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名单
- 格式:doc
- 大小:100.50 KB
- 文档页数:2
火电厂集控运行(新能源发电方向)人才培养计划申报书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申报书专业名称:火电厂集控运行(新能源发电方向)专业负责人:谢新申报学校(盖章):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产业:新能源申报时间: 2011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制二○一一年三月一、专业基本情况专业名称火电厂集控运行(新能源方向)开办时间2002年招生面向省内√省外√近三年招生规模2008年109 近三年毕业学生人数2008年120 2009年102 2009年1192010年88 2010年135 培养定位生物质能发电技术、风力发电技术、核电热力系统运行及维护技术主要就业地区(近三届)湖北、广东、深圳、浙江、安徽主要就业行业(近三届)电力生产、热力生产、核电站运行电力设备制造、专业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谢新性别男出生年月1970.12 职称副教授最后学历、学位研究生、硕士所学专业(限第一学历专业)热能工程近三年参加企业实践、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1.结合专业教学改革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经常带着课题深入企业学习和调查研究.熟悉现场大型火力发电机组热力设备及系统及其运行,深入了解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的发展趋势; 2.关注国家新能源政策,熟悉我国新能源发展方向,对生物质发电、风电、核电等领域的相关理论和知识有深入了解,积极参与新能源发电专业筹建工作。
3.针对电厂相关运行岗位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积极主导推行“工学结合”的高职教学模式,还主编了教材《单元机组集控运行》,体现了基于实际生产过程的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的教学理念; 4.作为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负责人,主持制订了适应高职教育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并负责组织实施; 5.积极参与火电厂集控专业教学模式改革,作为第一作者在《中国电力教育》发表论文:基于仿真系统的教学模式研讨; 6.与企业专家及高校教师合作编写《火电厂生产过程》;专业专任教师队伍情况专任教师数其中兼职教师数其中教授副教授其它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其它 1 8 6 4 40 0 教师年龄结构30岁以下30岁-50岁50岁以上210 3 专任教师队伍具体情况序号姓名性别年龄专职/兼职兼职教师工作单位 1 陈丽霞女43 专职 2 景朝晖女45 专职 3 梁倩女28 专职 4 刘晓女42 专职 5 叶海军男44 专职 6 俞玲女26 专职7 赵茹男女31 专职8 周菊华女52专职9 陈彦青男45 专职10 杨巧云女45 专职11 周飞男29 专职12 刘斌女40 专职13 陈伟男36 专职14 林文孚男55 专职15 邓大名男58 兼职武汉凯迪公司16 马华明男43 兼职湖北能源集团公司17 王忠祥男47 兼职青山电厂18 曾庆福男45 兼职华中科技大学注:专任教师只统计承担本专业的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兼职教师只统计来自行业、企业的人员。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基本方案
班级名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验班
所在单位:(盖章)
负责人:
填写时间:
教务处制表
二〇一四年三月
一、学生选拔方案
1、拟选拔学生人数
2、选拔时间安排
3、选拔考试科目安排
4、考核人员安排
二、合作企业情况
1、合作企业简介
2、合作企业可提供的教学条件
3、合作企业可提供的师资条件
三、教学基本模式
1、课程基本编排
2、师资构成及管理
3、各阶段(年级)基本教学内容设置
4、实践教学编排
5、校企合作的主要内容
6、制度创新与改革
7、国内外交流合作
四、推荐意见
教学单位推荐意见:
教学单位负责人签字:
年月日教学工作委员会审批意见:
主任委员签字:
年月日。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选课指南一、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闻学11个专业入选首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汉语言文学、数学与应用数学、生物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工程管理、物流管理、音乐学。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省级专业综合改革改革试点项目:小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视觉传达设计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物流管理、工程管理、生物科学、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小学教育、新闻学二、选修课到了选课的时候,学校的教务系统(/)会像往常一样崩溃,(年年如此,不要着急,因为大家都进不去,这个时候你可以找学姐学长帮忙,他们可能会有其他链接进入系统,至于收不收费就要看个人的运气,有的学长学姐会收)三、转专业有以下特殊情况的,经学校同意可以转专业。
(一)确实有拟转入专业的特长,且提供有效证明;(二)学生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不含隐瞒既往病史入学者),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三)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或非本人原因,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
(四)本科学生学习有困难,要求转入专科学习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予转专业。
1、未办理注册手续者;2、在校期间违纪受处分者;3、艺术类专业要求转入非艺术类专业者;4、体育类专业要求转入非体育类专业者;5、招生录取时有特殊或定向要求的和专升本学生;6、必修课程有考核不及格者;7、身体条件不符合转入专业招生者;8、经学校审核认为不适合转专业者。
注;符合转专业要求的学生,在校期间只能转专业一次,可以在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提出申请(特长生不受此限制)。
对在第一学期转专业的,学院可根据专业特点,允许其转入同一年级。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国际合作领域)拟立项项目的公示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湖北省科学技术厅
•【公布日期】2020.09.30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9.30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湖北省科学技术厅关于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国际合作领域)拟立项项目的公示
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湖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要求,现将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国际合作领域)拟立项项目予以公示。
公示期为2020年9月30日至2020年10月14日。
公示期间,如有异议,请以书面形式向省科技厅反映。
凡以单位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要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情况的材料要具实名并附联系方式。
对匿名或无具体事实根据的举报,不予受理。
联系电话:机关纪委************
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
地址:湖北省科技厅科技监督与诚信建设处(邮编:430071)
附件: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国际合作领域)拟立项项目
湖北省科技厅
2020年9月30日附件:
附件:2020年度省重点研发计划第二批(国际合作领域)拟立项项目.docx。
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3.07.15•【字号】鄂教高办函[2013]9号•【施行日期】2013.07.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申报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的通知(鄂教高办函〔2013〕9号)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湖北省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鄂教高〔2012〕7号)精神,现就申报2013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专业面向申报项目必须是面向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以及区域内重点产业的相关专业,特别是与《湖北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鄂政发〔2012〕19号)中重点支持的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石化、汽车、建材、钢铁、有色、纺织、医药等十个主导优势产业以及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七个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
各校应充分考虑专业的建设条件、与产业的对接需求以及就业率等情况,合理组织申报,尽量避免重复建设。
为加强专业布局统筹,现将前三批专业布局情况予以公布(见附件1),供各校申报参考。
二、申报条件1.专业培养目标明确,直接面向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培养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专门人才;专业办学条件优良,能满足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2.与省内有关行业、企业联合开展专业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工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教学计划,共同开发课程,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共建双师结构教师队伍。
3.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订单(定向)培养,毕业生主要在省内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中的相关企业、单位就业。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
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申报资料
专业名称:物流管理
专业负责人:熊文杰
申报学校(盖章):武汉商业服务学院
所服务的行业产业:现代服务业
申报时间: 2011年3月
湖北省教育厅制
二○一一年三月
武汉物流协会吴玉梅会长祝贺我院获批中国物流学会产学研基地
实训基地在完成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校内实训教学的同时,也为企业在职员工的技术培训提供了便利年连续三年为物流企业新老员工进行了物流管理和技能方面的理论与技术培训工作,余人次。
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我们与行业、企业紧密合作,于2009年将物流管理核心课程——
储管理》建设成为院级精品课程,2010年又通过物流管理专业全体专、兼职教师的共同努力,积极申报
物流专业学生在武汉四方交通物流有限公司学习参观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教师在孝感南大市场学习、实践
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教师在黄石港发物流有限公司学习、调研。
生命科学学院药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专业简介: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药学本科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于2014年获得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招收药学本科(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方向)学生。
在已有的药学本科专业的基础上,针对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加强应用性技术人才的培养,面向经济转型、技术升级的社会需求培养药学专业新兴产业人才。
该专业获批招生,符合国家尤其是湖北省的经济发展和教育布局的实际情况。
药学专业有微生物与生化药学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中药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20人,包括特聘教授、楚天学者、琴园学者,专业实力强。
主持和参与了多项国家级研究项目,完成了湖北省多项重大攻关项目,专业优势明显。
药学专业学生经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及专业技能训练后,部分毕业生将到科研院所及重点高校深造,攻读更高的学位,成为从事药学应用基础及相关领域科学研究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有的毕业生可到医院、医药公司、制药企业、社会药房等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经营、药学服务等工作,也可到药品检验监督部门从事药品检验监督管理,在药物研究机构、医药院校从事医药科研助理、教学等工作。
专业编号:专业代码:100801一、培养目标药学本科专业(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计划)。
以社会需求的生物制药技术发展为导向,立足湖北省,紧紧围绕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培养掌握生物制药理论和实验技能,创新能力强,具备从事生物药物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品质控制、安全生产等基本能力,同时具备药物制剂、药品质量分析检验等技能的应用型、复合型产业人才。
能够在药品生产、检验、流通、使用及研究与开发等领域胜任药物技术工作。
二、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培养规格:应具有生物学、医学和化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具备从事药物及其制剂的研究开发、生产、检验及管理的基本能力,一般应具备以下的素质、知识和技能:1、素质结构要求(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诚实守信,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健全的人格。
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申报书专业名称:火电厂集控运行(新能源发电方向)专业负责人:谢新申报学校(盖章):武汉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所服务的行业产业:新能源申报时间: 2011年3月湖北省教育厅制二○一一年三月- 1 -234567891021三、工作计划与保障措施工作计划(具体落实、组织实施培养方案的工作计划)1.总体目标火电厂集控运行专业(新能源发电方向)建设坚持内涵发展,以新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为先导,依托行业、面向社会,建设能力为本位、注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应用人才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
以课程体系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和教材建设为重点,走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之路。
力争5年内具有一定的规模和社会影响力。
2.具体目标(1)以电力行业为依托,与电力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联系,建设以“工学结合”为核心、以培养职业能力为目标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实行工学结合、以就业为导向的订单培养模式。
使学生具备新能源发电行业(核电运行技术、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工作必须的知识、能力和技能。
实行订单培养和顶岗实习一体化的运作方式,最后半学年学生到订单企业顶岗实习。
实行“双证书”培养方案,将职业能力和职业资格培养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
(2)校企共同参与,以新能源领域(核能发电、生物质能发电、风力发电)电力生产、设备维护能力的培养为核心,创建课程体系,制定专业课程标准,建设有特色的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和特色教材,并建立教学资源库。
1)行动导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按照行动导向课程体系开发思想和流程,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能工巧匠和专业骨干教师共同研究形成课程与项目、学习与任务有机融合的本专业教学体系,体现能力本位和工学结合的内涵。
进行现场调研,参照行业职业规范,结合新能源发电领域技术要求,聘请现场工程技术人员,按照生产过程中的岗位及工种,拟定各工种素质、知识、能力要求,确定本专业并选择本专业需要的行动领域。
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一)计划提出的背景1.湖北是一个高等教育大省,每年毕业的本专科生近40万人,研究生3万多人,但人才培养工作不能很好地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我省的教育优势、人才优势没有很好地转化为发展优势、竞争优势。
2.为了实现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2009年11月,省政府印发了《湖北省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实施方案》(鄂政发[2009]34号),提出了电子信息、汽车、钢铁和有色金属、石化、纺织、装备制造、船舶、轻工、物流等十大产业发展的思路和政策措施。
2010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若干意见》(鄂发〔2010〕15号),决定加快发展节能环保、新能源、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生物育种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
十大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我省规划纲要在工作方针中突出强调了“服务社会”,提出教育要“主动适应'两圈一带'总体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产业发展战略,服务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增强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驱动力、稳定力”;“要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重点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和我省传统支柱产业技术改造相关专业”,提出实施“湖北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2010年8月31日,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10〕18号)。
(二)计划内容和目标任务以服务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满足产业行业需求为目标,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十二五”期间,支持各高校与相关行业携手,与有关企业联合,重点建设100个左右特色鲜明、优势明显、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人才培养基地,每年为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和区域内重点产业定向培养5000名左右的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名单的通知正文:---------------------------------------------------------------------------------------------------------------------------------------------------- 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本科高校名单的通知鄂教发函〔2015〕6号有关高等学校: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在省属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的通知》(鄂教发【2014】5号)的工作部署,经学校申请、专家评审通过,我厅研究同意湖北科技学院等7所本科高校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同意武汉轻工大学等5所高校在部分专业领域开展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具体名单见附件)。
促进省属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省深入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服务能力、促进高校特色发展的重要举措,各试点高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试点工作,力争在办学模式改革、应用技术人才培养、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取得明显进展,发挥示范作用。
各试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试点工作的领导,成立由学校主要负责同志牵头的领导组织,定期研究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工作专班,负责试点的具体工作。
要根据鄂教发【2014】5号的要求和专家评审意见,抓紧完善试点方案。
试点方案既包括学校的整体方案,也要有各学院(专业集群)的子方案;试点方案要明确办学定位、试点任务、工作进度、建设项目与改革举措、支持与保障政策、考核要求等;建设项目要明确资金来源与分年度投入计划。
各试点高校完善后的试点方案于3月10日前报我厅备案。
试点进展情况请及时报送我厅。
附件: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专业领域)名单湖北省教育厅2015年2月17日——结束——。
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佚名
【期刊名称】《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3(28)6
【摘要】2013年,经湖北省教育厅组织专业论证评审,荆楚理工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人选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实施高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是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计划;普通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湖北省;支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4
【相关文献】
1.光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以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为例 [J], 杨晟
2.湖北文理学院两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 [J],
3.湖北文理学院两个专业入选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J],
4.长江大学3个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
科项目 [J],
5.湖北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环坝旅游班”为例 [J], 刘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长江大学3个专业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
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
佚名
【期刊名称】《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版)理工卷》
【年(卷),期】2014(000)011
【总页数】1页(P131-131)
【正文语种】中文
近日,湖北省教育厅公布了2014年、2015年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以下简称“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的名单,武汉大学等52所本科高校的108个专业获批立项。
长江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应用化学专业、电子信息学院自动化专业和地球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系统专业位列其中。
至此,包括此前获批的6个专业,长江大学已有“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9个,
涉及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石化、生物等湖北省多个主导优势产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
长江大学高度重视该计划的组织实施,并通过单独安排招生计划,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专业人才培养计划,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建校内外实习实践基地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等措施不断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截止目前已单独组建“产业人才培养计划”实验班16个,入选学生近500人。
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是湖北省为了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湖北省战略新兴(支柱)
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本次教育厅对2014、2015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实行同时申报、同时遴选、分布实施。
其中应用化学和自动化专业入选2014年度计划,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入选2015年度计划。
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教育厅•【公布日期】2011.05.09•【字号】鄂教高函[2011]14号•【施行日期】2011.05.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湖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名单的通知(鄂教高函[2011]14号)有关普通高等学校: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通知》(鄂教高[2010]18号)、《省教育厅关于申报第二批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通知》(鄂教高函[2011]5号)等有关文件要求,我厅组织了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的遴选工作,在各高校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专家评审、我厅审核,确定武汉大学“环境工程”等52个专业为第二批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现予公布(见附件)。
请入选项目所在院校根据鄂教高[2010]18号文要求,联合相关企业,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
修定后的人才培养方案一式一份(附电子版)于2011年6月30日前报我厅备案。
实施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是我厅为引导高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我省战略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重要举措。
希望“产业计划”各项目所在院校高度重视,准确把握项目建设内涵,进一步更新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制定并实施产业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培养我省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
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联系人:王文森,吴勃;联系电话:************,87328172;电子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