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防爆知识培训1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粉尘防爆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粉尘防爆安全生产培训内容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安全意识和防止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本次培训旨在向员工介绍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的相关知识和措施。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粉尘防爆基础知识- 介绍粉尘的定义和特性,包括可燃粉尘和不可燃粉尘的区别。
- 解释粉尘爆炸的原因和过程,包括点火源、氧气和可燃粉尘的三要素。
- 强调粉尘爆炸的危害和影响,包括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产中断等。
2.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 介绍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目标,包括预防爆炸事故、保护员工安全和维护生产秩序。
- 讲解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合理布局、物料选择、清洁维护等。
- 强调员工在工作中应遵守的粉尘防爆安全规定和标准,如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定期检查设备等。
3. 粉尘防爆设备和控制措施- 介绍常见的粉尘防爆设备和控制措施,包括防爆电器、防尘罩、防火墙等。
- 讲解粉尘防爆设备的选型和使用注意事项,包括合适的设备标志、定期维护和检修等。
- 强调员工对粉尘防爆设备的正确使用和保养,避免操作失误和设备故障的发生。
4. 紧急应急预案和演练- 介绍紧急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执行,包括事故报警、人员疏散和灭火等。
- 组织紧急应急演练,模拟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培养员工正确的应急反应和逃生技巧。
- 回顾演练中的问题和不足,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出相应的改进和完善。
5. 案例分析和问题解答- 针对实际发生的粉尘爆炸事故案例,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员工对粉尘防爆安全的认识和意识。
- 解答员工提出的关于粉尘防爆安全生产的问题,并针对性地给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通过以上内容的培训,相信员工对粉尘防爆安全生产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同时,公司也将继续加强对粉尘防爆安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安全和稳定。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培训一、背景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是工业安全领域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粉尘防爆问题一直是一个需要高度重视的安全问题。
特别是在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粉尘防爆问题更为突出。
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企业财产损失,更会影响社会稳定和工业发展。
目前,我国对粉尘防爆安全已经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如《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法》等,但实际上,粉尘防爆安全意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因此,开展粉尘防爆安全管理培训,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培训内容1.粉尘防爆基础知识1.1 什么是粉尘爆炸1.2 粉尘爆炸的危害1.3 粉尘爆炸的三个要素1.4 粉尘爆炸的分类1.5 粉尘爆炸的预防和控制措施2.粉尘防爆安全管理2.1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2.2 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组织框架2.3 粉尘防爆安全风险评估三、培训对象该培训适用于以下从业人员:1.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从业人员;2.工业生产过程中可能接触到粉尘的从业人员;3.相关部门领导和管理人员。
四、培训形式该培训采用在线培训方式,培训课程内容已经录制成视频,在学员完成在线预约后,可随时观看。
学员学习完成后,需要完成在线考试,成绩合格者,颁发合格证书。
五、培训效果本培训通过对粉尘防爆安全知识和管理的详细讲解,使学员能够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粉尘防爆的相关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掌握粉尘防爆安全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为企业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打下稳固基础。
同时,该培训符合国家标准,并且颁发的合格证书有较高的可信度。
六、总结粉尘防爆安全培训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可以提高企业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生产安全。
通过学习本培训,可以更好地了解粉尘防爆的相关知识和管理方法,提高企业粉尘防爆安全管理水平。
同时,企业应该进一步加强粉尘防爆安全意识的普及,加强管理。
各相关企业应该积极响应,为员工安全做出贡献。
粉尘防爆培训试题粉尘防爆知识培训试题姓名:单位:得分:一、单选题(每题5分,共50分)1.产生粉尘车间的清洁制度,必须做好()A.每天对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包括对通风除尘系统,排风扇,抽风机等设备;B.采用不产生火花、静电、扬尘等方法清理生产场所;C.禁止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D..以上都是2.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A.氧化剂B.可燃物 C.着火源D.降温3.下列哪种灭火器最适合扑灭由钠或镁金属造成的火灾( )A.二氧化碳B.泡剂C.特别成份粉剂灭火器D.清水灭火器4.控制粉层防爆的有效技术措施有()A.缩小粉尘扩散范围,消除粉尘,控制火源,适当增湿B.进行惰化防护;C..采用抑爆装置;D.以上都是;5.粉尘爆炸是一类特殊的燃烧现象,它也需要可燃粉尘、氧气和()三个条件。
A.点火源B.空气C.温度D.浓度6.以下情况中,可能构成粉尘爆炸点火源的是()A.作业情况中吸烟、烟囱火星、过热马达、白炽灯B.运输工具撞刮,轴承润滑不良C.雷闪电、光线聚焦D.以上均有可能7.对金属类粉尘生产场所进行清理,应不能产生火花、静电、扬尘,宜采用()方式A.用扫帚扫B.压缩空气吹扫C.负压吸尘D.用水清洗8.存在金属类粉尘爆炸危险的生产场所所有电气设备必须采用()电气设备A.普通B.安全电压C.防爆D.以上均可9.以下属于防爆粉尘爆炸的措施的是()A.作业人员的粉尘防范措施教育;B.专用器材配备;C.禁火措施;D.以上都是;10.《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规定,必须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每班按规定检测和规范清理粉尘,在除尘系统停运期间和粉尘超标时严禁作业,并()A.马上清理B.停产撤人C.通知领导D.保守秘密二、判断题(每小题5分,共50分)1.粉尘车间,通风除尘系统不能正常运转,员工有权停止生产工作。
()2.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3.对大多数可燃粉尘,掺入惰性物后点火温度增高。
粉尘培训资料粉尘危害、粉尘防爆培训资料一、1、燃烧的基本要素有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
2、燃烧热的传递方式有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
3、安全生产工作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4、燃烧形式有扩散燃烧、预混燃烧、蒸发燃烧、表面燃烧、分解燃烧。
5、能燃烧和叫做可燃粉尘。
6、与气体爆炸相比,其燃烧速度和爆炸压力均较低,但因其燃烧时间长、产生能量大,所以破坏力和损害程度大。
7、粉尘爆炸时粒子一边燃烧一边飞散,可使可燃物局部严重炭化,造成人员严重烧伤;8、可燃粉尘分有机粉尘和无机粉尘两类。
9、堆积在物体表面上的静止状态的粉尘称为粉尘层。
10、悬浮在空间中的、呈运动状态的粉尘称为粉尘云。
11、粉尘的爆炸下限越低,发生爆炸的危险性越大。
12、对大多数可燃粉尘,掺入惰性物后点火温度增高。
13、煤的粉尘层试验表明,氧浓度低于16.5%时,粉尘层点火温度随氧含量增加而减小。
14、存在可燃性粉尘岗位的员工,上岗时不准穿化纤工作服和带铁钉鞋和容易起静电的物品,禁止携带火种进入工作现场。
15、氛围中煤尘爆炸浓度下限为35g/m3,最小点燃温度为610℃。
16、用人单位应当在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
17、可吸入性粉尘的粒径为1-5微米。
18、化学性爆炸可称为瞬间熄灭。
19、粉尘作业时必须佩带防尘口罩。
20、着火源是指具备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
21、泡沫灭火器除了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火灾外,还能扑救油类可燃液体火灾,但不能扑救带电设备和醇、醚等有机溶剂的火灾。
22、可燃物质的自燃点越高,发生着火爆炸的危险性越小。
23、氛围中的氧气浓度低于14%~16%时,木材熄灭则截止。
24、在火灾中,由于中毒造成人员出生的罪魁祸首是一氧化碳,火灾中约有一半的人员出生是由它造成的。
25、防火技术采取通风良好的措施是为了消除可燃物。
26、化学性爆炸可称为瞬间燃烧。
27、引发火灾的点火源,其实质是提供初始能量。
粉尘防爆安全培训引言:粉尘防爆安全培训是为了提高员工对粉尘防爆安全的认知和应对能力,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粉尘爆炸是一种常见的工业安全隐患,对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企业的正常运营都具有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粉尘防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法等方面。
一、粉尘防爆安全培训的重要性1.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通过培训,员工可以了解粉尘爆炸的危害和防范措施,增强对安全的重视和警觉性。
2.遵守法律法规:培训可以使员工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要求,确保企业在粉尘防爆安全方面的合规性。
3.减少事故发生:通过培训,员工可以学习到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二、培训内容1.粉尘防爆基础知识:介绍粉尘爆炸的定义、成因、特点和危害,使员工对粉尘防爆安全有全面的了解。
2.粉尘防爆设备和防护措施:介绍粉尘防爆设备的种类和原理,讲解粉尘防爆的防护措施和操作规范。
3.检测和监控方法:介绍粉尘防爆的检测和监控方法,包括粉尘浓度检测、静电监测等,让员工掌握监测粉尘防爆安全的技能。
4.应急处理和逃生演练:培训员工粉尘防爆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法和逃生演练,提高员工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
5.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介绍与粉尘防爆安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让员工了解粉尘防爆安全的法律责任和要求。
三、培训方法1.理论培训:通过讲座、课堂教学等形式,向员工传授粉尘防爆安全知识,让员工了解粉尘防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向员工展示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原因和后果,让员工深刻认识到粉尘防爆安全的重要性。
3.实地考察:组织员工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实际工作环境中的粉尘防爆措施和应急处理措施,并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和评估。
4.模拟演练:组织员工进行粉尘防爆应急处理和逃生演练,提高员工的应对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四、总结粉尘防爆安全培训是保障员工安全和企业稳定运营的重要环节。
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提高对粉尘防爆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减少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粉尘防爆知识培训
一、燃烧与爆炸
1、燃烧是物体快速氧化,产生光和热的过程。
而燃烧是必需三种东西并存才能发生,分别是可燃物如燃料,助燃物如氧气及温度要达到燃点(点火源),称为燃烧三要素。
2、爆炸是物质非常迅速的化学或物理变化过程,在变化过程里迅速地放出巨大的热量并生成大量的气体,此时的气体由于瞬间尚存在于有限的空间内,故有极大的压强,对爆炸点周围的物体产生了强烈的压力,当高压气体迅速膨胀时形成爆炸。
二、粉尘爆炸。
粉尘,在很多人的印象内,是不会爆炸的。
直到80年代哈尔滨亚麻厂九次连环爆炸和新港筒仓粉尘爆炸(1981年12月10日上午,因安装电子秤需使用风焊施工,由于施工前没有彻底清洗二楼下料管内部的积尘,作业中引燃了下料管的积尘,导致粉尘爆炸并通过各联接管道引起筒仓群连锁爆炸,造成33个水泥筒中包括星筒在内28个筒顶被掀掉,7人受伤其中一人重度烧伤的严重事故),才开始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2008年8月,美国发生了粉尘大爆炸,造成整个厂区瘫痪、报废。
2009年10月中旬,福建某饲料厂凌晨发生两座筒仓粉尘爆炸,造成系统瘫痪。
2014年8月2日上午7时37分许,江苏昆山开发区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汽车轮毂拋光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疑似粉尘爆炸,造成多人伤亡。
由于粉尘爆炸的性质和火药等相反,所以粉尘爆炸最可怕的是二次、三次。
爆炸。
爆炸把很多积尘重新飞扬起来,带来多次爆炸。
粉尘爆炸是粉尘云在爆炸上、下限范围内,遇到热源(明火或温度),火焰瞬间传播于整个混合粉尘空间,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同时释放大量的热,形成很高的温度和很大的压力,系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功以及光和热的辐射,具有很强的破坏力。
(粉尘云是指悬浮在助燃气体中的高浓度可燃粉尘与助燃气体的混合物)
1、粉尘爆炸的条件: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热能源(点火源)。
和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所要求的最小引燃能较大,10毫焦耳以上,为气体爆炸的近百倍。
2 因此,一个足够强度的热能源也是形成粉尘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2、粉尘爆炸过程: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汽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
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
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
3、粉尘爆炸特点
(1)多次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
(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十毫焦耳以上;
(3)与可燃性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感应期长压力上升较缓慢,达数十秒,为气体的数十倍。
由于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4、粉尘爆炸危害
(1)具有极强的破坏性。
(2)容易产生二次爆炸。
(3)能产生有毒气体。
三、粉尘防爆措施由于粉尘燃烧、爆炸的三要素中(可燃物、助燃物、点火源),根据系统的运行状况,粉尘作为可燃物是不能避免的,只能有限度地控制;空气作为助燃物是不能控制的;最易控制的就是点火源。
因此,粉尘防爆的工作重点就是控制点火源。
粉尘防爆的主要控制措施如下:
1、防止点火源产生的措施:(
1)生产区域内严禁吸烟,严禁带打火机、火柴等火种,严禁带易燃易爆品。
(2)严禁穿着带铁码、铁钉的鞋进入粉尘生产现场;严禁使用铁器敲击墙壁、金属设备、管道及其他物体。
(3)进入封闭或半封闭空间作业。
作业前要做好通风,穿着好防静电工作服和鞋、戴防尘口罩和安全帽、安全带;作业时,严禁使用手机、非防爆对讲机,应使用铜、铝、木器、竹器等防爆工具进行清理作业。
(4)抓好机械设备的检查,尤其要认真检查电动机接线盒防护装置有无损坏,清除积尘,防止接头松动或因电器线路短路而造成起火。
2、控制点火源的措施。
输煤系统应尽量避免动火作业,因维修、改造等工程确需动火时,必须执行动火工作票制度。
在动火作业时必须做到:
(1)停止各种清扫粉尘作业。
(2)作业点10米范围内(包括楼面)应打扫干净,并用水冲洗淋湿。
凡要动火焊接和切割的设备内壁必须清除积尘。
(3)作业现场的窗户、门口、泄爆口一律打开。
与其它密封容器相连的管道,必须拆除一段管道,并用非燃性材料将管道,密封容器的端口封闭,使动火部位与管道、密封容器完全隔断。
(4)作业点10米范围内所有可燃物尽可能移出作业场所,不能移走的可燃建筑或物体必须用非燃性材料加以保护,并由专人配备消防器材进行全过程监视。
(5)凡可拆卸的设备、管道应一律拆下并搬运到安全地区进行动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