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肾功能检查
- 格式:ppt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62
肾活检指标解读肾活检,即肾脏病理学检查,是通过取得肾脏组织样本,进行显微镜下观察和病理学分析,以了解肾脏病变的一种诊断方法。
肾活检对于肾脏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肾活检指标可分为肾脏形态学指标、肾脏功能指标、细胞学指标和生物化学指标。
其中,肾脏形态学指标主要包括肾脏大小、形状、质地等;肾脏功能指标包括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功能等;细胞学指标包括肾小球细胞、肾小管细胞、间质细胞等的变化;生物化学指标主要包括肾功能酶、电解质、蛋白质等。
肾活检病理类型繁多,常见的有肾小球肾炎、肾小管间质病变、肾血管病变和肾脏肿瘤等。
肾小球肾炎以炎症细胞浸润、纤维素渗出、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损伤等为特点;肾小管间质病变以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细胞浸润等为特点;肾血管病变主要包括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等;肾脏肿瘤可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如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等。
肾活检在临床应用广泛,如肾小球疾病、肾小管间质疾病、肾血管疾病和肾脏肿瘤的诊断。
在肾小球疾病诊断中,如急性肾炎、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等;在肾小管间质疾病诊断中,如慢性肾衰竭、急性肾衰竭、药物性肾病等;在肾血管疾病诊断中,如肾动脉狭窄、肾静脉血栓等;在肾脏肿瘤诊断中,如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等。
在解读肾活检结果时,需注意以下几点:一、了解患者的临床资料,如病史、症状、体征等;二、结合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如细胞病变、组织结构变化等;三、关注实验室检查结果,如肾功能、电解质、酶学等;四、综合判断病变程度及预后,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总之,肾活检是诊断肾脏疾病的重要手段,通过对肾活检指标的解读,可以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支持。
在实际工作中,临床医生需熟练掌握肾活检技术,并充分了解各类肾活检指标的临床意义,以提高肾脏疾病的诊断准确性。
第八单元泌尿系统疾病一、A11、慢性肾盂肾炎时,肾小管内特征性的管型是:A、胶样管型B、透明管型C、细胞管型D、颗粒管型E、色素管型2、IgA肾病的最显著的特点是:A、系膜区IgA和C3沉积B、复发性血尿C、弥漫性系膜增生D、主要表现为肾病综合征E、呈膜性肾炎病变3、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电镜下特征性病变是:A、系膜细胞增生B、系膜内见致密沉积物C、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融合D、肾小球基底膜增厚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上皮细胞下见致密沉积物4、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增生的细胞主要是:A、内皮细胞和系膜细胞B、壁层上皮细胞C、脏层上皮细胞D、系膜细胞E、以上都不是5、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的肉眼病变是:A、大红肾B、大白肾C、多囊肾D、固缩肾E、分叶状肾6、慢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呈颗粒性固缩肾B、肾间质充血,水肿,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C、肾小球纤维化D、肾小动脉壁常有纤维素样坏死E、肾脏有凹陷性瘢痕,肾盂肾盏变形7、晚期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改变是:A、肾小球纤维化,玻璃样变B、肾小球萎缩C、肾小球节段性玻璃样变D、肾小球肥大E、脏层上皮细胞增生8、膜性肾炎的光镜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增生B、系膜细胞和基质增生C、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弥漫性增厚D、肾小球壁层上皮细胞增生E、脏层上皮细胞足突消失或融合9、免疫荧光呈线形的肾炎是:A、IgA肾病B、膜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D、肺出血肾炎综合征E、膜性增生性肾炎10、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病变特点是A、肾小球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B、肾小球毛细血管呈节段性坏死C、局灶性肾小球内毛细血管呈节段性硬化D、肾小球毛细血管丛呈节段性系膜基质增多E、肾小球局灶性新月体形成11、新月体性肾炎的主要病变是:A、血管内皮细胞坏死B、毛细血管纤维素样坏死C、中性粒细胞的渗出D、单核细胞的渗出E、球囊壁层上皮细胞增生12、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属于:A、新月体性肾炎B、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炎C、膜性增生性肾炎D、轻微病变性肾炎E、膜性肾炎13、与免疫复合物无关的肾小球肾炎是:A、膜性肾炎B、新月体性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炎(脂性肾病)D、急性弥漫增生性肾炎E、膜性增生性肾炎14、下列有关肾盂肾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男性发病率较高B、多由细菌感染引起C、大肠埃希菌感染最为常见D、表现为化脓性间质性肾炎E、可分为上行性感染和血源性感染15、肉眼观察肾体积明显缩小,质地变硬,表面有大的不规则瘢痕凹陷,最可能的诊断为A、良性高血压病引起的萎缩肾B、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肾炎C、轻微病变性肾小球肾炎D、晚期肾小球肾炎E、慢性肾盂肾炎16、弥漫性毛细血管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最主要的病理改变为A、毛细血管壁纤维素样坏死B、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及血栓形成C、中性粒细胞浸润及肾球囊上皮细胞增生D、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系膜细胞增生E、毛细血管内血栓形成及基底膜增厚17、弥漫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肾脏改变为A、颗粒性固缩肾B、大瘢痕性固缩肾C、大白肾D、蚤咬肾E、大红肾18、细胞浆内出现大小不等,圆形均质红染物质的病变,常见于下列哪种疾病A、纤维瘢痕组织B、纤维化肾小球C、高血压病时细动脉D、慢性肾小球肾炎时肾小管E、动脉粥样硬化的纤维斑块19、弥漫性膜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时,增生的细胞主要包括A、肾小球系膜细胞和基质B、肾小球壁层细胞和系膜细胞C、肾小球脏层细胞和中性粒细胞D、肾小球各种细胞均有较明显增生E、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系膜细胞增生二、A21、成年女性,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肾穿刺活检,银染色见肾小球基底膜呈车轨状。
肾功能检查项目肾功能检查是指通过一系列检测手段来评估肾脏的功能状态和排泄能力。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之一,负责排除体内的废物和多余的水分,并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
肾功能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诊断肾脏疾病、评估疾病进展和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一、常规检查项目1.尿常规检查:通过对尿液的外观、颜色、透明度、比重、pH值、蛋白质、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红细胞、上皮细胞等指标的检测,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和肾小球滤过功能。
2.血常规检查: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了解肾脏供血情况和血液的稀释程度。
3.血生化检查:包括血尿素氮(BUN)、肌酐、尿酸、血钾、血钠、血钙、血磷、血镁等指标的检测,用于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小管重吸收功能和排泄功能的状态。
4.肾小球滤过率(GFR)测定:通过测定血浆肌酐浓度和尿肌酐排泄率,计算肾小球滤过率,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状态。
5.尿蛋白定量测定:通过测定尿液中的蛋白质含量,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功能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
6.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测定:通过测定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含量,早期发现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异常。
7.尿β2-微球蛋白定量测定:通过测定尿液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评估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和肾小球滤过膜的损伤程度。
二、进阶检查项目1.肾脏超声检查:通过超声波的反射和传导来观察肾脏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结构,评估肾脏的血流情况、肿瘤、囊肿等病变。
2.尿液培养和药敏试验:通过培养尿液中的细菌,确定是否存在尿路感染,并对细菌进行药敏试验,指导抗生素的选择。
3.肾活检:通过穿刺肾脏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肾脏疾病的类型和病变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制定。
三、注意事项1.在进行肾功能检查前,应告知医生有关个人的基本情况、病史、用药情况等,以便医生判断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2.在进行尿液检查时,应注意收集中段尿,避免尿液中的细菌和上皮细胞的污染。
病理学中的常见病理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形态及其发生机制的学科,通过病理标志物的检查可以有效辅助临床医生进行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介绍病理学中的一些常见病理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中的意义。
一、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是指在肿瘤患者体内检测出的一类特殊物质,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癌胚抗原(CEA)、α-胚胎抗原(AFP)、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
这些标志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肿瘤的早期筛查、诊断以及疗效监测。
例如,CEA在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和治疗效果评估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AFP与肝癌的关联性密切,PSA则被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
二、炎症标志物炎症标志物是指在炎症反应发生时体内产生的一类物质,如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血沉等。
这类标志物在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炎症程度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CRP是最常用的炎症标志物之一,其水平上升常见于各种感染性疾病、炎症性肠病以及风湿性疾病等。
三、心肌酶谱心肌酶谱是一组检测心脏肌肉损伤的标志物,通过血液检查可以评估心肌梗死、心肌炎等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常见的心肌酶谱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肌红蛋白(cTnI、cTnT)等。
这些标志物在心肌损伤发生后会迅速释放到血液中,通过检测这些标志物的水平可以帮助医生评估心肌损伤的程度。
四、肾功能标志物肾功能标志物是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指标,如尿素氮(BUN)、肌酐(Cr)、尿酸等。
这些标志物在肾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例如,BUN和Cr水平的升高可以提示肾功能损害,尿酸则与痛风等相关。
五、血糖标志物血糖标志物是评估糖尿病和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最常用的是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
这些标志物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帮助判断患者的血糖水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效果。
六、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一类参与免疫反应的蛋白质,包括IgA、IgM、IgG等。
这些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反映机体的免疫状态和疾病的发展情况。
肾功能检查有哪些项目肾功能检查是用于评估肾脏健康状况的一系列检查项目。
通过这些检查项目,医生可以了解肾脏的过滤能力、排泄能力以及电解质平衡等方面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肾功能检查项目。
1.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评估尿液的外观、化学性质和沉淀物等情况。
包括观察尿液颜色、透明度,检测尿液pH值、比重、蛋白质、糖、白细胞、红细胞、亚硝酸盐等指标。
2.尿微量白蛋白检查:这项检查用于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可以检测尿液中微量白蛋白的浓度。
3.血肌酐和尿肌酐检查:肌酐是由肌肉代谢产生的代谢产物,肾脏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测定血肌酐和尿肌酐浓度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4.血尿素氮(BUN)检查:尿素氮是蛋白质分解产生的代谢产物,肾脏主要通过尿液排出。
测定血液中尿素氮的浓度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
5.肾小球滤过率(GFR)检查:GFR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最可靠指标之一。
通过测定血浆中肌酐或已知的标记物质的清除率来计算GFR。
6.血钾、血钠、血钙、血磷等电解质检查:肾脏参与调节电解质平衡,测定血液中这些电解质的浓度可以评估肾脏功能。
7.肾脏超声检查:肾脏超声检查可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肾盂、输尿管和泌尿道等有无异常情况。
8.肾活检:肾活检是通过活检术获取肾组织样本,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可以确定肾脏是否存在炎症、肿瘤、纤维化等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肾功能检查项目适用于不同的临床情况。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病史,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进行评估。
此外,肾功能检查的结果应综合考虑,并与患者的临床情况相结合,才能更准确地评估肾脏功能状况。
因此,如果你担心自己的肾脏健康,建议咨询医生,根据个人情况定制适合的肾功能检查方案。
肾功能损害诊断标准有哪些
肾功能损害是指肾脏的功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或异常,导致肾脏无法正常完成排除废物、调节水电解质平衡和维持酸碱平衡等功能。
肾功能损害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最常用的诊断肾功能损害的方法之一。
常见的尿液检查指标包括尿蛋白定性或定量、尿红细胞、尿白细胞、尿比重等。
异常的尿液检查结果可以提示肾功能损害的存在。
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评估肾脏的排泄功能和代谢功能。
常见的血液检查指标包括血肌酐、血尿素氮、尿酸、电解质(如钠、钾)、血红蛋白等。
异常的血液检查结果可以提示肾功能损害的存在。
肾小球滤过率(GFR):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估肾脏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计算公式有MDRD公式和Cockcroft-Gault 公式。
GFR的降低可以提示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
影像学检查: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评估肾脏的结构和形态,发现肾脏的异常情况。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CT、MRI 等。
组织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是通过肾脏活检获取肾脏组织进行病理学分析,可以明确肾脏损伤的病因和病理类型。
需要注意的是,肾功能损害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
根据不同的病因和病理类型,诊断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诊断和评估肾功能损害时,需要由医生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病理学》课程标准一、适用专业口腔医学二、学分学时学分:3学分;学时:54学时。
三、课程定位《病理学》是基础课程,同时又是基础课程与临床专业课程的桥梁课程,其教学内容是临床专业从事临床工作的重要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为后续课程学习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基本病理过程、疾病的病理改变的基本知识,为疾病防治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应用型医学专业人才奠定基础。
本课程突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应用性和实践性为原则,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素质的培养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受到严格职业训练的同时,养成良好职业素质。
本课程在第二学期开课,前导课程:《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人体机能—生理学》、《人体机能—生物化学》、《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等。
后续课程:《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等。
四、与课程相关的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要求五、课程目标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岗位需求,课程组与校内外专家一道,认真分析口腔医师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和本课程的特点,确定了本课程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
1、知识目标(1)掌握常见疾病病理变化。
(2)熟悉疾病病因及发病机理。
(3)掌握常见疾病发生发展过程。
(4)了解疾病的最新进展及临床应用情况。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观察、归纳、判断、记忆能力,为临床技术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为能出色地完成临床工作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观察标本、组织切片,进行动物实验模拟疾病,掌握基本操作技术要点,为学习相关课程和临床实践打基础。
(3)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为可持续学习奠定基础。
3、素质目标(1)具有爱岗、敬业、创业的职业素质。
(2)具有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意识,具有责任意识和慎独精神。
(3)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4)具有辩证思维的品质,具有吃苦耐劳、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