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功率补偿容量计算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6.48 KB
- 文档页数:8
电容无功补偿装置输出容量计算电容无功补偿装置主要用于电力系统中的无功补偿,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功率因数,提高电网供电质量,并减轻线路的负载损耗。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和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要求,需要对其输出容量进行合理计算。
一、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功率计算无功功率Q与电容器的容量C之间的关系为:Q=V^2*Xc其中,V为电压,Xc为电容器的感抗,Xc为1/(2*π*f*C),f为频率。
有功功率P与电容器的容量C之间的关系为:P=P0-Q其中,P0为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有功功率。
因此,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容量可以根据所需的无功功率来计算。
二、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选择1.电力系统的负载情况:根据负载情况来确定所需的无功功率,进而确定电容器的容量。
2.功率因数的要求: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确定所需的功率因数,计算出所需的无功功率,再根据电容器的容量计算出所需的输出容量。
3.电容器的运行条件:根据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电流来确定所需的容量,以保证电容器能够正常运行。
4.装置的运行模式:根据电力系统的补偿对象和运行模式来确定所需的输出容量。
通过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可以合理地选择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容量。
三、实际应用案例假设电力系统的负荷为1000kVA,功率因数为0.8,需要提高功率因数至0.95、根据上述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功率计算公式,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无功功率:Q = P * tan(acos(0.95) - acos(0.8))= 1000kW * tan(acos(0.95) - acos(0.8))≈286.82kVAR根据电容器的感抗公式和频率50Hz,可以计算出所需的电容器容量:Xc=1/(2*π*f*C)C=1/(2*π*f*Xc)=1/(2*π*50*286.82)≈112.65uF因此,此电力系统需要提供约112.65uF的电容无功补偿装置来满足所需的输出容量。
综上所述,电容无功补偿装置的输出容量的计算需要综合考虑电力系统的负荷情况、功率因数要求、电容器的运行条件和装置的运行模式等因素,并根据功率计算公式来确定所需的无功功率,进而计算出所需的输出容量。
无功补偿装置容量怎么计算?大家都知道,专变用户在消耗电网有功的时候,如果消耗有功功率较少,消耗无功功率较大,直接导致功率因数过低。
功率因数低除了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受到影响,对电网也会造成危害。
因此无功功率对供电系统和负载的运行都是十分重要的。
大部分用户的负载元件的阻抗基本都是呈感性,感性负载消耗的无功只能从电网中获取,显然就加大电网的损耗。
解决的方式就是就地平衡无功,加装无功补偿装置。
那么无功补偿装置的容量应该怎样计算呢?本文主要介绍两种无功补偿装置容量的计算方法① 给功率因数低的用户计算无功补偿② 对新增客户配置无功补偿装置01计算公式公式中:P:实际的有功功率;Q1:没有加装无功补偿之前的无功功率;Q2:并联无功补偿运行之后的无功功率;Qj: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案例:假设某专变用户的变压器容量是630KVA,功率因数每个月均为0.6左右,导致该用户的力率调整电费被考核,现需要将功率因数提高到0.9左右,需要配置多大的无功补偿装置?目前市场上的无功补偿装置容量规格有100、134、150、167、200、234、250、267、300、334、350、367、400、434、450、467、500、534、550、567、600等几种,因此加装334kvar自动投切装置比较合理。
02对于新增加的负荷,简单来讲是不知道没有无功装置时的功率因数,通常来讲用情况一的方法是没有办法计算的,因为缺少一个已知参数。
因此,这就需要我们引入一个经验值。
对于专变用户而言,供电局一般规定功率因数达到0.9才不被考核,而同一台630kW 的变压器,用户的实际负荷不同,配置的无功补偿装置也是不一样的。
通常情况下,我们取变压器容量的30-40%。
案例:假设某新增加专变用户的变压器容量是630kVA,需要配置多大的无功补偿装置?如果电机负载比重不大Q=S×30%=630(kVA)×30%=189kvar加装200kvar自动投切装置比较合理如果电机负载比重较大Q=S×40%=630(kVA)×40%=252kvar加装250kvar自动投切装置比较合理以上为个人肤浅的介绍,基本是按照低压侧补偿的方式。
无功补偿柜电容器容量的计算方法无功补偿技术工程师:寇工(希拓电气(常州)有限公司)在提及电容柜时,常提到“容量”是多少这个问题。
容量,何为容量?其实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①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变压器的总共),单位KVA;②无功补偿容量的确定,一般取变压器容量的20~40%,取30%较多;③电容器的额定容量(电容器的功率),单位kvar(千乏)。
那么电容器的功率与低压防爆电容器无功功率补偿的关系是怎么样的?我们可以从以下这个公式看出:Q=2∙π∙f∙C∙U2注:Q表示电容器的功率,单位kvar;f表示系统频率,50Hz/60Hz;C为电容器容量,单位uF (微法);U表示系统电压,单位kV(千伏)。
我们上面公式可以看出,电容器的功率与施加到变压器两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
其中,电容器有一个重要参数叫额定电压,对应额定电压有其额定功率,我们举例说明。
场景:选择电压为480V,额定功率为30kvar的电容器时:问1:当其用在400V系统中,其输出功率为多少呢?这是常遇到的问题,电容的额定电压一定大于系统的电压,通过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很快算出来:Q400=Q480×(4002/4802)=30×(4002/4802)≈20.8kvar则,当其用在400V系统中,其输出功率为20.8kvar。
问2:为什么要选择额定电压高于系统电压的电容器呢?解答:因为电容器经受过电压危害时将快速损坏,为了保障电容器的运行安全,需要选择额定电压大于系统电压的电容器。
希拓小贴士:以低压电力电容器、高性能电抗器、高可靠投切开关、控制系统为主体,实现低压无功补偿功能。
主要应用于谐波严重场合的无功补偿,在一定程度上有吸收消除谐波的功能。
由以上可知,如果无功补偿支路设计为纯电容器的话,无功补偿支路的输出功率要根据电容器的额定电压和系统电压进行折算。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安装功率(安装容量)和输出功率(输出容量)。
①安装功率常指:电容器的额定功率; ②输出功率常指:电容器在系统电压下的实际输出功率。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计算有功。
P=560*0.33=185KW,无功为Q=185*tg(arccos0.33)=528Kvr,补偿后有功不变,设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92,补偿后无功Q=P*tg(arccos0.92)=78Kvar二者相减即为需要补偿的量:528-78=450Kvar,以上是安装变压器的最大负荷计算的,如果你的视在功率没有那么大,那么同等按照S=1.732*U*I得出视在功率,带入上市即可计算。
变压器空载状态下电流很小,S9系列的变压器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1.6~2%,空载电流可以近似全部等效为无功电流。
如果变压器的容量较小,空载变压器的无功消耗也很小,可以不加补偿,如果变压器容量较大,可以考虑加电容器补偿。
应注意,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应该在高压侧补偿月平均功率因数为0.3是用电量过少导致的,一般负载的平均功率因数约0.7附近,若从0.7提高到0.9(补偿略高于标准0.85)时,每KW负载需电容补偿量为0.536KVra,需总电容量:160×0.8×0.536≈69(KVra)以每个电容为16KVra,按5个组成一个自动投切电容补偿柜计,价格约6000元附近。
因月用电量过少,变压器无功损耗最低限额约3460度(不用电也是该数),这部分在低压计量时是以无功电表度数相加后计算的,尽管视在功率因数补偿接近0.9也是不能达标的,若有功月电量越过1.5万度才有可能达标。
用电量过少最好是变压器降容,小于100KVA不考核功率因数。
参考月平均功率因数公式就会明白其中关系的。
我们单位现在用的是315KVA的三项变压器,现在2次侧的每项电流是100A,应时下社会的节能要求,我想把它换成160KVA的,容量是否可以?冗余多少容量?还想问的是我换成160KVA的以后,相比原来的315KVA的,每年能为单位节省多少电量,请给出答案并列出计算依据。
谢谢。
最佳答案以下只是估算:1》315KVA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才100A附近,显然有功变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1380度;而160KVA二次侧电流额定电流约231A,有功变损基本上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705度,每年能节省电量:1380-705×12=8100(度)2》315KVA变压器无功变损电量约6600度,因用电量过小,月结功率因数应很低,约≤0.5,因不达标的(标准为0.9)要求每月被罚款≥5000元。
无功功率补偿量的计算需要根据补偿前后的有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等参数来确定。
以下是公式:
补偿前有功功率为P,无功功率为Q,视在功率为S,功率因数为COSθ1;补偿后有功功率为P1,无功功率为Q1,视在功率为S1,功率因数为COSθ2。
1.补偿前后的有功功率不变,即P=P1。
2.补偿后的视在功率S1等于补偿前的视在功率S加上补偿容量Q。
即S1=S+Q。
3.补偿后的无功功率Q1等于补偿前的无功功率Q加上补偿容量Q。
即Q1=Q+Q。
4.补偿后的功率因数COSθ2等于补偿前的功率因数COSθ1除以(1+补偿容量Q/S)。
即COSθ2=COSθ1/(1+Q/S)。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无功功率补偿量以及补偿后的功率因数。
补偿容量的确定1、确认各单独用电设备的功率Pn和功率因素COSΦn,这二个参数可以查厂家的产品样本资料,没有厂家资料的可以采用设计手册上的通用资料。
2、计算各单独用电设备的无功功率Qn,计算方法有二种:2.1根据COSΦn算出功率因素角Φn(怎样算相信学过函数的都可以了),则Qn=Pn/tagΦn。
2.2根据COSΦn和Pn算出视在功率Sn=Pn*COSΦn,Qn=(Sn*Sn-Pn*Pn)再开方。
3、分别算出总的有功功率Pj=∑Pn、无功功率Qj=∑Qn、视在功率Sj=∑Sn。
4、算出计算总负荷的实际功率因素COSΦj=Pj/Sj。
若COSΦj达到规定的功率因素就可以不用补偿,若没达到,则进行以下步骤。
5、算出规定功率因素的无功功率Q=Pj/COSΦ(Q为规定功率因素下的无功功率,COSΦ为规定的功率因素)6、算出需要补偿的无功功率Qb=Qj-Q。
7、最后根据Qb选择补偿电容容量。
另外,你的功率因素补偿到0.85不符合要求,要求大于0.9。
一般最好按补偿到0.92-0.95来设置补偿电容的容量,以保证无功补偿有上下浮动的余地,太低有时达不到规定,补偿太高也不好,会增加谐振过电压的机会。
补偿容量的确定可以根据负荷的最大功率、补偿前的功率因数及要求补偿后达到的功率因数,用下式计算确定:Q =α*P*(tanφ1—tanφ2)式中:Q —所需补偿的总无功功率,kvar;α—平均负荷系数,取0.7~0.8;P —用户最大负荷,kW;tanφ1—补偿前平均功率因数角tanφ2—补偿后平均功率因数角或Q =α*P*qq —补偿率,kvar / kW (可从附表中查取)附表:每kW负荷所需无功补偿率值查取表。
没目标数值怎么计算若以有功负载1KW,功率因数从提高到时,无功补偿电容量:功率因数从提高到时:总功率为1KW,视在功率:S=P/cosφ=1/≈(KVA)cosφ1=sinφ1=(查函数表得)cosφ2=sinφ2=(查函数表得)tanφ=(查函数表得)Qc=S(sinφ1-cosφ1×tanφ)=×-×≈(千乏)电网输出的功率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功功率;二是无功功率.直接消耗电能,把电能转变为机械能,热能,化学能或声能,利用这些能作功,这部分功率称为有功功率;不消耗电能;只是把电能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能,这种能作为电气设备能够作功的必备条件,并且,这种能是在电网中与电能进行周期性转换,这部分功率称为无功功率,如电磁元件建立磁场占用的电能,电容器建立电场所占的电能.电流在电感元件中作功时,电流超前于电压90℃.而电流在电容元件中作功时,电流滞后电压90℃.在同一电路中,电感电流与电容电流方向相反,互差180℃.如果在电磁元件电路中有比例地安装电容元件,使两者的电流相互抵消,使电流的矢量与电压矢量之间的夹角缩小,从而提高电能作功的能力,这就是无功补偿的道理.计算示例例如:某配电的一台1000KVA/400V的变压器,当前变压器满负荷运行时的功率因数cosφ =,现在需要安装动补装置,要求将功率因数提高到,那么补偿装置的容量值多大在负荷不变的前提下安装动补装置后的增容量为多少若电网传输及负载压降按5%计算,其每小时的节电量为多少补偿前补偿装置容量= [sin〔1/〕-sin〔1/〕]×1000=350〔KVAR〕安装动补装置前的视在电流= 1000/〔×√3〕=1443〔A〕安装动补装置前的有功电流= 1443×=1082〔A〕安装动补装置后视在电流降低=1443-1082/=304 〔A〕安装动补装置后的增容量= 304×√3×=211〔KVA〕增容比= 211/1000×100%=21%每小时的节电量〔304 ×400 ×5% ×√3 ×1 〕 /1000=11 (度) 每小时的节电量(度)。
1、无功补偿需求量计算公式:补偿前:有功功率:P1= S1*COS1ϕ有功功率:Q1= S1*SIN1ϕ补偿后:有功功率不变,功率因数提升至COS2ϕ,则补偿后视在功率为:S2= P1/COS2ϕ= S1*COS1ϕ/COS2ϕ补偿后的无功功率为:Q2= S2*SIN2ϕ= S1*COS1ϕ*SIN2ϕ/COS2ϕ补偿前后的无功差值即为补偿容量,则需求的补偿容量为:Q=Q1- Q2= S1*( SIN1ϕ-COS1ϕ*SIN2ϕ/COS2ϕ)= S1*COS1ϕ*(1112-ϕCOS—1122-ϕCOS)其中:S1-----补偿前视在功率;P1-----补偿前有功功率Q1-----补偿前无功功率;COS1ϕ-----补偿前功率因数S 2-----补偿后视在功率;P2-----补偿后有功功率Q2-----补偿后无功功率;COS2ϕ-----补偿后功率因数2、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在3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30%,则:=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时,在补偿量为3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
3、据此公式计算,如果需要将功率因数提升至,在40%无功补偿情况下,起始功率因数为:Q=S*COS 1ϕ*(1112-ϕCOS —1122-ϕCOS ) 其中Q=S*40%,则:= COS 1ϕ* (1112-ϕCOS —19.012-) COS 1ϕ=即:当起始功率因数为时,在补偿量为40%的情况下,可以将功率因数正好提升至。
补偿的容量的计算方法如下:首先需要计算有功。
P=560*0。
33=185KW,无功为Q=185*tg(arccos0.33)=528Kvr,补偿后有功不变,设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0。
92,补偿后无功Q=P*tg(arccos0.92)=78Kvar二者相减即为需要补偿的量:528—78=450Kvar,以上是安装变压器的最大负荷计算的,如果你的视在功率没有那么大,那么同等按照S=1.732*U*I得出视在功率,带入上市即可计算。
变压器空载状态下电流很小,S9系列的变压器空载电流约为额定电流的1。
6~2%,空载电流可以近似全部等效为无功电流.如果变压器的容量较小,空载变压器的无功消耗也很小,可以不加补偿,如果变压器容量较大,可以考虑加电容器补偿。
应注意,补偿变压器自身的无功损耗应该在高压侧补偿月平均功率因数为0。
3是用电量过少导致的,一般负载的平均功率因数约0。
7附近,若从0.7提高到0。
9(补偿略高于标准0。
85)时,每KW负载需电容补偿量为0。
536KVra,需总电容量:160×0。
8×0.536≈69(KVra)以每个电容为16KVra,按5个组成一个自动投切电容补偿柜计,价格约6000元附近.因月用电量过少,变压器无功损耗最低限额约3460度(不用电也是该数),这部分在低压计量时是以无功电表度数相加后计算的,尽管视在功率因数补偿接近0.9也是不能达标的,若有功月电量越过1。
5万度才有可能达标.用电量过少最好是变压器降容,小于100KVA不考核功率因数。
参考月平均功率因数公式就会明白其中关系的.我们单位现在用的是315KVA的三项变压器,现在2次侧的每项电流是100A,应时下社会的节能要求,我想把它换成160KVA的,容量是否可以?冗余多少容量?还想问的是我换成160KVA的以后,相比原来的315KVA的,每年能为单位节省多少电量,请给出答案并列出计算依据。
谢谢。
最佳答案以下只是估算:1》315KVA变压器的二次侧电流才100A附近,显然有功变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1380度;而160KVA二次侧电流额定电流约231A,有功变损基本上也是以固定(底额)电度额结算的,每月有功变损电量约705度,每年能节省电量:1380-705×12=8100(度)2》315KVA变压器无功变损电量约6600度,因用电量过小,月结功率因数应很低,约≤0.5,因不达标的(标准为0。
变压器补偿电容计算口诀一、引言在电力系统中,变压器补偿电容是一种常见的无功补偿方式。
它能够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提高电压质量。
为了正确、快速地选择补偿电容,我们总结了以下计算口诀。
二、变压器补偿电容的作用1.提高功率因数:补偿电容能够吸收电网中的无功功率,从而提高系统的功率因数,降低线路损耗。
2.稳定电压:补偿电容能够对电网中的电压波动起到平滑作用,提高电压质量。
3.降低线路损耗:通过补偿电容的电能交换,降低线路电流,从而降低线路损耗。
三、计算补偿电容的口诀1.确定补偿容量:Qc = Uc × Ic × tanθ其中,Uc为补偿电容的额定电压,Ic为补偿电流,θ为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角。
2.确定补偿电容的类型:根据系统电压等级和补偿容量,选择合适的电容类型。
3.计算电容器的个数:n = Qc / (Uc × tanθ)四、口诀详解1.补偿容量计算公式:Qc = Uc × Ic × tanθQc:补偿容量(kVar)Uc:补偿电容的额定电压(kV)Ic:补偿电流(A)θ: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角(°)2.补偿电容的类型选择:- 高压侧补偿:采用干式电容器或油浸式电容器。
- 低压侧补偿:采用薄膜电容器或金属化纸电容器。
3.电容器个数计算公式:n = Qc / (Uc × tanθ):电容器个数Qc:补偿容量(kVar)Uc:补偿电容的额定电压(kV)θ:电压与电流之间的相角(°)五、计算实例以一台10kV/1000kVA变压器为例,当功率因数为0.9时,需要补偿电容。
1.计算补偿容量:Qc = 10kV × Ic × tan(arccos0.9)2.计算补偿电容的类型:采用干式电容器。
3.计算电容器个数:n = Qc / (10kV × tan(arccos0.9))六、结论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补偿电容。
1、Q = UU2πfC2、C = Q/2πfUU2、若功率因数为,则:无功功率Q = 3/4P ,相无功功率Qx = 1/4P ;3、相电容Cx = Qx/2πfUU,U = 380V,三相电容△接;4、相电容Cx = Qx/2πfUU,U = 220V,三相电容Y 接;李纯绪:引用加为好友发送留言2008-2-28 9:35:00 告诉你最简单的一个估算办法:1.测量电机的实际运行电流,变化负载估计一个平均电流;2.测量电流与铭牌电流比较,可得电机大概的有功功率,由此可算出有功电流;3.测量电流减去计算的有功电流,所得结果就是要选的电容器的电流。
比如一台75KW电机,负载是水泵,测量电流140A;铭牌电流150A,可得此时电机的有功功率约70KW,有功电流约106A,140-106=34。
结果是选34A的电容或选20KVar左右的电容器。
按此方法选的电容器在欠补偿范围,其余的补偿量由集中补偿完成。
刘志斌:引用加为好友发送留言编辑2008-2-29 11:04:0TO 李纯绪:1、“测量电流140A-有功电流约106A=无功电流34”,正弦交流电是矢量,要按矢量求和的法则运算,你按算术求和的方法算是极其错的!2、异步电机补偿电容的大小,首先要确定补偿的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3、在确定一相的无功电流或无功功率,然后计算电容的大小和接法;曾lingwu:引用加为好友发送留言2008-2-29 11:19:00 不要说得那么深奥,以电机额定电流的30%来选择电容电流就可以了. 一般情况下,只有高压电容我们才用考虑接法,低压的电力电容器都已接好.刘志斌:引用加为好友发送留言编辑2008-2-29 11:29:0 0“以电机额定电流的30%来选择电容电流就可以了.”1、这又是一种估算的方法,和李纯绪的方法不同;2、以电机额定电流的30%来选择补偿电容电流,没有错误可言,是一种经验估算的方法;4、按照这个估算法,额定电流150A,补偿电流应该是150×30% = 45A ;1、如果电机额定运行,功率因数是,那么无功电流是额定电流的倍,即60%;2、额定电流150A,补偿电流无功电流应该是150×60% = 90A1、电机的额定电流Ie,功率因数COSΦ = ,则SinΦ = ;2、此时的有功电流是Ie×COSΦ ;3、此时的无功电流是Ie×SinΦ ;1、电机符合变化不大时,可按符合电流I,以及功率因数COSΦ,查表得Sin Φ ,计算实际无功电流,确定补偿电容;2、电机符合变化大时,可按小符合电流I,以及功率因数COSΦ,查表得Sin Φ ,计算实际无功电流,确定补偿电容;3、也可按空载电流的倍的规定,确定补偿电容;1、补偿电流选大,补偿电容大,会出现过补偿,过补偿会降低线路功率因数;2、过补偿,电容电流会造成电网电压上飘,电压不稳;3、由于电机的无功电流是变化的,为了不出现过补偿的情况,所以补偿电流以最小无功电流计算;4、由于电机电压不变,所以励磁电流不变,即认为无功电流不变;5、电机空载时的电流,90%是励磁电流,即无功电流,所以以空载电流的倍作为无功电流计算补偿电容,是科学的,是最简单的方法;如果知道无功电流Ig,则补偿电容C可按下式计算:1、三相的无功功率Q = √3×U×Ig;2、一相的无功功率Qx = 1/3×Q = 1/√3 ×U×Ig;3、相电容Cx = Qx/2πfUU =(1/√3 ×U×Ig)/2πfUcUc = Ig/2√3πfUc, Uc = 380V,三相电容△接;4、相电容Cx = Qx/2πfUU =(1/√3 ×U×Ig)/2πfUcUc = Ig/2πfUc, ,Uc = 220V,三相电容Y 接;。
10kv无功补偿计算方法
10kV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系统的无功需求:根据系统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平衡,确定系统的无功需求。
2. 计算无功补偿容量:根据系统的无功需求和电容器的无功输出,计算所需的无功补偿容量。
3. 确定电容器的数量和容量:根据无功补偿容量和单个电容器的无功输出,确定所需的电容器数量和容量。
4. 确定电容器的接入方式: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电容器接入方式,如单相接入或三相接入。
5. 校验和调整: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对计算结果进行校验和调整,以确保系统的无功平衡和稳定性。
需要注意的是,无功补偿的计算方法需要根据具体的系统情况进行调整,因为不同的系统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需求。
同时,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建议在进行无功补偿前,对系统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
无功补偿容量计算1. 确定串联电抗器电抗率及电容器额定电压由于自动补偿装置投切较为频繁,为将电容器合闸涌流降低到更低的水平以保证电容器使用寿命,故电抗器的电抗率选择为6%;由于母线电压为6.3kV ,,考虑电抗器对电容器端子电压的抬升作用,电容器额定电压选择为6.9kV 。
2. 电动机补偿容量计算采用“目标功率因数法”计算电动机补偿容量,根据国家标准GB12497-1995《三相异步电动机经济运行》,在该标准中“6.4.1电动机无功功率补偿的计算”给出公式,如下:Q C )(11ϕϕtg tg P -= (1) 该公式可转换为:Q C ])(cos )(cos [1111---⋅=ϕϕtg tg P 式中:Q C ——就地补偿的无功功率,kvar ; P 1——电动机的输入功率,kW ; cos ϕ——电动机补偿前的功率因数; cos ϕ1——电动机补偿后目标功率因数;ηβ⨯=N P P 1 (2)式中:N P ——电动机额定输出功率,kW β——电动机负载率 η——电动机效率 3. 变压器无功损耗计算△Q=Q 0+Q K ×βt 2 (3) 式中:△Q ——变压器无功损耗Q 0——变压器空载无功损耗,Q 0=(I 0%Se )/100 Q K ——变压器短路无功损耗,Q K =(U K %Se )/100 βt ——变压器负载系数,βt =(∑P 1)/ cos ϕ×Se 4. 额定容量选择根据补偿容量计算结果采用就近原则选取电容器标准容量规格。
5. 验算补偿装置实际输出容量根据电容器额定容量、电容器额定电压及电抗率验算母线电压为6.3kV 时装置实际输出容量,并根据公式(1)反算补偿后功率因数。
Qc=Q N(U L/U N)2/(1-K)(4)式中:Qc——装置输出容量Q N——电容器额定容量U L——母线电压U N——电容器额定电压K——电抗率6.计算结果第一台机组考虑1144.37kW、1603.07kW、1750.67kW三种工况;第二台、第三台机组考虑1603.07kW、1750.67kW两种工况;第四台机组考虑1750.67kW工况;当一台机组运行在1144.37kW时,低压负荷204kW,功率因数0.95;在其他工况下低压负荷1039kW,功率因数0.95.低压变压器6.3/0.4kV,1250kVA,阻抗电压6%,空载电流0.6%。
论文:无功功率补偿容量计算方法一、概述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行情况,因为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故障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有一较深刻的认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有标么值法和有名值法等。
采用标么值法计算时,需要把不同电压等级中元件的阻抗,根扌居同一基准值进行换算,继而得出短路回路总的等值阻抗,再计算短路电流等。
这种计算方法虽结果比较精确,但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且公式多、难记忆、易出差错。
下面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对短路电流的计算,介绍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
二、供电系统各种元件电抗的计护通常我们在计算短路电流时,首先要求出短路点前各供电元件的相对电抗值,为此先要绘出供电系统简图,并假设有关的短路点。
供电系统中供电元件通常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及架空线路(包括电缆线路)等。
目前,一般用户都不直接由发电机供电,而是接自电力系统,因此也常把电力系统当作一个“元件”来看待。
假定的短路点往往取在母线上或相当于母线的地方。
图1便是一个供电系统简图,其中短路点出前的元件有容量为无穷大的电力系统,70 km的110k V 架空线路及3台1 5MVA的变压器,短路点d2前则除上述各元件外,还有6kV,0. 3kA,相对额定电抗(XDK%)为4的电抗器一台。
下面以图1为例,说明各供电元件相对电抗(以下“相对”二字均略)的计算方法。
2、系统电抗的计算系统电抗,百兆为1,容量增减,电抗反比。
本句话的意思是当系统短路容量为10OMVA时,系统电抗数值为1;当系统短路容量不为1 OOM VA,而是更大或更小时,电抗数值应反比而变。
例如当系统短路容量为200MVA时,电抗便是0.5 ( 1 00/200=0. 5):当系统短路容量为5 0MVA时,电抗便是2 (100/50=2),图1中的系统容量为“oo” , 则1 00/8=0,所以其电抗为0。
论文:无功功率补偿容量计算方法一、概述在电力系统的设计和运行中,都必须考虑到可能发生的故障和不正常的运行情况,因为它们会破坏对用户的供电和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
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看,这些故障多数是由短路引起的,因此除了对电力系统的短路故障有一较深刻的认识外,还必须熟练掌握电力系统的短路计算。
按照传统的计算方法有标么值法和有名值法等。
采用标么值法计算时,需要把不同电压等级中元件的阻抗,根据同一基准值进行换算,继而得出短路回路总的等值阻抗,再计算短路电流等。
这种计算方法虽结果比较精确,但计算过程十分复杂且公式多、难记忆、易出差错。
下面根据本人在实际工作中对短路电流的计算,介绍一种比较简便实用的计算方法。
二、供电系统各种元件电抗的计算通常我们在计算短路电流时,首先要求出短路点前各供电元件的相对电抗值,为此先要绘出供电系统简图,并假设有关的短路点。
供电系统中供电元件通常包括发电机、变压器、电抗器及架空线路(包括电缆线路)等。
目前,一般用户都不直接由发电机供电,而是接自电力系统, 因此也常把电力系统当作一个“元件”来看待。
假定的短路点往往取在母线上或相当于母线的地方。
图1便是一个供电系统简图,其中短路点出前的元件有容量为无穷大的电力系统,70km的110kV架空线路及3台15MVA的变压器,短路点d2前则除上述各元件外,还有6kV, 0.3kA,相对额定电抗(XDK%)为4的电抗器一台。
下面以图1为例,说明各供电元件相对电抗(以下“相对”二字均略)的计算方法。
1、系统电抗的计算系统电抗,百兆为1,容量增减,电抗反比。
本句话的意思是当系统短路容量为100MVA时,系统电抗数值为1;当系统短路容量不为100MVA,而是更大或更小时,电抗数值应反比而变。
例如当系统短路容量为200MVA时,电抗便是0.5(100/200=0.5);当系统短路容量为50MVA时,电抗便是2(100/50=2),图1中的系统容量为“』,则100/oo=0,所以其电抗为0。
图1供电系统图本计算依据一般计算短路电流书中所介绍的,均换算到100MVA基准容量条件下的相对电抗公式而编出的(以下均同),即X*xt=习z/Sxt (1) 式中:Sjz为基准容量取100MVA. Sxt为系统容量(MVA)O2、变压器电抗的计算若变压器高压侧为35kV,则电抗值为7除变压器容量(单位MVA, 以下同);若变压器高压侧为110kV,则电抗值为10.5除变压器容量;若变压器高压侧为10(6)kV,则电抗值为4・5除变压器容量,如图1中每台变压器的电抗值应为10.5/15=0.7,又如一台高压侧35kV, 5000kVA 及一台高压侧6kV, 2000kVA的变压器,其电抗值分别为7/5=1.4, 4.5/2=2.25 本计算依据公式为:X*b=(ud%/100).⑸z/Seb) (2)式中ud%为变压器短路电压百分数,Seb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 该公式中ud%由变压器产品而定,产品变化,ud%也略有变化。
计算方法中按10⑹kV、35kV、110kV电压分别取ud%为4.5、7、10.5。
3、电抗器电抗的计算用额定电抗百分数除电抗器的额定容量(单位MVA),再乘0.9即可。
一般来说电抗器只标额定电压与电流,计算其额定容量时按S=1.732Ulo 如图 1 中那台电抗器U=6kV, 1=0.3kA , Xk%=4,则Ske=1.732x6x0.3=3.114MVA ,贝ij电抗器的电抗值为(4/3.114)x0.9=1.1560本计算所依据的公式是:X*k=( Xk%/100).(Sjz/Sek).(Uek2/Ujz2) (3)式中:Xk%为电抗器的额定电抗百分数,Sek为电抗器额定容量(MVA), Uek为电抗器的额定电压(kV), Ujz为基准电压,用线路的平均额定电压代替,分别取6.3、10.5. 37、115kV等。
本公式中的前2个因式,实际是Xk%除电抗器的额定容量(MVA)数; 后一因式是考虑电抗器额定电压不等于线路平均额定电压,为此而再乘上一个系数,一般约为0.9,因此电抗器的相对电抗值应是用额定电抗除额定容量再乘0.9。
4、架空线路及电缆线路电抗值的计算对于6kV架空线路其电抗值等于线路长度的公里数;对于10kV架空线路其电抗值等于线路长度公里数的三分之一;对于35kV架空线路其电抗值等于线路长度公里数的百分之三;对于110kV架空线路其电抗值等于线路长度公里数的千分之三。
若为电缆线路:其电抗值应分别取上述同电压等级架空线路电抗值的五分之一。
例如一回6km的6kV架空线路,其电抗值为6,若为6km的10kV 架空线路,则电抗为6/3=2;若为6km的35kV架空线路,则电抗为6x0.03=0.18 o图1中70km的110kV架空线路,则电抗为70x0.003=0.21 o如果上述各电压等级的架空线路换为同长度的电缆线路,其电抗值应分别为:6kV 等于6/5=1.2. WkV 等于2/5=0.4> 35kV 等于0.18/5=0.036。
计算所依据的公式是:X*XL=K丄/Up2 (4)式中L为线路的长度(单位km); K为系数:对6、10kV的电缆线路取8, 架空线路取40;对35~110kV架空线路取42.5; Up取各级电压的额定电压即6, 10, 35, 110kV 等。
三、短路容量和短路电流计算1、短路容量(单位MVA):求出短路点前的总电抗值,然后用100除该值即可。
计算依据的公式为:Sd=Sjz/X*I (5)例如图1中d1点短路时,系统的短路容量计算,其等效阻抗图如图1(b)所示,图中每个元件均标有编号,编号下面为元件的电抗值。
可以看出,从电源到出点的总电抗:X==0+0・21+0.7/3=0.443,其短路容量Sd =100/0.443=225.73MVA,从电源到d2点的总电抗,应再加上电抗器的电抗,即X*I=0.443+1.156=1.599 ,则Sd =100/1.599=6乙54MVA。
2、短路电流的计算若6kV电压等级,则短路电流(单位kA,以下同)等于9.2除总电抗X辽(短路点前的,以下同);若10kV电压等级,则等于5.5除总电抗X0; 若35kV 电压等级,则等于1.6除总电抗X=;若110kV电压等级,则等于0・5除总电抗X=;若0・4kV电压等级,则等于150除总电抗X辽。
计算依据的公式是:ld=ljz/ X*I (6)式中Ijz:表示基准容量为100MVA时基准电流(kA), 6kV取9.2kA, 10kV 取 5.5kA, 35kV 取 1.6kA, 110kV 取0・5kA, 0.4kV 则取150kA o 则图1中d1点的短路电流为:ld1=9.2/0.443=20.77kA3、短路冲击电流的计算计算方法:对于6kV以上高压系统,Ich等于Id乘1.5, ich等于Id 乘2.5;对于0.4kV低压系统,由于电阻较大,Ich及ich均较小,所以实际计算中可取lch=ld, ich=1.8ldo则图1 中d1 点的短路时:Ichd1=1.5 Id1 =1.5x20.77=31.155kA; i chd1=2.5 Id =2.5x20.77=51.925kA四、计算实例下面举一实际例子分别采用标么值法与本文所介绍的方法进行计算验证。
例如:一供电系统如图2所示,参数图中所标,试分别用标么值法及本文所介绍的方法分别计算d1, d2, d3点短路时的Sd, Id, Ich及icho 1、釆用标么值法计算选取基准容量Sj=100MVA,基准电压Uj=Up由系统接线图得其等效阻抗图如图2 (b)所示。
图2某供电系统图各元件电抗标么值计算如下:系统:X*1=Sj/Sdxt=100/200=0.535kV 线路:X*2=X.L.(Sj/Up2)=0.425x10x(100/372)=0.31 35kV 变压器B1: X*3=(ud%/100).(Sj/Seb)=7/5=1.46kV 变压器B2: X*4=(ud%/100).(Sj/Seb)=4.5/0.8=5.625则d1点短路时:总电抗值X*Id1=X*1+X*2 =0.5+0.31=0.81;取Uj=37kVlj=Sj/(1.732x37)=100/1.732x37=1.56(kA)Id1=lj/ X*Zd1=1.56/0.81=1.926(kA)Ichd1=1.52ld1=1.52x1.926=2.928(kA)ichd1=2.55ld1=2.55x1.926=4.91 (kA)Sd1=Sj/ X*Zd1=100/0.81=123.5(MVA)d2点短路时:总电抗值X*Ed2= X*1 + X*2 + X*3 72=0.5+0.31+1.4/2=1.51; 取Uj=6.3kVlj=Sj / (1.732x6.3)=100/1.732x6.3=9.16(kA)Id2=lj/ X*Zd2=9.16/1.51 =6.066(kA)Ichd2=1.52ld2=1.52x6.066=9.22(kA)ichd2=2.55ld2=2.55x6.066=15.47(kA)Sd2二习/ X*Ed2=100/1.51=66.23(MVA)d3点短路时:总电抗值X*Zd3= X*1 + X*2X*4=0.5+0.31+1.4/2+5.625=7.135取Uj=0.4kVlj=Sj/(1.732x 0.4)=100/1.732x0.4=144.3(kA);Id3=lj/ X*£d3=144.3/7.135=20.224(kA)Ichd3=1.09ld3=1.09x20.224=22.04(kA)ichd3=1.84ld3=1.84x20.224=37.21 (kA)Sd3=Sj/ X*Ed3=100/7.135=14.015(MVA)2、本文介绍的方法计算各元件的电抗值计算如下:系统电抗值:X*1=100/200=0.535kV架空线路电抗值:X*2 =10x3%=0.335kV变压器B1电抗值:X*3 =7/5=1.46kV 变压器B2 电抗值:X*4 =4.5/0.8=5.625则d1点短路时:总电抗值X*Ed1= X*1 + X*2 =0.5+03=0.8;Sd1=100/ X*Zd1=100/0.8=125(MVA)ld1=1.6/0.8=2(kA)Ichd1=1.5ld1=3(kA)ichd1=2.5ld1=5(kA)则d2点短路时:总电抗值X*Id2= X*1 + X*2 + X*3/2=0.5+0.3+1.4/2=1.5;Sd2=100/ X*Zd2=100/1.5=66.67(MVA)ld2=9.2/1.5=6.13(kA)lchd2=1.5ld2=9.195(kA)ichd2=2.5ld2=15.325(kA)则d3点短路时:总电抗值X*Ed3= X*1 + X*2 + X*3/2+ X*4 =0.5+0.3+1.4/2+5.625=7.125; Sd3=100/ X*Zd3=100/7.125=14.035(MVA)ld3=150/7.125=21.053(kA)lchd3=ld3=21.053(kA)ichd3=1.8ld3=37.895(kA)五、结论由计算比较可知,釆用本文所介绍的计算方法与传统的标么值法计算结果基本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