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
- 格式:docx
- 大小:22.29 KB
- 文档页数:5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日本明治维新》优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日本明治维新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节课,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内容,引导学生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原因、发展以及对中国和世界的启示。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明治维新作为一个较为复杂的历史事件,涉及到许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学生可能对此感到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阐述明治维新的各个方面。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明治维新对日本及世界的意义。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以及明治维新对世界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文献资料等,直观展示明治维新的各个方面。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为切入点,引导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原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明治维新的过程。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明治维新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阐述明治维新的意义。
5.案例分析:分析明治维新对世界的影响,引导学生认识明治维新的全球意义。
6.总结拓展:让学生谈谈对明治维新的认识,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突出明治维新的关键信息。
可以设计如下板书:背景:黑船压力、国内矛盾过程:、经济、文化改革影响:日本现代化、亚洲觉醒、世界格局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知识掌握程度等方面进行。
第3课明治维新[目标导航] 1.概述明治政府建立新体制的主要措施。
(重点)2.分析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
(重点)3.归纳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
(重点)4.探讨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
(难点)一、废除旧体制1.改革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1)内容①取消幕府的封建领地,逐步收回各藩领地和人民的统治权。
②1871年,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各县由中央政府派官员直接进行管理。
③原各藩大名迁居东京。
(2)作用:开始建立起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1)内容①确立皇族、华族、士族和平民四种身份。
②宣布“四民平等”,废除武士佩刀的特权。
③以公债补偿形式逐步收回华族和士族的俸禄和禄米。
(2)作用:建立起了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思维点拨1.日本“废藩置县”,使封建割据问题被彻底打破,加强了中央集权。
2.日本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
实质是生产关系的调整。
二、发展新经济1.币制改革:1871年,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
2.土地改革(1)措施: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2)影响: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提高,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支付。
4.殖产兴业(1)措施①引进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设备和人才,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企效仿。
②加紧建设近代交通通信事业,为工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③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大部分国营企业被无偿或以优惠的价格转让给资本家经营。
(2)影响:在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浪潮,建立了许多资本主义企业,政府扶持的大资本家控制了日本大部分近代工业。
轻巧识记殖产兴业的三个阶段三、倡导“文明开化”1.含义:政府大力倡导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即所谓“文明开化”。
2.措施(1)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翻译西方著作。
(2)按照欧美国家模式,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
日本明治维新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中的“日本明治维新”一节。
详细内容主要包括: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影响及其对日本历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明治维新的背景、过程、内容、影响,掌握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明治维新的学习,启发学生对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思考,增强民族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明治维新的过程及其影响。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历史意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历史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一张图片,引发学生对这一历史事件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讲解新课(1)背景:介绍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背景,如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
(2)过程:讲述明治维新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18年明治维新开始,实施“废藩置县”;18711873年,进行大规模的改革;1873年后,明治政府进行调整,推进工业化。
(3)内容:讲解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4)影响: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如实现现代化、摆脱民族危机等。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明治维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明治维新的背景2. 明治维新的过程3. 明治维新的内容4. 明治维新的影响5. 明治维新的历史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2)列举明治维新的主要改革措施。
(3)分析明治维新对日本历史的影响。
2. 答案:(1)黑船来航、尊王攘夷运动等。
(2)废藩置县、兵制改革、教育改革、经济改革等。
(3)实现现代化、摆脱民族危机、推动国家发展等。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第八单元第3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选修1第8单元第 3课《日本明治维新》教学设计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联合中学廖慧贞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明治维新的内容、特点、影响。
分析理解日本发展资本主义工业与英国、美国的不同,认识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作用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认识日本军事改革对世界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历史比较。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时代潮流的改革对实现富国强兵具有深远影响;对待外来文化需要正确的认识。
教学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措施及特点。
课型:新授课教法:研讨法教具:多媒体投影仪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学生总结回答第一第二课介绍的明治维新背景2、教师指出:本课将重点介绍明治维新的主要内容,并透视维新运动的意义。
3、学生阅读P114的导言,问:《五条誓文》你能看出哪些信息?【讲授新课】一、明治维新的含义:教师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解释。
【思维启迪】1:学术界一般认为,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但有些学者主张:“明治维新”应理解为一次“明治革命”;而另—些学者则提出“明治中兴”的解释。
问题: (1)你认为其中哪一种观点更合理?为什么?(2)请说明另外两种观点的可以理解之处。
“改革”说:“明治维新”由天皇主持,自上而下完成。
日本由此走上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
“革命”说:“明治维新”是在武装倒幕前提下进行的,它确立了以天皇为首的地主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
“中兴”说:维新前,日本遭外来侵略,天皇被幕府架空。
维新后,天皇重掌朝政,促进了经济发展,维护了民族独立。
二、明治维新的目的:实现民族振兴、摆脱外来压迫、发展资本主义,最终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
三、明治维新的内容:(一)政治上:废除旧体制——以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出发点,对封建国家进行改造,废除旧体制,确立新体制!1、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2)作用:①废除森严的封建等级制,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为资本主义发展营造稳定的社会环境;②平民自由择业和迁徙,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大量自由劳动力;③华族和士族利用巨额公债投资于新兴工业,成为资本家;实质是利用国家力量完成资本原始积累,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资金总之,通过以上措施,使日本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的社会体制。
3课日本明治维新
第一部分内容: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说出明治维新的背景、内容、影响、性质;
2.通过对明治维新的评价,使学生能初步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事件。
:
1、知识与能力:知道西方列强的入侵;倒幕运动;明治维新的内容及其影响。
2、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的戊.戌变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幕府统治的危机和武装倒幕运动的教学,使学生认识
到日本明治维新发生的历史必然性。
重点: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和影响。
难点:正确理解和评价明治维新。
,第二部分内容:课程学习
一、德川幕府与锁国时代——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
1.国内背景:19世纪中期,日本处于德川幕府统治之下,天皇是名义上的君主实权掌握在幕府将军手中。
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日本与外界隔绝,也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国际背景:美国用大炮打开日本国门,导致了民族矛盾,加剧了幕府统治危机。
二、倒幕运动
日本的社会危机:开港通商后,日本经济受到很大冲击,许多手工工场破产。
当时,日本的黄金价格低于世界市场的黄金价格,外国人用白银套购黄金,造成日本大量黄金外流,引起市场混乱,物价飞涨。
农民、城市贫民和下级武上的处境不断恶化。
2.倒幕派的组成: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新兴地主。
3.倒幕运动开始:面对民族和社会危机,德川幕府束手无策,一部分中下级武士联合西南强藩和朝廷公卿,发动了倒幕运动。
4.明治维新的前提:倒幕运动成功
1868年1月,倒幕派发动“王政复古”政变,强令幕府将军“辞官纳地”,幕府统治结束,睦仁天皇亲政,改年号为“明治”。
1869年,迁都东京。
三、明治维新
1.从1868年起,明治政府开始实行一系列改革,以西方为榜样,全面改造日本,史称“明治维新”。
2、明治维新——内容
政治废藩置县,实现中央集权。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新式军队,提倡忠君、服从、不怕死“武士道”精神
经济推行地税改革,在“殖产兴业”的口号下,大力发展近代经济
社会生活提倡“文明开化”,向西方学习,改造日本的教育、文化和生活方式。
3、明治维新——意义
明治维新成为日本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通过明治维新,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实现了“富国强兵”,开始跻身于资本主义强国之列。
但是,日本的改革保留了大量旧制度的残余,军国主义色彩浓厚。
它强大起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第三部分内容:本课小结
根本原因:幕府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
前提条件:幕府统治被推翻,明治政府成立
时间:1868年
人物:明治天皇
内容政治: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经济: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企业,允许土地买卖。
社会生活:“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军事:实行征兵制,建立近代化军队
性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第四部分内容:课后活动
1、制作《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写出在以下年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大事。
2、中国19世纪末也进行了一场类似的改革——戊戌变法,你能列举出他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异同吗?
3、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意义?
第三课日本明治维新典型练习夯实基础典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日本明治维新前,掌握国家实权的是()A.天皇B.幕府C.大名D.武士
2、日本明治维新前,与下列哪个国家的处境相似()A.印度B.中国C.美国D.英国
3、明治维新时日本的社会状况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实权掌握在德川幕府手中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还没有产生C.新兴资产阶级和下级武士要求改变日本现状D.农民和市民不断起义
4、鸦片战争,英国打开了侵略中国的大门,首先打开日本侵略大门的是()A.英国B.法国C.中国D.美国
5、1860年至1867年间,日本社会阶级矛盾尖锐,主要表现在()A.外国商品涌入日本市场B.发生农民起义和市民暴动80多起C.西方列强的入侵D.改革力量进行倒幕运动
6、面对内忧外患,强烈要求改变日本现状的力量中不包括()A.中下级武士B.新兴资产阶级C.德川幕府D.新兴地主
7、明治天皇继位的时间是在A.1853年B.1867年C.1868年D.1869年
8、倒幕派与幕府进行激战的地点有()①东京②江户③鸟羽④伏见A.①②B.②③C.③
④D.②④
9、德川幕府在日本统治被推翻是在()A.1853年B.1867年C.1868年D.1869年
10、现在日本的首都是东京,此地原名是()A.鸟羽B.伏见C.江户D.平城京
11、领导明治维新的代表人物中不包括()A.西乡隆盛B.大久保利通C.木户孝允D.德川庆喜
12、明治政府进行改革,提出的口号中不包括()A.富国强兵B.殖产兴业C.自强求富D.文明开化
13、日本提倡欧美生活方式,穿西服,吃西餐的这些生活习俗的改变是在()A.大化改新后B.进行农奴制改革后C.明治维新后D.西方殖民者入侵后
14、在明治维新中,明治天皇发布的文件有()①定国是诏②五条誓文③维新政体书④《宅地法》A.①③B.①②C.②③D.②④
15、日本成为近代亚洲惟一没有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而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是因为成功实施了()A.大化改新B.1861年改革 C.戊戌变法D.明治维新能力提高典型题易错题
16、日本明治维新的最根本目的是()A.社会生活的西方化B.殖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C.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D.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17、明治维新中最有远见的改革措施是()A.“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B.大力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C.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D.大力发展教育,培养建设人才
18、关于明治维新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本主义国家B.摆脱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C.明治维新的经验对亚洲各国具有借鉴意义D.改革不彻底,封建割据势力依然很强大
19、下列四国中,哪一个国家与其他三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不同()
A.英国B.法国 c.美国 D.日本
二、列举题
1、制作《中日近代历史大事对照年表》,写出在以下年代中国和日本发生的大事。
三、简答题
1、中国19世纪末也进行了一场类似的改革——戊戌变法,你能列举出他与日本明治维新之间的异同吗?
2、比较俄国农奴制改革和日本明治维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