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及施工工序
- 格式:doc
- 大小:43.00 KB
- 文档页数:9
预制混凝土砌块护坡的应用浅述一、混凝土砌块护坡的特点混凝土砌块护坡有以下主要特点:1.混凝土砌塊护坡是以人工预制混凝土砌块作为护面层单元的一种铺砌式斜坡保护结构,虽然本质上属散体护坡,但规则的块型和一定的铺砌方式,使相邻砌块可以相互作用共同抵御波浪和水流的作用。
因此,从结构上讲,砌块护坡介于散体护坡(抛石、干砌石)和整体护坡(现浇混凝土)之间。
2.护坡用砌块平面尺寸较小,一般多为几十公分,厚度在0.1~0.5m左右,因而有一定的柔性。
从渗透性看,也介于完全渗透性的抛石护坡和非渗透性的现浇混凝土护坡之间,属半渗透性护坡,因而在波荷载作用下,这类护坡的破坏机理也有别于其他护坡形式,波生浮力(扬压力)造成的砌块脱落是护坡结构破坏的主要形式。
3.砌块形状规则、尺寸统一、施工效率高,工程质量易于控制,施工受天气影响小。
从蚌埠闸、人海水道枢纽等工程施工实际应用看,平面联锁砌块(单块重52kg)人工护砌每人每日可达20-30m2,国外砌块护坡多采用机械施工,效率更高。
4.整体美观。
通过块型、铺砌方式及颜色的变化,可将每一个护坡工程都建设成为一个景观工程。
5.具有环保概念,在砌块生产过程中,应用粉煤灰、钢渣、矿渣等工业废料,可避免天然石料开采对环境带来的影响。
6.利用先进的砌块成型设备制作护坡用混凝土砌块,产量高、质量稳定。
对护砌量大、工期紧的护坡工程优势更为突出。
二、混凝土砌块的生产问题1.生产设备与生产工艺混凝土砌块生产设备主要包括配料与搅拌系统、铺料与成型系统、传送与码垛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
其生产过程如下:生产所用的碎石、砂等材料通过装载车装入室外集料斗,通过自动配料系统送入搅拌机。
水泥罐中的水泥、粉煤灰罐中的粉煤灰通过螺旋输送器、水泥均匀送入搅拌机。
水箱内的水通过自动测水、加水系统加入搅拌机拌和,搅拌机能够根据原材料的含水量实现自动加水,拌和料再通过自动成型系统均匀地铺入模具型腔,经过预压、振动成型、脱模等工序,成型后的湿产品落在特制的栈板上,经湿传送机、湿检、升板机输送到养护室进行湿养护。
市政河道工程生态化自锁式多功能砌块护岸施工工法市政河道工程生态化自锁式多功能砌块护岸施工工法一、前言市政河道工程中的护岸工程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保护河道的稳定和防止水土流失是其主要目标。
而市政河道工程生态化自锁式多功能砌块护岸施工工法是一种新兴的施工工法,通过采用特殊的砌块护岸材料,结合生态植被和自锁机制,实现对河道岸线的有效保护。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生态化设计:通过植被选择和设置绿化带,使护岸工程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2. 自锁机制:采用特殊形状的砌块护岸材料,材料间具有自锁效果,保证护岸的稳定性。
3. 多功能设计:护岸材料设置多功能构件,如减速块、自净块等,具有滞留、过滤、分流等功能。
4. 施工简便:采用砌块护岸块进行拼接,无需大量的施工人员和辅助材料,施工速度快。
三、适应范围市政河道工程生态化自锁式多功能砌块护岸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河道工程,包括中小型城市河道、农田水渠和水库周边等。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利用砌块护岸材料的自锁机制和生态化设计原理,确保护岸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良好状况。
具体来说,该工法采用特殊形状的砌块护岸材料,通过水力原理和地质力学原理,实现砌块的自锁效果。
同时,在护岸上设置绿化带,通过修建植被,增强了土壤的抗冲击能力,并提供了生态环境。
此外,护岸材料的多功能设计也能有效减少水流的冲击力,降低水流速度,实现分流、滞留和过滤的功能。
五、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确定施工范围、清理施工区域。
2. 基础处理:对河岸进行挖掘、夯实,保证基础的稳固性。
3. 砌块拼接:按照设计图纸和要求,将砌块护岸块进行拼接,注意块与块之间的自锁效果。
4. 设置绿化带:在护岸设计中,合理设置绿化带,栽种适合河道环境的植被。
5. 多功能构件设置:根据需要,在护岸中设置减速块、自净块等功能块,增加护岸的多功能性。
6. 工程验收:验收施工质量和达到设计要求。
六、劳动组织根据施工工艺的要求,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包括工程技术人员和劳动力。
植生型生态砌块
植生型生态砌块是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材料,它是以植物为主体,配以适量的土壤等材料,经过科学制作而成的一种砌块。
与传统的混凝土砌块相比,植生型生态砌块具有更好的生态环保性和美观性。
植生型生态砌块采用的植物种类多样,既有经济作物,也有观赏植物,比如草坪、绿化植物、灌木等。
这些植物不仅能够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缓解城市的环境污染。
植生型生态砌块的制作过程也很简单,首先将适量的土壤、有机肥料和种植植物的种子混合均匀,然后将其压制成砖块状,最后进行养护即可。
整个制作过程中不需要任何化学添加剂,完全符合环保要求。
植生型生态砌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可以被用于各种场所的绿化美化,比如公园、广场、小区、学校等。
它不仅能够起到隔离噪音、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还能够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植生型生态砌块的优点不仅在于它的生态环保性,还在于其美观性。
植生型生态砌块可以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进行设计,比如可以选择不同的植物种类,不同的颜色和形状,从而使其更加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需求。
这种砌块的美观性不仅可以提高环境的整体档次,还
可以让人们在绿化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美好。
植生型生态砌块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环保材料,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还可以起到隔离噪音、防止水土流失等作用。
相信在未来的城市建设中,植生型生态砌块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生态型混凝土护岸施工方案1. 引言生态型混凝土护岸是一种结合了生态保护与河岸防护功能的护岸建设方式。
相比传统的护岸材料,生态型混凝土护岸具有更好的生命力、环境适应性和长期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生态型混凝土护岸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准备、材料选择、施工工序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2.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方案设计和工程测量。
根据护岸位置和土地利用状况,确定护岸的形状和尺寸,并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
同时,需要进行必要的土壤测试和水文调查,以确保护岸的稳定性和适应性。
3. 材料选择生态型混凝土护岸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混凝土和生态保护材料。
混凝土应选择强度高、耐久性好的材料,并进行充分的配料和拌合。
生态保护材料包括水生植物和人工鱼礁等,应根据当地的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的需要进行选择。
4. 施工工序4.1 开挖工程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护岸的开挖工作。
施工现场的土壤应妥善处理,可根据需要进行回填或外运处理。
开挖完成后,需要进行地基处理,以提高护岸的稳定性。
4.2 基础工程在护岸的基础部分进行混凝土浇筑,确保基础的牢固性。
混凝土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配比,浇筑后需进行养护。
4.3 护面工程护面工程是整个护岸工程的关键部分,对护岸的保护和生态功能发挥至关重要。
在混凝土基础上,铺设适当的生态保护材料,并进行固定。
同时,应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水生植物,进行定植。
4.4 养护工程在施工完工后,需要进行一段时间的养护。
养护过程中,保持护岸表面的湿润,并定期对植物进行养护,以确保护岸的生态功能能够得到良好的发挥。
5. 质量控制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以确保护岸工程的质量满足设计要求和施工标准。
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检验、施工工艺的控制和施工现场的监督等。
同时,应定期进行工程的评估和检验,以及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把控。
6. 总结生态型混凝土护岸施工方案是一项重要的工程,它不仅能够起到较好的护岸效果,还能够保护河岸的生态环境。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及施工工序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1、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植生型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构成。
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以及适量的掺合料经过特殊技术制造而成,其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绿色植物的生长以及微生物的富集;保水材料以有机质保水剂为主,并掺人无机保水剂混合使用,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水分;表层土铺设于生态混凝土表面,为植物发芽提供初期养分。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是以植被的生长规律为指导,以无砂大孔隙混凝土理论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护岸构件。
该结构以多孔混凝土预制块为骨架,孔隙率>15% ,形成护岸的刚性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 .其连续贯通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水性,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植物根系在多孔混凝土砌块体内的生长和穿透,可形成对基础坡体的锚固作用,增加了河堤的抗滑力。
同时,异株植物根系的盘根交织与坡体有机融为一体,也起到透水、保土、固坡的作用.2、植生型混凝土砌块的形式目前较为常见的植生型混凝土砌块主要有球形、矩形、扇形、自嵌式、鱼巢式等几种形式.(1)四连球砌块。
4连球砌块由4个半球+圆台的组合体两两串接形成,单球直径均为250 mm。
砌块高250 mm,中部的圆孔状植物空腔直径为104 mm,可种植草本植物及小灌木。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以上。
(2)矩形砌块。
矩形砌块尺寸为(长×宽×高)550 mm ×330 mm ×250 mm。
砌块上3个直径为8O mm的圆孔和砌块四周的圆弧形构造共同形成植物空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以上。
(3)扇形砌块.扇形砌块尺寸为(长×宽×高)490 mm ×380 mm × 205 mm。
砌块前部为多边形曲面和植物空腔,后部为挡土结构和阻滑梗。
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技术-最新年精选文档护坡是指对山坡、河岸等地形进行保护、加固以减少侵蚀、塌方等现象的措施。
植生混凝土护坡是指在护坡的基础上,利用极具韧性和耐久性的混凝土结合植物根系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护坡技术。
本文将介绍植生混凝土护坡的施工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
选址选择合适的施工地点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步骤。
基础地质条件和地形地貌都应综合考虑,其中,以下几个方面尤为关键:•地表水成因、流向、水量、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等情况。
•地质构造类型、岩石类型、断层状态、岩体稳定性等情况。
•坡度、斜向长度、稳定性、生态环境等情况。
选址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施工目标达成,同时也是为了避免未来可能带来的不可预知的灾害风险。
设计设计是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的基础,设计原则是保证护坡的安全、耐久、美观和生态环境。
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土壤类型和坡度:根据土壤类型和坡度,确定混凝土用量、形状和密度,合理控制水泥用量,通过添加其他材料、控制施工工艺,来模拟天然植被覆盖层。
•植物选择:植物的适应性和景观效果不仅是如何选择植物的严重因素,如何选择植物的种植方式和种类,也是植生混凝土护坡的显著指标之一。
•坡顶与坡底处理:对坡顶和坡底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保证从生态环境和景观效果两个方面都保证优秀。
施工前准备在施工前,必须先进行准备,这包括一些必要的测量、准备管理文件和相关人员的准备。
以下是施工前的几个关键点:•测量: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测量,如坡度、坡长、深度、质量等。
•管理文件:根据试验结果和设计方案,按要求转换管理文件。
•人员准备:准备具有相应专业技能的检查员,用于掌握试验、材料选择、生态育种等有关操作技巧。
施工过程植生混凝土护坡施工过程应细致、规范,包括以下几步:1.环保检查:在施工时应当注意环保检查,保证连带工作的顺利进行,监测记录以便和改进技术方法。
2.预备阶段:事先准备好施工设备和工具,并清理施工现场。
3.土方工程: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开挖、填筑等工程。
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施工方法发表时间:2020-12-17T02:13:49.286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20年20期作者:曹宇黄斌冯明[导读] 种子散播法及草皮铺设法,通常存在着覆土层抗侵蚀(降雨、水位变动、水流冲刷)能力弱、营养基层保肥及保水性差、植物抗旱及抗冻能力低、后期养护成本高、植生效果受气候因素影响大等不足。
江阴市周庄水利农机管理服务站江苏江阴 214400一、背景技术河航道护岸工程是保护江河堤岸免受水流、风浪侵袭和冲刷所采取的的工程措施。
通常河道的护岸结构主要有加筋土护岸结构、浆砌或干砌块石护岸结构、现浇混凝土重力挡土墙护岸结构及预制混凝土块体护岸结构等,这些护岸结构在满足护坡功能性要求的同时,隔绝了土壤与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破坏了河湖岸区原有的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下降,陆岸及水生动植物丧失了栖息空间,水体自净功能下降甚至完全丧失,留下的是一条条灰色的长廊。
有鉴于此,具备多孔性的植生型生态混凝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河湖护坡结构中。
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具有高强度、大孔隙率、结构稳定、抗冻融型好、有效的抑制堆土流失的性能特点,又能适应多种植生方式,绿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可实现长期持续性生态护坡,然而,与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配套的常规绿化工法如:种子散播法及草皮铺设法,通常存在着覆土层抗侵蚀(降雨、水位变动、水流冲刷)能力弱、营养基层保肥及保水性差、植物抗旱及抗冻能力低、后期养护成本高、植生效果受气候因素影响大等不足。
因此,目前亟需发明一种施工效率高,同时护坡面自上而下全面生态化,且经济技术效益突出的现浇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本发明将植生型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与灌注型植生卷材绿化工法相配合,规避了传统护坡及常规绿化工法的不足,同时采用倒T形预制装配式框格梁结构,提高坡面施工效率,并在透水混凝土挡墙临水侧安装互锁式生态防冲块,兼顾水陆两栖生态,具有较好的经济技术效益。
浅析混凝土砌块堤防护坡的应用及工艺【摘要】:砌块护坡是具有先进性的替代工艺技术,有着非常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必将成为未来数年内护坡工程的趋势。
汝阳县为了提高堤防防汛能力,同时美化环境。
近两年对北汝河左岸堤防进行了加固。
我有幸参加了此项工程设计及施工。
现将混凝土砌块护坡的一些特性及施工中采用的施工方法、经验等介绍给大家。
【关键词】:混凝土砌块;堤防护坡;应用;工艺abstract: block revetment alternative technology is advanced, has a very good promotion prospects, will become the next few years the trend of the slope protection works. ruyang count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lood control capacity of the dike, and beautify the environment. north ruhe left bank dike reinforcement in the past two years. i was fortunate to participate in the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of this project. now concrete block slope protection features and construction methods used in the construction and experience to introduce to you.key words: concrete block; embankment slope; applications; process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前言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传统的砌石护坡在石料开采和砌筑施工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弊端。
淤(污)泥免烧结陶粒植生砌块绿色护坡施工工法淤(污)泥免烧结陶粒植生砌块绿色护坡施工工法一、前言淤(污)泥免烧结陶粒植生砌块绿色护坡施工工法是一种环保、经济、有效的护坡工法。
通过使用淤(污)泥免烧结陶粒植生砌块,在保证护坡稳定性的同时,还能起到保水、保肥、增强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环保效果。
二、工法特点1. 环保:采用淤(污)泥免烧结陶粒作为主要原料,减少了对传统砖石等资源的消耗,同时能够有效利用淤(污)泥等废弃物。
2. 经济:采用陶粒植生砌块,施工简单高效,成本低廉,节约了人力、物力资源。
3. 高效:陶粒植生砌块具有良好的排水性能,使水分迅速排出,有效预防坡体滑动和下沉。
4. 生态效益:植物能够在陶粒植生砌块的空隙中生长,形成绿色植被,同时能够吸附有害物质,改善环境质量。
三、适应范围适用于山区、丘陵地带、大型水库和河流堤坝等需要进行护坡的工程。
四、工艺原理淤(污)泥免烧结陶粒植生砌块绿色护坡施工工法的原理是通过陶粒植生砌块的结构,实现土壤保水、坡面增加植被覆盖、满足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同时通过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和工程的长期稳定性。
五、施工工艺 1. 坡面准备:清理坡面杂草、碎石等物质,确保坡面平整。
2. 基层处理:修整外坡、内坡并喷洒抑尘剂。
3. 安装锚杆网:安装锚杆网以增加护坡的稳定性。
4. 铺设过滤层:将过滤层材料铺设在坡面上,以滤除坡面孔隙中的杂质和颗粒。
5. 安装陶粒植生砌块:将陶粒植生砌块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安装,并保证其连接牢固。
6. 填充坡面土壤:在陶粒植生砌块之间填充适量土壤,并加强土壤的密实度。
7. 播种植被:选用适合当地气候和地形条件的植被,进行坡面植被播种。
六、劳动组织根据项目工期和施工规模合理组织机械人力,确保施工进度。
七、机具设备主要机具设备包括挖掘机、铲车、输送带等,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土方开挖、运输等需要。
八、质量控制1. 施工前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计划和设计方案的准确性。
水工建筑物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水工建筑物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一、前言水工建筑物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是一种常用的海岸工程施工方法,通过在海岸线上使用植石混凝土填筑,增加堤坝的稳定性和抵御海浪冲击的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的特点有:1. 抗冲刷能力强:植石混凝土可以有效地抵御海浪冲击,增加堤坝的抗冲击能力。
2. 延展性强:植石混凝土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可以适应海岸线的变化。
3. 施工简便:采用机械化施工,效率高,施工周期短。
4. 结构稳定:植石混凝土通过与海床或边坡结合,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三、适应范围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适用于以下场合:1. 海岸线的整治和防护工程;2. 港口、船坞等水工建筑物的保护工程;3. 潮汐区域的人工码头、海堤等建设工程。
四、工艺原理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的工艺原理包括两个方面:植石和混凝土填筑。
植石是指将石块或石料嵌入到海床或边坡中,形成一个坚固的结构。
这些石块或石料应具有一定的硬度和抗冲击能力,以抵御海浪的冲击。
同时,植石要考虑石块之间的间隙,以利于混凝土填筑。
混凝土填筑是指在植石的基础上,通过机械挤压或抛撒混凝土,使其填满石块之间的空隙,并与之紧密结合。
五、施工工艺植石混凝土海漫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艺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 准备工作:包括施工方案设计、材料准备、机具设备安装等。
2. 海床或边坡处理:清除海床或边坡上的杂物,保持平整,以便于植石和混凝土填筑。
3. 植石施工:根据设计要求,在合适的位置植入石块或石料,并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布置,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
4. 混凝土填筑:采用机械挤压或抛撒的方式,将混凝土填充到植石的空隙中,并且与石块紧密结合。
5. 养护保养:施工完成后,对植石混凝土进行必要的养护和保养,以确保其稳定性和耐久性。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及施工工序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1、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植生型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构成。
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以及适量的掺合料经过特殊技术制造而成,其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绿色植物的生长以及微生物的富集;保水材料以有机质保水剂为主,并掺人无机保水剂混合使用,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水分;表层土铺设于生态混凝土表面,为植物发芽提供初期养分。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是以植被的生长规律为指导,以无砂大孔隙混凝土理论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护岸构件。
该结构以多孔混凝土预制块为骨架,孔隙率>15%,形成护岸的刚性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
其连续贯通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水性,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植物根系在多孔混凝土砌块体内的生长和穿透,可形成对基础坡体的锚固作用,增加了河堤的抗滑力。
同时,异株植物根系的盘根交织与坡体有机融为一体,也起到透水、保土、固坡的作用。
2、植生型混凝土砌块的形式目前较为常见的植生型混凝土砌块主要有球形、矩形、扇形、自嵌式、鱼巢式等几种形式。
(1)四连球砌块。
4连球砌块由4个半球+圆台的组合体两两串接形成,单球直径均为250 mm。
砌块高250 mm,中部的圆孔状植物空腔直径为104 mm,可种植草本植物及小灌木。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以上。
(2)矩形砌块。
矩形砌块尺寸为(长×宽×高)550 mm ×330 mm ×250 mm。
砌块上3个直径为8O mm的圆孔和砌块四周的圆弧形构造共同形成植物空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以上。
(3)扇形砌块。
扇形砌块尺寸为(长×宽×高)490 mm ×380 mm × 205 mm。
砌块前部为多边形曲面和植物空腔,后部为挡土结构和阻滑梗。
砌块后缘的阻滑梗不仅能使上下砌块叠加后紧密咬合,而且其独特的退阶结构使得挡墙自然形成75。
左右的斜坡,墙体重心内移,可增加挡土面的抗倾覆能力。
此种砌块护岸无放坡要求,在岸坡土地受限,无法放坡的河道上普遍适用。
(4) 自嵌式砌块。
自嵌式砌块尺寸为(长×宽X高)490 mm×380 mm×205 mm。
砌块按设计要求铺装后可通过自身独特的自嵌式构造,实现砌块问的自锁功能,可增加挡土面的抗侧推力。
砌块间的构造孔形成的植物空腔,可种植草本植物及小灌木。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及以上。
(5)鱼巢式砌块。
鱼巢式砌块尺寸为(长×宽×高)400mm×400 mm×300 mm,分有孔和无孔两种型号。
中部生物孔直径为80mm,4个角柱尺寸均为(长×宽×高)140 mm×140 mm×150 mm。
鱼巢砌块不单独作为护岸形式铺装,只能与其他形式的砌块构件搭配铺装,共同形成复合式生态护岸。
将鱼巢砌块铺装于常水位以下的混凝土底板上,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3、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可重建沿岸陆生、湿生、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维护河道水生态链,进而修复并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以达到水质净化效应、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并举的效果。
与自然植被护岸、传统硬质护岸相比有如下特点:(1)具有自然植被护岸所无法比拟的稳定性与耐冲刷能力,以及传统硬质护岸所不具有的滞洪补枯作用。
汛期可通过坡面植被将水储存于坡体中,起到延滞径流的作用;旱季时储存于土体的水渗入河中,对调节水量起到积极作用。
(2)护岸的几何形状表面富有立体感,且多孔结构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充分营造滨水景观和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
(3)在草坪没有长成之前,可以保护土壤表面免受风雨侵蚀,在播种初期还起到稳固草籽的作用。
当植物根系深入土中后,植物、生态混凝土与土壤合为一体,形成牢固紧密的岸坡表面,可有效防止暴雨径流的冲刷破坏。
(4)工程完成后无需人工养护,且还可以有效降低人河的污染负荷,使滨水河岸成为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水处理设施。
(5)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于一体,为微生物、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空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水质净化功能,实现了护坡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完美统一。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施工工序1、基础土方开挖、清基修坡。
在河道清淤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纸进行基础土方开挖。
严格控制高程、边线、坡度放样的准确度。
护坡的清基处理要满足坡面平整,无碎石、杂草、树根等杂物。
河道岸坡修整除满足设计要求外,应尽量避免大面积翻动坡面土壤,以减少坡面水土流失。
2、基础混凝土浇筑。
工程采用C20砼肋形底座基础。
外墙沟、盖板及丁墙均采用C20混凝土浇筑。
基础盖板宽为500mm,厚250 mm。
每隔15 m设置伸缩缝一道,用油浸九夹板填充,要求上下一致,垂直贯通。
混凝土浇筑时必须振捣压实,以保证基础承载力的一致性。
3、土方回填。
护岸的土方回填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回填标准应符合堤防工程的有关要求。
回填土分层回填夯实,每层厚度控制在300 mm以内,压实度不小于0.90,以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
回填土中不得含有淤泥、植物根茎和垃圾杂物等。
4、反滤层铺设。
由于生态混凝土砌块护岸的孑L隙较大,为防止水土流失,需要在生态砌块护岸下铺设一层可降解的无纺布,内铺碎石15~25 mm,起到反滤的作用。
铺设时应保证无纺布的平整、无破损,搭接宽度需符合设计和相关规定,宜采用U形钉将无纺布固定在坡面上,防止滑动和错位。
5、混凝土砌块铺装。
生态混凝土砌块采用水泥砂浆坐浆砌筑,砂浆标号为M10。
铺装时需严格按照施工技术手册实施。
铺装过程中要不定时检查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纵向顺直度和横向水平度,以保证铺装的整体质量。
工程生态砌块护岸底部采用C20混凝土护脚,顶部用C20生态混凝土压顶,压顶每隔5m设切割缝一道,缝宽为10 mm。
6、砌块护岸绿化。
在砌块护岸植物的选择上,需考虑当地河道的环境条件,以及结合生态混凝土温度变化的特点进行选择。
对于砌块护岸宜选用匍匐型草种,以减少混凝土框架对绿化覆盖率的影响。
在生态混凝土砌块上播植植物,可酌情选用撒播、喷播、栽种等方式,播种量与普通草坪相同。
工程采用点播方式,将草籽均匀地撒入覆土的砌块植物空腔内,浇水养护。
在植草形成草坪、草根穿透混凝土砌块扎入坡体土壤后,若无特殊情况无需养护。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1、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植生型混凝土由多孔混凝土、保水材料、难溶性肥料和表层土构成。
多孔混凝土由粗骨料、水泥以及适量的掺合料经过特殊技术制造而成,其多孔结构和巨大的比表面积适宜绿色植物的生长以及微生物的富集;保水材料以有机质保水剂为主,并掺人无机保水剂混合使用,为植物生长提供所需水分;表层土铺设于生态混凝土表面,为植物发芽提供初期养分。
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是以植被的生长规律为指导,以无砂大孔隙混凝土理论为基础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护岸构件。
该结构以多孔混凝土预制块为骨架,孔隙率>15%,形成护岸的刚性结构,具有较好的抗冲刷性能。
其连续贯通的多孔结构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渗水性,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空间,同时也为微生物提供了栖息场所。
植物根系在多孔混凝土砌块体内的生长和穿透,可形成对基础坡体的锚固作用,增加了河堤的抗滑力。
同时,异株植物根系的盘根交织与坡体有机融为一体,也起到透水、保土、固坡的作用。
2、植生型混凝土砌块的形式目前较为常见的植生型混凝土砌块主要有球形、矩形、扇形、自嵌式、鱼巢式等几种形式。
(1)四连球砌块。
4连球砌块由4个半球+圆台的组合体两两串接形成,单球直径均为250mm。
砌块高250mm,中部的圆孔状植物空腔直径为104mm,可种植草本植物及小灌木。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以上。
(2)矩形砌块。
矩形砌块尺寸为(长×宽×高)550mm ×330mm ×250mm。
砌块上3个直径为8Omm的圆孔和砌块四周的圆弧形构造共同形成植物空腔,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繁殖。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以上。
(3)扇形砌块。
扇形砌块尺寸为(长×宽×高)490mm ×380mm × 205mm。
砌块前部为多边形曲面和植物空腔,后部为挡土结构和阻滑梗。
砌块后缘的阻滑梗不仅能使上下砌块叠加后紧密咬合,而且其独特的退阶结构使得挡墙自然形成75。
左右的斜坡,墙体重心内移,可增加挡土面的抗倾覆能力。
此种砌块护岸无放坡要求,在岸坡土地受限,无法放坡的河道上普遍适用。
(4) 自嵌式砌块。
自嵌式砌块尺寸为(长×宽X 高)490mm×380mm×205mm。
砌块按设计要求铺装后可通过自身独特的自嵌式构造,实现砌块问的自锁功能,可增加挡土面的抗侧推力。
砌块间的构造孔形成的植物空腔,可种植草本植物及小灌木。
此砌块护岸要求设计坡比为1:1.5及以上。
(5)鱼巢式砌块。
鱼巢式砌块尺寸为(长×宽×高)400mm×400 mm×300 mm,分有孔和无孔两种型号。
中部生物孔直径为80mm,4个角柱尺寸均为(长×宽×高)140mm×140mm×150mm。
鱼巢砌块不单独作为护岸形式铺装,只能与其他形式的砌块构件搭配铺装,共同形成复合式生态护岸。
将鱼巢砌块铺装于常水位以下的混凝土底板上,可以为水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
3、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的特点植生型混凝土砌块护岸可重建沿岸陆生、湿生、水生植物群落,恢复水体的生物多样性,维护河道水生态链,进而修复并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以达到水质净化效应、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并举的效果。
与自然植被护岸、传统硬质护岸相比有如下特点:(1)具有自然植被护岸所无法比拟的稳定性与耐冲刷能力,以及传统硬质护岸所不具有的滞洪补枯作用。
汛期可通过坡面植被将水储存于坡体中,起到延滞径流的作用;旱季时储存于土体的水渗入河中,对调节水量起到积极作用。
(2)护岸的几何形状表面富有立体感,且多孔结构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充分营造滨水景观和增强人与自然的亲密性。
(3)在草坪没有长成之前,可以保护土壤表面免受风雨侵蚀,在播种初期还起到稳固草籽的作用。
当植物根系深入土中后,植物、生态混凝土与土壤合为一体,形成牢固紧密的岸坡表面,可有效防止暴雨径流的冲刷破坏。
(4)工程完成后无需人工养护,且还可以有效降低人河的污染负荷,使滨水河岸成为具有生态净化功能的水处理设施。
(5)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于一体,为微生物、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栖息空间,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景观效应和水质净化功能,实现了护坡技术和环保技术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