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通风预留洞表格
- 格式:xls
- 大小:56.00 KB
- 文档页数:9
目录1、编制依据 (3)2、工程概况 (3)2.1 建筑工程概况 (3)2.2 给排水、通风分部工程概况 (3)3、施工组织 (3)3.1 施工组织概述 (3)3.2 劳动力、机具组织安排 (4)3.3 进度计划安排 (5)4、施工技术要求 (5)4.1埋件、孔洞 (5)4.2预埋铁件 (6)5、主要施工方法 (6)5.1 套管预埋 (6)5.2 预留洞 (9)5.3 预埋铁件 (9)5.4 预埋质量控制要点 (15)5.5 工程质量目标 (16)6、质量保证措施 (16)7、安全保证措施 (21)8、成品保护措施 (26)9、材料节约措施 (27)10、计量器具使用与管理 (27)10.1 计量器具的选用及使用 (27)11、环境保护措施 (28)11.1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28)11.2 环境保护管理措施 (28)11.3 防止大气污染措施 (29)11.4 防止水源污染措施 (29)11.5 防止施工噪声措施 (30)11.6 控制扬尘的措施 (30)12、技术资料管理要求 (30)1、编制依据1.1《北京市建筑设计院设计的T3C捷运通道施工图纸》。
1.2《T3C施工图纸设计交底记录》。
1.3《建筑设备通用图集》(91SB3-4、91SB6、91SB-XI)。
1.4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5《通风与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6《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DBJ/T01-26-2003)。
2、工程概况2.1 建筑工程概况2.1.1 T3航站楼为首都国际机场扩建工程,新航站楼位于现在首都机场T2航站楼东侧,平行于现在的东跑道,建筑分为T3A、T3B 和T3C段,T3C捷运通道南北长1027米,地下二层,总面积39000平米。
现浇凝土框架结构。
2.1.2 T3C捷运通道B2层主要为行李通道,两侧为服务通道。
技术、质量交底记录技术交底内容:一、交底说明车站在xxx施工时预留孔洞,,现因施工需要将孔洞封堵,需要将车站主体设有预留钢筋接驳器凿出并连接钢筋浇筑砼进行封堵。
为此,xxx站主体结构xxx预留孔洞封堵进行交底。
二、施工工艺工艺流程:模板安装一>孔洞开凿接驳器一>钢筋安装一>浇筑砼----------―>养护一>模板拆除三、施工要求(一)模板安装1、为确保本工程孔洞封堵良好,在模板安装前检查其质量,凡有缺棱、掉角、扭曲、锈蚀的一律不用,以确保模板接缝不漏浆。
模板要求模内干净、无杂物,拼缝严密,模板接缝宽度不大于1.0mm,无漏浆缝隙。
2、模板安装必须按模板的施工设计进行,严禁任意变动。
3、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过程中,要设置临时固定设施,严防倾覆。
模板必须有一定刚度,而加固支撑和连接杆必须牢固,确保结构的几何尺寸。
4、支撑要按工序进行,模板没有固定前,不得进行下道工序。
模板下方设置4根方木均匀布置,再将模板方木用6组对拉丝2组钢管固定于孔洞5、下方,模板与孔洞下方混凝土接触要密实不漏缝隙。
7、上下钢管要用对拉丝杆和蝴蝶扣固定,并保证固定牢靠。
立面图(二)孔洞开凿接驳器1、凿除车站主体侵线混凝土时,注意保护接驳器。
在凿除车站主体孔洞混凝土过程中,必须人工凿除,凿除厚度要小,多凿几层,尽可能少破坏接驳器。
2、对凿出的车站主体接驳器,进行清理、保护,预留接驳器钢筋如有弯曲,进行调直,确保后期可以与钢筋有效连接。
3、车站主体预留不合格的或者在凿除过程中破坏的不可恢复的接驳器,进行植筋处理,植筋规格与车站预留接驳器规格相同,植筋深度符合规范及技术交底要求。
(三)钢筋安装1、钢筋丝头经检验合格后应保持千净无损伤。
2、所连钢筋规格必须与连接套规格一致。
3、连接水平钢筋时,必须从一头往另一头依次连接,不得从两头往中间或中间往两端连接。
连接钢筋时,一定要先将待连接钢筋丝头拧入同规格的连接套之后,再用力矩扳手拧紧钢筋接头;连接成型后用红油漆作出标记,以防遗漏。
洞口与临边防护设施验收表表(九)—4注:1、钢管桩等桩孔上口,杯形、条形基础上口,未填土的坑槽,以及上人孔、天窗、地板门等处,均应按洞口防护要求设置防护装置;2、通道附近的各类洞口与坑槽等处,除设置防护设施与安全标志外,夜间还应设红施工现场安全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要进行施工安全、消防知识的教育和考核工作,对考核不合格的职工,禁止进入施工现场参加施工。
2、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帽带,并正确使用个人劳动防护用品.3、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不得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对违章作业的指令有权拒绝并有责任制止他人违章作业。
4、施工作业时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用品,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安全帽。
不许私自用火,严禁酒后操作。
5、穿拖鞋、高跟鞋、赤脚或赤膊不准进入施工现场。
6、穿硬底鞋不得进行登高作业。
7、在高空、钢筋、结构上作业时,一定要穿防滑鞋.8、现场用电,一定要有专人管理,同时设专用配电箱,严禁乱接乱拉,采取用电挂牌制度,尤其杜绝违章作业,防止人身、线路,设备事故的发生。
9、电钻、电锤、电焊机等电动机具用电、配电箱必须要有漏电保护装置和良好的接地保护地线,所有电动机具和线缆必须定期检查,保证绝缘良好,使用电动机具时应穿绝缘鞋,戴绝缘手套。
10、工地施工照明用电,必须使用36伏以下安全电压,所有电器机具在不使用时,必须随时切断电源,防止烧坏设备.11、在用喷灯、电焊机以及必要生火的地方,要填写用火申请登记和设专人看管,随带消防器材等,保证消防措施的落实。
施焊时,特别注意检查下方有无易燃物,并做好相应的防护,用完后要检查,确认无火后再离开.12、未经安全教育培训合格不得上岗,非操作者严禁进入危险区域;特种作业必须持特种作业资格证上岗。
13、凡2m以上的高处作业无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必须先挂牢后再作业。
14、高处作业材料和工具等物件不得上抛下掷.15、从事高空作业人员要定期体验。
三级技术交底记录表
记录号19-02
注:“技术交底主要内容”栏见后“续表”。
4、瓦斯(CH4)浓度
按体积计不得大于0.5%,否则必须按煤炭工业部现行的《煤矿安全规则》的规定办理。
5、温度
洞内工作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8 ︒C。
6、噪音
洞内工作地点噪声,不宜大于90 dB。
7、瓦斯隧道爆破
瓦斯隧道装药爆破时,爆破地点20m内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1.0%;总回风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必须小于0.75%。
开挖面瓦斯浓度大于1.5%时,所有人员必须撤至安全地点。
8、洞内风量要求
隧道施工时供给每人的新鲜空气量不低于3m3/min,在瓦斯隧道中可取4 m3/min,采用内燃机械作业时供风量不低于4.5m3/(min.kw)。
预埋件及预留孔施工方案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位置准确程度直接关系到隧道结构的使用功能和整体质量。
预留孔洞、预埋件位置精度的控制技术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预埋件和预留孔洞设置方法(一)竖向构件预埋件的设置1、焊接固定。
焊接时先将预埋件外露面紧贴钢模板,锚脚与钢筋骨架焊接。
当钢筋骨架刚度较小时,可将锚脚加长,顶紧对面的钢模,焊接不得咬伤钢筋。
2、绑扎固定。
用铁丝将预埋件锚脚与钢筋骨架绑扎在一起。
为了防止预埋件位移,锚脚应尽量长一些。
(二)水平构件预埋件的设置1、梁顶面预埋件。
可采用圆钉加木条固定。
2、板顶面预埋件。
将预埋件锚脚做成八字形,与板钢筋焊接。
用改变锚脚的角度,调整预埋件的标高。
(三)预留孔的设置1、梁、墙侧面。
采用钢筋焊成的井字架卡住孔模,井字架与钢筋焊牢。
2、板底面。
可采用在底模上钻孔,用铁丝固定在定位木块上,孔模与定位木块之间用木楔塞紧。
当板面上留设较大孔洞时,留孔处留出模板空位,用斜撑将孔模支在孔边上。
(四)预埋件及预留孔施工方法1、会审与土建结构图相关的设备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图纸,全面了解各类预留孔洞和预埋件的位置、数量、规格及其功能,绘制详细的预埋件、预留孔的布置图纸,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错漏。
2、根据设计尺寸进行测量放线并在基础垫层或模板上用明显标记准确放样。
3、预留孔洞、预埋件应根据施工放样精确固定在模板上,并采用钢筋固定,确保安放预留孔洞及预埋件的模型不发生位移及形变,同时对预留孔洞的模型自身的形变也要有效地控制。
4、对预留孔洞处的防水层施工,必须在施工前制订出严密、详细的施工方案,确保防水施工万无一失。
5、混凝土浇注顺序的合理性也是确保其位置准确的重要环节,在混凝土浇注过程禁止振捣器直接碰撞预留孔洞模型和各类预埋件,但必须确保预留孔及预埋件周围混凝土的密实度。
6、拆模后应立即对预留孔洞及预埋件位置进行复测,确保其位置准确,否则立即进行必要的修复。
7、对已成型的孔洞应进行覆盖或围蔽,防止人、物坠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