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2018-2019学年度最新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古代的宗教导学案 中华书局版(1)
- 格式:doc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3
第7课古代的宗教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初步了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传播等相关知识。
(2)通过分析三大宗教的主要教义,初步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对基督教性质演变原因的思考与讨论,培养学生概况、分析问题的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有关材料,了解古代宗教的基本知识;(2)通过观察图片、教师讲解、资料整合、对比探究等学习形式,向学生渗透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认识到宗教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宗教的传播促进了世界各地之间的文化交融。
(2)通过学习认识到宗教最终被统治阶级利用,成为统治人们的工具之一,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学情分析宗教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现,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
因此,可以从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的宗教现象入手,引导学生从感性的角度认识宗教,对宗教有关的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
3重点难点1.重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产生及主要教义。
2.难点:基督教的影响及基督教性质演变的原因。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新课导入播放《西游记》片尾曲,学生欣赏后,教师提问:《西游记》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拜佛求经的故事。
那么,这里的“西天” 指的是哪里?“经”又是指的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发源于古印度的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老而神秘的宗教世界吧!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一)自己动手,展示成果1.学生预习课本,约十分钟,并完成导学案中“自主学习”栏目。
2.将全班学生分成三组,分别承担三大宗教中的一项。
结合课前准备,进一步收集、整理相关的资料,包括文字、图片、音乐、视频等素材,为介绍三大宗教作准备。
3.在学生准备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三大宗教产生背景、主要教义、发展变化、传播地区、重大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古代的宗教学案中华书局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古代的宗教学案中华书局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九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古代的宗教学案中华书局版的全部内容。
第7课古代的宗教学习目标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重点:佛教的产生自主学习:1.佛教产生时间,创始人是 ____ .基督教产生时间,创始人是。
伊斯兰教产生时间,创始人是 .达标检测:1.体现了教义,并对阿拉伯半岛统一有影响的行动是A.下令捣毁克尔伯古庙四周墙上的几百尊神像B.规定各地穆斯林在作礼拜时,应面向麦加方向C.把克尔伯神庙改为清真寺D.将一块黑陨石作为伊斯兰教圣物2.“圣诞节”是西方社会的重大节日,它与哪一次宗教信仰有关的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3.中东和平进程举步维艰,这一地区有一座城市最为敏感,因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把它奉为各自的圣地,这一圣地是指A.麦加B.麦地那C.耶路撒冷 D.巴格达4.伊斯兰教历元年与下地下列哪个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B.穆罕默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D.穆罕默德修隐5.形成的时斯与我国的哪个历史时期大致同时A.秦朝 B.宋朝 C.隋朝 D.春秋战国时期6.公元1世纪,基督教产生于哪一带A.印度 B.罗马 C.麦加 D.巴勒斯坦7.在古代世界中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创造的文字是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腓尼基字母文字8.对伊斯兰教叙述错误的是A.产生于7世纪的阿拉伯半岛 B.信奉真主“安拉”C.《圣经》是其经典 D.克尔伯神庙是朝圣之地9.有关对宗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每个宗教都有各自信仰的神B.宗教大多被统治阶级所利用,成为统治人民的工具C.世界三大宗教是佛教、道教、基督教。
第7课古代的某某1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记住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创建的时间,创建者和经典,知道三大某某的基本的教义;2、理解某某是人们对社会现实的虚幻反映,是对自然和社会现实的不科学认识;3、正确理解某某在人类文明史上的价值。
二、能力目标指导学生阅读和理解课文,了解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创立人、基本教义,理解三大某某的世界性影响,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某某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是历史的产物。
正常的某某活动和某某信仰,在我国受到法律保护。
2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养成了一定的历史学习习惯,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如果教师能根据学生的特点,较好的设计教学活动和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一定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
但是有一部分学生较缺乏学习历史的兴趣,历史基础知识较薄弱,需要在课堂上想办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设计给他们的问题不宜过难,否则适得其反。
3重点难点重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诞生。
难点: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实质。
4教学过程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第七课古代的某某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播放《济公》音乐),同学们应该很熟悉吧,请问这首歌跟哪个某某有关呢?(佛教)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哪些你所知道的某某呢?(佛教,道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这些某某至今已成中国化的某某,但是,这些某某并不都是土生土长的中国某某。
请同学们说,哪一种是中国土生土长的某某,哪些是外来的某某?生:……师:全世界有近一半人口信仰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因此,它们被称为世界三大某某。
然后提问:什么是某某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某某的定义。
某某是一种社会现象.某某是人们对社会现实虚幻的反映.是人类对社会现实认识曲折的,幻想的,不科学的反映.(人生的艰辛,世事的难料,几乎使所有的人在其一生中都有困惑软弱的时刻.所有这些都促使人们寻找一种帮助,一种安慰,一种寄托,一种解释和答案,这就形成了人的内心深处的某某需要,于是想象出神灵来加以崇拜,祈祷.某某就是这样产生的)那么这三大某某又是如何创立和传播的呢?让我们一起了解这三种某某的产生和发展的历程。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 古代的宗教 主备:魏彦会 审核:马庆波 时间:20120918学习目标: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产生的时间、地点、人物、教义及传播等。
学习过程:一、板题示标:二、自学指导:默读教材感受新知并完成填空,10分钟后看谁找的又快又准。
3.从传播的过程来看,这些宗教分别对哪些地区影响较大?佛教: 基督教: 伊斯兰教: ;其中对中国影响较大的是 ,传播最广、信徒最多的是,促进地区统一的是 。
三、先学:1.看书:安静、快速、圈要点、写答案。
2.检测:展示答案,自我评价。
四、后教:1.更正:用红笔更正学案错误,在教材上写清要点。
弟”是怎样理解的?结合这些宗教教义的相似点说说它们在古代得以发展和广泛传播的原因有哪些?(3)宗教信仰与封建迷信有什么区别?宗教思想与科学真理又有何区别?我们对宗教信仰应该持什么态度?五、当堂训练:闭卷、独立完成下面试题,时间15分钟。
1.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建筑与之有关的是①希腊帕特农神庙②法国巴黎圣母院③中国洛阳白马寺④阿拉伯麦加清真寺()A.①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2.信徒称为穆斯林的宗教产生于()A.古代埃及B.阿拉伯半岛C.意大利D.古代印度3.(1)“春节、中秋节、端午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但同时也有许多西方的节日传入我国,如“圣诞节、复活节”等。
与这些西方节日有关的宗教是()(2)在春晚展出的“千手观音”舞蹈节目与哪一宗教有关()(3)医院和红十字会都用“红十字”作为标记,与之有关的宗教是()(4)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元元年是以哪一宗教人物的出生年来确定的()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4.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的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A.乔达摩·悉达多B.耶稣C.安拉D.宙斯5.以下教义所代表的宗教,发展为中古时代欧洲主导思想的是()A.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倡导信徒间衣食互济、患难相恤B.早期倡导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突破四个种姓间的严格界限C.以信仰真主“安拉”为主要教义D.认为通过炼丹修炼可以得道成仙6.如果你要了解穆罕默德关于神的宣传,需要查阅()A.《圣经》B.《古兰经》C.《诗经》D.《佛经》7.关于佛教向外传播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向西北经中亚传到中国,又从中国传到朝鲜、日本等②向南向东传入泰国、缅甸等③经阿拉伯传入欧洲④对我国影响较大()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8.阅读材料做题:材料一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在于人有欲望,因此只有消灭欲望,忍耐顺从,才能达到极乐世界。
历史九上第7课《古代的宗教》导学案学习目标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重点:佛教的产生自主学习:1.佛教产生诞生地点时间,创始人是 ____ 。
基督教产生诞生地点时间,创始人是。
伊斯兰教产生诞生地点时间,创始人是。
精讲点拨: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当的影响。
合作探究课本44页思考与讨论达标检测:1.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 )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2.圣诞节、复活节都与纪念耶稣有关。
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3.在海地抗震救灾的现场,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
“红十字”成为救死扶伤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红十字”标记起源于(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4.右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A.佛教传播的路线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
其中最早传人的是(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6.名画《最后的晚餐》是什么宗教的教堂壁画( )A、佛教B、伊斯兰教C、基督教D、犹太教7.古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 B.阿拉伯数字 C.种姓制度 D.佛教8.近年来,伊斯兰国家(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的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哪一经典为根基发展起来的?()A.《大乘佛经》 B.《道德经》 C.《圣经》 D.《古兰经》9. “圣诞节”作为宗教节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与该节庆相关的宗教是()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10.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A.基督教B.道教C.伊斯兰教D.佛教1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初中历史中华书局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7课《古代的宗教》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教材、观察图片等,能够说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基本教义、经典、传播和影响。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正确区别科学真理与宗教的不同;联系现实辨别宗教与迷信、宗教与邪教的不同,形成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反对迷信、拒绝邪教的思想理念。
2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对于基础知识已经养成了独立自学、合作学习和课前搜集资料的能力,所以本节课,对于三大宗教的产生、基本教义、传播和影响等基础知识充分让学生自学,并展开竞争性的展示。
区别宗教、科学真理、迷信和邪教难度较大,教师要激励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积极发言,积极辩论,这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保证。
3重点难点
重点: 三大宗教的产生、基本教义、经典、传播和影响。
难点: 宗教与科学的不同。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图片导入
学生仔细观看老师出示的三幅图片,分别判定他们分别代表哪个宗教?这些宗教是怎样产生的?基本教义是什么?宗教思想和科学真理有什么区别?学完本课答案将一一揭晓。
2【活动】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结合学材说说宗教(边读边想边勾画边记忆)
自学任务:阅读教材42——45页的文本和图片,完成下列各题。
1、说出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产生、基本教义和传播情况。
第7课古代的宗教
学习目标
了解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重点:佛教的产生
自主学习:
1.佛教产生诞生地点时间,创始人是 ____ 。
基督教产生诞生地点时间,创始人是。
伊斯兰教产生诞生地点时间,创始人是。
精讲点拨:
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实政治、社会生活中也有相当的影响。
合作探究
课本44页思考与讨论
达标检测:
1.7世纪早期,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 ) A.伊斯兰教 B.犹太教 C.基督教 D.佛教
2.圣诞节、复活节都与纪念耶稣有关。
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宗教是( )
A.道教 B.佛教 C.伊斯兰教 D.基督教
3.在海地抗震救灾的现场,到处活跃着带有“红十字”标记的医护人员。
“红十字”成为救死扶伤的象征,始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红十字”标记起源于( )
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道教
4.右边示意图描述的是( )
A.佛教传播的路线
B.亚历山大东征的路线
C.伊斯兰教传播的路线
D.马可·波罗来华的路线
5.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世界三大宗教。
其中最早传人中国的是( )
A.道教 B.佛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6.名画《最后的晚餐》是什么宗教的教堂壁画( )
A、佛教
B、伊斯兰教
C、基督教
D、犹太教
7.古印度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下列与古印度无关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阿拉伯数字 C.种姓制度 D.佛教
8.近年来,伊斯兰国家(指国民主要是伊斯兰教信徒的国家)的政治局势一直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这些国家的法律体系主要是以哪一经典为根基发展起来的?()A.《大乘佛经》 B.《道德经》 C.《圣经》 D.《古兰经》
9. “圣诞节”作为宗教节庆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与该节庆相关的宗教是()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道教
10.公元纪年是现在通行的纪年方式,它的产生与一种宗教有关,这种宗教是()
A.基督教
B.道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11.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一种文化现象,属于社会意识形态。
根据以下信息判断它是哪种宗教?()
①它被元朝时产生的回族所信仰②它对阿拉伯半岛的统一起了促进作用
③它的经典是《古兰经》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2.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下列图片中的建筑与三大宗教有关的是()
①希腊帕特农神庙②洛阳白马寺③巴黎圣母院④麦加大清真寺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2015·四川攀枝花)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人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人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西传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人欧洲
14.马克思在《黑格尔哲学批判导言》里提出,“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
结合马克思的这段话谈一谈基督教是怎样产生的?当你遇到困难时,你会寻求救世主吗?为什么?
达标测试答案
1---5.ADBAB 6---10.CADBA 11---13.DCD
14.①罗马对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实行残暴统治,犹太人不堪重负发动多次武装起义均被罗马统治者残酷镇压,因此当地人民对世界、对生活失去了信心,感到前途渺茫。
在悲观失望之余,他们期望出一个“救世主”,把他们从灾难深重的苦海中拯救出来,这种转向寻求来世的精神寄托愿望,导致了基督教的产生。
②个人的做法及原因,答案要体现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具体答案略。
知识梳理
第7课古代的宗教
佛教
①背景:古代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②时间:公元前6世纪
③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④基本教义:佛教要求人们“忍耐顺从”以脱离苦难
⑤传播:
时间: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在位时
传播方向:北:中亚→中国→朝鲜→日本
南:斯里兰卡→泰国→缅甸→我国境内傣族地区
2.基督教
①产生背景:巴勒斯坦地区的犹太人长期遭受苦难。
②创立人:传说中的耶稣
③基本教义:叫人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④影响:现在通行的公元纪年,就是以传说中“耶稣出生”之年算起的。
3.伊斯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