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史12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78 MB
- 文档页数:30
外国教育史课程讲义12——福禄培尔的教育思想福禄培尔(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obel,1782—1852)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教育家,近代学前教育理论的创始人。
在裴斯泰洛齐的影响下,福禄培尔对儿童充满挚爱,无私地献身于幼儿教育事业,推动了德国乃至欧美国家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一节教育实践活动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一,教育实践活动1782年4月21日,福禄培尔出生于德国图林根地区奥伯魏斯巴赫村。
他的父亲是个牧师,因此,他从小深受宗教思想的影响。
福禄培尔不到一岁就失去了母亲。
他的父亲忙于教务,后母对福禄培尔感情淡薄,对他缺乏关怀。
他由此意识到母爱和家庭温暖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
幼年时,他经常独自在花园中观察植物,养成了热爱自然和沉思的习惯。
福禄培尔入学于当地的国民学校。
11岁时寄居在舅舅家,转到施塔提尔姆国民学校读书。
国民学校毕业后,1797年,年仅15岁的福禄培尔给一位林务员当学徒。
1799年,福禄培尔进入耶拿大学哲学院,学习自然科学和数学。
当时,在该校任教的著名哲学家费希特和谢林对他的哲学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
一年后,他因无力缴纳学费而缀学。
此后的几年,他做过见习林务员、土地测量员、农场秘书等。
1805年,福禄培尔到法兰克福准备攻读建筑学时,偶遇法兰克福模范学校校长格吕纳(~ton G~ner)。
福禄培尔应邀到该校任教。
从此,福禄培尔开始了教师生涯。
在这所学校,他开始研究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
这一年,他在霍尔茨豪森(yonHo~ausen)男爵夫人的帮助下,前往瑞士伊弗东学院,拜访裴斯泰洛齐。
对伊弗东学院为期14天的访问使福禄培尔对裴斯泰洛齐的教学方法增加了感性认识。
1806~1811年,福禄培尔在霍尔茨豪森男爵家任家庭教师。
其中,1808~1810年,他带领两名弟子在伊弗东学院学习。
与裴斯泰洛齐两年的朝夕相处,使他对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思想有了深入的了解。
裴斯泰洛齐对教育事业和儿童的爱戴也深深地感染着福禄培尔。
下篇外国教育史一第十二章西欧中世纪的教育第一节基督教教育第二节世俗封建主的教育第三节西欧中世纪大学和城市学校第四节经院哲学与西欧中世纪教育早在公元4世纪末,基督教在中世纪就被定为了国教。
当时西欧的教会学校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修道院学校、大教堂学校和堂区学校。
修道院学校因其藏书丰富、管理严格等特点而成为最为重要的教会学校。
第一节基督教教育一、修道院学校修道院学校主要是指设在修道院内的教育机构,是基督教修行制度(或称寺院制度)的产物。
公元3世纪时,在埃及等中东地区出现了最早的修道士和修道院。
公元4世纪中叶后,修行制度逐渐扩展到西欧。
529年(或530年),本尼狄克兴建了蒙特•卡西诺修道院,制定了《本尼狄克规程》,对修道院的组织管理、修道职责和日常生活、宗教活动等作了全面、详尽的严格规定。
到10世纪,修道院学校分为两部分:一是“内学”。
儿童10岁左右入学,18岁毕业时成为神职人员。
“内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基督教教义、宗教音乐、宗教仪式等,此外还包括读、写、算的基本知识以及文法、修辞学、天文学等古典学科。
二是“外学”。
教学内容与“内学”相差无几,但程度要低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艺”成为修道院学校的重要教学内容。
后来随着志愿修行的女性人数的增多,也出现了培养修女的修道院学校。
修道院学校因其拥有较为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相对完整的教学制度以及一批著名的神学家,而成为中世纪前期西欧最好的教育机构。
关于教会公元9世纪以后,特别是11-13世纪,是教会的鼎盛期,在各方面都有所表现:首先,教会伪造“君士坦丁的赠礼”,确定了教皇国的神圣性,这一骗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才被揭穿。
其次,教会也开始形成教阶制度:最高位者为教皇,主持梵蒂冈的内部事务;按下来是红衣主教,红衣主教是教会的主要领导人,教皇由红衣主教推举产生;然后就是都主教、宗主教和大主教,他们都是大教区的领导人;最下层的则是主教和神父,神父的职权范围是教堂,但不能主持圣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