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养殖规模100头以上奶牛场(户)情况调查表.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奶牛养殖行业养殖场数量、养殖规模及产奶量分析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乳制品消费,以改善公众健康和营养。
2009年修订的《乳制品工业产业政策》提到,人均乳制品消费量是衡量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的主要指标之一。
当前,中国人均乳制品消费量低于100克/天。
自2008年以来,乳制品产量增长停滞不前,但消费量却继续增长。
中国现在约有30%的乳制品原料(以折合生鲜乳计)依赖进口。
在政府政策和越来越严格的法规的推动下,小型奶牛养殖场的数量迅速减少,而奶牛养殖平均规模一直在稳步增长。
从2007年到2018年,奶牛养殖场的数量从267万户减少到66万户,下降了近75%。
2016年至2018年间,下降幅度尤为明显,养殖场数量下降了近50%,这主要是由于对畜牧业养殖实施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规定。
自2007年以来,中国乳制品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美国和西欧过去三四十年的发展趋势相似。
1987年至2017年间,美国奶牛养殖场数量从约20万户下降到4万户,而生鲜乳年产量从大约6500万吨增加到9500多万吨。
1983年到2013年的30年间里,最初的十个欧盟成员国拥有的奶牛养殖场数量从151万下降到29万,下降了80%。
随着中国奶牛养殖场数量下降近75%,奶牛平均养殖规模增加了两倍以上。
政府一直在鼓励和推动大型奶牛养殖场的建设。
奶牛养殖场平均养殖规模已经从5头增加到15多头。
奶牛合作社的数量从2008年的2097个增加到2017年的16000多个。
中国奶牛在规模养殖场(即存栏量1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里的比重从2008年的20%上升到2018年的60%以上。
存栏量1000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场数量从2002年的112户增加到2017年的1350多户。
尽管正在进行集中化,但与新西兰和美国等现代化乳制品大国相比,中国的乳制品行业仍然高度分散。
2018年,美国约有37500户奶牛养殖场,平均养殖规模为251头奶牛。
中国乳制品行业在现代化进程中已取得长足进步。
牛群分析报告1. 简介本报告旨在对牛群的情况进行分析,包括数量、品种、健康状况、饲养方式等方面。
2. 牛群数量及品种分布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我农场牛群数量达到100头。
牛群主要分为奶牛和肉牛两个品种。
2.1 奶牛奶牛是用于生产牛奶的牛种。
在我农场,奶牛数量为80头。
奶牛主要分布在奶牛棚中,每头奶牛平均产奶量为20升/天。
2.2 肉牛肉牛是用于出售牛肉的牛种。
目前我农场肉牛数量为20头。
肉牛主要饲养在草场中,以天然草料为主要饲料。
3. 牛群健康状况牛群健康状况是农场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
以下是对牛群健康状况的分析:3.1 疾病情况目前,牛群中没有出现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兽医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防疫工作,确保牛群健康。
3.2 营养状况牛群的营养状况良好。
我们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为牛群提供均衡的饮食,包括精细配方饲料和天然草料。
定期监测牛群体重和体态,并根据需要进行饲养调整。
3.3 日常护理牛群的日常护理工作也十分重要。
我们定期为牛群进行洗澡、修蹄和除虫等工作,确保牛群的卫生状况良好。
4. 牛群饲养方式牛群的饲养方式对于牛的生长和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是对牛群饲养方式的分析:4.1 奶牛饲养方式奶牛主要在奶牛棚中饲养,每天定时定量喂食,并进行隔离管理。
奶牛的饲料主要包括精细配方饲料、干草和青贮料等。
4.2 肉牛饲养方式肉牛主要在草场中放养。
草地提供了牛所需的天然草料,肉牛的饲养方式更加接近自然,有助于提高牛肉的质量。
5. 牛群生产数据以下是对牛群生产数据的分析:5.1 奶牛产奶量目前,我农场的奶牛平均产奶量为20升/天。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和合理的饮食配方,我们努力提高奶牛的产奶能力。
5.2 肉牛生长速度肉牛的生长速度直接影响牛肉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监测和记录肉牛的体重变化,我们发现肉牛每月平均增重2公斤。
6. 结论通过对牛群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我农场的牛群数量为100头,主要分为奶牛和肉牛两个品种。
中国西南地区奶牛场奶牛冷热应激程度与防暑防寒情况调研报告荷斯坦牛是当前奶业生产饲养的主要奶牛品种,随着生产性能的不断提高,其机体代谢和泌乳产生的热量明显增加,又因其体型大、单位体积散热面积小、汗腺功能不发达,使其对热应激特别敏感。
热应激会导致奶牛营养负平衡、产奶量降低、免疫力降低,进而损害奶牛健康,降低牛场的经济效益,影响奶牛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热应激还能引起奶牛繁殖性能持续性受损,即使环境状况好转,奶牛体况恢复,其繁殖性能在几个月内仍会受到影响。
奶牛不仅受热应激影响,在寒冷环境中还容易发生冷应激反应,导致机体免疫力降低易感染疾病,从而影响奶牛健康状况。
相比其他畜禽,奶牛养殖采用开放式及半开放式牛舍更加普遍,所以冷热环境是制约奶牛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综上可知,奶牛冷热应激程度以及缓解措施在奶牛生产中至关重要。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气候差异较大,奶牛受到冷热应激影响的时间和强度都各不相同。
为了更好地了解西南地区奶牛养殖业的现状,本研究对西南地区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牛场冷热应激程度与防暑防寒情况进行了专项调研,以期为促进该地区奶牛产业带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通过采取数据查询、问卷调查、电话核实等方式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个地区开展专项调研,共获得了47家存栏量100头以上牛场的相关数据,这些牛场饲养荷斯坦牛或者同时饲养娟姗牛,合计总存栏奶牛4.4万头,其中成母牛为2.44万头,年总产奶量20.39万t,泌乳牛年平均产奶量为8.285kg。
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调研奶牛场奶牛冷热应激程度与防暑防寒情况是否影响泌乳牛平均产奶量,必要时进行Duncan氏多重比较,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以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环境温度升高超过临界温度时,奶牛仅靠物理调节无法维持自身热平衡,就会发生一系列的热应激反应,影响其生产和健康。
当温湿指数(THI)超过72时,认为是超越热应激发生的临界点。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4.06•【字号】浙政办发[2010]42号•【施行日期】2010.04.0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种植业正文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的通知(浙政办发〔2010〕42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年四月六日浙江省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与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管理,推进畜牧业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畜禽养殖场,是指饲养某一畜禽、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条件及本《办法》第六条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
本《办法》所称养殖小区,是指在适合畜禽养殖的地域内,按照基础设施完备、集约化养殖的要求,由多个养殖业主进行专业化、标准化养殖,实行统一防疫、统一管理、统一服务、统一治污,并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规定条件及本《办法》第六条规模标准的养殖区域。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备案,是指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对辖区内符合规模标准的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以及有关内容进行信息收集管理的行为。
第四条凡本省行政区域内兴办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的单位或个人,均须按本规定向所在地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备案。
县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养殖场、养殖小区备案工作,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具体实施。
肉羊、奶牛规模养殖场调查表填表说明一、填表主体本次调查的主体为从事肉羊、奶牛规模养殖的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实体,从事肉羊、奶牛养殖的散户不在调查范围之内。
且规模在肉羊年出栏在1000只以上或基础母羊存栏在500只以上的养殖场(企业、专业合作社),奶牛年存栏在100头以上的养殖场(小区)。
二、养殖场名称按照注册时确定的全名全称填写。
三、品种名称指杜泊、多赛特、萨福克、德美、特克赛尔、小尾寒羊及其杂交后代等品种。
四、成立时间指正式注册的年月日时间。
五、备案登记情况是否按照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规模养殖场(小区)备案登记的要求在旗县区农牧业局进行备案,并发放畜禽养殖代码,如有,填畜禽养殖代码编号。
六、技术人员数量指企业或合作社聘用专职技术员和指导专家的数量。
七、新(实用)技术设备使用情况新(实用)技术指品种选育、杂交利用、、人工授精、全日粮混合等。
新设备指TMR机、发情监测仪、兽用B超等。
八、制度建立情况指相关生产质量管理控制规章等制度是否建立和执行。
九、生产资料和投入品使用记录情况按照产品质量安全要求建立生产资料和投入品的购进和使用台账记录,有独立的档案。
十、“三品一标”注册登记情况指企业或合作社是否通过无公害食品产地认证和产品认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和及地理标记登记。
是否有工商部门注册的商标和统一的品牌。
十一、生产经营记录情况指相关的生产管理和经营等方面的记录是否完整,应详细记载养殖品种、养殖时间、生产技术措施应用、饲草料投喂、疫病防治、病死畜无害化处理、成幼畜买卖等情况,并单独建档。
十二、生产管理规程建立情况指企业或合作社是否制定或参照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进行养殖生产。
十三、粪污处理措施①垫草垫料+垫料农业利用,②垫草垫料+垫料生产有机肥,③干清粪+粪便直接农业利用+污水厌氧+好氧+深度处理;④干清粪+粪便生产有机肥+污水厌氧+好氧+深度处理,⑤干清粪+粪便生产沼气+污水厌氧+好氧+深度处理,⑥其它(文字说明)。
明Si H秦省敕名fel2021年(第42卷)第11期本期关注河南乳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曾广伟(河南省发改委价格成本调查监审局,河南郑州450018)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B 乳业是一个重要产业,其发展事关民生保障,事关国 民体质增强,是农业发达国家的重要标志产业。
近年来,河南乳产业发展虽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为服务加快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做出了较大贡献,但从不同角度看,行业高 质量发展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河南省乳业发展现状近年来,河南以推进乳业供给侧改革为引领,以提单 产、降成本、增效益为目标,以强监管、保安全为核心,着力 推动转型升级,乳业生产质量明显提高。
1.1乳业持续稳定发展,位居全国前列河南乳业持续稳定发展,奶牛存栏和奶类产量一直稳 居全国前列,生鲜乳产量占全国的比重不断增加。
特别是 河南自启动“奶业工程”以来,奶牛存栏头数迅猛增加,规 模养殖发展迅速,乳业生产步人快速发展时期。
据调査,去年河南奶牛存栏99万头,居全国第六位,奶类产量337 万吨,居全国第四位。
从区域布局看,河南奶牛养殖主要 集中在郑州、开封、洛阳、新乡等省辖市及兰考、滑县、邓州 等省直管县市,乳业发展集聚度进一步提升,黄河滩区绿 色奶业示范带和豫东豫西南“一带两片”优势更加凸显。
乳业作为畜牧业生产新的经济增长点,呈现出良好的发展 态势。
1.2加快转型升级步伐,规模化和标准化水平显著提高近年来,河南不断加大规模场区标准化改造力度,加 快奶牛养殖业转型升级步伐。
先后投人财政资金5.22亿 元,拉动社会投资18.5亿元,累计新建200头以上奶牛养 殖场区155个,实施标准化改造奶牛场区332个,小区牧场 化转型170个,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 省规模比重达87%,其中存栏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 重达到58.7%,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7个百分点。
全省规 模养殖场的牧场化率为69.6%,比2010年提升50个百 分点。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农业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1.09•【文号】农办牧[2008]3号•【施行日期】2008.01.0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科技正文农业部办公厅关于下发《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的通知(农办牧〔2008〕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畜牧(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黑龙江省农垦总局:我国奶业正处于从传统向现代过渡、从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
为加快推进奶牛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养殖,规范奶牛规模养殖场(小区)建设和管理,按照《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的要求,我们组织制定了《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
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生产实际,参照执行,并及时反馈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附件:《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二○○八年一月九日附件: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生产技术规范》(试行)以规模化奶牛场和奶牛养殖小区为对象,包括选址与设计、饲料与日粮配制、饲养管理、选育与繁殖、卫生与防疫、挤奶厅建设与管理、粪便及废弃物处理、记录与档案管理八个方面的技术要求,为转变奶牛养殖生产方式提供技术性指导。
1 奶牛场(小区)选址与设计1.1选址1.1.1 原则符合当地土地利用发展规划,与农牧业发展规划、农田基本建设规划等相结合,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1.1.2 地势应建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地下水位较低,具有一定缓坡而总体平坦的地方,不宜建在低凹、风口处。
1.1.3 水源应有充足并符合卫生要求的水源,取用方便,能够保证生产、生活用水。
1.1.4 土质沙壤土、沙土较适宜,黏土不适宜。
1.1.5 气象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象因素,如最高温度、最低温度、湿度、年降雨量、主风向、风力等,选择有利地势。
牛场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我向您汇报本牛场的情况。
目前,牛场共有牛只100头,其中奶牛60头,肉牛40头。
牛场占地面积100亩,饲草种植面积50亩,饲养场所面积2000平方米。
牛场的主要经营业务是奶牛养殖和肉牛养殖。
首先,我们对奶牛的饲养管理做了很多工作。
我们采用科学的饲养方法,保证了奶牛的生长和产奶质量。
我们定期为奶牛进行体检,确保它们的健康状况。
同时,我们还对奶牛的饲料进行了调整,保证了奶牛的营养需求。
在生产方面,我们严格按照标准操作,保证了奶牛产奶的质量和数量。
目前,奶牛的产奶量稳定在每头奶牛每天25公斤左右,产奶率达到了90%以上。
其次,肉牛的养殖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我们对肉牛的饲养环境进行了优化,保证了肉牛的生长环境。
我们选择了优质的肉牛品种,保证了肉牛的生长速度和肉质。
在饲养管理方面,我们加强了对肉牛的饲料管理,保证了肉牛的健康和生长。
目前,肉牛的生长速度很快,肉质也很好,符合市场需求。
此外,我们还加强了牛场的基础设施建设。
我们对牛舍进行了改造,保证了牛只的生活环境。
我们修建了新的饲料储存库,保证了饲料的质量和储存。
我们还加强了牛场的安全防护工作,保证了牛只的安全和健康。
总的来说,牛场的经营情况良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牛场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比如,牛场的管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人员队伍建设还存在短板,市场营销工作还需要加强等。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牛场的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加强人员队伍建设,拓宽市场渠道,努力实现牛场的可持续发展。
感谢您对牛场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此致。
敬礼。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公布日期】2015.01.27•【字号】•【施行日期】2015.01.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农业管理综合规定正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关于印发《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的通知各盟市农牧业局、渔业主管局:为加快培育发展家庭农牧场,促进我区家庭农牧场规范健康发展,我厅结合全区实际,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现将《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做好家庭农牧场的认定工作。
在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反馈到自治区农牧业经营管理站。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2015年1月27日内蒙古自治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按照农业部《关于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指导意见》(农经发[2014]1号)文件要求,为了加快构建新型农牧业经营体系,积极培育和发展“家庭农牧场”这一新型农牧业经营主体,提高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水平,规范家庭农牧场管理,现根据我区实际提出家庭农牧场认定工作意见如下:一、家庭农牧场的组织形式及特征家庭农牧场是以农牧户家庭为基本组织单位, 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适度规模的农、林、牧、渔等产业为劳动对象,以高效的劳动、现代化的技术为生产要素,从事专业化、集约化农牧业生产,以农牧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实行自主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负盈亏和自我管理的新型农牧业经营实体。
家庭农牧场经营者主要是农牧民或其他长期从事农牧业生产的人员,主要依靠家庭成员而不是依靠雇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家庭农牧场专门从事农牧业种养专业化生产,具有农畜产品商品生产能力,经营主体职业化、规模适度化、管理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经营市场化。
二、开展家庭农牧场认定的重要意义由传统家庭小规模分散经营向家庭农牧场适度规模经营转变,是现代农牧业发展必由之路,是促进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