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北京西城一模】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高考一模 物理试题与答案(word精校版)
- 格式:docx
- 大小:422.24 KB
- 文档页数:9
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高三一模试卷物 理 2013.413.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代表质子的是 A.X Xe I 1315413153+→ B. X O He N 17842147+→+C. X He H H 423121+→+ D. XTh U 2349023892+→【答案】B【解析】A 中X 表示电子01e -;B 中X 表示质子11H ;C 中X 表示中子10n ;D 中X 表示α粒子42He 。
14. 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使其发射出光电子。
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 .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C .换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D .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 【答案】C【解析】根据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k E h W γ=-可知E k 与照射光的频率成线性关系,只有选项C 可行。
1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A .密集程度增加B .密集程度减小C .平均动能增大D .平均动能减小 【答案】A【解析】气体质量一定,则气体的分子数目一定,体积减小,则单位体积内的分子数增加,即分子的密集程度增加;气体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只有选项A 正确。
16. 木星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绕木星的公转,均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并且已经观测到木星和卫星的公转周期。
要求得木星的质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 .太阳的质量B .卫星的质量C .木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D .卫星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答案】D【解析】教材中提到测量中心天体的质量,此题要求测得木星的质量,则应测量出围绕木星做圆周运动的卫星的轨道半径,再结合卫星的公转周期T =故本题选D 。
17. 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y =0.1sin t π5.2,位移y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
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初三一模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在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的是A .安培 B .焦耳 C .欧姆 D .伏特 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 A .陶瓷碗 B .食用油C .橡胶手套D .不锈钢勺3.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人站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人影 B .从不同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文字 C .用放大镜观察到邮票的图案被放大D .水面上出现岸边青山的“倒影”4.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平板电脑 B .电饭锅 C .电视机D .电风扇5.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 .给门轴加润滑油 B .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 C .行李箱下装有滚轮D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6.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 .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B .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C .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D .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 7.在图1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8.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使用试电笔,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B .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人拉开C .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出现短路D .在家庭电路中,冰箱和电视是串联 9.下列热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 .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 .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B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C .声源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D .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11.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
设计要求: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
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通电发光;灯泡熄灭后,风扇能继续工作。
如图2所示上述设计要求的12.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零摄氏度的物体,它可能没有内能B .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 .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D .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13.如图3所示,把标有“9V 5.4W ”和“6V 2W ”字样的甲、乙两个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且灯丝电阻不变,A. 镊子B. 天平C. 裁纸刀D. 食品夹图1电表①②③可能是电流表或电压表。
2013年北京市高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目(共8小题,每小题6分,满分48分)1.(6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中悬浮的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2.(6分)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经折射后分为两束单色光a和b.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B.a光的频率大于b光的频率C.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D.a光光子能量小于b光光子能量3.(6分)一列沿x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列波的振幅为4cmB.这列波的周期为1sC.此时x=4m处质点沿y轴负方向运动D.此时x=4m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4.(6分)倾角为α、质量为M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mgcosαB.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mgsinαC.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mgsinαcosαD.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m)g5.(6分)如图所示,在磁感应强度为B,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向右匀速滑动,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E l;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其他条件不变,MN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变为E2,则通过电阻R的电流方向及E1与E2之比E l:E2分别为()A.b→a,2:1B.a→b,2:1C.a→b,1:2D.b→a,1:26.(6分)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A.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B.半径越小,周期越大C.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D.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7.(6分)在实验操作前应该对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度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做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x1、x2、x3,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E1、△E2、△E3,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x2﹣x1=x3﹣x2,△E1=△E2=△E3B.x2﹣x1>x3﹣x2,△E1=△E2=△E3C.x2﹣x1>x3﹣x2,△E1<△E2<△E3D.x2﹣x1<x3﹣x2,△E1<△E2<△E38.(6分)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光电效应实验装置示意如图.用频率为ν的普通光源照射阴极K,没有发生光电效应.换用同样频率为ν的强激光照射阴极K,则发生了光电效应;此时,若加上反向电压U,即将阴极K接电源正极,阳极A接电源负极,在KA之间就形成了使光电子减速的电场,逐渐增大U,光电流会逐渐减小;当光电流恰好减小到零时,所加反向电压U可能是下列的(其中W为逸出功,h为普朗克常量,e为电子电量)()A.B.C.U=2hν﹣W D.二、解答题9.(18分)某同学通过实验测定一个阻值约为5Ω的电阻R x的阻值.(1)现有电源(4V,内阻可不计)、滑动变阻器(0~50Ω,额定电流2A),开关和导线若干,以及下列电表:A.电流表(0~3A,内阻约0.025Ω)B.电流表(0~0.6A,内阻约0.125Ω)C.电压表(0~3V,内阻约3kΩ)D.电压表(0~15V,内阻约15kΩ)为减小测量误差,在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电压表应选用(选填器材前的字母);实验电路应采用图1中的(选填“甲”或“乙”).(2)图2是测量R x的实验器材实物图,图中已连接了部分导线.请、请根据在(1)问中所选的电路图,补充完成图2中实物间的连线.(3)接通开关,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并记录对应的电流表示数I、电压表示数U.某次电表示数如图3所示,可得该电阻的测量值R x==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4)若在(1)问中选用甲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若在(1)问中选用乙电路,产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电流表测量值小于流经R x的电流值B.电流表测量值大于流经R x的电流值C.电压表测量值小于R x两端的电压值D.电压表测量值大于R x两端的电压值(5)在不损坏电表的前提下,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一端滑向另一端,随滑片P移动距离x的增加,被测电阻R x两端的电压U也随之增加,下列反映U﹣x关系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10.(16分)如图所示,两平行金属板间距为d,电势差为U,板间电场可视为匀强电场;金属板下方有一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
2013北京市西城区初三(一模)物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1.(2分)在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的是()A.安培B.焦耳C.欧姆D.伏特2.(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碗B.食用油C.橡胶手套D.不锈钢勺3.(2分)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人站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人影B.从不同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文字C.用放大镜观察到邮票的图案被放大D.水面上出现岸边青山的“倒影”4.(2分)下列家用电器主要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冰箱B.电饭锅C.电视机D.电风扇5.(2分)下列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给门轴加润滑油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C.行李箱下装有滚轮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6.(2分)下列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汽化的是()A.深秋草叶上结出“白霜”B.洗过的湿衣服被晾干C.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7.(2分)在图所示的四种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镊子B.天平C.裁纸刀D.食品夹8.(2分)关于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试电笔,手应触碰笔尾金属体B.有人触电时,用手把触电人拉开C.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出现短路D.在家庭电路中,冰箱和电视是串联9.(2分)下列现象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发热B.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C.用锯锯木头,锯条发热D.用砂轮磨菜刀,菜刀的温度升高10.(2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B.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最快C.声源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D.乐器发出的声音不会成为噪声11.(2分)教室里投影仪的光源是强光灯泡,发光时温度很高,必须用风扇给予降温.设计要求: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通电发光;灯泡熄灭后,风扇能继续工作.如图所示的四个简化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设计要求的是()A.B.C.D.12.(2分)下列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零摄氏度的物体,它可能没有内能B.物体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一定不变C.物体吸收热量,它的温度可能不变D.物体内能增加,它一定吸收热量13.(2分)如图所示,把标有“9V 5.4W”和“6V 2W”字样的甲、乙两个小灯泡连接在电路中,且灯丝电阻不变,电表①②③可能是电流表或电压表.要求:在闭合开关S后,两灯泡均能发光,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甲灯的功率比乙灯大B.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甲灯的功率比乙灯小C.①②为电压表,③为电流表,乙灯的功率比甲灯小D.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乙灯的功率比甲灯大14.(2分)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和酒精.有两个重分别为G A、G B的实心长方体A、B,它们的底面积均为S,高度比为2:3,密度比为2:1.如图4所示,将A、B两物体分别用细线悬挂并浸在甲、乙两容器的液体中.两物体静止时,甲、乙两容器底部所受液体的压强相等,且物体A、B的下底面距容器底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物体A、B底部受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A和p B,两物体所受液体的浮力分别为F A和F B,细线对A、B的拉力分别为T A和T B.取出物体A、B后,甲、乙两容器底所受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已知酒精密度是水密度的0.8倍,h1=2h2=0.1m,S=10cm2.则下列正确的是(g取10N/kg)()A.p B﹣p A=600Pa,T A<T B B.F B﹣F A=0.6N,F甲>F乙C.F甲﹣F乙=1.2N,F A<F B D.G A:G B=4:3,F甲<F乙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3分)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周围存在磁场B.磁场的方向由磁感线的方向决定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D.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16.(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C.两个物体吸收相等的热量,比热容小的,温度升高的多D.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17.(3分)2012年9月23日,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正式交付海军,开始服役.航母舰载机在甲板上起飞和降落难度很大,被喻为“刀尖上的舞蹈”.当舰载机降落时,飞机尾钩必须挂住甲板上的阻拦索,如图5所示,数秒内就使飞机在甲板上停下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被阻拦索挂住后减速的飞机能向前滑行,是由于飞机具有惯性B.被阻拦索挂住后减速的飞机能向前滑行,是由于飞机受到的合力向前C.飞机被阻拦索挂住后能迅速停下来,是由于飞机受到的合力向后D.飞机被阻拦索挂住后能迅速停下来,是由于飞机受到的阻力大于惯性18.(3分)如图甲所示,带有滑轮的物体A放置在粗糙水平地面上,质量为m的电动机固定在物体A上,通过滑轮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物体A移动速度为v甲,移动距离为s甲,电动机做功为W1,电动机的功率为P1,对绳的拉力为T1,电动机收绳速度为v1;如图乙所示,将电动机固定在地面上,使电动机通过滑轮水平匀速拉动物体A,物体A移动速度为v乙,移动距离为s乙,电动机做功为W2,电动机的功率为P2,对绳的拉力为T2,电动机收绳速度为v2.已知地面粗糙程度相同,s甲=s乙,P1=P2,不计绳重及滑轮与轴的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T2B.W1>W2C.v1>v2D.v甲<v乙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9.(2分)近视眼所佩戴眼镜的镜片应为透镜.(选填“凸”或“凹”)20.(2分)如图所示是北京郊区官厅风力发电场的巨大的风车.这种装置可以利用风能带动扇叶转动,并把风车的机械能转化为能.21.(2分)如图所示,地铁站台地面上画有黄色的“安全线”,提示乘客应站在线后等车.这是由于进站的列车带动周围空气,使车体四周空气流速较大,列车附近气体的压强大气压,因此候车的乘客太靠近列车会有危险.(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2分)加热10kg的冷水,使水温升高20℃,则冷水至少要吸收J的热量.[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23.(2分)小明放学可乘地铁回家,或者让爸爸开私家车接他回家.若乘地铁:小明要先从学校步行3min到地铁站;乘坐地铁的平均速度为10m/s,路程为7.2km;到站后再步行3min到家.若爸爸开车接他,放学拥挤的马路上汽车的平均速度只有18km/h,开车从学校到小明家的距离为12km.则小明乘坐地铁比乘私家车回家要节省min的时间.24.(2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U=8V,且保持不变,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8Ω,L为标有“6V 3W”的小灯泡,不考虑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变化.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范围是0~20Ω,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压表量程为0~3V,闭合开关S后,要求灯L两端的电压不超过额定电压,且两电表的示数均不超过各自的量程,则小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W.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33题、35题各2分;36题5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25.(4分)(1)请画出图1中物体A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2)请根据通电螺线管附近小磁针N、S极,画出图2中电源的正负极.(3)请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在图3中画出入射光线AO的反射光线OB.(4)站在地上的人用如图4所示滑轮组提升重物,请画出人向下拉绳时滑轮组的绕线.26.(3分)请完成下列实验:(1)如图1所示,物体的长度是cm.(2)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3)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27.(3分)如图所示,在甲图的实验中,当闭合开关后,可以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磁场对通电导体.乙图中的电磁继电器是利用来控制工作电路的一种开关,当S闭合时,(选填“电热器”或“电动机”)工作.28.(2分)小丽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一个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如图所示,点燃的蜡烛在光具座上36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像,此现象可说明的成像特点(选填“照相机”、“幻灯机”或“放大镜”).小丽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时,移动光屏,烛焰在光屏上可成、倒立的像(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29.(3分)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先将泡沫塑料板放在水平桌面上,再将白纸平放并固定在泡沫塑料板上,在白纸中间画一条直线MN,把一块带支架的薄透明玻璃板沿直线MN放置,使玻璃板底边与直线MN重合,如图所示.(1)为确定玻璃板是否垂直于纸面,小明应使用进行检查.(2)将一支蜡烛点燃作为物体,竖直立在平板玻璃前面的白纸上,将另一支大小完全相同未点燃的蜡烛放到平板玻璃后,应在平板玻璃前从观察未点燃的蜡烛,直到它与点燃蜡烛的像,才算找到像所在的位置.30.(3分)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在实验中他边观察现象,边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时水面上方的气压1标准大气压(选填“低于”、“等于”或“高于”).水沸腾后,继续给水加热,水的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时间t/min 0 1 2 3 4 5 6 7 8 9温度t/℃50 58 66 73 80 86 91 96 99 9931.(4分)小军同学探究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与通过R的电流I的关系.他设计出实验电路图,并按电路图连接了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1)请你根据实物电路连接情况画出实验电路图.(2)电路连接正确后,闭合开关S,小军发现电压表有示数,但电流表无示数.由现象可判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是.A.变阻器短路B.电阻R短路C.电流表断路D.电阻R断路(3)排除故障后,电流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此时通过电阻R的电流为A.(4)小军根据实验数据画出定值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随通过电阻的电流I变化的图象如图3所示.请你根据图象判断:当电流I为0.2A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P为W.32.(2分)小萱在实验室中测量某种矿石的密度.实验器材:一只有标记线的空烧杯、托盘天平、砝码盒、足量的水、待测矿石颗粒若干.请你帮小萱把下列实验步骤补充完整,并写出计算矿石密度的表达式.(1)取适量的矿石颗粒,用调好的天平测其质量为m1,并记录;(2)将质量为m1的矿石颗粒装入空烧杯中,向烧杯中加水到烧杯的标记线.用天平测烧杯的总质量为m2,并记录;(3)将烧杯清空,,用天平测量烧杯的总质量为m3,并记录;(4)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这种矿石的密度ρ石=.33.(2分)小亮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物体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水中深度h的关系.实验中所使用的物体高为24cm.小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数据归纳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 与物体下表面浸入液体中的深度h的关系:当物体的下表面浸入水中的深度h≤0.24m时,F=.h/m 0.00 0.04 0.08 0.12 0.16 0.20 0.24 0.28 0.32F/N 9.0 8.2 7.4 6.6 5.8 5.0 4.2 4.2 4.234.(2分)小华选择了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两块电流表和阻值已知的电阻R0,测量电阻R X的阻值,并连接了部分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你帮小华完成图所示的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电流表A2测量通过电阻R0的电流.(2)电流表A1、A2的示数分别用I1、I2表示,请用I1、I2和R0表示R X.R X=.35.(2分)学习了力学知识后,小强认为:“先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大小和方向都相同,则这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就相同”.现有已调平的轻质杠杆(如图所示)、钩码一盒.请你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说明小强的观点不正确.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和实验现象.36.(5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器材:已经组装好的倾角固定的斜面和长木板(如图所示),小车,毛巾,棉布,刻度尺.请你从上述器材中选用部分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探究:“在受到的阻力大小一定时,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s与小车在斜面上由静止开始下滑的高度h是否成正比”.要求:(1)请写出实验步骤.(2)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五、计算题(共13分,37题6分,38题7分)37.(6分)如图所示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灯丝电阻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2.开关S1、S2都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右端时,灯L恰能正常发光,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灯L消耗的电功率与它的额定功率之比为9:25,R2消耗的电功率为P2.当两个开关都闭合,变阻器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1.5A,R1消耗的电功率为9W.此时电路总功率P总:P2=75:4.求:(1)两个开关都闭合,变阻器的滑片P移至最左端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P总;(2)灯L的额定电功率P L0.38.(7分)如图1所示是某科技小组设计的打捞水中物体的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转动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在一次模拟打捞水中物体的作业中,在物体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船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2dm3;在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匀速上升的过程中,船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物体时变化了3dm3,卷扬机所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所示.物体浸没在水中和完全露出水面后卷扬机对钢丝绳的拉力分别为T1、T2,且T1与T2之比为5:7.钢丝绳的重、滑轮与轴的摩擦及水对物体的阻力均忽略不计.(g取10N/kg)求:(1)物体的重力G;(2)物体浸没在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滑轮组AB的机械效率η;(3)物体全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的速度v物.物理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1.【解答】A、物理学上用安培的名字命名了电流的单位,不合题意;B、物理学上用焦耳的名字命名了功、能和热量的单位,不合题意;C、物理学上用欧姆的名字命名了电阻的单位,符合题意;D、物理学上用伏特的名字命名了电压的单位,不合题意.故选C.2.【解答】陶瓷、油、橡胶都是绝缘体材料,所以陶瓷碗、食用油、橡胶手套都是绝缘体.不锈钢勺是金属制品,所以不锈钢勺是导体.故选D.3.【解答】A、人站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人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从不同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文字,是漫反射现象;C、用放大镜观察到邮票的图案,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D、水面上出现岸边青山的“倒影”,水面成像,是光的反射现象.故选C.4.【解答】A、电冰箱利用电动机带动工作,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A错误.B、电饭锅是利用了电流的热效应,来给食物加热的,故B正确.C、电视机也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故C错误.D、电风扇主要是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是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故D错误.故选B.5.【解答】A、车轴加润滑油是通过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力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磁悬浮列车悬浮行驶是通过使接触面脱离接触来减小摩擦力的,不符合题意.C、行李箱下装有滚轮是通过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的方法来减小摩擦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力的,故本选项正确.故选D.6.【解答】A、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B、湿衣服晾干,衣服上的水变成了水蒸气,属于汽化现象;C、水沸腾时壶口冒“白气”,是壶内冒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D、衣柜中的樟脑球变小,由固态变成了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选B.7.【解答】A、镊子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B、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不符合题意;C、裁纸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符合题意;D、食品夹在使用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不符合题意.故选C.8.【解答】A、使用测电笔时,人手不能接触笔尖,但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此选项正确;B、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该立即采取的措施是:迅速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不能用手拉开电线和触电的人,这样自己也会触电.此选项错误;C、空气开关跳闸,说明电路中电流太大,可能是发生短路,也可能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此选项错误;D、在家庭电路中,每个用电器都是并联在电路中,这样可以互不影响.此选项错误.故选A.9.【解答】A、手相互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手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不符合题意;B、烧水时火的内能转移到水上,使水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符合题意;C、锯木头时机械能会转化为锯条的内能,使锯条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D、磨菜刀时通过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菜刀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不符合题意;故选B.10.【解答】A、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此选项正确;B、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三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中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的是在气体中.此选项错误;C、声源振幅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音调与振幅没有关系.此选项错误;D、凡是影响人们工作、学习、休息或干扰需要听到的声音,都是噪声.此选项错误.故选A.11.【解答】当电风扇的电动机启动后,灯泡才能发光;风扇不转,灯泡不能发光,故电动机和灯泡并联且应当有一个开关在干路中,一个开关在灯泡的支路中;由选项可知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故选D.12.【解答】A、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具有内能,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物体的温度不变,它的内能不一定不变,例如晶体的熔化过程,尽管温度不变,但是它的内能是增加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晶体熔化或液体沸腾时,尽管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温度保持熔点或沸点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物体的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了功,也可能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13.【解答】A、如果①②为电流表,③为电压表,则甲灯不发光,故A错误;B、R1===15Ω,R2===18Ω,当①③为电流表,②为电压表,两灯泡并联,根据P=可知,甲灯的功率比乙灯大,故B错误;C、①②为电压表,③为电流表,则乙灯不发光,D、①③为电压表,②为电流表,则两灯串联,由P=I2R,可知乙灯的功率比甲灯大,故D正确.故选D.14.【解答】(1)====×=.(2)∵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p甲=p乙,∴ρ水gh1+p A=ρ酒gh2+p B,1.0×103kg/m3×10N/kg×0.1m+p A=0.8×103kg/m3×10N/kg××0.1m+p B,1000Pa+p A=400Pa+p B,p B﹣p A=600Pa.(3)∵p B﹣p A=600Pa,∴ρ酒gh'2﹣ρ水gh'1=600Pa,∴等式两边同乘以S,ρ酒gSh'2﹣ρ水gSh'1=600Pa×S,两个物体受到的浮力关系:F B﹣F A=600Pa×10×10﹣4m2=0.6N.∴F A<F B.(4)∵F A<F B,∴A排开水的重力小于B排开酒精的重力,又因为A和B在液体中,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相等,两容器底面积相等,所以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力相等,所以当把A和B取出,甲乙两容器底受到的压力都减小,甲减少的更小一些,所以此时甲容器底受到压力大于乙容器底受液体压力,即F甲>F乙,甲乙容器底受到的压力减小的差为A和B受到的浮力之差,即为0.6N.(5)∵G A>G B,F A<F B,又∵T A=G A﹣F A,T B=G B﹣F B,∴T A>T B.故选B.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共12分,每小题3分.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5.【解答】A、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此选项正确.B、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和该点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指向是一致的,在磁铁的外部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指向磁体的S极,但不能说磁场的方向由磁感线的方向决定.此选项不正确.C、地磁场的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此选项正确.D、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此选项正确.故选ACD.16.【解答】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A正确;B、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故B正确;C、物体吸收热量所升高的温度与物质质量、比热容有关,由于不知两物体质量间的关系,不能根据吸收相等热量与升高的温度判断比热容大小,故C错误;D、由Q=mq可知:质量相同的燃料完全燃烧,热值越大的,放出的热量越多,故D正确;故选ABD.17.【解答】(1)飞机被阻拦索挂住后减速仍能继续向前滑行,是因为飞机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向前的运动状态,故A选项正确,B选项不正确;(2)飞机被阻拦索挂住后能迅速停下来,是因为绳索的阻力改变了飞机的运动状态,受到地面阻力和绳索阻力的作用,这两个力的合力向后,故C选项正确,D选项不正确.故选AC.18.【解答】图甲,电动机缆绳受的力为:电动机和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一半.图乙,电动机缆绳受的力为:物体产生摩擦力的一半.即T1>T2,故A错误;∵s甲=s乙,T1>T2,W=Ts∴W1>W2;故B正确;∵P1=P2,T1>T2,P=Tv∴v1<v2,故C错误;∵v甲=v1,v乙=v2,∴v甲<v乙,故D正确.故选BD.三、填空题(共12分,每小题2分)19.【解答】近视眼的表现是看不清远处的东西,即是由于晶状体太厚,其折光能力太强,或眼球的前后方向太长,使得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的,故若想使得像成在视网膜上,即需要让原来的光线发散一些,由于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故用凹透镜来矫正近视眼.故答案为:凹.20.【解答】风力发电消耗了风能,推动发电机的轮片转动,进而产生电能,故是将机械能转化为了电能.故答案为:电.21.【解答】列车进站,列车速度大造成列车周围空气流速大,列车附近气体的压强小于大气压,人在压强差下被压向列车,造成危险.故答案为:小于.22.【解答】Q吸=cm△t=4.2×103J/(kg•℃)×10kg×20℃=8.4×105J.故答案为:8.4×105.23.【解答】∵v=,∴地铁行驶的时间为t2===720s=12min小明乘地铁需要的时间为t地铁=t1+t2+t3=3min+12min+3min=18min;小明乘私家车回家需要的时间为t汽车===h=40min,小明乘坐地铁比乘私家车回家要节省△t=t汽车﹣t地铁=40min﹣18min=22min.故答案为:22.24.【解答】(1)根据P=UI可得,灯泡的额定电流:I L额===0.5A,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灯泡的电阻:R L===12Ω;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时,∵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4A,∵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 max=0.4A,小灯泡L消耗的最大电功率:P Lmax=(I max)2R L=(0.4A)2×12Ω=1.92W;(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I′===0.2A,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 L=I′R2=0.2A×20Ω=4V>3V,∴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灯泡消耗的电功率最小,此时灯泡与R1两端的电压:U L1=U﹣U2′=8V﹣3V=5V,电路中的电流:I min===0.25A,小灯泡L消耗的最小电功率:P Lmin=(I min)2R L=(0.25A)2×12Ω=0.75W,∴小灯泡L消耗电功率的变化范围是0.75W~1.92W.故答案为:0.75~1.92.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5分.33题、35题各2分;36题5分.其他小题每空1分,每图1分.)25.【解答】(1)物体A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从重心起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线段,在线段的末尾标上箭头和力的符号.如图所示:(2)根据磁极间的作用可以判断通电螺线管的左端是N极,根据安培定则,可以判断电流从螺线管的右端进入、从左端流出,所以电源的右端是正极、左端是负极,如图所示:(3)已画出了法线,做反射光线使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如图所示:(4)滑轮组用两段绳子承担物重,如图所示:26.【解答】(1)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物体的长度是2.16cm﹣1.00cm=1.16cm(1.14﹣1.17cm均正确).(2)温度计最小分度值是1℃,温度计液面在零刻度线下,由图知温度计的示数是﹣4℃.(3)弹簧测力计的最小分度值是0.2N,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4.6N.故答案为:(1)1.16.(2)﹣4.(3)4.6.27.【解答】(1)在甲图的实验中,当闭合开关后,可以观察到磁场中的金属棒ab在导轨上运动,这说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2)乙图中的电磁继电器是利用电磁铁来控制作电路的一种开关;当开关闭合时,电磁铁有磁性,将衔铁吸下,使电动机电路闭合,开始工作.故答案为:(1)产生力的作用;(2)电磁铁;电动机.28.【解答】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线处,蜡烛在光具座上36cm刻线处时,物距为50cm﹣36cm=14cm,此时在光屏上成放大、倒立的像,所以:f<14cm<2f,则:7cm<f<14cm,当将蜡烛移到光具座上20cm刻线处时,物距为50cm﹣20cm=30cm,大于2倍焦距,所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答案为:幻灯机;缩小.29.【解答】(1)为确定玻璃板是否垂直于纸面,小明应使用直角三角板进行检查.(2)在实验中,先将玻璃板竖直放在纸上,在玻璃板前固定点燃的蜡烛A,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然。
北京市西城区2013年初三物理一模试题解析(2013.5)新东方优能中学张亚明(1)题型分布:如图(1)所示,题型分布与分值按照中考物理大纲要求设置:选择题为14道,28分;多选为4道,12分;填空6道,12分,实验12道,35分,计算题2道,13分。
图(1)(2)考点与分值:如图(2)所示,考点分布与历年中考试卷基本相同,力学占比接近40%,电学占比35%,热学占比14%,光学占比10%,声学占比2%。
图(2)(3)各个题型中的考点分布:如图(3),在总分值为24分的单选中,电学分值最多,分值为12分,力学和热学分值均为6分,光学和声学分值均为2分;如图(4),多选题主要考察概念的理解,在总分值为12分的多选中,力学为6分,电学3分,光学3分;如图(5),分值12分的填空中,力学电学分别占4分,光学和热学分别占2分;如图(6),实验题中,力学实验分值为16,电学实验分值为10,光学实验分值为6,热学实验分值为3;如图(7),计算题共2题,电学计算分值为6,力学计算分值为7。
图(3)图(4)图(5)图(6)图(7)(4)难易程度:将题目的难易程度划分为5级,每个题目的难易程度分布如图(8)所示。
难度最大的题目出现在力学的考点上,电学题目的难度适中。
将难度系数为1的题目归类为简单题,将难度系数为2-3的题目归类为中等难度题,将难度系数为4-5的题目归类为偏难题,则题目难易分值占比如图(9)所示,简单题占比42%,中等题占比43%,偏难题目占比15%。
图(8)图(9)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8分,每小题2分)1.在以下四位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阻的单位的是A.安培B.焦耳C.欧姆D.伏特答案:C考点:电学物理量单位2.通常情况下,下列物品中属于导体的是A.陶瓷碗B.食用油C.橡胶手套D.不锈钢勺答案:D考点:导体与绝缘体解析:常见导体:金属、酸碱盐溶液、碳棒、人体、大地;常见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3.以下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人站在阳光下,地面上出现人影B.从不同方向能看到黑板上的文字C.用放大镜观察到邮票的图案被放大D.水面上出现岸边青山的“倒影”答案:C考点:光现象4.下列用电器中,主要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平板电脑B.电饭锅C.电视机D.电风扇答案:B考点:焦耳定律—电流热效应解析:电流热效应:电流在该电路上所做的功全部生热,这种电路又叫做纯阻电路。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物理(北京卷)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体中悬浮微粒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B .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C .物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D .物体对外界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少14.如图所示,一束可见光射向半圆形玻璃砖的圆心O ,经折射后分为单色光a 和b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玻璃对a 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 光的折射率 B .a 光的频率大于b 光的频率 C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大于b 光的波长 D .a 光光子能量小于b 光光子能量 15.一列沿x 轴正方向传播的简谐机械横波,波速为4m/s ,某时刻波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这列波的振幅4cmB .这列波的周期为1sC .此时4m x =处质点沿y 轴负方向运动D .此时4m x =处质点的加速度为016.倾角为α,质量为M 的斜面体静止在水平桌面上,质量为m 的木块静止在斜面体上,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是cos mg αB .木块对斜面体的压力大小是sin mg αC .桌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大小是sin cos mg ααD .桌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大小是()M m g +17.如图,在磁感应强度为B ,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金属杆MN 在平行金属导轨上以速度v 向右匀速滑动,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1E ;若磁感应强度增为2B ,其他条件不变,MN 中产生的感应电动热变为2E ,则通过电阻R 的电流方向及1E 与2E 之比为12:E E 分别为A .c a →,2:1B .a c →,2:1C .a c →,1:2D .c a →,1:2 18.某原子电离后其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若该电子在核的静电力作用下绕核做匀速圆周运动,那么电子运动A .半径越大,加速度越大B .半径越小,周期越大C .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小D .半径越小,线速度越小 19.在实验操作前应该时实验进行适当的分析,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如图,小球每次都从斜槽的同一位置无初速释放,并从斜槽末端水平飞出,改变水平板的高度,就改变了小球在板上落点的位置,从而可描绘出小球的运动轨迹,某同学设想小球先后三次平抛,将水平板依次放在如图1,2,3的位置,且1与2的间距等于2与3的间距,若三次实验中,小球从抛出点到落点的水平位移依次为1x 、2x 、3x ,机械能的变化量依次为1E Δ,2E Δ,3E Δ,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 .2132x x x x -=-;123E E E ==ΔΔΔB .2132x x x x ->-;123E E E ==ΔΔΔC .2132x x x x ->-;123E E E <<ΔΔΔD .2132x x x x -<-;123E E E <<ΔΔΔ20.以往我们认识的光电效应是单光子光电效应,即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只能吸收到一个光子而从金属表面逸出,强激光的出现丰富了人们对于光电效应的认识,用强激光照射金属,由于其光子密度极大,一个电子在极短时间内吸收多少个光子成为可能,从而形成多光子光电效应,这已被实验证实。
北京市西城区高三年级第一次综合练习 物 理 2013.04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13.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代表质子的是A .X Xe I 1315413153+→ B .X O He N 17842147+→+ C .X He H H 423121+→+D .X Th U 2349023892+→14.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使其发射出光电子。
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 .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C .换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D .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1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A .密集程度增加B .密集程度减小C .平均动能增大D .平均动能减小16.木星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绕木星的公转,均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并且已经观测到木星和卫星的公转周期。
要求得木星的质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 .太阳的质量B .卫星的质量C .木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D .卫星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17.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y =0.1sin t π5.2,位移y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
则A .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B .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C .在t = 0.2s 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D .在任意0.2s 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18.如右图所示,正电荷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金属球面上,沿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 和ϕ表示。
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x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 或电势ϕ随位置x 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19.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
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 ;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 。
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 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
西城09高三理综二模试卷 2009、5、813.我国广东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首座大型商用核电站,年发电量近150亿千瓦时。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化产生的核能来发电的。
下列四个核反应方程属于核裂变反应的是 ( ) A .He Th U 422349023892+→ B .n Kr Ba n U 1092361415610235923++→+C .H O He N 1117842147+→+D .n He H H 10423121+→+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气体压强就是大量气体分子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平均作用力B .对一定质量的气体加热,其内能一定增加C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不变压强增大时,其体积可能增大D .在完全换重的情况下,密闭容器内的气体对器壁没有压强15.家用节能灯正常工作时约有40%的电能转化为可见光。
若普朗克常数取6X10—34J ·s ,可见光频率取6×1014Hz 。
根据节能灯功率和以上数据可以估算出节能灯1秒钟释放出的光子数最接近 ( ) A .1× 1048 B .1 × 1034 C .1× 109 D .1× 10416.下列有关机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们能够听到墙外的声音是声波发生干涉的结果;B .超声波的波长比人耳能听到的声波波长大得多;C .医院中的“B 超”是利用次声波的反射来检查身体有无异常; D .根据听到的火车汽笛声的音调变化判断火车的行驶方向是多普勒效应的应用 17.如图所示,PQ 是固定在竖直平面内的半径为R 的四分之一光滑圆弧轨道。
一辆 质量为M 的小车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小 车的左端上表面与圆弧轨道底端相切。
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从圆弧轨道顶端由 静止开始滑下,冲上小车后,滑到小车 右端时恰好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已知M=9m ,重力加速度为g ,从小物块开 始下滑到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的整个过程中,小物块与小车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 ( ) A .0.1mgR B .0.99mgR C .0.09mgR D .0.9mgR18.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物体b 、c 分别与轻质弹簧两端相连接,将它们静止放在地在地面上。
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物理部分(2013.04)13.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 代表质子的是A.X Xe I 1315413153+→ B. X O He N 17842147+→+C.X He H H 423121+→+D.X Th U 2349023892+→14. 用某种频率的光照射锌板,使其发射出光电子。
为了增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 .增大入射光的强度B .增加入射光的照射时间C .换用频率更高的入射光照射锌板D .换用波长更长的入射光照射锌板15.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压缩气体,气体的压强会变大。
这是因为气体分子的A .密集程度增加B .密集程度减小C .平均动能增大D .平均动能减小16. 木星绕太阳的公转,以及卫星绕木星的公转,均可以看做匀速圆周运动。
已知万有引力常量,并且已经观测到木星和卫星的公转周期。
要求得木星的质量,还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A .太阳的质量B .卫星的质量C .木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D .卫星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17. 一弹簧振子的位移y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y =0.1sin t π5.2,位移y 的单位为m ,时间t 的单位为s 。
则 A. 弹簧振子的振幅为0.2m B. 弹簧振子的周期为1.25sC. 在t = 0.2s 时,振子的运动速度为零D. 在任意0.2s 时间内,振子的位移均为0.1m18. 如右图所示,正电荷Q 均匀分布在半径为r 的金属球面上,沿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和电势分别用E 和ϕ表示。
选取无穷远处电势为零,下列关于x 轴上各点电场强度的大小E 或电势ϕ随位置x 的变化关系图,正确的是E ϕϕ19. 某同学采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探究物体的加速度与所受合力的关系。
用砂桶和砂的重力充当小车所受合力F ;通过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量加速度a 。
分别以合力F 和加速度a 作为横轴和纵轴,建立坐标系。
根据实验中得到的数据描出如图2所示的点迹,结果跟教材中的结论不完全一致。
该同学列举产生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如下: (1)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高;(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者在平衡摩擦力时将木板右端垫得过低; (3)测量小车的质量或者加速度时的偶然误差过大;(4)砂桶和砂的质量过大,不满足砂桶和砂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实验条件。
通过进一步分析,你认为比较合理的原因可能是 A .(1)和(4) B .(2)和(3) C .(1)和(3) D .(2)和(4)20. 如图所示,一长木板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轻弹簧右端固定在长木板上,左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块,小物块可以在木板上无摩擦滑动。
现在用手固定长木板,把小物块向左移动,弹簧的形变量为x 1;然后,同时释放小物块和木板,木板在水平地面上滑动,小物块在木板上滑动;经过一段时间后,长木板达到静止状态,小物块在长木板上继续往复运动。
长木板静止后,弹簧的最大形变量为x 2。
已知地面对长木板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 。
当弹簧的形变量为x 时,弹性势能221kx E P =,式中k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由上述信息可以判断A .整个过程中小物块的速度可以达到1x mk B .整个过程中木板在地面上运动的路程为)(22221x x fk - C .长木板静止后,木板所受的静摩擦力的大小不变D .若将长木板改放在光滑地面上,重复上述操作,则运动过程中物块和木板的速度方 向可能相同打点计时器图1图221. (18分)在实验室测量两个直流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电源甲的电动势大约为4.5V ,内阻大约为1.5Ω;电源乙的电动势大约为1.5V ,内阻大约为1Ω。
由于实验室条件有限,除了导线、开关外,实验室还能提供如下器材:A. 量程为3V 的电压表VB. 量程为0.6A 的电流表A 1C. 量程为3A 的电流表A 2D. 阻值为4.0Ω的定值电阻R 1E. 阻值为100Ω的定值电阻R 2F. 最大阻值为10Ω的滑动变阻器R 3G. 最大阻值为100Ω的滑动变阻器R 4(1)选择电压表、电流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等器材,采用图1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电阻。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填D 或者E );电流表应该选择(填B 或者C ); 滑动变阻器应该选择(填F 或者G )。
②分别以电流表的示数I 和电压表的示数U 为横坐标和纵坐标,计算机拟合得到 如图2所示U —I 图象,U 和I 的单位分别为V 和A ,拟合公式为U =﹣5.6I +4.4。
则电源甲的电动势E =V ;内阻r =Ω(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③在测量电源甲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产生系统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B. 电压表的分压作用 C. 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D. 电流表的分流作用 E. 定值电阻的分压作用(2)为了简便快捷地测量电源乙的电动势和内电阻,选择电压表、定值电阻等器材,采用图3所示电路。
①定值电阻应该选择(填D 或者E )。
②实验中,首先将K 1闭合,K 2断开,电压表示数为1.48V 。
然后将K 1、K 2均闭合,电压表示数为1.23V 。
则电源乙电 动势E =V ;内阻r =Ω(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小数)。
图1图322. (16分)如图所示,跳台滑雪运动员从滑道上的A 点由静止滑下,经时间t 0从跳台O点沿水平方向飞出。
已知O 点是斜坡的起点,A 点与O 点在竖直方向的距离为h ,斜坡的倾角为θ,运动员的质量为m 。
重力加速度为g 。
不计一切摩擦和空气阻力。
求: (1)运动员经过跳台O 时的速度大小v ;(2)从A 点到O 点的运动过程中,运动员所受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G P ; (3)从运动员离开O 点到落在斜坡上所用的时间t 。
23. (18分)如图1所示,两根间距为l 1的平行导轨PQ 和MN 处于同一水平面内,左端连接一阻值为R 的电阻,导轨平面处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
一质量为m 、横截面为正方形的导体棒CD 垂直于导轨放置,棒到导轨左端PM 的距离为l 2,导体棒与导轨接触良好,不计导轨和导体棒的电阻。
(1)若CD 棒固定,已知磁感应强度B 的变化率tB∆∆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式为 t k tBωsin =∆∆,求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I ; (2)若CD 棒不固定,棒与导轨间最大静摩擦力为f m ,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式为B =kt 。
求从t =0到CD 棒刚要运动,电阻R 上产生的焦耳热Q ; (3)若CD 棒不固定,不计CD 棒与导轨间的摩擦;磁场不随时间变化,磁感应强度为B 。
现对CD 棒施加水平向右的外力F ,使CD 棒由静止开始向右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请在图2中定性画出外力F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并求经过时间t 0,外力F 的冲量大小I 。
OtF图1图224.(20分)如图1所示,M、N为竖直放置的平行金属板,两板间所加电压为U0,S1、S2为板上正对的小孔。
金属板P和Q水平放置在N板右侧,关于小孔S1、S2所在直线对称,两板的长度和两板间的距离均为l;距金属板P和Q右边缘l处有一荧光屏,荧光屏垂直于金属板P和Q;取屏上与S1、S2共线的O点为原点,向上为正方向建立x 轴。
M板左侧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经小孔S1进入M、N两板间。
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初速度可以忽略。
不计电子重力和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求电子到达小孔S2时的速度大小v;(2)若板P、Q间只存在垂直于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电子刚好经过P板的右边缘后,打在荧光屏上。
求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B和电子打在荧光屏上的位置坐标x;(3)若金属板P和Q间只存在电场,P、Q两板间电压u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 所示,单位时间内从小孔S1进入的电子个数为N。
电子打在荧光屏上形成一条亮线。
忽略电场变化产生的磁场;可以认为每个电子在板P和Q间运动过程中,两板间的电压恒定。
a. 试分析在一个周期(即2t0时间)内单位长度亮线上的电子个数是否相同。
b. 若在一个周期内单位长度亮线上的电子个数相同,求2t0时间内打到单位长度亮线上的电子个数n;若不相同,试通过计算说明电子在荧光屏上的分布规律。
﹣图2北京市西城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答案(物理部分)13. B 14. C 15. A 16.D 17.C 18.C 19.A 20.B 21.实验题(18分)(1)①D 【2分】;B 【2分】;F 【2分】② 4.4 【2分】;1.6 【2分】③A 【2分】(2)① D 【2分】;② 1.48 【2分】;0.81 【2分】 22.(16分)(1)运动员从A 到O 点过程中,根据动能定理221mv mgh =【3分】解得:gh v 2=【3分】(2)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0t mght W P G ==【4分】 (3)运动员从O 点到落在斜坡上做平抛运动 竖直方向:221gt y =【2分】 水平方向:vt x =【2分】由平抛运动的位移关系可知:θtan =xy【1分】 解得:ggh t θtan 22=【1分】23.(18分)(1)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t l kl tΦe ωsin 21=∆∆=所以,电动势的最大值21m l kl E =【2分】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l kl R E I 21m m ==【2分】 由于交变电流是正弦式的,所以Rl kl I 221=【2分】(2)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回路中的感应电动势2121l kl tBl l E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Rl kl R E I 21==CD 杆受到的安培力t Rl l k BIl F 22121A ==【2分】 当CD 杆将要开始运动时,满足:m A f F =【2分】 由上式解得:CD 棒运动之前,产生电流的时间2212l l k Rf t m =所以,在时间t 内回路中产生的焦耳热22l f Rt I Q m ==【2分】 (3)CD 棒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动势vBl E 1=时刻t 的感应电流R at Bl R E I 1==【1分】CD 棒在加速过程中,根据由牛顿第二定律ma BIl F =-1【2分】解得:m a t Ral B F +=212【1分】 根据上式可得到外力F 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由以上图像面积可知:经过时间t 0,外力F 的冲量I00212)(21t ma ma t R al B I ⎥⎦⎤⎢⎣⎡++=解得:0202122mat Ratl B I +=【2分】 24.(20分)(1)根据动能定理2021mv eU =【3分】解得:meU v 02=①【3分】(2)电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设圆运动半径为R ,F在磁场中运动轨迹如图,由几何关系222)2(lR l R -+=解得:l R 45=【2分】根据牛顿第二定律:Rv m Bev 2=【1分】解得:emU l B 0254=【1分】 设圆弧所对圆心为α,满足:54sin ==R l α 由此可知:34tan =α 电子离开磁场后做匀速运动,满足几何关系:αtan 2=-llx 【1分】通过上式解得坐标l x 611= 【1分】(3)a. 设电子在偏转电场PQ 中的运动时间为t 1,PQ 间的电压为u 垂直电场方向:1vt l =② 平行电场方向:21121at x =③ 此过程中电子的加速度大小mleu a =④ ①、②、③、④联立得:014U ulx =【1分】 电子出偏转电场时,在x 方向的速度1at v x =⑤电子在偏转电场外做匀速直线运动,设经时 间t 2到达荧光屏。