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计算器
- 格式:xls
- 大小:21.00 KB
- 文档页数:2
北京地区2015个人所得税计算器(含五险一金)社会平均工资5793.00基本工资0.00补助0.00个人缴费比例金额单位缴费比例金额缴存基数上限税前工资0.00300.00%住房公积金12.00%58.0012.00%58.0017379.00养老保险8.00%185.3620.00%463.4017379.00医疗保险2%+372.5210.00%347.6017379.00失业保险0.20%0.00 1.00%0.0017379.00工伤保险0.50%11.5917379.00生育保险0.80%27.8117379.00个税起征点3500.00超过个税起征点金额计税金额0.00-100000.00所得税税率0%0.00速算扣除数01500.00个人所得税0.004500.009000.00税后工资-315.8835000.0055000.00缴费金额315.88908.3980000.00注1:使用者自行输入“基本工资”即可得到结果,“住房公积金”等缴费比例可自行修改,以适应不同情况注2:社会平均工资每年会调整,由此会影响缴费基数上下限注3:工伤保险依行业不同,缴费比例也不同注4:非北京地区的缴费比例略有不同这个我来答1、挣多少钱就按多少来核定基数,超过去年社平月工资上限的,按去年社平月收入的300%为最高缴费基数。
(实际操作上很多公司并不2、养老,单位交20%,个人交8%医保,单位交10%,个人交2%+3块失业,单位交1%,个人交0.2%工伤,单位交1%左右,看单位属性,个人不交生育,单位交0.8%,个人不交,本地户口才可以参加,外地城镇户口必须有居住证才能参加缴存基数下限个人缴存额上限个人缴存额下限单位缴存额上限单位缴存额下限40%60%730.002085.0058.002085.0058.002317.001390.32185.363475.80463.403476.00350.5872.521737.90347.602317.0086.9011.59173.7923.172317.0086.9011.593476.00139.0327.81所得税税率速算扣除数0%03%010%10520%55525%100530%275535%550545%13505。
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工资扣税是每个劳动者都必须面对的问题,了解工资扣税标准对我们合理规划个人财务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向大家介绍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工资扣税规定,合理安排个人收入。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工资扣税的基本原理。
工资扣税是根据个人的收入额和税率来计算的,一般来说,工资越高,税率也会越高。
在国家税务部门的规定下,每个劳动者都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因此,了解自己的工资扣税标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规划个人收入。
接下来,我将向大家介绍如何使用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
首先,我们需要准备好自己的工资收入证明和个人身份证件,然后打开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的网页或手机应用程序。
在输入界面,我们需要填写自己的工资收入金额、社会保险、公积金等信息,然后点击计算按钮,系统将会自动根据国家税务部门的规定,计算出我们需要缴纳的个人所得税金额。
在使用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填写信息时要尽量准确,确保没有漏填或填写错误的情况。
其次,要选择适用于自己的工资扣税标准,不同的收入额对应着不同的税率,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最后,要及时关注国家税务部门发布的最新政策,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工资扣税标准。
通过使用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工资扣税情况,合理安排个人收入,避免因为不了解税率而造成财务损失。
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遵守国家税务部门的规定,积极履行个人纳税义务。
总之,了解和正确使用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对我们每个劳动者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希望大家能够充分利用工资扣税标准计算器,合理规划个人财务,做到明明白白缴税,遵纪守法。
同时也希望国家税务部门能够继续完善税收政策,为广大劳动者营造更加公平合理的税收环境。
让我们共同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社会。
1.退休工资计算器的作用退休工资计算器是一种用来计算个人退休工资和离退休金等相关问题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在退休后可以得到的收入,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2.退休工资计算器的使用方法首先,我们需要收集以下信息:(1)个人的出生日期、性别和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
(2)个人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工龄和职务等情况。
(3)个人每月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
然后,根据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使用退休工资计算器进行计算。
首先,我们需要根据个人出生日期确定退休年龄。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男性退休年龄为60岁,女性退休年龄为55岁。
然后,根据个人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工龄和职务等情况,计算个人的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本养老金=个人在职期间的工资收入×工资基数÷平均工资×当地养老金月发放标准。
接下来,根据个人每月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计算个人的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在职期间的个人账户累积余额×个账户存储利率。
最后,根据个人基本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计算个人的退休工资。
退休工资的计算公式为:退休工资=基本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3.退休工资计算器的特点(1)准确性:退休工资计算器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因此计算结果更加准确。
(2)灵活性:退休工资计算器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需求进行个性化调整和计算,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退休工资情况。
(3)便捷性:退休工资计算器可以随时随地进行计算,方便人们随时了解自己的退休工资情况。
总结起来,退休工资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准确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退休工资情况。
希望能够通过这个计算器,让大家更好地了解自己在退休后可以得到的收入,从而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安排。
同时,也希望政府能够进一步完善和提高养老保险制度,为人们的退休生活提供更好的保障。
病假工资计算器我国对于员工病假有医疗期的规定,提问者由于胸部伤病是可以享受医疗期待遇的,实际上没有必要在11月再次申请辞职去看病。
医疗期按本单位工作年限计算,第一年为三个月,以后每满一年,增加一个月医疗期。
医疗期内除非员工过错,企业不得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
这是对于员工伤病的保护。
不过既然提问者已经辞职,我们不妨关注其病假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病假期间由于员工不上班,因此其工资并非按实计发,而是按照“日工资×病假工资比例×病假天数”的公式来发放。
日工资并非完全是员工每天的工资,它是“月工资计算基数÷当月计薪日”的结果。
计薪日是指国家规定的制度工作日加法定休假日,例如在标准工时制度下,把每月的日数刨去双休日就是计薪日。
《上海市企业工资支付办法》对工资计算基数有明确规定:“(一)劳动合同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相对应的工资标准确定。
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确定的标准高于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的,按集体合同(工资集体协议)标准确定。
“(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均未约定的,可由用人单位与职工代表通过工资集体协商确定,协商结果应签订工资集体协议。
“(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无任何约定的,假期工资的计算基数统一按劳动者本人所在岗位(职位)正常出勤的月工资的70%确定。
”实践中为了计算便捷,不少企业把员工所有得到的收入×70%来作为计算基数,是符合要求的。
如果提问者工资获得了提高,那应该以8500元×70%为病假工资计算基数。
提问者病假仅两个月左右,其病假工资比例按以下原则确定:(一)连续工龄不满二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60%;(二)连续工龄满两年不满四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70%;(三)连续工龄满四年不满六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80%;(四)连续工龄满六年不满八年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90%;(五)连续工龄满八年及八年以上者,病假工资为前述计算基数的100%。
《陕西省退休工资计算器 [陕西省退休工资计算方法公式]》摘要:累计缴费年限为15年时,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0.6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0.6)2151%=48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1.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1.0)2151%=600元,个人平均缴费基数为3.0时,基础养老金=(4000元+4000元3.0)2151%=1200元退休制度是国家为保障劳动者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而实行的一种福利制度。
退休制度的设计对建设(1)基础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工资指数)〕2本人全部缴费年限(工龄)1%(2)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储存额计发月数(例:50岁195个月、60岁139个月)(3)过渡性养老金=退休时本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全部平均工资指数本人97年以前缴费年限(工龄)1%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计发月数根据退休年龄和当时的人口平均寿命来确定。
计发月数略等于(人口平均寿命-退休年龄)x12。
目前50岁为195、55岁为170、60岁为139,不再统一是120了)基础养老金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式中: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平均缴费指数在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到,在缴费年限相同的情况下,基础养老金的高低取决于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个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就是自己实际的缴费基数与社会平均工资之比的历年平均值。
低限为0.6,高限为3。
因此,在养老金的两项计算中,无论何种情况,缴费基数越高,缴费的年限越长,养老金就会越高。
养老金的领取是无限期规定的,只要领取人生存,就可以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的待遇,即使个人帐户养老金已经用完,仍然会继续按照原标准计发基础养老金,况且,个人养老金还要逐年根据社会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的增加而增长。
管理人报酬计算器管理人报酬计算器是一个可以帮助企业计算管理人员工资的工具。
管理人员是企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他们的工作涉及到企业管理、经营决策和公司发展等重要事项。
因此,他们的报酬也比较高。
管理人报酬计算器采用一些指标和参数,来计算管理人员的工资。
这些指标和参数包括学历、工作经验、职位、公司规模、行业、地区以及公司经济情况等等。
通过这些参数的输入,管理人报酬计算器可以得出基本工资、津贴、奖金、福利等工资构成,最终计算出管理人员实际工资。
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第一步:输入基本信息在管理人报酬计算器中,需要输入管理人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学历、工作经验、职位、公司规模、行业、地区等等。
这些信息将会对工资的计算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步:计算基本工资基本工资是管理人员的基本收入,是其他各项收入的基础。
基本工资的计算需要依据企业的薪酬制度,该制度一般根据管理人员的学历和职位进行划分。
不同学历和职位的管理人员拥有不同的基础工资。
例如,普通本科生刚入职的管理人员月薪可能为5000元;拥有博士学位、担任高管职位的管理人员月薪可能在5万以上。
第三步:计算福利和津贴福利和津贴是管理人员的另一个重要收入来源。
福利和津贴的计算也需要依据企业的制度进行,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 医疗保险和社保;2. 住房公积金和住房补贴;3. 餐饮补贴和交通补贴;4. 通讯补贴和保险补贴。
第四步:计算奖金除了基本工资和福利以外,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经济运作过程中,也将会获得各种奖金。
奖金和津贴一样是一个比较灵活的收入部分。
不同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表现获得不同程度的奖金。
例如一些企业的高管如果成功完成了公司的业务目标,可以获得不小的奖金。
第五步:计算实际工资在完成了以上计算步骤之后,我们就可以得到管理人员的实际工资。
实际工资是所有收入的总和。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公司管理层如果愿意为有才干的管理人员提供更高的薪酬,自然可以出钱寻求人才,但是如果付出的薪酬高于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也容易造成公司财务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