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厂供暖
- 格式:ppt
- 大小:8.84 MB
- 文档页数:46
热电厂供热改造技术探究摘要:主要研究热电厂供热改造技术,介绍了热电联产机组形式以及常见机组供热改造技术,针对不同热电厂机组情况整理了供热机组和供热改造技术的选用建议。
关键词:热电厂;供热改造;机组1引言热电厂的运行需要同时满足发电和供热的功能要求,随着供热需求的增加,发电量不断下降。
因此针对热电厂供热改造技术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热电联产机组形式概述2.1背压供热机组所谓背压供热机组是指热电联产机组采用一体化设计,机组同时实现供热和发电两方面的功能。
背压供热机组不需要配置凝汽器,因此在发电与供热衔接过程中不会出现冷端损失,发电方面能够实现55%左右的热发电率,因此能源利用率更高,也能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
但是发电机组的运行功率是根据供热需求来确定,热电耦合性比较强,因此不能随意对机组负荷进行调整,只能实现相对单一的供热品质,因此在造纸厂、化工厂等用热稳定的企业用户中使用较多。
2.2抽背供热机组在背压供热机组的基础上,将部分蒸汽从汽轮机的中间级抽取出,能够直接供应给对于蒸汽压力等级较高的用户,其余部分与背压供热机组相似,也能满足发电和供热的需求,剩余的蒸汽能够以较低的压力排出。
抽背供热机组的热发电率相较于背压供热机组更高,能够达到70%左右,同样也存在对运行负荷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2.3 抽凝供热机组抽凝供热机组的特点是使用抽凝式汽轮机,在机组运行过程中,可以根据热负荷需求的不同在不同位置进行抽气用于供热,未抽取的蒸汽仍然用于发电,而且可以在系统内循环使用。
该类型机组能够以较高的效率完成供热发电作业,而且适用于不同规格的热负荷需求场景。
目前常用的抽凝供热机组为200MW左右。
2.4“NCB”供热机组结合抽背机组和抽凝机组的特点研发的“NCB”机组可以分为单个发电机和两个发电机两种不同的机构,前者将发电机安装在汽轮机组高压缸之前的位置,不耽误正常发电,后者是在高中压和低压位置分别配置一台发电机,并用管道连通两个区域,而且后者能够以三种不同的形态运行,在非供暖时期,机组以纯凝式发电机组的状态运行,实现较高的发电效率;在正常供暖阶段,同时完成供热、发电作业,与抽凝式汽轮机的原理相似;当进入供热高峰期,可以将机组调整到背压工况的运行状态,根据实际供热需求调整机组,更好的保障供热需求。
电厂供暖的通讯稿电厂供暖的通讯稿1为切实做好今冬集中供暖工作,热电公司厉兵秣马,加班加点,提前启动今冬集中供暖工作。
11月9日,南线管网正式启动热运行,11月12日启动1号机组,对新增北线管网进行热循环,目前2台机组已同时运行,标志着今冬集中供暖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为确保顺利完成今冬供暖任务,从10月初开始,热电公司组织开展了供暖前的设备大修工作,对换热站、机炉设备、管网进行全面检修,对热网首站加热器、循环泵、疏水泵等打压查漏和消缺,共计消缺隐患项目近200多项,切实提高了供暖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热电公司本供暖季承担城区供热总面积达230多万平方米,较之去年增加了50多万平方米,新增北线管线供暖里程12公里。
面对面积增加和提质增效的双重压力,公司将“保民生、保供热、保稳定”放在首位,克服种种困难,积极履行国企社会责任担当,从各方面着手保障机组长周期安全稳定运行,保证供热品质达标,确保城区居民温暖过冬。
电厂供暖的通讯稿2随着天气逐渐转冷,-度供暖季已经进入倒计时。
针对今年燃煤紧张、供热成本增高等严峻形势,胜利油田胜利国电公司党委下好“先手棋”,全面做好供暖设备的维修调试,加强备冬储煤等各项工作,保障供暖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今冬明春可靠供热。
“今年以来,能源供需形势紧张,公司全力以赴保供电、供热,守住民生底线,成为全国能源行业当前最重要的政治责任。
”胜利国电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胡建东表示,胜利国电公司660MW机组,是中国石化在运的最大发电供热机组,承担着油城1400万平方米的供热任务。
特别是今年随着冬季“西热东输”、工业蒸汽项目带来的供热需求增加,公司要始终站在服务地区经济发展、服务民生大计的政治高度,聚焦保燃料供应、保安全生产、保冬季供暖,用实际行动践行供热“暖万家”的责任和使命。
把脉问诊,确保“温度”为下好“供暖民生”这盘棋,确保机组今冬供热设施设备在连续高负荷运行期间能够冲得上、稳得住,公司未雨绸缪,在今年年初合理安排部署供暖设备检修工作,制定检修计划,明确责任、细化分工。
热电厂供热原理
热电厂供热是指利用热电厂余热进行供热,这种方式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热电厂供热原理是指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通过热网输送到用户端,用于供暖和生活热水。
这种供热方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受到了用户的青睐。
热电厂供热原理的核心是余热利用。
在传统的发电过程中,燃煤、燃气等能源
燃烧产生的热量会转化为电能,而剩余的热量则会散发到空气中,造成能源的浪费。
而热电联产技术则通过热电联产装置将这些余热进行回收利用,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热电厂供热原理中的热网系统是实现余热利用的关键。
热网系统由热源、热媒、输送管道和用户端组成。
热源是指热电厂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热媒则是将余热传输到用户端的介质,输送管道则承担起余热输送的任务,用户端则是最终的热能利用者。
这一系统通过输送管道将余热从热源输送到用户端,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
热电厂供热原理的实现还需要配套的设备和控制系统。
在热电厂内部,需要安
装余热锅炉、余热蒸汽发生器等设备,将余热转化为热水或蒸汽,然后通过输送管道输送到用户端。
同时,还需要配备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热网系统的运行状态,确保供热的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热电厂供热原理是通过热电联产技术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进行
有效利用,通过热网系统将余热输送到用户端,实现供热和生活热水的目的。
这种供热方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等优点,是未来能源利用的重要方向之一。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相信热电厂供热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电厂供热原理
电厂供热是指利用电厂产生的余热或热电联供技术,将热能转化为供应给周围区域的热水或蒸汽。
下面是电厂供热的一般原理:
1. 发电过程:电厂通常使用燃煤、天然气、核能或其他能源进行发电。
在发电过程中,燃烧燃料或核能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2. 蒸汽轮机:蒸汽由发电厂中的蒸汽轮机驱动,使轮机转动,进而带动发电机发电。
3. 余热回收:在蒸汽轮机发电过程中,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经过轮机后,蒸汽的温度和压力会下降。
在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中,这些低温低压的蒸汽被排放到冷却塔中冷却,而在热电联供系统中,这部分余热可以被回收利用。
4. 供热系统:通过余热回收装置,将蒸汽中的热能转移到供热系统中的热水或蒸汽中。
这些热水或蒸汽可以通过管道输送到附近的建筑、工厂或居民区,供暖、供热水或工业用途。
5. 热交换器:在供热系统中,热交换器被用来将电厂产生的高温高压蒸汽与供热系统中的水或蒸汽进行热交换,将热能传递给供热介质。
6. 回水系统:供热系统中的回水系统将冷却后的水或蒸汽输送回电厂,再次通过热交换器回收热能,形成循环。
通过这种方式,电厂供热利用了发电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将其转化为热能,为周围的建筑、工厂或居民区提供供暖和热水。
这样的供热方式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天津市集中供热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本市集中供热事业的发展,保障安全、可靠、稳定供热,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集中供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是市人民政府管理全市集中供热的职能部门,负责本市集中供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对各区、县、局的供热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对供热单位实行行业管理。
第四条凡新建住宅、公共建筑和工厂用热,都要实行集中供热,严格控制新建分散供热的小锅炉房。
对现有分散供热的小锅炉房,应结合旧区改造,按照统一规划的原则,有计划地逐步改为集中供热。
第五条集中供热要贯彻远近结合、因地制宜、广开热源、合理布局和新建不欠帐、逐年还旧帐的建设原则,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统筹安排,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实施。
第二章供热规划与建设管理第六条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计划的要求,由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会同规划、环保等有关部门,编制本市集中供热规划、区域供热规划以及年度供热计划,经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审核后,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第七条根据区域供热规划,有关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用地时应预留热源、换热站等建设用地。
第八条凡新区开发建设和旧区改造必须同时配套建设集中供热设施,其设计方案由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审核,使集中供热设施与房屋建设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竣工。
对违反上述规定的,计划主管部门对工程不予立项,规划行政管理部门不予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房管部门不予核发商品房出售许可证。
新建、改建、扩建住宅供热锅炉房工程需在当年向住宅供热的,应在当年10月底以前完工。
第九条凡具备区域集中供热或联片供热的住宅和其他建筑工程,都要实行集中供热。
由市、区供热办公室组织集中各开发建设单位的供热建设资金,按照小区规划,统一建设热源和供热管网。
第十条暂不能按规划实现集中供热又确需建设小锅炉房供热的,经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和市人民政府供热办公室核准后,方可建设临时锅炉房供热。
城市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最佳供回水温度的研究1.引言1.1 概述概述城市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是一种常见的供暖方式,它通过热电厂提供的热能来加热市区的居民和办公建筑。
在这一供暖系统中,供回水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热水的供应效率和供热系统的经济性。
本文将研究城市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中的最佳供回水温度,并探讨在实际应用中对于该温度的合理设定。
通过深入分析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和影响供回水温度的因素,我们旨在为优化该系统的运行提供指导和建议。
首先,我们将介绍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供回水循环以及热能的传输过程。
进一步,我们将讨论影响供回水温度的因素,如供水温度、回水温度、外界气温和供热负荷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理解它们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接着,我们将强调最佳供回水温度的重要性。
合理设定供回水温度不仅可以提高供热系统的热效率,减少运行成本,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
我们将通过对比不同温度设定下的供热系统性能来证明这一重要性,并探讨如何找到最佳供回水温度的方法。
最后,我们将总结研究结果并提出相关建议。
基于对供回水温度的研究,我们将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和优化措施,旨在提高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的整体性能。
这些建议将对该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提供指导,并可作为未来相关研究的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城市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最佳供回水温度的理解,为实际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引发更多关于供热系统性能优化的探讨和研究。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研究城市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的最佳供回水温度,并对其重要性进行分析。
整篇文章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对文章进行概述,介绍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以及供回水温度的重要性。
具体包括对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工作原理进行简要说明,以及介绍影响供回水温度的因素。
同时,明确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着重介绍热电厂热水供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燃烧过程、发电过程以及热水供热过程等方面的内容。
热电联供系统2022-2022年度供暖运行方案热电联供系统2022-2022年度供暖运行方案为了进一步科学、合理地调配中心城区热电联供系统各热源输出热量,确保热电联供系统供暖区域供暖效劳质量,圆满完成2022-2022年度供暖运行任务,确保今冬明春供暖工作平安、优质、高效、经济、科学运行,特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1、确保热电联供系统平安、平稳、经济运行,充分利用**热电厂输出热量。
2、合理调配各热源运行方式及输出热量,及时调整各换热站热量按负荷均匀分配,协调上下游热量需求,做到经济运行。
3、确保居民住户室内温度不低于18℃。
二、主要热源的根本情况中心城区热电联供系统供暖区域主要热源:热电厂、中心锅炉房和锅炉房。
1、2022-2022供暖期,热电厂所承当热电联供系统供热面积将到达490.36万平方米,预计供暖最大负荷1085.35GJ/h,由于**热电厂首站的扩容,具备了承当热电联供系统最大供热负荷的能力。
2、中心锅炉房作为应急热源为热电联供系统供暖区域进行供暖,装机容量为313.2GJ/h,可解列供暖面积为129.54万㎡。
三、2022-2022年度采暖期供暖区域供热负荷中心城区热电联供系统供暖区域供暖面积预计到达490.36万㎡,供暖热负荷为1085.35GJ/h。
中心锅炉房作为应急热源,可以并网运行或解列运行为原中心锅炉房10座换热站进行供暖,供暖面积129.54万㎡,供热负荷为315.66GJ/h;共分为两个环路,其中南环路供暖面积24.03万㎡,供暖热负荷为60.73GJ/h;北环供暖面积为105.51万㎡,供暖热负荷为254.92GJ/h。
四、注水试压运行方案一次管网注水、清洗热电联供系统一次管网清洗分粗洗和精洗两个阶段,清洗水源采用电厂首站西侧阀组间内的**河水,精洗水源采用电厂首站软化水。
时间:2022.10.21-2022.10.21范围:电厂首站、一次管网〔含中心锅炉房一次管网〕、各换热站一次管网及阀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