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鸭饲养掌握正确的饲喂方法
- 格式:pptx
- 大小:59.62 KB
- 文档页数:8
雏蛋鸭饲养管理要点文章摘要:2.适时“开青”“开荤”“开青”即开始喂给青绿饲料。
饲养量少的养鸭户为了节约维生素添加剂的支出,往往补充青饲料来弥补维生素不足。
青料一般在雏鸭“开食”后3~4天喂。
雏鸭可吃的青饲料种类很多,如各�...2.适时“开青”“开荤”“开青”即开始喂给青绿饲料。
饲养量少的养鸭户为了节约维生素添加剂的支出,往往补充青饲料来弥补维生素不足。
青料一般在雏鸭“开食”后3~4天喂。
雏鸭可吃的青饲料种类很多,如各种水草、青菜、苦荬菜等。
一般将青饲料切碎单独喂给,也可拌在饲料中喂,以单独喂最好,以免雏鸭先挑食青饲料,影响精饲料的采食量。
“开荤”即给雏鸭开始饲喂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即给雏鸭饲喂新鲜的“荤食”(如小鱼、小虾、黄蟮、泥鳅、螺蛳、蚯蚓等)。
一般在5日龄左右就可“开荤”,先以黄蟮、泥鳅为主,日龄稍大一些以小鱼、螺蛳为主。
3.放水和放牧放水要从小开始训练,开始的头5天可与“开水”结合起来,若用水盆给水,可以逐步提高水的深度,然后将水由室内逐步转到室外,即逐步过渡,连续几天雏鸭就习惯下水了。
若是人工控制下水,就必需掌握先喂料后下水,且要等待雏鸭全部吃饱后才放水。
待雏鸭习惯在陆上运动场活动后,就要引诱雏鸭逐步到水上运动场或水塘中任意饮水、游嬉。
开始时可以引3~5只雏鸭先下水,然后逐步扩大下水鸭群,以达到全部自然地下水,千万不能硬赶下水。
雏鸭下水的时间,开始每次10~20分钟,逐步延长,随着适应水上生活,次数也可逐步增加。
下水的雏鸭上岸后,要让其在背风且温暖的地方理毛,使身上的湿毛尽快干燥后,进育雏室休息,千万不能让湿毛雏鸭进育雏室休息。
4.及时分群雏鸭分群是提高成活率的重要环节。
雏鸭在“开水”前,可根据出雏的迟早和强弱分开饲养。
笼养的雏鸭,将弱雏放在笼的上层、温度较高的地方。
平养的要根据保温形式来进行,健雏放在近门口的育雏室,弱雏放在一幢鸭舍中温度最高处。
第二次分群是在“开食”后3天左右,可逐只检查,将吃食少或不吃食的放在一起饲养,适当增加饲喂次数,并比其他雏鸭的环境温度提高1~2℃,同时,查看是否存在疾病等原因。
宠物小鸭子怎么饲养有一些人在饲养宠物小鸭子,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宠物小鸭子的饲养方法,一起来看看。
宠物小鸭子的饲养方法及时开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
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
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
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
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
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加强保温雏鸭正常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3日龄30度,4-7日龄25度,2周龄以上的20度左右。
一般的保温方式是,利用雏鸭的自发热量进行取暖。
但是,当外界气温较低时,则应用火炉等热源加温,使育雏室的温度保持在20度左右。
锻炼下水鸭子属水禽。
雏鸭下水能促其活动,增加采食量。
因此,应在出壳5天后就锻炼其下水。
方法是:先下“小水”(将水放人大的水盆或水泥池中),且温度不能太低,深度以能打湿鸭脚为宜,每天2次,每次不超过10分钟;以后水深逐渐增加,时间逐渐延长。
雏鸭何时下“大水”(河沟、池塘等大水面),需要根据天气和气温情况而定,晴暖时坚持每天下水,下雨天、气温低时可不下水。
下水上岸后,要让雏鸭在无风、温暖的地方将羽毛梳理晾干再赶回鸭舍。
预防疾病育雏室、运动场要勤换垫料,加强通风,坚持定期清扫和消毒,保持清洁、干爽。
食槽、水槽需经常洗刷和消毒,以减少病原菌生存和繁殖的机会。
此外,还要及时对雏鸭接种疫苗,防治疾病。
常见鸭病预防稻田养鸭开放性饲养,容易感染疫病和传播疫病,应十分注重鸭子防疫工作。
肉鸭,7日龄,鸡胚亿弱毒苗,0.2-0.5ml/羽肉注射。
7天后可产生抗体,并保护肉鸭至上市。
二、鸭病毒性肝炎免疫雏鸭:1-3日龄,鸡胚化弱毒苗,0.5ml/只,颈皮下注射,2天后产生抗体,5天达到高水平。
鸭子吃什么怎么饲养鸭子养殖自古就有,因为鸭子分布范围广,耐粗饲,能自行寻食,嫩草嫩叶也吃,比鸡还好养,那么鸭子吃什么怎么饲养。
鸭子吃什么鸭子经过几千年的驯化,饲养,已经成为大家喜欢养的一种家禽,鸭子的产肉、产蛋量都很不错。
鸭子喜欢吃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也爱吃大米和小麦等。
下面就是鸭子喜欢不同阶段喜欢吃的几种食物:1、雏鸭时期:雏鸭出壳1天后即开食。
开食前需先开水(饮温水),饮水中可加入适量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
开食的饲料宜用五成熟的大米饭,将其撒在竹席上,让雏鸭自由啄食,每天喂6~8次。
2、4天左右大的鸭子:4天后改为煮烂的小麦或全价配合饲料,每天喂4-5次。
3、15天大的鸭子:15天后每天喂3次即可。
雏鸭开食3天后,需增加动物性蛋白饲料,将小鱼虾、河蚌、螃蟹、蚯蚓等剁碎与食料拌在一起喂给。
此外,雏鸭还应补给适量的青绿饲料,可将青菜切碎拌入食料中或直接撒在竹席上,供其自由采食。
注意事项1、尽量在清晨和夜间8-10时,比较凉爽的时间喂料,白天让鸭多休息。
2、在高温、高湿期间,饲料放置过久或料槽中的饲料停滞过久会引起发酵变质,因而应保证供给新鲜饲料。
根据鸭子不同阶段喜欢吃的东西不同可以在不同阶段调整鸭子的饮食。
饲料种类1、糠麸类有麦麸、玉米糠、统糠。
这三种饲料含粗纤维都很高,如用麦麸和玉米糠喂产蛋鸭和肉用鸭,在饲料中含量都不能超过15%。
2、谷实类有玉米、小麦、大麦、燕麦、高粱、碎米、稻谷、小米、次粉等。
如果用高粱喂,一定要粉碎,或者用水泡软,待高粱发芽后再喂。
稻谷的外壳很硬,一定要先磨成粉状再饲喂,由于稻谷外壳的纤维含量高,因此要少喂。
3、块根、块茎和瓜类有马铃薯、甘薯(地瓜)、甜菜、胡萝卜、南瓜、西葫芦等。
它们也都是喂鸭、喂鹅的好饲料。
如果利用混合粉料进行圈舍内喂养鸭和鹅,在饲料中加入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成分,就不用再加块根、块茎和青绿饲料了。
4、糟渣类有酒糟、啤酒糟、豆腐渣、甜菜渣等,都可以用来喂鸭和鹅。
鸭子的饲养管理技巧0到4周的鸭称雏鸭。
雏鸭的培育工作直接关系到雏鸭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还影响今后产蛋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鸭子的饲养管理技巧,一起来看看。
鸭子的饲养管理技巧1.春鸭,在3月下旬至5月初饲养的雏鸭为春鸭。
这一时期天气逐渐转暖,气候适宜,天然动植物饲料十分丰富,雏鸭可以充分觅食水生动植物,在水稻田或麦地放牧,食杂草花籽。
因此春鸭生长快,省饲料,成熟快产蛋早。
在3-4月份孵出的雏鸭当年8-9月份就可以产蛋,每只母鸭在当年可产蛋5公斤左右。
南方的种鸭多在4月份间培育。
而气温较低的地区由于天气的还十分寒冷,新母鸭在第一个产蛋高峰过后,体质衰弱,抗寒性能力差,遇到寒流就易停产,要养到第二年春节才能留种蛋,比秋鸭作种鸭消耗的饲料多。
故饲养春鸭一般作为商品蛋鸭或菜鸭,很少留作种用。
2.夏鸭一般指5月下旬至8月份饲养的雏鸭称为夏鸭。
这一时期气温较高,雨水多,气候潮湿,气候条件不太适合雏鸭生理需要。
但农作物生长旺盛,雏鸭育雏期短,不需要考虑保温。
可节省保温费用,早下水,早放牧,放牧在稻秧田里,可节省部分饲料,而且开产早,当年可以得到效益,第一个产蛋高峰恰逢初冬,气温很低,饲养管理不当,冬季还保持较高的产蛋量,如遇到寒流产蛋率也不会明显下降。
在南方由于气温闷热,管理上较困难,要注意,防潮,防暑,防病。
3.秋鸭一般指8月中旬饲养的雏鸭称秋鸭。
这个时期气温由高到低逐渐下降,雏鸭从小到大,外界温度正适合生理需求。
是育雏的好季节。
秋鸭可以充分利用晚稻收获期,进行较长时间的放牧,可节省饲料。
但是,秋鸭的育成期正值寒冬,气温低,天然饲料少,放牧场地少,故开产较晚,应注意防寒和适当补料。
如将秋鸭作为种用,产道高峰期正遇上春孵期,种蛋价值高,长江中下游大部分地区都利用秋鸭作为种鸭。
如作为蛋鸭饲养,开产以后产蛋持续期长,产蛋期可以一直延续到第二年低。
鸭子的饲养管理要点一、选留优良种鸭1.雏鸭的选择应选择出壳早,腹部柔软、有弹性,脐带收缩良好,眼亮有神,健壮活泼,体重在55克左右的雏鸭.在选择雏鸭时,最好能将公母鸭分开,并按1:4的公母比例进苗鸭,以降低饲养成本。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种鸭饲养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获得尽可能多的合格种蛋,能孵化出品质优良的雏鸭。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起来看看。
种鸭的饲养管理方法一、雏鸭的饲养管理1、雏鸭出壳后24小时内一定要饮到水,并在饮水中加入少量的葡萄糖补充营养,以增强雏鸭的抵抗力。
另外,将雏鸭放在1-2厘米深的水盆中进行点水。
天气暖和时,点水可在室外进行,一般用竹筐装好抓到清水塘边,将竹筐轻轻侵入水面少许,每日2-3次,每次3-5分钟,以后逐日延长嬉水时间。
2、开食时一定要在全部雏鸭饮到水后进行,可用少量的碎米、碎玉米和细麦糠,并适当补充些洗净的青饲料。
最初几天,应采用少喂多餐制,每日7-8次,热高温而中暑,站不起来或昏迷的雏鸭,可将其放于阴凉地面,用风扇吹其身,并饲喂些解暑药如:维生素C和维生素。
3、地面平养时,应注意雏鸭群密度,第一周每平方米20只左右,第2周14只左右,第三周之后不应多于10只。
密度过高,易堆积,密度过低,不保暖。
4、雏鸭生长适宜温度为25-30摄氏度,要避免室内温度大幅度升降,有条件的地方可用灯泡或红外线灯取暖。
通常可根据雏鸭的数量用塑料薄膜围成一个大小合适的空间,里面点灯泡1-2个,做成保温室,采取自温育雏。
5、在最初3-4天全天24小时光照。
一方面,保证雏鸭能充分的进行饮水和采食;充足的光照有助于钙、磷的吸收,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此外,阳光中的紫外线还能起到杀菌的作用。
6、为防止肠道病的发生,可在雏鸭饮水或饲料中加入西力欣、福星或奥服欣,并注意搅拌均匀。
7、在饲养前,应注意对鸭舍及用具进行全面消毒,一般用20%石灰水或3%的来苏尔儿,以后每周定期消毒一次。
8、雏鸭2-4日龄时,应及时注射鸭病毒性肝炎疫苗。
20日龄左右注射鸭瘟疫苗,预防疫病的发生。
9、在运输鸭苗时,夏季应避开高温高热天气,以减少鸭苗的损伤。
二、后备种鸭的饲养管理(1)适当放牧。
雏鸭饲养到30日龄以后,便开始适当放牧。
不同日龄的鸭子饲养管理的要求不同,你知
道吗
不同阶段的鸭子饲养管理的要求是不同的,下面我们分别了解一下。
一、雏鸭饲养管理
雏鸭是指1-25日龄的小鸭。
l一3日龄雏鸭的生育适温为
27-30℃,以后逐渐下降, 25日龄后可降至18℃以下。
雏鸭的饲养要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
将出壳毛干后的雏鸭分批赶入约40 x 80厘米的浅盘内,水深0.5-1.0厘米,使雏鸭饮嬉2-3分钟后开食。
开食可喂泡软的小米和混合饲料,从2日龄开始喂混合饲料,昼夜饲喂。
当雏鸭达7日龄后,应在中午天气好时赶到室外运动。
运动时间,随日龄增长逐渐延长,10日后不限。
二、中鸭的管理要点
加强洗浴和锻炼,放河(湖,沟等)散养,夏季在外露宿。
无放牧条件时,运动场前应设水池,水深1.5-2米,有斜坡,可换水。
三、成鸭的管理要点
适量运动有利于增进鸭的健康,提高其食欲和产蛋率。
冬季封冻期间,白天进行慢步驱赶运动,每天4-5次。
冬季风雪天,必须让鸭群在舍内,待清除运动场上的积雪后,方可放鸭出舍。
气温降到5℃以下时,运动场上要铺垫草。
农村致富技术:春季雏鸭的饲养技术
1、育雏鸭准备工作。
备好优质的全价饲料,育雏室和饲养用具要清洁,用烧碱石灰氯制剂等消毒,做好保温设备。
2、雏鸭要先饮水后开食。
雏鸭出壳24小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或万分之一高锰酸钾饮水1~2小时后即可开食。
3、要喂给全价颗粒料。
喂全价料能满足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能满足雏鸭日粮中的蛋白质20~22%代谢能2800~3000大卡/公斤,同时饲料中还有钙磷和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4、雏鸭饲喂方法。
雏鸭消化道不健全要少喂勤添喂六七成饱,一周内要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后逐渐减少餐数。
5、做好雏鸭保温关。
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
雏鸭在一日龄时,保温器下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度,室温保持在22~24度,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1度,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6、雏鸭的饲养密度和分群。
雏鸭的饲养密度最好是每平方一周龄内20羽,以后每平方不超过10羽,密度过大浪费场地过小影响生长。
分群最好以250~300只一群为宜。
7、雏鸭鸭舍要通风换气。
鸭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清新,每天换气2~3次,时间10~20分钟。
8、雏鸭要进行放水活动。
鸭是水禽,它的生活生长环境离不开水。
雏鸭的放水活动一般在出壳后2~3天进行,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15分钟,夏秋季节,一周龄内的雏鸭每天放水4~6次,每次20~30分钟,一周龄以上的雏鸭不要在烈日高温下放水,可全天候在水中放牧。
野鸭雏鸭饲养管理
关键要掌握适宜的温度,1?3日龄为29℃?27℃;4?6日龄
26℃?25℃;7?10日龄为25℃?24℃;10日龄以后19℃?17℃。
一般在舍内平地育雏,地面上要铺松软稻草,并分隔小栏,每栏2平方米左右,各栏安装保温电灯1个,7日龄内每小栏养50?70只。
由于雏野鸭有睡堆天性,因此要有人日夜值班,每隔1小时用手轻轻拨弄赶堆一次,防止打堆压死、闷死。
7日龄后调整密度。
开食时,要先饮水后喂料,饮水中加入适量复合维生素b剂。
要备足清洁水自由饮用,千万不能断水。
喂料次数一般10日龄内每天7次,10日龄后每天4?5次,每次在喂配合饲料的同时,还要适当加入嫩草、菜叶等青料(切细)和海带精粉以及小鱼虾、蚯蚓等鲜活动物。
注意,7?15日龄的雏鸭可选晴天在浅水沟内放水;15日龄后在池塘中放水,以利健康成长。
雏鸭如何饲养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雏鸭饲养是整个养鸭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在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技术和管理措施不科学,使好多养殖户没能够获得利益,反而出现亏损的状态。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雏鸭如何饲养,弄清楚雏鸭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鸭品种选择
选择体格健壮、抗病力强的优良品种,有的地方有几户共同饲养鸭,出栏日期相同,喂的饲料相同,但经济效果不同。
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是雏鸭质量,二是管理。
因此,在饲养鸭的时候,应从种源可靠的无病种鸭场引进种蛋或雏鸭,或者在购买雏鸭是应首选大型名牌企业生产的雏鸭。
2、适时开食与补水
适时开食补水,有利于促进肠道蠕动和新陈代谢,有利于排出胎粪,加速体内的蛋黄吸收,以增强食欲。
雏鸭孵出蛋壳约24小时后开食最好。
初次饮水用口服补液盐给雏鸭补水,防止鸭脱水,调节体内水分、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3、雏鸭不要吃的太饱
雏鸭消化系统发育还不完善,如吃得过饱会造成消化不良,最好喂七八成饱。
10日龄内,白天喂4次,夜间喂2次,前3天要适当控制喂量,吃七八成饱;第四天起放开喂料,但不能过饱,每次喂食10~15分钟。
11~20日龄,白天喂4次,夜间喂1次,投料量以100羽雏鸭计算,第一天给250克,以后在此基础上每天增加250克,到50日龄加至12.5千克。
4、保持良好的鸭舍环境
房舍内通风必须良好,室内污浊空气少,鸭睡得安稳。
外界温度高时,要加强通风换气,但不能在舍内地面上洒水。
长期不通风,会造成雏鸭抵抗力下降,体质弱,严重时会造成鸭中毒死亡,所以保温的同时,做好通风工作,保持鸭舍内空气新鲜。
雏鸭开水时间雏鸭开水开食的方法培育雏鸭要掌握“早饮水、早开食,先饮水、后开食”的原则,要密切关注雏鸭的动态,当雏鸭东奔西走并有啄食的行为时,说明此时应给雏鸭饮水开食了。
下面我们具体了解一下雏鸭开水时间,以及雏鸭开水开食的方法。
一、雏鸭开水时间初生雏鸭第一次饮水称为开水,一般雏鸭出壳后24~26小时,在开食前先开水。
由于雏鸭出壳的过程较长,体内的水分散发较多,因此,必须及时补充水分,促进新陈代谢和卵黄吸收,促使胎粪排泄,有利于开食和生长发育。
二、雏鸭开水的方法1、用鸭篮开水通常每只鸭篮放40~50只雏鸭,将鸭篮慢慢浸入水中,使水浸没脚面为止,这时雏鸭可以自由地饮水,嬉戏洗毛,2~3分钟后,将鸭篮连同雏鸭端起来,让其梳理绒毛。
2、雏鸭绒毛上洒水开食之前,在雏鸭绒毛上喷洒些水,使每只雏鸭的绒毛上形成小水珠,雏鸭互相啄食小水珠,以达到开水之目的。
3、用水盘开水用白铁皮做成边高4厘米的水盘,盘中盛1厘米深的水,将雏鸭放在盘内饮水、理毛2~3分钟后,抓出放在垫料上理毛、休息后开食。
4、用饮水器开水即用真空饮水器注满温开水,放在保温器四周,让其自由饮水。
以后随着日龄的增大,饮水器逐步撤到另一边,置于有利排水的地方。
三、雏鸭开水、饮水注意事项1、要有足够的饮水空间,每1000只雏鸭需要30~40个2升的真空饮水器,绘雏鸭提供充足的饮水,绝不能发生断水现象。
2、经过长时间运输的雏鸭,为及时恢复体力减少应激,一般在饮水中加入3%~5%白糖或葡萄搪,同时添加0.1%电解多维。
3、每天必须清洗饮水器1次以上,保证饮水卫生。
4、饲养至3~5日龄时,逐渐把真空饮水器移近自动饮水设备,每个饮水器可供给20~30只雏鸭饮水。
小野鸭怎么养?雏野鸭的饲养技巧随着人们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喜爱吃鸭蛋和鸭肉的人群越来越多,饲养鸭的养殖户越来越多。
但是在雏鸭的饲养过程中,由于饲养技术和管理措施不科学,导致很多养殖户没能够获得有效的利益,反而出现亏损的状态。
那么小野鸭怎么养?下面就来看看雏野鸭的饲养技巧吧!一、育雏温度把好温度关,是育雏成败的关键。
野鸭对温度较为敏感,进入育雏舍要给予保暖,防止温度忽高忽低。
下列育雏温度供上述温度参数只是一种参考依据,给温正确与否还应根据雏野鸭的动态、叫声和吃食状况来判断。
若雏野鸭均匀散开,七八成群,或单个躺卧,伸腿舒颈呈舒适活泼状态,喂食后静卧而无声,均为最适合温度;若温度过高,雏野鸭就会喘气,饮水量增加,远离热源;温度过低,育雏舍地面冷湿,雏野鸭则发出短促凄惨的叫声,感觉寒冷且集堆,不吃食,挤在一起取暖避湿,以致形成鸭堆、鸭塔,造成压死闷死。
若雏野鸭仰天鸣叫,是要喝水的表现;发出恐饰的凉叫声,是老鼠或猫、黄鼠狼等动物来侵袭;发出高亢的啼叫声,表示要吃料、有饥饿感。
饲养人员一定要做到人不离岗,随时查看温度和观察雏野鸭动态。
保温时间的长短,因季节、雏野鸭体质强弱而异。
一般保温时间大致3~4周,如天气较冷,育雏保温的时间相应要增加几天。
二、育雏湿度育雏舍内的相对湿度,不宜过大,也不宜过小,一般控制在65%~70%的范围内。
育雏舍内空气湿度过低,雏鸭易出现脚趾干瘪、精神不振等轻度脱水症状,影响健康和生长,这种情况往往在第一周出现。
当湿度过高时,霉菌及其他致病微生物大量繁殖,雏鸭易发病。
舍内空气湿度第1周应保持在60%-70%,有利于雏鸭卵黄吸收;第2周以后保持在50%-55%。
这个时期常出现湿度过大,特别在肉鸭生产实践中,往往湿度过大,饲养管理应注意饮水管理和做好防病工作,保持鸭舍干燥。
三、开食饮水雏野鸭出壳12小时左右绒毛干后,即可转入育雏舍。
在开食前先供给饮水,采用饮水器或浅水盆。
在1~3日龄内尽可能给予温开水和用0.02%抗生素水或0.01%高锰酸钾水溶液作饮水,以消除胃肠道中的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