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笔人物
- 格式:ppt
- 大小:11.38 MB
- 文档页数:2
《工笔人物》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笔人物画的概念、基本发展历史概况及不同时期的风格特点,了解不同时期的重要性。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工笔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包括绘画材料、绘画技巧等艺术特性,具备一定的工笔人物画鉴赏水平、审美意趣和人文素养,能较为深入地评价和鉴赏工笔人物作品。
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掌握工笔人物画的传统绘画技法和表现形式,熟练和提高人物的造型能力。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能够熟练运用工笔人物画的各种技巧和技法理论知识进行写生与创作。
5.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了解中学美术教育规律和要求,掌握工笔人物画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将工笔人物画相关理论与技法运用于中学美术教育的能力。
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注:H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高支撑,M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中支撑,L 代表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低支撑。
三、教学内容与预期学习成效四、成绩评定及考核方式五、课程建议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1.建议教材(1)梁文博.高等院校美术专业系列教材:《中国工笔人物画教学》,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版(2)李峰、陈孟昕编.教育部国家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系列教材:《工笔人物画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2.主要参考书(1)《中国美术》分册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2)《中国人物画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2年版(3)工笔人物十八描,教师提供电子文本(4)中国传统人物画线描选》,天津杨柳青画社1999年版(5)《历代经典绘画解析:唐代人物》,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6)《陈洪绶人物画选》,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年版(7)《现代工笔人物表现特技》,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年版。
工笔人物画的名词解释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它以精细的线条和丰富的色彩表现人物形象,注重细腻的笔墨和精湛的技法。
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具有独特的审美风格和艺术价值。
在工笔人物画中,人物形象通常以写实的方式描绘,追求细节的精确表达和真实感的再现。
工笔人物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但真正发展兴盛的时期是在宋代。
宋代的工笔人物画达到了巅峰,出现了许多杰出的画家作品。
这些画家通过细腻的笔墨勾勒出人物的五官、姿态和表情,通过精确的细节描绘塑造出具有鲜活生动感的人物形象。
宋代的工笔人物画注重细腻的笔触和色彩的丰富运用,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形象生动。
工笔人物画的绘画技法非常讲究,传统的工笔人物画以修饰、点彩为主,通过大量的细节和层次感的表现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逼真感。
画家需要运用镜心法、镜文法、镜遒法等技法来描绘人物的轮廓和面部特征。
工笔人物画还需要注重传统的色彩运用,使用明暗对比和色调的协调来表现人物的光影效果。
艺术家在运用工笔绘画技法的同时,也需要细心观察和研究人物的生活、心理和情感,通过创作传达出自己对人物的理解和感悟。
工笔人物画所描绘的人物形象多种多样,既有历史人物和名人,也有普通百姓和民间角色。
其中,历史人物和名人的描绘往往注重形象的细节和姿态的表达,力求忠实地再现历史人物的形象。
而对于普通百姓和民间角色,工笔人物画则更注重人物内心世界的揭示和情感的表达,通过细腻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生活态度和情感状态。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人物形象的精湛描绘上,也体现在对社会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反映上。
工笔人物画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刻画和描绘,展示出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伟大。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重要的历史记录和文化传承。
通过工笔人物画,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感受到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现代工笔人物画在传统基础上发展出了更多的表现形式和题材。
艺术家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也加入了现代审美观念和表现手法。
中国工笔人物画赏析与创作中国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在笔墨运用、色彩运用等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
它具有精细、细腻、传神、华丽的艺术风格,被誉为“细腻入微、传神逼真”的艺术瑰宝。
下面,我将结合实践经验和研究,从历史背景、技法特点和创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赏析与创作。
一、历史背景和特点中国工笔人物画起源于唐宋时期,由谷文昌等艺术家兴起。
他们在传统水墨画的基础上,运用细笔勾勒、色彩填充和各种不同的线条描绘了人物肌肉、眼睛等各种细节。
这种细腻入微,对人物特征的刻画,具有独特的技法特点。
工笔画在唐宋时期达到巅峰,并传到了日本和韩国等国家。
到了明清时期,工笔画逐渐弱化,取而代之的是真人肖像的造型艺术和随笔画的风格。
而在清朝末期,代表着新文化运动的部分学者重新评价工笔画,认为它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二、技法特点工笔画的表现形式主要在于线条描绘和颜色分明的特点上。
线条描绘以细丝勾勒为主,致力于描绘人物的神态特征、服饰形态、明暗交错等细节。
颜色使用时,先用颜料画出骨架,然后逐渐分层上色,渐进式的颜色堆积造成了色彩变化柔和的效果。
总的来说,中国工笔画的精髓在于细腻、精细且色彩美观,对于人物的描绘力度非常刻苦,尤其是表现人物面部、手部细节方面更为出色。
三、创作方法1.构思阶段构思阶段是整个创作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确定画面的主题,然后搜集和整理相关资料,确定绘画的对象和形象。
其次,要进行构图设计,考虑画面的布置、对比、比例和空间的利用等。
最后,要考虑色彩的运用,寻找合适的颜色搭配。
2.初稿阶段初稿是创作过程中最基础的阶段,也是最费力的阶段。
首先应该画出整体的轮廓以及画面姿态。
然后继续细化到各部位的细节和表情等,直到达到想要的效果为止。
3.精细阶段精细阶段也是最为考验创作者技能的阶段。
在此阶段,需要用更加细腻的笔触、技巧和色彩来表现人物的面部和各个部位的细节。
这一阶段需要精细入微的表现人物的肌肉和衣物的细节。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形式,它以精细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表达人物的形象和情感。
其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笔人物画注重细节的描绘和表达。
在绘画过程中,艺术家们通过精细的线条和细腻的色彩,将人物的面部特征、服饰纹理等细节描绘得非常逼真。
艺术家们通过对人物细节的精益求精,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生动立体,让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给观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工笔人物画注重色彩的运用和表现。
在工笔人物画中,艺术家们运用丰富多样的颜色来描绘人物的皮肤、衣物等细节,通过层层叠加的色彩表现出人物的光影效果。
同时,艺术家们还注重色彩的搭配和对比,使得人物形象更加鲜明和突出,增强了画面的艺术感染力。
工笔人物画注重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达。
艺术家们在绘画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面部表情、姿势、肢体动作等细微的描绘,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状态。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和表达,工笔人物画能够让观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变化,使得画面更加富有情感和表现力。
工笔人物画还注重绘画技法的运用和展示。
艺术家们在绘画过程中,运用细腻的线条和精细的笔触,通过渐变、勾线、点染等技法,使得人物形象更加立体和细致。
同时,艺术家们还注重构图的合理性
和整体的平衡感,通过精心构思和布局,使得画面更加和谐和美观。
工笔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主要体现在细节描绘、色彩运用、人物形象塑造和绘画技法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工笔人物画成为一种独特而精湛的艺术形式,能够通过精细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传达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给观者带来深深的艺术享受。
工笔人物画的特点艺术特征工笔人物画的特点艺术特征工笔人物画是工笔画的一种。
工笔画是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种绘画形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工笔人物画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工笔人物画的特点中国写意性的艺术观与“以形写神”造型原则,在绘画中的最初落实与实践,即是通过工笔人物画完成的,并在漫长的艺术实践中得以完善,使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很早即脱离了以形写形的束缚,既不拘泥于形物,又不特别看重视视觉对象的真实。
因此,主客合一的形态即成为工笔人物画造型的典型特征。
工笔人物画的造型,虽然工整严谨,但人物的形态却是既尊重客观的相对真实性,又强调主观意志。
它利用线作为人物造型的基本骨架,不仅巧妙地解决了艺术创造与客观物象形态的对立关系,而且利用线的变化使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具有了很强的艺术可赏性,并在此基础上使工笔人物画的造型具有了两种基本形态。
其一为人物造型的外在形态与客观对象相对接近,强调形成在相对写实的基础上传情达意,力求塑造出的人物形态与客观对象、画家心境达到情感合一。
利用严谨工整的造型,相对客观地表现人物形貌,于平和典雅中自然地表达出精神意蕴,使客观与主观、外在美与内在美融而为一,成为不可分割的艺术整体。
如造型相对写实的工笔人物画即属此类。
其二为强调主观体悟,以独抒灵性为主旨,对人物造型进行大胆夸张、概括、提炼,形随意至,以神写形。
形的外在表象虽然与客观对象的外型相去较远,但却于稚拙、天真中表达出一种造型的特有韵致。
如造型夸张变形的工笔人物画即属此类。
工笔人物画的简介工笔人物画是工笔画的一种。
工笔画是用工整细密的笔法来描绘物象,是中国绘画传统中的一种绘画形式。
追求绘画手段的装饰意味,造型手法上强调写意性的概括、提炼,并主张以神韵、神态的需求为前导来把握物象的本质形态,即意象(意念——形而上的)造型,而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包括白描、淡彩、重彩诸种形式。
工笔人物画是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以单纯的线条勾勒作为造型手段,借助线条的粗细长短、方圆曲直,用笔的轻重缓急、虚实疏密、顿挫刚柔,用墨的浓淡干湿在造型上的生动运用和有机结合,再加之色彩分染、罩染、烘染等手法的运用处理,细致入微地充分表现形体的质量感、动态感和空间感。
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工笔人物画的色彩特点1、色彩形式美在工笔人物画中的表现特性色彩体现了不同画品的特征,也体现了画家的画风,色彩是绘画的语言表达形式,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可以传达画者想要表现的情怀。
对色彩的认识最早来自远古时代,从彩陶艺术开创以来,工匠开始了对色彩的追求,好的画品中,色彩可以传达感情,也可以传达精神,随着陶艺的不断发展,色彩成为了艺术语言的重要构成。
我国早期的很多绘画艺术家,比较重视对色彩的客观再现,希望可以还原生态自然的颜色。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审美眼光越来越高,而且比较重视主观的表达“色彩印象”,其可以传达画家的主观思想,也可以宣泄画者的情感。
在近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很多画者在应用色彩时,对色彩进行了重新认识,而且影响着画者的画风。
在西方绘画中,色彩的种类比较多,不但包括固有色、环境色,还包括光源色,西方画家还对色彩进行了细化,色彩可分为色度、明度以及纯度。
在近代形成的色彩理论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当代工笔人物画色彩表达形式以及技巧,还增加了我国近现代绘画作品的丰富性。
2、传统工笔人物画与当代人物画在色彩形式美方面的差异与联系2.1传统工笔人物画的色彩形式美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色彩主要起着辅助线条的效果,在应用色彩时,需要先勾勒然后再进行填色,在应用的过程中,要遵循色不碍线、色不碍墨的原则。
虽然,色彩的重要性不及线条与墨色,但是却对工笔人物画的效果有着重要影响,在传统工笔人物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比如唐代的人物画,代表作有《捣练图》,画中人物端庄秀雅,行笔流程,而且色彩艳丽,画家很好的运用了色彩,将画中人物的形象表达的惟妙惟肖、淋漓尽致。
唐朝着名的人物画《簪花仕女图》,其运用色彩,对人物的精神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描绘,表现出了人物苦闷、空虚的精神,画者运用了较多柔丽的色彩,这类画颜色并不明亮,更深层次的表现出了画中人物抑郁的`心情。
所以,在不同的题材下,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色彩,还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与组合,不同的色彩传达的感情以及意境是不同的。
工笔人物画法步骤以下内容并非针对以上作品图讲解工笔人物主要分为画线描稿、墨笔勾线、渲染着色三个步骤。
第一步:画线描稿。
需要注意人物的姿态、结构、细节,尽可能地展现人物性格与画者对人物的个体感受。
要求所有的细节都能准确的呈现。
最后的定稿要能清楚明白地反映局部之关系。
注意对线条的梳理。
可参照永乐宫与当代的工笔人物作品。
(略)第二步:勾线方法。
1.铅笔过稿。
用笔要轻,可见即可。
边画边调整线条。
2.勾线。
小红毛与叶筋,为硬毫勾线笔。
3.脸、手、皮肤不用墨线。
用胭脂调一点墨,为灰暗之红,近乎紫。
皮肤之水淡然,透明。
4.将线与线之关系理请,注意起始轻重长短转折映带之关系。
5.用毛笔注意手感,不拘一格,随心即可。
6.眼睛:注意上实下虚。
精确而不含糊。
眉毛注意起走向。
7.鼻子,注意体现空间结构。
观察要细致,描写要概括。
8.女子人中一般不勾线,也可勾一根阴影较重的单线。
老人根据需要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9.嘴。
中缝线要实上下则虚。
10.脸之轮廓:颧骨。
肉。
虚之。
与颈部交接处不封口,体现结构即可。
主要靠晕染出效果。
11.头发。
A、用墨线勾。
B、用胭脂勾,渲染后用墨线勾勒。
提前分好块,勾起来方便。
线条要松,以轻为好,体现头发质感。
12.耳朵:耳轮两条线有粗细变化。
13.下巴:注意虚实。
14.鬓角的线:先染后勾。
15.身上的线:可加点墨稍重一些。
从衣领向下,注意起收笔。
16.胳膊:从肘向上勾一点即可,边缘线相交处要交代清楚。
17.手:注意结构,可以适当修改。
18.身躯:由实而虚,根据实际情况。
19.衣褶:注意方向与染色关系。
注意光线的方向与阴影关系。
20.后背之动态线:清晰、准确、交代清楚。
21.裤、腿面、随结构走。
第三步:染色。
1.准备:颜料、两只白云笔、清水、墨。
2.脸:第一遍用朱膘渲染,用清水笔染开。
主要标出暗部,突出人物结构。
3.手:同样办法。
4.衣服:根据实际情况找一种比较沉稳的颜色,渲染暗部,清水晕开。
5.整体过完一遍后,待干后用平涂的方法罩一遍。
工笔人物作品精选
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技法,工笔画以其洁净利落、色彩明亮、细腻优美的特点备受爱好者青睐。
在工笔画中,人物作品尤其受到广泛关注和喜爱,因为人物形象是表现情感和思想的重要载体之一。
下面是一些精选的工笔人物作品,它们或是传统的历史人物,或是现代人物形象,或是柔美娴静,或是刚毅挺拔,或是凄美动人,或是洒脱自由,各有不同的神韵和情感表达。
1. 吴道子《伯牙绝弦图》
《伯牙绝弦图》描绘的是春秋时期琴师伯牙弹琴之时,听琴者钟子期感慨万分,断弦而去的故事。
吴道子以墨色为主,画面富有韵律感,琴师和听琴者的情感流露深刻动人。
2. 张大千《女娲补天图》
《女娲补天图》是张大千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以色彩艳丽的山水为背景,刻画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
画面中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神态自然,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3. 吴昌硕《卖扇图》
《卖扇图》是吴昌硕工笔画的代表作品之一,画面中的男子手持扇子,神情自在洒脱。
整个画面以笔墨精细、色彩清新为特点,给人以轻松愉快的感觉。
4. 郎世宁《红楼梦人物》
郎世宁曾经创作了一系列《红楼梦人物》工笔画,描绘了红楼梦中的众多人物形象。
他的作品以精细的笔触和丰富的色彩赢得了广泛
的赞誉。
5. 陈寅恪《杜甫像》
陈寅恪的《杜甫像》是一幅极富生命力的工笔画作品。
画面中的杜甫形象刚毅挺拔,神态沉着,体现了杜甫的气质和风貌。
以上是一些精选的工笔人物作品,它们以不同的表现手法和风格,展现了中国传统绘画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