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教案:三打白骨精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9
三打白骨精教案主题:三打白骨精教学内容:1. 了解《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学习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
3. 学习相关词汇和表达,如“三打白骨精”、“孙悟空”、“白骨精”等。
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述说《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2. 能够用简单的句子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
3. 丰富词汇量,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课文:《西游记》之“三打白骨精”2. PPT或教案纸张3. 卡片或图片:孙悟空、白骨精等角色的图片4.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单教学过程:引入活动:1. 准备孙悟空、白骨精等角色的图片或卡片,展示给学生,问学生是否了解这些角色,并简单介绍他们。
新课讲解:1. 教师通过介绍《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角色,用简单的句子描述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逐步向学生阐述故事的发展和结局。
2.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通过PPT或写在黑板上的关键词和表达,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示范练习:1. 教师将故事情节分成几个关键环节,用简单的句子向学生描述,并让学生跟读和模仿。
2. 逐步加入相关词汇和表达,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情节。
巩固练习:1. 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位学生担任故事讲解员,向全班同学复述故事情节。
2. 其他学生在听故事的同时,用不超过一分钟的时间写下自己对故事情节的总结。
扩展练习:1.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编写一个短小的故事剧本,重点包括孙悟空、白骨精和三打白骨精的情节。
2. 学生分组表演自己编写的故事剧本,并在班级进行分享。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三打白骨精》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点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问和思考。
拓展活动:1. 教师让学生自由阅读《西游记》中与白骨精有关的章节,并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读后感或感悟。
2. 学生可以尝试根据阅读的内容创作简短的诗歌或故事,分享给同学。
此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时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复述课文。
2.掌握抓住重点词句来体会人物性格特点的学习方法。
3.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4.细读课文,理解课文是怎样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的过程的。
通过对重点词句的理解,来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学习孙悟空坚定、机智和勇敢的品质。
教学重点: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
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教学难点: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词语,选择恰当的句式,用自己的语言,简要复述课文。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自主阅读《西游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欣赏歌曲《敢问路在何方》,/s?word=%B8%D2%CE%CA%C2%B7%D4 %DA%BA%CE%B7%BD&tn=sitehao123&f=3学生可以跟唱,渲染气氛。
这首歌曲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呢?/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 word=%CC%C6%C9%AE%CA%A6%CD%BD%CB%C4%C8%C B&in=21528&cl=2&lm=-1&st=-1&pn=7&rn=1&di=51697186140& ln=1997&fr=&fm=result&fmq=1309234706453_R&ic=0&s=0&se= 1&sme=0&tab=&width=&height=&face=0&is=&istype=2#pn7&-1 &di51697186140&objURLhttp%3A%2F%%2Fyy %2Fhyyt%2F200904%2FW020090413517730557295.jpg&fromUR Lhttp%3A%2F%%2Fyy%2Fhyyt%2F200904%2Ft 20090413_3165207.htm&W500&H427&T8890&S38&TPjpg2.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是(),地点(),人物有()。
幼儿园大班教案《三打白骨精》含反思
一、教材选择
本节所选的故事是《三打白骨精》,是一篇以民间故事为背景的童话故事。
该故事情节紧凑,融入很多道德品质的教育元素,适合幼儿园大班阶段的孩子们,有助于培育他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本领、审美本领以及社会情感认知。
二、教学目标
1. 了解民间故事《三打白骨精》的内容。
2. 提高幼儿们的想象力、语言表达本领、审美本领以及社会情感认知。
3. 能够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塘主和他的儿子小明,感知到正义、勇气、坚持等道德品质,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内容
1. 音乐热身:选择欢快激动的音乐,让孩子们跟随节奏做一些简单的运动,如扭动身体、跳动等,为故事的学习做好准备。
2. 讲故事:老师用生动的语言叙述民间故事《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同时可以利用图片或其他教具进行辅佑襄助。
3. 材料制作:为了加深孩子们的印象,可以请孩子们在课后绘制与故事有关的画面或制作白骨精的面具等。
四、教学反思
1. 故事表述需要充分生动和精准,能够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同时也要有适当的停顿和互动,引导孩子们思考和回答问题,超出孩子们的理解范围需进行适当解释。
2. 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具手段,如图片、小场景等,帮忙幼儿体验故事情节,制造出一个场景感受故事中的人物以及环境。
3. 在互动中学习,激励孩子们表达本身的见解和想法,提高语言表达本领和思维本领。
4. 需定期布置绘画任务或制作任务,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同时培育他们的手工技能和动手本领。
5. 需重视教育效果的巩固和检查,如多次回忆和模拟操作,确保孩子们习得有关道德品质的学问和正确的行为思维,提高他们综合素养和进一步塑造他们的人格。
三打白骨精教案教案名称:三打白骨精一、教学目标:1. 了解《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
2. 学习白骨精的形象特点及她与孙悟空之间的斗智斗勇。
3. 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 学生通过表演和朗读对话,理解剧情。
2. 学生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词语。
三、教学准备:1. 教材:《西游记》(相关章节)。
2. 彩色笔、纸、黑板。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讲解《西游记》中孙悟空与白骨精的故事情节。
2. 请学生阅读白骨精的形象描写,并将其绘画出来。
二、核心活动(30分钟)1. 请学生组成小组,根据故事情节,分别扮演白骨精和孙悟空。
2. 学生数分钟内自由排练对话内容。
3. 小组一:表演白骨精诱惑孙悟空的场景。
4. 小组二:表演白骨精变成小羊偷袭孙悟空的场景。
5. 小组三:表演白骨精变成美女引诱孙悟空的场景。
6. 学生可以根据剧情需要添加细节和对白,以增加表演的趣味性。
三、拓展活动(20分钟)1. 请学生选择其中一个场景中的角色,用第一人称写一篇日记,描述自己对战斗的心情和思考。
2. 学生交流并互相朗读自己的日记。
四、反馈与评价(10分钟)1. 老师提问:你觉得白骨精最终为什么会失败?有没有什么改变的机会?2. 学生回答并展开讨论。
五、教学总结(5分钟)1. 复习白骨精的形象特点及她与孙悟空之间的斗智斗勇。
2. 提醒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创造力,在表演和写作中尽情展现自己的想法。
六、拓展延伸:1. 学生可以观看相关的动画片或电影,进一步了解《西游记》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
2. 学生可以尝试编写自己的续集故事,创造他们憧憬的结局。
3. 学生可以模仿白骨精的形象创作自己的原创故事角色。
《三打白骨精》教案《三打白骨精》教案(通用16篇)《三打白骨精》教案篇1教学目标:1、能用已有的识字策略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根据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能用不同的语调与同学合作角色朗读、复述。
3、从读名著入手,立足“三变三打二拦”,感知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
4、以“三变”——“三打”——“二责”为主线,在读懂“变”、“打”和“责”过程中,走近人物内心,感知人物形象。
特别是品读语言,体会孙悟空机智、勇敢、坚定的品质。
5、搜集交流《西游记》中的其他故事,从中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品读语言,感受人物形象是本文的重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法学法:找句读句、抓词品词,感受人物形象特征;合作朗读、复述,仿写练笔,感受作者用词构句的精妙。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练习导入:1、走近名著(把下列作品、作者、人物与事件用线连起来)《红楼梦》罗贯中武松三打白骨精《三国演义》吴承恩林黛玉景阳冈打虎《水浒》曹雪芹诸葛亮葬花《西游记》施耐庵孙悟空空城退敌《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西游记》被人们称为“四大名著”。
其中《西游记》是中国明代长篇神话小说。
全书100回。
吴承恩根据唐僧玄奘赴天竺取经的史实,注入对现实生活的感受、认识创作而成。
故事情节生动、奇幻、曲折,人物既有浓厚的神奇色彩,又有强烈的现实感。
不但我们中国人喜欢,而且也成了世界文学中拥有读者最广泛的著作之一。
2、揭题:今天我们就走进《西游记》,读一读《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在赏读故事的同时,走近作者,感受作者笔下的个性鲜明的人物,感受作者精妙准确的语言,你们有兴趣吗?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课文。
1、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前()次都被白骨精逃脱,第()次终于被孙悟空一棒打死。
2、下面我们就先走近孙悟空,感受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动人场景。
幼儿园教案大班音乐教案《三打白骨精》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歌曲,感受其中的情感,感受人物形象的英雄主义精神。
2.认知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歌词内容,认识乐曲曲调,懂得乐器的名称,能够在活动中模仿击打乐器等动作。
3.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流畅地唱出歌曲内容,能够较好地模仿击打乐器的动作。
二、教学重点学生能够在欣赏歌曲、模仿击打乐器的活动中更好地理解歌曲内容,感受其中的情感。
三、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木鱼、铜钹、手鼓、铃鼓、筛子鼓,音响设备。
•材料准备:歌曲《三打白骨精》的音频、歌词。
四、教学步骤1. 热身(5分钟)1.给学生演示如何使用乐器。
2.让学生自由玩乐器,在自由玩中体验乐器的音色和使用方法。
2. 正文(30分钟)1.给学生播放歌曲音频,带领学生跟着歌曲的节拍摇头晃脑,热热身。
2.播放活动所需要的音效,让学生听音辨识。
3.帮助学生理解歌词内容,并指导学生一起唱歌。
4.教学乐器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模仿击打乐器的动作,将乐器按照音乐的编制在指定时间内击打。
5.化整为零地向学生展示各种乐器的击打效果和音色效果。
3. 结束(5分钟)1.给学生播放音乐和音效,学生模仿击打的动作,以一种欢快愉悦的态度,做一个模拟演出。
五、教学总结通过引导幼儿欣赏歌曲和演奏乐器,能够增加幼儿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让幼儿感到快乐。
此次活动成功的帮助学生理解了《三打白骨精》的歌词内容,同时还学会了播放乐器和击打技巧等技能,让他们发现音乐的魅力和自己的才能,在未来的音乐学习中更有兴趣。
三打白骨精教案教案主题:三打白骨精教案目标:1.了解并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口头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
2.积极参与讨论和口头表达。
3.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行活动。
教学准备:1.幻灯片或插图。
2.故事书籍《三打白骨精》。
3.小白板和马克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出示幻灯片或插图,引起学生的兴趣,提出问题:“大家有听说过《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吗?它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2.让学生积极回答问题并简要介绍故事情节。
二、阅读故事(15分钟)1.分发故事书籍《三打白骨精》,让学生阅读故事的主要内容。
2.学生自主阅读,教师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三、讨论与理解(15分钟)1.分小组让学生自由讨论故事中的主要情节和人物性格。
2.每个小组选择一位代表给出自己的答案,并进行口头表达。
3.教师辅导学生理解故事中深层次的主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四、创作(15分钟)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活动,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和角色,发挥想象力,改编和演绎故事。
2.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方式(绘画、戏剧、音乐等)来呈现自己的创作。
五、分享与展示(10分钟)1.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的创作,并向其他小组介绍他们的作品和创意。
2.学生可以提出问题和给予反馈。
六、总结与评价(5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重点讲解故事中的重要道德价值观。
2.学生回答问题:“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教学延伸:1.让学生组成更大的团队或进行个别创作,并在全班进行展示和分享。
2.让学生分析并比较《三打白骨精》与其他传统故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三打白骨精教学设计《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5篇)《三打白骨精》教案篇一教学过程: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三打白骨精》这篇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吗?2,正因为白骨精的三变,所以就有了孙悟空三次棒打,那么,三次斗争的情形又有什么不同呢?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看看第一打第二打第三打。
二、精读课文第一次斗争1,请大家轻声读读24小节,第一次斗争的情形,分别画出描写孙悟空,唐僧和白骨精的句子,注意抓住关键词语,体会人物的性格。
2,学生读课文,画句子:3,引导学生阅读以上的内容,看看从哪些词语可以体会到人物的性格。
4,交流汇报。
(教师适时予以指导)白骨精:白骨精不胜欢喜摇身变作美貌的村姑,拎了一罐斋饭,径直走到唐僧面前妖精扔下一具假尸首,化作一缕轻烟逃走了。
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自言自语是怎么说?(自己跟自己说)师:那你再试一遍。
师:自言自语是跟自己说,你这样说都让别的妖精听见了。
师: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心里头那高兴啊,那叫不胜欢喜。
(出示挂图)指导朗读变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村姑(美貌)说说美貌的词(看挂图)看到美貌,你想到了哪些词?(闭月羞花,眉清目秀,花枝招展,沉鱼落雁)这美下面藏的是恶。
()把感受送进去再读。
径直(目标明确,恨不得马上把唐僧抓走)扔下一具假尸首(嫁祸于孙悟空)所以说这里的白骨精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奸诈,诡计多端板书:诡计多端教师小结:同学们都有一双慧眼,看到了白骨精的真面目!孙悟空:孙悟空从南山摘桃回来,睁开火眼金睛一看,认出村姑是个妖精,举起金箍棒当头就打朝妖精劈脸一棒。
指名读(出示段落)师:这里孙悟空怎么样?(着急)从哪里看出来的?真的是着急吗?一般的人知道是妖精的话,早已逃之夭夭,看出什么来了?(勇敢)(聪明,厉害,火眼金睛)一眼看出师:所以说这里的孙悟空给你留下什么印象?生:善于识破,勇敢板书:勇敢唐僧:唐僧连忙扯住悟空责怪悟空无故伤人性命。
这才有些相信那村姑是妖怪。
三打白骨精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三打白骨精》,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事背景介绍2. 故事主要人物介绍3. 故事情节分析4. 文本理解与阅读感悟5. 创作小结和展示三、教学过程1. 故事背景介绍《三打白骨精》是中国民间故事中的一个重要传说题材,它以佛教故事为主要背景,涉及了爱情、战斗、救赎等多种主题。
本文以故事中的主人公——唐僧师徒和白骨精的斗争为主线,展现了善恶对决的精神内涵。
2. 故事主要人物介绍2.1 唐僧:取经人,精通佛法,领导师徒四人一路西天,取经救度众生。
2.2 孙悟空:神猴,有七十二变之术,能耍金箍棒,帮助唐僧遇到的困难。
2.3 猪八戒:神猪,贪吃懒做,喜欢开玩笑,被唐僧招为徒弟。
2.4 沙僧:神僧,文雅有礼,点化妖怪入佛门。
3. 故事情节分析故事情节可分为三个阶段:3.1 师徒四人与白骨精的相遇3.2 白骨精寻找前世丈夫3.3 师徒四人最终击败白骨精4. 文本理解与阅读感悟通过阅读《三打白骨精》,学生可以从中体会到:4.1 善恶对决的内在冲突:白骨精作为怪物,既渴望人类的爱情,又无法摆脱自身的恶性本质,与唐僧的善良产生冲突。
4.2 人性的复杂性与救赎的意义:唐僧师徒对白骨精的态度反映出人性的复杂性,借此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人性的善恶与救赎的意义。
5. 创作小结和展示鼓励学生以《三打白骨精》为题材进行创作,可以是书面作文、绘画、舞蹈、表演等多种形式。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的创作成果,分享彼此的收获和体验。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表达,教师可以评价学生在以下方面的表现:1. 对故事背景和情节的理解程度2. 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和表达能力3. 阅读理解与思考问题的深度4. 创作的独立性和创新性五、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观看其他版本的《三打白骨精》影视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不同版本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差异。
2. 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其他民间故事传说,扩展学生的文化视野。
8《三打白骨精》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题《三打白骨精》课时第1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字只识不写,理解有有关词语。
3、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重点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教学难点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课前准备课件课型新授主备人哈佳君审核人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再设计课前导入课前唱《西游记》主题曲。
1、送给大家一首歌,播放《西游记》主题曲。
2、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西游记》里的一个故事——《三打白骨精》学生交流互动交流1.轻声自由读课文。
指读要求:①读准生字,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②口头填空: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变成( ),又变成( ),最后变成( ),都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次怒打白骨精。
2、读后检查。
(略)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各在哪些自然段里?快速浏览课文找到。
2、交流一打(2-4)二打(5-6)三打(7)1、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五、六、七三自然段,完成表格其余部分。
2、交流“二打”(1)白骨精一计不成,又生一计,这次怎么现身的?体会“闪”字。
(2)孙悟空如何应对的?为什么这样做?(3)结果呢?(4)唐僧对此是什么态度?探究:如果唐僧能松箍咒,孙悟空是不是会离开?体会孙悟空的坚定。
(5)分角色朗读师徒对话,读出唐僧由生气到无奈,孙悟空据理力争的语气。
3、交流“三打”(1)前两次都让白骨精逃了,还让孙悟空受了惩罚,第三次白骨精又变成什么呢?巩固应用一、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近义词:一再——()非常——()哀告——()反义词:责怪——()推辞——()有些——()全课小结唐僧因为人妖不分,三次阻拦孙悟空,但最终还是孙悟空更胜一筹,打败妖精,继续保护唐僧西天取经。
8《三打白骨精》教案单元第三单元课题《三打白骨精》课时第2课时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完成课后习题。
大班音乐教案三:打白骨精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节拍打鼓,表现出音乐的基本节奏感;2.能够正确口唱歌曲《打白骨精》,熟悉歌曲的旋律和歌词;3.能够结合歌曲的节奏上台表演,锻炼班级合作意识和台风;1.2 教学重点1.歌曲的节奏感;2.歌曲的旋律虚实变化。
1.3 教学难点1.上台表演时的台风控制;2.班级合作意识的培养。
1.4 教学准备1.打击乐器,如小鼓、铃鼓等;2.PPT、音箱;3.教师准备的简单舞蹈动作。
1.5 教学过程时间内容1分钟介绍歌曲《打白骨精》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8分钟逐句教唱歌曲《打白骨精》,注意节奏感和旋律虚实变化5分配合歌曲节奏,学生使用小鼓等打击乐器进行练习钟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跟随舞蹈动作跳舞,加深节奏感和台风控制8分钟集体分组排练上台表演,锻炼班级合作意识和台风2分钟课堂总结,学生自评和互评,教师点评二、教学反思2.1 教学过程与反思本节音乐教学以实践为主线,通过唱歌、舞蹈和打击乐器等多种方式,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同时锻炼其合作意识和台风控制能力。
教学中,我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身体语言的配合都比较到位,没让学生在语言上出现障碍。
但是,当指导学生跳舞时,由于教师对舞蹈动作理解过深,有一些动作不够简单易懂,导致学生们跟得有些困难,需要再做些改进。
2.2 教学目标与反思本节音乐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受节奏和旋律的基础上,通过舞蹈和表演等形式锻炼班级合作意识和台风控制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的授课节奏较快,学生们跟得较好,但是后期排练上台表演过程中因为教学时间紧张,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排练,因此需要在后期教学中加强表演或排练的时间安排。
2.3 教学手段与反思本节音乐教学利用了多种教学手段,如语言讲解、打击乐器、舞蹈动作和表演等。
这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并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感受音乐的艺术魅力。
但是,教学中的一些动作不够简单易懂,需要对一些动作进行适当地调整。
三打白骨精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并复述《三打白骨精》的内容。
2. 能够运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朗读故事。
3. 能够通过合作学习,参与角色扮演活动,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师准备好《三打白骨精》故事的PPT或实物图示。
3.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和纸。
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 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师生互动唱儿歌或跳舞,热热身。
- 请学生分组进行游戏“快速连词”,每组同学轮流说出与“三打白骨精”相关的词语,并进行闪电抢答。
2. 导入故事:- 用鼓励学生猜测的方式导入故事,《三打白骨精》是一个哪个朝代的民间故事?- 播放PPT或展示实物图示,用简单明了的语言介绍故事的背景和主要角色。
3. 阅读理解:- 请学生跟读故事,教师辅助学生纠正发音和语音语调。
- 分组讨论:"三打白骨精"故事中,孙悟空的哪些行为体现了他的勇敢和智慧?- 整体讨论:学生分享讨论的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故事的寓意和价值观。
4. 口语表达:- 分组活动:每组学生选择一个场景,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演绎场景,要求学生使用合适的语音、语调和情感表达。
- 合作检查:每组学生互相观摩,给予意见和改进建议,同时教师也提供反馈。
5. 归纳总结:-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故事的教育意义,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概括出《三打白骨精》的主要思想或寓意。
- 教师记录学生的总结,鼓励学生合作完成一份小结。
6. 课堂作业:- 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三打白骨精》故事的读后感,包括对故事中角色的评价和自己的收获。
- 学生需在下节课前完成作业并交给老师。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尝试分组创作、表演自己改编的白骨精故事剧本。
2.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进一步提升口语表达能力。
3. 教师可安排学生朗读其他相关的古代民间故事,开展更多的阅读理解和口语表达活动。
教案二: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白骨精故事的情节,掌握主要人物和故事发展。
大班艺术教案三:打白骨精教学目标:通过学习打白骨精艺术活动,大班幼儿能够:1.培养良好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2.能够在制作中表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3.了解打白骨精的故事及其文化背景;4.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1.准备白骨精的图片和故事简介进行讲解;2.准备干净卫生的制作场地;3.准备适合制作白骨精的美术材料,如彩纸、颜料、彩笔、剪刀等;4.准备相应的制作工具,如胶水、尺子、铅笔等。
教学过程:1. 打白骨精的故事讲解通过视频或绘本、故事简介等方式向幼儿介绍打白骨精的故事及其文化背景,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
2. 制作白骨精1.给幼儿发放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用彩纸、颜料、彩笔、剪刀等材料制作白骨精。
2.遇到不会的问题或需要帮助的时候,老师可以给予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尝试。
3.在制作白骨精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幼儿注重细节,注意色彩搭配、形状匹配等方面的问题。
4.制作完成后,可以让幼儿展示出来,大家共同欣赏。
3. 活动总结1.通过讲解故事和制作活动,让幼儿了解了打白骨精的传说、文化背景,激发了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2.通过自由创作,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同时,在制作过程中诞生的各种创意、想象力,也就体现了幼儿的艺术感悟和创造力。
3.在活动中,通过相互合作和帮助,幼儿之间的感情得到了加强,集体团结精神得以提高。
注意事项:1.教师要注意幼儿制作过程中的安全事项,如剪刀不可乱用、不可乱涂颜料、不可乱丢杂物等。
2.教师在活动中要给予幼儿足够的自由度,在保证安全前提下,让幼儿自由发挥,充分体现幼儿的个性和特长。
3.活动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卫生,将材料和工具归妥,保证教室的清洁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