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字甲骨文字体
- 格式:docx
- 大小:243.85 KB
- 文档页数:4
收藏|甲骨文的261个象形字,你认识几个?
▲
商代卜甲,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藏。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是汉字的源头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
商代前期的甲骨文遗存主要发现于郑州商城,商代后期以安阳殷墟为代表。
甲骨文是商代晚期最主要的文字,考古发现卜骨数量众多,共计十余万片,内容主要是商王室的占卜记录,也可见多邦国部族的族徽称名。
甲骨文约4000单字,反映了文字符号系统的基本构成。
与《说文解字》确立的定型古汉字符号系统相比,甲骨文已具备汉字构形的各种类型,兼备传统“六书”中之“四体”,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表明殷商晚期,以甲骨文为代表的汉字已基本确立了构形方式,构形系统已逐步发展成熟。
从字形构成、符号化程度、书写形式和使用功能等方面可以看出,商代晚期的甲骨文是一种经历了较长时间发展、结构成熟、功能完备的文字符号体系,是可以确定的汉字进入成熟阶段的体系完整的文字样本。
▲
这块商代的“田猎卜甲”是我国甲骨文研究最珍贵的资料之一。
其上有258个完整的字,4个残字,记录了商王为狩猎活动进行占卜的卜辞。
▲
出土的殷商时期有字龟甲。
▲
有字牛肩胛骨。
甲骨文就是因为常被刻在这两种载体上而得名。
2017年10月,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截至2022年11月,中国甲骨文发现总计约十五万片,经科学考古发掘的有三万五千余片,单字数量已逾四千字。
50个最简单的甲骨文
简单的甲骨文如下图所示:
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及东亚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商代文字的一种载体。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研究历史
在清朝光绪年间,古董商、金石学家王懿荣,是当时最高学府国子监祭酒(相当于校长)。
有一次他看见一味中药叫龙骨,看见上面刻着字,就觉得很奇怪,翻看药渣,没想到上面居然有一种看似文字的图案。
于是他把所有的龙骨都买了下来,发现每片龙骨上都有相似的图案。
他把这些奇怪的图案画下来,经过长时间的研究他确信这是一种文字,而且比较完善,应该是殷商时期的。
后来,人们找到了龙骨出土的地方——河南安阳小屯村,那里又出土了一大批龙骨。
因为这些龙骨主要是龟类兽类的甲骨,是以人将它们命名为“甲骨文”,研究它的学科就叫做“甲骨学”。
(此种说法如今存疑)。
甲骨文261个象形字,清晰看出每个字的诞生!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王朝时期最古老的一种成熟文字,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
最早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殷墟,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具有对称、稳定的格局。
具备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结字、章法。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方式来看,甲骨文已经是发展到了有较严密系统的文字了。
汉字的“六书”原则,在甲骨文中都有所体现。
但是原始图画文字的痕迹还是比较明显。
目前,从已识别的甲骨文文字来看,它已具备“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记录了殷商时期祭祀祖先、农作物丰歉、天时气象变化、战争胜负,乃至生育、疾病等社会和生活内容。
2017年11月24日,甲骨文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的评审,成功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就像架在图像和汉字之间的天然桥梁,朴实简洁得就像孩子们的涂鸦之作,是古人表达和认识世界的原初方式。
而汉字也像孩子一样,从甲骨文开始一点一点地成长到现在的模样。
通过甲骨文,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个字是怎样诞生的,小到一草一木,大到浩瀚宇宙。
甲骨文汉字对照表大全甲骨文:出现于商代,刻写在龟甲骨上的文字,主要用于占卜,也用于记事。
甲骨文被认为是“汉字”的第一种形式,它既是象形字又是表音字,至今汉字中仍有一些和图画一样的象形文字。
青铜器铭文:青铜钟鼎和石鼓上刻的古文字,始于夏商,是商代使用的正常文字。
它们与甲骨文并列使用,具有繁简俗体的特点。
大篆:西周晚期,汉字发展为大篆。
大篆有两个特点:线描和规范。
粗细不均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字体结构趋于工整,逐渐脱离了画面的本来形状,为方块字奠定了基础。
小篆:秦始皇统一后,了丞相李斯的意见,推行“书同文字”的改革,统一了文字。
小篆是在秦国原有的文字基础上修改完善而成的,字体基本上是呈长方形的方块字,整齐美观,十分和谐。
隶书:秦统一后,篆书不好写。
为了简单易写,隶书被广泛使用。
隶书是用点、横、扫、波浪结构代替篆书的线条结构的字体。
楷书:楷书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
楷书在发明当时被称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为今天的“楷书”。
草书:草书的演变过程,自应是先有“章草”,而后又有“今草”,再又有“狂草”等草体。
草书满足了书写快捷和书写者抒发胸臆、寄情笔端的需要,流动顺畅,一气呵成,极具有韵律和艺术感染力。
行书:是介于现代草和楷书之间的字体。
它始于楷书出现之后,兴盛于魏晋,流行于两晋。
文笔流畅,文笔灵活。
据说它是汉代的刘德盛发明的,它仍然是我们今天日常书写中使用的字体。
扩展资料汉字的起源1、仓颉造字说传说仓颉是一个神,他有着奇怪的外表和一张看起来像有文字的画的脸,所以仓颉复制了他的形象并创造了文字。
2、结绳记事说在一些部落中,为了记录和传承部落的风俗、传统和传说以及重要事件,用粗细不同的绳子形成不同距离的绳结,绳结有大有小。
每一个结,距离,绳子的粗细都表达了不同的含义,由专人按照一定的规律记录下来,代代相传。
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词逐渐从结的符号中衍生出来。
甲骨文与汉字对照表
甲骨文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
它是汉字的早期形态,是中国书法的起源和初始阶段,是中国现存朝代的一种古文字。
属于古汉语,不是其他语言的古代或原始语言。
甲骨文最早发现于中国河南省安阳,是商朝的文化符号,距今大约3600多年历史。
甲骨文有对称的图案。
它具有书法的三个要素,即用笔、完字、作曲。
从字体的数量和结构来看,甲骨文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更加严谨和系统的文字。
下面是我为你收集的甲骨文和当代汉字对照表。
无论是学习书法,还是做历史考古研究,都可以收藏。
这些都可以帮助你尽快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起源。
燕赵青锋“寻楸杂谈”“古玉寻痕”专栏-文章有深度,七十余篇写实的野外山地寻楸笔记,核桃小白变专家的速成教材,收藏级古玉文化交流。
支持原创,抄袭可耻。
中篇小说《京八棱小核桃手持百年龙纹八道筋传奇》上部《缘起凤凰岭》下部《京都八道筋》
Q7寻楸记(野外山地寻核纪实游记)探寻野生京八棱小核桃龙纹八道筋资源分布
野生小核桃楸子手串挑选盘玩方法合集(2016-2022)
京八棱小核桃手串认知文章大全(2016-2022)
野生小核桃手串品种分类(收藏级)2022版
人生唯爱品八棱穿越峰峦叠嶂,寻觅楸子八棱;追忆八旗雄风,传承前人雅趣。
燕赵青锋-丙申年收楸季于清东陵八仙山梨木台
万里寻楸万里征程只为楸,奇峰峻岭亦不休;夲守初心终未改,愿入山水自清流。
燕赵青锋-庚子年收楸季于太行山摩天岭:jingbaleng。
甲骨文字典大全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是中国文字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甲骨文字最早出现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逐渐发展成熟。
甲骨文字的发现和研究,对于了解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甲骨文字的形态、结构、含义等都具有独特的特点,是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
甲骨文字的形态多种多样,有甲骨文、金文、铭文等不同形式。
甲骨文是最早期的一种甲骨文字,其形态多为刻划在龟甲和兽骨上,线条简练,结构复杂。
金文是商代晚期至西周早期的一种甲骨文字,其形态更加规整,线条流畅,结构简洁。
铭文是西周中期至春秋早期的一种甲骨文字,其形态更加规范,结构更加完善。
甲骨文字的含义丰富多样,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甲骨文字中记载了当时的政治、宗教、祭祀、农业、商业、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甲骨文字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社会的组织结构、阶级状况、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方面的情况。
甲骨文字的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骨文字的发现和研究,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思想观念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通过对甲骨文字的研究,可以还原出当时的社会风貌,揭示出中国古代社会的许多重要特点和规律。
总的来说,甲骨文字是中国古代文字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学术价值。
通过对甲骨文字的研究,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各个方面,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依据。
希望通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可以更好地挖掘甲骨文字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为我们认识和理解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作出更大的贡献。
甲骨文汉字大全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起源于商朝晚期至西周初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甲骨文是中国文字的源头,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宗教、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
甲骨文的出现填补了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空白,为后世的文字发展奠定了基础。
甲骨文的形态多种多样,有象形文字、指事文字、会意文字和形声文字等。
其中,象形文字是最为直观的一种文字形式,它是通过简化物体形状来表示事物的名称。
指事文字则是通过简化事物的部分来表示事物的名称。
会意文字是通过两个或多个字形合并表示一个新的含义,而形声文字则是通过一个字的声旁和意旁来表示一个新的字形。
这些不同的文字形式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甲骨文体系,为后世的文字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甲骨文中的汉字也是非常丰富的,它们涵盖了古代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括人物、动植物、器物、天文地理、社会制度、宗教信仰等。
这些汉字在形态上虽然与现代汉字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基本上是相通的,因此对于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甲骨文汉字的大全包括了从甲骨文中所发现的所有汉字,这些汉字的数量非常庞大。
它们以其独特的形态和含义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为后人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通过研究甲骨文汉字大全,我们可以了解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对于推动中国文字学、历史学、考古学等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甲骨文汉字大全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现代汉字的雏形,这些汉字的形态虽然有所不同,但其基本含义和用法已经基本相通。
通过研究甲骨文汉字大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汉字的形成过程,为推动汉字的现代化和规范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而言之,甲骨文汉字大全是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重要文化遗产,它不仅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而且为后世的文字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通过研究甲骨文汉字大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历史和文化,推动相关学科的发展,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之:止::只:保:贝:匕:人比:并::及:刃刀::大.小:多:少:上::下:耳.:口目鼻:舌:山::石:木土::禾米:竹::月:日星::辰.风::兵:云.戈:武::公:七六::八九:十:左:又::后:门.户:向:东:南:西::北白::火:合.即:既::乙:甲丙::丁.伐::昏:旦.正:甘::旨:步不::才采:仓:长:朝::车:齿虫::出:丑.初:刍::吹:弟此::冬对:儿:而:非::分:丰.夫::女:男.奴:母::伏:妇父::甘.各:弓:宫:果::好:何.乎::疾:化.家:见::今:老来::雷.立:买:眉:每::面:民.皿::年:莫宁:牛::朋:其齐::骑.企:千:丘:秋::曲:取.:肉:射:如.涉:身::生:食省::矢.示:室:首:书::戍:束丝::宿:死岁:贪::天:亡万:网:望:为:尾:未::文:闻:问:午:我.舞:勿::戊:夕物::习.先:乡:心:辛::析:新.行::戌:休.血:旬::言:阳央::衣.以:亦:因:饮::永:用.:由:羽:友雨:玉::元曰::岳:晕.者:直:址:至::众:舟周::昼:朱.追:子::祖尊:。
甲骨文字体大全1. 什么是甲骨文字体甲骨文是中国古代文字的一种,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至公元前11世纪的商代至西周时期。
它最早发现在卜辞中,可以用于对事物进行记录和描述。
由于甲骨文保存在龟甲和兽骨上,因此得名“甲骨文字”。
甲骨文字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之一,也是研究汉字演变和起源的重要途径。
2. 甲骨文字的特点甲骨文字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简洁:甲骨文字体整体结构简单,笔画少,字形呈大块状,大部分字形只由两到三个笔画构成。
•规整:甲骨文字的字形规整,每个字的组成部分排列有序,呈现出整齐的布局。
•图案化:甲骨文字的字形多以图案化的形式呈现,与后来发展的象形文字和金文有一定的关联。
•写意性:甲骨文字采用形声字和象形字相结合的写作方式,可以通过字的构造来表达字义。
3. 甲骨文字的分类根据字形的特点和构造方式,甲骨文字可以分为以下几类:3.1. 形声字形声字是甲骨文字中的一类重要字形,它由形义相近的两个部分组成,一个部分表示字的意义,称为“形旁”,另一个部分表示字的音,称为“声旁”。
形声字的形旁和声旁也可以是同一个部分重复两次。
形旁往往与字义有关,声旁往往与字音有关。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形声字:•手:形旁,表示人的手部;又有声旁,表示shǒu的音。
•目:形旁,表示人的眼睛;又有声旁,表示mù的音。
3.2. 象形字象形字是指甲骨文字中以物象为基础构成的字形,代表了一些具体的物体或事物的形象特征。
这些字形的形状往往与其所代表的事物的外形有关,直观地反映了事物的外貌特征。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象形字:•日:表示太阳;字形与太阳的形状相似。
•木:表示树木;字形与树木的形状相似。
3.3. 指事字指事字是通过简化具体物体的形状,再加上符号组合而成的字形。
它们表示的是一种抽象的事物,而不是具体的物体。
指事字的字义可以通过字形的构造方式来推测。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指事字:•上:表示上方;字形由一个直线表示上方的位置。
之:止:只:保:贝:人:匕:比:并:及:刀:刃:大:小:多:少:上:下:耳:口:目:鼻舌:山:石:土:木:禾:米:竹:日:月:星:辰:风:云:兵:戈:武:公:六:七:八:九:十:左:又:后:门:户:向:东:南:西:北:白:火:合:即:既:甲:乙:丙:丁:伐:旦:昏:正:甘:旨:
不:步:才:采:仓:长:朝:车:齿:虫:丑:出:初:刍:吹:此:弟:冬:对:儿:而:非:分:丰:夫:男:女:奴:母:伏:父:妇:甘:各:弓:宫:果:好:何:乎:化:疾:家:见:今:来:老:雷:立:买:眉:每:面:民:皿:莫:年:宁:牛:朋:齐:其:骑:企:千:丘:秋:曲:取:肉:如:射:涉:身:生:
省:食:矢:示:室:首:书:戍:束:丝:死:宿:岁:贪:天:万:亡:网:望:为:尾:未:文:闻:问:我:午:舞:勿:戊:物:夕:习:先:乡:心:辛:析:新:行:休:戌:血:旬:言:央:阳:衣:以:亦:因:饮:永:用:由:友:羽:雨:玉:元:曰:岳:晕:者:直:址:至:众:舟:周:朱:昼:追:子:祖:
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