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约束对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81.93 KB
- 文档页数:5
企业融资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近年来,企业融资约束成为了普遍关注的焦点。
融资约束是指企业获取融资的难易程度,包括融资成本、融资渠道和融资规模等方面的制约。
企业融资约束对经济增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首先,企业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
融资不畅会导致企业缺乏资金支持,限制了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的能力。
而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推动经济结构升级。
因此,融资约束限制了企业创新能力,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企业融资约束影响了企业的扩张和投资决策。
投资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融资约束会限制企业的扩张和投资决策。
由于融资困难,企业可能无法及时扩大生产规模或进入新的市场,从而无法充分利用资源,影响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此外,融资约束还会导致企业错失投资机会,错失了发展壮大的机会,进一步影响了经济增长。
此外,企业融资约束还对就业和收入分配产生了影响。
融资困难的企业往往无法增加生产和扩大规模,无法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从而影响了就业的增长。
同时,融资约束还会导致企业降低工资水平或延迟工资发放,进一步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现象。
这些因素都对经济增长造成了阻碍。
然而,企业融资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也要因地制宜地看待。
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中,企业融资约束往往更为严重。
缺乏充足的金融机构和健全的信用体系,导致企业难以获得融资支持,限制了经济的发展潜力。
而在发达国家,尤其是金融体系相对完善的国家,融资约束的问题相对较小。
为解决企业融资约束问题,政府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提供各种金融支持政策,包括贷款担保和贴息等,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高融资渠道的畅通性。
其次,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信用体系,提高融资环境的透明度和稳定性。
此外,还应加强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其创新和发展,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竞争力。
总之,企业融资约束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融资策略与可持续增长的实证研究作者:鲍璐来源:《科技创业月刊》 2016年第10期鲍璐(安庆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安徽安庆246133)摘要:通过对A股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与融资策略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在制定融资策略时,应该以可持续增长率为目标和基本原则,在制定有关增长计划时,要充分考虑财务资源对增长的制约作用,只有保证二者之间的均衡关系,才能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关键词:可持续增长;融资策略;实证分析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6.10.013“可持续增长”,其定义为:“在不耗尽企业财务资源的前提下,企业所能实现的最大限度的增长”。
它要求企业在制定增长计划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现有财务资源的状况以及未来的筹资计划,增长与筹资之间要维持在均衡状态。
因此,文章研究的是围绕上市公司融资策略与可持续增长的关系而展开。
1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1.1理论分析目前关于融资策略理论的研究已进入新资本结构理论阶段,主要包括代理成本理论、信号理论和融资优序理论。
代理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存在股权代理成本和债权代理成本,当二者的边际成本相等时的资本结构才是企业最佳的资本结构;信号理论认为资产负债率是企业向市场传递的一个信号,其与企业价值和企业质量正相关;融资优序理论认为企业在筹集资金时应首选留存收益,其次是负债融资,最后才是权益融资。
关于可持续增长理论的研究,理论界主要集中在会计口径和现金流口径。
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采用基于会计口径的模型来研究可持续增长,其中最为典型的模型是希金斯的可持续增长模型。
希金斯理解的可持续增长率的定义是“可持续增长率是指在不需要耗尽财务资源的情况下,公司销售所能增长的最大比率”,模型为:可持续增长率=销售净利率×留存收益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其中,销售净利率和留存收益反映企业的盈利能力,企业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和增加收入来实现利润的增加,一旦利润增加,留存收益也随之增加,此时企业的偿债能力增强,企业更容易获得外部资金,从而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总资产的周转率越大,说明各项资产的使用效率越高,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收入和利润。
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融资约束是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过程中常常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对于研发投入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融资环境的限制或者企业自身的财务状况,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可能会受到融资约束的影响,导致研发活动受到限制或者延迟。
融资约束使得企业在研发投入方面面临着多方面的困难和挑战。
企业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支持研发项目的进行,影响研发活动的进展和质量;企业可能需要面临高成本的融资渠道,增加了融资的风险和负担;企业可能需要面对融资渠道的不确定性,导致研发计划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及对策,对于帮助企业有效应对融资约束,促进研发投入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是问题意义的内容】。
1.2 问题意义企业研发投入是企业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而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重要影响。
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应对来自市场和竞争对手的挑战。
由于融资约束的存在,许多企业在进行研发投入时面临资金不足、融资成本高昂等问题,导致其研发活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探讨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以及寻找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和原因,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自身面临的挑战,有针对性地制定解决方案,提升研发投入效率和质量。
通过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也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
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1.3 研究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并分析其原因。
通过深入研究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机制,找出应对融资约束的有效策略,并通过案例分析和未来发展趋势的探讨,为企业在面对融资约束时提供合理的应对方案和决策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为企业管理者、投资者和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融资约束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促进企业科技创新和发展。
融资约束的成因与解决之道:基于理论文献的评述【摘要】融资约束是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大问题,本文通过对融资约束的成因和解决之道进行评述,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应对这一挑战。
首先介绍了融资约束的概念和特点,分析了其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等因素。
接着从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如何通过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企业透明度和促进金融市场改革来解决融资约束问题。
基于理论文献的评述揭示了在不同情境下解决融资约束需采取不同策略,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本文提出了对融资约束问题的启示,为企业决策者和政策制定者提供了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融资约束问题的本质,并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融资约束、成因、解决之道、理论文献、评述、启示、研究结论、研究不足、未来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和意义融资约束是指企业面临的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无法获得充足融资的限制性条件,是制约企业发展和成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当前经济环境下,融资约束对企业的影响愈发凸显。
由于融资渠道受到限制、成本较高以及融资风险不断增加,企业往往难以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战略的实施。
在这样的背景下,深入研究融资约束的成因和解决之道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分析融资约束的概念和特点,深入挖掘其形成的原因,并探讨有效的解决之道,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应对融资约束带来的挑战,提高企业的融资能力和发展水平。
通过对基于理论文献的评述和对融资约束问题的启示,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借鉴,促进融资市场的健康发展,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明确融资约束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探讨解决融资约束的有效途径。
通过对融资约束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旨在为企业和政府提供相应的决策建议和政策制定参考,促进经济发展和企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对融资约束问题的研究,还可以深化对金融市场机制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理解,为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和宏观经济调控提供借鉴和参考。
上市公司可持续增长影响主因探析作者:赵红建孙丽华来源:《商业会计》2013年第16期摘要:现实中,管理者常把资产规模扩张和销售增长提高作为增加企业价值和利润的重要途径,然而盲目的增长带来的往往是“昙花一现”。
因此,如何提高企业的增长质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而在可持续增长成为发展主流指导思想的趋势下,寻找企业可持续增长的决定因素至关重要。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陕西省上市公司的可持续增长与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正相关,与股利支付政策和偿债能力负相关,与营运能力和公司规模无显著的相关关系。
关键词:上市公司企业增长可持续增长影响因素一、引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得生存、谋得发展就无法回避“增长”这个问题。
从近三十年的发展状况来看,陕西省GDP平均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同期平均水平,在肯定其经济发展实力的同时也要认识到,作为西部大省之一,陕西省经济发展起步晚、起点低且基础薄弱,整体经济发展水平和规模略显弱势。
企业是宏观经济运行中的微观单位,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决定着经济发展的走向。
销售收入增长速度较快时,银行和金融机构更愿意为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经理个人也能从企业的快速增长中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和更好的声誉(Baumol,1954)。
哥伦比亚大学的拉里·塞尔登教授发现,在资本市场上,企业收入的增长与股票的相关性比其他任何指标都密切。
因此,销售增长也成了不断被强调的主题。
然而,从长远角度来看,一个企业的非理性增长有损企业自身的价值,最终陷入困境(Fuller,2002)。
企业的增长速度受企业内部资源的限制,最优的成长速度应能够使效率最大化,而超速增长往往会增大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崔学刚等,2007)。
企业只有按照其自身的客观条件可持续的增长,才能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汤谷良和游尤,2005)。
据统计,中国的集团企业平均寿命不超过8年,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更短,只有不超过4年。
金融生态环境与企业融资约束——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引言金融生态环境是指金融市场中的各种环境因素对企业融资活动的影响。
企业融资约束则是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所面临的限制和困扰。
在中国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金融市场中,企业融资约束问题一直备受关注,而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也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本文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将探讨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一、金融生态环境对企业融资约束的影响1. 金融市场发展程度金融市场的发展程度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影响企业融资约束的重要因素之一。
金融市场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融资成本和融资渠道的多样性。
如果金融市场较为发达,企业将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可选择,从而降低了融资的成本,减少了融资的约束。
如果金融市场不够健全,企业则可能面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增加了融资的难度和约束。
2. 监管政策与制度环境监管政策和制度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重要的影响。
监管政策的严格程度、制度环境的健全性、法规的透明度等方面都会影响企业的融资行为。
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金融监管政策较为宽松,制度环境较为开放,企业融资的约束相对较小。
而在某些国家和地区,监管政策相对严格,制度环境相对封闭,企业则面临着更多的融资约束。
3. 金融信用环境金融信用环境是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对企业融资约束产生重要影响。
如果金融信用环境较好,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较为开放,企业在融资时容易获得支持和信任,从而降低了融资的约束。
相反,如果金融信用环境较差,金融机构的信贷政策较为严格,企业在融资时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和限制。
二、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约束情况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金融生态环境和企业融资约束方面存在一些独特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中国的金融市场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成本较高等,这增加了企业的融资约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