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导读(1-40回)
- 格式:ppt
- 大小:637.50 KB
- 文档页数:43
《三国演义》每回内容梗概1.第一回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2.第二回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
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3.第三回何进被宦官所杀,而与此同时他所召来的凉州刺史董卓已经率兵来到洛阳。
董卓欲行废立之事,遭到丁原的反对,董卓用离间之计使丁原义子吕布背叛丁原,投奔了董卓。
4.第四回董卓废掉少帝,立陈留王为帝,引起朝臣不满。
曹操自告奋勇前去刺杀董卓,但却失败了。
5.第五回曹操在陈留起兵,发矫诏声讨董卓。
前来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立袁绍为盟主,关羽在阵前斩了董卓大将华雄,自此威震三军。
吕布出关挑战,刘备兄弟三人奋勇击败吕布。
6.第六回董卓用李儒之计,将汉献帝劫往长安。
长沙太守孙坚得到传国玉玺后离开了洛阳,准备回江东发展大业。
7.第七回十八路诸侯联军开始瓦解,袁绍占据冀州后与公孙瓒开战,但公孙瓒得到了猛将赵云,袁绍与战不利。
孙坚为报刘表拦路之仇,率部攻打江夏,却被乱箭射杀。
8.第八回董卓暴虐无度,司徒王允利用美女貂蝉离间董卓、吕布,董卓在凤仪亭用画戟掷打吕布,自此二人结仇。
9.第九回吕布在王允的挑拨下亲手杀了董卓,董卓余党李傕、郭汜起兵攻打长安,杀害了王允。
10.第十回李傕、郭汜掌握大权后,假借献帝名义使曹操攻打青州黄巾军。
曹操父亲被陶谦部将张闿杀害,曹操迁怒陶谦,率兵前往徐州,望风劫掠。
11.第十一回孔融被黄巾余党攻击,派同乡太史慈前往平原请刘备前来解围。
刘备来到徐州,曹操又因为后方被吕布袭击,因而撤兵。
陶谦有意把徐州让给刘备,被刘备婉言谢绝。
12.第十二回陶谦病死,刘备自领徐州牧。
曹操用计击破吕布,攻陷濮阳城,吕布被迫弃城而逃。
13.第十三回杨彪用反间计使李傕、郭汜反目成仇,不料二人竟在长安城中作乱,杨彪惭愧无地。
李傕部将杨奉对李傕的暴虐不满,起兵攻打李傕,但事机败露,杨奉败走。
《三国演义》事件脉络(1-40回)◆ 01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刘关张剿黄巾军,救涿郡、青州曹操救颖州刘关张救董卓◆ 02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备投奔朱雋剿黄巾皇甫嵩代董卓位剿黄巾张飞怒鞭督邮刘备弃官投刘恢刘备授平原县令何进与蹇硕争立太子何皇后与董太后争权◆ 03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一意孤行迎董卓何进入宫被砍死曹操、袁绍趁势入宫来十常侍张让支持少帝外逃董卓趁乱进京霸权因废立,吕布杀死丁原吕布拜靠董卓◆ 04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献帝董卓弑少帝,李儒灌杀曹操献刀行刺失败陈宫弃官追随曹操曹操枉杀吕伯奢一家九口◆ 05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曹操发矫诏讨董贼,聚联盟鲍阳私争头功失败袁术不发粮草给孙坚孙坚失败,换帻而逃关羽温酒斩华雄刘关张三英战吕布◆ 06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孙坚拒亲董卓火烧洛阳,迁都长安曹操追董卓战败,曹洪舍命救主孙坚私藏玉玺回江东刘表领兵截孙坚◆ 07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孙坚诈计霸占冀州报弟仇,公孙瓒开战袁绍赵子龙救公孙瓒董卓假诏和解袁绍公孙孙坚跨江战刘表孙坚追敌死于乱石乱箭下◆ 08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刘表以孙坚尸换黄祖董卓残忍杀隆卒董卓斩张温王允定下连环计貂蝉巧妙离间重吕父子董卓凤仪亭掷戟刺吕布◆ 09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董卓携貂蝉回郿坞王允策反吕布杀董卓蔡邕哭董卓,王允杀蔡邕司徒拒赦,李傕兵犯长安李傕杀入长安,吕布败逃袁术王允叱贼受死◆ 10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李傕葬董卓,天怒不能葬马腾起兵讨贼杀长安李傕败马腾,杀樊稠曹操打败黄巾贼,招贤崛起张闿杀曹父夺财曹操报父仇,屠城百姓败黄巾贼,招贤崛起张闿杀曹父夺财曹操报父仇,屠城百姓,讨徐州◆11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大叶慈尊母重义救孔融孔融修书求救刘备刘备大败管亥贼,救北海刘备借兵救徐州陶谦陶谦两让徐州,刘备拒绝吕布袭破兖州,曹操回救刘备屯兵小沛吕布濮阳破曹操◆12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濮阳城吕布诈应大败曹操典韦三进三出救曹操曹操烧伤诈死败吕布陶谦三让徐州,刘备最终接受荀彧劝说曹操弃徐州,剿黄巾曹操得许褚曹操得兖州、濮阳,恕田氏旧罪◆13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吕布投奔刘备,屯兵小沛杨彪反间计,间反李傕、郭汜李傕劫天子,郭汜劫百官皇甫郦犀利咄咄,劝和未成张济解和杨奉救驾,董承救驾,献帝逃命李傕、郭汜先杀后和欲弑帝◆14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州曹操应诏保驾辅王室董昭建议移驾幸许都(许昌)曹操迁都揽大权,直至权力顶峰荀彧献计“二虎竞食”“驱虎吞狼”离间刘吕曹操计驱刘备讨袁术张飞纵酒,醉挞曹豹曹豹密书,吕布趁隙夺徐州◆15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袁术许诺吕布夹攻刘备吕布邀请刘备寄屯小沛孙策以玺换兵,壮大力量,礼贤下士大史慈酣斗孙策周瑜灰袭取曲阿,孙策大败刘繇孙策攻薛礼,左眼中箭,计杀薛礼孙策设伏降太史慈,收江东孙策大战严白虎,夺下会稽周泰英勇护孙权,身被十二枪伤◆16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袁术派纪灵进攻刘备吕布辕门射戟,和解袁刘之战纪灵献计联姻,陈宫促姻,陈珪破姻张飞劫吕布马匹,吕布攻打刘备,刘备夜投曹操张绣降曹操曹操私通绣婶邹氏张绣谋反曹操,典韦战死于禁先退敌,后辩告,曹操赏之。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东汉末年,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
涿(zhuō)县英雄刘备(字玄德,又称刘豫州、刘皇叔)为汉室宗亲,年幼丧父,事母至孝,家贫,以贩鞋、织草席为生。
与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于桃园结义为异性兄弟(“桃园三结义”为张飞发起,地点为张飞家后院)。
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可见其诈)。
桥玄、何颙、许劭等名士都认为曹操为非常之人(许劭: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曹操任洛阳北部尉时,惩戒不避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董卓见刘备无官职、无爵位,便慢待无礼,张飞想要杀掉董卓。
【桃园三结义】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天下大乱。
汉皇室后代刘备见太守刘焉张榜招募义兵,决定匡扶社稷。
刘备看榜时遇见张飞,饮酒间又与关羽相会,三人共论天下大事,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桃园焚香祭拜天地,义结金兰,立誓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刘备为兄,关羽第二,张飞为弟。
【曹操诈叔】曹操小时候游荡无度,其叔父见此曾愤怒地向其父曹嵩告状。
曹操受不了父亲的责备,忽心生一计,看见叔父诈倒于地,作出中风情状。
叔父信以为真,告之曹嵩。
但当曹嵩急视曹操时,竟发现曹操安然无恙,曹嵩竟相信曹操所言叔父不喜欢自己的谎话,日后但凡叔父言操之过,都不听。
思考题1:“义”是《三国演义》的思想精髓和灵魂。
俄国学者称赞《三国演义》是“一部真正具有丰富人民性的杰作”。
第一回中是通过什么事来表现这一点的?故事中人物曾立下什么誓言?参考答案:刘备、张飞、关羽的桃园三结义。
结拜时他们立下的誓曰是:“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困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
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恩,天人共戮!”思考题2:桃园三结义是哪三个人物?他们有着怎样的突出外貌特征?他们各自的性格怎样?参考答案:刘备,字玄德;张飞,字翼德;关羽,字长生,后改云长。
(完整版)三国演义导读滚滚长江东逝⽔,浪花淘尽英雄。
是⾮成败转头空:青⼭依旧在,⼏度⼣阳红。
⽩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春风。
⼀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第⼀部长篇章回⼩说,是历史演义⼩说的经典之作。
⼩说描写了公元三世纪以曹操、刘备、孙权为⾸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盾和⽃争。
在⼴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极具特⾊的政治军事冲突,在政治、军事谋略⽅⾯,对后世产⽣了深远的影响。
罗贯中(约1330—约1400)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
元末明初著名的⼩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说的⿐祖。
⼀⽣著作颇丰,与施耐庵合著《⽔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内容简介(⼀)故事起⾃黄⼱起义,终于西晋统⼀,以魏、蜀、吴三国的兴亡为线索,描绘了三国时期尖锐复杂的统治军事⽃争。
书中⽤⼤量篇幅描写了⼏次⼤战役,如袁、曹官渡之战,魏、蜀、吴⾚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
每次战役各有特⾊,很少雷同,是我国古典⽂学中描写战争的成功之作。
内容简介(⼆)作者塑造了⼀⼤批个性鲜明的⼈物形象:爱民如⼦的刘备,⾜智多谋的诸葛亮,打着“扶持汉室、拯救黎民”旗号,挟天⼦以令诸侯的曹操等。
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
同时也谴责了雄豪混战及暴君的苛政,寄托了⼈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三国⼈物(⼀)出场⼈物1183⼈,主要⼈物400余⼈)五⼤集团系列代表⼈物曹魏集团董卓、吕布、袁绍、刘表汉末军阀集团曹操、张辽、郭嘉、典韦蜀汉集团刘备、关⽻、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孙吴集团孙策、孙权、周瑜、鲁肃、吕蒙、黄盖司马集团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邓艾典型⼈物分析——曹操字孟德(⾯⾊惨⽩/⽬光锐利)评价:治世之能⾂,乱世之奸雄⼈⽣信条:宁教我负天下⼈,休教天下⼈负我他是中国历史上⼀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学家。
但是,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性格品德中这些好的⽅⾯被忽略了,⽽对他残忍、奸诈的⼀⾯⼜夸⼤了。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
《三国演义》全书回目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贼孟德献刀第五回发矫诏诸镇应曹公破关兵三英战吕布第六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第七回袁绍磐河战公孙孙坚跨江击刘表第八回王司徒巧使连环计董太师大闹凤仪亭第九回除暴凶吕布助司徒犯长安李傕听贾诩第十回勤王室马腾举义报父仇曹操兴师第十一回刘皇叔北海救孔融吕温侯濮阳破曹操第十二回陶恭祖三让徐州曹孟德大战吕布第十三回李傕郭汜大交兵杨奉董承双救驾第十四回曹孟德移驾幸许都吕奉先乘夜袭徐郡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第十六回吕奉先射戟辕门曹孟德败师淯水第十七回袁公路大起七***曹孟德会合三将第十八回贾文和料敌决胜夏侯蔼拔矢啖睛第十九回下邳城曹操鏖兵白门楼吕布殒命第二十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第二十一回曹操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车胄第二十二回袁曹各起马步三***关张共擒王刘二将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贼吉太医下毒遭刑第二十四回***行凶杀贵妃皇叔败走投袁绍第二十五回屯土山关公约三事救白马曹操解重围第二十六回袁本初败兵折将关云长挂印封金第二十七回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会古城主臣聚义第二十九回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第三十回战官渡本初败绩劫乌巢孟德烧粮第三十一回曹操仓亭破本初玄德荆州依刘表第三十二回夺冀州袁尚争锋决漳河许攸献计第三十三回曹丕乘乱纳甄氏郭嘉遗计定辽东第三十四回蔡夫人隔屏听密语刘皇叔跃马过檀溪第三十五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单福新野遇英主第三十六回玄德用计袭樊城元直走马荐诸葛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第三十九回荆州城公子三求计博望坡***师初用兵第四十回蔡夫人议献荆州诸葛亮火烧新野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刘豫州败走汉津口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第四十四回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群英会蒋干中计第四十六回用奇谋孔明借箭献密计黄盖受刑第四十七回阚泽密献诈降书庞统巧授连环计第四十八回宴长江曹操赋诗锁战船北***用武第四十九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第五十回诸葛亮智算华容关云长义释曹操第五十一回曹仁大战东吴兵孔明一气周公瑾第五十二回诸葛亮智辞鲁肃赵子龙计取桂阳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第五十四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第五十五回玄德智激孙夫人孔明二气周公瑾第五十六回曹操大宴铜雀台孔明三气周公瑾第五十七回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第五十八回马孟起兴兵雪恨曹阿瞒割须弃袍第五十九回许褚裸衣斗马超曹操抹书间韩遂第六十回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第六十一回赵云截江夺阿斗孙权遗书退老瞒第六十二回取涪关杨高授首攻雒城黄魏争功第六十三回诸葛亮痛哭庞统张翼德义释严颜第六十四回孔明定计捉张任杨阜借兵破马超第六十五回马超大战葭萌关刘备自领益州牧第六十六回关云长单刀赴会伏皇后为国捐生第六十七回曹操平定汉中地张辽威震逍遥津第六十八回甘宁百骑劫魏营左慈掷杯戏曹操第六十九回卜周易管辂知机讨汉贼五臣死节第七十回猛张飞智取瓦口隘老黄忠计夺天荡山第七十一回占对山黄忠逸待劳据汉水赵云寡胜众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第七十三回玄德进位汉中王云长攻拔襄阳郡第七十四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第七十六回徐公明大战沔水关云长败走麦城第七十七回玉泉山关公显圣洛阳城曹操感神第七十八回治风疾神医身死传遗命奸雄数终第七十九回兄逼弟曹植赋诗侄陷叔刘封伏法第八十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汉王正位续大统第八十一回急兄仇张飞遇害雪弟恨先主兴兵第八十二回孙权降魏受九锡先主征吴赏六***第八十三回战猇亭先主得仇人守江口书生拜大将第八十四回陆逊营烧七百里孔明巧布八阵***第八十五回刘先主遗诏托孤儿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第八十六回难张温秦宓逞天辩破曹丕徐盛用火攻第八十七回征南寇丞相大兴师抗天兵蛮王初受执第八十八回渡泸水再缚番王识诈降三擒孟获第八十九回武乡侯四番用计南蛮王五次遭擒第九十回驱巨兽六破蛮兵烧藤甲七擒孟获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第九十二回赵子龙力斩五将诸葛亮智取三城第九十三回姜伯约归降孔明武乡侯骂死王朗第九十四回诸葛亮乘雪破羌兵司马懿克日擒孟达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武侯弹琴退仲达第九十六回孔明挥泪斩马谡周鲂断发赚曹休第九十七回讨魏国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维诈献书第九十八回追汉***王双受诛袭陈仓武侯取胜第九十九回诸葛亮大破魏兵司马懿入寇西蜀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第一百一回出陇上诸葛妆神奔襟张郃中计第一百二回司马懿占北原渭桥诸葛亮造木牛流马第一百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第一百四回陨大星汉丞相归天见木像魏都督丧胆第一百五回武侯预伏锦囊计魏主拆取承露盘第一百六回公孙渊兵败死襄平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第一百七回魏主***归司马氏姜维兵败牛头山第一百八回丁奉雪中奋短兵孙峻席间施密计第一百九回困司马汉将奇谋废曹芳魏家果报第一百十回文鸯单骑退雄兵姜维背水破大敌第一百十一回邓士载智败姜伯约诸葛诞义讨司马昭第一百十二回救寿春于诠死节取长城伯约鏖兵第一百十三回丁奉定计斩孙綝姜维斗阵破邓艾第一百十四回曹髦驱车死南阙姜维弃粮胜魏兵第一百十五回诏班师后主信谗托屯田姜维避祸第一百十六回钟会分兵汉中道武侯显圣定***山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诸葛瞻战死绵竹第一百十八回哭祖庙一王死孝入西川二士争功第一百十九回假投降巧计成虚话再受禅依样画葫芦第一百二十回荐杜预老将献新谋降孙皓三分归一统【拓展内容】“刘关张桃园结义”“三英战吕布”“火烧赤壁”……这些耳熟能详的故事,全都出自一本精彩的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五年级寒假三国演义导读单《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一部以三国时期历史为背景的长篇小说,作者是明代小说家罗贯中。
这部小说以描写三国时期的政治斗争、军事战争和英雄豪杰为主线,展现了各个历史人物的形象和性格特点。
下面是五年级寒假读《三国演义》的导读单:1.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介绍了刘备、关羽、张飞结义的过程,以及他们在桃园中讨论未来大业的情景。
2. 第四回玄德用计排矛戟太史慈拒赏解金:讲述了刘备在曹操的麾下为曹军排除隐患的故事,以及太史慈因为拒绝接受曹操的赏赐而受到赞赏的情节。
3. 第十一回破黄巾英雄首立功袁绍磐河战死节:描述了吕布在曹操的帮助下平定黄巾军的过程,以及袁绍和吕布的战斗,最后袁绍因为军事失利而自杀身亡的情节。
4. 第十五回意气相投结弟兄詈功颂德退司马: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三兄弟与诸葛亮的相遇和结拜,以及刘备因为诸葛亮的劝告而退位让贤的情节。
5. 第二十回驱车赴会逢山神提议联盟共讨贼:描写了刘备驱车赴会途中遇到关羽被山神所劫的情节,以及刘备和孙权商讨共同抵抗曹操的计划的过程。
6. 第二十五回袁曹各起马步三英战吕布:描述了袁绍和曹操为争夺徐州而展开的激烈战斗,以及吕布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7. 第三十二回霸王别姬二乔争功火烧赤壁四英战曹:讲述了周瑜和诸葛亮为争夺荆州而展开的筹谋和较量,以及赤壁之战中四位英雄的战斗情节。
8. 第三十三回借东风解围三英战吕蒙:描写了诸葛亮借东风烧掉曹操船只的计策,以及关羽、赵云和黄忠在战斗中的英勇表现。
9. 第三十四回陆逊火烧新野诡计草船借箭白衣渡江:讲述了陆逊利用火攻烧掉曹军粮草的计策,以及刘备借草船借箭渡过长江的情节。
10. 第九十五回曹丕废帝篡炎刘氏吴汉武王伐中山贼:描述了曹丕篡夺汉室皇位的过程,以及孙皓登基后被吴汉推翻的故事。
这些章节选自《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情节,希望能够帮助你在寒假期间更好地阅读和理解这部伟大的历史小说。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1—120回内容梗概《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
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
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了这部长篇巨著。
书成以后,在流传过程中还经过许多人增删润色,直至清康熙年间,毛纶和毛宗岗父子又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加工修改,提高了全书的艺术水平。
这就是现在通行的本子《三国演义》。
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汉末十常侍为奸,朝政日非,人心思乱。
张角兄弟起事。
百姓拥护,官军望风而靡,刘备不甚读书,性宽和,寡言事,喜怒不形于色;其父早丧,玄德幼孤,事母至孝;家贫,贩屦织席为业,为汉室宗亲。
桃园三结义,刘关张一败黄巾于郡,二败黄巾于青州。
曹操幼时,用计谋使父不听叔父责已之言。
何曰:“安天下者必此人也”,汝南许劭说操为“治世之奸雄。
”操除洛阳北部尉时,不辟豪贵,威名颇震,因黄巾起拜骑都尉,引兵征剿。
玄德兄弟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
卓见玄德为白身,不为礼,张飞欲斩之。
第二回张翼德怒鞭督邮何国舅谋诛宦竖刘关张与朱儁孙坚打败黄巾,朱儁诏封车骑将军,河南尹;孙坚除别郡司马上任,唯刘备听候日久,不得除授,后被封为定州中山府安喜县尉。
署县事一月,与民无犯,民皆感化;与关张情同手足。
督邮至县索贿,张飞鞭督邮后三兄弟离去。
玄德助刘虞平黄巾,刘虞、公孙瓒奏备功,荐为别郡司马,守平原县令。
宫中何进与十常侍周旋。
第三回议温明董卓叱丁原馈金珠李肃说吕布何进不听曹操之劝,从袁绍计,欲召四方之士除宦官。
西凉刺史董卓得诏进发,何进中十常侍之计入宫被斩,袁绍、曹操入宫杀宦官,宦官劫少帝和陈留王,去北邙山,闵贡找回,半路遇董卓。
卓引兵横行就都,欲废少帝立陈留王,遭荆州刺史丁原等反对,丁原领义儿吕布讨卓,李肃为卓说吕布投卓为子。
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谋董卓孟德献刀董卓废少帝立陈留王为献帝(九岁),强迫蔡邕为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