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专项练习课件:专题五 积累背诵--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广告语共42页
- 格式:ppt
- 大小:2.36 MB
- 文档页数:21
小升初语文(部编版)总复习俗语、谚语、歇后语及对联一、俗语(1)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树高百尺,叶落归根。
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
(3)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白马西风塞上,杏花烟雨江南。
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远山皆有情。
雾锁山头山锁雾,天连水尾水连天。
(4)予人玫瑰,手有余香。
平时肯帮人,急时有人帮。
与其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
(5)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
(6)立了秋,把扇丢。
二八月,乱穿衣。
夏雨少,秋霜早。
八月里来雁门开,雁儿脚上带霜来。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
八月暖,九月温,十月还有小阳春。
二、谚语(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有雨山戴帽,无雨半山腰。
早晨下雨当日晴,晚上下雨到天明。
蚂蚁搬家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3)桂林山水甲天下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4)人心齐,泰山移。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5)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7)少年不知勤学苦,老来方知读书迟。
一日读书一日功,一日不读十日空。
学习不怕根底浅,只要迈步总不迟。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8)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9)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专题冲刺复习训练:词语五:谚语歇后语对联专题含答案1.下面的谚语或歇后语,其中不正确的一句是A.蚂蚁搬家蛇过道,明日必有大雨到。
B.十五个吊桶打水——晃晃悠悠C.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D.千里送鹅毛——礼轻情谊重2.下面歇后语中错误的一句是A.泥菩萨过河——没指望B.猫哭耗子——假慈悲C.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D.隔着门缝吹喇叭——名声在外3.理解下面谚语的深刻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A.多读B.多练C.多问D.多思(1)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4)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4.《水浒传》第十二回标题为一副对联,上联是“梁山泊林冲落草”,下联为A.青面兽北京斗武B.郓城县月夜走刘唐个C.急先锋东郭争功D.汴京城杨志卖刀5.照样子,将下面几条歇后语用线连起来。
鸭子尾巴摇摇摆摆鹦鹉过街人云亦云老鼠走路长不了兔子学舌人人喊打狗蹄子两瓣(半)儿牛撵鸭子呱呱叫6.把左右两组中意思相近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1)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a.助人为乐(2)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b.积极进取(4)朋友是永久的财富 d.宽厚待人(5)宰相肚里能撑船 e.勤劳节俭(6)成由勤俭败由奢 f.珍视友谊7.下面哪句做下联最恰当?上联:凌云劲竹真君子下联:A.野泉声入砚池中B.清香移在菊花枝C.梅梢月斜人影孤D.空谷幽兰绝美人8把下面的歇后语连起来。
徐庶进曹营没安好心黄鼠狼给鸡拜年摸不得老虎的屁股一言不发秋后的蚂蚱有借无还刘备借荆州蹦不了几天了9.把下面的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有所期诺,;有所期约,。
(《袁氏世范》(2),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3)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10.名言、诗词、对联歌后语填空。
(1)知不足者好学,。
(2)已是悬崖百丈冰,。
(3)写出跟月亮有关的诗句: ,。
(4)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5)在句子中填上恰当的歇后语:“才艺展示会上,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画画,有的弹琴,有的讲故事……这真是。
部编版语文小升初复习之歇后语、谚语专项训练1.动物与人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人们常用关于动物的词语来表示各种各样的人。
你能对号入座吗?地头蛇旱鸭子落汤鸡老黄牛替罪羊小馋猫铁公鸡糊涂虫①浑身湿透的人。
②不会游泳的人。
③代人受过的人。
④仗势欺人的地方恶霸。
⑤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
⑥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
2.选一选,填序号。
①日久见人心②赛过诸葛亮③猴子称大王④行行出状元⑤火焰高⑥始于足下⑦泰山移⑧只怕有心人⑨下笔如有神⑩非一日之寒⑪天涯若比邻⑫人美在心灵天下无难事,。
读书破万卷,。
山中无老虎,。
路遥知马力,。
三百六十行,。
冰冻三尺,。
三个臭皮匠,。
海内存知己,。
千里之行,。
人心齐,。
鸟美在羽毛,。
众人拾柴,。
3.将歇后语补充完整,并选其中一个歇后语造句。
①竹篮打水——②姜太公钓鱼——③肉包子打狗——④小葱拌豆腐——造句:。
4.将歇后语补充完整,再写两则你平时积累的歇后语。
①刘关张桃园三结义——②关公赴会——③孙猴子的脸——④孔明借东风——⑤徐庶进曹营——⑥梁山泊的军师——⑦⑧5.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①,不耻下问。
②,不能则学。
③读书百遍,。
④,晚霞行千里。
⑤有雨山戴帽,。
⑥早晨下雨当日晴,。
⑦蚂蚁搬家蛇过道,。
⑧小葱拌豆腐⑨芝麻开花⑩十五个吊桶打水6.我知道:歇后语①拔苗助长——②仇人相见——③芝麻开花——7.我知道:歇后语①偷鸡不成——②王婆卖瓜——③老虎屁股——8.我知道:歇后语①麻雀虽小——②墙上茅草——③三十六计——9.我会理解下面谚语的深刻含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①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②三人同行,必有我师。
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④好学深思,心知其意。
A.多读B.多练C.多问D.多思10.我知道:歇后语①塞翁失马——②韩信点兵——③丈二和尚——12.把下面歇后语补充完整。
①下雨出太阳——②八十岁老汉吹唢呐——③小葱拌豆腐——④看戏淌眼泪——⑤笔杆子吞进肚——13.你知道下面的惯用语是什么吗?①把吝啬钱财、一毛不拔的人喻为②把浑浑噩噩、不明事理的人喻为③把世故圆滑的人喻为④把没有专业知识的外行人喻为14.填上动物名,补充歇后语。
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年级:辅导科目:语文课时数:3课题成语、谚语、歇后语
教学目的1、唤起学生对成语、谚语、歇后语的感知
2、了解新课标中初中阶段的要求“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3、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考查的题型及重点
教学内容
知识储备
初中部分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中考的重点。
各省市对词语的考查,内容丰富、范围广泛、题型灵活,直接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此考点对学生的基本要求是:对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词语要做到会读、会写、会解释、会运用,对日常生活中的常用成语、俗语要有所理解,更重要的是能结合具体语境对词语进行动态的理解与感悟。
对成语的理解与运用考查的具体要求:能了解常用成语的出处、成语的结构类型、感情色彩、熟练掌握成语的意义。
突破方法:对于成语的理解与运用,关键是对其意义的理解,应抓住其中的关键字,先理解其原始义,再试着揣摩它“比喻什么”或“形容什么”;同时,对一些特殊成语应从感情色彩、结构类型、使用对象等方面来分类梳理,以便比较、理解。
典型例题
应用练习
附:初一语文中学生词语能力竞赛。
小学语文中的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相关练习一、补充歇后语或谚语1、包公断案——___________________2、孔夫子搬家——_______________3、君子一言, ________________4 .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会吟诗也会吟。
二、把下列各句补充完整1、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前人载树,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全靠肥当家。
4、______________________,晚霞行千里。
5、___________________,不进则退。
6、___________________,枕着馒头睡。
7、读书百遍,___________——________. 8、三人行,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多练。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思。
12、逆水行舟,__________________。
13、_____________________,日久见人心。
14、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运动不健康。
15、___________________,节节高。
16、__________________,七上八下。
17、____________________,后来居上。
18、___________________,摸不着头脑。
19、外甥大灯笼——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_。
21、周瑜打黄盖——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_____,——愿者上钩。
三、写出句子的后半部分(1) 早霞不出门,_________ 2)路遥知马力,___________(3)前人栽书,__________(4)学习如逆水行舟,__________(5)一年之计在于春,_________(6)冬天麦盖三层被,_________(7)庄稼一枝花,__________8、书山有路勤为径,_________(11)横眉冷对千夫指,________(12)虚心使人进步,__________(13)三个臭皮匠,__________(14)少壮不努力,_________(15)读书破万卷,_________(16)熟读唐诗三百首,_________(17)拳不离手,____________(18)良药苦口利于病,________(19)吃了人家的嘴软,_________(22)十五个吊桶打水,________(23)丈二和尚,____________(24)姜太公钓鱼,__________(25)老鼠过街,____________(26)聋子的耳朵,____________(27)饭锅上的茄子,_________ (28)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29)茶壶里煮饺子,_________ (30)外甥打灯笼,____________(31)竹篮子打水,_________ (32)麻绳拴豆腐,____________(33)坐在飞机上吹喇叭,_______ (34)高射炮打蚊子,___________(35)手电筒的光,__________ (36)黄鼠狼给鸡拜年,__________四、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1、病从___。
部编人教版小升初语文总复习第五部分积累与应用专题十积累与应用五谚语(word含答案)考点解读:积累与应用的考点主要包括格言、名言、警句、俗语、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百科知识等。
考查重点:重点考查的是名言、警句、谚语、歇后语、对联、古诗文名句、文学常识、百科知识等。
常靠题型:以填空、选择、判断题为主,也常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考查。
第一步:知识梳理五、谚语谚语是人们口头上多年流传的通俗简练、含义深刻的现成语。
在文章中使用谚语,可以使文学生动形象,增强文字的表现力。
谚语有很多种类,常见的有:(1)农用谚语,如“清明前后,栽瓜种豆”;(2)气象谚,例如“日落胭脂红,无雨也有风”;(3)卫生谚语,例如“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4)社会谚语,例如“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5)学习谚语,例如“刀不磨要生锈,人不学要落后”。
小学语文知识(谚语归类)集锦常用谚语A 、B岸上学不好游泳,嘴里说不出庄稼。
不会做小事的人,也做不出大事来。
不行春风,难得秋雨。
兵败如山倒,胜者如潮来。
不经冬寒,不知春暖。
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不登高山,不知天高;不入深谷,不知地厚。
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边学边问,才有学问。
帮人要帮到底,救人要救到头。
笨鸟先飞早入林,人笨苦学早入门。
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干。
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冰封三尺,绝非一日之寒。
C、D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强(人多气势大)。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趁火打铁,趁水和泥(趁风起航)。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谗言败坏君子,冷箭射死忠臣。
大意失荆州,骄傲失街亭。
打虎还得亲兄弟,上阵须教父子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