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下册三解决问题的策略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习题苏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998.00 KB
- 文档页数:13
教案: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并能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运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2. 画线段图的方法3. 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画线段图的方法和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问题选择合适的线段图,以及如何运用线段图分析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解决,引出画线段图的方法。
2. 学习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1)线段图的定义:用线段来表示数量关系和空间关系的图形。
(2)线段图的特点:直观、形象、简洁。
3. 学习画线段图的方法(1)确定线段的起点和终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2)确定线段的长度,表示数量的差距。
(3)用箭头表示数量的变化。
4. 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1)选择合适的线段图。
(2)根据线段图分析问题。
(3)得出结论。
5. 实践与巩固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总结与拓展(1)总结画线段图的方法和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步骤。
(2)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决更复杂的问题。
五、课后作业1. 完成练习册上相关习题。
2. 思考:如何运用线段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六、板书设计1. 板书标题: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2. 板书内容:(1)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2)画线段图的方法(3)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画线段图的方法”。
这个部分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学生能否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直接影响到他们是否能够运用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第29~30页。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 会用画线段图描述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通过读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答问题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投影仪。
上节课我们在购物中学习了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利用这一策略能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解题更快捷。
这节课我们还是在购物中学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出示教材第29页购物情境)老师:通过看图可知,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你还能得出哪些信息呢?老师:通过分析上面的信息,你知道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直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画线段图法。
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就画一条长是上面线段3倍长的线段表示上衣的价格。
学生:上衣的价格不知道,要先求出上衣的价格。
我们可以列式为48×3=144(元)。
学生: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加上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一套衣服的钱。
老师:怎么列式呢?学生:144+48=192(元)。
老师:这样分步算是一种很清晰的计算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解题方法吗?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通过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发现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是表示裤子价格线段的3倍,(3+1)就表示一套衣服是裤子价格的4倍,所以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48×4=192(元)。
老师:(首先要表扬该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优点——能更加清晰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一套衣服的价格是一条裤子价格的4倍,这样我们又发现了一层新的数量关系。
那么,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呢?”学生甲:可以先算出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8×3=144(元),再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减去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的钱。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16、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16、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线段图的概念、线段图的画法和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度单位、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长度单位、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等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策略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线段图的概念和画法,学会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画线段图,并能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掌握线段图的画法和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的概念,学会画线段图,并能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掌握线段图的画法和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从而掌握线段图的概念和画法,并学会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线段图的示例和练习题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铅笔,以便记录学习内容和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如“小明的妈妈买了5个苹果和7个香蕉,问他妈妈一共买了多少个水果?”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策略。
学生可以自由发言,分享自己的解题思路。
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线段图的概念和画法,通过示例讲解线段图的构成和作用。
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发现线段图与问题的关系。
苏州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16、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教材内容: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16、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是一节解决问题的策略课。
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变得清晰、明了,从而培养学生用线段图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结构:本节课的内容包括线段图的认识、画线段图的方法以及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让学生逐步掌握画线段图的技巧,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的认知基础: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用图示表示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图示表示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线段图,对线段图有初步的了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于用图示解决问题的方式比较感兴趣,尤其是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困难:学生可能对于如何准确地画出线段图,以及如何运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存在一定的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并能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灵活运用线段图进行分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用线段图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线段图的含义,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发现法、合作交流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导学生尝试用线段图来表示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使问题变得清晰、明了。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课件,动态展示线段图的画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线段图的含义和画法。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用线段图来解决问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教案: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一、教学内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画线段图。
我们将通过实际问题,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用线段图来表示问题,帮助我们更清晰、直观地解决问题。
教材中,我们将学习到如何画线段图以及如何通过线段图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希望学生们能够掌握用线段图来表示问题的方法,并能够通过线段图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培养出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用线段图来表示问题的方法,以及如何通过线段图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而教学难点则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线段图的画法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线段图的画法,我准备了一些教学教具,包括黑板、粉笔以及一些实际的例子。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们能够准备好自己的学具,比如纸和笔,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实际操作。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我会通过一个实际的问题来引入今天的课题,比如“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我会让学生们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讲解线段图的画法:在学生们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会适时地引入线段图的概念,并讲解线段图的画法。
我会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们理解并掌握线段图的画法。
3. 练习画线段图:在讲解完线段图的画法后,我会让学生们在纸上练习画线段图,我会通过巡视课堂,给予学生们及时的指导。
4. 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们掌握了线段图的画法后,我会让他们尝试通过线段图来寻找问题的答案。
我会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并分享他们的答案。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解决问题的策略——线段图1. 画线段图2. 寻找答案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多少个桃子?2. 小明买了一本书和一支笔,一共花了多少钱?答案:1. 小明和小华一共摘了30个桃子。
3.2 解决问题的策略(二)——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课后习题1.一只青蛙一天吃42只害虫,一只青蛙一周吃( )条害虫。
A.42×7B.42×5C.42×1D.42×22.解决实际问题除了可以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之外还可以用()方法分析数量关系。
A.从问题出发B.标点C.画线段图D数字3.每只小蚂蚁一天爬行18米,一只小蚂蚁一周爬行多少米?以下算式正确的是()A.18+1B.18×2C.18×7D.18+24.小红有30张邮票,小明的邮票是小红的3倍,小张的邮票张数是小红的5倍。
根据这些已知条件可知画线段图时需要把( )作为一倍的量先画。
A.小红B.小明C.小张D.小丽5.一本笔记本3元,一支钢笔8元,小明打算买5本笔记本和3支钢笔,请问小明买笔记本要花多少钱?以下数量关系式与问题相符的是()A.笔记本单价×5本笔记本B.钢笔单价×3支钢笔C.笔记本3元+钢笔8元D.5本笔记本+3支钢笔6.已知希望小学购买了30个羽毛球,乒乓球的个数是羽毛球的3倍,那么()是一倍的量,()是3倍的量。
7.李老师买了50个数学练习本,语文本是数学本的5倍,根据这两个已知条件画线段图应该先画(),因为()是一倍的量。
8.数学模板里面有30个△,而□是△的6倍,△和□一共有多少个?应先求()的个数。
9.李老师为布置教室买了30条红丝带,绿丝带是红丝带的8倍,请问绿丝带有多少条?应列式为()。
10.小张有30只铅笔,钢笔是铅笔的2倍,可知()是一倍的量。
11.希望小学开展社团兴趣活动,其中绘画组有20人,羽毛球社团的人数是绘画组人数的3倍,绘画组与羽毛球社团共有多少人?12.王大伯原来有80千克大米,水稻是大米的4倍,水稻比大米多多少千克?参考答案1.A2.C3.C4.A5.A6.羽毛球乒乓球7.数学本数学本8.□9.30×810.铅笔11.羽毛球:20×3=60(人)一共:60+20=80(人)12.水稻:80×4=320(千克)水稻比大米多的:320-80=240(千克)。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试题3.2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同步练习(含答案)班级:姓名:等级:一、填空题。
1.2袋面粉重5千克,20袋面粉重()千克,()袋这样的面粉重1吨。
2.一共有()个乒乓球。
3.小明用100 元买了4 个皮球,找回了28 元,每个皮球()元。
4.一个排球80元,一个足球的价格是一个排球的2倍。
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要多少元。
这一题中应先求出()的价格,买一个足球和一个排球一共要()元。
5.古代一个国家,1头猪可换3只羊,1头牛可换10头猪,1头牛可换( )只羊,120只羊可换( )头牛。
二、计算题。
6.看图列式计算。
7.看图列式计算。
8.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解答。
9.根据线段图列出算式,并解答。
10.看图列式解答。
三、解答题。
11.水果批发店里香蕉有60箱,苹果的箱数是香蕉的3倍,苹果和香蕉一共有多少箱?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计算。
12.某地六月份降雨42毫米,七月份比六月份少14毫米,此地六、七月份共降雨多少毫米?(先画线段图再计算。
)13.一本故事书148页,吕平看了3天,每天看了24页。
(1)他一共看了多少页?(2)还剩多少页没看?(3)他第四天应从多少页开始看?14.轩轩家与冬冬家相距480米。
丁丁家到轩轩家的路程是冬冬家到轩轩家路程的4倍。
(1)丁丁家与冬冬家相距多少米?(2)冬冬家到轩轩家比丁丁家到轩轩家近多少米?15.王明家距离学校1400米,一天王明上学,走了300米后发现忘带字典了,返回家去取字典,然后再去学校。
王明这一天上学一共走了多少千米?参考答案1.50 4002.333.184.足球 2405.30 46.108棵7.91只8.26×4=104(只)9.240+240-80=400(元)10.190棵11.240箱12.线段图如下:42-14+42=70(毫米)96箱13.(1)24×3=72(页)(2)148-72=76(页)(3)72+1=73(页)14.(1)480×4=1920(米)(2)1920-480=1440(米)15.2千米一、培优题易错题1.下图中图形的面积各有几个小格?【答案】解:图A有21个格;图B有9个格【解析】【分析】满格的按1格算,不满格的按0.5格计算,估算出图形的大小。
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教材第29~30页。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画线段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
2. 会用画线段图描述已知条件和问题,通过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3.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经验。
4.通过读题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在解答问题中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在交流中培养倾听与表达的习惯。
用画线段图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投影仪。
上节课我们在购物中学习了用分析法的策略解决问题,很多时候利用这一策略能让我们的思路更清晰,解题更快捷。
这节课我们还是在购物中学习一个新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出示教材第29页购物情境)老师:通过看图可知,一条裤子48元,一件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
你还能得出哪些信息呢?老师:通过分析上面的信息,你知道买一套衣服要用多少元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更直观的分析问题的方法——画线段图法。
上衣的价格是裤子的3倍,就画一条长是上面线段3倍长的线段表示上衣的价格。
学生:上衣的价格不知道,要先求出上衣的价格。
我们可以列式为48×3=144(元)。
学生: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加上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一套衣服的钱。
老师:怎么列式呢?学生:144+48=192(元)。
老师:这样分步算是一种很清晰的计算方法,你还能想出其他解题方法吗?学生自由讨论,交流想法。
学生汇报:通过看线段图我们可以发现表示上衣价格的线段是表示裤子价格线段的3倍,(3+1)就表示一套衣服是裤子价格的4倍,所以一套衣服的价格就是48×4=192(元)。
老师:(首先要表扬该学生的思维方式)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优点——能更加清晰地看出数量之间的关系,一套衣服的价格是一条裤子价格的4倍,这样我们又发现了一层新的数量关系。
那么,再进一步思考“如果求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多少元,应该怎样解答呢?”学生甲:可以先算出一件上衣的价格是48×3=144(元),再用一件上衣的价格减去一条裤子的价格就是买一件上衣比买一条裤子多用的钱。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练习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填空题1 . 某市的市内电话收费标准如下表所示。
通话时间收费3分钟以内(含3分钟)0.20元3分钟以上,每增加1分钟(不满1分钟也算作1分钟)0.10元①打市内电话5分钟收费(_________)元。
② 打一次市内电话付费1.2元,这次电话最长打了(_________)分钟。
2 . 一根木材长9米,锯一次需要1分钟,现在锯成4段,需要分钟.3 . 7×8=________,可以表示________个________连加的和是________。
计算7×8、8×7、56÷7和56÷8时,都可以用________这句乘法口诀来解答。
4 . 1200克+800克=()克=()千克6吨50千克=()千克2吨-800千克=()千克1420克=()千克()克5 . 看一看,哪个付的钱对,对的画“√”。
买一把尺子应付多少元?(1)付8张1角。
()(2)付1张5角和2张1角。
()二、计算题6 . 看图列方程,并求解。
7 . 看图列式计算。
8 . 列式计算三、解答题9 .二班可能植树多少棵?50棵45棵43棵15棵10 . 一本故事书有86页,小明看了5天,每天看9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11 . 看图列式计算。
12 . 水果店运来一批水果,其中苹果42箱,苹果比梨多8箱,香蕉的箱数是苹果的3倍。
(1)苹果和梨一共运来多少箱?(2)香蕉比苹果多运来多少箱?13 . 看图列算式.(1)(2)14 . 甲、乙两艘汽艇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艇每小时行52千米,乙艇每小时行48千米,经过8小时两艇相遇。
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5 . 王平家去年上半年(1~6月份)平均每月缴纳上网费120元,下半年(7~12月份)办了新套餐共缴纳上网费600元。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3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画线段图的方法,理解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4. 引导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2. 画线段图的方法3. 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画线段图的方法,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2)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教师总结并引入新课。
2. 探究新知(1)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画线段图,并讲解画线段图的方法。
(3)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画线段图,体会画线段图的方法。
3. 实践应用(1)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教师出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线段图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3)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线段图的应用。
2. 观察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线段图解决,并与同学分享。
六、板书设计1. 线段图的定义和特点2. 画线段图的方法3. 线段图在解决问题中的应用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在以上提供的教案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新知”环节,特别是线段图的定义、特点以及画线段图的方法。
个性化教案补充条件1.分析题意,找出数量关系式。
2.补充所缺条件3.列式求解4.拓展问题并解决线段图1.先看题中涉及哪几个量2.再看每个数据代表的含义3.根据题目意思列关系式画线段图解决实际问题1.先理清谁少?谁多?2.先画一条线段表示一倍量,再画相同长度的几条线段表示几倍量3.多:往外画实线少:往里画虚线4.在对应线段上标上对应的数量最多最少注:用的多剩的少,用的少剩的多年龄问题注:不管隔多少年,两者年龄差不变考点1:补充条件先根据问题写出数量关系式,再找出所缺条件并补上,最后解决问题。
1.丫丫去看望奶奶,买了4盒鸡蛋,每盒15枚。
鸡蛋比鸭蛋少几枚?数量关系式补充条件列式2.湖边有3排柳树和13棵杨树。
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数量关系式补充条件列式3.大皮球48个,小皮球有3箱。
小皮球比大皮球多多少个?数量关系式补充条件列式4.看图解决问题补充条件问题(一) 列式问题(二)杨树和柳树一共有多少棵?列式考点2:写数量关系式1.玩具厂男职工有32人,女职工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18人。
(1)男、女职工一共有多少人?(2)男职工比女职工少多少人?2.用8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28只小鸡,下午比上午多孵出104只。
(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2)这一天一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考点3:看图列式并解答2、欧尚超市停车场有面包车12辆,小轿车的辆数是面包车的辆数的5倍,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3、欧尚超市停车场有面包车12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辆数的5倍少3辆,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4、欧尚超市停车场有面包车12辆,小轿车的辆数比面包车辆数的5倍多3辆,停车场里的面包车和小轿车一共有多少辆?(先补全线段图,再解答)考点4:最多,最少1.阿姨带500元到超市购买奶粉。
奶粉有单价58元的,78元的,98元的。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2 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丨苏教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主要内容是学生需要掌握如何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1.知道如何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2.掌握一些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2. 过程和方法1.通过课堂活动让学生合作学习。
2.通过课件展示、举例和讨论,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和方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2.掌握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画线段图解决问题。
2.如何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
四、教学准备1.教辅资料: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练习册。
2.课件PPT。
3.板书与粉笔。
五、教学过程1. 开场(5分钟)老师问学生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是什么,梳理本节课的内容,并告诉学生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 导入(10分钟)老师用课件PPT展示一些有关解决问题的策略的例子,并让学生一同思考策略的具体运用。
3. 讲解(15分钟)老师讲解如何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并通过PPT演示示范。
讲解具体步骤如下:1.确定问题。
2.画出物体或现象的图像。
3.画出问题中所需的线段图。
4.根据线段图和题意来解答问题。
4. 练习(20分钟)老师分发练习册,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相关练习。
5. 展示与讨论(20分钟)老师让学生将自己的练习结果展示出来,讨论大家在画线段图解决问题时所遇到的问题和不同的策略。
6. 总结(5分钟)老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并带领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回顾,巩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六、课后作业1.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
2.思考已学的知识和练习经验,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对自己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哪些帮助。
七、教学反思该节课通过课件的展示、举例、和讨论,使学生在了解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的同时,更好地理解了解决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