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雏鸭的饲养管理--王勇生
- 格式:pdf
- 大小:11.47 MB
- 文档页数:57
雏鸭的饲养管理
野鸭的人工饲养有棚舍饲养和放牧饲养两种养殖形式。
棚舍饲养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鸭舍,鸭舍要有运动场和水池,整个鸭舍要用尼龙网罩上,网高5米左右。
放牧式饲养,在有较大水面的情况下,驯养野鸭白天自行觅食、晚上自动归舍的生活习惯。
初生雏鸭体温比成年鸭低30c,自身的温度调节能力低,雏鸭的温度控制与保温是雏鸭饲养成败的关键。
冬春两季保持育雏室内温度30℃,以后每隔2天降低loc,20日龄后可逐渐过渡到常温管理。
育雏室的相对湿度控制在70%左右,过高、过低均不利于野鸭的生长。
10日龄雏鸭饲养的适宜密度为每平方米40只,11~20日龄为30只,21~30日龄为25只左右。
天气晴朗,20日龄后可放到舍外活动。
初生雏鸭进人育雏室后,就要饮用5%~8%的葡萄糖水,以后间隔3天供应1次200毫克/千克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
雏鸭饮水2---,3小时后,即可开始饲养,雏鸭饲养选用易消化的软性饲料,3天后选择雏鸭配合饲料饲养。
10日龄前每天喂7次,其中夜间喂2次;Ii~20日龄的每天喂5次,其中夜间喂1次;21日龄后每天喂4次。
雏鸭的饲养期间还要经常通风换气,保持鸭舍内空气的清洁。
雏鸭生长需要一定的光照,10日龄内实行昼夜光照,11~20日龄逐渐减少夜间的光照时间,21日龄后过渡到自然光照。
科技致富向导2009.7百家争鸣一、雏鸭饲养技术1.选择健雏。
选择出壳准时,脐带愈合良好,体质健壮,活泼好动,眼鼓有神,无血迹与痂块,大小均匀的雏鸭。
2.注意开水。
第一次饮水称“开水”。
要注意一定先开水后开食,否则易引起死亡。
开水时间一般在雏鸭出壳后24-26小时进行,水温以20℃左右为宜。
3.适时开食。
开食即第1次喂料,常在开水后15分钟左右进行。
可把全价饲料调制成湿拌料或用颗粒料诱食,饲喂次数:1至10天,每天喂8次,白天5次,晚上3次;11至21天,每天6次;22至28天,每天4次。
4.保温防压。
雏鸭育雏温度必须维持均匀,应根据雏鸭的精神状态结合外界气温变化“看鸭施温”。
特别注意阴雨天及夜间的保温工作,同时注意空气流畅,干燥无贼风,以防闷死、冻死。
5.洗浴。
雏鸭长到5日龄,当天气暖和或晴天的中午,可赶鸭下水进行洗浴。
水温在22-25℃之间为宜。
开始洗浴时间为5-8分钟左右,以后可逐渐增加活动时间。
雏鸭洗浴时要有人看管,不要散游,发现尾尖沾水要及时哄赶上岸,否则,有淹死的危险。
二、中雏鸭的饲养管理雏鸭从31-70日龄之间称为中雏期。
在这个时期的饲养管理特点是饲料比较为粗薄,谷实加工的副产品如麸皮、米糠类饲料用量相对增加,青绿饲料如水草、野菜及青菜类也应逐渐多喂,并适当增加矿物质饲料,减少蛋白质饲料,要做到按时饲喂,使鸭群吃好吃饱。
另外还要加强洗浴,逐渐增加运动量。
中雏采食和饲水很多,排泄也多,如圈内过于潮湿,鸭子不能安静卧地休息,形成站立不安,生长发育将受到阻碍。
如果腹部受寒,则容易下痢,腿部受寒可导致瘫痪。
圈内要铺干草,并要勤起圈,使之经营保持干燥。
食槽和水槽每天要洗刷,运动场要平而坚实,并要有一定的倾斜度,下雨不致积水。
为使鸭子洗浴或配种,最好修人工水浴池,池的大小由鸭群的数量来定,池内水深要求1—1.2米,池内水要保持清洁,严防污染。
避免鸭子饮水引起疾病。
一般要求池内水隔天换一次,夏天每天换一次。
雏鸭是指孵化出壳后到开始长“粗毛”,即一般近30日龄的鸭。
雏鸭由于体温调节机能差,需要人为给温,其给温时间长短依外界气温情况而定。
这期间,消化机能不健全,但生长迅速,因而必须供给易消化,蛋白质含量高,营养成分全面(特别是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培育雏鸭是养鸭生产中的关键一环,一定要认真负责。
一、育雏准备工作在购进雏鸭前,要确定有经验的饲养员,新手要向有丰富养鸭经验的人求教;准备好育雏舍和放牧棚舍及地点;育雏和放牧的一切用具;饲料、添加剂及常备药品;保温设施、垫料、围篱或竹围等;要求棚舍要背风向阳,采光和保温性能好。
在进雏前2~3天,育雏舍先打扫干净,然后用10%~20%石灰水或草木灰水喷洒,所有用具均要洗涮干净后晒干或用高锰酸钾水(呈粉红色)浸泡消毒后备用。
饲料和垫料必须干燥无霉变,以防感染曲霉菌病。
二、雏鸭的雌雄鉴别与选择及接运现在,孵禽场在苗鸭出壳毛干后,通常进行性别鉴定,这有很大的经济意义。
雌雄鉴别后,可根据鸭的用途和饲养管理条件来决定养什么性别的鸭,以获得较多的蛋和肉;公母分开饲养能使生长发育一致。
常用的鉴别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体型鉴别公雏喙长、头小、颈粗、脚杆高、尾羽尖集,喙部毛边呈三角形;母雏则喙短、头大、颈细、脚矮、尾羽散开,喙部毛边呈圆滑形。
(二)鼓室鉴别在颈的基部二锁骨内气管分叉处,有一个膨大球状鼓室,是鸭的发音器官,从体外胸前可以摸出,直径有3~4毫米,位置微偏于左侧。
触摸时左手大拇指与食指抬起鸭头,右手从腹部握住雏鸭,食指触摸颈部,如有小突起,雏鸭鸣叫时感到振动,即为公雏。
(三)鼻孔鉴别公雏鸭鼻孔狭小,呈线状,鼻边粗硬,明显有起伏;母雏鸭鼻孔宽大、圆状,鼻边柔软,无起伏。
(四)翻肛鉴别以左手捉鸭,用中指和无名指夹住雏鸭的两只脚,使鸭头朝下,拇指压住腹部尾端;右手的拇、食指即能翻开肛门及泄殖腔,如里面有象芝麻大竖立的小突起粉红色)就是阴茎,如仅有皱壁则是母鸭。
鉴别时动作要快捷、迅速,多凭眼力和经验来判断雏鸭雌雄,否则会使雏鸭受伤。
雏鸭饲养及管理要点:饲喂、温度、饲养密度等雏鸭自我生存能力较低,完全靠养殖者创造条件来满足其生理需要。
这期间如饲养管理不当,则死亡率会很高,导致养殖的失败。
今天我们就聊一聊雏鸭饲养及管理要点:饲喂、温度、饲养密度等。
1、饲喂雏鸭要适当雏鸭的饲料要求易消化,营养全面。
开食时间一般在雏鸭出壳后24~36小时。
开食前应先饮水,最好饮温水。
开食可用小鸭全价颗粒饲料,15天后只需白天饲喂,每天饲喂3次。
随着雏鸭长大,应将水槽和料槽的距离加大,可以节约饲料并减少对饮水的污染。
2、掌握合适温度雏鸭御寒能力弱,需要外界温度稍高些,一般出壳后1~3日龄为28~30℃;4~6日龄为26~28℃;7~10日龄为24~26℃。
随着日龄的增加,室温可逐渐下降,至4周龄时,可以常温饲养,但温度一定要平稳,切忌给温忽高忽低。
3、饲养密度要合理饲养密度应根据雏鸭的日龄、季节和环境条件等灵活掌握。
密度过大,鸭群拥挤,于扰活动,采食、饮水不均,影响生长发育,鸭群的整齐度差,且易造成大肠杆菌、传染性浆膜炎等疾病的传播,死淘率增高。
密度过小,不易于温度供给,房舍设备利用率低,生产成本较高。
建议饲养密度如下:网上饲养:1周龄40~50只/平米;2用龄20~25只/平米;3周龄10~15只/平米。
地面平养:1周龄20~25只/米“;2周龄10~15只/平米;周龄6~10只/平米。
4、适当通风透气可采用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但一定要在保证温度的前提下进行充分地通风换气。
自然通风是靠室内外温差来进行通风,如打开门窗、通风口等,这个办法温差小或气压低时效果差,但成本低,适用于跨度小,房舍较短的育雏室。
强制通风是利用通风设备来进行通风,通风效果佳,但投资较大,适用于跨度较大,房舍较长的育雏室。
5、科学管理光照刚出壳的雏鸭宜采用较强的连续光照,以便使其尽快熟悉环境,及时学会饮水和采食。
光照时间大体上掌握如下:1日龄,光照时间24小时;2~7日龄,每天减少1小时;8~9日龄,每天减少2小时,5~10日龄以后夜间用弱光,以能看见采食、饮水为宜。
2023-11-09•饲养环境•饲养饲料•疾病防治目录•管理技巧01饲养环境雏鸭的适宜温度范围为30℃-32℃,随着日龄的增长,每周可逐渐降低2℃左右,直至降到18℃-20℃为止。
适宜温度可通过火炉、红外线灯、煤炉等设备进行加温,并注意防止贼风入侵。
温度控制方法温度控制适宜湿度雏鸭的适宜湿度范围为50%-60%,干燥的环境容易导致雏鸭脱水,而湿度过高则容易滋生病菌。
湿度控制方法可通过增加饮水器、地面洒水等方式提高湿度,同时注意通风换气以防止湿度过高。
湿度控制重要性通风换气有助于保持鸭舍内空气新鲜,减少病菌滋生,同时有助于调节鸭舍温度和湿度。
通风换气方法可采取自然通风或强制通风等方式进行通风换气,同时注意在寒冷天气下采取保暖措施以防止冷风侵袭。
通风换气02饲养饲料合适的食物- 营养平衡雏鸭需要高蛋白、高能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以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求。
- 易于消化喂食时间和频率- 喂食时间雏鸭的喂食时间应规律,一般每天喂食3-4次。
- 喂食频率饮水管理- 饮水清洁保持饮水清洁卫生,避免水源污染,以确保雏鸭的健康。
- 充足饮水饲养饲料03疾病防治防疫措施定期消毒定期对雏鸭舍进行消毒,清除病原菌,减少疾病传播。
隔离观察对新引进的雏鸭进行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再混群饲养。
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根据雏鸭的年龄和品种特点,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雏鸭易感,死亡率较高,可通过疫苗预防。
常见疾病及防治病毒性肝炎多发于2月龄内的雏鸭,可选用弱毒苗进行免疫。
新城疫高致病性病毒,可选用灭活苗进行免疫预防。
鸭瘟根据雏鸭的疾病类型和病情,合理选用药物,避免滥用抗生素。
合理用药注意配伍禁忌停药期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配伍禁忌,避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反应。
使用药物后,应按照规定停药期停药,避免药物残留对雏鸭的影响。
03用药安全020104管理技巧放养环境在雏鸭可以出舍后,选择平坦、开阔、环境安静、有干净水源的地方进行适当放养。
雏野鸭的饲养管理1.育雏准备野雏鸭(1~30日龄)入舍前应做好育雏前准备工作。
2.保温室温保持在15~20℃。
育雏开始时为30℃,以后每隔2天降1℃。
20日龄后逐步过渡至常温。
3.密度10日龄内的适宜密度为每平方米40只,11~20日龄为30只,21~30日龄为25只。
20日龄后,天气晴暖可作适度户外活动,以促进生长发育。
此外,值班人员应每2小时左右观察一次,分开堆睡的雏鸭。
4.湿度相对湿度70%左右为宜。
后期应及时消除粪便,铺以干燥垫草。
5.通风加强通风换气。
在不影响育雏温度时,通风换气量越大越好。
6.光照10日龄内每天为20小时光照。
用普遍白炽灯,每平方米8瓦为宜。
11~20日龄,白天不补充光照,逐渐减少夜间光照时间,21日龄后过渡到自然光照。
7.饮水出壳12小时后绒毛已干,有啄食行为时,即可饮水,先用与室温相同的0.1%高锰酸钾水,以清理胃肠。
10日龄以内忌饮冷水,以免引起肠道疾病,饮水应清洁,可适量添加维生素B。
8.开食饮水后即可开食。
将米煮成七八成熟,然后用水冲洗成松散的米饭粒,慢慢地撒在事先摊放的塑料(10850,10.00,0.09%)薄膜上,做到边食边撒。
同时,供给充足的与室温相近的清洁水,边食边饮。
如果用粉状料,则应加水拌成半湿状后再喂。
由于美国绿头野鸭没有唾液腺,因此,无论何时栏内均需备足清洁水,以便随时饮用。
喂饲次数,一般10日龄前每天7次(包括晚上2次),10日龄后每天可减至5次(包括晚上1次),育雏后期,每天可喂4次(包括晚上1次)。
9.放水野鸭喜在水中洗浴、梳毛,一周龄后若天气晴朗,气温、水温较高,可放水,最初每日1~2次,每次2~3分钟,如果绒毛受湿黏连,应立即离水,毛干后便可入舍,随着日龄的增大,可增加放水次数和时间,但以安排在喂食后放水为佳。
雏鸭的饲养要如何管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鸭蛋个鸭肉,使养鸭的的养殖户越来越多。
但是在养殖鸭的过程中如果管理不好的话,就很容易出现亏损,因此要重视管理问题。
那么你们知道雏鸭饲养怎么管理吗?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雏鸭的饲养怎么管理1、育雏条件在雏鸭饲养时,首先就要提供适宜雏鸭生长环境条件,主要是温度、湿度以及光照条件。
温度:育雏温温度的温度适宜是提高雏鸭成活率的关键点,雏鸭对于温度要求较高,一般白天温度要高于夜晚温度10-20度之间,这样有利于雏鸭的生长发育,但白天的温度不宜超过30度,温度一定要稳定,忌忽高忽低。
湿度:在育雏前期,室内的温度极高,所以导致水分蒸发较快,处于一种高湿的环境,但不宜过湿,过湿影响雏鸭的呼吸,但湿度过低,会导致雏鸭的脚趾干瘪,精神不振,影响生长,湿度一般在南方能满足,但在北方干燥要适当补湿。
光照:光照能提高雏鸭体表的温度,增强它的血压循坏,让雏鸭的骨骼迅速生长,还能增加食欲,刺激消化,加快新陈代谢,在自然光照不足的情况,就要人工进行补充,要保持每天12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长。
2、管理要点饮水开食:在雏鸭饲养时,要遵循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原则,在出壳后让其饮水,然后开食。
喂食:在喂食要注意方法,要少喂多餐,慢慢的变为定时喂食,在出壳3日内,一般要每两小时喂食一次,晚上时间喂食2-3次即可,到了21日龄后,即可每次喂食3次。
洗浴运动:在雏鸭饲养时要定期进行洗浴和运动,这样可加快新陈代谢,促进发育,但在洗浴时,要注意水的深度,雏鸭的尾脂腺不发达,在洗浴时时间要短、水要浅。
分群管理:要根据不同日龄的雏鸭分群饲养,防止因日龄稍大的雏鸭出现抢食状况,导致日龄较少的雏鸭吃不到食,影响发育。
怎么提高雏鸭成活率1、温度和湿度的调节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差,环境温度低于26℃时容易诱发呼吸道疾病或因挤压打堆死亡;温度过高则雏鸭易因脱水致病。
育雏最适宜的温度为:第一周31~29℃,以后每周下降1~2℃。
近几年,随着食鸭人数的增多,鸭子的消费市场也在逐年扩大,这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养鸭积极性。
雏鸭是非常脆弱的,那么我们要怎么饲养呢?下面小编为您简单介绍,希望能给您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帮助。
1、育雏准备首先要饲养鸭苗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育雏的工作,需要准备好新鲜的饲料以及育雏室,然后需要把育雏的用具加温的设备全部配备齐全,需要保证鸭苗在孵化之后就可以吃到食料,还有饮水,而且育雏室内,以及所有的育雏工具,都需要用2%的消毒液稀释之后全面的清洁消毒,等干燥后然后用清水完全冲洗干净,然后才可以供鸭苗使用,这样才能给小鸭苗的健康做好基础的工作。
2、开食开水一般在鸭苗刚出壳后,它没有饥饿的感觉,在出壳后24小时等待它的绒毛全部散开,然后发出声音的时候,这个时候就要进行给它开水和开食的工作,如果发现鸭苗的精神不太好,而且眼睛处于半闭的状态,不爱活动,迟迟不肯开食,需要隔离饲养观察。
但是也需要注意不可以给鸭苗开始开食过早,这样容易伤害它的肠胃系统,影响鸭苗的生长健康。
3、喂食方式小鸭苗的消化机能不是很完全,所以每次不可以喂食过多,在前一个礼拜喂食七分饱就可以,如果一次喂食太多的话,特别容易导致鸭苗的肠胃出现问题,造成腹泻的情况,严重影响了鸭苗的生命健康,因为鸭苗的胃容量特别小,而消化速度不是特别快,所以需要按照少吃多餐的原则,需要三个小时喂食一次,每次喂食的量占据鸭苗身体体重的1/10就可以。
池州市殷汇镇孵化场坐落于安徽省池州市殷汇镇,是一家集饲养,育种,繁殖,管理,经营于一体的民营企业。
本厂下设有一个5000只的种鹅场一座,肉用麻花种鸭5000只,肉杂种鸭3000只,引进法国特大种番鸭,拥有丰富的祖代,父母代种番鸭500个单元,并常年提供多个品种的高产蛋鸭,鸭苗,种蛋,青年鸭,提供优质的皖南土鸡的鸡苗,种蛋,提供种鸡苗,和肉杂鸡苗。
目前,我场出产的鹅苗,鸭苗,鸡苗成活率、种蛋孵化率高。
产品畅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各大省市,远销至海南,山西,山东,新疆等全国各地。
2023-11-08•饲养准备•雏鸭的饲养•雏鸭的管理•雏鸭的饲料与营养•雏鸭的疾病防治目•雏鸭的日常护理•育雏效果评估录01饲养准备选择平坦、开阔、无污染的场地,周围环境安静、空气清新。
选择合适的场地根据养殖规模和实际需要,规划好鸭舍的面积和布局,确保通风良好、采光充足。
规划鸭舍场地准备消毒对鸭舍进行彻底清洗和消毒,消除病菌和有害生物。
设备检查检查饮水器、食槽、照明等设备是否齐全、完好。
鸭舍准备准备足够的饲料盆,确保每只雏鸭都能获得足够的食物。
饲料盆水桶温度计根据养殖规模,准备足够的水桶,确保每只雏鸭都能获得足够的水分。
准备温度计,以便监测鸭舍温度,保证雏鸭生长环境适宜。
03工具准备020102雏鸭的饲养雏鸭刚出壳后应立即饮水,以帮助其吸收剩余卵黄,同时也能促进其食欲。
在饮水过程中,应确保水源清洁,并避免过度饮水,导致湿度过大,影响雏鸭生长。
饮水器具为保证雏鸭饮水质量,应选择浅而宽的饮水器具,并定期清洗,避免细菌滋生。
同时,应根据雏鸭生长情况,逐渐增加饮水器具的高度,以满足其不断生长的需求。
开食时间雏鸭出壳后24-36小时开始开食,开食前应确保雏鸭已经饮水,以避免雏鸭因缺水而影响食欲。
开食方法开食时应将饲料撒在塑料布或纸上,让雏鸭自由采食。
同时,应确保饲料新鲜、营养均衡,以满足雏鸭生长需求。
饲养密度与温度饲养密度饲养密度不宜过大,以免影响雏鸭生长。
一般来说,每平方米可饲养100-200只雏鸭。
温度控制雏鸭对温度要求较高,因此应保持适宜的温度。
在育雏初期,温度可控制在28-30摄氏度左右,随着雏鸭生长,可逐渐降低温度至20-25摄氏度左右。
同时,应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免影响雏鸭生长。
03雏鸭的管理温度控制雏鸭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因此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
刚出壳的雏鸭温度应保持在30-32℃,随着日龄的增加,每周降低2-3℃,直到达到室温为止。
雏鸭的湿度需求较高,刚出壳的雏鸭应保持相对湿度在60%-70%,随着日龄的增加逐渐降低到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