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平移与旋转
- 格式:docx
- 大小:26.13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能够区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和旋转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1.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及特点2.平移和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3.平移和旋转的简单计算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平移和旋转的概念,掌握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2.难点:运用平移和旋转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如电梯的上下移动、风扇的转动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现象的特点。
2.新课讲解(1)平移的定义及特点(2)旋转的定义及特点(3)平移和旋转的应用教师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现象,加深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3.练习与讨论(1)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平移和旋转的理解。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心得体会,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
4.拓展与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方法解决,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拓展活动,如设计平移和旋转的图案、制作平移和旋转的模型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课后作业1.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并简要说明其特点。
2.请学生运用平移和旋转方法解决一道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七、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意识。
2.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包括解题思路、计算准确率等。
3.实际应用能力:评价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运用平移和旋转方法的能力。
重难点补充:1.平移和旋转的定义及特点教师展示一张图片,上面有多个图形,如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然后问:“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哪些图形可以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另一个图形呢?”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引导他们观察并发现,正方形和圆形可以通过平移或旋转得到相同的图形,而三角形则不能。
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材分析(精选12篇)第三单元《平移和旋转》教材分析篇1平移和旋转是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的要求,在小学数学里新增加的教学内容。
平移和旋转是物体或图形在空间变化位置的方式,认识平移和旋转对发展空间观念有重要的作用。
本套教材两次教学平移和旋转,第一次安排在三年级(下册),第二次安排在第二学段。
本单元是第一次教学,在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教学目标是:认识生活里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沿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平移。
全单元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一次“试一试”、一次“想想做做”。
第一道例题教学日常生活里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列举的火车、电梯、缆车的运动和风扇、螺旋桨、钟摆的运动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他们能根据画面想像出实际状态。
教材通过这些物体的运动,让学生初步体会生活里的平移和旋转现象很普遍,具有对物体平移、旋转的感性认识。
平移和旋转教材没有下定义,也没有用语言描述,只要求学生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说说这些运动有什么相同点,通过观察、想像、比较等学习活动初步感受平移和旋转。
“想想做做”第1题要求学生凭借初步的感受判断九幅图中各个物体的运动是平移还是旋转。
第2题到生活中去寻找平移和旋转。
这两道题既帮助学生充实感知材料,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
第3题要求学生用手势表示平移或旋转,让他们用动作表达、交流自己对这两种运动的认识,也是对众多现实的平移、旋转现象的初步概括。
可见,教材在安排平移、旋转的教学活动时,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有层次地逐渐递进。
第二道例题及“试一试”有两个教学任务:一是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二是学会在方格纸上平移简单的图形。
例题的重点是观察图形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用定性描述和定量刻画相结合的方式描述图形的平移。
“试一试”则按要求平移图形,体会图形的运动。
例题和“试一试”是连贯的,“试一试”比例题更有挑战性。
三年级上册平移和旋转的知识点一、平移。
1. 平移的定义。
- 物体或图形在同一平面内沿直线运动,而本身没有发生方向上的改变,这种运动现象就是平移。
例如,在水平的传送带上,物体随着传送带直线移动;或者在电梯里,人随着电梯上下直线运动等都是平移现象。
2. 平移的特点。
-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例如,将一个正方形沿着水平方向平移一段距离后,得到的新正方形和原来的正方形边长一样,四个角也都是直角。
-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对应点之间的连线平行(或在同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比如一个三角形平移后,它原来的顶点和对应平移后的顶点连线是平行且相等的。
3. 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 方向:平移的方向可以是水平方向(向左或向右)、垂直方向(向上或向下)或者是斜着的方向。
例如,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向左行驶是水平方向的平移;火箭垂直升空是垂直方向的平移;而一个物体沿着与水平方向成45度角的方向移动就是斜方向的平移。
- 距离:平移的距离是指图形上每个点平移的长度。
可以通过数方格的方法来确定平移的距离,在方格纸上,一个方格的边长可以作为一个单位长度。
例如,一个图形从方格纸的左上角平移到右上角,经过了5个方格,那么平移的距离就是5个单位长度。
二、旋转。
1. 旋转的定义。
- 物体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做圆周运动的现象就是旋转。
像风车绕着中心轴转动、时钟的指针绕着中心点转动等都是旋转现象。
2. 旋转的特点。
- 旋转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不变。
例如,一个圆形的表盘不管指针怎么旋转,表盘的形状和大小都不会改变。
- 图形的旋转是由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决定的。
3. 旋转中心、旋转方向和旋转角度。
- 旋转中心:是物体旋转时所绕着的那个点或轴。
例如,风车的旋转中心就是风车叶片中间固定的那个点;地球的自转是以地轴为旋转中心的。
- 旋转方向:分为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
顺时针方向是指和时钟指针转动方向相同的方向,逆时针方向则是与时钟指针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
三年级数学认识平移旋转与翻折数学是一门既有趣又充满挑战的学科,而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接触和学习基本几何概念的阶段。
其中,平移、旋转与翻折是他们学习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三个概念以及它们在三年级数学中的应用。
平移是指将一个图形沿着平面内的某条线段按照指定的方向和距离移动的操作。
在平移中,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例如,将一个正方形沿着x轴向右平移3个单位长度,那么正方形的每个边上的点都将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
平移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旋转是指将一个图形沿着围绕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的操作。
在旋转中,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只是方向发生改变。
例如,将一个矩形绕着它的中心点逆时针旋转90度,那么矩形的每个边将沿逆时针方向转动90度。
旋转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之间的方向关系。
翻折是指将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线折叠成新的图形的操作。
在翻折中,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只是位置发生改变。
例如,将一个长方形沿着竖直中线对折,那么对折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完全重合。
翻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图形之间的对称性。
在三年级数学中,平移、旋转与翻折并不只是简单的操作,还需要学生能够通过抽象思维来分析和解决问题。
通过这些概念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几何思维、观察比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其中,平移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认识到物体的位置会因平移而发生变化,进而理解平面上点的坐标和方向的概念。
通过平移,学生可以观察和描述移动后图形的位置,并学习如何使用坐标表示它们。
旋转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物体旋转后形状和方向的变化。
通过旋转,学生可以观察和描述旋转后图形的特征,并学习如何使用角度来表示旋转。
翻折的重要性在于让学生理解图形的对称性。
通过翻折,学生可以观察和描述改变后图形的对称特征,并学习如何使用折线来表示对称轴。
在三年级数学的学习中,平移、旋转与翻折不仅仅是为了解决具体问题,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几何思维。
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模板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教案模板1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
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
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洗车朝前行驶、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风车、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
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
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2、移一移。
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
)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三年级数学平移和对称本次课课堂教学内容(一)、图形的平移、旋转和对称二、挂彩旗。
把这面彩旗向左平移6格,并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三、移标志。
按要求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四、找一找。
找出通过平移能与红色小鱼重合的鱼并涂上红色。
五、动脑筋。
下面的运动方式是平移的打上“√”,是旋转的画上“○”。
1、水龙头的水往下滴。
()2、拧开水龙头开关。
()3、升降机上升。
()4、开门。
()5、关窗。
()六、轴对称1、下列英文字母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SB、HC、PD、Q2、下列各种图形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3、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在括号里画“√”。
4、下图是一些国家的国旗,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4个B、3个C、2个D、1个5、画出下面图形的另半,使它们成为轴对称图形。
(二)、应用题1.商店有4筐苹果,每筐55千克,已经卖出13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苹果?2. 美术组有24人,体育组的人数是美术组的4倍,两个组共有多少人?3. 每盒粉笔1元3角4分,每瓶墨水6角2分,学校买了6盒粉笔5瓶墨水,共花多少钱?4. 有篮球9个,足球的个数是篮球的8倍,足球有多少个?5. 有足球72个,篮球9个,足球的数量是篮球的多少倍?6. 有足球72个,正好是篮球个数的8倍,篮球有多少个?7. 学校买来6箱图书,每箱50本,平均分给4个年级,每个年级分多少本?8、小明从家到学校要走200米长的路,如果他来回走2趟共行多少米?9、商店有黄气球19个,红气球比黄气球少7个,花气球的个数是红气球的2倍,花气球有多少个?10、一个数乘10,得到的数比原来的数多72。
原来的数是多少?11、三年级三个班一共有111名同学。
一班有35人,二班和三班的人数相等。
二班、三班各有多少人?12、判断下面各题的对错。
(1)知道每袋洗衣粉的价钱和买的袋数,求总价,应用洗衣粉单价乘袋数。
(2)“小明家到电影院的距离是250米,小明从家到电影走了5分钟。
辅导讲义教学内容一、专题精讲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整体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也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平移和旋转,蒋嘉怡同学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平移:旋转: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连一连。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钟摆的运动在算盘上拨珠平移电梯的运动风扇叶片的运动火车在铁轨上飞驰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旋转汽车方向盘页脚内容1轮船在水里航行飞机螺旋桨例1:观察并操作1、向()平移了()格。
2、把小船向上平移5格。
3、把三角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
例2:填空1、长方形向()平移了()格。
页脚内容22、六边形向()平移了()格。
3、五角星向()平移了()格。
例3:操作1、把图中长方形向上平移2格;2、把图中三角形向右平移3格;3、把图中平行四边形向左平移5格。
二、专题过关检测题1:填空(每空4分)页脚内容3页脚内容4(1)把小船向上平移三格。
(2)把小屋向左平移两格,再向下平移五格。
2、(1)三角形向()平移了()格。
(2)画出小鱼向右平移7格后的图形。
三、学法提炼页脚内容5页脚内容6页脚内容7盯着中间的黑点,将纸前后平移,你观察到了什么?2、页脚内容8盯着中间的黑点,你看到了什么?页脚内容9页脚内容10。
小学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优质教案模板五篇小学三年级数学《平移和旋转》优质教案模板一一、情境创设引人入胜。
平移和旋转这一概念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讲比较抽象,不易理解。
数学****于生活,其实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在生活中能经常看到,同学们也曾亲身经历过。
周老师以学生生活中熟悉的游乐场为切入点,分别出示了缆车、摩天轮、旋转木马、滑梯和升降梯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运动方式、比画运动轨迹、讨论运动特征、比较两者异同,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数学活动中感知平移和旋转的含义,初步建立两种运动方式的数学模型。
二、教学设计层层递进。
本节课的难点是准确描述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三年级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正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周老师以童趣的小蚂蚁搬运食物为模型,依次呈现小蚂蚁运豆子、小蚂蚁运薯条和小蚂蚁运三角形饼干的场景,对应数学中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图形的平移。
巧妙的设计使孩子们在愉快的情境中学习,知识结构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完善和提升。
周老师将本节课的难点分层攻破,并在每一层次中加以相应的练习。
其中周老师选取的松树图、蘑菇图、电脑图和小船图的平移描述,给了孩子们充足的时间去独立研究和展示交流,在交流时强调先要找出一对对应点,再数一数格数,轻松解决难点。
在此环节中充分体现了“独立探究、讲授、踊跃展示”的十二字精神,让孩子成为学习的主人,也使孩子们及时内化了新知。
三、合理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本节课内容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去探索和认识空间与图形,如果本课教学时,没有动态素材的呈现,是很难达到教学目标的。
研究平移距离时,课件上动态演示了点的平移、线段的平移和三角形的平移,以此验证之前的探究结果,突破了教学难点;综合应用时,动态呈现了富有情趣的练习,提高了练习的乐趣。
周老师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出发,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生对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有了丰富的表象积累,在获得知识技能的同时,也获得了积极的情感体验,体现了教学的有效与快乐。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优秀5篇】作为一名教学工,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等环节。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下面本文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5篇《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如果能帮助到您,本文范文将不胜荣幸。
《平移与旋转》优秀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的运动特点;能正确判断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并能在方格纸上将图形按指定的方向和距离平移。
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3、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运用数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准确地画出在方格纸上平移后的图形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平移的距离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仪、方格练习纸教学过程:课前谈话:同学们,老师今天带了智慧星,想得到吗?注意只有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表现好的同学才能得到,老师希望内为同学都能得到一、欣赏图片,引入课题。
1、导入新课。
(1)激趣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老师今天带来些游乐园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播放课件,演示缆车、滑梯、小火车、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的图片。
学生看着图片表演,[设计意图:通过游乐场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自然进入学习状态。
2、组织讨论。
师:它们的运动相同吗?(不同)你能根据它们的运动方式把它们分类吗?先同桌交流。
3、汇报讨论结果。
师:你是怎么分的?你为什么要这样分?指名说。
生:有些是直直的,有些在转圈,(相机奖励智慧星)4、揭示课题。
师:像缆车、滑梯、小火车等是沿着直线运动的,我们把这样的运动方式称为平移(板书:平移);师:而像旋转木马、秋千、螺旋桨、钟摆等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或轴转动的,这样的运动方式我们就称为旋转(板书:旋转)做一做:要求学生做一个平移和旋转的动作。
辅导讲义
教学内容
一、专题精讲
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按照某个直线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把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
旋转也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在实际生活中,随处可见平移和旋转,蒋嘉怡同学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平移:
旋转:
我们来看下面的问题,连一连。
升旗时国旗的运动?????????????????????钟摆的运动
在算盘上拨珠???????????平移????????? 电梯的运动
风扇叶片的运动??????????????????????火车在铁轨上飞驰?????
光盘在电脑里的运动???? ? 旋转??????? ??汽车方向盘
轮船在水里航行飞机螺旋桨
例1:观察并操作
1、向()平移了()格。
2、把小船向上平移5格。
3、把三角形先向右平移4格,再向下平移3格。
例2:填空
1、长方形向(??)平移了(? )格。
2、六边形向(? )平移了( ? )格。
3、五角星向(? )平移了(? )格。
例3: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