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园区建设的“柳州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200.18 KB
- 文档页数:2
柳州职教园区规划建设研究摘要:本文通过对柳州职教园区的规划背景、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总体规划概况以及建设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在规划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呼吁政府部门高度重视。
关键词:柳州,职教园区,规划建设,存在问题1柳州职教园区规划设计背景柳州,是一座位于广西中部具有两千多年历史的闻名古城,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柳江形成一个“u”字环绕柳州市区,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灵性。
世代柳州人在柳江的孕育下,佳人才子辈出,柳宗元、刘三姐、李宁等历史名人给这座城市增添了不少韵味。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也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的工业基地,目前只有广西科技大学这唯一一所本科院校,与它的经济地位相当不匹配,况且广西科技大学每年培养的3000多名毕业生不一定服务于本地经济建设。
放眼全国,立足广西,为了更好更快的发展柳州经济,需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特别是高级技能型人才服务于本地经济。
柳州市在市政府的英明领导下,近年来牢牢把握加快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发展机遇,立足城市新区建设实际,率先走出了一条“园区互融、合作共赢、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具有柳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在城市建设加速推进的今天,柳州市政府提出“再造一个柳州,重点向东”的战略目标,因此位于柳州东的官塘职教园区遇上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会。
2建设柳州职教园区的必要性与紧迫性2.1建设柳州职教园区是振兴柳州经济的战略决策需要。
从解放后到上世纪90年代,柳州一直是广西最主要的工业基地和财政收入来源。
柳州经济鼎盛时期,甚至其工业总产值已经是全国前30名。
然而,短短不到二十年时间,柳州大量工业企业倒下,只剩下屈指可数的几个超大企业,一个全国闻名的工业城市却逐渐沦落成为一个无人机知晓的城市。
现在的柳州,不再是一个有影响力的城市了,为了往昔的辉煌,柳州经济发展模式需要转变。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柳州市重金打造“柳州汽车城”,而柳州职教园区也是“柳州汽车城”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①基金项目:2020年度柳州市职业教育重点立项课题“‘五业联动’协同推进职业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实践与探索”(立项编号:2020ZJA12)。
作者简介:秦杰(1984—),男,广西桂林人,硕士,高级工程师,就职于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摘要]为了提高职业教育质量,必须实现产教深度融合,把人才、教育和产业链条有机链接起来。
当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还存在产教融合资源分散、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脱节、人才供给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立足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搭建产教融合平台,汇聚校企合作资源,就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展开了探索与实践,实现职业教育办学结构和效能优化,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支撑力。
[关键词]“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融合[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2)13-0004-03“五业联动”多元协同产教深度融合新机制探索与实践①———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产业学院建设为例秦杰(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006)新时期,国家推动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协同发展,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五业联动”新机制下,行业、企业的发展需求与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了更紧密的联系,产业升级对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有了更直接的影响和指导,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同促进产教和校企的真正联动,无论是专业设置、培养方案,还是课程开发、教学团队的组建,又或者是实习平台、人才培养标准等,都将变得规范、明确、优化。
然而校企合作过程中仍然存在企业的市场需求没有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校、校企合作不深入、产教融合层次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职业教育原有的办学结构不能适应和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因此,职业教育一定要以市场为导向,想方设法让熟悉市场的企业尽快参与到职业院校的建设与发展中来。
一、“五业联动”的基本内涵“五业联动”是依据行业、企业需求,以促进产业发展为目标,以优化专业设计为抓手,通过实施职业教育新模式来达成的联动机制。
广西2018年中考一分一档广西2018年中考一分一档,是指根据考生在中考中所得分数的高低,将他们分为不同的分档,从而进行录取或升学的方式。
一分一档的实施,旨在准确评估考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公平公正地选拔优秀生源,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下面将从分档的意义、分档的标准和分档的效果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一分一档的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分一档的核心作用在于准确评估每位考生的学习水平。
通过对学生的成绩仔细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学习能力。
这样一来,教育部门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针对不同分数段的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指导。
此外,一分一档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循序渐进的目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促进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其次,一分一档的评定标准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分一档的评定应严格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公正公平地评估每位考生的学习水平。
评定的标准可以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态度和学科综合能力等方面。
只有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才能确保分档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此外,标准的公示和透明性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让考生和家长了解评定标准,才能增加他们对一分一档制度的认可和满意度。
最后,一分一档制度的实施应产生积极的效果。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校设立科学合理的升学规划,从而更好地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促进学生成长和发展。
其次,它可以提高教育的公平性,保证高分考生的录取机会更加公正,同时给予低分考生补救的机会,使每位考生都能得到公平的发展机会。
此外,一分一档的实施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从而提高整体的学业水平。
综上所述,广西2018年中考一分一档的实施对于准确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提高教育公平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定标准和准确公正的评定方式,我们可以为每位考生提供公平的发展机会,促使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最终实现教育公平发展的目标。
同时,一分一档的实施也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的不断努力和改进,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立足“xx创造”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职业教育应直接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因此,职业院校专业结构调整和专业设置就必须从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支柱产业的结构出发,研究区域范围内的专业结构布局,使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相适应,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近年来,柳州市的经济总体水平发展迅速,作为广西重要工业城市的柳州提出了“柳州创造”的口号。
所谓“柳州创造”战略,就是要着眼于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和实现富民兴桂新跨越,用全新的视角、探索的精神,积极实践,努力打造西部新型制造业基地,使柳州成为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国西部最具活力的城市之一。
当前,柳州市的职业教育与本市的经济发展及人力资源市场的需求还不太适应,职业院校在办学规模、专业建设上还不能满足社会及行业发展的需求,“柳州创造”为柳州市的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职业院校要树立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意识,抢抓机遇,勇于创新、发挥特色,在工业立柳的进程中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了满足柳州市各行业对职业技术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建设:1.增强服务意识,根据产业发展需求进行专业建设。
在《2003―2007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家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量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广泛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服务区域经济建设。
柳州经济的发展现状迫切要求产学紧密结合,共同建立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加快培养柳州市工业建设急需的技能型人才。
当前,柳州市在推进“柳州创造”战略中要在产业发展上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突破”,以汽车、冶金与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带动上下游产业,向全国性或全球性产业集群迈进。
柳州市的职业院校应积极调整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增强对柳州市产业需求的适应性,对重点专业实行倾斜政策,努力满足社会需要。
另外,在柳州市产业升级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方面也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
2.树立“以岗导学”的理念,实现教学与上岗的顺利对接。
广西柳州:抓住机遇走出职业教育发展特色之路来源:中国教育装备采购网由小编整理柳州,这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不仅有“才子”——柳刺史柳宗元,还有“佳人”——歌仙刘三姐。
千峰环野立,一水抱城流。
百里柳江,让这座城市充满了灵性。
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和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柳州市近年来牢牢把握加快实施城镇化、工业化战略发展机遇,立足城市新区建设实际,率先走出了一条“园区互融、合作共赢、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具有柳州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之路。
依托产业——建立职教长效投入机制记者最近在柳州采访时了解到,适应柳州市“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新战略,职业教育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经济升级”就是要瞄准先进的产业结构,构建现代经济体系,推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城市转型”就是实现由传统工业城市向现代工业城市转型,由传统生产型城市向现代宜居城市转型。
新战略对高技能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柳州以此为依据制定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
这一规划确定院校布局、各高职院校的办学定位,确定专业方向和专业结构;发挥行业的指导作用,促进企业与对接的高职院校结成战略发展伙伴。
柳州市教育局党委书记殷茁雄说,柳州采取了重点专业重点建设策略。
根据各高职院校办学定位,采取重点专业重点投入的原则。
政府加大对重点专业和紧缺专业投入的力度,提升专业实力,满足对接产业发展对高技能型人才建设的需求。
发展职业教育,柳州舍得投入。
柳州市委书记陈刚介绍,2011年柳州在广西率先谋划新一轮职教攻坚工作,确定了“优先规划安排、优先经费保障、优先深化改革”的职业教育发展“三优先”原则。
特别是明确了城市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40%,农村税费改革专项转移支付补助资金用于教育部分中,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得低于10%这一强有力的保障措施。
2008年以来,柳州市本级财政累计投入职业教育经费超过24亿元。
市政府优先保证职业教育的用地,2008年以来,新增用于教育的土地达6543亩,其中用于职业教育的就达5584.13亩,占教育发展用地的86.13%。
柳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分析及改进建议①王荣秀,申毅恒(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广西柳州545616)一、引言2022年,柳州市委、市政府加强顶层设计,先后印发了《柳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柳州市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关于推动柳州市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任务分工方案》等突出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新时期柳州现代职教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
“政府领航、双元一体、教产相伴、融合发展”的职业教育发展柳州模式的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增强。
本文在此背景下,针对柳州市2022年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制度平台、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集团化办学、产业学院等建设情况,分析柳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现状并提出改进建议,数据均来源于《柳州市职业教育2022年度质量报告》。
二、柳州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现状(一)制度平台建设1.以优势产业为依托,推进产教融合体系聚合。
2022年,柳州市研究出台《柳州市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方案》,主动对接“3+3+1”目标产业体系,进一步调整优化职业教育布局,重点建设柳州汽车产业智创产教融合基地、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中国-东盟轨道交通产业综合实训基地等34个产教融合项目,从产业升级、平台载体、政策体系等方面全方位一体化推进柳州市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
2.以政策供给为驱动,推进产教融合服务组合。
2022年,柳州市对参与产教融合的企业提供一系列配套支持。
如在建设用地上,对企业投资参建、合建的职校和高校建设用地,如符合《划拨用地目录》相关条件,可通过划拨方式供地;在税收减免上,企业委托学校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产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在技术审批上,涉及技术改造、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推广应用等方面可获得工信或发改等部门的优先支持。
以上政策有效解决了校企合作对企业吸引力不足、企业参与办学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目前已有28家企业入围广西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