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低钠血症2例
- 格式:pdf
- 大小:84.58 KB
- 文档页数:2
新生儿低钠血症护理查房背景新生儿低钠血症是指新生儿血清钠浓度低于正常水平的症状。
该病情通常由于体内水分过多或者失水过多,导致血液中的钠含量减少。
低钠血症对新生儿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护理工作尤为重要。
查房流程准备工作在进行查房之前,护士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 准备好查房记录表格和相关资料 - 确认各患儿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 准备好必要的器材和药物查房步骤1.确定患儿身份:在进入病房后,核实患儿身份,确认是否是需要查房的患儿。
2.观察: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包括呼吸、心率、皮肤颜色、水肿情况等。
3.询问:询问患儿的家属或护理人员关于患儿的情况,了解患儿的近况和治疗效果。
4.体格检查: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如测量体温、血压、呼吸率等。
5.监测:对患儿的监护仪进行检查,确保监测正常。
6.复核医嘱:对患儿的治疗医嘱进行复核,确保治疗措施正确执行。
7.沟通:与医生沟通患儿的情况,及时反馈患儿的病情变化。
护理重点液体管理对于患有低钠血症的新生儿,正确的液体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护理人员需密切监测患儿的体重、尿量、血压等指标,确保患儿的液体平衡。
营养支持低钠血症患儿需要合理的营养支持,护理人员需要确保患儿的饮食均衡,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病情观察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避免病情加重。
结语新生儿低钠血症是一种常见但危险的疾病,护理人员在查房时要严格按照流程进行,重点关注液体管理、营养支持和病情观察。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有效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康复率。
顽固性低钠血症2例临床分析低钠血症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大部分患者给予补充氯化钠后即可很快纠正,但有的患者补充纠正后,很快再次出现低钠血症,反复发作,甚至少数患者积极补充氯化钠也不能有效纠正,称顽固性低钠血症,我科治疗2例顽固性低钠血症患者,均取得良好效果,其中席汉氏综合征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例。
1 病例1患者,女,58岁,反复腹胀、恶心2年,加重5d于2011年3月以“低钠低氯血症”住我科;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严重时出现恶心,开始时可自行缓解,曾按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过一段时间患者反复出现;近半年来病情逐渐加重,曾2次在涉县人民医院住院,均以“低钠低氯血症”治疗,好转后出院,第2次住院时诊断“席汉氏综合征”,给予泼尼松5mg 1次/d口服,甲状腺素片1片3次/d口服,病情平稳,用药3个月后停药;5d前再次出现腹胀、恶心、呕吐,无腹痛及腹泻,无反酸、烧心,无头痛等不适;入院后查电解质示:钾3.8mmol/l 钠112.6mmol/l 氯85mmol/l,以“低氯低钠血症”收住院,给予补充浓氯化钠5d后,患者症状好转,但钠、氯仍低不能纠正,详细询问病史患者畏寒、怕冷、少汗,曾诊断过“席汉氏综合征”,查FT3 2.3pg/ml FT4 0.82 pg/ml TSH 1.88mu/ml;否认重大外伤、手术史,患者共生产2女1子,均为顺产,生产最后一女儿时发生产后大出血,生产最后一女儿后产后乳汁少,月经少;查体:神清淡漠,皮肤弹性差,消瘦,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双眼睑无水肿,双侧瞳孔正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颈部两侧对称,无颈静脉怒张及颈动脉搏动异常,颈软无抵抗;胸廓两侧对称,两侧呼吸动度均匀一致,两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腹软无压痛,肠鸣音正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腋毛及阴毛稀少;辅助检查示:血常规WBC:6.7×109/l RBC 2.94×1012/L,Hb:80g/l Plt:202.77×109/l,血沉:正常,肝功、肾功正常,心电图:大致正常,上腹部CT: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I:垂体窝内见长T1、长T2液体信号,正常垂体组织未显示;本患者加用泼尼松5mg 1次/d口服,甲状腺素片1片3次/d口服后,低氯低钠血症很快纠正,未行腺垂体激素测定,结合病史、查体及头颅MRI可以做出诊断,最后诊断:席汉氏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