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设报告模板。
- 格式:doc
- 大小:704.00 KB
- 文档页数:47
《地震勘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班级学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4年3月12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3)二、课程设计的容 (3)三、课程设计原理 (3)四、工区数据 (4)五、课程设计步骤 (5)1、建立工区 (5)2、资料加载 (8)3、层位标定和层位追踪 (10)4、断层解释 (13)5、构造图绘制 (14)六、心得体会 (15)一、课程设计目的地震勘探解释课程设计是我们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和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通过上机实际操作,训练我们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最终使我们达到:学会利用地震解释软件来进行地震数据的加载,地震层位的标定,地震层位的追踪对比,在地震资料上分析和解释各种断层,以及地震构造图的编制方法。
同时,还要学会综合地震地质资料对构造解释结果进行分析,进而对含油气有利地带进行评价和预测,最终编制成果报告。
二、课程设计的容本次课程设计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具体表现,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对地震资料解释软件Discovery的使用,追踪解释层位数据;二、通过surfer软件学习成图。
使学生对地震常用的解释软件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能为毕业后从事地震勘探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地震解释课程设计是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训练环节。
通过实验主要训练学生对地震资料进行常规构造解释的实际能力,具体要使学生达到:1.了解人机联作的基本知识;2.初步学会地震解释软件的操作流程(工区建立、资料加载、合成记录制作、层位标定、层位追踪、断层解释、断点组合);3. 进一步巩固和掌握地震资料解释的基本功;4.初步学会地震成果的地质分析;5.初步学会编写地震资料解释文字报告;6. 尽量利用所学的知识和得到的成果图写出建议钻探的井位及其依据。
三、课程设计原理地震资料解释是将地震信息转换成地质信息。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课题: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时间:目录目录目录 (X)摘要 (X)第一章设计目的 (x)第二章设计任务 (x)2.1 XXXXXX (x)2.2 XXXXXX (x)第三章方案设计与论证 (x)3.1 XXXXXXXXX (x)3.2 XXXXXXXXX (x)3.3 XXXXXXXXXXX (x)3.4 XXXXXXXXXX (x)第四章原理分析与仿真 (x)3.1 XXXXXXXXX (x)3.2 XXXXXXXXX (x)3.3 XXXXXXXXXXX (x)3.4 XXXXXXXXXX (x)第五章电路安装与调试............................................................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电路安装........................................................................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XXXXXX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课程内容中的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描述其定义及特点。
2. 学生能够理解课程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XXX(此处填写具体知识点)与XXX(此处填写另一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运用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理论)分析并解决XXX(此处填写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能够进行有效论证。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方法或技能,如XXX(此处填写具体方法或技能),解决实际操作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课程内容产生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2.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尊重他人、团队合作等。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1. 本课程为XXX学科,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知识的应用性和实践性。
2. 学生所在年级为XXX,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教学要求: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注重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依据课程目标,选择以下教学内容:1. 知识点讲解:- 章节一:XXX(如基本概念、原理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 章节二:XXX(如相关知识点、案例分析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内容)2. 技能训练:- 技能一:XXX(如数据分析、实验操作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 技能二:XXX(如沟通协作、解决问题的方法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训练内容)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主题一:XXX(如团队合作、道德品质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 主题二:XXX(如学以致用、社会责任感等)- 内容:XXX(列举具体培养内容)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一- 技能训练:技能一-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第二周:- 知识点讲解:章节二- 技能训练:技能二-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二第三周:- 综合训练:结合前两周所学知识点和技能,进行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主题一和主题二的综合实践教学进度将根据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报告模板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第二章“生物的细胞”的核心概念和原理,包括细胞结构、功能和生命过程。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能够描述细胞的主要结构,解释细胞的基本功能,并了解细胞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技能目标则侧重于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实验操作能力,要求学生能够通过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分析细胞图像,并参与实验活动,探究细胞的生命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则旨在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他们对生物学问题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将依据教材第二章“生物的细胞”进行。
首先,学生将学习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历史背景,然后通过详细介绍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使学生了解细胞的组成。
接下来,将深入探讨细胞的功能,如代谢、遗传、蛋白质合成等,帮助学生理解细胞的生命活动。
最后,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加深他们对细胞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首先,将运用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细胞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其次,通过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对细胞问题的探究能力。
此外,将运用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生物学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细胞知识。
最后,结合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一系列教学资源。
主要教材为《生物学》第二章“生物的细胞”,此外,还将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学术文章和网络资源,以丰富学生的学习材料。
多媒体资料包括细胞结构的三维动画和实验操作的视频,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细胞的概念和原理。
实验设备包括显微镜、细胞培养器具等,以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实验操作,增强他们对细胞结构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教学评估将采用多元化的评估方式,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平时表现将占评估总分的30%,包括课堂参与度、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情况等。
课程设计报告册word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理解学科基本原理,并能够准确运用相关术语表达。
2. 学生能够总结并描述本章节重点知识点,形成知识网络。
3. 学生能通过案例分析,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本章节所学方法,进行问题分析,提出解决方案。
2. 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能够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对本学科产生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如诚信、合作、尊重他人等。
3. 学生能够认识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学科核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原理,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年级阶段,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课程目标,围绕学科核心概念和原理,选择以下内容进行系统教学:1. 教学大纲:a.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导入本章节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b.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课程核心概念、原理,结合教材章节,涵盖以下内容:- 知识点1:概念定义与性质- 知识点2:原理及其应用- 知识点3:相关案例分析c. 课堂实践:设置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d.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e. 总结与拓展:对本章节内容进行总结,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a. 教学内容按照教材章节顺序进行,逐一讲解各知识点。
b. 每个知识点的讲解时间为1-2课时,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新乡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课 程 设 计 报 告年 月 日课程名称 项目名称 班 级 学 号 姓 名指导教师目录一、设计任务说明 (4)二、需求分析 (4)2.1 需求分析 (4)2.2 设计综合要求及运行环境 (5)三、设计方案 (5)3.1设计程序循环结构 (5)3.2设计程序电路 (8)3.3设计汇编程序 (9)四、测试分析 (11)4.1测试步骤及操作 (11)4.2测试项目名称及测试内容 (11)五、总结 (12)六、参考文献 (13)一、设计任务说明随着现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社会正逐渐走向信息化,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我们,更加意识到计算机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更加意识到这些电子产品对我们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可以说,二十一世纪跨越了三个“电”的时代,即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和现已进入的电脑时代。
不过,这种电脑,通常是指个人计算机,简称PC机。
它由主机、键盘、显示器等组成。
还有一类计算机,大多数人却不怎么熟悉。
这种计算机就是把智能赋予各种机械的单片机(亦称微控制器)。
顾名思义,这种计算机的最小系统只用了一片集成电路,即可进行简单运算和控制。
因为它体积小,通常都藏在被控机械的“肚子”里。
它在整个装置中,起着有如人类头脑的作用,它出了毛病,整个装置就瘫痪了。
现在,这种单片机的使用领域已十分广泛,如智能仪表、实时工控、通讯设备、导航系统、家用电器等。
各种产品一旦用上了单片机,就能起到使产品升级换代的功效,常在产品名称前冠以形容词——“智能型”,如智能型洗衣机等。
现在有些工厂的技术人员或其它业余电子开发者搞出来的某些产品,不是电路太复杂,就是功能太简单且极易被仿制。
究其原因,可能就卡在产品未使用单片机或其它可编程逻辑器件上。
所以我们更应该具有设计运用这些电子原配件的能力,通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8279键盘显示电路的基本功能及编程方法,掌握一般键盘和显示电路的工作原理,进一步掌握定时器的使用和中断处理程序的编程方法。
关系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课程设计题目:家电售后服务系统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专业:软件工程(嵌入式)班级: 1321807姓名:丁兴东学号: 201320180714指导教师:江霞李荣2015年 01 月 18日家电售后服务系统一、需求分析通过对实际市场系统的分析,要求本数据库具有以下功能:1.统一友好的操作界面,用以保证数据库的易用性。
2.规范、完善的基础信息管理。
3.对客户的销售信息、维修信息信息进行全面的管理。
4.提供根据客户姓名查询和根据客户编号删除客户信息功能。
5.能够输出各种实用的视图。
二、E-R图三、关系模式客户表(Customer):客户编号CNO、客户姓名CN、客户电话Tel、购买电器PN、数量CNum、维修时间RTime、维修状态RState、维修工编号RNo商店表(Products):产品编号PNO、电器名PN、库存量PNum、生产日期(PDate)销售表(Sale):客户编号CNO、产品编号PNO、销售编号SNO、销售时间SaleDate、销售量SNum售后表(Repair):维修工编号RNo、姓名RN、联系电话RTel四、创建数据表-------------创建数据库-------------create database家电售后服务系统on primary(name=家电售后服务系统,filename='D:\胡沈钢\家电售后服务系统.mdf',size=10,maxsize=50,filegrowth=5)log on(name=Study_log,filename='D:\胡沈钢\家电售后服务系统.ldf',size=5,maxsize=unlimited,filegrowth=10%)use家电售后服务系统go-------------创建数据表-------------create table Products--商店表PNo char(6)primary key,--产品编号PN varchar(20),--电器名PNum smallint,--库存量PDate datetime,--生产日期constraint ck_Products_PNum check(PNum>=0))create table Repair--售后表(RNo char(6)primary key,--维修工编号RN varchar(18),--维修工姓名RTel char(15)unique--联系电话)create table Customer--客户表(CNo char(6)primary key,--客户编号CN varchar(18)not null,--客户姓名CTel char(15)unique,--客户电话PN varchar(20),--购买电器CNum smallint,--数量RTime datetime,--维修时间RState varchar(8),--维修状态RNo char(6),--维修工编号constraint ck_Customer_CNum check(CNum>0),constraint ck_Customer_RState check(RState in('待维修','正在维修','维修完成','维修失败'))create table Sale--销售表(CNo char(6),--客户编号PNo char(6),--产品编号SNo char(6),--销售编号SaleDate datetime,--销售时间SNum smallint,--销售量constraint pk_Sale primary key(CNo,PNo),constraint fk_Sale_Customer foreign key(CNo)references Customer(CNo),constraint fk_Sale_Products foreign key(PNo)references Products(PNo))五、视图-------------创建视图---------------(1)创建有过维修记录的客户信息视图create view有维修记录的客户信息asselect CNo客户编号,CN客户姓名,CTel客户电话,RState维修状态,RN 维修工,RTel维修工电话from Customer inner join RepairON Customer.RNo=Repair.RNowhere Customer.RState is not null(2)创建维修信息视图create view维修信息asselect CN客户姓名,Customer.PN电器,RState维修状态,Customer.RNo维修工编号,RN维修工from Customer,Repairwhere Customer.RNo=Repair.RNo(3)创建30天内的销售信息视图create view销售信息--(30天内)asselect Sale.PNo产品编号,PN电器名,sum(SNum)总销售量fromProducts,Salewhere Products.PNo=Sale.PNo and SaleDate betweendateadd(DD,-30,GETDATE())and getdate()group by Sale.PNo,PN(4)创建正在维修的维修工信息视图create view维修工信息asselect Repair.RNo维修工编号,RN维修工姓名,RTel联系电话,RState 维修状态from Repair,Customerwhere Repair.RNo=Customer.RNo and RState='正在维修'六、存储过程-------------创建存储过程-------------(1)创建存储过程,根据提供的参数向客户表中添加记录create procedure InsertRecord(@CNo char(6),@CN varchar(18),@CTel char(15),@PN varchar(20),@CNum smallint,@RTime datetime,@RState varchar(8),@RNo char(6))asinsert into Customervalues(@CNo,@CN,@CTel,@PN,@CNum,@RTime,@RState,@RNo)(2)创建存储过程,根据客户编号找客户信息create procedure search(@CNo char(6),@CN varchar(18)output,@CTel char(15)output,@PN varchar(20)output,@CNum smallint output)asselect@CN=CN,@CTel=CTel,@PN=PN,@CNum=CNumfrom Customerwhere CNo=@CNo(3)创建存储过程,根据提供的客户名删除表中的一条客户信息create procedure dele(@CN varchar(18))asdelete from Customerwhere CN=@CN(4)创建存储过程,根据提供的日期找出生产日期在此之前的产品信息create procedure proc4(@PDate datetime)asselect PNo产品编号,PN电器名,PNum库存量from Products where PDate<@PDate七、数据库用户-------------创建数据库用户-------------exec sp_addlogin'MIKE','1234'exec sp_adduser'MIKE','Jack'exec sp_addrolemember'db_owner','Jack'八、触发器-------------创建触发器-------------(1)创建触发器,要求客户表中的“购买电器”参照于商店表中的“电器名”create trigger tr1on Customerfor insert,updateasdeclare@PN1varchar(20),@PN2varchar(20)select@PN1=PN from insterdselect@PN2=PN from Productsif(@PN1!=@PN2)beginrollbackprint'输入的电器名不在商店表中!'end(2)创建触发器,商店表中的库存量随销售表的销售量变化create trigger tr2on Salefor insert,updateasdeclare@SNum smallintselect@SNum=SNum from insertedupdate Productsset PNum=PNum-@SNumwhere PNo=(select PNo from inserted)(3)创建触发器,购买的电器的库存量为0时,打印“库存量为0,无法购买!”create trigger tr3on Salefor insert,updateasdeclare@PNo char(6),@PNum smallintselect@PNo=PNo from insertedselect@PNum=PNum from Products where PNo=@PNoif(@PNum=0)beginrollbackprint'库存量为,无法购买!'end(4)创建触发器,不允许删除客户表中维修状态为“正在维修”或“待维修”的客户信息create trigger tr4on Customerfor deleteasdeclare@RState varchar(8)select@RState=RState from deletedif(@RState='正在维修'or@RState='待维修')beginrollbackprint'不允许删除维修状态为“正在维修”或“待维修”的客户信息' end。
课程设计格式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核心概念,如XXX(此处填写具体学科核心概念),并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XXX(此处填写学科相关现象或理论),建立知识框架,形成系统认识。
3. 学生能够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状况,认识到学科知识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操作等形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课程相关的练习和作业,提高学科素养。
3. 学生掌握一定的自主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树立自信心。
2.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学会尊重他人,培养沟通协作能力。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XXX学科(填写学科名称)的示范课,旨在通过引导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提高学科素养。
学生特点分析:针对所教年级的学生,考虑其认知水平、学习兴趣和个性特点,课程设计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要求:1. 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程中收获成长。
2. 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综合素质。
3.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教学大纲:a. 知识点一:XXX(列出具体知识点,与教材章节对应)b. 知识点二:XXXc. 知识点三:XXX2. 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知识点一,引导学生通过实例理解与应用。
第二课时:巩固知识点一,引入知识点二,进行案例分析。
第三课时:讲解知识点三,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第四课时:总结前三课时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查漏补缺。
3. 教学内容关联教材:a. 教材章节一:涵盖知识点一和知识点二,为学生提供理论依据。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模板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学生能够理解并描述XX学科领域的核心知识,如XX(具体领域)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
3. 学生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能够概述XX(学科主题)的发展历程及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设计并实施XX(实验/调查/项目)。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交流、分享、讨论,提高问题分析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利用多媒体工具和资源,进行资料的搜集、整理和分析,形成自己的学习报告。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XX学科的兴趣和热情,增强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XX学科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3. 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敢于质疑、勇于探索。
课程性质: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基础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学生特点: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喜欢探索和发现,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
教学要求:教师需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均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将以此为基础,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知识点的学习:- 教材第X章:基本概念与原理- 教材第X章:XX学科领域的发展历程- 教材第X章:XX学科在现代社会的应用2. 技能训练:- XX实验/调查/项目的策划与实施- 小组合作与交流分享- 多媒体工具和资源的运用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认识XX学科的社会价值-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的培养- 学习动机与兴趣的激发教学大纲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介绍本章节学习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第二课时:学习基本概念与原理,通过案例分析加深理解。
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课程设计题目:本科生导师制问题串模式匹配系别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陈志银吕岩矫娜孙雨薇孟昭鹏缪斯学号 10 22 07 08 23 09 指导教师姜柳、吕海华职称副教授、讲师起止日期:2010年12月13日起——至2010年12月24日止沈阳工程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本科生导师制问题串模式匹配系别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陈志银吕岩矫娜孙雨薇孟昭鹏缪斯学号 10 22 07 08 23 09 指导教师姜柳、吕海华职称副教授、讲师课程设计进行地点:实训F座任务下达时间: 2010年 12月 10日起止日期:2010年12月13日起——至2010年12月24日止教研室主任张欣 2010年12月10日批准一、课程设计的原始资料及依据在现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教学改革,有很多学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
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给几个老师,每个老师带n个学生,如果老师还带研究生,那么研究生也可直接带本科生。
根据数据结构的原理应用C语言制作该程序用广义表作为存储结构,广义表采用头尾链表存储结构来实现。
在现今社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因此,如何进行相应的处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这时,串模式匹配算法便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根据数据结构的原理应用C语言制作串模式匹配的程序需要输入文章中的文字信息,然后再输入你所要的查找的关键字,就会出现你所要找的关键字的位置和出现的次数。
查阅有关程序设计的案例资料,进一步理解程序设计模块化的思想,并利用此思想,根据对程序设计学习编写一个实用的程序。
通过本设计可以加深理解利用程序设计思想开发一个系统的整个流程,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及要求1.本科生导师制问题①.建立:建立导师的广义表。
②.插入:将某本科生或研究生从广义表的相应位置。
③.删除:将某本科生或研究生从广义表中删除。
④.查询:查询导师、本科生、研究生的情况。
⑤.统计:某导师带了多少个研究生和本科生。
⑥.输出:将某导师所带学生情况输出。
⑦.退出:程序结束。
2.串模式匹配问题①.理解子串定位的含义。
②.清楚给定位置的串匹配算法的基本思想。
③.熟练的使用该程序进行相应的文本处理。
三、对课程设计说明书撰写内容、格式、字数的要求1.课程设计说明书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主要内容包括:设计题目、设计目的、设备器材、设计原理及内容、设计步骤、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设计总结、设计小组评语、参考文献等。
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2.在适当位置配合相应的实验原理图、数据通路图、微程序流程图、实验接线图、微指令代码表等图表进行说明。
应做到文理通顺,内容正确完整,书写工整,装订整齐。
3.设计总结部分主要写本人完成工作简介以及自己的设计体会,包括通过课程设计学到了什么,哪里遇到了困难,解决的办法以及今后的目标。
设计小组评语处注明设计组编号、设计组组长、设计组成员,并由设计组组长给出评语。
4.课程设计说明书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学校统一的课程设计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工整书写;打印时采用A4纸,页边距均为20mm,正文采用宋体小四号字,行间距18磅。
文中大标题采用黑体小三号字,一级节标题采用黑体四号字,二级节标题采用黑体小四号字,表题与图题采用宋体五号字。
5.课程设计说明书装订顺序为:封面、任务书、成绩评定表、目录、正文、参考文献。
四、设计完成后应提交成果的种类、数量、质量等方面的要求1.完成“任务书”中指定的操作功能,运行稳定。
2.课程设计说明书。
五、时间进度安排六、主要参考资料(文献)[1]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谭浩强.C程序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2[3]滕国文.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09[4]苏仕华等编著.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05[5]李春葆.数据结构(C语言版)习题与解析.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04沈阳工程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陈志银沈阳工程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吕岩沈阳工程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矫娜沈阳工程学院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孙雨薇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孟昭鹏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成绩评定表系(部):信息工程系班级:软本094 学生姓名:缪斯摘要自1946年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产业的飞速发展已远远超出人们对它的预料,在某些生产线上,甚至几秒钟就能生产出一台微型计算机,产量猛增,价格低廉,这就使得它的应用范围迅速扩展。
计算机加工处理的对象由纯粹的数值发展到字符、表格和图像等各种具有一定结构的数据,这就给程序设计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
数据结构不仅为计算机专业工作者所使用,而且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所喜爱和使用。
它适合作为系统描述语言,既可以用来编写系统软件,也可以用来编写应用软件。
计算机技术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角落,与其他学科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各学科飞速发展的有力的催化剂。
无论学什么专业,都必须具备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计算机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又是大众化的工具。
学习计算机知识,不仅能够掌握有关的知识,而且能培养人们的信息素养。
许多高等学校,不仅在计算机专业开设数据结构课程,而且在非计算机专业也开设了数据结构课程。
学习数据结构已经成为广大计算机应用人员和广大青年学生的迫切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主要根据课本中的实现思想及算法编写程序,体现以课本知识的应用为主,在学习了线性表、栈、队列、二叉树、树与图等结构的基础上,并能结合一些著名算法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从而能更深刻理解数据结构的内涵,熟悉他们各自的应用场合及方法。
有些在平时课程中并没有掌握的内容在这次课程设计中都是先通过看课本学懂了,然后再在课程设计中加深印象,实现算法的应用和拓展。
这次课程设计的设计内容主要是通过实际的例子和程序来实现课本中所学习的算法的应用。
我们主要做了本科生导生制问题、串模式匹配算法的设计与实现两个题目。
我们的课程设计的主要过程是:进行课程设计课题的资料搜集、根据搜集的资料进行程序功能与数据结构分析,并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实现程序功能的算法设计。
在现今社会中,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教学改革,有很多学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因此我们选择该题目为本次课设的主要题目。
在现今社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信息,因此,如何进行相应的处理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这时,串模式匹配算法便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
根据数据结构的原理应用C语言制作串模式匹配的程序需要输入文章中的文字信息,然后再输入你所要的查找的关键字,就会出现你所要找的关键字的位置和出现的次数。
通过这两周的学习,不仅巩固了我们的基础知识,而且使我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最后,感谢老师在我们程序设计的过程中辛勤的指导和不倦的教诲。
关键词串的模式匹配数据结构广义表查找目录第一章问题分析1.1引言“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它不仅是计算机学科的核心教程,而且已经成为其他理工专业的热门选修课。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数据结构”的研究不仅涉及到计算机硬件(特别是编码理论,存储装置和存取方法等)的研究范围,而且和计算机软件的研究有着更密切的关系,无论是编译程序还是操作系统,都涉及到数据元素在存储器中的分配问题。
在研究信息检索时也必须考虑如何组织数据,以便查找和存取数据元素更为方便。
因此,可以认为“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一门核心课程。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特别是非数值计算的课程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础。
程序设计是为了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又增加了我们的各方面的知识,特别是一些联系实际的课程设计,它的完成需要自己平时积累的大量知识、并且需要勤于思考的能力和无限的激情。
本次课设主要是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进行程序设计的基本训练,大多数的学生应该把精力放在最基本,最常用的内容上,学好基本功。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相信我们一定能加强对数据结构这门课程的学习,尤其在动手实践上会有很大的进步。
1.2背景在高校的教学改革中,有很多学校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
一个班级的学生被分给几个老师,每个老师带n个学生,如果该老师还带研究生,那么研究生也可直接带本科生。
为了方便高校管理,因此本次课设着重解决这个问题。
在现今社会中,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信息。
输入文章中的文字信息,然后再输入你所要的查找的关键字,就会出现你所要找的关键字的位置和出现的次数。
1.3分析1.3.1广义表广义表是一种非线性的数据结构。
但如果广义表的每个元素都是原子,它就变成了线性表。
广义表广泛地用于人工智能等领域的LISP语言。
广义表一般记作LS = (a1, a2, ···, an), n是它的长度,ai可以是单个元素(原子),也可以是广义表(子表),当广义表非空时,称第一个元素a1为LS的表头,称其余元素组成的表为LS的表尾。
注意:表头是元素(可以是原子,也可以是广表),表尾一定是广义表。
E=(a, E)是一个递归的表。
D=(( ),(e),(a,(b,c,d)))是多层次的广义表,长度为3,深度为3。
例:((a),a)的表头是(a),表尾是(a),((a))的表头是 (a),表尾是( )。
1.3.2串的模式匹配字符串(String),是由零个或多个字符组成的有限序列。
一般记为 ()。
它是编程语言中表示文本的数据类型。
设有主串s和子串t,子串t定位是指在主串s中找到一个与子串t相等的子串。
通常把主串s称为目标串,把子串t称为模式串,因此定位也称作模式匹配。
模式匹配成功是指在目标串s中找到一个模式串t。
传统的字符串模式匹配算法(也就是BF算法)就是对于主串和模式串双双自左向右,一个一个字符比较,如果不匹配,主串和模式串的位置指针都要回溯。
这样的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m),其中n和m分别为串s和串t的长度。
KMP 算法是由Knuth,Morris和Pratt等人共同提出的,所以成为Knuth -Morris-Pratt算法,简称KMP算法。
KMP算法是字符串模式匹配中的经典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