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林业概论
- 格式:doc
- 大小:39.00 KB
- 文档页数:4
小论城市林业建设摘要:城市林业起源于北美洲,它的产生是人类对环境危机积极思索的产物。
我国的林业工作者在城市林业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对城市林业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定义:城市林业是由林业和园林融合而成的,是建设、经营和利用城市森林的事业。
关键词:城市林业建设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不可避免地导致城市地区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作为现代林业和城市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城市林业,担负着调节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已成为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因此,发展城市林业,使城市坐落在森林之中,发挥森林特有的生态功能,改善和提高城市环境,能大大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城市林业建设的意义1、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推动林业的整体发展,其同山区的林业建设息息相关,且各自的发展相互促进又带动整个林业的进步。
此外,城市林业建设能够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有利于引导林业的全面发展。
2、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林业立法的发展,各地方在发展城市林业的探索进程中对林业立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急需一些配套的法律法规出台作为法律基础,而且在实践中摸索出的一些经验也可以为林业立法所参考,增加立法的科学性和时代性。
3、发展城市林业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解决城市问题。
城市林业建设和经济建设是相辅相成的,林业不仅能直接带来经济利益,还能利用其生态功能解决许多城市问题,美化城市,增强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城市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
二、当前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城市森林、树木和绿地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城市公共绿地偏低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难以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城市林业建设尚未完全纳入城市整体规划城市林业的发展滞后于城市发展速度,城市绿地和森林被征占和毁坏的情况还比较严重。
城市森林结构不合理,特别是树种选配上的树种单一,使许多城市形成“多街一树”的单调景观,立体绿化效果差,因而难以发挥三大效益。
《城市林业》理论教学大纲1. 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城市林业英文名称:Urban Forestry1.2 课程编号:143710301.3 课程学分:1.5 学分1.4 课程总学时:24学时1.5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1.6 开课对象:林学专业2. 课程内容简介城市林业是论述城市森林规划设计、栽培、养护与管理的理论和技术的学科。
课程内容系统,实践性强,是林学专业选修课程之一。
主要内容包括城市森林的环境特点、城市森林规划设计与调查、城市森林培育及养护管理的理论及技术、古树名木养护与保护、城市森林的功能效益评价。
3.教学目标与要求通过理论教学,使学生较全面掌握城市森林培育的原理、栽培与养护的技术体系,通过学习能够灵活应用理论教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开展合肥城市森林培育与养护的调查分析,熟练掌握城市森林培育与养护技能,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4.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教学目标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第一章概论(2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城市林业的概念、发展简史与发展趋势、主要研究内容以及与其它学科关系;掌握城市林业培育与经营技术体系。
2、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林业培育与经营技术体系、发展趋势。
第一节城市林业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0.5学时一、城市林业形成与发展简史二、我国城市林业现状第二节城市林业的概念和功能作用0.5学时一、城市林业概念二、城市林业功能作用第三节城市林业的发展展望0.5学时一、城市林业特点二、城市林业发展展望第四节城市林业的研究内容及其经营技术体系0.5学时一、城市林业的主要研究内容二、城市林业培育与经营技术体系第二章城市森林营建的原则(4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城市森林的立地环境特点及其分析方法、城市景观因素特征、城市森林建植的基本原则。
2、教学重点与难点:城市森林立地环境控制、森林景观演变与调控、城市森林建植的原则第一节城市环境特点及其对树木生长的影响2学时一、城市森林立地分析二、城市立地环境特点对城市森林树种选择的要求三、城市立地环境调控第二节城市景观特征及其演变1学时一、城市森林景观特征二、城市森林景观演变与调控第三节城市森林建植的基本原则1学时一、城市森林建植的适地适树原则二、城市森林建植的景观美学原则三、城市森林建植的生物多样性原则第三章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与建立(6学时)1、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城市森林的规划设计、城市森林建植施工要求与管理、城市森林建植的树种选择、大树栽植技术。
城市林业的研究与发展摘要:城市森林建设是城市化的必然结果。
本文中对城市林业的一些概念性问题进行简要阐述,主要从城市森林健康,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森林模式。
关键词:城市林业;森林健康;发展1、城市林业的基本概念1.1 城市林业的定义城市林业由林业和园林结合而成的,是现代林业的一个分支,是建设和经营城市森林生态系统的行业。
城市林业是指建设、经营以及利用城市范围内以树木为主体的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当中的子生物生态系统,是研究植物与城市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在美化城市中增加一份光彩,对城市文明创造象征意义,提高城市复合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有效利用。
城市林业是经济发展和林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改善城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实现城市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城市林业的绿色城市是包括综合设计与合理配植、管理林木及其他植物,改善城市环境的一项重大工程。
1.2 城市林业的地域范围我国的城市林业的地域范围包括城市区、近郊区和远郊区的林业范围。
城市林业的地域范围不仅包括城市内部树木的栽培与管理,还包括城市周围乡村结合部的城郊林业。
城市林业的范围更具体一点还包括城市内的公园、花园、植物园、动物园、河畔以及路旁的树木,在居民区、各种机构单位等庭院绿化地带的植物和树木等。
2、城市林业的研究内容2.1 城市林业效益研究从上述对城市林业的概念和地域范围可知,城市林业有利于城市的绿化,在美化城市中有巨大的影响。
城市林业的绿化效应是指城市林业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带来的价值很大,城市林业以它的环境保护的特殊功能与它的绿化效应结合而存在。
城市森林的绿化效应是多种多样的,比如说通过光合作用调节城市的气候,减少空气污染,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和温室效应等。
城市林业的效益研究是人们都关注的问题之一,是发展城市林业考虑的首要研究项目。
2.2 城市林业功能研究城市林业的研究在研究城市林业的绿化效应的同时,还研究城市林业的功能。
城市林业1. 简介城市林业是指在城市中开展林业活动的一种形式。
在快速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林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它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人们的休闲娱乐场所,还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净化水源等方面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城市林业的定义、特点、发展趋势以及对城市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影响。
2. 城市林业的定义城市林业是指在城市和城市周边地区进行林业活动的一种形式。
它包括城市公园、植树造林、城市绿化、园林景观等各种与林木有关的活动。
城市林业以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目标,通过合理规划、种植和管理树木来实现。
3. 城市林业的特点3.1 城市环境改善城市林业能够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净化水源、调节气温和湿度等。
树木通过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帮助减少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浓度。
同时,树木的根系能够过滤降雨水,净化水源,防止洪水发生。
树木的遮荫作用还能降低城市的气温,缓解炎热的天气对人们的影响。
3.2 城市生态系统恢复城市林业可以重建和恢复城市的生态系统。
通过合理种植和管理树木,可以提供生物多样性的栖息地,促进鸟类、昆虫和其他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维持生态平衡。
城市林业还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亲近自然的机会,增加人与自然的联系。
3.3 社会福利提升城市林业的发展可以提升人们的社会福利。
城市公园和绿地可以提供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研究表明,接触自然环境可以减轻压力、提高幸福感。
此外,城市林业还为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了林业相关的就业岗位。
4. 城市林业的发展趋势4.1 城市绿化规划与管理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土地资源的紧张,城市绿化规划和管理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林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全面的城市绿化规划,统筹考虑道路、建筑、公园和其他绿化空间的布局。
同时,对城市林木的管理也需要加强,包括定期修剪、喷洒农药、保护林木健康等。
4.2 注重生态原则在城市林业的发展过程中,注重生态原则是至关重要的。
应该根据地理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进行种植,保护原生植物和野生动物的多样性。
讲授内容
•专题一城市林业概论
•专题二美国城市林业的现状与趋势
•专题三中国城市林业的发展现状与前景
城市林业概论
•森林是以乔木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藤本植物、竹类植物、地衣、苔藓、野生动物和微生物在内的生物群落,其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彼此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同时可与土壤、气候等生态环境因素相互关联,并不断地进行着物质交换和能量流转。
城市森林概念产生及发展
“城市森林”最早出现于1962年美国肯尼迪政府的户外娱乐资源调查报告中;
1965年,加拿大Erik Jorgensen教授提出城市林业概念,城市森林并非仅指对城市树木的管理,而是指对受城市居民影响和利用的整个地区所有树木的管理。
这个地区既包括服务于城市居民的水域和供游憩及娱乐的地区,也包括行政上划为城市范围的地区。
自此,城市林业与城市森林先后在北美、欧洲乃至全球掀起了研究热潮。
德国Flack(1996)提出了广义的城市森林的概念,即“城市森林包括城市周边与市内的所有森林。
”
•台湾高清教授认为城市森林研究的范围包括:“庭园树的建造,行道树的建造,都市绿化的造林与城市风景林、水源涵养林的营造。
”
•刘殿芳认为城市森林是具有一定规模、以林木为主体,包括各种类型(乔、灌、藤、竹、层外植物、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等)的森林植物、栽培植物和生活在其间的动物(禽、兽、昆虫等)、微生物以及它们赖以生存的气候与土壤等自然因素的总称。
城市的园林(人文古迹和园林建筑除外)、水体、草坪以及凡生长植物的其它开放地域均应纳入城市森林总体,成为其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1994年10月,中国林学会设立城市林业专业委员会,将“城市林业”、“城市森林”、“城郊型森林”、“城乡绿化”、“都市林业”、“城市国土绿化”、“城市园林”、“生态园林”、“花园城市”等概念统一为城市森林。
城市林业的定义
定义的分类
城市林业的起源
•1851年,在美国近代第一个造园家唐宁(A,J.Downing)的积极倡导下,按照风景园林建筑师奥姆斯特(F.L.Olmsted)主持的公园设计方案,并根据法律在纽约市中心划定了一块大约3.4 km2的土地用于开辟公园,即纽约的中央公园。
城市林业专题讲座三
我国城市林业存在的问题
我国城市林业发展目标与对策
城市林业的价值
•1 城市森林的社会和美学价值
(1.)城市森林和公园可以作为居民的游憩场所
(2.)城市森林和公园可以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3.)城市森林和公园可以满足未来社会多元化的需求
(4.)城市森林和公园具有保护和美化建筑功能
•2城市森林的经济价值
市区森林的规划设计
市区森林设计的原则
•明确指导思想要把城市森林的防护功能和环境效益放在综合功能与效益的首位。
•要符合城市的特定性质特征
•要做到¡°适地、适树、适区¡±
•配置方式力求多样化
•做到短期效益与长远效益相结合
市区森林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市区自然环境条件调查
(1)土壤调查(2)市区小气候状况调查(3)地形地貌调查
•市区社会、经济状况调查
(1)城市不同功能区域的分布位置、大小和状态,通过调查确定市区范围内工业区、居民区、休闲娱乐区、商业区的位置和面积大小及现存的主要问题;(2)不同地区的土地利用状况;(3)搜集有关城市园林绿化生产和城市森林营造技术的经济定额;(4)各个区域内营造城市森林的可行性与合理性调查。
•市区现有林木和其它植被数量及生长状况的调查
市区现有林木和其它植被数量及生长状况的调查
•包括市区范围内所有植物种类的调查,它可细分为:
(1)行道树木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及配置情况的调查;
(2)公园树木种类、数量、生长状况和配置情况的调查;
(3)本地抗污染(烟、尘、有害气体)的树木种类、数量、生长及配置状况的调查;
(4)其它植被类型、生长状况的调查,包括地被物花草、绿蓠树种等;
(5)林木病虫害调查,包括历史上和现存的主要危害城市森林的病虫害的种类、危害方式、危害程度及防治措施的调查。
技术设计
•完整的市区森林设计要包括造林技术措施、树种选择、树种配置方案和不同区域内造林的关键技术,编制出配置类型表和不同区域内可供栽植的树种名录。
主要技术措施及各种措施的工作量及完成造林的时间、进度等。
最终汇编成技术设计说明书和各种附表及经费概算表。
•设计方案编制完成后,即送交施工单位和主管部门进行审查。
在我国,由于还没有独立的城市森林管理机构,一般是由各个城市的市政府或园林绿化主管部门审定。
市区森林营造技术
•市区森林的主要类型
•按照栽植地点划分,城市市区的主要森林类型有:
1、行道树木:栽植在市区内大小道路两边的林木,也有的栽植在道路的中间,包括树木草坪类型;
2、公园绿化树木;
3、街头小片绿地树木;
4、河岸与湖岸的林木。
•按照功能类型划分,市区森林的主要类型有:
1、以绿化、美化环境为主的行道和居民区绿化带市区森林类型;
2、以防止污染、降低噪音为主要功能的工矿区市区森林类型;
3、其它功能类型:包括分布在商业区、政府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市区森林类型。
影响市区森林营造关键技术措施
•市区森林植物组成控制
目前我国城市森林植物组成的控制方法主要有:
•通过树种规划和选择来控制树种组成
•通过城市森林的配置来控制树种组成
•通过市政林业机构的法规和条例来控制树种组成
市区森林营造前的准备程序
•一般程序是:征收土地→拆迁→整理地形地物→安装给排水管线→修建园林建筑→大树移植→铺装道路→种植树木→铺装草坪→设置花坛。
一般造林施工前的工作程序
•了解设计意图与工程概况---
•现场踏勘与调查¡ª
•编制施工方案(施工组织机械工程概况施工进度施工方法施工前准备工作)¡ª
•确定施工预算¡ª
•报批(审查通过同意) ¨C
•施工现场清理¡ª
•选苗¡ª
•进入栽植程序
市区森林的栽植程序
•放线↓
•挖穴↓
•起掘苗木↓
•运苗与假植↓
•栽前修剪↓
•种植↓
•栽后管理
市区森林的抚育和保护
市区森林抚育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
•生长抚育调节措施
•抑制林木生长或改变其生长方向的抚育措施¬修剪:化学生长抑制剂:控制树根上浮:
•促进林木生长抚育措施
包括灌、施肥、土壤通气性及土壤改良措施、疏伐,各种排水措施和杂草清除等。
•防止林木机械损害的保护管理措施
•林木病虫害防治措施
城市森林经营活动中各种副产品和废弃物的利用与评价
•城市森林副产品及废弃物的来源和种类
包括:
(1)各种枯死树木的躯干、树桩、树根;
(2)因具有潜在的机械性危害或可能感染某种昆虫、病菌而需要清理的林木;
(3)从密度过大的林分中疏伐下来的枝、叶及其它非木材产品;
(4)修剪过程中,形成大量的枝条或者暴风雨折断的枝条躯干、残桩;
(5)城市森林每年形成的枯枝落叶和一些不能直接成为商品的果实、种子等。
城市森林副产品及废弃物的转化利用途径
•主要包括
(1)作为造纸工业,压缩板材和构筑房屋顶的建筑材料
(2)利用细嫩枝条和落叶堆积成为有机肥(3)做为城市能源工业用燃料的补充和代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