设12,x x 为()()3sin cos 0f x x x ωωω=->的两个零点,且12x x -的最小值为1,则ω=( ) A .πB .2π C .3π D .4π 8.三棱锥S ABC -的各个顶点都在求O 的表面上,且ABC ∆是等边三角形,SA ⊥底面ABC ,4SA =,6AB =,若点D 在线段SA 上,且2AD SD =,则过点D 的平面截球O 所得截面的最小面积为( ) A .3πB .4πC .8πD .13π9.已知变量x ,y 满足不等式组210x y x y x +≤⎧⎪-≤⎨⎪≥⎩,则2x y -的最小值为( )A .4-B .2-C .0D .410.已知ba b c a 0.2121()2,log 0.2,===,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 <<B .c a b <<C .a c b <<D .b c a <<11.已知向量(22cos 3m x =,()1,sin2n x =,设函数()f x m n =⋅,则下列关于函数()y f x =的性质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关于直线12x π=对称B .关于点5,012π⎛⎫⎪⎝⎭对称 C .周期为2πD .()y f x =在,03π⎛⎫-⎪⎝⎭上是增函数12.设1F ,2F 分别为双曲线22221x y a b-=(a >0,b >0)的左、右焦点,过点1F 作圆222x y b += 的切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点P ,若212PF PF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 A .2B .3C .5D .6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河南省许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理科综合物理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符号“x"表示电子的是 A.U 92238→T 90234h+x B. N 714 +He 24→O 817+x C.H 12+H 13→He 24 +x D.Sr 3482→Kr 3682 +2x15.如图所示,一粗糙斜面体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体上方水平虚线处装有- -光滑定滑轮。
一轻绳跨过定滑轮,其一端悬挂物块N,另一端与斜面体上的物块M 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把定滑轮沿水平虚线缓慢向右移动- -小段距离。
系统仍处于静止状态,则在此过程中A.轻绳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不变B.斜面体对M 的摩擦力大小一直增加C.斜面体对M 的作用力大小一直减小D.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一直增加16.如图所示,飞船从轨道1.上的P 点沿虚线变轨至轨道2上的Q 点,然后沿轨道2运动。
若飞船在两轨道上都做匀速圆周运动,不考虑飞船在变轨过程的质量变化,则A.飞船在P 点减速才能由轨道1变轨到轨道2B.飞船在轨道2.上的动能比在轨道1上的动能大C.飞船在轨道2上的周期比在轨道1上的周期小D.飞船在轨道2,上的机械能比在轨道1上的机械能大 17.一物块在粗糙水平面上沿直线自由滑行,物块运动的位移为x,运动时间为t,绘制的x t 2−1t 图像如图所示,则物块在前3 s 内的位移为A.25 mB.24 mC.20 mD.15 m18. 一质最m=4 kg的滑块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 t=0时刻起对滑块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力F按如图所示的规律变化,3 s末撤去拉力。
第四、五单元第1页(共10页) 第2页(共10页)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阶段性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第四、五单元)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
(22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3分)A.罅.隙(xi à) 蹒.跚(m án ) 绿釉.(y òu ) 长虹饮涧.(ji àn )B.涂墁.(w àn ) 喧嚣.(xi āo ) 篱.笆(l í) 因地制宜.(y í)C.蔓.延(m àn ) 车辙.(zh é) 紊.乱(w ěn ) 络绎不绝.(z é)D.鲜腴.(y ú) 摄.取(sh è) 跋.涉(b á) 舳.舻相接(zh ú)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A.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籍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籁籁地流下眼泪。
B.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锁屑便往往触他之怒。
C.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
D.疏林薄雾,农舍田畴,春寒料俏,赶集的乡人驱赶着往城内送炭的毛驴驮队。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做题。
(4分)尽管社会飞速发展,但是雷锋精神依然不会过时。
雷锋无限忠诚、乐于助人、积极向上、无私献的精神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念,他是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坚守道德高地的时代英雄。
2024届湖北省长阳县一中高三下学期阶段性测试(四)数学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满足(2)2()f x f x +=,且当2(]0,x ∈时,()(2)f x x x =--.若对任意(,]x m ∈-∞,都有40()9f 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A .9,4⎛⎤-∞ ⎥⎝⎦B .19,3⎛⎤-∞ ⎥⎝⎦C .(,7]-∞D .23,3⎛⎤-∞ ⎥⎝⎦2.已知复数2(1)(1)i z a a =-+-(i 为虚数单位,1a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的象限为(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已知复数31iz i-=-,则z 的虚部为( ) A .i -B .iC .1-D .14.设不等式组2000x x y x y -≤⎧⎪+≥⎨⎪-≥⎩,表示的平面区域为Ω,在区域Ω内任取一点(),P x y ,则P 点的坐标满足不等式222x y +≤的概率为A .π8B .π4C .12π+ D5.已知抛物线22(0)y px p =>,F 为抛物线的焦点且MN 为过焦点的弦,若||1OF =,||8MN =,则OMN 的面积为( ) A.B.C.D.26.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02636x y x y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10B .8C .5D .37.已知向量a 与向量()4,6m =平行,()5,1b =-,且14a b ⋅=,则a =( )A .()4,6B .()4,6--C .213313,1313⎛⎫ ⎪ ⎪⎝⎭D .213313,1313⎛⎫-- ⎪ ⎪⎝⎭8.双曲线的离心率为,则其渐近线方程为 A .B .C .D .9.若复数z 满足()134i z i +=+,则z 对应的点位于复平面的( )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10.双曲线2214x y -=的渐近线方程是( )A .32y x =±B .233y x =±C .2x y =±D .2y x =±11.已知命题p :x ∀∈R ,210x x -+<;命题 q :x ∃∈R ,22x x >,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p q ∧B .p q ⌝∧C .p q ∧⌝D .p q ⌝∧⌝12.i 是虚数单位,若17(,)2ia bi ab R i+=+∈-,则乘积ab 的值是( ) A .-15B .-3C .3D .15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河南天一大联考2015--2016学年高中毕业班阶段性测试(四)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直到目前为止,绝大多数对丝绸之路的研究是把丝绸之路作为一条实存的道路来研究,这当然是无可厚非的。
但是,也正是这种坚持对史实的研究,使得丝绸之路的另一项作用,即它在文学上所起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因为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丝绸之路还是一条传闻中的道路,一条存在与想象中的道路。
那些出于各种目的而四处流动的人,商人、旅行家、冒险者和传教僧,也许他们不是决定习性,但却是丝绸之路上文化传播最为活跃的因素。
他们在求取自己目的的同时,也把自己的信仰、途中的见闻以及关于其他地方的种种信息,沿途撒播,并随时吸取新的信息,以作新的谈资。
他们的谈论,由于目的不同而各有取舍,再加上口头传播的随意性以及临时的即兴表演,都使得信息本身的真实性得到削弱,而臆想的成分却在加强,于是千奇百怪的事情都可以在丝路上的某一时段某一点发生了。
总之,他们在传播神话的同时又在制造着神话,在取信于听众和取悦于观众上极尽所能地发挥着天赋。
以丝路道路的艰辛和古人对神的虔诚,我们不难想见,神们自然会与他们一道辗转流动,这使得丝绸之路又成为一条神话传播的大道。
但是,信任总是有底线的,在信息来源极度缺乏的地区,人们比较容易相信外来的传闻,而在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各种信息汇聚的场所,却更容易培养出人们的怀疑精神。
特别是在同一个地方流传着关于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件事的各种相互矛盾的传闻的时候,人们往往就面临选择了。
有趣的是,人们在做选择时的态度,他们更倾向选择那些和精神深处密切相关的事物作为应该相信的对象,并以此来印证和加固传统的信仰,也就是说,比起真相来,人们更容易选择他们一贯相信和愿意相信的事作为“事实”,而其他的事,哪怕是确曾发生,也会慢慢地被当做奇闻轶事来处理。
好在人们对奇闻轶事的兴趣,一点也不逊色他们对“真相”的追求。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天一大联考高二阶段性测试(四)(5月)数学(文)试题一、单选题1.已知集合{}2,1,0,1,2A =--,{}21B x x =-<<,则A B =( )A .{}1,0-B .{}0,1C .{}21x x -<<D .{}10x x -<<【答案】A【分析】由交集定义可直接得到结果. 【详解】由交集定义可知:{}1,0A B ⋂=-. 故选:A.2.若复数z 满足14iz i+=-,则z 的共轭复数z 为( ) A .11616i -+ B .131414i - C .21515i -+D .351717i - 【答案】D【分析】由复数的运算法则化简得到351717iz =+,结合共轭复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详解】由复数的运算法则,可得()()141354171717i i i iz i +++===+-,所以351717iz =-. 故选:D.3.函数()22log 6y x x =--的定义域为 ( )A .()2,3-B .()3,2-C .()(),32,-∞-+∞D .()(),23,-∞-+∞【答案】D【分析】对数函数的定义域为真数大于0,解不等式即可.【详解】解:函数()22log 6y x x =--的定义域为:260x x -->,即3x >或2x <-,所以定义域为:()(),23,-∞-+∞.故选:D.4.若在ABC 中,AB AC AB AC ACAB=,且2AB =,6AC =,则ABC 的面积为( ) A .6 B .8 C .12 D .20【答案】A【分析】根据向量的数量积公式化简可以得到cos cos AB BAC AC BAC ∠=∠,代入数值计算可知2BAC π∠=,根据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面积即可.【详解】解:因为cos AB AC AB AC BAC ⋅=∠,所以有cos cos AB AC BACAB AC BACACAB∠∠=,即cos cos AB BAC AC BAC ∠=∠,得4cos 0BAC ∠=,即2BAC π∠=,所以ABC 的面积为12662S =⨯⨯=. 故选:A. 5.已知()tan202ααπ=<<,则sin 2α= ( )A .2425 B .1516C .1516-D .2425-【答案】D【分析】首先根据二倍角公式求得4tan 3α=-,接着利用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化简得到22tan sin 21tan ααα=+,最后代入4tan 3α=-计算结果即可.【详解】因为()tan202ααπ=<<,所以22tan42tan 31tan 2ααα==--,又2222422sin cos 2tan 243sin 22sin cos sin cos 1tan 25413ααααααααα-⨯=====-++⎛⎫+- ⎪⎝⎭, 故选:D【点睛】(1)给值求值问题一般是正用公式将所求“复角”展开,看需要求相关角的哪些三角函数值,然后根据角的范围求出相应角的三角函数值,代入展开式即可. (2)通过求所求角的某种三角函数值来求角,关键点在选取函数,常遵照以下原则: ①已知正切函数值,选正切函数;②已知正、余弦函数值,选正弦或余弦函数;若角的范围是0,2π⎛⎫⎪⎝⎭,选正、余弦皆可;若角的范围是(0,π),选余弦较好;若角的范围为,22ππ⎛⎫- ⎪⎝⎭,选正弦较好.6.中国古代数学专著《算法统宗》中有这样的记载:毛诗春秋周易书,九十四册共无余,毛诗一册三人读,春秋一册四人呼,周易五人读一本.意思为:现有《毛诗》、《春秋》、《周易》3种书共94册,若干人读这些书,要求每个人都要读到这3种书,若3人共读一本《毛诗》,4人共读一本《春秋》,5人共读一本《周易》,则刚好没有剩余.现要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47册,则要从《毛诗》中抽取的册数为( ) A .12 B .14C .18D .20【答案】D【分析】设《毛诗》有x 册,《春秋》有y 册,《周易》有z 册,学生人数为m ,根据已知条件可得出关于x 、y 、z 、m 的方程组,解出这四个未知数的值,再利用分层抽样可求得结果.【详解】设《毛诗》有x 册,《春秋》有y 册,《周易》有z 册,学生人数为m ,则94345x y z m x m y m z ++=⎧⎪=⎪⎨=⎪⎪=⎩,解得120403024m x y z =⎧⎪=⎪⎨=⎪⎪=⎩, 因此,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47册,则要从《毛诗》中抽取的册数为47402094⨯=. 故选:D.7.在圆2216x y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落在不等式组40400x y x y y +-≤⎧⎪-+≥⎨⎪≥⎩,表示的区域内的概率为 ( ) A .14πB .34πC .1πD .43π【答案】C【分析】首先由画出不等式表示的可行域,根据可行域的形状求出其面积,再求出圆2216x y +=的面积,最后根据几何概型公式求解即可.【详解】根据不等式组40400x y x y y +-≤⎧⎪-+≥⎨⎪≥⎩,如图做出点P 的可行域:由图可知:点P 的可行域为等腰三角形ABC , 所以1162ABCSAB OC =⨯⨯=, 圆2216x y +=的面积为16π, 由几何概型可知,圆2216x y +=内随机取一点P ,则点P 落在不等式组40400x y x y y +-≤⎧⎪-+≥⎨⎪≥⎩表示的区域内的概率为:16116P ππ==, 故选:C【点睛】数形结合为几何概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简捷直观的解法.用图解题的关键:用图形准确表示出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由题意将已知条件转化为事件A 满足的不等式,在图形中画出事件A 发生的区域,据此求解几何概型即可.8.已知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内角,,A B C 的对边,120A =,2b a c =+,且4a b -=,则b =( )A .6B .10C .12D .16【答案】B【分析】用b 表示出,a c ,代入余弦定理中,解方程求得b . 【详解】由42a b b a c -=⎧⎨=+⎩得:44a b c b =+⎧⎨=-⎩,在ABC 中,由余弦定理得:222222cos a b c bc A b c bc =+-=++,即()()()222444b b b b b +=+-+-,解得:10b =.故选:B.9.已知函数()21x f x x=+的定义域为[)2,+∞,则不等式()()22228f x f x x +>-+的解集为 ( )A .5,42⎡⎫⎪⎢⎣⎭B .[)2,3C .(),3-∞D .()3,+∞【答案】C【分析】先判断函数()f x 的单调性,再根据单调性解不等式即可. 【详解】因为()2111x f x x x x==++,可知()f x 在[)2,+∞上单调递减,所以不等式()()22228f x f x x +>-+成立,即2222222823228x x x x x x x ⎧+≥⎪-+≥⇒<⎨⎪+<-+⎩. 故选:C.10.已知函数()()sin 0,02f x x πωϕωϕ⎛⎫=+ ⎪⎝⎭><<的相邻的两个零点之间的距离是6π,且直线18x π=是()f x 图象的一条对称轴,则12f π⎛⎫= ⎪⎝⎭( )A. B .12-C .12D【答案】D【分析】由相邻两个零点的距离确定周期求出6ω=,再由对称轴确定6π=ϕ,代入12x π=可求出结果. 【详解】解:因为相邻的两个零点之间的距离是6π,所以26T π=,23T ππω==,所以6ω=, 又sin 6sin 118183f πππϕϕ⎛⎫⎛⎫⎛⎫=⨯+=+=±⎪ ⎪ ⎪⎝⎭⎝⎭⎝⎭,且02πϕ<<,则6π=ϕ, 所以()sin 66f x x π⎛⎫=+⎪⎝⎭,则sin 612126f πππ⎛⎫⎛⎫=⨯+= ⎪ ⎪⎝⎭⎝⎭.故选:D.【点睛】思路点睛:确定()()sin f x A x =+ωϕ的解析式,一般由周期确定ω,由特殊值确定ϕ,由最值确定A .11.已知过点()4,0M 的直线l 与抛物线2:2y x Ω=交于A ,B 两点,52BF =(F 为抛物线Ω的焦点),则AB = ( ) A .63 B .62C .6D .42【答案】B【分析】首先利用定义得出(2,2)B ±,进而得到直线:4AB y x =-将直线与抛物线联立得出2280y y --=,利用弦长公式即得.【详解】2:2y x Ω=的焦点为1,02F ⎛⎫ ⎪⎝⎭,1,02H ⎛⎫- ⎪⎝⎭是1,02F ⎛⎫ ⎪⎝⎭关于y 轴的对称点,过1,02H ⎛⎫- ⎪⎝⎭作直线l 垂直于x 轴,作BP l ⊥ ,故52BF BP == 设()1122,(,)B x y A x y 故1115222x x +=⇒=故12y =±不妨设()2,2B -, ()4,0M 故直线:4AB y x =-由212242802,4(8,4)2y x y y y y A y x=-⎧⇒--=⇒=-=⇒⎨=⎩故62AB = 故选:B12.已知函数()()20ax bf x a x c-=≠+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1x =是()f x 的一个极大值点,()11f =,则()f x =( )A .221xx + B .232xx + C .22xx -- D .221x x-【答案】A【分析】根据()f x 为奇函数先求解出b 的值,然后根据1x =是极值点计算出c 的值,再根据()11f =计算出a 的值,然后进行验证.【详解】因为()f x 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所以()00f =且0c ≠,所以0b =,所以()2axf x x c=+, 因为()()()()22222222a x c ax ac ax f x xc xc +--'==++,又1x =是极大值点,所以()()2101ac af c -'==+且0a ≠,所以1c =,所以()21ax f x x =+,又因为()11f =,所以12a =,所以2a =,所以()221x f x x =+,所以()()()()222211x xf x f x x x --==-=-+-+,定义域为R 关于原点对称,所以()f x 为奇函数, 又()()()()22222221222211x x xx f x xx+-⋅-'==++,当(),1x ∈-∞-时,()0f x '<,()1,1x ∈-时,()0f x '>,()1,x ∈+∞时,()0f x '<; 所以1x =是极大值点, 所以()221xf x x =+满足条件, 故选:A.【点睛】易错点睛:利用函数奇偶性、极值点求解参数时需注意:(1)已知函数为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若根据()00f =求解参数值,要注意将参数值带回原函数进行验证是否为奇函数; (2)已知x a =为函数极值点,若根据0f a 求解参数值,要注意将参数值带回原函数进行验证是否为极值点.二、填空题13.已知双曲线()2222:10,0x y C a b a b-=>>,点(),a b 在直线2y x =,则双曲线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__.【分析】由点(),a b 在直线上,求出2b a =,用c a =求出离心率即可. 【详解】因为点(),a b 在直线2y x =上,则有2b a =,即2ba=,则离心率为c a ==14.若命题“0x R ∃∈,使得200420x x a -+<”为假命题,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答案】[)2,+∞【分析】根据原命题为假命题得到“2,420x R x x a ∀∈-+≥”为真命题,根据∆与0的关系求解出a 的取值范围.【详解】由已知条件可知:2,420x R x x a ∀∈-+≥为真命题,记168a ∆=-, 所以1680a ∆=-≤,所以2a ≥, 故答案为:[)2,+∞.【点睛】关键点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转化思想的运用,根据特称命题的真假得到全称命题的真假,然后再结合不等式的思想完成求解.15.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 -中,底面是边长为ACBD O =,且PA ⊥平面ABCD ,M 为PC 上的动点,若OM 的最小值为4,则当OM 取得最小值时,四棱锥M ABCD -的体积为__________.【答案】40【分析】根据OM PC ⊥,OM 最小,设点M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h ,由h 也为Rt OMC △中边OC 上的高,然后由1122OMCSOM MC OC h =⋅=⋅,求得h ,再由13M ABCD ABCD V S h -=⋅正方形求解.【详解】由题意得:当OM PC ⊥时,OM 最小, 则在正方形ABCD 中, 52AB BC ==, 则2210AC AB BC =+=,故5OC =,在Rt OMC △中,223MC OC OM =-=, 设点M 到平面ABCD 的距离为h , 则h 也为Rt OMC △中边OC 上的高,1122OMCSOM MC OC h =⋅=⋅, 即1143522h ⨯⨯=⨯⨯, 解得125h =,又(25250ABCD S ==正方形,所以11125040335M ABCD ABCD V S h -=⋅=⨯⨯=正方形, 故答案为:4016.已知直线():40l ax y a R +-=∈是圆22:2610C x y x y +--+=的对称轴.过点()4,A a -作圆C 的一条切线,切点为B ,有下列结论:①1a =; ②25AB =③切线AB 535535+- ④对任意的实数m ,直线1y mx m =-+与圆C 的位置关系都是相交.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为__________. 【答案】①②④【分析】由已知可得直线过圆心即得1a =;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切线段长度,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半径即得斜率;因为直线恒过的定点在圆内,可得直线与圆相交. 【详解】2222:2610(1)(3)9C x y x y x y +--+=⇒-+-=则圆心为()1,3C 半径为3,():40l ax y a R +-=∈是圆的对称轴,故直线过圆心()1,3C ,故1a =,()4,1A -,故ACAB ==;设直线AB 的斜率为k ,则:41410AB y kx k kx y k =++⇒-++= 因为直线AB 为圆C 的一条切线, 故圆心()1,3C到直线AB3=解得k = ;直线1(1)1y mx m m x =-+=-+即对任意的实数m ,直线恒过(1,1), 代入(1,1)得22(11)(13)49(1,1)-+-=<∴在圆内, 即直线1y mx m =-+与圆C 的位置关系都是相交. 故答案为:①②④三、解答题17.某小区准备在小区广场安装运动器材,为了解男女业主对安装运动器材的意愿情况,随即对该小区100名业主做了调查,得到如下2×2列联表:(Ⅰ)判断能否有0095的把握认为“是否愿意安装运动器材与业主性别有关”; (Ⅱ)从不愿意安装运动器材的业主中按性别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5人,了解不愿意安装运动器材的原因,再从这5人中选2人参观其他小区的运动场所,求这2人中恰好有1人为女业主的概率.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参考数据:【答案】(Ⅰ)没有;(Ⅱ)35. 【分析】(Ⅰ)由已知求得2K 的值,与临界值比较可得结论;(Ⅱ)分别列举从5人中选2人的事件,得到2人中恰好有1人为女业主的事件,再由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可得.【详解】(Ⅰ)由表中数据可得2K 的观测值()210030104515 3.030 3.84145557525k ⨯⨯-⨯=≈⨯⨯⨯<,∴没有0095的把握认为“是否愿意安装运动器材与业主性别有关”.(Ⅱ)∵不愿意安装运动器材的业主中,男业主与女业主的人数之比为3:2, ∴抽取的5人中男业主有3人,女业主有2人.设这3名男业主分别为A ,B ,C ,这2名女业主分别为a ,b ,从5人中选2人有,,,,,,,,,AB AC Aa Ab BC Ba Bb Ca Cb ab ,共10种选法, 其中恰有1名女业主的选法有,Aa Ab Ba Bb Ca Cb ,,,,,共6种, ∴所求概率为63105P ==. 18.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2n n S a =-. (Ⅰ)求{}n a 的通项公式;(Ⅱ)若数列{}n b 的前n 项和为n T ,且2211log log n n n n b a a a +=+⋅,证明:1n T >-.【答案】(Ⅰ)2n n a =;(Ⅱ)证明见解析.【分析】(Ⅰ)利用n a 与n S 关系可证得{}n a 为等比数列,由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可得结果;(Ⅱ)由(Ⅰ)可得n b ,采用分组求和的方式,分别对通项中的两个部分采取等比数列求和、裂项相消法,可求得n T ,根据11201n n +->+可得结论. 【详解】(Ⅰ)当1n =时,11122a S a ==-,解得:12a =;当2n ≥时,()111222222n n n n n n n a S S a a a a ---=-=---=-,整理得:12n n a a -=,∴数列{}n a 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2n n a ∴=.(Ⅱ)由(Ⅰ)知:()1221111222log 2log 211n n nn n n b n n n n +=+=+=+-⋅++,()21111122212231n n T n n ⎛⎫∴=++⋅⋅⋅++-+-+⋅⋅⋅+- ⎪+⎝⎭()1212111211211n n n n +-=+-=---++ 当n *∈N 时,1121n n +>+,11201n n +∴->+,1n T ∴>-. 【点睛】方法点睛:本题第二问中,考查了分组求和的方法,在分组求和过程中,涉及了裂项相消法求解数列的前n 项和的问题,裂项相消法适用于通项公式为()()m f n f n d ⋅+⎡⎤⎣⎦形式的数列,即()()()()11m m d f n f n d f n f n d ⎛⎫=- ⎪ ⎪+⋅+⎡⎤⎝⎭⎣⎦,进而前后相消求得结果.19.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ABC 是面积为23的等边三角形,13BB =,点M 、N 分别为线段AC 、11AC 的中点,点P 是线段1CC 上靠近C 的三等分点.(1)求证:BP NP ⊥;(2)求点M 到平面BNP 的距离.【答案】(1)证明见解析;(2【分析】(1)证明出NP ⊥平面BMP ,利用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证得结论成立; (2)在平面BMP 内作MD BP ⊥,垂足为D ,证明出MD ⊥平面BNP ,利用等面积法计算出DM ,即为所求.【详解】(1)因为1AA ⊥平面ABC ,BM ⊂平面ABC ,所以1AA BM ⊥. 因为ABC 为等边三角形,M 为边AC 的中点,所以BM AC ⊥. 又1AA AC A =,故BM ⊥平面1ACC ,又NP ⊂平面1ACC ,故BM NP ⊥.因为ABC 的面积为2AB =,故AB =因为四边形11AAC C 为平行四边形,则11//AC AC 且11AC AC =,M 、N 分别为AC 、11AC 的中点,则1//AM A N 且1AM AN =, 故四边形1AA NM 为平行四边形,则113MN AA BB ===,在MNP △中,NP ==,MP ,满足222MN MP NP =+,故NP MP ⊥.又BMMP M =,故NP ⊥平面BMP ,又BP ⊂平面BMP ,故BP NP ⊥;(2)如图,作MD BP ⊥,垂足为D ,NP ⊥平面BMP ,MD ⊂平面BMP ,MD NP ∴⊥,MD BP ⊥,BP NP P =,DM ∴⊥平面BNP ,所以DM 即为点M 到平面BNP 的距离.在BMP 中,sin3BM AB π==MP =,3BP ==,满足222BP BM MP =+,可知BM MP ⊥,故BM MPDM BP⋅==即点M 到平面BNP【点睛】方法点睛:求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方法如下:(1)等体积法:先计算出四面体ABCD 的体积,然后计算出BCD △的面积,利用锥体的体积公式可计算出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2)定义法:过点A 作出平面BCD 的垂线,计算出垂线段的长,即为所求; (3)空间向量法:先计算出平面BCD 的一个法向量n 的坐标,进而可得出点A 到平面BCD 的距离为AB n d n⋅=.20.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的一个顶点恰好是抛物线243x y =的焦点,椭圆C 的离心率为22. (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Ⅱ)从椭圆C 在第一象限内的部分上取横坐标为2的点P ,若椭圆C 上有两个点A ,B 使得APB ∠的平分线垂直于坐标轴,且点B 与点A 的横坐标之差为83,求直线AP 的方程.【答案】(Ⅰ)22163x y +=;(Ⅱ)12y x =.【分析】(Ⅰ)由题意可得关于参数的方程,解之即可得到结果;(Ⅱ)设直线AP 的斜率为k ,联立方程结合韦达定理可得A 点坐标,同理可得B 点坐标,结合横坐标之差为83,可得直线方程. 【详解】(Ⅰ)由抛物线方程243x =可得焦点为(03,,则椭圆C的一个顶点为(0,即23b =.由c e a ===,解得26a =. ∴椭圆C 的标准方程是22163x y +=;(Ⅱ)由题可知点()2,1P ,设直线AP 的斜率为k ,由题意知,直线BP 的斜率为k -,设()11,A x y ,()22,B x y ,直线AP 的方程为()12y k x -=-,即12y kx k =+-.联立方程组2212,1,63y kx k x y =+-⎧⎪⎨+=⎪⎩ 消去y 得()()222214128840k x k k x k k ++-+--=.∵P ,A 为直线AP 与椭圆C 的交点,∴212884221k k x k --=+,即21244221k k x k --=+. 把k 换成k -,得22244221k k x k +-=+. ∴21288213k x x k -==+,解得112k k ==或,当1k =时,直线BP 的方程为3y x =-,经验证与椭圆C 相切,不符合题意;当12k =时,直线BP 的方程为122y x =-+,符合题意. ∴直线AP 得方程为12y x =. 【点睛】关键点点睛:两条直线关于直线x a =()或y=b 对称,两直线的倾斜角互补,斜率互为相反数.21.已知函数()cos xf x e x =.(Ⅰ)求()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 (Ⅱ)若当0x >时,()()()2cos 111xf x e x x a x ≥-++-+恒成立,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答案】(Ⅰ)单调递减区间为52,2,44k k k Z ππππ⎛⎫++∈ ⎪⎝⎭;(Ⅱ)(],1a e ∈-∞-. 【分析】(Ⅰ)求函数()f x 的导函数,求()'0f x <的区间即为所求减区间;(Ⅱ)化简不等式,变形为11x e a x x x ≤--+,即求min 1(1)x e a x x x≤--+,令()()110x e h x x x x x=--+>,求()h x 的导函数判断()h x 的单调性求出最小值,可求出a 的范围.【详解】(Ⅰ)由题可知()'cos sin sin 4xxxf x e x e x x π⎛⎫=-=-⎪⎝⎭. 令()'0f x <,得sin 04x π⎛⎫-⎪⎝⎭>,从而522,44k x k k Z ππππ++∈<<, ∴()f x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52,2,44k k k Z ππππ⎛⎫++∈ ⎪⎝⎭. (Ⅱ)由()()()2cos 111xf x ex x a x ≥-++-+可得21x ax e x x ≤-+-,即当0x >时,11x e a x x x≤--+恒成立.设()()110x e h x x x x x =--+>,则()()()()2221111'xx x e x e x x h x x x -----+==.令()1xx e x ϕ=--,则当()0,x ∈+∞时,()'10xx e ϕ=->. ∴当()0,x ∈+∞时,()x ϕ单调递增,()()00x ϕϕ=>, 则当()0,1x ∈时,()'0h x <,()h x 单调递减; 当()1,x ∈+∞时,()'0h x >,()h x 单调递增. ∴()()min 11==-h x h e , ∴(],1a e ∈-∞-.【点睛】思路点睛:在函数中,恒成立问题,可选择参变分离的方法,分离出参数转化为()min a h x ≤或()max a h x ≥,转化为求函数()h x 的最值求出a 的范围.2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3cos sin x y αα⎧+=⎪⎨=⎪⎩(α为参数,0m >),以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 04πρθ⎛⎫++= ⎪⎝⎭. (Ⅰ)求曲线C 的普通方程以及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若曲线C 与C '交于,P Q 两点,且84,33A ⎛⎫- ⎪⎝⎭为线段PQ 的一个三等分点,求m 的值.【答案】(Ⅰ)2260x y x m ++-=,40x y -+=;(Ⅱ)4.【分析】(Ⅰ)由曲线C 的参数方程消掉α即可得到普通方程;根据极坐标与直角坐标互化原则可直接化简得到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由C '的直角坐标方程可确定C '的参数方程,将其代入C 的普通方程可得韦达定理的形式,根据t 的几何意义知122t t =-,由此可构造方程求得m .【详解】(Ⅰ)由3cos sin x y αα⎧+=⎪⎨=⎪⎩得:()2239x y m ++=+,∴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260x y x m ++-=.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可化为0ρθθ⎫+=⎪⎪⎝⎭,即cos sin 40ρθρ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40x y -+=.(Ⅱ)曲线C '的参数方程可写为83243x y ⎧=-+⎪⎪⎨⎪=+⎪⎩(t 为参数),代入2260x y x m ++-=中,可得:264039t m +--=; 设,P Q 所对应得参数分别为12,t t,则123t t +=-,12649t t m=--,由题意不妨设122t t =-,则1223t t t +=-=-,即23t =212264100299t t t m ∴=-=--=-,解得:4m =,符合0m >,∴4m =.【点睛】结论点睛:若直线l 参数方程为00cos sin x x t y y t θθ=+⎧⎨=+⎩(t 为参数),其中θ为直线l的倾斜角,则t 具有几何意义:当参数t t =0时,0t 表示直线l 上的点()0000cos ,sin x t y t θθ++到点()00,x y 的距离.23.已知函数()26f x x x =+--. (1)解不等式()4f x <;(2)若不等式()2af x <恒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答案】(1){}4x x <;(2)()3,+∞.【分析】(1)将函数()f x 表示为分段函数的形式,分2x -≤、26x -<<、6x ≥三种情况解不等式()4f x <,综合可得出原不等式的解集;(2)求出()max f x ,可得出关于实数a 的不等式,进而可求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详解】(1)由题意知()8,22624,268,6x f x x x x x x -≤-⎧⎪=+--=--<<⎨⎪≥⎩.当2x -≤时,不等式()4f x <恒成立,当26x -<<时,由()244f x x =-<,解得4x <,此时24x -<<; 当6x ≥时,不等式()4f x <不成立. 所以,不等式()4f x <的解集为{}4x x <; (2)由(1)可知()max 8f x =,要使()2a f x <恒成立,则需28a >,解得3a >.所以,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3,+∞.【点睛】方法点睛:x a x b c -+-≥、()0x a x b c c -+-≤>型不等式的三种解法:分区间(分类)讨论法、图象法和几何法.分区间讨论法具有普遍性,但较麻烦;几何法与图象法比较直观,但只适用于数据较简单的情况.。
阶段性测试题四(必修二第一~三单元)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孟德尔在探索遗传规律时,运用了“假说—演绎法”,下列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和结果”不属于“假说-演绎法”的内容B.“测交实验”是对推理过程及结果的验证C.“生物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配子中遗传因子成单存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属于假说内容D.“F1(Dd)能产生数量相等的两种配子(D:d=1:1)”属于推理内容答案 A解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是孟德尔发现的生物现象,是假说-演绎法的首要过程,测交实验则是对假说内容演绎结果的一种验证,是最关键的实验阶段。
孟德尔假说的主要内容是杂合子在形成配子时,存在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具有独立性的一对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所以亲本基因型为显隐性两种纯合子(DD、dd),F1则是两种配子结合的产物Dd,F1产生的两种配子的数量相等。
2.(2013·临沂)下列变异中,不能都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是()A.DNA复制时发生碱基对增添、缺失和替换,导致基因突变B.非同源染色体之间交换部分片段,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C.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自由组合,导致基因重组D.着丝点分裂后形成的两条染色体不能均分两极,导致染色体数目变异答案 C3.(2013·北京东城区)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豌豆个体间行种植,另将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纯种玉米个体间行种植,通常情况下,具有隐性性状的一行植株上所产生的F1是()A.豌豆和玉米都有显性个体和隐性个体B.玉米都为隐性个体,豌豆既有显性又有隐性C.豌豆和玉米的显性和隐性比例都是3:1D.豌豆都为隐性个体,玉米既有显性又有隐性答案 D4.能催化DNA分子一条链上两个相邻的核苷酸形成磷酸二酯键的酶有()①DNA酶②DNA连接酶③DNA聚合酶④逆转录酶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 D5.水稻的非糯性(W)对糯性(w)是一对相对性状。
含W的花粉遇碘变蓝,含w的花粉遇碘不变蓝,把WW和ww杂交得到的F1种子播下去,长大开花后取出一个成熟的花药,取其中的全部花粉,滴一滴碘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花粉()A.全部变蓝B.全不变蓝C.1/2变蓝D.3/4变蓝答案 C解析F1遗传因子组成为Ww,其花粉有两种W:w=1:1。
6.(2013·北京东城质检)现有一只黑色直毛雌家兔和一只白色直毛雄家兔杂交,后代中雌、雄家兔都表现为黑色直毛。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家兔性状的遗传只受遗传物质控制,与环境条件无关②假设后代的数量足够多,可以判断黑色对白色为显性,直毛对卷毛为显性③根据上述杂交实验可判断控制毛色的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A.只有①B.只有①②C.只有②③D.①②③答案 D7.家兔的毛色黑(A)对褐(a)为显性。
判断一只黑毛兔遗传因子组成的方法及结论正确的是()A.用一只纯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B.用一只杂合子黑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C.用一只褐毛兔与之交配,若子代全为黑毛兔,则其为AA D.用肉眼观察为黑色,是显性性状,受遗传因子A控制,则其为AA答案 C解析褐色为隐性,褐色兔aa只产生一种配子a,不掩盖黑色兔AA或Aa的配子产生情况。
8.从分析某DNA分子的成分得知,含有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20%,数目为400个,那么,该DNA分子中有C—G碱基对是() A.600 B.1200C.1000 D.2000答案 A解析由题意可知,该DNA的总碱基数为400/20%=2000个,其中T为400个,则A为400个,C=G=600个。
即C—G碱基对数是600。
9.孟德尔在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
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的几组比例,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F2的表现型比为3:1B.F1产生配子的比为1:1C.F2基因型的比为1:2:1D.测交后代比为1:1答案 B解析分离定律的实质是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遗传给后代。
最能说明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杂合子产生两种相等量的配子。
10.(2013·北京东城区)黄曲霉毒素是主要由黄曲霉菌产生的可致癌毒素,其生物合成受多个基因控制,也受温度、pH等因素影响。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黄曲霉菌能否产生黄曲霉毒素属于相对性状B.温度、pH等环境因素不会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C.不能产生黄曲霉毒素的菌株的基因型都相同D.黄曲霉素能够致癌属于生物的表现型答案 A11.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乙表示DNA转录②共有5种碱基③甲乙中的A表示同一种核苷酸④共有4个密码子⑤甲→乙过程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A.①②④B.①②⑤C.②③⑤D.①③⑤答案 B解析由图示可知,甲链为DNA链,乙链为RNA链。
两条链中A的含义不同,一个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一个是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每个密码子应包含3个碱基,图中只有两个密码子。
12.(2013·潍坊一模)以下针对下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处于丁图的DE段B.正常情况下,乙图与丙图不可能来自同一种生物C.丙图可能是雌配子,处于丁图的BC段D.乙图中有2个四分体答案 B13.已知某闭花受粉植物高茎对矮茎为显性,红花对白花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
用纯合的高茎红花与矮茎白花杂交,F1自交,播种所有的F2,假定所有的F2植株都能成活,F2植株开花时,拔掉所有的白花植株,假定剩余的每株F2自交收获的种子数量相等,且F3的表现型符合遗传的基本定律。
从理论上讲F3中表现白花植株的比例为()A.1/4 B.1/6C.1/8 D.1/16答案 B解析设高茎为D矮茎为d,F1的基因型为Dd。
F2中拔掉白花植株,剩余的DD占1/3,Dd占2/3,只有Dd才有可能出现白花后代,其概率为2/3×1/4=1/6。
14.小麦的毛颖和光颖是一对相对性状(显、隐性由P、p基因控制),抗锈和感锈是一对相对性状(由R、r控制),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以纯种毛颖感锈(甲)和纯种光颖抗锈(乙)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毛颖抗锈(丙)。
再用F1与丁进行杂交,F2有四种表现型,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植株数目作出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则丁的基因型是()A.Pprr B.PPRrC.PpRR D.ppRr答案 D解析由图示可知,抗锈和感锈的比例为3:1,则亲本的相关基因型均为Rr;毛颖和光颖基因型比例为1:1,亲本的相关基因型为Pp、pp。
根据题意,F1为毛颖抗锈,其基因型应为PpRr,则丁的基因型为ppRr。
15.如图表示果蝇的一个细胞,其中数字表示染色体,字母表示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A.从染色体情况上看,该果蝇只能形成一种配子B.e基因控制的性状在雌雄个体中出现的概率相等C.形成配子时基因A、a与B、b间自由组合D.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能形成四种配子,并且配子数量相等答案 D解析只考虑3、4与7、8两对染色体时,该个体的基因型为DdX e Y,且对性状独立遗传,故可形成四种数量相等的配子。
16.(2013·潍坊一模)下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
在根尖的分生区和成熟区细胞的细胞核中()A.两者都只有①B.前者有①、②、③,后者只有②和③C.两者都只有①和②D.前者只有①和②,后者只有②答案 D17.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下了一个基因型为X h X h Y患血友病的孩子(h为血友病基因)。
形成该个体的异常配子最可能来自下列哪个细胞(只考虑性染色体及其上相应基因)()答案 C解析夫妇表现正常,孩子患血友病,且基因型为X h X h Y,则可以推知X h X h应由母亲提供,Y由父亲提供,C图符合题意。
18.(2013·临沂)下图是基因型为AaBb(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的某动物组织切片显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分裂先后经过①→②→③过程B.细胞②分裂结束后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C.细胞③中有1个四分体,4条染色单体D.细胞①分裂结束后可能产生基因型为AB的两个子细胞答案 D19.(2013·临沂)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甲组不进行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A.上清液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沉淀物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沉淀物中,甲组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答案 B20.分析下面家族中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遗传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Ⅲ8和Ⅱ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Ⅲ7肯定有一个致病基因是由Ⅰ传来的D.Ⅲ8和Ⅲ9婚配,后代子女发病率为1/4答案 B解析由5、6和9、10可以推知,该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假如该致病基因为aa,Ⅲ8的基因型有两种可能:1/3的可能是AA,2/3的可能是Aa;Ⅱ3的基因型是确定的,为Aa,因此B 项正确。
21.(2013·潍坊)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
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C.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D.图丙是图甲的部分片段放大答案 C22.下图是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3与4号个体为异卵双胞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3与5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3与4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可能不同B.若4是色盲患者(X b X b),3和5正常,则他们一定是色盲基因携带者C.若3与4的第三号染色体上有一对基因AA,而5的第三号染色体相对应位置上是Aa,则a基因由突变产生D.若1和2正常,3患有白化病,4和5正常,则4和5是纯合体的概率各自为1/3答案 D解析A项中3与5的表现型相同但基因型不一定相同,3与4为异卵双生,细胞中的遗传物质也不相同;B项男性没有携带的情况;C项的a基因由重组而产生的;D项的4、5都正常,正常中纯合体占1/3。
23.玉米植株的雄花着生在植株的顶端,雌花着生在植株的叶腋。
玉米植株一般是雌雄同体异花,也出现只开雄花或只开雌花的雄株或雌株。
玉米植株的性别决定受两对等位基因(B和b、T和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