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史思想发展简表

中国哲学史思想发展简表

中国哲学史思想发展简表

中国哲学史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

中华民族的世界观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中国哲学是世界几大类型的传统哲学之一。它致力于研究天人之间的关系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人性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特别重视哲学与伦理的联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论思维形式表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相互斗争、相互影响的过程,曲折地反映中国历史上的阶级斗争和生产斗争。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它的发展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截至1949年,大体可分为:①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②封建制时期的哲学;③从封建制经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时期的哲学。前两段称为中国古代哲学,后一段称为中国近代哲学奴隶制及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的哲学

中国夏王朝(约前21~前16世纪)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的诞生,经殷商(约前16~前11世纪),到西周(约前11世纪~前711年),中国奴隶制进入鼎盛时期。从西周后期到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时期,奴隶制逐渐崩溃,封建制生产关系诞生并确立起来。公元前 221年秦王朝建立了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基本完成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人们通常将秦代以前的中国哲学称为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主要是围绕天人、古今、知行、名实等问题展开的。

天道观中国古典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根本观点。主要围绕天是否本原的问题进行论辩,故称天道观(见天道与人道)。在先秦哲学中,无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都把自己的天道观作为立论的总依据。商代把“天”看成是人格化的至上神,称为“帝”或“天帝”、“上帝”,作为世界的最高主宰。卜辞中记载了商代统治者卜问上帝的文字,凡祭祀、征伐、田猎、年成、风雨、行止、疾病等等,

都依占卜的结果行事,反映了商代统治者的唯心主义世界观。《尚书·洪范》记载的殷代贤人的言论,既保留了殷商信奉上帝的神学观念,同时又把水火木金土五行看成是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具有朴素唯物主义的成分,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约产生于殷周之际的《周易》古经,(见《易经》),将早期“八卦”观念加以系统化,以乾(天)、坤(地)、震(雷)、巽(风)、坎(水)、离(火)、艮(山)、兑(泽)八种自然界最基本的现象,说明宇宙的生成和万物间的联系与变易法则,在神学体系中蕴涵着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西周灭殷后以较为哲理化的“天命”观代替了人格化的神灵观念。周公提出了“天命靡常”、“敬德”“保民”的观点,认为天命以人之是否有德为转移,在一定程度上重视了人为的作用。在周室东迁前后,一些诗人的作品反映了疑天与责天的思想,兴起了无神论的思潮。周太史伯阳父以“天地之气”的秩序即“阴”和“阳”的相互关系来说明地震现象,标志着哲学思想的进一步发展。春秋时代政治家子产宣称“天道远、人道迩”,表现了反对天命迷信的倾向。春秋末年的哲学家孔子很少谈论天道,但肯定天命。孔子的所谓“天”,有时指有意志的最高主宰,有时指自然界。战国初墨子反对孔子的天命,而宣扬天志。老子第一个明确否认天是最高主宰,提出了天地起源的学说,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道”,而不是天。他宣称道“先天地生”、为“万物之宗”,又讲“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所说的“道”和“无”(见有与无),究竟是一个观念性的绝对和思维的虚构,因而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还是天地形成之前的“混成之物”,即原始物质,因而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这个问题在中国学术界至今尚有争论,但大家都承认,它把中国理论思维大大推进了一步,对以后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以后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观点,庄子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观点。一些传授《周易》的学者,依托孔子写成《易传》,以“太极”为天地的本原。又区别了道器,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命题。认为道是无形的规律,器是有形的实物。齐国的“稷下学宫”的一批学者,围绕着天道,展开了“争鸣”,推崇管仲的学者在《管子》中提出了

“天不变其常”的思想,以“精气说”(见精气)发展了早期关于“气”的学说。强调了天的物质性。战国末年,荀子肯定“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韩非继承了荀子的思想,吸取了老子的辩证法,改造了老子关于道的范畴。他们使先秦的唯物主义思想达到新的高峰。

与天道观密切联系的有关于变化的学说,即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孔子提出“两端”和“过犹不及”,表现了一定的辩证观点。老子提出“反”的观念,说“反者道之动”,强调“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看到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表现了比较丰富的辩证思想。《易传》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对立转化的问题,提出“生生之谓易”、“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等命题,肯定对立面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变化的内在根源、对立面的转化是普遍规律,达到了先秦辩证法的最高水平。

人道观中国古代哲学中关于人生和为人之道的观点。相对天道观而言,称为人道观。周代以前,认为人是上帝的奴仆。周公开始提出以德配天,承认“敬德”与“天祐”的一致性。他“制礼作乐”以规范人的社会关系。西周末年与春秋时期,随着疑天思潮的蔓延,兴起了重人事与祸福依人的思想。子产强调人道的重要,反对人事屈从于天道的消极观点。孔子也很重视人道,说“谁能出不由户?何莫由斯道也?”他认为人类生活的最高原则是仁,即“爱人”,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把仁与礼看作是统一的,认为礼体现仁,说“克己复礼为仁”,“人而不仁,如礼何?”墨子也讲仁,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孔子主张由己推人,由近及远,他讲的仁是差等之爱;墨家则讲“爱无差等”。老子反对以仁为最高道德,主张以“无为”、“抱朴”为人生的最高准则。

孟子大力宣扬孔子关于仁的学说,提出“仁义礼智”的德目体系,又把仁义礼智与人的本性联系起来,认为人的本性中含有仁义礼智的萌芽,称之为“四端”。他宣称四端是人所以区别于禽兽的地方。荀

子反对孟子的性善论(见性善),提出性恶论(见性恶),认为人之所以为人者,并不在于人性本善,而在于对生物本性的改造。

庄子宣扬老子的无为思想,强调“无以人灭天,无以故灭命”,追求所谓“逍遥”的精神境界,企图脱离纷争的社会现实,得到虚幻的自我陶醉。荀子批评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强调改造自然的重要。

古今观即中国古典哲学中的历史观,探讨人类社会生活的起源与历史变迁的问题。

春秋以前的历史观以天命史观为基本形式,认为天降生了下民,又授命君主来统治,君主能否“顺天应人”是社会兴衰治乱的根本。这种历史观,还没有从天命论中分化出来。伯阳父认为自然环境的变迁会造成经济财用的困乏,以此预言西周将亡,提出了历史演变的新见解。以后,史伯、史墨对这一思想有所发挥。孔子考察了夏、商、周三代之礼,肯定其间因袭与损益的关系,认为“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注重历史变化造成的礼制变化。孟子断言“天下之生民久矣,一治一乱”,认为历史是治乱转化的过程,并着重于肯定先王之道的普遍性。荀子主张“法后王”,也承认先王后王有一贯之道,说“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儒家承认历史的相对变化,但比较强调古今之间的继承关系。墨家主张“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肯定学习历史经验的重要。老子、庄子歌颂太古的原始社会,以为今不如昔。法家与儒墨道诸家不同,强调古今之变。商鞅认为历史是变化的,“上世亲亲而爱私。中世上贤而悦仁,下世贵贵而尊官”。韩非更断言“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法家所讲古今的具体差异未必符合实际情况,但宣扬历史进化的观点,有重要意义。

知识论中国古典哲学中的认识论,又称知行观,探讨人的知识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孔子创办私学,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关于求知问题,他虽然承认“生而知之者上也”,但强调“学而知之”,肯定多见多闻的重要,兼重“学”与“思”,认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倾向。墨子提出了判断言论是非的标准问题,认为“言必有三表”,“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之利”,从过去的历史经验、当时人民的感觉经验以及实际运用的效果来确定言论的是非。这基本上是一种唯物主义的经验论。与墨家的经验论不同,孟子强调理性认识的重要,强调思维的价值,区别了“耳目之官”与“心之官”的不同职能,认为“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老子区别了“为学”与“为道”,提倡无知,但强调识道。宣称“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否定感性经验对识道的作用。老子又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认识方法,要求排除感情欲望对于认识的干扰,对于后世有深远影响。后期墨家在《墨经》中提出了关于知识的精湛学说,他们把知识分为三种,即“闻知”、“说知”、“亲知”。认为闻知是通过传授得来的知识,说知是由推论得来的知识,亲知是从直接经验中得到的知识,三者不可偏废,肯定了认识过程不同阶段的作用。《管子》书中提出“所知”与“所以知”的认识范畴,提倡“静因之道”的认识方法,也发展了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荀子比较详细地讨论了知识来源与认识方法的问题,既肯定认识来源于感官经验,又肯定思维的能动作用,提出“虚壹而静”的认识方法,强调“解蔽”的必要。他的认识论是先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总结。

名实观先秦哲学中,关于名称与现实、概念与实在之间关系的观点。它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对于认识论、政治、伦理与逻辑思想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孔子主张“正名”,认为“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他区别不同名的不同意义,强调名实相符。言行一致,要求名与言“无所苟”,在哲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墨子则主张“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认为如果只会念诵事物的名称而对于实际事物不能正确选取,那是没有价值的。老子提出名的相对性问题,说“名可名,非常名”,“道常无名”,认为道作为最高本原是难以用名和言表达清楚的。庄子更发展了老子的观点,强调“大道不称”,但又说“名者,实之宾也”,

认为实是产生名的根本。惠施的“历物之意”十个命题,主要论述事物的异同关系,强调异同的相对性,也与名实问题有关。公孙龙肯定名是实的称谓,又提出“指物”之说,论辩抽象概念与具体实物的关系,主张“白马非马”和“离坚白”。所谓“白马非马”是说“白马”的具体概念不同于“马”的一般概念。所谓“离坚白”是以既坚又白的石头为例,说明石之坚的概念与白的概念没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公孙龙论名实关系,有唯物主义倾向,但又宣称“物莫非指”,把实物归结为概念,又陷入了唯心主义。后期墨家将名划分为达名、类名、私名。达名即普遍概念、类名即分类概念、私名即个别事物的特称。这些不同层次的概念所反映的实,有不同的范围。荀子论名,最为详尽。他认为在社会大变动中,因“名守慢”而“奇辞起,名实乱”,强调正名的重要性。他提出“制名以指实”、“约定俗成”的原则,坚持实同则名同,实异则名异,并依据事物客观属性的联系与区别,将名分为“大共名”、“大别名”、“小别名”,认为共中有共,别中有别,推至不能再“共之”、“别之”为止,以此为“制名之枢要”。他分析了名实乱的三种情况,即以名乱名,以实乱名,以名乱实,称为“三惑”。这是对先秦名实争论的总结。

先秦名实观涉及了概念、判断、推理等许多领域,为中国逻辑学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先秦哲学中提出的一系列重要哲学范畴,如:天人、气、精气、太极、阴阳、道器、动静、常变、有无、名实、心物,均成为秦汉以后哲学思想发展的基础。

封建制时期的哲学

这个时期可分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四个阶段。

秦汉时期的哲学战国时期,各国相继确立了封建制。秦灭六国,建立了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秦王朝的虐政激起了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义。借助这次起义,刘邦建立了汉朝。汉初统治者慑于秦亡的教训,抛弃“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崇尚黄老之学。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些依托黄帝的著作,其内容是对老子思想的发展与改造,并吸收了法家思想,形成黄老之学。黄老主张清静无为,有利

于暂时缓和阶级矛盾与恢复经济,在汉初盛极一时。后来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逐渐成为统治思想。而科学的进步、王充等人的反正统派哲学思想的出现以及佛教的传入、道教的建立,使哲学思想呈现出复杂的新局面。汉代哲学思想主要是围绕天人关系、宇宙形成、形神关系、古今变迁等问题展开的。

天人关系先秦的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取得政权,用唯物论动摇了奴隶主贵族制造的天命鬼神观念,汉代的封建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又创立了崇信天命鬼神的新形式。天人关系又成为哲学思想的中心问题。董仲舒以儒学为宗,吸收阴阳五行学说,建立了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神学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宣称天是百神之大君。认为人本于天;天人相类,人副天数,天人相互感应;“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天也会以灾异“谴告”人。董仲舒的理论,一方面“屈民而伸君”,维护君权的尊严;一方面又“屈君而伸天”,用天意限制君权的膨胀。这种天人感应思想为流行于两汉的谶纬(见谶纬之学)迷信提供了理论基础。以王充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谶纬迷信进行了抨击。王充在《论衡》中举起“疾虚妄”的旗帜,系统分析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各种迷信。他以“天道自然”的观点反驳“天地故生人”的神学目的论,指出天地生人生物都是自然而然的,天没有意志也没有情感。天道无为,“人不能以行感天,天亦不随行而应人”。王充否定天人感应论,也就推翻了汉儒神学唯心主义体系的理论基础。

宇宙生成汉代思想家提出宇宙生成的见解,《淮南子·天文训》说:“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太平御览》引作元气)”,然后元气分成天地。对于虚霩的性质未加说明。《周易乾凿度》说:“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对太易的性质也未加说明。这些学说都认为在气之前有一个空虚的阶段。

《鹖冠子》书中有“天地成于元气”之说。《鹖冠子》此节是战国末年所写还是出于汉人手笔,难以考定。“元气”观念至晚出现于汉代初年,董仲舒的《春秋繁露·王道》也提到“元气和顺”,把元气

看成是天地之间气的整体。《汉书·律历志》记述西汉末年的理论说:“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以元气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这是唯物主义的宇宙生成论。王充认为人与万物都是天地生成的,天地是无意识的物质性实体,天地万物“俱禀元气”,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根本。汉末经学家何休说:“元者气也,无形以起,有形以分。”汉代宇宙生成论大都把“元气”作为重要范畴,或说起源于虚空,但以元气为天地生成的前提;或直接归本于元气。这一理论,前期和阴阳五行学说结合比较紧密。西汉后期京房易学出现,用象数推演世界生成,形成了更为烦琐的宇宙理论。

形神关系关于人的肉体与灵魂、生理与心理的关系问题的讨论,源于先秦。《管子》书中有精气学说,认为人的精神作用来源于天的精气,说“天出其精,地出其形”。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但含有形神二元论的倾向。荀子提出“形具而神生”的命题,明确肯定形是神的基础,比《管子》前进了一步。汉代思想家进一步讨论了形神关系。桓谭提出烛火之喻,说“精神居形体,犹火之然(燃)烛矣”;“烛无,火亦不能独行于虚空”。认为形神关系犹如烛火的关系,火不能离烛而独存,神也不能离形而不灭。王充发展了桓谭的观点,以比较充足的理由,证明“人死不为鬼”,主要论据是:“人之所以生者精气也”,“能为精气者血脉也,人死血脉竭,竭而精气灭”。王充关于“精气”的论述有不明确之处,但是他坚持了唯物主义立场,基本上正确地说明了形神关系。

古今之变汉代思想家从陆贾、贾谊开始,大都重视总结历史经验。司马迁提出“通古今之变”,把它作为哲学思想应解决的重要问题。汉代学者对此作了不同的探索与回答。董仲舒认为历史本质上是不变化的,虽然形式上按“黑、白、赤”三统循环变迁,周而复始,但“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易道之实”。实际上他把王朝的更替归结为“天意”,说“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淮南子》则认为社会历史总是因时而变、制宜而适的,“先王之制,不宜则废之”,“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坚持了进化历史观,司马迁力图从人事的得失成败兴亡中说明历史变迁的原因,

否认“天道有知”,能主宰历史的变迁。但他也没有完全摆脱历史循环论的影响。扬雄认为历史有因有革,“可则因,否则革”,肯定继承和变革都是必要的。王充反对复古主义,提出今胜于古、汉高于周的观点,认为历史的发展有必然性,“昌衰兴废皆天时也”。他试图探索国家兴衰治乱的经济根源,指出:“让生于有余,争起于不足。谷足食多,礼义之心生;礼丰义重,平安之基立矣。”但是王充对于“时数”的理解包含有宿命论的因素。东汉末,仲长统否认君权神授,认为任何王朝都有其由盛至衰、至灭的过程,把这视为历史演变的“大数”。他对挽救当时的危机持悲观态度,把希望寄托于大乱过后的“来世圣人”。汉代进步思想家,大多承认历史是变的、进化的,并对影响历史发展的经济因素和百姓的作用有所探索。他们的历史观在先秦进化历史观的基础上前进了一步。

人性学说探讨人的本性,是伦理学说的理论基础。它始于先秦。孔子讲“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孟子强调性善,告子称“性无善无不善也”,荀子讲“性恶”。关于人性的争论在汉代有所展开。董仲舒提出“性三品”说,认为“性者,天质之朴也”,“其生之自然之资,谓之性。性者,质也”,把人性看成人的自然资质。但他认为与性相联系的还有情,人有性情如同天有阴阳一样,性倾向于善而情倾向于恶,性与情的对立是“受命于天”。他主张养性以制情,用“教化”来“成性”,以“法度”来“防欲(情)”,辨“义利”以“养其心”。他把人性分为三等:性胜情而必为善的为“圣人之性”;情胜性而必为恶的为“斗筲之性”;性与情不相胜而可以善与不善的为“中民之性”。他的养性制情主张,主要是对“中民之性”说的。扬雄认为“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强调后天的修养,主张按照仁义礼智信的封建道德标准来修养善性。王充认为:人性禀受于元气,“禀气有厚薄,故性有善恶也”。至善至恶的人性一般是不可改变的,“中人之性,在所习焉。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教育与环境对中人的个性形成与改造有积极作用。汉代思想家大都把人性划分为不同的等次并注重对中人或中民的教化,反映了当时封建统治的需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失败,经过长期混战,出现地方豪强割据,形成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司马氏取魏。先后灭蜀,灭吴,建立了西晋王朝。全国统一不久,又出现了南北朝分裂混战的状况,从东汉末到隋统一,大约经历了长达 390年的社会动荡。受社会环境的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哲学思想十分复杂也极为活跃。东汉末年,以儒家思想为正统的哲学变得越来越烦琐和荒诞,已是穷途末路,需要有一种新的哲学思想为封建社会的合理性作论证,以抽象性为特征的玄学(见魏晋玄学)思潮应运而生。这是一种富于思辨性的哲学,它较深入地探讨了宇宙本原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哲学范畴、概念和命题,如有无、体用、本末、名教与自然之辩、言意之辩等等,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哲学。与此同时,印度佛教在中国逐渐流传,中国道教也建立了自己的宗教神学的理论体系。

有无玄学创始于何晏、王弼。何晏、王弼祖述老子,强调有生于无,认为“有之为有,恃无以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所谓“有”指有形的物质存在,所谓“无”指没有任何具体规定性的绝对。无为本,有为末,一切具体的相对的事物都依靠抽象的超越一切相对的绝对。区别相对与绝对、具体与一般,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是忽略了绝对和相对、具体和一般的联系,并把无看作是超越一切的绝对或独立自在的一般,这个绝对、一般就只能是思维的虚构。何晏、王弼的思想本质上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

西晋时期,裴著《崇有论》,反对“贵无”思想。他否认无能生有,认为原始的有是自生的;自生之物,以有为体。裴指出,如贵无贱有,必至于“遗制”、“忘礼”,社会秩序就无法维持。他肯定作为物质存在的“有”是根本的,这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

郭象凭借向秀的《庄子注》“述而广之”,写成自己的《庄子注》,提出关于有无问题的新观点。与裴相似,郭象也否认“有生于无”,认为“造物者无主而物各自造”。但裴肯定“始生者自生”,郭象则把“物各自生”说为“独化”,认为一切都“独化于玄冥之境”。他否定了造物主,表现了唯物主义倾向;但他说“有”莫不“独化”于神秘的“玄冥之境”,又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名教与自然魏晋玄学从有无问题的争论引申出所谓“名教与自然”之辩。玄学家们企图通过这一论辩,把儒家的名教观念和道家的自然观念调和起来,为名教存在的合理性寻找新的理论根据。

王弼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纳入他的“以无为本”的哲学体系,认为“自然”和“无”、“名教”与“有”具有相同的意义,人的自然本性是本,名教是末,二者并不矛盾。名教是自然的必然反映,应当顺其自然。

嵇康、阮籍强调名教与自然的对立,认为名教不符合人的自然本性,是束缚人性的绳索。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对封建的纲常名教有所否定。

向秀“以儒道为一”,努力调和自然和名教的矛盾。郭象则进一步抹煞自然与名教的区别,认为名教即自然,自然即名教,二者本是一回事。他认为事物存在的状态都是自然的、合理的,社会上的君臣上下、等级贵贱、仁义礼法,都是“天理自然”,遵守名教也就是顺随自然。郭象有圣人“游外冥内”之说,认为“游外”是崇名教,“冥内”是任自然,二者“外内相冥”,则名教与自然合为一体。

言意魏晋时期有所谓言意之辩,探索物象、语言、思维的关系以及语言能否表达真理的问题,具有认识论与方法论的意义。《易传》曾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圣人“立象”以尽意。这本来指易卦的象、辞、义理而言。王弼加以引申,提出:“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王弼“忘言”、“忘象”之说,强调把握义理的精神实质,而不拘泥于言辞,对提高理论思维水平有积极意义。但他把“言”、“象”仅仅作为得“意”的手段,没有充分注意“言”、“象”对深化认识的作用。西晋时欧阳建著《言尽意论》,认为“名”是用来指“物”的,“言”是用来明“理”的,“理得于心,非言不畅;物定于彼,非名不辨”。名与物、言与理的关系如同响与声、影与形的关系一样,是彼此一致的,所以言能尽意。这是用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对忘言忘象说的反驳,但对于“言”、“象”在尽意方面的局限性则认识不足。

形神先秦、两汉都对形神关系有所论述,魏晋南北朝时,随着

宗教观念与无神论思想的冲突,这个问题的争论又有发展。佛教宣扬“因果报应”,主张神不灭,认为人的精神不随形体的消灭而消灭。晋代僧人慧远说:神“感物而非物,故物化而不灭。”道教与佛教不同,主张炼形养神,修行成仙,长生不死。葛洪提出:“有因无而生焉,形须神而立焉。”寇谦之、陶弘景亦持类似观点,都致力于炼丹与医药,以求形神俱得超化,达到形不朽而神不灭的境界。南北朝时代唯物主义思想家着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与神不灭论展开了批判,主要代表是范缜。范缜著《神灭论》,提出形质神用说,从根本上否定了神不灭。他说:“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是则形称其质,神言其用,形之与神不得相异。”质是实体,用是作用,他认为作用是不可能脱离实体而独立存在的。范缜以“质用”关系说明形神,比较彻底地解决了形神问题。范缜的神灭论遭到了梁武帝萧衍组织的围攻,但是他坚持不屈,表现了战斗的唯物主义者和无神论者的坚定立场。

隋唐时期的哲学隋唐时期,适应全国政治大统一和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统治阶级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又大力提倡佛道二教,尤尊佛教,使以心性问题为核心的佛教哲学广为流传,其理论思维水平达到中国佛教思想史的高峰。与此同时,儒家学者展开了反对二教的斗争,斥佛教为夷狄之教,从维护民族传统意识出发,提出道统说,同佛教的“法统”相抗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迫使佛教中国化。三者对立,互相批判而又互相吸取,使哲学上争论的内容更加广泛。这一时期的哲学突出探讨了如下问题:

心性、理事隋唐时代,国家统一,寺院经济高度发达,佛教进入鼎盛阶段,佛教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不同的教派。一些富有哲学思想的宗派,着重通过阐发心性问题,否定客观世界的真实性,劝导人们加强主观修持,以达到成佛境界。佛教各派理论纷纭繁杂,归结起来约可分为:介绍印度佛学的唯识宗,中国化的天台宗、华严宗和禅宗。

唯识宗由玄奘及其门人窥基创立,着重介绍并宣传印度佛教的唯识学说。特点是强调境不离识,认为感觉或意识的对象不能脱离感觉或意识而独立存在;强调凡夫只有转识成智,才能成佛。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宗教哲学。

天台宗、华严宗及禅宗都认为,人心为万物的本原。人心即“真心”,其自性“本觉”,始终不坏,只为凡夫的妄念所蔽障。如果息灭妄念,使觉性自然复原显现,就能成佛。天台宗继承并融通了印度大乘佛教的思想,认为事物现象都由因缘和合而生,是空无,是假名,了解空假即是中道。它重视心的作用,认为千差万别、包罗万有的三千世界都存在于意念活动的瞬间,名为“一念三千”;还认为心可以从空、假、中三个方面来看待事物现象,称'一心三观’。空、假、中三层道理相即相通,互不妨碍,谓之“三谛圆融”。实际上坚持事物现象为心所现的唯心主义。华严宗以“法性”为现象的本原,认为它不依条件的改变而变化,并且认为现象的本性和现象的外相圆融无碍,同为真心所现。由此又提出“理”、“事”两个基本哲学范畴。事指万事万物,理指统摄一切事物的本体。因为理是事的本体,事是理的显现,两者是统一的和互不妨碍的,所以谓之“理事无碍”。千差万别的事物都是同一本体的体现,所以事与事也互相交融,谓之“事事无碍”。华严宗虽然也有一些辩证法,但最终陷入唯心主义的诡辩。禅宗的创始人慧能以心净自悟为立论的哲学基础,说:“人性本净,为妄念故,盖覆真如,离妄念,本性净”,“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这就是见性成佛的顿悟说。慧能提倡成佛的简易法门,使佛教禅宗在唐代后期广泛流行起来。佛教的学说对于宋明时代的唯心主义哲学有重要影响。

道统与法统唐代始终存在儒佛之争。佛教为了维护自己的神学体系,曾编造了一个由历代祖师一脉相承的传授体系,称为“法统”。唐代中期,韩愈为了对抗佛教,著《原道》,提出了儒家道统说,谓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依次相传,孟子之后,道统中断,结果使佛老学说统治了人们的头脑。韩愈以继承孟子自居,认为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恢复和发扬儒家的“道统”。所谓“道”,即仁义道德,他在《原道》中说:“博爱之谓仁,行而宜之之谓义,由是而之焉之谓道。”韩愈认为,只有儒家“道统”才是正统,是封建社会唯一合法的思想。他批判佛老的“清净寂灭”之道,反对佛老“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主要锋芒指向佛教,把“先

王之教”同“夷狄之教”对立起来,以激发民族的意识与感情。他不能容忍“举夷狄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韩愈在佛老盛行的时期举起复兴儒学的旗帜,对于以后思想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天人关系柳宗元、刘禹锡重新提出天人关系问题,对天人感应论展开了批判。柳宗元明确提出,天无意识,不能“赏功而罚祸”。谈到天地起源问题时,他认为,“上下未形”之时,“惟元气存”。刘禹锡提出“天与人交相胜”的学说,认为强者制服弱者是自然规律;建立礼义法制,赏善罚恶,是社会准则。刘禹锡初步论述了自然规律与社会准则的区别。他的结论是“天与人不相预”,天不能“预乎治乱”;人不能“预乎寒暑”,反驳了天人感应的迷信,柳宗元、刘禹锡关于天人关系的见解是唯物主义的,他们运用朴素的辩证法,较前有所深入,但没能从唯物主义观点对佛教唯心主义进行分析批判。

宋元明清时期的哲学唐末社会矛盾激化,爆发了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扫荡了门阀世族的势力。经过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北方的契丹族与女真族相继建立了辽、金政权,与宋对峙。蒙古族兴起,兼并金、宋,建立了统一的元政权。朱元璋利用农民起义,建立了明王朝,恢复了汉族统治。李自成领导农民起义,灭亡了明朝。满族乘机入关,建立了清政权。宋元明清时代是汉族与少数民族经过斗争而达到融合的时期,阶级矛盾与民族矛盾交互错综,官僚地主掌握着政权,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明代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阶级斗争更趋复杂化。宋元明清时代,科学和艺术都有高度发展,哲学思想也达到了新的高峰。

宋元明清哲学是以理学为特征的。理学思潮兴起于北宋中期,南宋时有了进一步发展,元、明、清时期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哲学,清代中叶逐渐衰落。理学以儒家孔孟学说和《周易》的哲学为基础,吸取道家和佛教的思想资料,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理学普遍讨论“形而上”同“形而下”的相互关系一类理论问题,同时又很重视现实社会和人生问题,它在总结以往哲学,特别是玄学和佛学理论的基础上,以独特的方式更加深入广泛地讨论了各种哲学问题,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哲学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哲学,除了理学外,还有其他潮流。各学派之间既有对立和斗争,又有相互影响和渗透,主要是围绕理气、心性、知行、两一、古今等问题展开的。

理气、道器理与气,是宋代哲学探讨世界本原的一对范畴。张载以“气”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王安石以“元气”为体,以“冲气”为用。程颢、程颐以“理”为最高范畴建立哲学体系。朱熹兼采张、程,以理为第一本原、气为第二本原,形成一个庞大的哲学体系。明代罗钦顺、王廷相对程朱理学有所批判,强调“理在气中”。明清之际的王夫之以及后来的戴震都肯定气是第一性的,理不能脱离气而独立存在。

理气范畴导源于宋初易学的发展。周敦颐在其《太极图说》中提出了天地万物生成演化的图式,对后世发生了重大影响。他以无极为世界的最高本原,认为“无极而太极”(另一版本作“自无极而为太极”),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相互作用而生五行,阴阳五行生成万物,人是万物中最灵者。无极指无形无象,太极指最高最大。无极与太极的关系,因原文语意不明,后人有不同的解释。周敦颐以阴阳为“二气”,以五行为“五气”,太极是不是气,他没有说明。朱熹作《太极图说解》,把太极解释为“理”。而周氏在所著《通书》中谈到理时,未说理即太极。但朱熹的解释却产生了深远影响。邵雍也从易学入手,建立其哲学体系。提出“道为天地之本,天地为万物之本”。又说“道为太极”、“心为太极”,把心与道统一起来。他的观点对程朱都有一定影响。

张载以“气”的变化说明世界的万事万象。他在《正蒙》中批判了道家“有生于无”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佛教否认客观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提出“太虚即气”的观点,肯定“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把气看成是物质性的客观存在,认为气具有“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即运动变化的功能;气的聚散变化过程谓之道;还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法则,称之为“理”。理是“物之理”,“理不在人皆在物”。张载哲学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性质。

程颢、程颐继承并改造了先秦哲学中“理”的范畴,认为天地万

物统一之“理”是宇宙的本原。二程所说的理具有自然规律和道德准则的双重涵义,认为二者是同一的。程颢提出“天者理也”的命题,指出“道”与“器”的区别,承认二者的统一关系。程颐严格区分“形而上”与“形而下”,认为“气”是“形而下”的,不是世界的最高本原;“理”或“道”是“形而上”的,是天地万物的最后根据。朱熹更明确地说:“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气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他认为从形而上下的关系来说,应说“理是本”。朱熹又宣扬“理在事先”、“理在物先”,肯定理对于客观事物的第一性。程朱的理气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

罗钦顺对程朱理学提出了批评,肯定理在气中,指出:“盖通天地,亘古今,无非一气而已”;认为气有动静、往来、阖辟、升降的变化,形成万物万事,气的运动变化有一定秩序,这就是理。理不是气外的另一个实体。与罗钦顺同时的王廷相肯定气是唯一的实体,认为“天内外皆气,地中亦气,物虚实皆气,通极上下,造化之实体也”。他提出“理载于气”的命题,反对“理可离气而论”的观点。程朱强调“万物一理”,而王廷相认为“天地之间,一气生生,而常而变、万有不齐,故气一则理一,气万则理万”,肯定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理。王廷相推崇张载之学,他的理气学说是张载哲学的进一步发展。王夫之把张载学说发展到了更高水平。他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气外更无虚托孤立之理也”,认为理依凭于气,不能脱离气而存在。王夫之还提出“天下惟器”的命题,说“天下惟器而已矣,道者器之道,器者不可谓之'道之器’也”。他明确地把道归结为具体事物的规律,从属于客观事物。

清代颜元、戴震是反理学的思想家。颜元说“理气俱是天道”,认为理与气是道的不能分离的两个方面。戴震肯定张载以气化为道的观点,认为气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这就是理,就是道。他强调理是事物之间的区别,说“理者察之而几微,必区以别之名也”,“是故明理者明其区分也”,不承认超越一切事物的形而上的理。

理气、道器问题,以中国特有的形式表述了哲学的基本问题。“气”、“器”指物质存在,“理”、“道”指客观规律,气、器是

理、道的物质基础,理、道是气、器的运动规律。程朱学派颠倒了物质与运动规律之间的关系,同颠倒思维与存在的关系一样,属于客观唯心主义思维路线。罗钦顺、王廷相,特别是王夫之等,不承认有脱离物质存在的规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思维路线。

心性、心物宋明理学继承孟子的观点,又受佛教思想的影响,注重研究心性以及心物关系的问题。张载首先提出关于心性的学说,认为天地万物有统一的本性,此性就是变易,说“性与天道云者,易而已矣”。人禀受这统一的性,叫作“天地之性”;人由于身体结构而形成的性,叫作“气质之性”。张载认为人有性又有心,心的特点就是知觉,知觉是“内外之合”,即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外物引起的,说“人本无心”,“因物为心”。张载又提出“心统性情”的命题,认为心包括性与情;从一方面说,心包括性,从另一方面说,性又是心的来源。

程颢也区别“天命之性”与“气禀之性”,以为“天命之性”就是理。程颐提出“性即理也”的命题,认为性的内容是仁义礼智。他认为“性之有形者谓之心”,心是性的具体化;心有体、用两个方面。朱熹继承张、程的学说,也把性分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张载所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是气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不同,朱熹所谓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则是理与气的不同。朱熹详细论述了心与性的关系,认为心之“体”是性,心之“用”是情;有理有气然后有心;心是人的知觉,“有知觉谓之心”;心的存在有待于气,“理与气合,便能知觉”。他否认心即理,认为心与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但心中有性,性才是理,所以说心中含具万理,“理具于心”。

陆九渊提出“心即理”的命题,认为心性非二,心即是性,性即是理,所以心亦是理。他进一步推论说:宇宙只是一理,而此理即在吾心之中,所以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他还认为,仁义礼智之心即是本心,主张“发明本心”。以其主观唯心主义与朱熹的客观唯心主义相抗衡。明代王守仁继承陆氏学说,更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否认客观世界与客观规律,宣扬主观唯心主义的“心学”。

明清之际主张“理在气中”的思想家,反对程、朱所讲“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的区别,认为性即是气质之性。王夫之说:“气质之性者,犹言气质中之性也。”颜元强调“非气质无以为性,非气质无以见性”。戴震还提出关于性的新定义,说“性者,血气心知本乎阴阳五行,人物莫不区别焉是也”,认为性的内容就是血气心知。他既不承认程、朱所谓“性即理”,也不承认陆、王所谓“心即理”,而认为理是外在的、客观的,存在于事物之中,不存在于心中;但心具有认识作用,能辨识客观事物中的理。他说“理义在事情之条分缕析,接于我之心知,能辨之而悦之”。这是关于心的新观点,是对心性学说的唯物主义总结。

闻见、知行中国传统哲学中所谓“知”,即是指认识,包括对一般事物的认识和对道德的认识。所谓“行”是指行为,包括日常生活中的一般行为和道德行为。张载论知,分别了见闻之知与德性所知。认为见闻之知是“耳目内外之合”,是关于事物的认识;“德性所知”是“合内外于耳目之外”,是关于天道的认识。他没有直接谈到知行问题,而是强调认识与道德的联系;强调“德性所知”来自道德修养,否定德性所知与见闻之知的联系,陷入神秘的直觉主义。程颐也区别“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他所说的“德性之知”主要是对“理”的认识,同张载所谓“德性所知”有一定区别。程颐论求知方法,强调格物,说“今人欲致知,须要格物。物不必谓事物然后谓之物也,自一身之中,至万物之理,但理会得多,相次自然豁然有觉处”。认为只要研究了自己身心和天地万物之理,就能觉悟最高本原之理了。程颐着重讨论了知行关系,认为行“须以知为本。知之深则行之必至”,主张知先行后。朱熹继程颐后,也认为致知方法在于“即物而穷其理”,“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至乎其极”,然后“一旦豁然贯通”,就达到最高认识了。朱熹注意了知行的关系,认为知在行先。他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陆九渊认为朱熹“即物穷理”的方法过于烦琐,主张直接求理于心。他认为“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能反省内求,此“理”自然明白起来。陆九渊也主张知先行后说。王守仁提出“知行合一”

说,强调知行不是二事,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又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实际上是抹煞知与行的界限,以知为行。王夫之批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论,认为“其所谓知者非知,而行者非行也”,是“销行以为知”。他指出:知行“相资以互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依赖。二者之中,行是基础,“知也者固以行为功者也,行也者不以知为功者也;行焉可以得知之效也,知焉未可以得行之效也”。他肯定行先知后。这是宋元明清时代对于知行问题的唯物主义总结。

两一、变化先秦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在宋元明清时代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张载提出“一物两体”说,认为气是对立的统一体。由于对立,所以产生变化;由于统一,所以变化神妙不测。他还认为,由对立统一引起的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显著的,称之为变;一是细微的,称之为化。变与化相互转化,构成事物的发展过程。程颢强调“天地万物之理,无独必有对”。又说:“必有对待,生生之本也。”肯定对立是变化的根源。程颐强调“物极必返,其理须如此。有生便有死,有始便有终”。认为事物的发展,达到一定限度,必然转向反面。朱熹更提出“一中有对”之说,认为东西、上下、寒暑、昼夜、生死,“皆是相反而相对”。“一便对二,形而上便对形而下。然就一言之,一中又自有对。且如眼前一物,便有背有面,有上有下,有内有外,二又各自为对。”他所说的一中之对即是内在矛盾。朱熹所举事例主要是静止状态的对立,但也承认对立是变化的根源,他说:“凡天下之事,一不能化,惟两而后能化。”这是对于张载学说的发挥。王夫之以“大辨”与“至密”说明一切对立面的相互关系,认为对立面一定是有根本区别的,可谓“大辨”;二者又是密切联系的,可谓“至密”。他又指出,“两端”的统一是两者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关系,并非另有一个统一体把两者结合起来,“非合两而以一为之纽也”。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观点。

古今、理势朱熹和陈亮就三代与汉唐的历史评价问题展开论辨。朱熹推崇夏商周三代,卑视汉唐,他认为秦汉以后,“千五百年之间,尧舜三王周公孔子所传之道,未尝一日得于天地之间”。陈亮则认为

“汉唐之君,本领非不宏大开阔,故能以其国与天地并立”。朱熹尊古卑今,宣扬历史退化观点,是错误的,但在其中含有批评现实政治的意义。程朱认为三代先王之道有永恒的价值。明代王廷相提出“道有变化”的新观点。他指出,道是气中之道,“气有变化,是道有变化”。他举例说:“揖让之后为放伐,放伐之后为篡夺,井田坏而阡陌成,封建罢而郡县设,行于前者不能行于后,宜于众古者不能宜于今。”认为道是因时而变的,肯定了古今制度变化的必然性。王夫之也肯定道是随时代而改变的,说“洪荒无揖让之道,唐虞无吊伐之道,汉唐无今日之道,则今日无他年之道者多矣”。他认为,历史的发展过程有其必然的趋势和内在的规律。他提出理与势统一的观点,认为“势之顺者即理之当然者已”,“只在势之必然处见理”。肯定了历史规律即在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之中。这是中国古代历史观中最深刻的思想。

宋元明清时期最主要的哲学范畴是气、理、心。张载、王安石、罗钦顺、王廷相、王夫之、戴震以气为最高范畴:程颢、程颐、朱熹及其弟子以理为最高范畴;陆九渊、王守仁及其弟子以心为最高范畴。以气为世界本原的是唯物主义,以理为世界本原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以心为世界本原的是主观唯心主义。此外还有注重功利的学派,主要代表是陈亮、叶適、颜元、戴震等,他们强调“事功”,“实用”,是反理学的思想家。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唯物主义的,但相对而言,缺乏完整的理论体系。

中国近代哲学

中国近代经历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时期。

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经过太平天国革命、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到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权,结束了连绵2000余年的封建专制。但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并没有完成。从1919年“五四”运动起,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此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曲折的斗争道路,终于取得

中国哲学史知识点

第一编先秦时期的哲学发展 内容提要 中国哲学的思想源头,可以追溯三代之时。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哲学获得了第一次大的发展,产生了不同的哲学派别,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自己的哲学传统,对后世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一章中国哲学的发生 1.在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在“三皇五帝”的传说中,就表现出了中国思想发展的最初内涵与性格特征。 2.殷商与西周,都以氏族社会为基础,但在观念形态上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殷人以“帝”为最高信仰,而周人“祈天”的同时却提出了“敬德”的观念。殷周之际的中国思想世界的这一变化,在中国最古老的两部著作───《尚书》与《易经》中集中体现出来。 3.春秋时期出现了社会结构的大变动。这种社会结构的大变化,反映在思想观念上表现为由宗教走向理性。这一思想过程在《诗经》中鲜明地反映出来。 4.进入战国时期后,改革变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结构大变动,出现了新兴的中国古代知识阶层───士阶层。时代的变迁与士阶层的兴起,促成了中国思想世界的空前活跃,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格局。对春秋战国时期哲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主要有儒家、墨家、道家、名家、法家及阴阳家。 第二章孔子创立的儒家哲学 1.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是儒家学派的开创者。由他的学生们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保存了孔子的言论思想,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文献。 2.孔子的哲学观念结构集中体现在“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一语中。孔子一方面认可“命”,表现出中国人的思想由尊“天”到信“命”的观念变化;另一方面则第一次鲜明地凸显了“仁”,形成了一个仁学体系。孔子以“爱人”为“仁”的基本含义,其“仁学”体系具有如下特征:一是“仁”的情感性,二是“仁”的普遍性,三是“仁”的族群本位性,四是“仁”的实践性。 3.孔子对何以成“仁”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形成了他的“为仁由己”的道德哲学与“为政以德”的政治哲学。 4.孔子的思想对以后中国哲学、中国思想、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孔子以后,儒家学者们从不同方面展开了他的思想,形成了儒门的分化,也促成了儒学的发展。 第三章老子奠基的道家哲学 1.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开创者。多数研究者认为,老子即较孔子年长的老聃。《老子》一书记载了老子的思想,但其成书有一过程,并非一人所著,亦非一时所成。《老子》有多种文本,既有传世本,也有近30年出土的帛书本和竹简本。

中国哲学史——孔子思想整理

孔子 正名思想 1 思想的社会历史背景 孔子把春秋时代,看做是“礼坏乐崩”,臣杀君,子杀父,“邪说暴行”不断发生的大乱局面。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二、正名思想 (一)正名思想的提出要制止上述的“邪说暴行”的流行,就必须恢复周礼的权威,重新肯定宗法等级制度的秩序,而其要害就是要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子路》 (二)周礼及正名 1、所谓周礼,就是西周统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节等。其中心内容就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等级制、分封制和世袭制。“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八佾》“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阳货》 2、正名 (1)具体内容——“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 孔子就想提出这个理想标准的“名”来纠正那些不符合周礼情况的“实”。这种用名以正实的观点,就是后来所谓的“名教” (2)目的——孔子提出“正名”思想,以求恢复周礼所制订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 对于君,就应强调君就应该享受的权利:对鲁昭公评价的“知礼” 对于臣,就应强调臣应该尽的义务:对季氏的“是可忍孰不可忍也。” 三、复兴周礼不完全因袭周礼 完全因袭,已不再能充分地发挥周礼的作用了,所以,他对周礼有一定的补充和发展——“损益” (一)正名(上述)——使周礼的指导思想更集中、更明确、也更理论化 ※特别提出要掌握周礼的这种思想实质——“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 (二)对周礼的发展的补充和发展表现在强调道德教化。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为政》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宪问》 即而运用礼治德化和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就可以预防犯上作乱于事前,也即加强人们对自身行为的道德感和人的自觉行为,反对专以政令、刑罚治国。 (三)举贤才的思想 周礼的世袭宗法等级制度完全是“亲亲”的,孔子主张在维持的原则下,在一定程度内实行“贤贤”人微言轻补充。 “近不失亲,远不失举” (四)为了复兴周礼的对其另一个补充和发展是提出“仁”作为礼的内容。 “人而不仁,如礼何?” 仁是所谓德化的具体内容。孔子关于仁的思想的系统发挥,构成了其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他思想最有特 色的地方。 仁学思想 ※比较全面的论述——“克已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 首先:说明仁的基本性质和内容——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于礼的规范。 其次:说明仁的一个特点——求仁完全是自觉的,由自己决定。不依靠他人。 最后:进一步,求仁的具体条目,视听言动 一、孔子说仁的性质时,强调了从政治的角度理解仁,即只有恢复礼制,巩固礼所制订的政治秩序的行为才能叫做仁。 (一)作为统治者要求达到仁的标准的具体要求特点——恭、宽、信、敏、惠 子张问仁,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要保持统治贵族的尊严与权威——恭、信、敏 仁在这两方面的作用也就是礼的作用,所以他又说:对于统治者这方面来说又要善于使用人民——宽、惠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 “使民”“利民”“安民”“教民” 驾驭人民达到礼的标准正是从这个角度说:“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宪问〉

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哲学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华夏文明 的发展阶段。几千年来,中国哲学经历了多个不同的学派和思想流派 的嬗变与融合。本文将从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古代 先哲的思想贡献、主要学派的形成和演变以及中国哲学对当代社会的 影响。 一、古代先哲的思想贡献 古代中国哲学的起源与众多先哲的智慧和思考密切相关。他们不仅 思辨各种问题,还形成了独特的思想体系。孔子的儒学理念强调人伦 关系和和谐,主张以仁爱和孝道为核心来构建社会秩序。老子的道家 思想提倡顺应天道,以无为而治,追求自然的无限包容和平衡。庄子 则深入探索人性与自然的关系,主张顺应自然而活。 二、主要学派的形成和演变 中国哲学史上形成过多个重要的学派和思想流派。著名的还有墨家、法家、名家和兵家等。孟子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性善论”和“四端论”,并对社会政治提出了改革建议。墨子则强调兼爱和非攻的理念,主张以大公无私的精神来构建社会秩序。荀子在儒家 的基础上发展了性恶论,强调人性的恶劣和道德教化的必要性。 随着历史的演进和时代的变迁,这些学派和思想流派并不是完全独 立地存在,而是相互影响、融合的关系。例如,汉代儒家学派与道家、

法家思想的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以及政治理论。这种融合和变革不断推动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和进步。 三、中国哲学对当代社会的影响 中国哲学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深远的影响。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国哲学的思想价值再次受到重视。儒家思想的强调人伦关系和和谐,对于现代社会中的个人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仍具有借鉴意义。道家思想的追求自然和平衡,可以启发人们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内心平静。佛教的修心养性和学会放下,更能帮助人们在复杂纷乱的社会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满足。 总之,中国哲学的起源和发展贯穿了几千年的历史。古代先哲的智慧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哲学的基石,主要学派的形成和演变使其更加丰富多元。同时,中国哲学对当代社会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深入理解和研究中国哲学,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当代社会中的挑战,追求个人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年轻一代的持续努力和关注。希望未来的中国哲学家们能够在现代社会的背景下继续弘扬中国哲学的智慧,为构建一个更加和谐、繁荣、有意义的社会做出贡献。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填空 1、道德三经:老子《道德经》、庄子《南华经》、列子《冲虚经》 2、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程颐、程颢、朱熹 3、墨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兼爱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思想:道 4、两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董仲舒、王充 5、王充的元气自然伦:元气是天地万物的本原(1)王充提出了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乃至人都是元气构成的;(2)“元气”的聚散分合造成了自然万物的生灭变化。(3)气的厚薄精粗的差异,构成了各种不同的自然万物。 6、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天道远,人道迩”是子产的观点。(天人关系) 7、新六艺:诗、书、礼、易、乐、春秋 8、旧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9、陆王心学的代表人物:陆九渊、王阳明 10、商周哲学时期意识形态领域里占据了支配地位的是宗教世界观 11、19世纪日本最早的西方传播者西周首次用汉字“哲学”表示源于古希腊、罗马的西方哲学学说,中国的晚清的黄遵宪、康有为等人将这一名称介绍到中国以后,中国哲学界逐渐开始用它来表示古今中外的哲学学说。 12、二程整个学说的基础和核心范畴:天理或理 13、宗法等级制度的内容: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 14、孔子的启发式教学:

名词解释 1、忠恕:“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恕”就是用推己及人的方法,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 2、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实生物”指不同的物质元素的结合产生出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 这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同则不继”指把性质相同的物质元素凑合在一起只能增加数量,而不能产生新的事物。 3、天人关系:天人关系问题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天人关系问题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一是天人相分,还是天人合一;二是“天”自然之天,还是人格之天。 4、顿悟成佛:是以“本性是佛”作为理论基础的,慧能认为从“迷”到“悟”是一瞬间实 现的,在刹那间就可以成佛。 5、天人相分:天人之中人为贵,“天”是自热之天,人可以“制天”、“胜天”,这是朴素唯 物论的观点。天与人各有各的职能和领域,互不干预。 6、涤除玄览:要人把内心打扫的干干净净,不受一点外来干扰,像一面最清澈的镜子不沾 一点灰尘,只有这样才能理解道德真谛,把握道。 7、心即真如:“真如”佛教名词,绝对不变的本体。慧能认为,心就是本体,心外别无本体。 现实世界的一切都依存与人的心中,一切事物和现象的产生,都源自于人的主管内心。 8、法、术、势:“法”是治国之本、是核心,指记录在文献中,由政府有关部门执掌并广布 于百姓的赏罚条文,是臣民所必须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术”是暗藏于国君心中,用来检查群臣的言行举止心态,以便驾驭他们的技巧。 “势”指君主所处之势位,或君主所掌握的统治权力。 9、为学与为道:把人去追求具体事物的知识称作“为学”;“为道”认识能产生宇宙万物的“道”。 10、反者道之动:向相反的方向发展,是“道”的运动规律。“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的 核心,揭示了世界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因和动力就是“反”,揭示了事物运动的规律性。11、周礼:周礼是周公制定的。周礼是一整套经济、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礼节仪式等。其 基本内容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奴隶主贵族等级制度和以奴隶主贵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 12、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以不同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 13、二程的天理:“理”是宇宙最高本原。“天理”是永恒存在的宇宙实体。是万物的根源是 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精神实体,是客观事物的规律,是封建伦理规范的总称。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史 中国哲学的特色 第一、合知行。 第二,一天人(天人合一)。 第三,同真善。 第四,重人重天而不重知论。 第五,重了悟而不重论证。 第六,既非依附科学亦非依附宗教。 中国哲学史分期 1.冯友兰:子学时代、经学时代。 2.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清代朴学等 今人多借鉴社会史分期的方式,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一)先秦时期:这是中国哲学的产生期,奠定了中国哲学的基本方向。 (二)由秦汉统一到1840鸦片战争长达两千年之久的封建社会时期,中国封建时代的哲学得到长期的、丰富的、系统的、成熟的发展,经历着由盛到衰的过程,而为世界哲学史所仅见,形成中国哲学的独特风貌。(三)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中国近代,适应着这个亘古未有的历史巨变,出现了亘古未有的新旧思潮大论战。 (四)从1949年至今。在这个时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在全国人民中传播开来,进入空前广泛介绍和发展的新时期。 先秦诸子哲学 “轴心时代”中国哲学诸子学派简介1、先秦诸子学派的划分: 汉初,司马谈在《论六家要旨》中第一次较系统地把以前各学派划分为六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并对各家的长短作了若干品评。 其后,班固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七略》作《汉书·艺文志》,在《诸子略》中把先秦学说分为若干家,即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十家。 2、划分各家的标准 其一、他们认为,“诸子出于五官”,如认为儒家“盖出于司徒之官”,道家“盖出于史官”;法家盖出于理官,等等。这种标准脱离社会关系,阶级关系和政治关系,纯主观的从“侍君事主”的好恶出发。 其二,依据他们所概括的各家学说的特点来划分,如说儒家是“游文于六经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道家是“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绝去礼学,兼守仁义”,法家是“信赏必罚,以辅礼制”,“无教化、去仁爱、专任刑法”,等等。他们对各家学说进行了一定的概括,有一定的贡献,但只是触及了各家学说形式上的某些特点,并没有揭示出各家学说的思想实质。 孔子 孔子的仁学思想 (1)仁的基本内涵: 首先,仁的根本涵义是“爱人”。 其次,“亲亲”是仁的一条基本原则。 再次,仁与礼的关系。仁是礼的内在实质,礼是仁的外在形式。 第四,仁又是一种自觉的主体道德意识。所谓“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第五,仁还涵养了社会公正的要求和“刚直不阿”“正道直行”“诚实无欺、忠厚严肃”的品质。

中国哲学史教程

中国哲学史教程 摘要: 一、前言 二、中国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1.古代哲学 2.中古哲学 3.近现代哲学 三、主要哲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1.儒家 1.孔子 2.孟子 3.荀子 2.道家 1.老子 2.庄子 3.法家 1.韩非子 2.商鞅 4.墨家 1.墨子 5.名家

1.公孙龙 2.惠子 6.佛家 1.佛陀 2.僧肇 3.玄奘 四、中国哲学史的影响与意义 五、结语 正文: 【前言】 中国哲学史教程旨在概述中国哲学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中国哲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思想内涵。通过学习中国哲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为今后的发展提供智慧与启示。 【中国哲学史的发展阶段】 【古代哲学】 古代哲学主要分为儒家、道家和墨家等流派。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提出“仁”的观念,主张爱人、克己复礼;孟子则提倡仁政、民本思想;荀子强调礼教、人性恶论。道家学说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墨子创立墨家,提倡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 【中古哲学】 中古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与本土的儒、道学说相互影响。佛教强调心

性、因果、轮回等观念,对中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唐代玄奘法师翻译大量佛经,推动了佛教的传播与发展。 【近现代哲学】 近现代,中国哲学受到西方哲学的冲击,出现了一批有影响力的哲学家。如冯友兰、梁漱溟、胡适等,他们致力于融合中西哲学,发展出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国哲学。 【主要哲学流派及代表人物】 【儒家】 儒家学说是我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孔子提倡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规范,主张为政以德。孟子提出性善论,强调仁政、民本思想。荀子则主张人性恶,强调礼教的重要性。 【道家】 道家学说的创立者老子主张道法自然,提倡无为而治。庄子强调顺应自然、逍遥游,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法家】 法家学派以韩非子为代表,主张法治、权谋、严刑峻法。商鞅提出变法思想,强调国家利益至上。 【墨家】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节用等思想,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名家】 名家学派主要研究名实之辨,代表人物有公孙龙和惠子。公孙龙提出白马非马的命题,强调名实相符;惠子则主张合同异,认为万物皆有相同之处。

中国哲学史重要思想总结

中国哲学史重要思想总结 中国哲学史是中华文化宝库中重要的一部分,代表了中国哲学家们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人生、世界、道德、政治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和智慧结晶。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向你总结中国哲学史中的一些重要思想。 首先,孔子的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儒家思想强调道德伦理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孔子认为,人是可以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来改善自身,并通过仁爱之道来建立和谐社会。他提出了“仁爱”、“君子”、“礼”等重要概念,并注重 家庭、教育、礼仪等方面的培养。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主流思想。 其次,道家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中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流派。道家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认为“道”是宇宙的根本和原则,是人生的指引。道家注重修养自身、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提出了“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重要概念。道家思想对中国文化 和哲学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并与儒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哲学史上的两大流派。 再次,墨家思想也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墨家强调礼义,主张兼爱和平等,反对战争和暴力。墨子认为,统治者应该以身作则,充当人民利益的代表,实现和平、公正和共荣。墨家思想对中国古代的政治和社会秩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并在一段时间内与儒家思想竞争。 最后,中国哲学史中还存在着一些其他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思想

家。例如,法家思想强调法治的重要性,主张以法律来规范社会秩序;兵家思想关注战争和军事战略,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战争的理论和策略。此外,道教、纵横家、名家等也都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和贡献。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宝贵遗产,其中蕴含着众多思想家们的智慧和对人生世界的独特理解。儒家、道家、墨家等思想流派和各种重要的思想家,对中国的政治、社会、伦理、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这些哲学思想不仅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对世界哲学和人类思维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因此,我们应该认真学习和研究中国哲学史,以便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人类智慧。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 一、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与流变 国古代哲学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古代哲学萌芽于殷周,西周初年的《尚书.洪范》就提出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作为构成世界最基本的事物。殷周时期的《周易》,就有了原始的“阴阳”观念,《易经》从人们生活经常接触的自然界中选取了天(乾)、地(坤)、雷(震)、山(艮)、火(离)、水(坎)、泽(兑)、风(巽)八种东西作为说明世界上其他更多东西的根源,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同时,它又以上述八卦来说明自然现象和社会关系,体现了朴素辩证法思想。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蜂起,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哲学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在此基础上,中国哲学在其两千多年的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的哲学家和哲学流派,他们各自体现了时代的精神面貌,成为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不同基因,至今仍然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有以下四个时期的哲学思想:先秦哲学、两汉经学、佛教哲学、宋明理学。 1、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主要指先秦至汉初这一时期的哲学。在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环境下,产生了儒、道、墨、名、法、阴阳、纵横、农、杂等各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儒、墨、道三家。 先秦的儒家也往往被称之为原始儒家,发端于孔子,其代表人物还有颜子、曾子、子思、孟子、荀子等,从原始儒家的的经典《诗》、《书》、《礼》、《乐》、《易》、《春秋》、《论语》、《孟子》、《荀子》、《礼记》等可以把握原始儒家的思想。 儒家的开山鼻祖是孔子,孔子儒学思想产生的时代是春秋战国时期,其时,“天下无道”(《论语.季氏》),周礼已崩溃。为了恢复周礼,实行自己的政治理想,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一整套学说。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很多,最基本的是仁者“爱人”和“克己复礼为仁”。(《论语.颜渊》) 仁的具体含义是“爱人”,即是一种博大的同情心,凡是人都有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总结 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年至公元前221年的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发展最为激烈和多样化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各个国家和学派陆续产生并发展起来,形成了具有独特特色的哲学思想。下面将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进行总结。 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的核心理念是仁爱和道德行为。儒家强调个人修养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认为通过教育和自我反省可以实现个人的道德自律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包括孔子、孟子和荀子。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道德经》为代表,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道的无为而治。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规律,不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注重个体的内在修养和自我解脱。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老子和庄子。 3. 墨家思想:墨家思想强调公平和爱的普遍性。墨家主张爱和利的平等,反对封建贵族的特权,倡导民主和平等的社会秩序。墨家认为通过实施非攻和亲亲亲敌敌敌的政策可以实现国家的安全和和平。墨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墨子。 4.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制和权力的集中。法家主张通过严格的法律和刑罚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和稳定,强调以法治国,以法制约统治者和被统治者。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韩非子和商鞅。

5. 名家思想:名家思想注重言辞和辩论技巧的运用,强调辩论和争论的重要性,提出了独特的政治理论和教育观念。名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公孙龙和公孙衍。 6. 兵家思想:兵家思想强调战争和军事的重要性,主张通过武力实现国家的安全和发展。兵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孙武和吴起。 7. 元亨学派:元亨学派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学派,强调人的本性和天命的关系,主张顺从天意。元亨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孟庄和弥修。 8. 阴阳家思想:阴阳家思想注重阴阳五行和天人合一的观念,强调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阴阳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有邹衍和东方朔。 以上是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的简要总结。这些思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地区发展,相互影响和交融,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丰富多元体系,为中国古代社会的进步和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精华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精华总结 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庞大的学科,涵盖了众多的思想流派和学派。它从远古的先秦时期,一直延续至今。本文将对中国哲学简史中 的各章进行精华总结。以下是各章的要点概括: 第一章:先秦诸子哲学 本章主要介绍了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众多思想家的不同观点和学 派相互交织,形成了中国哲学的初步体系。例如,孔子强调人道和仁 义道德,墨子提出了兼爱和非攻的理念,老子则主张虚无和无为。这 些思想家的观点奠定了后世中国哲学的基础。 第二章: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是中国古代哲学中最有影响力的学派之一。儒家思想强调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义道德和家庭伦理。孔子被尊为儒家学派 的奠基人,他的弟子们继承并发展了他的思想。其中,孟子主张天命 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则重视礼仪之道。 第三章:道家哲学 道家哲学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和追求道的境界。道家思想主张人与自然的自然和谐,强调“无为而治”和“道法自然”的原则。老子和庄子都认为,人应该摒弃功利主义和个人欲望,追求内心 真实的自我。 第四章:墨家哲学

墨家哲学强调兼爱和公平,提出了非攻的理念。墨子认为,社会应 该充满爱和友善,并消除战争和冲突。墨子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与儒 家和道家的观点相似,但强调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 第五章:名家哲学 名家思想代表了诸子百家中的一种观点。名家强调言辞的艺术和辩 论的技巧,他们认为通过辩论可以寻求真理。其中,荀子是名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他重视人的天性和道德修养。 第六章:纵横家哲学 纵横家的思想主张胜于德行和身份地位。纵横家认为人们应该善于 利用社会关系和权力,以达到个人的目标和利益。 第七章:法家哲学 法家的主要思想是以法治国,强调法律和秩序的重要性。法家认为,通过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明确的责任,可以维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提 高国家的治理能力。韩非子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以法治国”和“法者,天下之公器”的观点。 第八章:兵家哲学 兵家思想主要探讨战争和军事战略。兵家学派通过研究战争规律和 战略策略,提出了许多有关战争和国家安全的理论。 第九章:纪晓岚和庄子之争

试论中国哲学史学史

试论中国哲学史学史 中国哲学史学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发展历史的学科,包括研 究哲学思想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相关的文化、社会背景等。本 篇文章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传统哲学的起源 中国哲学史发展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周易和道家思想。周易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哲学经典,它提出了一些关于宇宙的基本观 点和哲学思想,如“天人合一”、“君子和而不同”等。道家思想 则强调人类应该与自然相融合,不追求功名利禄,追求心灵的自由 和意识的自主。 二、先秦时期的重要学派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出现了众多的 学派和思想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 家等。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强调仁爱之道和修身齐家,成为中 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伦理道德学说。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老子提出 了著名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强调顺应自然、心安于谷等。墨家 强调大同世界和兼爱,名家注重言辞和语言,强调词义的精准和准 确度。法家则倡导法治和严格的秩序,认为法律和规则是治理国家 的关键。 三、汉唐哲学思想的变化 汉唐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汉朝时期出现 了兵家、农家等思想流派,唐朝时期则出现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哲

学思想的进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政治上腐败,各种思想流派相互交错,哲学思想也逐渐多元化。 四、宋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 随着社会进一步的变化,宋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也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和变化。宋明时期认为知识和文化的核心是一种人文主义的思想,强调修身求道和注重学问。清代则崇尚理学,更加强调天命和道德的重要性。同时,西方的思想也进入了中国,并对中国哲学思想产生了影响。 总之,中国哲学史学史涵盖了中国哲学思想的发展历程,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当今中国的思想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中国哲学简史

中国哲学简史 一、中国哲学思想概述 儒家以仁、义、礼、智、信为其精髓,主旨是对于每一个面向社会的人,要求以礼仪、仁义以及一系列良好的品德来约束自己,以完善自身的标准来完善社会,使人能够向天靠拢来获得舒适自然的感受;而道家则是要求在完成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之后,升华于社会,回归到田林、山地等自然中去,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儒道互补的命脉由古到今一直贯穿于中国哲学史,实践到每个人的身上的具体形式,则是人必须在社会中竭尽全力完成自身被赋予的社会责任之后回归到大自然的环境中,达到无欲无求、名利不争的“无为”状态,也就是从“入世”到“出世”的转变。这一点与佛教最后达到的“涅盘”状态非常像,也是不执着、不贪欲,但是佛家达到了这个状态之后还需要回到社会中去,并尽可能地完善更多的人群来继续修行,并且佛教自魏晋传入之后才逐渐汉化,究其根本也是外来的哲学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上,同儒家、道家一同发展的还有法家、墨家、阴阳家等其他流派。法家要求以规范或法律来治理国家,墨家以严格的纪律和组织来武装自身,而阴阳家发展到后期与天文、占卜、五行等方术相关,具有了宗教迷信的性质而不能在哲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因此,儒、道两家从众多的学术流派中脱颖而出而成为中国社会中主导的 1/ 5

哲学思想。 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概述 (一)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的发展 大约在六七千年前的中国,在长江流域的多水地区就有干阑式建筑,干阑是独立的底层架空结构,底下架空的一层用来蓄养牲畜,人居住在上面而能够有效隔潮并且能防御野兽的侵袭;秦汉初期楼阁建筑的兴起,促使斗拱结构发展;北魏佛教传入,建筑明显受其影响并开始大量兴建寺庙、开凿石窟;转入唐代,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使唐代建筑气魄宏伟,开明之中又见严整;隋代留下的建筑物有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赵州桥。北宋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木构架结构,总结出了迄今为止最为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营造法式》。 (二)中国古代建筑设计特点 1。木构架结构 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创造出了独特的木结构形式,木构架结构的建筑是古代建筑典型的结构,主要有叠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木构架结构在屋顶与顶梁的交接处运用了一种特殊的构件——斗拱,其将屋面的承重由横梁过渡到立柱上,造型美观大方。 2。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中国古代宫殿、寺庙等高级建筑中经常采用华表、牌坊、铜狮等依附性建筑来衬托主体建筑的氛围,达到所谓主次分明、相 2/ 5

中国哲学史主要观点

中国哲学史主要观点 中国哲学史是指中国古代至现代的哲学思想发展历程,涵盖了众多学派和思想流派。在这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哲学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理论。本文将从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哲学史的主要观点,即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墨家思想和法家思想。 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中最为重要和影响深远的学派之一。儒家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伦理。其中最核心的观点是“仁”,即人们应当以仁爱之心对待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儒家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儒家思想强调道德的重要性,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教育、政治和社会伦理的观点。 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史的另一个重要学派,强调个体追求自我完善和与自然合一。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按照自然规律运行的,人应当顺应自然的道。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通过顺应自然的道来实现社会的安宁和个体的自我完善。道家思想的核心观点是“道”,即一种超越人类认知的普遍真理。道家的代表性思想家老子和庄子提出了许多关于人性、政治和自我修养的观点。 墨家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中独特的一支,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墨家认为,人应当以兼爱的精神对待他人,不分贵贱、亲疏。他们主张“以德服人”,通过道德的力量来影响和改变他人。墨家反对战争,

提倡和平与安定。墨家思想还涉及到对礼制、兵器、音乐等方面的观点,强调“节用”和“约用”。 法家思想是中国哲学史中另一个重要的学派,强调法律和政治的重要性。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认为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权威的基础。法家思想家提出了许多关于政治、法律、经济和军事的观点,强调权谋和实用主义。他们主张权力集中、严明法纪,以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统一。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史涵盖了多个学派和思想流派,每个学派都有其独特的观点和理论。儒家思想强调道德和社会伦理,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自我完善和与自然的合一,墨家思想强调兼爱和反对战争,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政治。这些观点和理论在中国哲学史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对世界哲学思想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各章节总结 中国哲学简史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著作,它涵盖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先秦、汉代、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思想流派和代表人物。下面,我们将从各章节的角度来总结中国哲学简史。 一、先秦哲学 先秦哲学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阶段,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孔子、荀子、墨子、老子等。先秦哲学的核心是“天人合一”,即天地与人类之间的关系。孔子提出了“仁”、“礼”、“义”、“智”等重要概念,他认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而荀子则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本恶,必须靠教育来改善。墨子则提出了“兼爱”、“非攻”等思想,主张爱人如己,反对战争。 二、汉代哲学 汉代是中国哲学史上比较重要的阶段,涌现了一大批思想家。汉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董仲舒、扬雄、韩愈等。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天命论”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天有所定,人有所命。扬雄则主张“两汉文化”,即将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融合起来。韩愈则提出了“文学复兴”、“格物致知”

等思想,他认为通过学习古代文化和研究自然现象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 三、魏晋南北朝哲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但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魏晋南北朝哲学的代表人物有王充、嵇康、陶渊明等。王充提出了“天人感应”、“物我两忘”等思想,认为人类与自然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物我相通。嵇康则主张“玄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心灵的修炼来达到超脱尘世的境界。陶渊明则提出了“田园诗歌”等思想,主张回归自然、过简单的生活。 四、隋唐五代哲学 隋唐五代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隋唐五代哲学的代表人物有韩愈、柳宗元、朱熹等。韩愈提出了“格物致知”、“经世致用”等思想,认为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柳宗元则主张“道学”,认为人类可以通过道德修养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标。朱熹则提出了“理学”、“致良知”等思想,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实践来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 五、宋元明清哲学 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哲学史上一个比较辉煌的时期,涌现了很多思想家。宋元明清哲学的代表人物有周敦颐、张载、王阳明等。周敦

中国哲学史内容

中国哲学史内容 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历程的学科,它涵盖了从先秦时期至现代的思想体系和理论。中国哲学史的发展源远流长,渊源于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思想体系,对于理解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先秦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的开端,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包括孔子、墨子、老子、庄子等。孔子提出了儒家思想,强调人的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强调仁爱、礼制和忠诚。墨子则提出了墨家思想,强调爱与利的关系,主张兼爱和非攻。老子和庄子则代表了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和道的境界,主张无为而治。 秦汉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有荀子、韩非子、王充等。荀子提出了儒家学派的附庸思想,主张人性本恶,通过教育和礼仪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韩非子则代表了法家思想,主张以法治国,重视法律的制定和执行。王充则提出了心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强调理性和道德修养。 隋唐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有颜之推、魏征、韩愈等。颜之推提出了新儒学,主张以道德修养为核心,通过读书、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魏征则主张以实际行动来改变社会,强调实践和务实。韩愈则提出了古文运动,主张以古为鉴,倡导文化复兴。

宋明时期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有朱熹、王阳明、李贽等。朱熹代表了理学派,主张以理治国,通过学习和思考来探索人生的意义。王阳明则提出了心学,强调心性的重要性,主张实践和内省。李贽则提出了新儒学,主张以诗词和文学来表达人的情感和思想。 清代是中国哲学史的收尾阶段,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有康有为、梁启超、胡适等。康有为提出了中国近代化的思想,主张借鉴西方的科学和政治制度来改变中国的命运。梁启超则主张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强调文化自信和民主。胡适则提出了新文化运动,主张以科学和民主来改变中国的传统观念和体制。 总的来说,中国哲学史是中国古代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化和思维方式的特点和精髓。通过研究和理解中国哲学史,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中国的文化传统和思想方式,对于推动中国的现代化和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提纲)

中国哲学史(提纲) ――宗白华 绪论: 第一节哲学与哲学史 第二节哲学史研究法 第三节中国哲学史的时代划分 一、春秋战国时代 二、秦汉至鸦片战争 (一)秦汉(初期专制主义封建时代) (二)魏晋南北朝(门阀封建时代) (三)隋唐五代(新中央集权制度成立时代) (四)宋元明(专制主义封建制度停滞时代) (五)明清之际至鸦片战争 三、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 四、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五、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 第一章:春秋战国哲学思想及社会背景 (此章主要讲此时代的社会背景,略过) 第二章:孔子 第一节孔子的时代 第二节孔子的哲学 一、仁――忠恕 二、礼与正名 三、天与命 四、孝 五、政治理想 第四节孔子哲学批判 一、“学术下庶人”――过于注重人与人的伦常关系,而忽略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仁”道德上承认人的平等性――过分强调人自身的主观修炼,而忽略对自然, 对世界的改造 第三章:墨子 第一节墨子的生活与时代 第二节墨子的哲学思想 一、兼爱非攻 (1)兼爱(实为兼利)――利为大利,而非私利 (2)非攻(不战) 二、尚贤尚同 (1)尚贤 1、列德尚贤(有能则举,有德就列) 2、专家政治 3、进贤退不肖 (2)尚同 1、一人一义之害(主张天下的人有共同的是否)

2、选贤立天子 3、上同而不下比 4、天子上同于天(极端的中央集权理论) (3)节用、节葬、非乐、非命 1、节用 2、节葬 3、非乐(反对一切艺术) 4、非命(国家治理、人事成败,皆系于“力”,非由于“命” (4)天志明鬼――墨子的宗教 (5)墨子的方法论 1、三表(墨子讲三表,即立论有三个标准:“一表”即根据过去的实践 经验;“二表”即根据人民的感官经验;“三表”即作行动的试验,以 考察其效果。” 2、述与作(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知类(类:推也。即共性或共相,普遍性) 第三节墨子思想的批判 1、从墨子的种种立论来看,基本上,墨子是唯心论者。墨子的部分理论站在工农 大众的立场,对贵族的特权作猛烈的攻击,这些是墨家最先进的理论,但是非 乐论完全抹杀艺术的价值,这不得不说是墨家的一大硬伤,墨家因此也有很多 的理论难以自圆其说。 2、主张中央集权,符合当时的社会发展趋势――同时却限制了人思想、个性的自 由。 3、兼爱学说具有相对的进步意义――没有看到阶级社会无法废除的阶级观念和 现实存在。 第四章:孟子 第一节孟子的时代 第二节孟子的哲学 一、思想的传授(孟子的哲学思想的正面来源于孔子,方面来源是墨子的影响和扬 子的影响。) 二、王政(一方面孟子传承孔子的思想,提出“仁”,并指出“人的不忍之心”(后 来发展成为人性理论的一大特点的“恻隐之心”),主张通过限制君主的剥削,也有 相当部分的民主思想。) 三、性善(政治上,在墨子提出以“能”任官的基础上,孟子提出“德才兼备”, 并主张人在道德上、人格上是人人平等的。人生观上,孟子以为人生的最高法则是 尽性(即扩充人的本性中的善端),人生最严肃而光荣的责任就是“尽性”、“践行”)第三节孟子哲学的批判 一、“王政”的政治主张――没有切实的把政治和阶级联系起来。 二、孟子的“性善论”促使人们注意到理性的地位及重要性,而且予教育以有力的基础 三、强调发挥人的主动性――忽视客观规律的限制 四、孟子的哲学,存在的唯心成分,犯了不能面对现实的毛病 第五章:战国时百家之学(公元前403至前301) 第一节战国前期思想界情况(战国前期学术的一个主要特点,为自然哲学的发生,亦即唯物论的开始) 当时思想界为儒、墨、道三家争霸之局。当时儒家的代表是孟子,。属于或接近墨

中国哲学史(汉至唐代部分)

第二篇汉至唐代哲学 一、汉初的哲学思想 1、特点:(1)、据续战国晚期以来的百家思想融会,综合的趋势体现出思想杂糅,兼采众说的特征。 (2)、将秦之教训和治国方略作为立论的基础,表现出学术与政治之结合,思想为政治服务的特点. 2、汉初的黄老思想:保留了老子的天道观念和亲顺,无为思想,同时又吸收百家尤其是法家的积极因素,形成了“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强调人君南面之术的新的道家学派。 3、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特点:(1)、继承老子的天道思想,道是天地间一切事物产生和变化的终极根据,而“道”的本性是自然虚无(2)、“法”是标准、法度、准绳,由道产生合乎自然之道;(3)、“法"的确立是“因循"的基础,而“形-———”则是“以虚无为本,以因循为用"的落实,“形———-”整个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 黄老思想的影响:汉初几代统治者多明智的选择了黄老道家的清静无为,因循休息的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代表人物盖公、曹参、窦太后。 二、陆贾: (BC240~BC170)西汉初期著名思想家,汉高祖的重要辩士谋臣,著有《楚汉春秋》《新语》。 主张“逆取而顺守之.”“顺守”的关键在于施行仁义,主张先秦儒家思想中寻求安邦治国的政治资源,仁义是统治者的护身符,圣贤是国家克服艰难险阻的中流砥柱,但在陆贾的治国方略中,“仁”“义”并不是居于最高位置,而是“道”与“德”。 在陆贾看来经过“仁”“义”等等“顺守”之术所要达到的理想的“道”“德”境界应该是清静的是无为而无不为的,无治而无不治的,治天下应该采取儒家的仁义之术,而“仁”“义"则是被统摄在黄老道家的“道”“德”观念之下,陆贾的思想是兼取儒道而归宗黄老。 三、贾谊 1、(前200—前168),西汉初期著名政论家、思想家,把总结秦之教训作为自己思想的出发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